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基本要素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地形图

一、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地图的比例尺 2.地图上的方向
3.地图上的图例
1.地图的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2)公式: 比例尺= 实际距离 线段式: 0 40千米
(3)表现形式 数字式:1:4 000 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40千米
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不同 的情况:
• (1)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
• (2)有指向标的地图 • (3)有经纬网的地图
一般地图
经纬网地图
指示标地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
如图,ab为一公路,cd为 一河流,A、B分别为小村 庄。读图回答。
(1)图中公路由a向b的走向变 由东南向西北转为由南向北 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cd段的流向是 自西向东 _______________。 西南 (3)村庄A在村庄B的_____方向。 西北 (4)该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_____风。 盛行风 d b c a A B 北
B
A、
1
B、
2
1
C、
4
1
D、不变
8
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大小的比例尺绘 制同一地图,其结果是 B C A、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大
B、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大
C、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详细 D、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详细
2.地图上的方向
辨别地物的“四面八方”
八 个 基 本 方 向
1.读图完成: (1)E处是陡崖地形,相 对高度不小于300 米。 (2)若甲地气温约15℃, 只考虑高度变化, 乙地气温约为 16.8 ℃。 (3)用符号“ ‖”画出兴 建水库的最佳坝址。 如果只修一个大坝, 并能得到尽可能 最大的库容,一般地说 坝高约为 200 米。 (4)若量得图中甲乙两地的距离为6cm,则两地的实际 距离为 12 km.
地图的基本要素

——方向练习 方向练习 1、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 、 向? 东方 2、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区的 、 什么方向? 什么方向? 南方 3、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 、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 北方 4、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 、 方向? 方向? 西南方
方向的判别——在经纬网中 在经纬网中
思考: 思考:
在图中的G 在图中的G、H、I、J点上,分别注出它们的东(E)、 点上,分别注出它们的东( 南(S)、西(W)、北(N)方向,并确定G、H,I、J的 )、西 )、北 方向,并确定G 相对方向? 相对方向?
方向的判别——在经纬网中 在经纬网中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在北半球,纬度高的地方就是北方;在南半球,纬 、在北半球,纬度高的地方就是北方;在南半球, 度低的地方是北方 2、南北半球全有的情况下,北纬所在的方向为北方 、南北半球全有的情况下, 3、极地只有一个方向:北极周围为南,南极周围为北 、极地只有一个方向:北极周围为南,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1、图例:地图的语言 、图例: 双臂展开:上北下南, 双臂展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方向 指向标指示方向 、 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 线段比例尺 3、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 、 文字比例尺
小组合作丈量学 校,每人画一幅学校 平面图, 平面图,然后展出评 比。
柳林联盛中学 杨永兵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政 区 划 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一)
图例
地图的语言,包 地图的语言, 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 文字说明、地理名称 文字说明、 和数字。 和数字。
——图例练习 图例练习
山峰 火山 山峰高程 长城 沙漠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地图要素特征概括

地图要素特征概括地图特征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主要分为形状特征、大小特征、颜色特征、结构特征和位置特征五类。
其中,形状特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描述地理要素外部形状特征的参数,形状特征可以分为点、线、现象圈以及面。
点是指在地图上画出一个表示某种要素、物理或社会现象的特定位置,线是指在地图上画出一条形成物理、社会现象或其他要素在地球表面上的两个点之间的连续曲线,现象圈是指在地图上画出地球表面的一个范围,用来表示某一空间现象的范围;面是指地图上描述某一物理或社会现象的范围。
大小特征是指地图特征的空间范围大小,它的量纲是面积,可分为大小和对比面积两种,即大小可以表示某种要素和其它要素的大小比较,而对比面积则可以表示地理空间范围,如距离、陆地、湖泊、海洋、河流等要素的大小与形状。
颜色特征是指地图特征的颜色,又可称为色彩特征,它在一般的地图上可以体现出地理空间中的色彩对比、映射关系等特征。
除了可以用于表达地理要素类型的分布、变化规律等外,颜色特征还可以用于表示大小特征、结构特征和位置特征。
结构特征是指由地理要素构成的空间结构性特征,通过研究地理要素的分布实现空间结构性特征,可以较好地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主要有现象范围、均匀性、连续性和集聚性四种特征,即现象的范围是指地图上的某一空间现象的范围,其均匀性指的是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均匀,其连续性是指空间上的地理要素是否连续,其集聚性指的是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集中。
位置特征是指特定地理要素以及其他地球表面某一空间现象的空间位置,有关地图位置的表达有相对性位置、绝对性位置和相对性分布三类,相对性位置是指一个特定地理要素的位置关系,可以指定一定的范围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绝对位置指的是一个要素或现象的绝对位置,如其经度、纬度等;相对性分布是指一般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地理要素相互之间的分布,以及一个要素在空间上的某种偏移,如视频影像等。
5第一节__地图的基本要素

读课本26——27页 • 1.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 2.地图上的方向判别有哪三种方法?
一、绘制校园平面图
思考:小明先后绘制的两幅校园 平面图有什么不同?
地 图 的 基 本 要 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二、地图上的方向
1、地图上的基本方向如何划分?
在地图上有东、南、西、北四个 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
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
学习目标
• 记住地图的三要素 • 知道比例尺的计算公式,能在地图上量算 两地的距离。了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并且能进行转换。 • 知道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学会在不同地 图上辨别方向。能熟练使用指向标。 • 熟悉图例和注记,能在地图上识别常见的 图例和注记。
预习提纲
指向标地图定向
练一练:
1.a在b的什么方向? 2.b在c的什么方向?
还是刚才的问题, 你能再做一次吗?
耕地 村
小河流向 正北 方向
庄
A
B
C
耕地 林地
沿公路由A到B 是向 东北 方 向走
沿公路由B到C 是向 正东 方 向走
景阳饭店
西苑机场
滨河体育场
西南 方向。 滨河体育场在景阳饭店的_______
A、世界地图 C、济南市地图 B、中国地图 D、滨州市地图
1、下列各图的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A、1∶25 000 B、1∶300 000 C、1∶1000 000
A、 1∶5 0000
2、下列比例尺最小的是(D )
D、1∶100 000
B、十万分之一
C、 1∶25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 距离2千米 3、比较下列比例尺的大小: 0 30千米 A 、 1∶300 000 B、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考点8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D位于C的西南 方 F位于C的 南 方
极点俯视图上判读方向
①看极点处的字或字母。 ②看图中标注的经度度数。若东经度数沿顺时针方向
增大,则极点为南极点;若东经度数沿逆时针方向增 大,则极点为北极点。
③看极点及其附近的海陆分布。我们知道,南极地区
是大陆,北极地区是大洋。
经纬网图中的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等高线原理
山顶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P17
2. 等高线地形图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封闭曲线,叫做等高线。
等高距
B A
等高线的特点:
甲在乙的西北方向
丙在丁的东方
地图上的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断
1、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北纬,则纬度数值大的在北 面,纬度数值小的在南面。 2、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南纬,则纬度数值大的在南 面,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 3、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南纬和北纬,则南纬的地 点在南面,北纬的地点在北面。
地图上的方向
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坡度陡 海拔高 分布密集—— 数值大—— 2. 等高线 3. 等高线 海拔低 坡度缓 分布稀疏 —— 数值小——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 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每条等高线必封闭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 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 高线稀疏坡度缓
05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

C
A在B的什么方位? 答案: 正北 B在C的什么方位? 正西
(3)经纬网定向法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 的两点为正南、正北方 向,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 向时,既要判断两点的 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 点的南北方向。
想一想:A点在D点的什么方向? D点在C点的什么方向? 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B点在C点的什么方向?
D
想一想:A点在D点的什么方向? D点在C点的什么方向? C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北极
A
B
B 在A的 正东 方 B在C的 正北 方 C在A的 东南 方
西
C
经纬网地图
结论2:在一条经线上的两 点,只有正南、正北方向。
结论1:在一条纬线上的两点, 只有正东、正西方向。
B、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
• 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 语言,是人们记录、传递地 理信息的工具。
•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地 图
比例尺
的
基 方向
本
要 素
图例和注记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经过实 地测景,重新绘制了一幅校园平面 图。用文字、颜色、符号来表示不 同的地面景物,并附加了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还标出了指向标。
西 A
地球自转:南 顺北逆,因为 在南极方向, 所以地球自转 是顺时针,
B
东
地球自转方 向永远是自 西向东,故 A西B东。
A在B的
方向
A
B
三、比例尺
阅读课本28--29页,读图21-6,观察思考: 1. 什么是地图上的比例尺? 公式怎样表示?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通常有 哪三种? 3.怎样判断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和标识的范围 及标示内容的详略程度有什 么关系?
地图的基本要素

等高线的计算
2、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H相=H甲-H乙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T差=0.6H相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H高-H低<H相< H高-H低+2 d
(4)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 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n-1) d≤H<( n+1) d
) C.山谷
D.鞍部
) B.海拔高,坡度小 D.海拔低,坡度小
(3)③地位于④地的 (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4)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 ④地的水 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本节结束Βιβλιοθήκη 示坡线那么图中⑥处的气温约为 19.7 ℃;
(4)现拟在图示范围内修建一座水库,0 2KM
甲、乙两处合理的坝址是 甲 ;
③ A
甲
B
300
200
C
100
(5)现需要将河水引到C处,有AC和BC
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较合理? AC 。
(6)就土地利用来说,图示范围内主要应作为( B )
A、耕地
B、林业用地
C、牧业用地 D、建筑用地
1
600
N
500
3 4
2
友情提示: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
300
400
200
100
600
N
500
5、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公路应选择蓝色方 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
考点8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P4-6,P16-21
地图三要素:方向
• 1.一般来讲,普通地图都是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地图三要素:方向
• 2.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西
北
东 南
思考 : 1.图中有一辆 汽车正沿公路 行驶,方向是
自_东___向_西___
前进,再折向
_西__南____方向
前进。 2. 图中河流的 流向大致是
情境3 如果去外地旅游,需要用到什
么地图?
交通图、旅游地图
地图的类型:
交通图、旅游图、等高 线地形图、政区图。
政区图
交通图
地形图
旅游图
等高线
• 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 – 1.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叫海拔,又叫绝对高度。 –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相对高度。
甲 1500m
• 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
小的程度。 • 2.表示: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数字式:1: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
千米 –线段式:0
50千米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 3.大小:
– 分母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越小
>
>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和表示范围大小有何关系?
A.甲 B.乙 C.丙 D.丁
D 9.图中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A.从乙到丙 B.从丁到乙 C.从戊到甲 D.从丁到戊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示意图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饼状图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等 值 线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是地图的基本的要素,第二课时是地形图的判读。
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质。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以及在地图上辩认方向。
过程与主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具准备:各式地图(学生每人自带)、直尺、米尺、地球仪。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学生猜地球仪或地图。
再设问:假如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旅游,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为了不迷路,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比较地球仪和地图的优缺点。
这样引入新课的目的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2、新课教学
关于图例和注记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认识图例。
我设置了一个小组竞赛的活动,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常见的图例,然后我用课件展示一些图例让学生说出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于地图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桑美”台风的威力》,观察“桑美”的台风路径图。
思考:(1)、台风现在位于福建的哪个方向?
(2)、未来台风将向哪个方向移动?
引出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
(课件展示)复习:前面学过的与经纬线有关的知识。
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断方向是本节的一个重难点,这一部分教学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并且采取学生讨论和团结协作的方法。
课件展示: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各一幅。
思考:
如果无经纬网,只有方向标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
既无经纬网也无方向标的地图,如何辨方向呢?
让学生自己通过团结协作完成二道辨别方向的练习,掌握知识点,并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的能力,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不同类型地图上的方向。
设疑:无论哪种地图,在实际应用时都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南,这样地图上的方向就与实际方向一致了,可问题是:假如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在野外,找不到“北”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走出困境?谁有在野外辨别方向的经验。
在这里我设计了学生抢答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课件展示):野外辨别方向的图片。
关于比例尺的教学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青藏铁路介绍》
问: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全长1142公里,为什么在地图上却只有这么短的一段距离?
学生讨论回答:引出比例尺。
创设该情境,目的是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课堂活动: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米尺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同学
按比例缩小画在纸上,画出教室的平面图,教师巡视每个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有的用文字表示,还有的用数字表示。
课件展示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强调比例尺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如数字式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使用时两者单位要一致,线段式比例尺须注明数值和单位。
比例尺这部分内字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在社会中学过比例尺,但是,对于比例尺中各项具体表示的内容很容易混淆,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绘图,可以加深对比例尺定义的理解,故而,采用活动教学,通过活动中发现问题,再讨论分析问题,最后由学生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练习:三种比例尺表示方法间的换算。
提问:教室一样大,为何画出的图却有大有小?
小组讨论:因为比例尺有大有小?
课件展示:北京市政区图和中国政区图。
探究活动::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与地图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以上教学通过用直观形象的地图来比较,不仅仅易于让空间观念不强的初一学生易于接受,他们还能体验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活动:看书本上的中国政区图,让学生测量香港到北京的图上直线距离,并计算实际距离。
浙江位于北京的什么方向?
目的是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学会使用地图的一般方法。
3、当堂达标检测题:
⑴.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100
B、1:500
C、1:1000
D、1:5000
⑵.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不变,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A.甲、乙两人都能回到出发点
B.乙能回到出发点,甲则不能
C.甲能回到出发点,乙则不能
D.甲、乙两人都不能回到出发点
⑶.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幅地图,甲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
B.甲图比例尺大
C.乙图所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D.乙图比例尺较小
⑷.某中学(长200米、宽150米)的校长请你画一张地理课本大小的该校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较合适的是()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 1/100000
C. 1/1000000
D. 1:1000
⑸.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
A.5厘米
B.4厘米
C.3厘米
D.2厘米
⑹.如果你面向北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4、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⑵,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为: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方向。
⑷,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⑸,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三种:___________比例尺,___________比例尺,_____________比例尺。
5、作业布置:根据你所学的地图知识,为我们的校园绘制一张平面图。
(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为下节课做铺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使用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在读图的活动中,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