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二章习题综合

合集下载

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二章习题

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二章习题

第2章关系数据库一、选择题1、关于关系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个关系至少要有一个候选码B。

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C。

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D. 一个列的值可以来自不同的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候选码都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B。

候选码中只能包含一个属性C. 主属性可以取空值D. 关系的外码不可以取空值3、关系操作中,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

A. 记录B。

集合 C. 元组D。

列4、假设存在一张职工表,包含“性别”属性,要求这个属性的值只能取“男”或“女”,这属于().A。

实体完整性B。

参照完整性 C.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D。

关系不变性5、有两个关系R(A,B, C)和S(B, C, D),将R和S进行自然连接,得到的结果包含几个列()A. 6 B。

4 C。

5 D. 2二、判断题1、关系模型的一个特点是,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可以使用相同的结构类型来表示。

()2、关系模型中,非主属性不可能出现在任何候选码中。

()3、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

()三、填空题1、在关系模型中,关系操作包括查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2、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约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关系模型包括8种查询操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和笛卡儿积是5种基本操作,其他操作可以用基本操作定义和导出。

4、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部门号)和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存在引用关系,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参照关系,____________是外码。

四、综合题假设有一个数据库包含以下关系模式:Teacher(Tno, Tname, Tage,Tsex)Department(Dno, Dname,Tno)Work(Tno,Dno,Year, Salary)教师表Teacher由教师代码Tno、教师名字Tname、教师年龄Tage、教师性别Tsex组成. 系表Department由系代码Dno、系名Dname、系主任代码Tno组成工作表Work由教师代码Tno、系代码Dno、入职年份Year、工资Salary组成使用关系代数表示每个查询(1)列出工资超过5000的教师的不同年龄;(2)查找不在计算机系工作的教师代码;(3)系主任T1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教师姓名。

数据库SQL第二章习题

数据库SQL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一、单项选择题(一)同步练习1.在一个ER模型中,有三个不同的实体集和3个不同的二元联系,其中有一个1一对一联系,一个多对多的联系,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转换成关系的数目是()。

A.3 B. 4C.5 D. 62.增强的ER模型中,子类与超类之间存在着()。

A.相容性 B.一致性C.继承性 D.完整性3.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模型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他属于数据库设计的()阶段。

A.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4.数据库逻辑设计结构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ER图和说明书 B.创建数据库说明C.建立数据流图 D.把数据送入数据库5.下列不属于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应考虑的问题是()。

A.概念模式B.存取方法C.处理要求D.DBMS特性6.设计数据库时首先考虑的是()。

A.数据库应用系统结构B.DBMS结构C.数据库的概念结构D.数据库的控制结构7.下列不属于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是()。

A.分析用户活动B.建立ER图C.建立数据字典D.建立数据流图8.数据流图是在数据库()阶段完成的。

A.逻辑设计B.物理设计C.需求分析D.概念设计9.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的任务。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10.一个M:N:P的联系可以转化成()个关系模式。

A.3 B.2C.1 D.011.当局部ER图合并成全局ER图时可能出现冲突,不属于合并冲突的是()。

A.属性冲突B.语法冲突C.结构冲突D.命名冲突12.ER图中的联系可以与()个实体有关。

A.0 B.1C.1或多D.多(二)试题09011.学校里规定,一个教师最多可讲授3门课程,最少必须讲授l门课程;每门课程最多5个教师讲授,最少需要一个教师讲授,则教师与课程的基数分别为()A.(1,3),(1,5)B.(3,1),(5,1)C.(1,5),(1,3)D.(5,1),(3,1)08101.教师实体中有教师号、姓名、部门、任教时间、教龄等属性,其中教龄是一个()A.派生属性B.多值属性C.复合属性D.NULL属性08102.对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关系是一个集合B.关系是一张二维表C.关系可以嵌套定义D.关系中的元组次序可交换07101.设计数据库时,应该首先设计数据库的()A.应用系统结构B.概念结构C.逻辑结构D.物理结构07011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的()A.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07012用二维表结构表达实体集的模型是()A.概念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关系模型二、填空题(一)同步练习1.ER数据模型一般在数据库设计的__________阶段使用。

数据库第二章习题和答案

数据库第二章习题和答案

数据库第二章习题和答案数据库第二章习题和答案在学习数据库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做习题,我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更好地理解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数据库第二章的习题和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数据库?答:数据库是指存储、管理和维护数据的集合。

它可以是一个文件或一组文件,也可以是一个包含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存储区域。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是什么?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数据库。

它提供了对数据库的访问、查询、更新和管理等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3.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分为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数据在数据库中有不同的存储方式和操作规则。

4. 数据库中的表是什么?答:表是数据库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组织数据。

表由行和列组成,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每个表都有一个唯一的表名,并且可以定义表的结构和约束条件。

5. 数据库中的主键是什么?答:主键是表中的一列或一组列,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条记录。

主键的值必须唯一且不为空,可以用来进行数据的检索和关联操作。

6. 数据库中的外键是什么?答:外键是表中的一列,用于与其他表建立关联关系。

外键的值必须在关联表中存在,用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7. 数据库中的索引是什么?答: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加快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访问速度。

通过索引,可以快速定位到满足某个条件的记录,提高查询效率。

8. 数据库中的事务是什么?答:事务是数据库中的一个操作序列,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等特性,用于确保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9. 数据库中的视图是什么?答:视图是一种虚拟的表,它是由一个或多个表的数据组成的。

通过视图,可以简化复杂的查询操作,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10. 数据库中的触发器是什么?答: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它与表相关联,并在表上的某个事件发生时自动执行。

mysql数据库武洪萍版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mysql数据库武洪萍版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E-R方法的三要素是(C)。

A)实体、属性、实体集B)实体、键、联系C)实体、属性、联系D)实体、域、候选键2.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应用,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阶段需将(A)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E-R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网状模型。

3.概念设计的结果是(B)。

A)一个与DBMS相关的概念模式B)一个与DBMS无关的概念模式C)数据库系统的公用视图D)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词典4.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来实现应用,在数据库设计的(C)阶段将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处理。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5.在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中,将具有相同值的元组集中存放在连续的物理块称为(C)存储方法。

A)HASH B)B+树索引C)聚簇D)其它6.在数据库设计中,当合并局部E-R图时,学生在某一局部应用中被当作实体,而另一局部应用中被当作属性,那么被称之为(D)冲突。

A)属性冲突B)命名冲突C)联系冲突D)结构冲突7.在数据库设计中,E-R模型是进行(B )的一个主要工具。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8.在数据库设计中,学生的学号在某一局部应用中被定义为字符型,而另一局部应用中被定义为整型,那么被称之为(A)冲突。

A)属性冲突B)命名冲突C)联系冲突D)结构冲突9.下列关于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的叙述中,(D )是正确的。

A)只要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数据库设计工作的结束B)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就是维护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C)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就是发现错误,修改错误D)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开始10. 下面有关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一个实体类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B)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合并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C)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合并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D)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11. 在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中,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应遵循相应原则。

数据库基础及其应用第二章课后作业

数据库基础及其应用第二章课后作业

第二章关系运算1.关系数据模型包括(关系数据结构)、(关系完整性规则)和(关系运算)三个方面。

2.在一个关系中,不同的列可以对应同一个(域),但必须具有不同的(列名)。

3.顾客购物的订单和订单明细之间是(1)对(多)的联系。

4.主码是一种(候选)码,主码中的(属性)个数没有限制。

5.若一个关系为R(学生号,姓名,性别,年龄),则(学生号)可以作为该关系的主码,姓名、性别和年龄为该关系的(非主)属性。

6.关系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三个方面。

7.在参照和被参照的关系中,每个外码值或者为(空值),或者等于某个(主码)值。

8.传统的集合运算包括(并)、(交)、(差)和(笛卡尔积)四种。

9.设一个关系A具有a1个属性和a2个元组,关系B具有b1个属性和b2个元组,则关系AxB具有(a1+b1)个属性和(a2xb2)个元组。

10.设一个关系模式为R(A,B,C),对应的关系内容为R={{1,10,50}, {2,10,60}, {3,20,72}, {4,30,60}},则δB>15(R)属于(选择)运算,运算结果中包含有(2)个元组。

11.设一个关系模式为R(A,B,C),对应的关系内容为R={{1,10,50}, {2,10,60}, {3,20,72}, {4,30,60}},则的运算结果中包含有(4)个元组,每个元组包含有(3)个分量。

12.设一个学生关系为S(学生号,姓名),课程关系为C(课程号,课程名),选课关系为X(学生号,课程号,成绩),则选修了课程名为’程序设计’课程的全部学生信息所对应的运算(C))))。

表达式为(Π学生号(X(δ课程名=’程序设计’13.设一个学生关系为S(学生号,姓名),课程关系为C(课程号,课程名),选课关系为X(学(X))生号,课程号,成绩),则求出所有选修课程信息的运算表达式为(Π课程号与(C)的自然连接。

14.设D1、D2、和D3域的基数分别为2、3、4,则D1*D2*D3的元组数为(24),每个元组有(3)个分量。

数据库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数据库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3部分习题及其解答第一章的两道题3-2 习题22.6 分别把习题1.10、习题1.11的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数据结构。

【参考答案】1.习题1.10的ER图可转换成如下的关系模型数据结构。

①程序员(编号,,性别,年龄,单位,职称),其中编号是关键字;②程序(程序名称,,专利号,价格),其中程序名称是关键字;③设计(编号,程序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其中(编号,程序名称)是关键字。

2.习题1.11的ER图可转换成如下的关系模型数据结构。

①工厂(工厂名称,厂址,联系),其中工厂名称是关键字;②产品(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其中产品号是关键字;③工人(工人编号,,性别,职称,工厂名称,雇用期,月薪),其中工人编号是关键字,工厂名称是外关键字,雇用期和月薪是联系属性;④生产(工厂名称,产品号,月产量),其中(工厂名称,产品号)是关键字,生产关系是表示联系的。

2.8 判断下列情况,分别指出它们具体遵循那一类完整性约束规则?1.用户写一条语句明确指定月份数据在1~12之间有效。

2.关系数据库中不允许主键值为空的元组存在。

3.从A关系的外键出发去找B关系中的记录,必须能找到。

【解答】1.用户用语句指定月份数据在1~12之间有效,遵循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规则。

2.关系数据库中不允许主键值为空的元组存在,遵循实体完整性约束规则;3.从A关系的外键出发去找B关系的记录,必须能找到,遵循引用完整性约束规则。

2.9 判断下列情况,分别指出他们是用DML还是用DDL来完成下列操作?1.创建“学生”表结构。

2.对“学生”表中的学号属性,其数据类型由“整型”修改为“字符型”。

3.把“学生”表中学号“021”修改为“025”。

【解答】1.创建“学生”表结构,即定义一个关系模式,用DDL完成。

2.修改“学生”表中学号属性的数据类型,即修改关系模式的定义,用DDL完成。

3.修改“学生”表中学号属性的数据值,即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用DML完成。

数据库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B 。

A .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C .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2、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C 。

A .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 .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C .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型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D .以上都不是3、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B 。

A .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B .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C .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不同D .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关键字段值的顺序排列4、有属性A ,B ,C ,D ,以下表示中不是关系的是C 。

A .R (A )B .R (A ,B ,C ,D )C .D)C B R(A ´´´D .R (A ,B )5、概念模型中,一个实体相对于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关系中的一个B 。

A 、属性B 、元组C 、列D 、字段二、设有一个SPJ 数据库,包括S ,P ,J ,SPJ 四个关系模式:S( SNO ,SNAME ,A ST ATUSTUS ,CITY);P(PNO ,PNAME ,COLOR ,WEIGHT);J(JNO ,JNAME ,CITY);SPJ(SNO ,PNO ,JNO ,QTY);供应商表S 由供应商代码(SNO )、供应商姓名(SNAME )、供应商状态(ST A TUS )、供应商所在城市(CITY )组成;零件表P 由零件代码(PNO )、零件名(PNAME )、颜色(COLOR )、重量(WEIGHT )组成;工程项目表J 由工程项目代码(JNO )、工程项目名(JNAME )、工程项目所在城市(CITY )组成;供应情况表SPJ 由供应商代码(SNO )、零件代码(PNO )、工程项目代码(JNO )、供应数量(QTY )组成,表示某供应商供应某种零件给某工程项目的数量为QTY 。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习题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习题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一、选择题:1、对于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基础之一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2、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B.可再分C.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唯一D.以上都不是3、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表达中不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的是。

A.R1(学号,姓名,性别)B.R2(学号,姓名,班级号)C.R3(学号,姓名,宿舍号)D.R4(学号,姓名,简历)4、关系数据库中的码是指。

A.能唯一关系的字段B.不能改动的专用保留字C.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D.能惟一表示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5、根据关系模式的完整性规则,一个关系中的“主码”。

A.不能有两个B.不能成为另外一个关系的外码C.不允许为空D.可以取值6、关系数据库中能唯一识别元组的那个属性称为。

A.唯一性的属性B.不能改动的保留字段C.关系元组的唯一性D.关键字段7、在关系R(R#,RN,S#)和S(S#,SN,SD)中,R的主码是R#,S的主码是S#,则S#在R中称为。

A.外码B.候选码C.主码D.超码8、关系模型中,一个码是。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意元组的属性组成D.以上都不是9、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

A.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B.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C.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可能不同D.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码段的顺序排列10、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11、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

A.不能全同B.可全同C.必须全同D.以上都不是12、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VARTYPE("36-5*4")与VARTYPE(36-5*4)D)假定A="this", B="is a string", A-B与A+B16、下面关于Visual FoxPro数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DIMENSION和DECLARE都可以定义数组B)Visual FoxPro只支持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C)一个数组中各个数组元素必须是同一种数据类型D)新定义数组的各个数组元素初值为.F.17、在下列函数中,函数值为数值的是。

A)AT(′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B)CTOD(′01/01/96′)C)BOF() D)SUBSTR(DTOC(DATE()),7)18、字符型(Character)数据用来存储用文字字符表示的数据,包括汉字、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及空格等,最大长度可达。

A)254个字符 B)256位 C)256个字节 D)256KB19、日期型数据是用来存储表示日期的数据,数据长度固定为8个字节。

日期型数据的严格格式为。

A)dd-mm-yy B){^yyyy-mm-dd} C)dd-mm-yyyy D){^yyyy-dd-mm}20、EOF()是测试函数,当正使用的数据表文件的记录指针已达到尾部,其函数值为。

A)0 B)1 C).T. D).F.21、?AT(″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学院″)的答案是。

A)12 B)13 C)16 D)022、STR(109.87,7,3)的值是。

A)109.87 B)“109.87” C)109.870 D)“109.870”23、常量是指运算过程中其_____固定不变的量。

A)值 B)内存地址 C)所占内存大小 D)以上都是24、数值型常量不能用_____表示。

A)分数 B)小数 C)十进制 D)科学计数法25、字符型数据的最大长度是。

A)20 B)254 C)10 D)65K26、以下常量_____是合法的数值型常量。

A)123 B)123+E456 C)“123.456” D)123*1027、变量是指运算过程中其_____允许变化的量。

A)名称 B)存储区域 C)值 D)所占内存大小28、对于数组的定义,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DIMENSION A(2,4,3) B)DIMENSION A(2)AB(2,3)C)DIMENSION A(2 3) D)DIMENSION A(2),AB(2,3)29、在逻辑运算中,依照_____运算原则。

A)NOT-OR-AND B)NOT-AND-ORC)AND-OR-NOT D)OR-AND-NOT30、已知D1和D2为日期型变量,下列4个表达式中非法的是。

A)D1-D2 B)D1+D2 C)D1+28 D)D1-3631、下列4个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姓名:″+姓名 B)″性别:″+性别C)″工资:″-工资 D)姓名=″是工程师″32、Visual FoxPro中,变量名的长度一般不能超过_____个字符。

A)10 B)20 C)64 D)任意个33、函数INT(数值表达式)的功能是。

A)按四舍五入取数值表达式的整数部分B)返回数值表达式值的整数部分C)返回不大于数值表达式的最大整数D)返回不小于数值表达式的最小整数34、下列4个表达式中,运算结果为数值的是。

A)″9988″-″1255″ B)200+800=1000C)COTD([11/22/01])-20 D)LEN(SPACE(3))-135、如果某数值字段宽度为8,小数为2,则其整数部分最大取值为。

A)999 B)9999 C)99999 D)99999936、设有变量pi=3.1415926,执行命令?ROUND(pi,3)的显示结果为。

A)3.141 B)3.142 C)3.140 D)3.00037、Visual FoxPro的数据类型不包括。

A)实数型 B)备注型 C)逻辑型 D)字符型38、以下四条语句中,正确的是。

A)a=1,b=2 B)a=b=1 C)store 1 to a,b D)store 1,2 to a,b39、下列选项中不能够返回逻辑值的是。

A)EOF() B)BOF() C)RECN() D)FOUND()40、设有一字段变量“姓名”,目前值为“赵磊”,又有一内存变量“姓名”,其值为“何菲”,则命令:″?姓名″的值应为。

A)赵磊 B)何菲 C)″赵磊″ D)″何菲″41、设X=″ABC″,Y=″ABCD″,则下列表达式中值为.T.的是。

A)X=Y B)X==Y C)X $ Y D)AT(X,Y)=042、逻辑型数据的取值不能是。

A).T.或.F. B).Y.或.N. C).T.或.F..Y.或.N. D)T或F43、?ROUND(4.758,2)命令的输出结果是。

A)4.80 B)4.76 C)4.750 D)4.7544、已知字符串M=″12 34″,N=″56 78″。

则连接运算M-N的运算结果为。

A)″12345678″ B)″12345678″C)″12345678″ D)″12345678″45、设字段变量job是字符型的,pay是数值型的,能够表达“job是处长且pay不大于1000元”的表达式是。

A)job=处长.AND.pay>1000 B)job=″处长″.AND.pay<1000C)job=″处长″.AND.pay<=1000 D)job=处长.AND.pay<=100046、当前记录号可用函数_____求得。

A)EOF() B)BOF() C)RECC() D)RECN()47、欲从字符串“电子计算机”中取出“计算机”,下面语句正确的是。

A)SUBSTR(“电子计算机”,3,3)B)SUBSTR(“电子计算机”,3,6)C)SUBSTR(“电子计算机”,5,3)D)SUBSTR(“电子计算机”,5,6)48、表达式VAL(SUBSTR(″本年第2期″,7,1))*LEN(″他!我″)结果是。

A)0 B)2 C)8 D)1049、下列符号既不可以作为文件名又不可以作为变量名的是。

A)V abcdefg B)F a1234 C)Vabcdefg D)F-a123450、假定M=[22+28],则执行命令?M后屏幕将显示。

A)50 B)22+28 C)[22+28] D)1051、函数MOD(21,5)的值为。

A)4 B)-4 C)1 D)-152、设R=2,A=″3*R*R″,则&A的值应为。

A)0 B)不存在 C)12 D)-1253、执行下列命令后,当前打开的数据库文件名是。

Number=″3″File=″file″+NumberUSE &FileA)File3 B)&File C)FileNumber D)File54、函数UPPER(″FoxPro″)的值是。

A)FOXPRO B)FoxPro C)FoxPro D)FoxPro55、下列选项中不是常量的是。

A)abc B)″abc″ C)1.4E+2 D){99/12/31}56、变量名中不能包括。

A)字母 B)数字 C)汉字 D)空格57、计算表达式1-8>7.OR. ″a″+″b″$″123abc123″的值时,运算顺序是。

A)- >.OR.+ $ B)OR - + $ > C)-.OR.$ + > D)+ $ - >.OR.58、CTOD(″98/09/28″)的值应该为。

A)1998年9月28日 B)98/09/28C){98/09/28} D)″98-09-28″59、下列选项中得不到字符型数据的是。

A)DTOC(DATE()) B)DTOC(DATE(),1)C)STR(123,567) D)At(″1″,STR1321)60、执行下列命令后,输出结果为。

STORE″666.49″TO X?INT(&X+4)A)666 B)666.494 C)670 D)670.4961、有下列命令。

STORE 2 TO ASTORE A+2 TO ASTORE A=A+2 TO A?TYPE(″A″)顺序执行后,最后一条命令的显示结果为。

A)N B)C C)L D)U62、执行如下命令序列:YA=100YA=200YAB=300N=″A″M=″Y&N″?&M最后一条命令的显示值应为。

A)100 B)200 C)300 D)Y&N63、用DIMENSION Q(2,3)命令定义的数组Q,再对各数组元素赋值:Q(1,1)=1, Q(1,2)=2,Q(1,3)=3, Q(2,1)=4, Q(2,2)=5, Q(2,3)=6。

然后执行命令?Q(2),则显示结果是。

A)4 B)2 C).F. D)变量未定义的提示64、关于FoxPro中的运算符优先级,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算术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其他类型的运算符B)字符串运算符“+”和“-”优先级相等C)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关系运算符D)所有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都相等65、某数值型字段的宽度为6,小数位为2,则该字段所能存放的最小数值是。

A)0 B)-999.99 C)-99.9 D)-9999.9966、设当前数据库文件中含有字段NAME,系统中有一内存变量的名称也为NAME,下面命令?NAME的显示结果是。

A)内存变量NAME的值 B)字段变量NAME的值C)与该命令之前的状态有关 D)错误信息67、职工数据库中有D型字段“出生日期”,要计算职工的整数实足年龄,应当使用命令。

A)?DATE()-出生日期/365 B)?(DATE()-出生日期)/365C)?INT((DATE()-出生日期)/365) D)?ROUND((DATE()-出生日期)/36568、执行下列命令序列后,变量NDATE的显示值为。

STORE {^1999-08-06} to MDATENDATE=MDATE+2?NDATESTORE {99/08/06} TO MDATENDATE=MDATE+2?NDATEA)06/08/99 B)08/06/99 C)99-08-06 D)99-06-0869、命令DIME array(5,5)执行后,array(3,3)的值为。

A)0 B)1 C).T. D).F.70、用DIMENSION P(2)定义了一个数组,接着执行命令?TYPE(″P(1)″),其结果是。

A)L B)N C)C D)U71、顺序执行下列命令:x=100y=8x=x+y?x, x=x+y最后一条命令的显示结果是。

A)100.F. B)100.E. C)108.T. D)108.F.72、假定X为N型变量,Y为C型变量,则下列选项中符合FoxPro语法要求的表达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