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藏原理
食品保藏的原理

• 食品要达到可贮性与卫生安全性 • 其内部必须存在能够阻止食品所含腐败菌和病 原菌生长繁殖的因子 • 这些因子通过临时和永久性地打破微生物的内 平衡 • 从而抑制微生物的致腐与产毒,保持食品品质。
1)栅栏技术与微生物的内平衡 • 微生物的内平衡是微生物处于正常状态下内 部环境的稳定和统一,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我 调节能力,只有其内环境处于稳定的状态下, 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
抑制,因此食品的低温保藏可以防止或减缓食品的
变质,在一定的期限内,可较好地保持食品的品质。
二、食品的冷藏
• 一般的冷藏是指在不冻结状态下的低温贮藏。
• 对于动物性食品,冷藏温度越低越好 • 但对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温度过低,则将引 起果蔬的生理机能障碍而受到冻伤, 因此应按
其特性采用适当的低温。
三、食品的冷冻保藏 • 食品在冰点以上时,只能做较短期的保藏, 较长期保藏需在-18℃以下冷冻贮藏。 • 食品在冻结过程中,不仅损伤微生物细胞, 鲜肉类、果蔬等生鲜食品的细胞也同样受到 损伤,致使其品质下降。 • 速冻,通常指的是食品在30分钟内冻结到所 设定的温度(-20℃);或以30分钟左右通过 最大冰晶生成带(-5℃~-1℃)为准。
• 感应电子杀菌 – 以电为能源的线性感应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电 谱辐照技术,可导致微生物细胞发生变化,进 而钝化和杀死有害微生物。
一食品冷冻冷藏目的食品在低温下本身酶活性及化学反应得到延缓食品中残存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大大降低或完全被抑制因此食品的低温保藏可以防止或减缓食品的变质在一定的期限内可较好地保持食品的品但对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温度过低则将引起果蔬的生理机能障碍而受到冻伤因此应按其特性采用适当的低温
食品的保藏
• 教学目的:介绍新鲜果蔬的代谢活动,动物 屠宰后的组织代谢等;干燥、冷冻、冷藏、化 学药物、放射线照射等保鲜方法的保鲜原理 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教学重点:各种保鲜方法的保鲜原理及在食 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保藏原理

食品保藏原理食品保藏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以确保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腐烂、不变质,从而保持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食品保藏原理是指根据食品的特点和保存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保藏原理。
首先,食品保藏的原理之一是温度控制。
温度是影响食品保质期的重要因素,低温可以减缓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低温保藏方法包括冷藏和冷冻,通过将食品置于低温环境中,可以有效地减缓食品的腐败速度,延长其保质期。
其次,食品保藏的原理之二是湿度控制。
食品在储存过程中受潮易变质,因此控制食品的湿度是延长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干货类食品,需要保持干燥的环境,避免受潮变质;而对于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品,则需要适当的湿度来保持其新鲜度。
另外,食品保藏的原理之三是氧气控制。
氧气是导致食品氧化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食品保藏过程中需要控制食品与空气的接触,减少氧气的影响。
常见的方法包括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通过减少食品与空气的接触,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最后,食品保藏的原理之四是添加保鲜剂。
在食品加工和保藏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一些保鲜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这些保鲜剂可以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综上所述,食品保藏原理涉及温度控制、湿度控制、氧气控制和添加保鲜剂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的保藏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和保存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食品保藏,以保障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食品保藏第二章-食品的保藏原理-1PPT课件

04
食品保藏技术
冷藏技术
冷藏技术是通过降低食品温度 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 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冷藏温度通常设定在0°C到 10°C之间,不同的食品需要不 同的冷藏温度和湿度条件。
冷藏技术适用于短期和中期保 存食品,如超市、餐馆和家庭 中的食品储存。
冷冻技术
冷冻技术是通过快速降低食品温度,使其低于冰点,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
冷冻过程中,食品中的水分会形成冰晶,对细胞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但不会改变 食品的化学性质。
冷冻技术适用于长期保存食品,如冷冻肉类、鱼类、蔬菜和水果等。
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是通过加热杀死食品中的 微生物和酶,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的物理保藏原理
物理保藏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达到延长 食品保存时间的目的,如低温、加热、 辐照、真空等。
真空保藏是指将食品包装在真空袋中, 排除空气并降低氧气含量,从而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
辐照保藏是指利用放射性射线对食品进 行照射,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延长 保存时间。
低温保藏是指将食品温度降低到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最低温度以下,从而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
根据腐败菌的类型,食品腐败可分为细菌性腐败、霉菌性腐败和酵解性 腐败。
03
食品腐败的特点
食品腐败过程中,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感官质量变差,甚至产生有毒
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变质的定义
食品变质
是指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和 销售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 因素的影响,食品的质量和感官 性状发生改变,从而失去食用价
保藏原理的重要性
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保藏原理讲义

食品保藏原理讲义绪论1、引言2、食品保藏的概念食品保藏原理是一门研究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保藏方法的原理和基本工艺,解释各种食品腐败变质现象机理并提出合理的、科学的防止措施,从而为食品的保藏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的学科。
食品贮藏的类型: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此法主要用于新鲜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活体保藏。
这类方法包括冷藏法、气调法等。
2/抑制变质因素活动达到保藏目的的方法属于这类保藏方法的有:冷冻保藏、干藏、腌制、熏制、化学品保藏及改性气体包装保藏等。
3/通过发酵保藏食品。
这是一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进行发酵,利用发酵产物—乳酸、乙醇等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保持食品品质的方法,如食品发酵。
4/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
即利用热处理、微波、辐射等方法,将食品中的腐败微生物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或全部杀灭,并长期维持这种状况,从而长期保藏食品的方法。
罐藏、辐射保藏及无菌包装技术等均属于此类方法。
第一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1.1生物学因素1.1.1微生物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点细菌: 细菌造成的变质,一般表现为食品的腐败,是由于细菌活动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恶臭或异味的结果。
霉菌:霉菌易在有氧、水分少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在富含淀粉和糖的食品中也容易滋长霉菌。
(2)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pH值:大多数细菌在中性或弱碱性的环境中较适宜,霉菌和酵母在弱酸的环境中适宜。
一般以pH值4.6为界限。
氧气:水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细菌要求A W>0.94,大多数酵母要求A W>0.88,大多数霉菌A W>0.75。
营养物: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
温度:根据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可将微生物分为嗜冷性、嗜温性和嗜热性三个类群。
1.1.2害虫和啮齿动物1.2化学因素1.2.1酶的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水分活度等的影响。
食品化学保藏

二丁基羟基甲苯:白色结晶, 无臭 、 无味 , 二丁基羟基甲苯:白色结晶 , 无臭、 无味, 溶于 乙醇、 豆油 、 棉籽油 、 猪油 , 不溶于水和甘油 , 乙醇 、 豆油、 棉籽油、 猪油, 不溶于水和甘油, 热稳定性强, 热稳定性强 , 对长期储藏的食品和油脂有良好的 抗氧化效果, 基本无毒性 , 抗氧化效果 , 基本无毒性, 在食品中最大添加量 为0.2g/kg; g/kg; 没食子酸丙酯:白色至淡褐色结晶, 无臭 , 没食子酸丙酯:白色至淡褐色结晶 , 无臭, 略带 苦味, 易溶于醇 、 丙酮 、 乙醚 , 苦味 , 易溶于醇、 丙酮、 乙醚, 而在脂肪和水中 较难溶解。PG热稳定性强, 较难溶解。PG热稳定性强,但易与铁离子作用生 成紫色或暗紫色化合物。PG有一定的吸湿性, 成紫色或暗紫色化合物。PG有一定的吸湿性,遇 光分解。PG与其他抗氧化剂并用可增强效果。 光分解。PG与其他抗氧化剂并用可增强效果。
第九章 食品化学保藏
化学保藏不仅局限于防止或延缓由于微生 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还包括了防止或 延缓因氧化作用、酶作用等引起的食品变 质。 一般来说按照化学保藏剂的保藏原理的不 同,大致可以分为3 同,大致可以分为3类,即防腐剂、抗氧化 剂和保鲜剂。
化学保藏应用的限制
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制品必须国家标准允许; 在用量上受到限制; 只能在一定时期内防止食品变质; 掌握化学保藏机添加的时机。
消毒灭菌剂
常用的库房消毒剂为漂白粉、 过氧乙酸和硫磺 。 常用的库房消毒剂为漂白粉 、 过氧乙酸和硫磺。 储藏室内环境空气也需消毒, 储藏室内环境空气也需消毒 , 常见的消毒剂为氯 气 、 亚硫酸氢钠、 二氧化硫。 对于果蔬来说, 最 亚硫酸氢钠 、 二氧化硫 。 对于果蔬来说 , 常用的消毒灭菌剂有托布律、 苯来特 、 多菌灵 、 常用的消毒灭菌剂有托布律 、 苯来特、 多菌灵、 大蒜素等。 大蒜素等。 托布律、 多菌灵、 托布律 、 多菌灵 、 苯来特对各种真菌有较好的抑 制 、 灭菌作用, 但对细菌无效。 大蒜素对真菌和 灭菌作用 , 但对细菌无效 。 多种细菌有杀伤力, 特别是细菌 , 多种细菌有杀伤力 , 特别是细菌, 大蒜素对人体 无害,但忌高温,高温下易失效且残留时间短。 无害,但忌高温,高温下易失效且残留时间短。
食品技术原理-化学保藏

3、卤族
消毒原理——次氯酸
加氯处理时,水中存在能和氯反应并使它失去杀菌效力的 物质,例如H2S和有机杂质等,只有这些物质全部和氯结 合,即满足了水本身需氯量而有残余游离氯出现后,才具 有有效的杀菌能力或抑制微生物生长活动的能力,此时水 的加氯处理达到了转折点——氯转效点。 各种水因其有机质和干扰物质含量不同,它们的转折点也 不同。
②脂肪酸
含有1~14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为有效的霉菌
抑制剂,双键的存在增加了它的防霉能力, 但支链相反会降低它的效力。 许多脂肪酸具有特殊的气味,比如有不愉 快的气味。
③丙酸、丙酸钙作用
有效地抑制引起食品发粘的菌类 特别适用于面包等焙烤食品的防腐。 丙酸及其盐是谷物、饲料储藏中最有效的有机酸类 防腐剂,在美国,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广 泛用于面包和加工干酪,在我国,广泛用于糕点、 饼干、面包等。 丙酸盐也可以用于包装材料表面,以防止食品表面 长霉。 丙酸可直接用于处理果蔬,不仅可以控制霉菌生长, 还有抑制细菌的作用。
亚硫酸对微生物的毒性强度(防腐作用) 与它在食品中存在的状态的有关系
亚硫酸分子在防腐上最为有效:形成离子
(HSO3-或SO32-)或呈结合状态,其作用降 低 pH≤ 3.5,亚硫酸保持分子状态,浓度在 0.03~0.08%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活动 pH=7,无抑制作用
SO2处理法
熏法:将密闭室内燃烧硫磺粉 浸渍法:在浓度一定的亚硫酸或亚硫酸盐溶液中放
二、化学保藏的原理
化学保藏就是在食品中添加化学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来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推迟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 保藏的目的
它是在有限时间内才能保持食品原来的品质状态,属于暂时 性保藏 由防腐剂只能延长细菌生长滞后期,因而只有未遭细菌严重 污染的食品,利用化学防腐剂才有效。抗氧化剂也是如此, 需在化学反应尚未发生前添加。 化学保藏并不能改善低质食品的品质,即如果食品腐败变质 和氧化反应已经开始,则决不能利用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将已 经腐败变质的食品变成优质食品。
食品的保藏原理

食品的保藏原理食品的保藏原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延长、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品质和可食用时间的过程。
食品保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温度:温度是食品保存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低温可以减缓食品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藏时间。
一般来说,大部分食品的最佳储存温度在0-7摄氏度之间。
冷藏可以保鲜,冷冻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切断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和细菌会导致食物氧化变质。
因此,将食品保存在无氧气环境中,能够防止食物腐败变质。
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真空包装、采用氮气封装等。
3. 干燥:水分是微生物滋生和食品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降低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藏时间。
常用的方法有晒干、风干、烘干等。
4. 抑制微生物生长:微生物是导致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通过添加抑制菌的剂、调整食品的酸碱度、采取灭菌等方法,可以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5. 添加防腐剂: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可以抑制各类微生物的繁殖,延缓食品的腐败速度。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亚硫酸盐、山梨酸钾等。
6. 包装:适当的包装对于食品的保质期具有重要作用。
食品包装材料有透明塑料袋、铝箔袋、罐头、玻璃瓶等多种选择。
合理的包装可以防止外界氧气、水分、光线的进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7. 加工处理:适当的加工处理可以提高食品的保质期。
如熟化、腌制、糖渍等处理方式,都可以延缓食品的腐败速度。
综上所述,食品保藏的原理主要包括控制温度、切断空气接触、干燥、抑制微生物生长、添加防腐剂、包装和加工处理等方面。
各种措施和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其新鲜度、品质和可食用时间。
在食品保藏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保藏方法和措施,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和健康。
《食品工程技术原理》第二章-保藏

2.1.1 腌渍保藏 咸蛋的腌制原理
LOGO
咸蛋主要用食盐腌制而成的。鲜蛋腌制时,蛋外的食盐
料泥或食盐水溶液中的盐分,通过蛋壳、壳膜、蛋黄膜渗入
蛋内,蛋内水分也不断渗出。蛋腌制成熟时,蛋液内所含食 盐成分浓度,与料泥或食盐水溶液中的盐分浓度基本相近。 高渗的盐分使细胞的水分脱去,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生命活动。 同时,食盐可降低蛋内蛋白酶的活性和细菌产生蛋白酶的能 力,从而减缓了蛋的腐败变质速度。食盐的渗入和水分的渗 出,改变了蛋原来的性状和风味。
2.1.1 腌渍保藏
LOGO
(3)注射腌制法
动脉注射腌制法:注射用的单一针头插入前后腿上的股动 脉的切口内,然后将盐水或腌制液用注射泵压入腿内各部 位上,使其重量增至8%~10%,有的增至20%。 肌肉注射腌制法:多针头肌肉注射最适用于形状整齐而不 带骨的肉类,用于腹部肉,肋条肉最为适宜。用盐水注射 法可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得率,降
低生产成本。
LOGO
动脉注射腌制法
LOGO
2.1.1 腌渍保藏 (4)混合腌制法
LOGO
干腌和湿腌相结合的腌制法,常用于鱼、肉类等。一般先 干腌而后放入容器内用盐水腌制。 用注射腌制法常和干腌或湿腌结合进行,这也是混合腌制 法,即盐液注射入鲜肉后,再按层擦盐,然后堆叠起来, 或装入容器内进行湿腌,但盐水浓度应低于注射用的盐水 浓度,以便肉类吸收水分。
杀菌防腐作用:加热本身可以起到杀菌作用;有机酸 可中和肉中碱性物质,使肉向酸性方向发展,而抑制腐 败菌生长;甲醛本身有防腐性。 抗氧化作用:抗氧化物质主要是酚类及其衍生物(邻 苯二酚、邻苯三酚)。
2.1.2 烟熏保藏
LOGO
熏烟材料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冻、罐藏和干制品的工业生产与存在的问题08 食品科学与工程汪勋亮0802061018 摘要: 为了更好地发展冷冻、罐藏和干制品产业,促进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冷冻、罐藏和干制品产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冷冻、罐藏和干制品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促进冷冻、罐藏和干制品发展要素的分析,提出了未来冷冻、罐藏和干制品行业的发展展望及对策。
关键词: 冷冻、罐藏和干制品、现状、发展一、冷冻食品工业生产与存在的问题冷冻食品的基础研究是从美国农业部1948 年至1958 年所进行的冷冻食品保存实验开始的,也就是针对食品保存时间、保存温度这两点所进行的质量容限实验。
其结果证明,在- 18 C 以下保存的话,大部分的食品在1 a 时间里,其最初品质(风味、鲜度、组织、营养、颜色、香味等)将会保持不变。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对营养需求越来越苛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年轻的三口之家日渐增多。
而冷冻食品业的发展可提供高品质、讲卫生、高营养、多口味的方便食品,能够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所以,冷冻食品的发展及未来的消费市场才显得更加广阔。
(一)冷冻食品产业的现状冷冻食品的人均消费量从世界消费趋势来看,美国达到57 2%,位居世界之首,在英国,冷冻比萨饼、素食类、主食半成品有较好的增长,1999 年冷冻食品的销售额为50。
9 亿英镑。
预计到2003 年将达到59。
1 亿英镑。
日本为英国的12%,中国台湾为4。
8% ,中国大陆仅为0。
02%。
由于我国对冷冻食品的开发起步较晚,我国目前人均消费速冻食品不足1 kg。
而全球速冻食品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0%至30% ,且冷冻食品市场持续兴旺,如今已有品种3 500 种左右。
根据目前的消费趋势及市场需求,研究合适的速冻蔬菜品种,引进先进的速冻工艺,开发更多的种类,是冷冻食品的发展方向。
(二)冷冻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1 、规模问题由于冷冻食品业起步较晚,冷冻食品产业基本上没有规模,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品牌。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冷库搞速冻,借助企业联营,扩大企业规模,发展品牌产品。
2 、标准问题要使行业产业化,首先要有统一的标准,我国尚没有冷冻菜肴、主餐食品的行业标准,因此有待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标] 。
在此基础上,应加紧制定相关的省内冷冻行业标准,为冷冻食品的发展稳好根基、打好基础。
3、品种问题冷冻食品品种较为单调,有待开发新的品种。
目前,生产的冷冻食品只限于速冻水果、包子、饺子、春卷以及冷冻家禽、畜肉、水产品、冷冻甜食。
而冷冻调理菜肴的数量、品种非常有限。
特别是满足一日三餐! 需求的各类方便食品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如果冷冻食品与我国传统的厨房烹饪技术相互联系起来,将大大丰富我国冷冻食品的种类。
4 、品质问题冷冻食品目前还未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品质特色,基本上是模仿,或是生产大众食品。
为了使该产业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并上档次,建议以地域和地方口味为特色,与传统饮食文化接轨,发展特色产品,以个性求生存。
5、流通问题目前,冷冻食品行业的流通运输还停留在20 世纪的水平,很少有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冷冻食品的配送。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产品的流通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建议完善冷链保藏运输系统,组织并完善物流配送机构,重视互联网的应用,畅通流通系统。
6、分布问题目前的冷冻食品主要在城镇的大型超市、商场销售,而作为学生午餐、职员工作餐等集团消费的很少。
同时,在的乡镇、农村等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域分布也较少。
建议省内的冷冻食品产业向集团消费和广大的农村市场拓展。
冷冻食品的发展展望(三)促进冷冻食品发展的要素1、“ 社会性要素” 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促进冷冻食品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食品加工业的成熟化。
消费人群中较大比例的工薪族收入的增加,社会节奏、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三口之家及单身消费群体的出现,冷冻食品的方便化正好适应了这种状况。
这些社会性因素的形成成为冷冻食品发展的最基础诱因。
2、“ 消费性要素” 跨入21 世纪,新鲜、营养、方便! 是人们进一步追求的目标,也是食品工业的主旋律。
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逐渐倾向于便利性、营养性、时尚性的消费取向。
消费者饮食内容构成的变化取向,成为冷冻食品产业发展的直接原因。
3、“ 技术性因素”流通和销售形式的日益改革,调理相关器具的普及、冷链的日渐完善,产品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冷冻食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正因为冷冻食品能够适合人们的消费时尚,适应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需求,所以冷冻食品的发展才成为必然,日趋成熟。
4、冷冻食品在饮食消费中的地位作为HMR &MS 厨(房工程食品)的冷冻食品,随着消费者需求和外部竞争的变化,人们不再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家庭琐事上,方便快捷的食物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食品零售业和外食餐饮业间推进着MS 型(Meal Solut ion)和HMR (HomeMeal Replacement )食品的开发。
随着目前消费者需求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在食品零售业和外食餐饮业所开展的厨房工程食品中,冷冻食品越来越占有主要地位。
5、冷冻食品产品品质保证体系的构建加强冷冻食品的HACCF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同时,在原料-预处理-加工-冷却- 冻结- 包装- 运输- 销售各个环节中,如何从体系上保证冷冻食品的品质,仍是一个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二、罐藏食品的工业生产与存在的问题(一)现状全国罐头生产企业(车间)共有2 000多家,经原轻工业部和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批准的出口罐头厂已超过400 家,职工总数近40 万人,技术人员约1 . 2 万人,约占3. 4% ,生产能力约320 万吨。
过去40 多年来,在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罐头行业已发展成一个成熟的食品工业门类,在我国正处在壮年时期。
在罐机设计、研究、制造、标准化、检测、人才培训等方面都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为罐头工业进一步发展制造了良好的条件。
罐头食品有很多优点,能在常温下长期存放,食用方便卫生,能较好保存天然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各类罐头食品保藏的原理是依靠密封杀菌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因此不需要也不应该加入任何防腐剂,但国内个别报章杂志刊登罐头食品所以能长期保存,主要是加入了防腐剂,并劝告小孩、老人、孕妇、病人不要食用罐头食品的信息,这是误导。
在各种食品保藏技术中,100 多年前发明的罐藏技术,一直以其强劲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虽然各种现代保藏技术蓬勃发展,但至今国际上尚没有一种更先进的保藏方法,能全面替代罐藏。
采用罐藏的食品,销及全世界,经久不衰。
愈是高度发达的国家,罐头食品的消费量愈多,以年人均消费量计,美国90 kg ,西欧50 kg、日本23 kg,而我国才1 kg 左右。
80 年代以来,全球罐头食品年总产量一直保持在4 500 万吨以上,国际罐头食品出口量则在1 000 万吨以上,创汇120 亿美元。
我国罐头食品行业虽一直以出口为方向,在食品工业中出口换汇一直名列前茅,但在国际罐头食品出口量中所占的份额却甚少,仅为8%左右。
我国幅员广阔,适合种植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罐藏食品品种,此外,不少独特的农副产品资源加工成罐头在国际市场非常畅销,但换汇额高,因此,只要充分发挥各种有利因素,我国罐头食品出口潜力仍很大。
至于国内市场,1976 年我国罐头消费量只有16. 3 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只有0 .2 kg,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罐头的实力也在逐步提高,1994 年国内罐头消费量达163 万吨,比1976 年增长10 倍,即使这样,年人均消费量仍不足1 . 5 kg ,然而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双职工比例的增加,社会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加上人们对罐头食品的方便性、营养性、安全性认识的深化,与发达国家一样,罐头食品将会进入千家万户和各式饭店餐厅,罐头食品的需求量肯定有进一步的增长。
(二)发展的有利条件尽管我国罐头行业存在着包袱重、综合实力不强、无序竞争、国内市场开发不力等一些暂时困难,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只要全行业把握机遇,利用好有利条件,罐头工业的发展是必然的。
1 、罐头食品工业是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坚强后盾,其发展与农业关系密切,倍受各级政府的重视。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食品工业的发展,这方面罐头工业大有作为。
目前罐头工业每年消耗农副产品500 万吨,在农产品十分丰富,甚至过剩的情况下,发展罐头工业便是利国利民之上策。
福建省在蘑菇罐头发展旺盛时,农民每年增收数亿元。
在! 卖水果难? 时,罐头工业为此开辟了增殖的渠道。
特别是“ 种、加、销”产业链的形成将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
故此,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罐头行业的调整和发展。
国家经贸委一直把罐头行业作为扭亏解困重点行业,已实施了增加罐头出口退税率的优惠政策,某些省区制订专门文件支持罐头工业。
2、产品竞争力强,市场潜力大。
罐头完全用物理方法达到商业无菌、长期保存的目的,食用方便,安全卫生、美味营养。
发达国家均将其作为百姓常备、常食之即食食品,利用我国丰富的农产品和劳动力是我国罐头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利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我们加强产品开发,扩大宣传、建立营销网络,在国内市场必将与国际接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同时,罐头有可能成为21 世纪的热销产品。
3、罐头工业技术配套、成熟。
目前主要罐头生产企业无论在设备和工艺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
如番茄酱生产不仅国内配套生产,而且也从国外引进了现代化生产线,桔子罐头采用先进的低温杀菌工艺,对欧美出口产品推行了GMP和HACC,P 近几年在马口铁、空罐、密封胶、涂料、玻璃瓶、易开盖等都有了技术先进的专业生产企业或配套设备,其数量和质量完全可满足罐头工业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对策虽然我国罐头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有发展机遇,但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品种、容器密封、包装装潢、经营机制等方面均存在挑战,仍需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改革。
1 、转变经营方向、强化企业管理。
要改变过去罐头工业以! 出口为主? 的技术经济政策,要面向内外销两个市场,两手都要抓。
出口产品仍应高度重视,继续发挥优势,国内13 亿消费者这样一个大市场绝不应等闲视之,要深入研究内销市场,内销品种不应等同于出口品种,如清蒸猪肉、清蒸牛肉罐头不受国内消费者欢迎,就是内销市场国内东西南北酸甜咸辣也应有差别。
国际上所有食品企业都必须达到良好作业规范( GMP) ,近几年又推行“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因此,废品率可达到零,我国有的罐头厂废次品率高达1% 以上,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与空罐损耗偏多,且质量不高,包装装潢差,国内外市场售价偏低,是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