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 41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

性质: 管理方式的变革
历史意义: (课本)
安徽、四安川徽试凤阳点县:是一穷乡僻壤之地,是明朝开
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 19当78年时,有安一徽首发生广特为大流旱传灾,的凤凤阳阳县许花多鼓人唱都道外出:讨饭了。
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
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说个凤夜阳晚,,他道们凤聚阳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
第四、邓在小农平村指进出行:改“为革什不么会要引从起农太村大开始的呢动?荡因和为风农险村人,口而 占城我市国则人多口是的8关0系%国,计农民村生不稳的定现,代整化个大政企治局业势,就风不险稳大定。,
第农五民,没农有民摆脱生贫活困一,直就比是较我贫国没困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 第革六,,给在农党民自中主央权确,定给进基行层农自主村权经,济这体样制一改下子革就前把,农有民些的地积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会场
3、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发展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创新。 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 包括个体经济、私 营经济、外资经济 等形式。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会场
小 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并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 开始,取得显著效果后,再推广到城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等措施,使得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增 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在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显著 效果,企业增强了活力,经济迅速发展。十四大以后国有企 业改革加快步伐,进入制度创新阶段,直至现在,国有企业 的改革还在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推动了现代化建设。
历史意义: (课本)
安徽、四安川徽试凤阳点县:是一穷乡僻壤之地,是明朝开
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 19当78年时,有安一徽首发生广特为大流旱传灾,的凤凤阳阳县许花多鼓人唱都道外出:讨饭了。
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
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说个凤夜阳晚,,他道们凤聚阳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
第四、邓在小农平村指进出行:改“为革什不么会要引从起农太村大开始的呢动?荡因和为风农险村人,口而 占城我市国则人多口是的8关0系%国,计农民村生不稳的定现,代整化个大政企治局业势,就风不险稳大定。,
第农五民,没农有民摆脱生贫活困一,直就比是较我贫国没困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 第革六,,给在农党民自中主央权确,定给进基行层农自主村权经,济这体样制一改下子革就前把,农有民些的地积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会场
3、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发展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创新。 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 包括个体经济、私 营经济、外资经济 等形式。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会场
小 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并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 开始,取得显著效果后,再推广到城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等措施,使得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增 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在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显著 效果,企业增强了活力,经济迅速发展。十四大以后国有企 业改革加快步伐,进入制度创新阶段,直至现在,国有企业 的改革还在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推动了现代化建设。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7张PPT)

深层点拨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
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 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 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业。
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 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主题一主干梳理Fra bibliotek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主题二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
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 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 为辅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 经营转变。 主题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导读 史料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及带来的积极作
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 化农业的转变。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
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
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 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 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业。
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 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主题一主干梳理Fra bibliotek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主题二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
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 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 为辅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 经营转变。 主题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导读 史料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及带来的积极作
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 化农业的转变。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
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共26张PPT)

一
二
三
二、国有企业改革
1.经过 (1)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起步。
(2)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目标是要建立社
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自主思考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曾经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 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松绑”之风吹向全国,试推测“‘松绑’之 风吹向全国”最早可能是在哪一年,为什么。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目标导航
1.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实行的背景、 内容和作用 2.国有企业改革的 目标 3.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确立
方法点拨
1.了解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和目标,说明生产 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提示:1984年。原因: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 节即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
一
二
三
2.结果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 集团。 3.影响 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答案:A
探究点
当堂检测
1.“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 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 (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全面启动政治体制改革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在总结了过去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的一个新开端,这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故选C项。 答案:C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16张PPT)

图
说铁厂,抗战时期 第一阶段:试点探索
西迁至重庆。1979年,重钢成为 ·时间:1978-1984年
全国首批试点改革国企。当时,企 业面临十分困难的生产经营局面, 资金无法周转,产品卖不出去。重
·措施:扩大企业自主权; 实行厂长负责制。
钢运用企业自主权,面向市场生产 和销售,当年获利近两千万元。
二、城市国企改革
农村改革推动城市改革
城市改革围绕国__有__企业展开
国企改革以_增__强__企__业__活__力_为中心环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都要服从于国家计划,经营没有自主权,分 配爱搞大锅饭。因此,企业普遍效益低下, 缺乏活力。有个段子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 “工人们八点上班,九点开溜,十点钟随便 扔个手榴弹到厂里也炸不死人。”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 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 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 市场都是手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过程: ①确立目标:92年十四大确立改革的目标。 ②立法保障:93年“社义市场经济”入宪。 ③理论创新:97年十五大为非公经济正名。 ④确立体制:21世纪初初步建立起该体制。
课标要求: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认识其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责 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了 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意义。
三中全会 改开决策
对内改革
(先农村后城市)
对外开放
(先沿海后内地)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确立
一、农村改革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19【教学课件】《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缺乏自主权。
4年中国(包括香港、 台湾)共有16家公司入选 《财富》
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
岳麓书社 高中一年级 | 必修二
2011年《财富》全球500强中国部分企业名单
排序
5 6 7 60 77 87
公司名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 国家电网 鸿海科技集团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 司
岳麓书社 高中一年级 | 必修二
谢谢观看!
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风 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 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 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相隔一 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 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 费和时间上的浪费。 如何看待上面两个例子?应该怎么样去促进两个厂的发展?结 合课本小字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岳麓书社 高中一年级 | 必修二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几乎同步进行,而国企改革则是城市经济改革的重心,其改革推动了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1.背景: 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 ②党中央的决策 ③国企改革试点成功所取得的一些经验
岳麓书社 高中一年级 | 必修二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啊......
岳麓书社 高中一年级 | 必修二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①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②人民公社地弊端 ③安徽、四川自然灾害严重 ④地方政府政策开明,党中央的肯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胡海燕:《拉开农村经济改革序幕的“18个红手印”》
思考:改革前的小岗村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农村篇----苏醒的大地
穷则思变的小岗村--第一个吃螃蟹的村
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 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 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 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摘要》有关数据 思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吗?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什 么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意义?
农村篇----苏醒的大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苏醒的人民(发展乡镇企业)
城市篇---苏醒的企业
计划指令---高度集权旧体制的 切肤之痛
改革前的首钢是北京最大的国 有企业,没有自主权,由远离生产 第一线的政府机关直接经营企业, 连盖一个厕所都要报批。“一年四 季下计划,春夏秋冬调指标”,朝 令夕改,企业无所适从。
--- 潘承凡:《小岗:在历史转折点上——寻访农村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第三章: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创新探索
农民的自我实践
从实践上升为理论
家 土庭地实联长质产期承承:包包农给责村各任经制个营是农管户指理使在用土方,地式农公的业有变集制革体基,生础农产上变,成把
思考:为什么“分田到户”会“坐牢杀头”? 为什么“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
有人说“包田到户”是走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 公社主要领导认为,小岗简直在开历史倒车,立 即停了小岗村化肥等农用物资的供应,理由是共 产党的东西不能用来搞资本主义。你来说说是姓 “资”还是姓“社”?
思考:改革前的小岗村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农村篇----苏醒的大地
穷则思变的小岗村--第一个吃螃蟹的村
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 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 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 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摘要》有关数据 思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吗?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什 么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意义?
农村篇----苏醒的大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苏醒的人民(发展乡镇企业)
城市篇---苏醒的企业
计划指令---高度集权旧体制的 切肤之痛
改革前的首钢是北京最大的国 有企业,没有自主权,由远离生产 第一线的政府机关直接经营企业, 连盖一个厕所都要报批。“一年四 季下计划,春夏秋冬调指标”,朝 令夕改,企业无所适从。
--- 潘承凡:《小岗:在历史转折点上——寻访农村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第三章: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创新探索
农民的自我实践
从实践上升为理论
家 土庭地实联长质产期承承:包包农给责村各任经制个营是农管户指理使在用土方,地式农公的业有变集制革体基,生础农产上变,成把
思考:为什么“分田到户”会“坐牢杀头”? 为什么“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
有人说“包田到户”是走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 公社主要领导认为,小岗简直在开历史倒车,立 即停了小岗村化肥等农用物资的供应,理由是共 产党的东西不能用来搞资本主义。你来说说是姓 “资”还是姓“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

行政指令管理经济,造成官僚主义和大量的 资源浪费,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三、 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农村改革的推动。 (1)原因:
②国企存在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
①局部试点阶段(1978---1984) 扩大企业自主权 厂长负责制 ②全面展开阶段(1984----1992) 增强企业活力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③深化改革阶段(1992---今)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贫困,生产积极性不高
中国需要改革吗?
视点二: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城镇
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 年是644元。 ——林蕴辉《国史札记》 天津市:1975年,工厂第一线工人70%是二级工,月薪41.5 元。1950年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1972年,3平方米。 ——杨继绳《三十年河东》
中国需要改革吗? 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 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 1.9亿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 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 一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逛。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 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 任务的80倍。小岗村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 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 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交锋》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二、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历史老师的疑问二:
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的实施有什么意 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在土地 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 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 1982年,全国已经有90%的生产队建立农 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 突破4亿吨,基本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 题。所以,农村的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历史老师的疑问四:
城市经济改革
中心环节是: 增强企业活力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 商品经济
主要对象是: 国有企业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 国有企业改革成功与否关系着国计民 生,关系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国有企业改革。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三、国有企业改革 1.目标与成果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经济体制改革 PPT
历史老师的疑问五: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重要作用?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了进一步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即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规范 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 体和竞争主体。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 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 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 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政策
方针:改革开放、经济建设
全会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 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同时要求多方面 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经济体制改革
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
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不遇的旱灾,许多人外出讨饭。 同年12月,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秘密聚会,冒着生命 危险,签订生死契约,决定分田单干并包产(包干)到户。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 户主签字盖章,如以 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 粮,不在(再)向国 家伸手要钱要粮;如 不成,我们干部作 (坐)牢杀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员 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 养活到18岁。
闹轰轰”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 分配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分户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负盈亏
是以公有制的基础,农民主要在生产和分配上 享有自主权,是农村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
土地 公有
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
己的
牛刀小试
“大包干,小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
年
岁
只
并
有
无
两
一
升
分
米
钱
春联欣赏:
过 欢度春节 押
年
岁
储
存
米
款
十
上
余
千
担
元
春联欣赏:
永跟党走
人 有 勤 劳 致 富 两 只 手
家 有 吃 穿 住 用 四 不 愁
二、改革之路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凤阳花鼓
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 此大的变化?
意义
今日小岗村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 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到 产后,家家》第一 次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理 论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对包产到户 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予以充分 肯定,强调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并逐步加以完 善。
材料一: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 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 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 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 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 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 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电缆厂归机械 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 调到较远的其他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又 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 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 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第二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选在农村呢?
材料一 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 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 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 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农村人口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
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天下第一村”——江苏江阴华西
村
1961年建村之始
集体积累只有1764
元,人均分配53元
的小村庄。顺应改
革开放的大潮,华西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1988
年成为“亿元村”。从2001年起,华西村组合周 边
(18户户主签字 ) 特征:包产到户
一年后,这里的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这个 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小 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并归还了历年所 欠的贷款。
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学思之窗』
昔日小岗村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标要求】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 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 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了解我 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 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内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的)。
改革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改革之路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 项政策》,指导农村改革迈出以改革 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调整产业结构 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
上述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改革 的关键是什么?
内容
阶段 中心项环目节:改革前
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增强所企有业制 活单 有力一 制的 经公 济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 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 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 油” 。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 “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 后逛”,而且“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评分到半夜,吵架
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材料反
映了( ) ①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A
②农民拥护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 ②③④
经济体制 所有制 经营管理制度
人民公 社制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
制
公有制 公有制
高度集中统一 自主经营
分配制度
20个村,人口发展到3.5万人。2007年,华西村
现销售收入450亿元,人均资产过百万,人均收
入达到8万元。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天下第一村美景
俯瞰华西村,中间高塔为华西金塔。
欧式别墅
华西公园一角
春联欣赏:
我也过年 湖北天门县郭咀四队农民彭立成家在1974、 过 押 1980、1983年三年贴出的三幅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