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合集下载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专业系统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专业系统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摘要电能是现代城市发展关键能源和动力。

伴随现代文明发展和进步,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电能供给质量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

城市供电系统关键部分是变电所。

所以,设计和建造一个安全、经济变电所,是极为关键。

本设计拟建设一座110kV 降压变电所。

变电所设计除了重视变电所设计基础计算外,对于主接线选择和论证等全部作了充足说明,其关键内容包含:变电所主接线方案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式确实定;短路电流计算;关键电气设备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母线及进出线,避雷器)。

另外,绘制了电气主接线图,断面图、防雷接地及平面部署图。

图纸规格和布图规范全部根据了电力系统相关图纸要求来进行绘制。

关键词: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选择防雷及接地目录摘要 (1)1 电气主接线设计 (4)1.1 电气主接线设计标准和要求 (5)1.1.1 电气主接线设计标准 (5)1.1.2 对主接线设计基础要求 (6)1.2 电气主接线设计步骤 (7)1.3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9)1.3.1 原始资料及分析 (9)1.3.2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10)1.4 变电所自用电接线设计 (13)1.4.1 对所用电源要求 (13)1.4.2 所用电源引接 (13)1.4.3 所用电接线及供电方法 (13)1.4.4 变电所自用电接线 (13)2 主变及所用变选择 (14)2.1 概述 (14)2.2 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14)2.3 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15)2.3.1 变电所负荷计算 (15)2.3.2 变电所主变及所用变容量确实定 (16)2.4 绕组数和接线组别确实定 (16)2.5 调压方法选择 (16)2.6 冷却方法选择 (17)3 短路电流计算 (17)3.1 概述 (17)3.2 短路电流计算目标及假设 (18)3.2.1 短路电流计算是变电站电气设计中一个关键步骤。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任务书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方向班级题目名称: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技术数据:1.变电所建设规模:变电所容量:31.5MW;电压等级:110/10Kv;出线回路数:110kv 2回架空线;10Kv 8 回家空线;与变电所连电力系统短路容量1000MVA;负荷情况:最大负荷30MW;最小负荷15MW;远景发展:10千伏侧远景拟发展6回路电缆出线,最大综合负荷18MW,功率因数0.852.环境条件:年最高温度42℃;年最低温度-10℃,年平均温度25℃;海拔高度150m;土质:粘土雷暴日:30日/年;二、课程设计的任务1、熟悉题目要求,查阅相关文献2、主接线方案设计(包括方案论证与确定、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3、选择主变压器4、短路电流设计计算5、电气设备的选择6、配电装置设计7、防雷保护设计8、撰写设内容设计说明书,绘制图纸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功能及技术指标主要内容:1.确定主接线: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资料,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2—3个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2.选自主变压器:选择变压的容量、台数、型号等。

3.短路电流设计:根据电气设备选择和继电保护整定的需要,选择短路计算点,绘制等值网络图,计算短路电流,并列表汇总。

4.电气设备的选择:选择并校验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电缆、避雷针等,选用设备的型号、数量汇总设备一览表;5.防雷保护设计主要技术指标:1、本设计的变电所电气部分应具有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并能满足工程建设规模要求。

2、变电所功率因数不低于0.9四、毕业设计提交的成果1、设计说明书(不少于40页,约2万字左右)2、图纸电气主接线图一张(2#图纸);3、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约200字,3—5个关键词)4、查阅文献不少于10篇五、毕业设计的主要参考文献和技术资资料1、傅知兰.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2、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院.电力系统设计手册[M]3、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设计手册[M]4、王锡凡. 电力工程基础[M]5、吴希再. 电力工程[M]6、牟道槐.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M]7、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M]8、陆安定. 发电厂变电所及电力系统的无功率[M]六、各阶段安排。

电气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学号:同组人:时间:2011 __大学__学院电光系一、原始资料1.负荷情况本变电所为某城市开发区新建110KV降压变电所,有6回35KV 出线,每回负荷按4200KW考虑,cosφ=0.82, Tmax=4200h,一、二类负荷占50%,每回出线长度为10Km;另外有8回10KV出线,每回负荷2200KW,cosφ=0.82, Tmax=3500h,一、二类负荷占30%,每回出线长度为10km;2.系统情况本变电所由两回110KV电源供电,其中一回来自东南方向30Km处的火力发电厂;另一回来自正南方向40Km处的地区变电所。

本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图附I—1所示。

图附I—1 系统示意图最大运行方式时,系统1两台发电机和两台变压器均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时,系统1投入一台发电机和一台变压器运行,系统2可视为无穷大电源系统。

3.自然条件本所所在地的平均海拔1000m,年最高气温40℃,年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20℃,年最热月平均气温30℃,年雷暴日为30天,土壤性质以砂质粘土为主。

4.设计任务本设计只作电气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①主变压器选择;②确定电气主接线方案;③短路电流计算;④主要电气设备及导线选择和校验;⑤主变压器及出线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⑥所用电设计;⑦防雷和接地设计计算。

二、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一)主变压器的选择(组员:丁晨)本变电所有两路电源供电,三个电压等级,且有大量一、二级负荷,所以应装设两台三相三线圈变压器。

35KV侧总负荷P=4.2×6MW=25.2MW,10KV侧总负荷P=2.2×8=17.6MW,因此,总计算负荷S为S=(25.2+17.6)/0.82MVA=52.50MVA 每台主变压器容量应满足全部负荷70%的需要,并能满足全部一、二类负荷的需要,即S≥0.7 S30=0.7×52.20MVA=36.54MVA 且S≥(25.2×50%+17.6×30%)/0.82MVA=21.80MVA 故主变压器容量选为40MVA,查附录表Ⅱ-5,选用SFSZ9—__/110型三相三线圈有载调压变压器,其额定电压为110±8×1.25%/38.5±5%/10.5KV。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论文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论文

. . ..毕业论文系(部):水利水电工程系专业班级:10秋姓名:小龙学号:54目录毕业设计计算书2第一篇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2第一章负荷资料21.1、工程概况:21.2、气候条件2第二章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32.1设计原则32.2主变容量与台数选择32.2.1 选择计算32.2.2.相数选择4绕组数量和连接方式的选择42.2.4 主变阻抗和调压方式选择42.2.5 容量比52.2.6 冷却方式52.2.7 电压级选择5全绝缘,半绝缘问题5. 资第三章电气主接线设计53.1电气主接线5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5各电压级主接线型式选择63.2所用电设计7所用变电源数量及容量的确定73.2.2 所用电源引接方式83.3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和中性点设计[4]83.4无功补偿设计8无功补偿的意义8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确定8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与接线9单台电容器容量与台数的确定9计算9第四章线路及变压器回路电流IFma*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95.1短路计算目的95.2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95.3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10第六章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116.1本次设计中电器选择的主要任务11导体和绝缘子11电器设备116.2选择导体和电器的一般原则116.3 开关电器选择116.3.1 断路器型式选择116.3.2 隔离开关的选择原则126.3.3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原则12电流互感器选择原则126.4电气设备的选择12第二篇**巴楚县110kV变电所二次设计部分设计21第七章概述217.1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9]217.2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0]217.3 保护整定时应考虑的问题22选择保护配置及构成方案时的基本原则227.3.2 系统运行方式的确定227.3.3 短路点的确定22第八章**巴楚县110kV变电所保护配置方案设计238.1主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的设计23第九章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与计算239.1差动保护保护围239.2 变压器保护的整定计算[11]239.2.1确定保护的动作电流239.2.2 确定保护的二动作电流和差动线圈匝数249.2.3非基本侧工作线圈和平衡线圈匝数选择24 总结24参考文献25致25毕业设计计算书第一篇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第一章负荷资料1.1、工程概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放,城市化发展,各工商业用电也在不断的增长。

110-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110-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从以上校验可知断路器满足使用要求,故确定选用 SW2—35
II/1500 型少油断路器。
(3)断路器配用 CD3—XG II 型弹簧操作机构。
6.2 隔离开关的选择
6.2.1 110kV 侧隔离开关的选择 1)根据配电装置的要求,选择隔离开关带接地刀闸。 2)该隔离开关安装在户外,故选择户外式。 3)该回路额定电压为 110kV,因此所选的隔离开关额定电压
(3)、对于其它发电机侧电源 XΣ*=1/4(Xd+XT2+XL) =0.649
Xca*=XΣ* =0.649×(60/0.8)/100=0.517 查短路电流运算曲线[(一) t=0],得 I”*=2.0
I”G2=I”*
=2.0×(60/0.8)/(1.732×37)=2.341(kA)
短路冲击电流:iM3=2.55 I”G=2.55×2.341=5.970(kA)
Ue≥ 110kV,且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大于流过断路器的最大持续电流 ImaX=1.05×(60/0.8)/(1.732×115)=0.395(kA)
4)初 GW4—110D 型单接地高压隔离开关其主要技术参数如 下:
型号
额定 电压 kV
额定 最大工作 接地
电流 电压 刀闸
kA
kV
A
极限通过电流 kA 有效值 峰值
4S 热稳 定电流
kA
备注
GW4-110D 110 1250 126 2000
32
5)校验所选的隔离开关
55
10 双接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动稳定校验
动稳定电流等于极限通过电流峰值即 idw = 55kA
流过该断路器的短路冲击电流 iM = 4.508 kA.s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研究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研究

求不 同。所使用导体 的类型也不相同。
1.2 主接线方式 的选择
根据《电力 工程 电气设计手册》第八 章关于导体的具体选 择要求 ,
主接线的确定 与电力系统整体及变 电所本 身运行的可靠性 、灵活 可以选择导体 ,选择结果如下 :
性和经济性 密切相关 .并 且对 电气设备选择 、配电装置 、继 电保护和控
3#线路 :0.0543kA;4#线路 :0.0679kA:
5#线路 :0.0679kA:6#线路 :0.0815kA:
1 变电所 主变和主接线方式 的选择
1.1 主变压 器的选择
在各级电压等级的变电所中 .变 压器是变电所中的主要 电气设备
之一 .其担任着 向用户输送 功率 .或者两种 电压等级 之间交换功率 的
本变 电所 配电装置采用普 通 中型配 电装 置 .110kV及 35kV均采 用户外式 .10kV侧采用户 内开关柜式 主变 中性点及母 线均装 设避雷 器 ,且 35kV侧及 10kV侧 电压互感 器经熔断器 .隔离开关接地 .110kV 侧 只 须 经 隔 离 开 关 接 地 即 可
,_

35kV侧母线及分段连线 :LGJ一400型号导体 :
2 短路 电流及正常工作 电流的计算
10kV侧母线及分段连线 :lOOmm2x8mm2矩形铝导体。
3.2 断路器和熔断器的选择
2.1 各 回路短路 电流 的计算
变 电所 中高压断路器是重要 的电气设 备之一 .它具有完善 的灭 弧
10kV侧 出线 :LGJ一120型 号导体 :35kV侧 出线 :LGJ一50型号 导
制方式 有较 大影响
体 :
根 据《电力 工程电气设计 手册 》第 四章一 主接 线 的选择 一知单母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1章原始资料该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建设此变电站是为了满足该地区输变电的需要。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高压侧从相距 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经过降压后分别以35kV、10kV 两个电压等级输出。

它在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变换电压、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电网环节,可以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主要的作用是将高压电降为低压电,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

1.1 建站规模(1)、变电站类型:待建电站属于110kV 变电工程。

(2)、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3)、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4)、进出线:待建DK110kV变电站从相距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线径 LGJ-240;变电站进出线 ( 全部为架空线 ) ,110kV共 2 回;35kV 共 4 回;10KV 共16回。

(5)负荷情况:待建 DK110kV变电站年负荷增长率为 5%,变电站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6)无功补偿:待建DK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电力电容两组,容量为 2×3000kvar 。

(7)建站规模:待建DK110kV变电站所占地面积可采用半高型布置。

1.2 、短路阻抗系统作无穷大电源考虑,归算到本站110kV 侧母线上的阻抗标幺值X1= X 20.06 , X 00.154 (取 S B100 MVA, E S 1.0 )。

1.3 、地区环境条件待建 DK110kV变电站所在地区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气温- 15℃,年平均气温 15℃。

第 2 章电气主接线设计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和用户组成。

(完整)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

(完整)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班级电力113班学号学生姓名2014年 6月 30日电气工程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要求设计110KV变电所(B所)的电气部分二、原始资料1供设计的变电所有A、B、C三个,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相关数据如附图1所示.附图1 各变电所的地理位置2各变电所的10kV低压负荷分别为P a=500kW,P b=300kW,P c=200kW.3各变电所典型负荷曲线有两种,分别如附图2(a)和附图2(b)所示。

4110kV输电线路l1、l2、l3、l4的长度各不相同,电抗均按0。

4Ω/km计.5每位同学设计的原始数据,除了P a=500kW,P b=300kW,P c=200kW之外,其它数据应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序号,在附表1中查找。

附图2 典型日负荷曲线附表1 每位同学设计原始数据查找表三、设计任务(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形式。

(2)设计高低压侧主接线方式。

(3)设计本变电所的所用电接线方式。

(4)计算短路电流。

(5)选择电气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2。

计算书一分 3。

主接线图一份要求:上述3者按顺序装订成一册(简装,钉书针左边钉好3颗,勿用夹子夹)五、主要参考资料[1]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第一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3]周问俊.电气设备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4]陈化钢。

企业供配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9[5]电力专业相关教材和其它相关电气手册和规定摘要:本次设计为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根据原始资料,以设计任务书和国家有关电力工程设计的规程、规范及规定为设计依据.变电站的设计在满足国家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学院机电学院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班级电力200901班姓名余鹏飞学号 ************指导教师杜伟伟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2)第1章绪论 (3)1.1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3)1.2课题来源及设计背景 (3)第2章变电站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的计算 (5)2.1变电站的负荷计算 (5)2.2无功补偿的目的 (6)2.3无功补偿的计算 (6)第3章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7)3.1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7)3.2主接线的方案与分析 (8)3.3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10)第4章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11)4.1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11)4.2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1)4.3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1)第5章防雷与接地方案的设计 (13)5.1防雷保护 (13)5.2接地装置的设计 (13)第6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5)6.1绘制计算电路 (15)6.2短路电流计算 (16)第7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18)7.1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7.2断路器的选择 (19)7.3隔离开关的选择 (21)7.4互感器的选择 (22)结论 (24)参考文献 (26)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提高,因此对供电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

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会反映在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方面,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人身安全密切相关。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

作为电能传输与控制的枢纽,变电站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和控制模式,才能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变电站负荷输电系统配电系统高压网络补偿装置1引言本次设计题目为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此设计任务只在体现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检验本专业学习三年以来的学习结果。

此次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

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在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结果,对设备进行了选型校验,同时考虑到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因此对继电保护做了简要说明。

对于来自外部的雷电过电压,则进行了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最后对整体进行规划布置,从而完成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2第1章绪论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1.1 概况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仍然依靠原来的人工抄表、记录、人工操作为主,将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的需求;同时用于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包括故障录波、紧急控制装置,不能充分利用微机数据处理的大功能和速度,经济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分配的日益复杂和用户对电能的质量的要求进一不提高,电网自动化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自动化技术的成熟,发展配电网调度与管理自动化以具备了条件。

变电站在配电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担负着电能转换和电能重新分配的繁重任务,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1)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合理和设置网络和功能终端。

采用分布式分层结构,不须人工干预的尽量下放,有合理的冗余但尽量避免硬件不必要的重复。

2)采用开放式系统,保证可用性(Interoperability)和可扩充性(Expandability)。

要求不同制造厂生产的设备能通过网络互连和互操作,同时还要求以后扩建时,现有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能较方便的与新增设备实现互操作。

1.2课题来源及设计背景1.2.1 课题来源本课题是来源于本人在网络上参考的资料对中山电力设计院的研究和开发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可行性。

1.2.2 设计背景大冲镇现有110KV变电站(大冲站)一座,向全镇范围内供电。

大冲站共有主变2台,容量为40+31.5MVA,现有110KV线路2回,分别来自110KV联美变电站(联冲线)和南丰变电站(冲丰线)。

目前大冲站的最大负荷为3.88万千瓦,到2003年,大冲镇的用电量将达2.27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4.53万千瓦。

随着工业的发展与工业区的开发,对电力电量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预计到2005年,全镇用电量将达3.08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6.16万千瓦;2010年,用电量将达3到5.73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11.46万千瓦。

由此分析,仅靠目前大冲镇仅有的一个110KV变电站是远远不够满足负荷增长需求的。

若按照《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要求,主变容量按1.8~2.1来计算,而且大冲镇现有的10KV线路大部分是放射形网,无法形成合理的环网和分段,结构比较单一和薄弱,供电可靠性差。

加上部分线路供电半径大、用户多、负荷重,线路压降过高,供电质量差,但城南变电站建成后可承担大冲镇南部的用电负荷,释放大冲站的供电能力,提高大冲镇的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和降低网损。

综上所述,新建110KV城南变电站是电源合理分布点,改善10KV配电网络结构,满足新增用电需要的必要措施。

45 第2章 变电站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的计算2.1 变电站的负荷计算2.1.1 负荷统计用电负荷统计如下表:表1 用电负荷统计(单位:千瓦)功率因数0.85;表2 负荷性质分析结果表2.1.2 负荷计算各组负荷的计算:1)有功功率 P=KX ⨯ΣPei2)无功功率 Q=P ⨯tg Ф3)视在功率 S=22Q P +式中:ΣPei :每组设备容量之和,单位为KW ;KX :需用系数;Cos Ф:功率因数。

总负荷的计算:1)有功功率 P Σ=K 1⨯ΣP62)无功功率 Q Σ= K 1⨯ΣQ3)视在功率 S Σ=∑∑+22Q P4)自然功率因数: Cos Ф1= P Σ/S Σ式中:K1组间同时系数,取为0.85~0.9。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就是要使系统中无功电源所发出的无功功率与系统的无功负荷及网络中的无功损耗相平衡;按系统供电负荷的功率因数达到0.95考虑无功功率平衡。

2.2 无功补偿的目的无功补偿的目的是系统功率因数低,降低了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出力,增加了输电线路的损耗和电压损失,电力系统要求用户的功率因数不低于0.9(本次设计要求功率因为为0.95以上),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系统功率因数。

2.3 无功补偿的计算1)计算考虑主变损耗后的自然因数Cos Ф1:P 1=P Σ+ΔP bQ 1=Q Σ+ΔQ bCos Ф1= P 1 /2121O P +2)取定补偿以后的功率因数: Cos Ф2为0.95:3)计算补偿电容器的容量:Q c =K 1P Σ⨯(tg Ф1+ tg Ф2)式中:K 1=0.8~0.9第3章主接线方案的确定3.1 主接线的基本要求3.1.1 安全性高压断路器的电源侧及可能反馈电能的另一侧,必须装设高压隔离开关;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的电源侧及可能反馈电能的另一侧,必须设低压刀开关;装设高压熔断器—负荷开关的出线柜母线侧,必须装设高压隔离开关;变配电所高压母线上及架空线路末端,必须装设避雷器。

3.1.2 可靠性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并要保证对一级负荷及全部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尽量避免发电厂、变电所全部停运的可能性;大机组超高压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的特殊要求;采用综合自动化,优化变电所设计:国内变电所自动化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集中配屏以装置为核心的方式,向分散下放到开关柜以系统为核心的方式发展;第二阶段由单一功能、相互独立向多功能、一体化过渡;第三阶段由传统的一次、二次设备相对分立向相互融合方式发展。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就是在第二阶段。

3.1.3 灵活性变配电所的高低压母线,一般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两路电源进线,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两路电源同时供电时,两台主变压器一般分列运行;当只一路电源供电,另一路电源备用时,则两台主变压器并列运行;带负荷切换主变压器的变电所,高压侧应装设高压断路器或高压负荷开关;主接线方案应与主变压器经济运行的要求相适应。

3.1.4 经济性主接线方案应力求简单,采用的一次设备特别是高压断路器少,而且应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节能产品柜;型一般宜采用固定式;只在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时,才采用手车式或抽屉式;中小型工厂变电所一般才用高压少油断路器,断路器。

.如短路电流较大或有在需频繁操作的场合,则应采用真空断路器或SF6远控、自控要求时,则应采用电磁操作机构或弹簧操作机构;工厂的电源进线上应装设专用的计量柜,其互感器只供计费的电度表用,应考虑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使最大负荷时功率因素达到规定的要求;优化接线及布置,减少变电所占地面积总之,变电所通过合理的接线、设备无油化、布置的紧凑以及综合自动化技7术,并将通信设施并入主控室,简化所内附属设备,从而达到减少变电所占地面积,优化变电所设计,节约材料,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并能可靠安全的运行,避免不必要的定期检修,达到降低投资的目的。

3.2 主接线的方案与分析3.2.1 单母线1)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2)缺点: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元件(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等)故障检修,均需要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3)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一台发电机或一台主变压器的以下三种情况:6—1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6回;35—63KV配电装置的回线数不超过3回;110—220KV 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3.2.2 单母线分段接线1)优点: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自动将故障段切断,保障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