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共26张PPT)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课件.

区域化趋势的推动。
2.建立 1989年,在澳大利亚的倡议下,美国合组织,简称APEC。
3.宗旨 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 互依存;加强开放的 多边贸易 体制;减少区域贸易 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4.中国的加入
1991 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同时加入 亚太经合组织。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的结盟关系
)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的使命在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亚
太经济共同繁荣。实现这一点,就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和平与 发展。这也是中国积极参加这一组织活动的目的所在。 答案:C
关键词——经济区域集团化、中国、日本的迅速崛起,凸显世 界多极化趋势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东南亚国家联盟属于发展中国家的
[答案]
C
[题组冲关] 3.下列区域性国际组织中,以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 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为特色的是 A.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 )
B.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东盟自由贸易区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以承认多样性,强调
灵活性,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为特色的是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C
4.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新知预习·巧设计
第 五 单 元
第 25 课
名师课堂 ·一点通
重点诠释 考点全解
课堂小结·建通史
创新演练·大冲关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1.背景 (1)地区实际:东南亚地区区域辽阔,国家众多, 民族 和
宗教多样,相互冲突时有发生。
(2)国际形势:只有走向地区 联合 ,凝聚成一个整体,才 能与大国保持平等关系,摆脱超级大国控制。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25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题型突破]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经济 水平差距过大,很难结成经济集团。突破这一传统经济理论的是 ()
A.欧共体的建立 B.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微点拨] 抓住特点解决问题,如本题中“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合作的典型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解析] 欧共体是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与题意 不符,故 A 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发达国家和 墨西哥发展中国家组成,符合题意,故 B 项正确;联合国不是经 济集团,故 C 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金融体系,并非是经济集团,故 D 项错误。
材料二 由澳大利亚前总理倡议,亚太经合组织(APEC)于 1989 年 11 月建立(中国于 1991 年加入)。其宗旨和目标:“相互 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 垒。”该组织成员国有 21 个,不到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 1/10, 但其经济实力占世界的一半,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
(2)欧共体的日益成熟、亚洲经济区域化的起步,对美国是
个挑战。
2.成立 (1)1992 年,美、加、墨签订《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
(2)1994 年生效,正式成立。
3.宗旨:取消 贸易壁垒 ,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 增加就业机会。
4.影响 (1)积极作用:三国间的 经济交流 大大加强,便于发挥 各自的优势,实现经济上互补,为贸易扩大带来便利,促进经济 发展。 (2)存在问题:对墨西哥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易错易混] 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 而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组织,其成员国之间只 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答案] A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业达标: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对“东盟意识”的理解,正确的是()A.东盟国家之间的竞争意识B.东盟国家之间的团结、凝聚意识C.解决领土之争的意识D.东盟国家的独立意识解析:选B。
1967年东盟建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了东盟,东盟建立以后,在成员国中逐渐培养起“东盟意识”,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
2.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A.加、墨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B.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C.美国对加、墨两国进行剥削D.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解析:选B。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个国家中,美国的综合实力远远强于加拿大和墨西哥,材料形象地说明了这个特点。
3.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
这最能说明()A.发达国家侵略发展中国家经济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解析:选B。
墨西哥关税的降低率虽比美国低,但作为发展中国家,它的经济竞争力弱,因此受到冲击,但这并不能说明加入区域组织弊大于利,只能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4.亚太经合组织区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最显著特征是()A.有利于组织内各国合作与经济发展B.形成了统一的关税同盟C.形成了APEC方式D.形成统一的农业政策和货币政策解析:选C。
APEC方式的形成是亚太经合组织最显著的特征。
5.历史老师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成下面的表格。
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3特点的是()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C。
由区域性合作组织可以排除世界贸易组织。
由模式3“自觉自愿、道义责任、没有法律义务”可知是亚太经合组织,因为亚太经合组织采取自愿的原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5课《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优秀课件(23张)(共23张PPT)

亚太经合组织会标
2020/5/14
1993年11月第一次亚太经合组织领 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2020/5/14
2001年APEC上海会议
2020/5/14
2、成立 1992年签约——《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3、宗旨: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 形成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了三国经济贸易发展
4、影响 墨西哥的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一些美洲国家要求加入该协定
2020/5/14
一、东南亚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东南亚国家联盟 二、北美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 三、亚太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20/5/14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制作者:邱勇滔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2020/5/14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课标要求: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进入新阶段——第一次首脑会议(1976年)
4、发展 壮大:1999年,东南亚10国全部加入东盟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2002年
2020/5/14
2020/5/14
一、东南亚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东南亚国家联盟 二、北美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 美国经济面临欧盟和日本的严重挑战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推动
3、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国追求的经济目标是
A ( )
A 扩大出口市场 B 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C 转移夕阳工业 D 吸引更多资金和技术 2020/5/14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课件岳麓版必修2

1
2
3
4
5
当堂检测
3.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 说明( ) 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B.加、墨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C.美国对加、墨两国进行剥削 D.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解析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因此B项错误;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三国间 相互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因此C项错误;美国的最终目标 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取得世界经济的主导权,D项错误。 答案A
当堂检测
1
2
3
4
5
4.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下列组织最能体现
模式三特点的是 ( )
模式一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二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三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 义务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模式一符合欧盟;模式二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三符合亚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1.背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 地区,区域内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2.建立 1989年,在堪培拉举行了有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美国等12个 国家的外交和经济部长参加的第一届部长会议,宣告亚太经合组织 正式成立。 3.宗旨 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 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 同利益。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合作探究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说明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主要宗旨。 (2)根据史料,探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美国、加拿大和墨 西哥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1)宗旨:取消贸易壁垒,实现商品自由流通。 (2)影响:①促进各成员国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刺激经济增长。② 有利于发达国家扩大投资。③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就 业问题。④农产品取消进口关税,这就为美国、加拿大农产品更多 地进入墨西哥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使缺乏竞争力的墨西哥农业处 境更加艰难。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5课 亚洲与美洲的经济区域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5课亚洲与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拔高训练四十第1题【单选题】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某次会议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声明中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
该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1989年B、1991年C、1993年D、2001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学者指出:“欧盟对文化认同的构建是文化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新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体化与多元化国家矛盾和民族利益的反映……它是多元与共同文化层次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
”这里“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的突出特点是( )A、多元化B、全球化C、无差异性D、超民族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于2010年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
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日,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15.85%。
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 )①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充满活力③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④美国现在仍然是世界的经济霸主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组织的成功运作打破了传统理论所认为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只有经济发达的国家之间,才能通过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自由贸易政策来实现成员国间的真正平等互利的认识。
该组织是( )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世贸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02年2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重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件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织。
上面三图分别是哪一区域集团化组织的标志?它们各 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发展的?它们的存在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本课第一目“东南亚国家联盟”讲东盟形成的原因、 发展过程和影响。第二目“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讲建
5 .影响:不仅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 的地位和作用提高,而且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
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源自答案: 一、 1. 区域和平 进步 繁荣 2.1967 菲律宾 泰
国
稳定 竞争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东盟的影响 二、 2.1992 就业机会 三、1.快
3.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制,谋求平等地位而进行的;都是吸取了本地区冲突或战
争影响经济发展的教训,认识到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不同点:欧盟是西方世界最成熟的地区一体化组织, 东盟是非西方世界发展中国家最成功的地区一体化组织; 欧盟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而东盟的组织 机构则比较松散,对建立超国家机构持十分保守的态度。
消除内部矛盾,促进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 成 立 : ______ 年 , 印 度 尼 西 亚 、 马 来 西 亚 、 ________ 、新加坡和 ______ 发表了《______________》, 正式宣告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 3 .发展: 1976 年,东盟举行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 脑会议,签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标志着东盟进入切实加强政治协调和经济合作的新阶段。
4 .扩大:至 ________ 年,东南亚 10 个国家全部加入 了东盟。
【历史】岳麓版必修2精美课件:第5单元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995~ 1999年 1995年 1997年
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 签订《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首次举行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 2002年
2002年
分别与中国、日本达成一致,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摘编自耿协峰《民族主义与
地区主义的互动》等
问题思考
2.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何特点? 提示 (1)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 (2)成员国之间虽然享受减免关税的待遇,但没有形 成关税同盟,它们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3)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
组成的经济集团。
三、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1.背景,(1)20世纪70~80年代,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 是 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2)经济 区域化 趋势的推动。 2.成立:1989年,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在澳大利亚首都 堪培拉 举行了第一届部长会议。 3.宗旨 (1)保持 经济 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 依存 。 (2)加强开放的 多边贸易体制 。 (3)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 壁垒 ,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 同利益。
问题思考 3.如何认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提示 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政府间经济合 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英文缩写为APEC。1989
年在澳大利亚的倡议下成立。其宗旨是建立相互依
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 内贸易壁垒。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 该组织在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实现亚太地区经济共同 繁荣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
3.6亿人口、年生产总值约6万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8.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中国从惊呼“狼来了”到现在“与狼共舞”, 说明中国( ) A.抑制了全球化的趋势 B.遏制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C.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D.已融入世界大市场中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 战,我们只有趋利避害,融入世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从惊 呼“狼来了”到“与狼共舞”反映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答案:C
-4-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
二
首页
课课前前篇篇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4.积极影响 (1)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 资源。 (2)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易混易错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仅指经济方面的 发展趋势,一体化还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
提示:不平等的“赌局”中,发展中国家的财富集中到发达国家,两
者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6-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
二
首页
课课前前篇篇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 (3)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 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4)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把利润高、 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他 国家倾卸。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引发全球 性的生态危机。 (5)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2-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
二
首页
课课前前篇篇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主要历程 (1)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开始从隔绝走向交流。 (2)加速: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 快。 2.加速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了发展障碍。 (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15-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3.英国《卫报》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自 此以后,全球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 ‘全球化’”的关键是( ) A.东欧国家转向市场经济 B.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 C.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 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时间信息“1989年”可知,东欧剧变,社会制度 发生变化,纷纷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故A项 正确;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不是关键因素,故B项错误;20世纪90 年代,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 误;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实施单极世界战略,故D项错误。 答案:A
-19-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7.观察下列数据,这些数据体现出( )
发达国家
人均 GDP(美元)
美国
28 740
英国
20 710
德国
28 260
法国
26 050
瑞士
44 320
世界平均:5 130
发展中国家 人均 GDP(美元)
印度
390
尼泊尔 210
-8-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材料导入
全球化不是一个人为的现象,它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意大利 反全球化的发言人卡萨里尼在该运动开会时,也在喝可口可乐,而 可口可乐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象征。他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充 满矛盾的世界中”。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 化”过程,即反全球化的浪潮在聚合全球力量。
4 300— 4 400
8 000
A.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解析:从1970年到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这说明全 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主题,故C项正确。 答案:C
-17-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7-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首页
课课前前篇篇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一
二
2.世界经济发展展望 (1)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 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 荣。 自主思考“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 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 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 壤。”这段话反映出作者对全球化的态度是什么? 提示:“浪”指的是全球化的浪潮,脚下逐渐被淘空的“沙”指的是全 球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必须在自己脚下有“土壤”,表明了作者的态 度是在全球化面前要立足于本土化。
-14-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2.下图是某位同学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思维导图。最适合在“②”处 填入的内容是( )
A.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欧共体的成立 解析:思维导图中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是经济 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故A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故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是在1947年,故C项错误;欧 共体的成立是在1967年,故D项错误。 答案:A
巴西
4 720
秘鲁
2 460
埃塞俄比亚 107
A.西欧国家主导了全球化 B.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C.全球化使贫富分化加快 D.世界经济收益两极分化
——《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
-20-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发达国家人均GDP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且发展中国家各国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世界经济收益两 极分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 A.论证经济全球化阻碍了民族国家强大 B.认为经济全球化伴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C.表明作者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的态度 D.说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会伴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 “自己被迫不得不忍受诸如失业率持续上涨,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 化这样的后果”等,因此,B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B
-5-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首页
课课前前篇篇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一
二
二、问题与展望
1.主要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如何保
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成为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图说历史漫画主题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的“赌
局”,漫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韩震《“反全球化”的陷阱》 互动探究(1)结合材料中作者的观点,谈谈你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 运动的认识。 (2)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9-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源自探究点当堂检测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提示:(1)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趋势,应积极参 与,顺应潮流。反全球化运动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使全球化 朝着更公正、合理的方向行进,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趋合理。
-11-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4)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把一些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 迁至发展中国家,还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行 为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威胁着人类生存。
-12-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5.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大制造商“以世界为工厂,以国家为车 间”。导致此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盛行 B.世界各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 C.西方新殖民主义扩张的结果 D.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际分工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和描述上看,其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 响,即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际分工,使生产和销售向全球化发展,只 有D项与之相符,其他几项均与之不符。 答案:D
-18-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6.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说:“随着经济的跨国化,特别是金融市 场以及工业生产的跨国化,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民族国家的政府 今天越来越发现,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自己被迫不得不忍受诸如 失业率持续上涨,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化这样的后果。”该观点
(2)态度:发展中国家要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融入全 球经济浪潮;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
-10-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