高考地理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城市区位分析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高三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高三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高三知识点总结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相互关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地理是必学内容之一。

下面对人文地理高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数量与分布- 世界人口总量及其分布情况- 中国人口总量及其分布情况- 世界和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2.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内部人口流动与外部人口迁移的概念- 内部人口流动的类型和原因- 外部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3.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城市化的定义及阶段- 城市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城市体系的结构和特征二、经济地理1. 农业地域格局- 世界农业地域分类- 中国农业地域分类- 农业地域类型与分布规律2. 工业地域格局- 世界工业地域分类- 中国工业地域分类- 工业地域类型与分布规律3.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中心地带、城市边缘带和城市外围带的特征与功能- 城市发展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类型- 城市环境保护措施- 城市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 资源与能源问题- 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及其影响 - 能源的分类和分布- 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的对比四、文化地理1. 宗教与文化- 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影响力-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与社会的关系2. 城市与文化- 城市的文化特征与功能- 城市规划对文化的影响- 城市的文化传承和保护3. 区域文化差异- 区域文化的形成原因- 区域文化的特征与表现形式- 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以上人文地理高三知识点的总结,可以更好地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为高考复习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了解人文地理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高二人文地理必备知识点

高二人文地理必备知识点

高二人文地理必备知识点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与地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人文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二人文地理的必备知识点进行介绍。

1.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和迁移规律,对于理解地域发展和人口变动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了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及人口稀少的地区,可以揭示不同地区资源利用的差异和发展水平的不同。

2.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了解城市化的相关概念和发展趋势,对于理解城市人口增长、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体系,可以揭示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水平的不同。

3. 区域发展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差异,对于理解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的不同。

4. 文化多样性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反映着地理环境、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

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提高自身的国际意识和人文素养。

5. 地理环境与资源利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利用对地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地球上各种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方式,可以揭示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不同。

总结:高二人文地理必备知识点包括人口分布与迁移、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区域发展差异、文化多样性以及地理环境与资源利用。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提高地理素养,加深对地域发展和人地关系的理解。

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比较和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的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迁移在当代社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中的人口迁移现象,包括其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人口迁移的类型与原因1. 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是最常见的一种人口流动形式。

农民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而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往往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教育服务。

因此,他们选择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2. 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城市间的人口迁移主要受到地区差异的影响。

一些发达城市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和社会福利,吸引了大量人口从其他城市迁往。

相反,一些相对欠发达的城市由于缺乏发展机会,人口流出。

3. 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人选择迁移到其他国家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机会。

例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吸引了许多移民。

而一些冲突和贫困的国家则面临大量人口离开的问题。

第二部分:人口迁移的影响1. 经济影响人口迁移对经济有积极的影响。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能够解决城市劳动力的短缺问题,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移民对国家的经济也有着重要的贡献,带来更多的消费和劳动力资源。

2. 社会影响人口迁移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移民可能会带来文化、宗教和语言等方面的多样性,丰富社会文化。

然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会导致社会的紧张和不稳定,如社会矛盾、失业问题和社会福利压力的增加等。

3. 环境影响人口迁移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会导致城市规划、交通压力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也可能导致土地荒芜和农业生产的下降。

第三部分:解决人口迁移问题的方案1. 政府政策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人口迁移的管理和规划。

通过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可以减缓人口迁移的不均衡性。

2022届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三第八次考试 地理(解析版)

2022届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三第八次考试 地理(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省级联测2021—2022第八次考试高三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除茶城外,在城市街巷小区附近、大型超市内等场所不断涌现新茶叶店,主要以销售茶叶、茶具和饮茶为主。

茶叶店多装修的豪华雅致,茶架上摆放有丰富多样、包装精美的茶叶(图1)。

虽然每日进入茶叶店的顾客不多,但大多茶叶店却多年屹立不倒。

据此完成1~3题。

1.新茶叶店多布局在街巷小区附近和大型超市内,主要是为了A.茶叶进货交通便利B.便于茶叶批量销售C.设置较大面积茶室D.近距离服务消费者2.许多茶叶店多年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是A.销售品种多B.店面房租低C.销售利润高D.受政策保护3.一些茶叶店为增利创收拓展了新业务,其中最常见的有①现场炒制新茶②加工烧制茶具③开发茶系列产品④聚会商谈品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方言岛是指某种外来方言被本地方言包围而形成的方言地域。

天津话是天津市老城区及其周边居民平常使用的方言,已有600多年历史,属于皖北语,老城区及其周边也由此成为天津话方言岛(见图2),近年来该方言岛内使用天津话的人越来越少。

据此完成4~5题。

4.天津话方言岛形成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A.海河泛滥B.史上移民C.京冀融合D.漕运兴起5.近年来该方言岛内使用天津话的人数减少,主要是由于A.老城区拆迁B.天津话难学C.外来人口冲击D.京冀方言迁人我国B汽车企业自身也是电池生产商,2022年2月其旗下售价较低的首款“战略出海”纯电动汽车在澳大利亚开启预售。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 第5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 第5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2)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 )。
A.甲 ②⑥
B.乙 ④⑤
C.丙 ①④
D.丁 ①③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解析 第 (1)题 , 由 图 可 知 , 丁 地 人 口 自 然 增 长 率 下 降 , 迁 移 差 额 率 呈 上 升 趋 势 。 第 (2)题 , 山 东 半 岛 气 候 适 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但自然增 长率较低。 答案 (1)D (2)D
和 精神财富 的总和。
(2)地域文化:一定地域 长时期
特定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2.外国文化与人口 (1)婚俗: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包括:初婚年龄大小、___婚_ 姻 __稳__定__程__度__等___。 (2)宗教:一般不反对 人口增殖
生育
人口流动
晚婚晚育 全民皆商
基础自主梳理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4)社会文化因素: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 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新 了人们的观念,利于人口迁移。婚姻往往成为青年人口迁 移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迁移常起重 要作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考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综合评价 【图解考点】 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 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方 面,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 在退休以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 ”迁移,这主要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随着大庆油田、攀 枝花铁矿、金昌镍矿等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这主 要是受矿产资源影响;近代山东、河北大量人口闯关东, 这主要是受土地条件影响。

高考地理 总复习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第2讲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湘教版

高考地理 总复习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第2讲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湘教版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的迁 气候 移
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 淡水 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案例
美国老年人由东北 部“冷冻地带”向 南方“阳光地带” 迁移
[解析] 走西口是典型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影响有利、弊两 方面,注意要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对内蒙古:有利:增加劳动力;促进商业发展、市 场繁荣(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及 民族融合。不利:大量开垦草原破坏生态环境,加剧土地荒 漠化。 对山西:有利:缓解人地矛盾,减轻环境压力。不利:劳动 力流失。
考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变动的原因 (1)人口_自__然__增__长__,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大小。 (2)人口机械增长,即__迁__入__人__口___的增加值。 2.人口迁移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_定__居___地___的 空间流动行为。
①国际迁移:包括__永__久__性___移民、外籍工人流动、 国际难民定居等 (2)分类②国内迁移:由__农__村__到__城__市____的人口迁移是发达 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主要类型
(2016·太原一模)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我国不 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 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 2000~2010 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 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 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 之,为负相关。据此,完成(1)~(2)题。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1500字)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人文地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将对人文地理的一些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人口地理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状况。

人口分布受到自然条件、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人口分布特点有: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即人口多集中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即人口向城市聚集;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是人口密集区。

2. 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的变化,在高考中一般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来衡量。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10。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等。

人口控制是指通过计划生育、改善生活条件等手段限制人口增长,以达到调整人口结构、降低负担的目的。

3. 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永久性移动。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一段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而暂时性地改变所在地的现象。

常见的人口迁移类型有农村向城市的农民工流动、跨国移民、人口集聚地和人口离散地之间的人口迁移等。

人口迁移和流动对原地和目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4.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增加。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生育率下降、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科技进步、社会福利提高等。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健康、养老制度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城市地理1.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指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社会功能复杂的居住地。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体现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

城市化的原因包括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村人口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城市对外发展的需求等。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学基础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学基础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学基础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人文地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通过学习人文地理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从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介绍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学基础。

一、城市化现象的原因和特点人类历史上的城市化一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加速明显。

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农村人口外流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也出现了一些特点,例如人口集聚、土地集约利用、交通枢纽等。

二、人口迁移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和农村都有深远的影响。

人口迁移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增加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城市经济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和生活问题。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城市人口过剩、社会资源不均衡分配等。

三、文化多样性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们适应性与创造性的活动形成了各种特色文化,例如水稻文化、牧羊文化等。

另外,地理环境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例如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地理条件下的资源分布差异影响着经济结构和地区发展的差异。

例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更容易发展原材料相关的产业,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发展服务业等。

因此,合理利用地理环境资源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结语通过对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学基础的学习,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来提高我们对地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基础,为高考地理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
迁入地:
6.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利:减轻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联系 , 有利于家乡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
弊:但也造成人才外流。
6.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利:减轻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联系 , 有利于家乡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
弊:但也造成人才外流。
我国规定: 人口5000~2万:一般叫镇或
城镇 20万以下:小城市 20万~50万:中等城市 50万~100万:大城市 大于100万:特大城市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
区位概念
绝对区位 ——某事物的位置(即空间分布)
相对区位 ——某事物同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城市区位因素
概念
——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 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2.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 序的破坏,并引发人口迁移。
①自三国至魏、晋、南北朝之间长达 300年的战乱,曾引发黄河流域人口大规 模南迁,使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
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从 1941年6月到1942年10月苏联就从 被德国攻占的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 迁移了大约2000万人。
3.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 心的改变,也引了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活动
据联合国
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
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
表(1。) 根据表,说一说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

各有什么特征。
(2) 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
据联合国
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
迁入地:利:提供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的压力。
弊:但也可能带来就业、环境
概念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 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
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 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外国文化与人口
婚俗
初婚年龄的大小 婚姻的稳定程度
宗教
中国文化与人口
婚俗制度:早婚早育 生育观念:多育多子 职业选择:学而优则仕 人口流动:安土重迁
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
(表1。) 根据表,说一说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

各有迁什出么国特:征发。展中国家
迁入国:发达国家
(2) 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因素
① 曾经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因素; ② 现在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区 ④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什
么?
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
活动 过1.2亿。读图1-11 、图1-12
并分析:
(1)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 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
阅读: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分别找出人口从乡村到城市、从城 市到乡村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经济因素: (3)政治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地形(土壤) 气候 河流(水源) 矿产资源 环境恶化(自然灾害)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④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 什
现阶段我国—人—口经大济规发模展流不动平的衡主要原因是
么?
政治因素
政策 战争 政治变革
1.国家的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 迁移政策的实施,对人口迁移产生重 要影响
①三峡移民 ②我国“文革”期间大批知识青 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劳动
③50年代开始,十万战士在新疆 大漠解甲屯田,为国家屯垦边疆,八 千湘女被招入新疆军队。
我国历史上,都城在西安、洛阳、 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之间不断变换, 引起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 家庭婚姻 宗教信仰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矿产、环境恶化等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讯等
(3)政治因素: 政 策、战 争、政治变革等
晚婚晚育 只生一个
全民皆商 四海为家
城市
概念
——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 从事 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 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
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高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城市的划分标准
世界上不少国家以2000人或5000人以 上的居民点为城市,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为2万 人。
区 ④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什
么?
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
活动 过1.2亿。读图1-11 、图1-12
并分析:
(1)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 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

荒漠化与移民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荒漠化与移民
淡水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美国本土老 年人口向南 方阳光地带 的迁移
判土老 年人口向南 方阳光地带 的迁移
气候
美国人口向南部和西部迁移,除气候 因素外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东北部地价上涨, 环境污染严重, 南方 和西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和 旅游业等
经济因素
城市化——民工潮
经济 经济布局的改变——深圳、珠海 发展 大型建设项目——三峡工程
区域的大规模开发——西部大开发 交通和通讯——影响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
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
活动 过1.2亿。读图1-11 、图1-12
并分析:
(1)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 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大庆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大庆
矿产资源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开发北大荒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耕地 开发北大荒
阅读:迁移,为了远离旱灾
(1) 什么是“生态移民”、 “环境移民”?
(2) 试再举一例。
经济因素
经济 发展
交通和通讯
城市区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