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1 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2 足月妊娠: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

3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者。

4 脐带脱垂:胎膜以破,脐带脱出于胎先露的下方,经宫颈进入阴道内,甚至经阴道显露于外阴道部。

5 先兆流产: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下腹阵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6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目前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7 前置胎盘:胎盘正常附着子宫体的前壁,后壁或侧壁。

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口,其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

8 难免流产:指在先兆流产的基础上,阴道流血增多,腹痛加重,或出现阴道流液。

9 足月小样儿:胎龄已足月而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

10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是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

11 稽留流产:指胚胎或胎儿死亡后滞留在宫腔内未自然排出者。

12 羊水过多:妊娠期间羊水超过2000ml者。

13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14 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不足42周,身长大于45,体重大于2500克的新生儿。

妇产科名词解释大全

妇产科名词解释大全

妇产科名词解释大全1.月经初潮:青春早期各激素水平开始有规律性波动,直到雌激素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而下降时,引起子宫撤退性出血即月经初潮。

2.卵巢周期: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

3.卵泡闭锁:卵巢的绝大部分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它们在卵泡发育的各阶段逐渐退化,退化的卵泡称为闭锁卵泡,这个过程称为卵泡闭锁。

4.生长卵泡:卵泡基底膜附近的梭形细胞形成两层卵泡膜,即卵泡内膜与卵泡外膜,这时的卵泡称生长卵泡。

5.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6.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腺轴):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垂体-卵巢三者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维持动态平衡,这是月经周期的主要调节机构,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7.顶体反应:当与卵子相遇,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称顶体反应。

8.假性糜烂:由于XXX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面,称假性糜烂9.胎儿-胎盘单位:妊娠期甾体激素的合成由胎儿胎盘共同完成,称为胎儿-胎盘单位10.胎盘血管合体膜:为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隙、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五层组成的薄膜。

11.XXX:a.孕龄<37周或≥42周;b.出生体重<2500g;c.小于孕龄儿或大于孕龄儿d.出生后一分钟内Apgar评分0-3分;e.产时感染f.高危妊娠产妇的新生儿g.手术产儿h.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等12.胎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13.纵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14.斜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交叉呈角度15.横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16:早期妊娠:妇女于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嗜睡、流泪、食欲不振或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现象17: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晚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雪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的低血压状态。

18.胎儿生物物理监测:是综合胎儿监护及B超所示的某些生理活动,以判断胎儿有无急性或慢性缺氧的一种监护方法,包括无激惹试验(NST)20分钟,胎儿呼吸运动(FBM)30分钟,胎动,肌张力(FT),羊水量(AFV)19.分娩:妊娠满28周及当前的胎儿及其隶属物从临产发动直至从母体所有娩出的过程。

妇科学的名词解释

妇科学的名词解释

妇科学的名词解释.胎盘早剥:1.胎盘早剥: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无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存在
3.羊水过多: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羊水过多
4.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勉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
5.子宫胎盘卒中:即发生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的增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紫蓝色瘀斑;称为子宫胎盘卒中.
6.前置胎盘:胎盘的正常附着处在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如果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7.妊娠:从受孕至分娩的生理过程
8.分娩:特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
9.流产:不足28周、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流产
10.异位妊娠: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过程..也称“”..以最常见
11.胎方位:是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简称胎位
12.产力:即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
13.羊水过少:当羊水量<300ml时称为羊水过少
14.潜伏期延长:指由规律宫缩到宫口扩张2--3厘米的时间延长..
15.活跃期延长:宫口开3厘米至开全;先露部进入中骨盆..此期产妇约持续4-8小时;>8h活跃期延长。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1.月经( mensturuation ):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2.胎产式(fetal lie):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3.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4.胎方位(fetal position):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5.胚胎:受精后8周的人胚。

胎儿:受精后9周起。

6.分娩: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7.早产(premature delivery):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258日)期间分娩,称为早产。

8.过期妊娠(postterm pregnancy):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分娩者。

9.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259-293日)期间分娩,称为足月产。

10.过期产:妊娠满42周(294日)及以后分娩,称为过期产。

11.流产(abortion):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 而终止者。

妊娠12周前终止者,称为早期流产(先流血后腹痛);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终止者,称为晚期流产(先腹痛后流产)12.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腹痛,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13.难免流产:指流产不可避免。

在先兆流产的基础上,阴道流血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

14.不全流产:妊娠产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腔或宫颈内,或胎儿排出后胎盘滞留宫腔或嵌顿于宫颈口,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发生休克,均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属于难免流产15.完全流产:妊娠产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也随之消失,宫颈口关闭,子宫接近正常大小。

16. 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已死亡尚未及时自然排出。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

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胎产试式。

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

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之间分娩者称早产。

过期妊娠:凡平时月经周期规律,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分娩者,称过期妊娠。

异位妊娠:如果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前置胎盘:若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者称胎盘早剥。

异常分娩:影响分娩的四个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及四个因素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程受到阻碍,称异常分娩。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通常为6周。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有2次≥38℃则为产褥病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间质和腺体)出现在子宫以外的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简称内异症。

子宫腺肌病: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少数转移至子宫外。

是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行为,其恶性程度较低,多数仅造成局部侵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而无气质性病变存在。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一、名解1.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约1cm。

2.宫颈移行带区: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分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鳞柱交接部。

3.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4.卵巢周期(ovarian cycle):从青春期开始至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

5.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

6.精子获能: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降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和磷脂的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性,此过程为精子获能。

7.受精:男女成熟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

8.受精卵着床: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

9.胎姿势(fetal attitude):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10.胎产式(fetal lie)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11.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12.胎方位(fetal position)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13.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

14.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期间分娩。

15.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

16.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娩17.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18.分娩机制(mechanism of labor)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19.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20.假临产(false labor)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

宫缩不管部缩短,宫口不扩张。

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给予强镇静药物能抑制宫缩。

21.先兆临产(threatened labor)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1、月经:(menstruation):是性功能成熟的一项标志,在内分泌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了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

2、着床(implantation):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孕卵植入。

3、蒙氏结节(Montgomery tubercles):妊娠早期乳房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

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7、早孕反应(morning sickness):妊娠早期(约停经6周左右),约有半数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或伴呕吐,尤其于清晨起床时更为明显,称为早孕反应。

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8、席汉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当产后发生大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溲,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

临床上称之为席汉综合症。

9、黑加征(hegar’s sign):妊娠6~8周时,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

10、胎动(fetal movement, FM):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成为胎动。

孕妇于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有胎动,每小时约3~5次。

12、胎产式(fetal line):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成为胎产式。

13、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最先进入骨盆人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

14、胎方位(fetal position):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成为胎方位,简称胎位。

(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18、骶耻外径(EC):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18~20cm。

此径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短,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19、坐骨结节间径(TO):又称出口横径。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

大阴唇皮下富含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等,局部受伤后易形成血肿.2、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

位于大阴唇后部,是阴道口两侧的腺体。

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前面,近子宫峡部处的腹膜向前反折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隆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

3、胎姿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称为胎姿势。

4、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

分为纵产式和横产式。

5、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纵产式有头先露和臀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

6、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

7、分娩:妊娠满28周(196天)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早产:28~36周末。

足月产:37周~41周末.过期产:满42周及以上.8、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9、产褥期:从分娩结束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包括功能和形态,一般规定为6周。

10、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妊娠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主要表现为宫体肌纤维恢复和宫内膜再生。

11、恶露: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上皮细胞、细菌等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12、初乳:产后七天内分泌的乳汁,含β-萝卜素,呈淡黄色,含大量免疫抗体,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理想的天然食物。

13、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终止者称流产。

在妊娠12周前终止者称早期流产。

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终止者称晚期流产。

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

14、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无妊娠物排出,相继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15、难免流产:指流产不可避免。

在先兆流产的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解
1.胞宫:是指女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的概称,包括西医解剖学上的子宫及附件。

2.月经:月经是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

3.月经病:是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

4.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至10余日一行,经期正常,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先期。

5.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后期
6.月经愆期:月经周期提前7-10天或错后7-14天,经期正常,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

7.月经过多:指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

8.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成为月经过少。

9.崩漏: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者,前者称崩中,后者为漏下。

10.闭经:闭经是指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称闭经。

11.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

12.带下病: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局部症状者。

称带下病。

13.恶阻: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

14.异位妊娠:凡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

15.胎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为胎漏。

16.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少量阴道出血者,为胎动不安。

17.子淋:妊娠期间,尿频、尿急、淋漓涩痛者。

18子肿:妊娠中晚期,孕妇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

19.子晕: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甚则昏眩欲厥者。

20.子痫: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头痛,昏不识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可醒,醒后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

21.产褥期:新产后6周内。

22.产后痉病:产褥期内,突然发生四肢抽搐,相背强直,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者,成为产后痉病。

23.恶露:指产妇娩出胎儿后,阴道派出的子宫内余血浊液。

正常情况下,血性恶露10天内会自然排尽。

若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称产后恶露不绝。

24.不孕症:女子婚后有正常性生活2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受孕者;或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2年未在受孕者称不孕症。

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又称全不产;后者称继发性不孕,称断绪。

25.癥瘕:妇人下腹有结块,或胀、或满、或痛者,称为癥瘕。

26.阴痒: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

27.阴疮:妇人外阴部结块红肿,或溃烂成疮,黄水淋漓,局部肿痛,甚则溃疡如虫蚀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