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机械立大功》教案21

合集下载

大班语言《小机械立大功》教案

大班语言《小机械立大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各种机械的作用和特点,知道机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机械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科学、探索世界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介绍各种机械的作用和特点,如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

2. 故事情节:小机械们帮助动物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如帮助小鸟搭建巢穴、帮助小鱼修建鱼塘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机械模型、图片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机械,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作用。

2. 故事讲述: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了解小机械们的作用。

3. 讨论:提问幼儿对故事中机械的看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机械,用画纸、彩笔等材料制作机械模型。

5.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作品中的机械特点和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机械的兴趣和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幼儿制作的机械模型,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拓展1. 参观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工地或工厂,让幼儿亲身体验机械的作用和魅力。

2.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机械,了解其作用,并拍照或画图记录。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机械的作用。

3. 游戏教学:设计机械主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避免使用锋利工具。

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参与和表现机会。

3.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幼儿相互帮助、相互尊重。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大班语言《小机械立大功》教案

大班语言《小机械立大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够正确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小机械的特点和功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机械立大功》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小机械立大功》。

2. 小机械的图片或玩具。

3. 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记录幼儿的观察和想象。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中的小机械,引导幼儿说出小机械的名称和功能。

2. 讲述故事《小机械立大功》,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小机械的特点和功能。

4. 小组活动:请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机械,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小机械的特点和功能。

5. 总结:请幼儿分享自己小组的描述,引导幼儿归纳小机械的特点和功能。

五、作业与延伸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小机械,并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小机械的特点和功能。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观察结果,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3.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继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讲述: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故事讲述,增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与描述:通过展示小机械的图片或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小机械的特点和功能。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中的参与程度,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作业和延伸活动结果,了解他们对小机械特点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或图书《小机械立大功》。

2. 小机械的图片或玩具。

3. 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记录幼儿的观察和想象。

大班科学活动《小机械,立大功》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小机械,立大功》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小机械,立大功》教案一、活动目的本科学活动旨在通过小机械的制作与运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大班幼儿三、活动准备材料•吸管•纸杯、卡纸或牛奶盒等小型容器•橡皮筋•彩色纸•粘胶带•剪刀四、活动流程第一步:制作简易的小机械1.在小容器底部两侧各剪一个小孔。

2.将吸管插入底部两侧的小孔中,确保吸管在容器内外均匀伸出。

3.使用橡皮筋固定吸管在容器外的一端。

4.利用粘胶带将吸管固定在容器外的一端,制作一个简易的机械结构。

第二步:观察与实验1.让幼儿自行操作这个小机械,观察其作用。

2.引导幼儿思考:橡皮筋的收缩与伸展是如何影响吸管的运动的?3.鼓励幼儿进行实验:可以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观察吸管的运动变化。

第三步:小组讨论1.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橡皮筋的作用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会影响吸管的运动?第四步:展示成果1.鼓励幼儿展示他们自己制作的小机械,并简要介绍其原理和操作方法。

2.让幼儿之间交流互动,学习其他小伙伴的制作经验和观察成果。

五、活动要点1.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机械原理。

2.注重幼儿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六、活动评估评估幼儿对橡皮筋机械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所积累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大班科学活动《小机械,立大功》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探索,培养他们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大班语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

大班语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

大班语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的概念和种类;2.培养孩子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3.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小机械模型、图纸、磁铁、钉子等;2.课件:图片、动画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呈现一些机械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孩子观察并提问:“这些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进而引出机械的概念。

2.探究活动a.教师出示一张小机械模型的图纸,简单介绍图纸的作用和结构,然后组织孩子分组讨论,尝试看懂图纸,了解机械的构造和原理。

b.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小机械模型的材料和工具,同时播放图纸的电子版,引导学生按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观察模型的变化。

c.鼓励孩子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指导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3.模型展示和总结a.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机械模型,并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b.师生一起总结小机械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回答一些问题:“小机械有哪些种类?它们是如何工作的?”4.游戏:磁铁拾物a.准备一些磁铁和一些金属小物件,将小物件放在课堂上分散的位置。

b.教师示范用磁铁拾取小物件,并引导孩子们互相传递磁铁拾物。

c.组织孩子们分组进行游戏,看哪个小组能够拾取更多的小物件。

5.反思和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小组的表现,并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板书设计:五、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了机械的概念和种类,并培养了孩子们动手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增强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含反思总体要求:本次教案旨在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习,通过制作小机械促进幼儿手眼协调本领的进展,并培育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该教案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前置活动”“核心活动”“延长活动”和“反思总结”。

一、前置活动(10分钟)1.切入主题:老师向幼儿介绍今日的主题:“小机械立大功”,并引导幼儿了解机械的概念。

师生互动中,可以让幼儿发表本身对“机械”的理解。

2.复习学问:老师可以借助幻灯片呈现机械类玩具,通过询问幼儿“这个是什么?怎么玩?它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复习和梳理与机械相关的词汇和学问。

3.创设情境: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观看金属制品工厂等方式,创设出与机械相关的场景,加强幼儿对机械产生喜好,为后续活动激发动力。

二、核心活动(40分钟)1.紧要任务:让幼儿通过使用玩具橡皮筋、木榔头等材料制作小型机械模型,提高幼儿手眼协调本领和创新思维。

2.组织形式:分为个人制作和小组合作两部分,老师依据幼儿年龄、喜好、本领等因素分别布置不同材料和制作难度的机械模型。

同时,老师可以设置基础制作步骤和材料使用时间限制等要求,提倡幼儿潜移默化地培育出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创新的小团队。

3.注意事项:在制作过程中,老师需要在场引导和监督,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制作机械模型,并帮忙他们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三、延长活动(30分钟)1.呈现成果:幼儿制作完成后,可以在班级内进行成果呈现,老师引导幼儿介绍本身的作品,共享制作阅历和碰到的问题。

2.变换模式:老师可以要求幼儿拆卸所制作的机械模型,然后让他们再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组装和创新设计,激励幼儿勇于尝试和创新。

3.情境模拟:在幼儿制作、呈现机械模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想象本身是扮演制造者的角色,开展小小制造企业等情境游戏,培育幼儿制造性思维和合作本领。

四、反思总结(10分钟)1.自我反思:老师引导幼儿对所制作的机械模型进行自我评价,看看本身制作得如何,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本身的制作水平。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机械立大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机械立大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机械立大功》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同学将了解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构成部分,了解滑轮、杠杆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作用和应用;2.技能目标:通过模拟操作,同学将会了解简单机械的运作过程,通过动手的方式提高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目标:让同学养成古怪心和探究精神,积极自动参加课堂活动,培育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让同学了解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构成部分;2.通过实物模拟操作,让同学了解简单机械的运作过程。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同学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动手操作;2.如何引导同学养成古怪心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1.具有代表性的简单机械模型和实物;2.图书、视频资料;3.黑板、粉笔、PPT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小机械立大功”;2.老师向同学呈现各种形式的简单机械模型和实物。

二、引入新知:1.师生互动:(1)让同学听学习简单机械的定义;(2)让同学对课题产生喜好,激励他们提出本身对简单机械的想法,并通过回答问题来帮忙同学简单的认得该领域。

2.探究新知:(1)老师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构成部分,让同学能够初步了解滑轮、杠杆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作用和应用。

(2)老师向同学呈现羽毛球拍、切菜刀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并向同学解释它们的作用。

三、动手操作:1.竞赛环节:(1)将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有确定数量的简单机械模型或实物,比如滑轮组、杠杆组、斜面组等。

(2)在规定的时间内,各组依照老师的要求摆放机械模型或实物,并进行简单的操作、测试或组合,最后比较各组的成果,决出胜败。

2.试验环节:(1)老师向同学介绍一些简单机械的小试验,比如用杠杆举起重物、用斜面让物体滑动等。

(2)让同学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已学习的学问,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试验。

(3)让同学完成试验后,察看试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总结归纳:1.呈现环节:老师对比赛环节中各组的成果进行呈现,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确定和激励。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

《小机械立大功》一、教学目标1.了解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教具: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模型。

2.学具:剪刀、胶棒、硬纸板等。

3.其他:PPT、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如何工作的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认识简单机械(1)教师展示杠杆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杠杆的特点。

(2)教师讲解杠杆的原理,并用实例说明杠杆的应用。

(3)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身边常见的杠杆现象。

(4)教师展示滑轮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滑轮的特点。

(5)教师讲解滑轮的原理,并用实例说明滑轮的应用。

(6)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身边常见的滑轮现象。

(7)教师展示斜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斜面的特点。

(8)教师讲解斜面的原理,并用实例说明斜面的应用。

(9)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身边常见的斜面现象。

3.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学具,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简单机械的制作。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简单机械,并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延伸(1)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复杂机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简单机械组成复杂机械。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教师还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激发学生对复杂机械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在动手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合作意识不强,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机械立大功》教学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和机械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室中摆放有不同种类的玩具机械,如拼图、积木等。

•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介绍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步骤导入环节1.以展示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机械。

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发幼儿对机械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一:探索机械1.让幼儿观察并玩耍各种不同种类的机械玩具,如拼图、积木等,并鼓励他们在玩耍过程中提出问题和思考。

2.引导幼儿观察机械的构造、功能和原理,并进行简单的讲解和解释。

活动二:小小机械师1.将幼儿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简单的机械玩具。

2.要求幼儿在小组内合作,根据他们对机械的观察和理解,进行一些简单的改造和创新。

3.每个小组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改造,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活动三:编故事1.引导幼儿围绕机械的主题,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编写一个关于机械的故事。

2.鼓励幼儿在故事中加入他们对机械的理解和创意,并注重故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活动四:分享故事1.鼓励幼儿将他们编写的故事进行表演或朗读,并邀请其他小组的幼儿进行观看和听取。

2.在每个小组表演或朗读完后,进行简单的点评和讨论,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交流彼此的想法。

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家庭中寻找一些废弃的或不再使用的小机械,带到幼儿园并进行分享和展示。

2.组织观察和讨论活动,让幼儿观察和思考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

•收集幼儿编写的故事和改造的机械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

参考资料1.《启发幼儿科学思维:机械探索活动集》2.《幼儿教育证书教学方法与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延伸:这节课我们讨论了很多小机械,下次我们继续的来探索生活中的其他小机械都有什么用途呢。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
小机械立大功
领域
语言
教师
班级
大一班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观察和理解跨页左右两幅画面之间的联系。
2.用“xx用了xx,做了xx”的句型,完整地讲述画面,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引导幼儿愿意与同伴交流,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3.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用途。
活动准备
ppt《小机
ppt《小机械立大功》
活动流程
活动反思
(一)出示图书引起幼儿兴趣:观察封面
(二)共同阅读图书
1、出示p18页请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
(1)这几个小人在干什么?
(2)他们的屋子是什么做成的?
2、介绍小机械工具,出示p4—p5页请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
(1)他们在干什么?表情是什么样?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活动评析:首先,从活动目标来看,要围绕能力、技能、情感三个方面来制定,可以把目标进行调整,并将“XX用了XX,做了XX”的句型在目标中体现,在整个活动的设计上,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重点引导幼儿用句型“XX用了XX,做了XX”完整讲述画面。但总体来说新教师们都获得了可喜的进步,不仅分析故事、设计活动教案和指导的能力有所提高,看教师活动后所写的教学反思,发现教师的反思能力也有不小的进步,基本上都能较为准确的发现自己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思考解决的方法。
(3)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3、请幼儿自己观察画面,阅读图书
4、请幼儿说一说画面内容,引导幼儿用“xx用了xx,做了xx”的句型来讲述。
(三)再次阅读图书
老师阅读图书
(四)讨论小机械的用途:
小机械真有用,他们可以省时省力,让操作变得很方便。
在过程中,应该前期经验准备上,多引导幼儿认识身边的小机械,可以把他从家里带来,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带来的小机械,幼儿会有更大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延伸活动,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更多的机械在生活中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