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及中国钢铁产业情况简介

合集下载

钢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增长

钢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增长

钢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增长近年来,钢铁行业一直是各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钢铁行业的市场规模及其市场增长的情况。

一、市场规模钢铁行业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其市场规模巨大。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发布的数据,全球钢铁市场产量在近年稳步增长。

2019年全球钢铁产量达到了1.87亿吨,比2018年增长了3.4%。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一半。

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家也在钢铁产量排名前列。

在市场规模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钢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钢铁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这些领域的需求推动了钢铁市场的扩大。

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增长更为迅猛。

二、市场增长1. 增长因素市场增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的趋势,推动了钢铁行业的市场增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满足了不同领域的需求。

其次,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是钢铁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持续增加,钢铁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也随之增长。

再次,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钢铁市场的快速增长。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钢铁作为基础材料,对钢铁的需求增长较为迅猛。

2. 市场前景钢铁行业的市场前景仍然广阔。

虽然全球钢铁行业面临着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问题,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这些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高性能、高品质钢铁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

同时,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推进,钢铁行业将出现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结语综上所述,钢铁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全球各国的钢铁产量和需求量都在逐年增加。

2024年钢铁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钢铁市场分析现状

钢铁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钢铁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

对于全球钢铁市场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行业的现状,并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本文将对全球钢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全球钢铁市场规模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的数据,全球钢铁产量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钢铁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是全球钢铁市场的主要生产国家。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系列因素,如经济下行、环境压力以及国际贸易争端,全球钢铁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3. 中国钢铁市场现状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钢铁市场在全球钢铁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能削减,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应对过剩产能和环境问题。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经历了一系列市场调整和改革,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

4. 其他主要钢铁生产国的市场现状除了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也是全球钢铁生产的重要国家。

印度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钢铁市场,近年来其钢铁产量持续增长。

然而,印度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采取措施来调整市场结构。

日本的钢铁产业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经济形势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日本钢铁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

美国钢铁市场受到国内市场需求、国际贸易政策和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也经历了一些起伏。

5. 钢铁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的钢铁市场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对于环境友好型钢材的需求将增加。

同时,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将推动钢铁市场的增长。

然而,产量过剩、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6. 结论全球钢铁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市场调整和结构调整对于全球钢铁市场有重要影响。

未来,钢铁行业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寻找创新的发展路径。

2022年全球钢铁产业产能过剩情况分析

2022年全球钢铁产业产能过剩情况分析

2022年全球钢铁产业产能过剩情况分析中国钢铁产能占世界总产能近50%中国钢铁产量的增长在最近数年内加速:2022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为34%,如今已接近一半。

这种增长源于高涨的国内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和汽车制造的需要。

2022年到2022年,全球钢铁产量增长了25%,而中国则增长了75%。

在新兴国家中,印度产量增长了60%,巴西增长了10%,俄罗斯削减了2%。

以吨计的总重量看,工业化国家如日本的产量下降了7%,美国下降了13%,欧盟则下降了21%。

他们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份额均大幅下降,这三个国家的产量合计占全球比例为23%,远低于2022年的34%。

全球钢铁需求放缓截至2022年7月底的12个月里,只有两个国家的钢铁产量(需求)得到了增长:中国增长了6.5%、印度增长了4.3%。

日本不增不减,而其他全部国家的钢铁产量均有所削减:俄罗斯削减了1%,欧盟削减了5%,美国削减了4.5%。

从世界范围来看,2022年7月,全球钢铁总产量较去年同期仅增长不到2%,并且估计2022年增长约3%,这都低于危机前的年均增长率——5%。

各地区产量水平存在差异为了把握钢铁产业的整体状况,我们需要将主要生产国2022年金融危机前的产量与现在的产量进行对比。

在此期间,中国和印度分别增长了60%和40%,证明白这两个国家对产能的大量投资是正确的。

工业化国家每年钢铁的产量与危机前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以2022年金融危机前与2022年的年度数据比较):日本的产量下降了12%,美国下降了15%,欧盟更是下降了23%。

即使是俄罗斯和巴西,也分别下降了7%与3%。

全球过剩产能达3亿吨2022年世界钢铁产量15亿,过剩的产能将近3.3亿吨,即平均产能利用率不到80%。

平衡的状态是应为接近85%。

北美已经胜利调整了它的生产设备(过剩产能很少),但欧盟的状况却不尽相同,过剩的产能约为4000万吨。

欧盟目前的产量为1.63亿吨,即产能利用率约为75%。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摘要:一、中国钢铁行业的概述二、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1.钢铁产量2.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3.钢铁行业的机遇与未来展望正文: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钢铁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钢铁产量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在不断增长。

截至2022 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10.3 亿吨。

尽管如此,由于国内需求的下降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增速放缓。

二、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1.环保压力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行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减少污染排放。

此外,政府对于环保不达标的钢铁企业进行了严格的处罚,这也使得一些小型钢铁企业被迫关闭。

2.产能过剩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存在。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国内需求的下降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

这也导致了一些钢铁企业面临着亏损和倒闭的风险。

三、钢铁行业的机遇与未来展望1.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钢铁行业需要不断进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

2.一带一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钢铁企业可以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量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中国钢铁行业在面临着环保压力和产能过剩等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等机遇。

全球和中国粗钢产量及中国钢铁行业趋势分析

全球和中国粗钢产量及中国钢铁行业趋势分析

全球和中国粗钢产量及中国钢铁行业趋势分析一、粗钢定义及分类粗钢即较粗的钢,是铁水经过加工、添加合金、碳等元素浇注成型后的成品,是指全国钢铁行业可以向社会提供的最终钢材加工原料。

其主要用途是作为原料,制成各种规格的板材、管材、条钢、线材、铸件等。

其性能由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及制造工艺决定。

根据冶炼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转炉钢、电弧炉钢、感应电炉钢和其它炉钢。

二、全球粗钢产量分析2016年以来全球粗钢产量增长迅速,到2019年增长至18.699亿吨,同比增长3.4%。

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粗钢产量上升趋势被打断,粗钢产量为18.64亿吨,同比下降0.3%。

中国的粗钢产量达到10.53亿吨,同比提高5.2%,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6.5%,居世界首位。

印度的粗钢产量为9960万吨,同比下降10.6%;日本的粗钢产量为8320万吨,同比下降16.2%。

2020年亚洲地区全年粗钢产量达到13.749亿吨,同比提高1.5%;欧盟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1.388亿吨,同比下降11.8%;独联体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1.02亿吨,同比提高1.5%;中东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4540万吨,同比提高2.5%;南美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3820万吨,同比下降8.4%;非洲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1720万吨,与去年持平;大洋洲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610万吨,同比下降1.4%。

三、中国粗钢产量分析2020年中国复工复产及时迅速,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钢铁产业作为经济风向标反映着一年来我国复工复产的努力。

2020年中国钢铁生产保持平稳,产量继续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10.53亿吨,同比增长5.2%,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

中国粗钢产量最高的省份为河北省,产量达到34976.95万吨,远高于其他省份;其次为江苏省,产量为12108.2万吨;第三为山东省,产量为7993.51万吨;第四为辽宁省,产量为7609.4万吨;第五为山西省,产量为6637.78。

钢铁行业的产能分析全球和地区的供需平衡

钢铁行业的产能分析全球和地区的供需平衡

钢铁行业的产能分析全球和地区的供需平衡钢铁作为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钢铁行业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产能分析进行全球和地区的供需平衡探讨。

一、全球钢铁行业产能概况全球钢铁行业的产能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过度的产能扩张导致了供需失衡的问题,全球范围内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挑战。

截至目前,全球钢铁行业的产能约为15亿吨,其中以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为主要生产地。

然而,钢铁行业的供需平衡关系仍然严峻。

在全球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过剩的产能导致了不断走低的钢铁价格,进而影响了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

二、全球钢铁行业的供需平衡问题1. 需求方面全球经济的增长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抬头,对钢铁行业的需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制。

同时,国际市场上对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替代材料的不断涌现,也对钢铁产品的需求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2. 供给方面由于过去几十年来对钢铁行业的持续投资和政府的支持,全球范围内钢铁产能迅速扩张。

然而,产能扩张的速度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导致供过于求的局面。

一些地区的钢铁企业因此陷入了严重的亏损和困境。

三、地区供需平衡的案例分析1.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市场对全球钢铁行业供需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在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政府在过去几年对产能过剩进行了整顿和淘汰,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

2.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相对稳定,但由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低价产品进口,其本土钢铁产能面临一定的压力。

为了维护本土产业和就业,欧洲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救济措施,并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监管,以实现供需平衡。

3. 印度市场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其市场对供需平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原创版】目录1.中国钢铁行业的总体现状2.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3.中国钢铁行业的优势与挑战4.中国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中国钢铁行业的总体现状中国钢铁行业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产量占全球的近一半。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行业对钢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中国钢铁行业的繁荣发展。

然而,在产量增长的同时,钢铁行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钢铁行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钢铁行业不断进行规模扩张和产能提升。

在经历了 2000 年代的高速增长后,钢铁行业在 2010 年代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三、中国钢铁行业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1)产量优势:中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2)市场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钢铁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技术优势: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钢铁企业的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挑战(1)产能过剩:尽管钢铁产量巨大,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导致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2)行业集中度低:我国钢铁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以上企业占比较低,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3)环保压力:钢铁行业是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工业,面临着严格的环保监管和减排压力。

四、中国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产能优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等手段,提高行业产能利用率,降低产能过剩问题。

2.兼并重组:加强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3.绿色发展:加大环保投入,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推动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钢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优势,也面临挑战。

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概况

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概况

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概况2020-3-311、我国钢铁行业总体发展情况钢铁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是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基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钢铁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角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铁矿石、煤炭等原料运输条件偏紧,钢铁行业的发展受到资源和能源的约束;结构调整中还存在市场需求预期过高、淘汰落后难度加大、出口结构不合理和企业联合重组进展缓慢、机制改革明显滞后几大问题。

2018年,钢铁行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全行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8年,全国粗钢产量9.28亿吨,同比增长6.6%粗钢表观消费8.7亿吨,同比增长14.8% 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51.3%2、钢铁行业政策环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钢铁行业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2005年7月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是我国第一部指导钢铁行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该政策指出,钢铁行业今后的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具体目标是:提高钢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把钢铁产业发展成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使钢铁行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2008年,国务院于3月20日公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振兴规划》),《振兴规划》特别提出,钢铁业必须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

一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

落实扩大内需措施,拉动国内钢材消费。

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印度及中国钢铁产业情况简介
印度市场生产特点及主要工艺:
生产特点:1)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骨干,今年来小型电炉钢厂发展较快;
2)内陆建厂,分布集中,主要接近于原料,燃料产地以及主要消费地。

生产工艺:以电炉产量增长为主,尤其是感应炉的产量较高,常年处于30%以上。

印度矿产资源:
印度拥有丰富的高品位铁矿石资源, 铁矿石原矿储量70亿吨, 平均铁品位64%,赤铁矿石品位均在58%以上,约有146亿吨;磁铁矿石品位较低,一般为30%-40%, 约在106亿吨;79%的高品位铁矿石主要集中在奥里萨邦,卡纳塔克邦,察科汉德邦。

另外印度焦煤储量为53.1亿吨,占印度煤炭2858.6亿吨总储量的19%, 且焦煤品质较差,并不适用于炼钢. 近年来,印度加速进口焦煤,全国焦煤需求超过50%需要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

印度每年大约有3100万吨的焦煤需求,大约1/3来自中国(约1033万吨)。

最后,印度钢铁企业积极收购海外焦煤矿山以增加对优势焦煤的掌控。

主要活跃于非洲,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国以及韩国。

印度钢铁市场现状:
印度现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钢铁产量增长快速,但是与中国相比产量仍然非常低。

2011年钢铁产量仅相当于中国产量的1/9左右。

印度人均成品刚才消费量属于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远远低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

未来进一步的工业要求印度通过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国民收入,加强对钢铁上下游的投资,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基础产业建设,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推动印度钢铁工业扩大化生产规模,拉动印度钢铁产量的增长。

目前印度钢铁行业长材生产繁荣,线材增产,板材行业减产。

板材市场基本被除RINL以外的6家公司垄断。

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印度长材轧钢厂总产量约在1200万吨/年。

汽车市场所需的热轧卷和冷轧卷分别有70%和80%来自进口。

管材业发展迅速,主要生产大口径石油天然气焊管,无缝管和煤球铸铁管,需求和价格良好,受金融危机影响小。

镀锌板出口率高达70%的乌塔姆镀锌钢铁公司目前镀锌板产量大约为80万吨每年。

印度在2015年的源钢产量已达到9200万吨,成为事件第三大粗钢制造国,而2003年则处于第八位在2015年,印度的钢铁消费达到了8100万吨,成为仅次于中国美国的第三大钢铁消费国。

印度在2010年到2015年的5年期间,粗钢产量以6.2%
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增长,总产能以8%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增长,实际消费以5.3%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增长。

另根据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的报告,印度对钢铁的需求在 2015-16 财年增长了7.3%,将在 2016-17 财年增长 7.6%。

印度总统莫迪上任以来大力推动印度经济改革,以大力推动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为其重要政策之一,预计将刺激近几年来一直疲软的印度国内钢材需求,如果未来政策不变,印度市场对钢材的增量需求很有可能会利好当前正处于产能过剩的中国钢铁业。

近日,印度采取了维护当地钢铁制造商,减少从中国进口两家钢铁的策略并且对六大钢铁进口来源国(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的某些钢铁产品实施为期6个月的反倾销策略。

这一系列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内钢铁制造商提高了钢铁产量,但是仍旧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留下可观的市场缺口。

可是针对印度政府最近对我国钢铁企业进行的反倾销调查至 2018 年 3 月份,从我国出口至印度的钢铁产品在与其它国家的激烈竞争下,并不存在价格优势。

因此,可考虑在印度设厂进行球团的生产,目前,已有新兴铸管,五矿和印度当地企业合资的球团厂已在2012 年投产,厂址在卡纳塔卡邦,年产 200 万吨球团,据说销售状况良好,直接内销印度境内,并无多余产品出口到境外
印度钢铁产业面临的问题:
印度对进口炼焦煤的依赖持续增长. 国内炼焦煤面临产量和质量的不足从而难以满足钢铁行业的需求. 而在铁矿石方面,印度的环境法规越来与严格,严厉打击非法矿业,同时开设新矿的步伐放缓,使得印度提矿石供应量受到挤压. 印度现在主要面临三个挑战:
1. 如何推进国内铁矿石和煤炭等关键原材料的开发?
2.如何从国外获取关键原材料狂业资产?
3.如何高效利用原材料资源?
印度政府针对印度原材料采取的政策:
1.允许更多的私营矿业(无论本国或者外国)参与扩充矿业基地
2.在铁矿石行业, 目前政策允许100%私人投资控股.
3.给予铁矿石探矿优先政策.
4.对矿业和采矿特许权发放进行新的立法,其矿业立法的重点倾向于为建设了附加价值企业(包括但不仅限于矿场)的申请者颁发采矿许可证
5.鼓励低等级狂和矿粉的精选,已使低等级铁矿和矿粉能够被国内钢铁企业使用
6.鼓励煤炭洗选厂升级改造和扩大产能
7.鼓励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收购国外铁矿石和煤炭资源
印度钢铁行业的优缺点:
优点:
1.铁矿资源丰富
2.国内消费量增长稳定且较为强劲
3.政府注重技术与创新
4.工业化进程拉动钢铁行业发展
缺点:
1.印度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水利落后,电力匮乏,交通运力不足.
2.印度税收高,表现为本公司基本税率位35%外加2%的附加税; 外国公司基本税率位40%外加2%的附加税
3.印度土地征收苦难
4.银行规模小,贷款利息高,加大印度钢厂建设成本
5.印度钢铁行业技术力量不足, 每年印度毕业的十几万工科生无法满足各内专业人员需求. 且印度钢铁企业生产管理,操作运行方面的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6.印度本地焦煤产量不足,限制钢铁行业发展.
中国钢铁产业:
中国钢铁产业技术层次不齐,大型钢铁国企如宝钢,武钢与极个别民营企业如沙刚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仍有部分中小型钢铁企业存在技术水平低,企业管理混乱,对市场感应能力低下以及关联交易等导致成本高的问题。

中国钢铁产业面临首要问题便是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 仅在2010年我国粗钢产能约为7.48亿吨,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到2014年我国粗钢产能已接近11.4亿吨,然而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2.2%, 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其次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问题, 据我国国土资源部调查, 2013年铁矿(矿石量)查明资源储量增加为799亿吨,2014年新增查明储存量大约100亿吨。

我国铁矿石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铁矿资源量的1/3左右,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仅为总资源量的53%;而且矿石类型复杂,资源品质较差,富铁矿石仅占2.8%,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

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得不依赖进口来满足铁矿石的巨量需求。

相较于印度钢铁市场,中国有着与印度进行深度合作的基础, 我国的丰富的产能能够很好地弥补印度的产能不足,过渡依赖于进口的问题,并且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 而且由于炼铁技术的不同, 两国在于炼铁技术上能有着很好的互补性.其次,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根据国家安监局统计数据,我国2013年炼焦煤已查明的资源储量约为2803亿吨,占世界炼焦煤总量的13%, 丰富的炼焦煤资源为印度的原材料进口提供了可能;而印度的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则为我国进口提供了可能.
(注:印度钢铁主要企业:
国营企业:
*印度钢铁管理局(SAIL), *拉什特里亚·伊.斯帕特·尼伽姆公司(RINL);私营企业:
*京德勒西南钢铁(JSW)、*塔塔钢铁(TATA)、*埃萨钢铁(ESSAR)、伊斯帕特实业(ISPAT)和*京德勒钢铁电力公司(JSPL),
其中RINL只生产长材,埃萨和ISPAT则只生产板材。


二.印度官方对于外国资本投资钢铁产业的要求及政策.
印度官方对于外国资本投资钢铁产业并无特殊限制及政策. 目前根据网上查到的我国驻孟买领事馆提供的<印度外国投资政策简介>:中国企业去印度投资,一般都是通过设立新公司和并购当地企业,这两种方式进行的,设立新公司,一般分为四种:代表处,分公司,私人有限公司和公众公司.设立办事处和分公司,需要由母公司或者母公司的委托人向印度储备银行(位于孟买)提出申请,设立私人有限公司和公众公司,需要公司的股东向印度公司事务部设在各地的公司注册办公室提出申请。

以上设立程序,按照公司注册处的要求,正常设立就可以了,但是对于超出印度政府有关规定或者行业限制的投资,统一需要报经印度财政部下属的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审批;对于超过120亿卢比的外国投资,需经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报经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审批;外商投资超过26%的国防项目,需经国防生产部报经内阁安全委员会最终审批;以上即是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投资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