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不系安全带很危险(安全经验分享)
安全经验分享1

HSE
❖ 事故启示: 1、操作之前没有严格检查导链,致使 使用时导链断裂伤人。 2、操作工忽略安全,操作时没有识别 安全风险。
HSE
❖ 超速行驶,让优雅空姐香消玉 殒
一个深夜,一对情侣驾车以200公里时速急速 地飞驰在通往郑州新郑机场的高速公路上 ,快到 机场出口 时前面有一弯道空姐顿时紧张起来,急 忙踩刹车、打方向,但由于车速太快难以控制车辆, 只听见“嗵”的一声巨响,失控的凌志车在撞断高 速路边的钢板隔离防护栏后,带着巨大的惯性冲入 高速路边的深沟里 。受到剧烈的撞击,虽然车内 的安全气囊全部打开,但仍无法挽留驾车空姐的性 命,其副驾驶的男友手、腿等多处骨折、内脏受损, 身受重伤 ,这辆车也报废。
HSE
❖ 事故启示:
1、 员工违反项目部8点以后,没有紧急生产 事情不允许去办公室的规定,员工反恐意识 淡薄,结果给歹徒作案创造了机会。 2、 按照规定保安公司应该定时联络保安点, 1小时巡逻一次保安点,事后发现保安公司未 联系和巡逻,保安公司管理出现了问题。 3、 高危地区项目部的员工必须接受反恐培 训,提高反恐意识和应对恐怖袭击的水平, 能够减少发生恐怖袭击几率和损失。
HSE
❖ 吊车脱钩事故
钻井液公司某工程师安排井队吊车司机和泥浆 工加重泥浆时,吊车将1袋重晶石(1吨/包)从泥 浆罐边吊往加重漏斗,在重晶石正好吊在加重漏斗 上方时,吊车挂钩突然脱钩,重晶石直接重重地落 在了加重漏斗上。幸好此时泥浆工位于加重漏斗旁 边,未造成伤亡事故。如果重晶石吊在人员上方, 将会造成重晶石直接砸在人身上,造成严重伤亡事 故。
某钻井公司钻井队在完井甩钻具时,由 于吊钻杆绳套没有把钻杆绑好,往下吊时造 成绳套滑脱,钻杆掉下大门坡道弹到场地上, 当时场地有几个工人在撬排钻杆,钻台的人 大声叫喊,其他的工人都跑开了,只有一个 工人在跑的过程中,由于跑的不及时腿被钻 杆弹伤。
安全带后座有没有规定(3篇)

第1篇导语:安全带作为汽车安全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后排乘客是否需要系安全带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后排乘客安全带使用的规定。
一、后排乘客安全带使用规定的背景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在众多交通事故中,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导致的伤亡案例屡见不鲜。
为了提高后排乘客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后排乘客安全带的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
二、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后排乘客安全带使用规定的主要内容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2.《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和乘坐人员应当系安全带,不得在行驶过程中解开。
3.《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一次记2分。
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对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依法予以处罚。
三、后排乘客安全带使用规定的实施与执行1.执法力度加大。
近年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加大了对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未系安全带的驾驶员和乘客依法予以处罚。
2.宣传教育普及。
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安全带使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
3.安全带提醒装置。
部分新车型配备了后排乘客安全带提醒装置,当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时,系统会发出提醒,引导乘客系好安全带。
四、后排乘客安全带使用规定的意义1.降低交通事故伤亡率。
后排乘客系安全带,可以在发生事故时有效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降低伤亡率。
2.提高道路通行秩序。
后排乘客系安全带,有助于提高道路通行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树立文明出行理念。
后排乘客系安全带,是文明出行的体现,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安全带是车辆安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在意外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坐者的安全。
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安全带的作用,并保护乘坐者免受伤害。
以下是关于安全带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首先,正确使用安全带的方法和步骤:1.调整安全带位置:安全带应该佩戴在腹部下方,而不是放在腹部上方或者腰部上方。
肩带应在肩部正中间,而不是滑落到脖子上方。
2.系好安全带:确保安全带牢固地系好,并且没有松动的空隙。
要拉紧安全带,使其贴合身体,但不要太紧,以免不舒服。
3.正确佩戴肩带:当坐在前排座位上时,应该将肩带运过肩膀,而不是将肩带放在背上或者胸上。
肩带不应该被捆在身体后面。
4.不舒服调整:如果安全带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舒服或痛苦,应该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停车,检查安全带是否被正确佩戴。
5.安全带的横向剧烈晃动:当车辆在拐弯或者行驶过颠簸道路时,安全带可能会受到剧烈的横向晃动。
这时,人们应尽量保持身体的稳定,以减少对安全带的拉扯。
接下来,关于安全带的注意事项:1.佩戴安全带的必要性:无论是坐在驾驶座或乘客座位上,每次上车都应该佩戴安全带。
无论车程有多远,佩戴安全带都能大大降低在意外事故中受伤的概率。
2.孩子需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如果携带0-12岁的儿童,应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高选择适合的座椅,并正确安装和调整。
3.后排乘坐者也需要使用安全带:很多人误认为坐在后排座位上就不需要系安全带,这是非常危险的错误观念。
无论是坐在前排还是后排,都应该佩戴安全带。
4.不要在行驶中解开安全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解开安全带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即使是短时间的解开也会增加在紧急情况下的受伤风险。
5.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安全带:安全带是易损耗的,如果发现安全带出现破损、严重磨损或者过期,应该及时更换。
总结起来,正确使用和注意安全带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它能够在意外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坐者的安全。
安全经验分享及实例

施工作业人员在1.7m简易支架上作业,失去平衡发生准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2000年8月11日上午11时左右,A公司工人王某在1. 7m简易支架上进行钢筋绑扎作业,身体失去平衡,自简易支架上后仰坠落至水泥地面,后脑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在进行作业时,按规范正确佩戴安全帽,坠落在水泥地面上时,安全帽仍在头上戴着。
案例二2001年12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A公司工人李某在1. 7m的脚手架上进行钢筋尺寸测量时,不慎自脚手架上后仰坠落,导致头部受伤,后经医院紧急抢救,生命无危险,但脑部受损伤。
伤者在进行作业时,按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
【事故原因】以上两个案例都存在如下共同点:操作者在进行操作时,距离坠落基准面的高度都不足2m,但却都发生了坠落事故;操作者本人都按要求佩戴安全帽,然而结果却造成一死一伤。
原因一:忽视了准高处作业的特殊性——可能坠落。
20年来,《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为高处作业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含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又进一步为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如何进行安全防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所有安全管理者对基准面2m以上的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技术有法可依,操作者有章可循。
然而,准高处作业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安全防护,却没有任何规范或标准明确地提到。
于是,在部分管理人员视准高处作业为一般的普通平地作业,仅仅要求操作人员按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操作者所使用的简易操作平台仅仅是满足立足之用,并无可靠防坠落措施。
其实,准高处作业与高处作业有着共同点——有坠落的可能,其共同点恰恰又是准高处作业与普通平地作业的不同点。
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准高处作业既非普通平地作业,又非高处作业。
如果视准高处作业为高处作业,提高安全防范要求,既无法可依,又不符合实际,对正常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视之为普通作业,就会降低安全防护要求,也不符合实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当然会发生上述事故。
老司机安全文明驾驶经验分享

老司机安全文明驾驶经验分享老司机安全文明驾驶经验分享在公路上行驶中,安全的驾驶习惯是很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和谐的交通环境的基本要求。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老司机安全文明驾驶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一、浅色车安全系数最高澳大利亚研究者新近发布调查报告,黑色汽车在白天与黑夜的事故率均高居榜首。
在白天,黑色汽车比白色汽车事故率高12%,在黎明前和黄昏后则高47%。
二、安全带必系,无论前后排福建有个青年带着父母、老婆孩子外出旅行,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追尾,四死一伤,五人均未系安全带,司机平时安全意识就不高,还使用了安全带卡扣,追尾时,司机直接飞出车外,当场死亡!据统计:30%的事故伤亡,与不系安全带有关。
我上车第一件事先系安全带,如果带儿子出门,我会先安装儿童座椅,切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带孩子出门,必须安装儿童座椅,车祸是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
三、日间行车灯提高安全系数我以前并不知道什么是日间行车灯,后来经常跑高速,每当后面出现奔驰时,我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它们,因为它们开着灯,在后视镜里很显眼,每当此时,我都提前准备让超。
如果白天开着大灯,反而增加了危险系数,其实,任何车辆都可以安装日间行车灯,在淘宝上可以买来自己装,很简单,很方便,也很帅!四、着车前先等待发动引擎前,先将钥匙旋转到ACC状态,让电脑进行故障检测,等故障灯熄灭时再点火,大约需要6至8秒。
平时上车时,我先把钥匙插上,旋转一下到达ACC状态,然后系安全带,等安全带系好时,故障灯已经熄灭,摸一下档位,踩离合,点火,这些都是在驾校里学的,这些习惯我一直保持到今天。
五、调整后视镜避盲区新手必须学会调整后视镜,有10%的交通事故与后视镜盲区有关!左右后视镜调整的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车身占镜子四分之一。
车内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能看到自己的右耳。
有几点说明:(1)调整后视镜时,要选择水平路。
未系安全带学习心得体会

未系安全带学习心得体会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系好安全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措施。
事实上,正确使用和系好安全带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中的伤亡率,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我最近参加了一次有关未系安全带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与感悟,我对未系安全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学习未系安全带的知识时,我了解到未系安全带在交通事故中可能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据统计,许多交通事故的死亡和伤亡案例都与未系安全带有关。
未系安全带可能导致驾驶员和乘客在车祸中的身体受到更严重的伤害,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这些数据让我意识到,系好安全带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着想,不仅是遵守交通法规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正确系好安全带的方法和技巧。
正确使用安全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车祸时身体受到的冲击力。
首先,要将安全带穿过胸部,贴合身体,并将其插入车辆上的插扣中。
插扣应该固定在身体的腹部位置,而不是在腹股沟附近。
此外,安全带的肩带应该尽量靠近身体,避免松弛和扭曲。
学习这些正确使用安全带的方法后,我在实践中也更加注重正确的系扣和适当贴合身体,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安全性。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系好安全带的重要性。
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我们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驾驶员应该始终确保自己和乘客都正确使用安全带,乘客也应该自觉主动地系好安全带。
只有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未系安全带的危害,才能为今后的交通安全做出贡献。
此外,我还了解到,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依赖安全带也不足以确保生命安全。
如果遇到车祸,安全带可能没有办法保护所有的伤害。
例如高速碰撞、倾覆等情况下,即使系好安全带,也可能受到严重伤害。
在这些情况下,还需要注意车速、行车规范等因素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所以,我们不能只依赖安全带,还需要正确的驾驶习惯和遵守交通规则来确保交通安全。
使用安全带注意事项

使用安全带注意事项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安全带就像是汽车里的一个超级英雄,它能保护我们的安全呢。
大家坐汽车的时候,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哦。
首先呢,要调整好安全带的位置。
安全带不能勒着我们的脖子,那样会很不舒服的,而且也不安全。
它应该从我们的肩膀斜着穿过,就像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样。
就像妈妈给我们穿衣服,要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的,安全带也是一样,要让它舒舒服服地待在我们的身上。
还有哦,安全带的腰部部分也很重要。
它要紧紧地贴在我们的腰上,不能太松啦。
如果太松的话,在汽车突然停下来或者发生碰撞的时候,安全带就没办法很好地保护我们啦。
我有一次坐爸爸的车,没有把安全带系紧,爸爸突然刹车,我就往前冲了一下,可把我吓坏啦。
从那以后,我每次都会把安全带系得紧紧的。
小朋友们,要是你坐的车有那种可以调节安全带高度的装置,那就更好啦。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把安全带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高度。
就像我们调整自己的小书包肩带一样,让它刚刚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呢。
有些小朋友可能会觉得安全带有点麻烦,就不想系。
这可千万不行哦!不管是坐长途车,还是只是在附近转一转,只要车一开动,就要马上系好安全带。
哪怕你只是坐在后排,也不能偷懒。
我听大人说,后排不系安全带也会很危险的。
要是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爸爸妈妈也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哦。
我们可以互相提醒呢。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小伙伴之间互相提醒不要忘记带作业本一样。
而且哦,安全带如果用了很久,或者看起来有点损坏了,一定要让爸爸妈妈赶紧换一个新的。
就像我们的玩具坏了,就不能再玩了,安全带坏了也不能再用啦。
因为坏了的安全带可能在关键时刻就不能好好保护我们啦。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安全带的注意事项哦,这样我们在坐车的时候,安全带这个超级英雄就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啦,让我们平平安安地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嘿,大家都要注意安全哦!。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知识演讲稿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知识演讲稿!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安全带是一种被设计用来保护车辆内乘客安全的装置,它固定在座位上,并通过一条带子连接到乘客的身体上。
在车祸中,人被安全带固定在座位上,减轻了人体碰撞的力量,从而减少或预防伤害的发生。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正确地使用安全带。
在某些情况下,错误使用安全带甚至会导致更大事故的发生。
因此,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我们在乘车时的安全。
选择适合自己体型的安全带。
对于成年人,安全带应穿过腰部和肩膀,而不是颈部或胳膊下。
使用安全带时,确保安全带与身体贴合且不扭曲。
安全带过松或不正确摆放也会降低其保护作用。
用正确的方法系好安全带。
在系安全带时,应将安全带完全拉直,确保其已经过肩膀和腰部的正确位置,然后将安全带插入锁扣。
在必要时,可以调整安全带长度以确保其紧贴身体,但不应过紧。
此外,要确保安全带没有卷起来或扭曲,否则会影响其保护作用。
再者,儿童使用安全带的方法有所不同。
儿童安全带必须使用与儿童身体大小相符合的限制器,并通过锁扣将儿童系在座位上。
在儿童安全带的选择和使用上,必须遵循使用说明书,并遵循规定的防护方案。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的是,儿童永远不能坐在飞行中的汽车中,因为在碰撞事件中会对儿童产生严重的伤害。
在车内使用安全带的最好的方法是每个人都使用安全带,无论是在前排还是后排。
从法律上讲,驾驶员和副驾驶必须始终系好安全带,但是乘客也需要遵守规定,确保自己的安全。
在本次演讲中,我向大家阐述了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安全带可以在交通事故中起到预防伤害的作用,但如果安全带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因此,请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带并使用正确的方法系好安全带,以确保人们在乘车时的安全。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路中间障碍物时紧急刹车并打轮,造成汽车失控,与护栏
连续相撞, 惯性把正在后座熟睡的刘丹 从后车窗抛出,当场遇难,芳龄26岁。前 排座上的驾驶者和乘坐者均系了安全带, 两人仅受了轻微皮外伤 ,而后排乘坐者刘
丹没系安全带,结果导致悲剧的发生。
安全经验分享
案例3:
戴安娜王妃: 1997年8月
31日因车祸死于法国巴黎,车
有保护总会比没保护要安全。
安全经验分享
3.相对于前排座位,后排座位虽然安全一些,但这一 定是同等状态而言的,如果后排乘员没系安全带,而前排 系了,那这就不叫“同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未使用 安全带的后排就会远远危险于使用安全带的前排。
安全经验分享
纠正预防措施:
1.检查后座安全带,保证其性能良好、好用。
安全经验分享 后排不系安全带很危险
特车一队 2013年12月5日
安全经验分享
案例1: 2012年底,上海一出租车追尾,后排一乘客未系安
全带,头撞副驾驶座位后的广告屏死亡。
安全经验分享
案例2: 还记得《还珠格格》中能招引蝴蝶的香妃刘丹吗?2000年1 月30日凌晨6时,刘丹乘坐汽车在广深高速深圳机场路段,司机
在剧烈的冲击下,乘客也容易与车顶棚、车座椅,前窗玻璃
等猛烈碰撞,轻则造成鼻梁、手臂、颈椎等损伤,重则导致
心肺或头部受损,产生致命的伤害。
安全经验分享
2.后排座位不系安全带会危害前排座位 :因为后排
乘客没系安全带,一旦发生激烈碰撞事故,后排乘客不但
自身难保,甚至会对前排座位上的乘客和司机形成极大的
冲击力,使前排人员的死亡概率增加5倍、负重伤的几率
2.严格遵守公司《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安
全驾车十大禁令》在执行上不打折扣。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全员知晓后座不系安 全带的危害。
安全经验分享
安全警示语
对后座安全带的忽视, 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负责任!
前排系安全带是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后排系安全带是让习惯更加安全!
对于后排座位,不少人认为那里相对安全,因为前后都有
厚厚的坐垫挡着,即使车辆发生碰撞,人应该也不会受伤。
4.公司交通安全明确要求:“所有司乘人员必须系安
全带”,前排都已经自觉系安全带,但后排不系安全带现
象仍然存在。
安全经验分享
知识链接: 1.后排座位不系安全带同样会受伤 :据调查,车子在 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遇到事故,后排座位不系安全 带被甩出车外的几率就高达50%。即使后座乘客未被甩出,
升高50倍、头部受重伤的概率是30.8% 。
安全经验分享
结 论: 1.安全带主要起一个固定乘员的作用,当车辆发生碰撞 时,无论乘员坐在前排还是后排,都会受到外力冲击。这时 如果后排乘员没被固定,一样会被外力撞击在车内,甚至被 甩出轿厢。 2.有了安全带的约束,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可能就
由死亡降为受伤,由重伤降为轻伤,由轻伤降为安然无恙,
祸发生时,司机属酒后超速驾
驶,包含坐在后排的戴安娜在 内,车上的乘排安全带损坏,或者安全带被座套罩住,
或者因不常用,而想系安全带的人嫌脏不愿意系。
2.新交规要求前排驾驶员和副驾驶必须系安全带,许多
人认为后排不需要系安全带。
安全经验分享
3.前排座位不系安全带有危险,很多人都已清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