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课件 1导论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课件

《中国古代史》课件

总结词
远古传说与历史记载
详细描述
介绍中国古代的远古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和伏羲八卦等。同时,介绍最早的历史记载《尚书》和 《史记》等。
夏商西周时期
总结词
夏朝建立与国家发展
详细描述
阐述夏朝的建立和发展,介绍夏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 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介绍夏朝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
总结词
北朝的民族融合
南北朝的战争与和平
南北朝时期,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和和平谈判,最终在隋朝时期实现了 全国统一。
北朝在政治上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05
隋唐时期
隋朝的贡献
完成中国统一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 状态,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为选拔人才 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0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 权国家,为后世政治制度奠定
了基础。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 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修建万里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 ,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
焚书坑儒
为了推行儒家思想,秦始皇采 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对文化
《中国古代史》ppt 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 秦汉时期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 明清时期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史》
02
03
04
适用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对中古 代史感兴趣的公众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史》课件

《中国古代史》课件

夏朝建立和发展
夏朝的建立背景
夏朝的政治制度
夏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夏朝的灭亡及其原因
商朝的兴衰
商朝的建立:商汤 灭夏,建立商朝, 定都于中原
商朝的兴盛:商朝 初期,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文化昌 盛
商朝的衰落:商纣 王暴政,导致民众 反抗,最终被周武 王所灭
商朝的影响:商朝是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 个时期,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列强的侵略与瓜分:列强纷纷入侵,签订不平等 条约 清朝的对外关系 清朝的对外关系
朝贡贸易: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近代外交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交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第八章
周朝的制度和文化
分封制与宗法制
礼乐制度
井田制与土地制度
文化成就:周易、诗经、 礼记等经典著作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的背景:周王室衰微,诸 侯势力崛起
诸侯争霸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加强了中央集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诸侯争霸的过程: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等霸主的出现
诸侯争霸的典型事件:城濮之战、 邲之战、鄢陵之战等
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
七雄:齐、楚、燕、韩、 赵、魏、秦
争霸背景:周王室衰微, 诸侯国崛起
争霸过程:各国之间连年 征战,争夺领土和资源
争霸结果:秦国最终统一 六国,建立秦朝
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
百家争鸣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 会动荡,思想繁荣
主要学派:儒家、 道家、墨家、法 家等

中国古代史ppt课件

中国古代史ppt课件

财政税收制度改革
赋税制度改革
如两税法、一条鞭法等,简化了税收手续,减轻 了农民负担。
货币制度改革
如统一货币、发行纸币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 展。
财政管理制度完善
如设立专门财政机构、完善财政收支管理制度等, 提高了国家财政管理水平。
04
文化艺术成就与传承
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欣赏
诗经、楚辞
中国古代文学源头,展 现早期诗歌艺术魅力。
社会制度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分 配制度以及社会组织结构。
夏商西周时期
夏朝建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 诞生,以及夏朝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特点。
商朝发展
商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和文化 艺术成就(如甲骨文、青铜器)。
西周统治
分封制、宗法制等政治制度的实施, 以及西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饮食文化
各民族饮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中华美食文化。
节日文化
各民族节日文化相互交融,如春节、 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成为全国各族人 民的共同节日。
文学艺术
各民族文学艺术相互交融,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学艺术风格。
抗击外来侵略战争
01
古代抗击匈奴战争
秦朝、汉朝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最终取得了
其他重要科技发明
介绍除四大发明外,中国古代在农业、水利、纺织、陶瓷等方面的 其他重要科技发明和贡献。
05
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策略
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形成过程
先秦时期
华夏族与周边各族初步交融,形 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雏形。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华夏族演 变为汉族,与匈奴、西域各族等 交往密切。

中国古代史整套课件

中国古代史整套课件

第5单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
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1课时 第2课时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辽、西夏、金的建立和宋辽、宋 夏、宋金的和战
第3-4课时
第5课时
第6课时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第6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 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中国古代史
第1单元祖国历史的开 篇——先秦
第1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第4课时
第5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第2单元 封建大统一时期-秦汉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秦朝的统治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5课时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6课时
明清时期的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第4课时
第5课时
两汉时期的对外文化
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3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1课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2课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中国古代史概论》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中国古代史概论》

影响
秦朝统一了书法、货币和度量衡,奠定了中国历史 上统一国家的基础。
汉朝的兴起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特 点
兴起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达四个多世纪 的大一统王朝。
政治
汉朝推行了儒家思想,统治得到广泛支持, 使得国家政治更加稳定。
经济
汉朝实行农业政策,加强了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经济得到繁荣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变迁
文化
元朝的文化呈现汉文化和蒙 古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 的元代文化。
承先启后
周朝结束了商朝的统治,为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铺平了道路。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发展
1
春秋时期
诸侯争霸,思想繁荣,出现了诸子百家思想的较量。
2
战国时期
七雄争霸,百家争鸣,为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
变革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和变革为中国古代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秦朝的兴起及其影响
兴起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封割据状态。
宋朝的兴起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兴起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之 一。
政治
宋朝实施科举制度,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政治相 对稳定。
元朝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建立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少 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标志着 中国历史的转折。
政治
元朝实行蒙古族的政治体制, 对汉族实行宽容政策。
政治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标志着 封建制度的瓦解。
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文化人物,开创了 中国古代文艺复兴。隋唐时期的兴起及其政治、Fra bibliotek济、文 化特点

《中国古代史》全套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史》全套教学课件

隋朝的政治制度
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 中央集权,提高了明
唐朝前期政治比较清明,实行开 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与周边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
唐朝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水利 设施得到完善,手工业和商业也得 到了发展。
文化昌盛
唐朝文化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诗、唐画、唐乐等成为了中国文 化的代表。
周朝时期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礼 乐制度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 的地位和权利,以及在不同场合下应 该遵守的礼仪规范。这种制度对于维 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体现了周朝文化的独特性和先 进性。
思想文化
周朝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 文化名人,如孔子、老子等。他们提 出了各自的思想主张和文化观念,对 于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同时,周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诗经》、《 尚书》等典籍的编纂和传承,为后世 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南北朝时期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重要 的成就,如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贾 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等。
05
CATALOGUE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全国及大运河开凿
隋朝的统一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实现了大一统,为经济文 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大运河的开凿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 展,同时也方便了隋炀帝 的南巡。
思想文化的活跃与 进步
在思想领域,王阳明的心学、 李贽的异端思想等对传统理学 产生了冲击。同时,随着西学 东渐,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 思想传入中国,对晚明社会产 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风气的变化
晚明时期,社会风气发生了显 著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享 受和个性解放,奢侈之风盛行 。同时,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 ,市民文化蓬勃发展,小说、 戏曲等文艺作品繁荣。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1节 远古时代)PPT课件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1节 远古时代)PPT课件

煤的自燃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烧烤食物
火 的 用 途
照明、御寒
驱 赶 野 兽
原始社会的产生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 骨化石。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怎样生存下去呢?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 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
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禅让的传说
1.尧、舜、禹的“禅让” 2. “禅让”的实质
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期考察,舜的表现十分突出。尧逝后,舜接替了首领的位置。
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 样的制度被称为“禅让”。
禅让的传说
思考: 1、禅让制时期包括哪些传说中的人 物?
尧、舜、禹
2、部落推选继承人的标准是什么?
贤能
3、禅让的实质是?
部落首领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 (山东嘉祥武 氏祠的画像石)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古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 和现象。 2、理清重大事件发展脉络,树立历史时空观念。 3、学会获取、处理、理解和表达历史信息的能力。 4、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和熟悉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2、学会根据历史事件分析和理解时代发展,培养民族精 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重大史料的了解和认识、评价。 2、学会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xin-中国古代史完全PPT课件

xin-中国古代史完全PPT课件

,什伍连坐,设县集权。效果意义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基本内容: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

郡县制:形成过程,机构
官僚制:文武分职,俸禄,上计,玺符
.
26
第二节 战国时代的经济发展 一、水利 二、农业 三、工商,商品经济
第三节 兼并与统一(略) 第四节 思想文化(略)
.
27
第六章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起义 (前221-前207)
.
12
第二节商代的历史和文化
对商的认识和研究 一 、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1、先商史(与夏平行):族姓,来源,始 祖神话,相土,冥, 2、汤灭夏、伊尹与太甲 3、盘庚迁殷:前八后五,盘庚三篇,意义 4、 武丁盛世
.
13
二、政治制度
特点:宗教官地位,方国林立关系疏远
1、王朝官:王位继承;冢宰师尹;武官;巫咸(大戊)与巫 贤(祖己)
黄老、董仲舒、今古文 二 史学与图书整理
史记、七略
.
35Biblioteka .17第三节 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
一、土地制度与剥削制度: 1、王有与贵族等级占有,生产者使用(授田、换 土易居、田里不鬻) 2、贡、助、彻
二、农业:耒耜、偶耕、施肥除虫 三、工商食官:青铜、官市
第四节 思想文化
特征与历史地位 一、阴阳五行 二、敬德保民
.
18
第五节 西周的衰亡
一、厉王失国与共和行政 二、宣王中兴:不籍千亩、杀杜伯、立鲁 武公少子诸侯不朝、败于姜戎 三、幽王灭亡:废太子,兵败,天灾
织(距今1万~前21世纪) 一、文化遗存(文化的含义)
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河南龙山 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中心与分布; 遗址一千,典型十余; 安特生与梁思永“三叠层”; 彩陶与特色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年。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三联书店,2004年。 叶坦:《大变法——宋神宗与十一世纪的改革运动》,三联书 店,1996年。 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2年。 刘浦江:《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华书局, 2008年。 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
主题2: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为什 么时至今日,国人的制度意识和制度观念仍然这么差?制度究 竟是什么?古今“制度”有何不同?
作业C.小论文(30%)。
▲ 题目自拟,选题是否有独到性,将是评分的重要参考标准。 ▲ 材料与论述相结合,避免大而无当的空论。 ▲ 引述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要注明出处。严禁抄袭!一旦发 现将以作弊论处。 ▲ 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用A4纸排版,正文用5号宋体, 1.5倍行距。于作业开端写明姓名、学号、院系。不必另加封 面。凡不符合上述规格者,将酌情扣分。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 童书业:《春秋史》(校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 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 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三 联书店,1996年。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年。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 三联书店,2000年。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 华书局,2011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2十六国北朝的胡化与汉化
1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 文化 14隋唐政治大势 15承上启下的隋唐制度 16隋唐的经济与社会
17隋唐文化与汉字文化圈的 形成 18南北朝的再现:五代十国 19祖宗之法与北宋政治
20辽、西夏的崛起与北宋的 衰亡 21南宋与金的和战 22两宋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23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 百年统治 24元朝的经济、社会与 文化 25朱元璋与明初政治 26明朝中后期政治 27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 之形成 28专制文明之巅
礪波護、岸本美緒、杉山正
明編

《中国歷史研究入門》

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


主 编
研究动态类工具书
Endymion Wilkinson(魏根深)
Chinese History: A Manual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
西方汉学界推出的最新而且最具权威的一种中国史入门工具书。
首先,介绍研究传统中华文明的中国历史,指明解决中国历史 基本问题的途径;其次,介绍从商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 期,各个阶段、各个朝代的基本史料;第三,介绍自商朝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各个朝代的研究状况;第 四,使读者了解中国历史长河中波澜壮阔的变化和中国历史的 演变,打破西方那种中国历史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观念;第 五,给西方人提供一些避免误解中国历史的方法。
研究动态类工具书
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 ·史学专辑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 《简牍帛书发现与研究》 《甲骨学殷商史研究》 《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史研究》
《宋史研究》 《辽西夏金史研究》
《元史研究》 《明清史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 《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
…… ·文学专辑 ·哲学专辑
研究动态类工具书
29明清的经济与社会 讨论
复习答疑
期末考试
作业A.代拟试卷(5%)。请为本课代拟一份期末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不必代拟答案)。建议题型:名词解释和论述 题。注意:与课堂讲授内容的关联程度、内容覆盖面、视角独 到性。
作业B.课堂讨论及讨论提纲(15%)。主题1:停滞中的
变化——两汉与明清社会差异之一侧面。 注意事项: ▲ 题目要具体,内容必须限定在两汉(西汉或东汉)和明清 (明或清,清指鸦片战争以前)两个时期。讨论的重点是异, 而非同。 ▲ 尽量避免选择人所共知的话题(如宰相)。选题是否有独 到性,将是评分的重要参考标准。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尚未出版
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古代史研究(1949—2009) 新中国甲骨学六十年(1949—2009) 当代中国徽学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1949—2009)
研究动态类工具书
日本学者编写的《中国史学的基本问题》1996至2001年出齐 四本。目前其中前三本已有中译本,由中华书局出版。《明 清卷》中译本将于商务印书馆出版。
中国古代史(平台课)
任课教师:叶炜
手机:13520282839 邮箱: yewei@
助教: 课件邮箱:gda121@
中国古代史(平台课)是为全校人文学科各院系(历史学 系除外)开设的平台课程。本课以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大 势为主要线索,兼顾各个历史时期在制度、经济、文化等 方面的重大问题,目的在于使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 主要线索和基本知识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接触中国历 史研究的方法,知道中国古代史领域的重要学术论著、著 名专家和较新学术动态,为所在人文学科的学习打好历史 方面的基础。
中国古代史研究基本工具书简介
一、研究动态类工具书 二、目录、职官、地理、年代方面
的工具书 三、字典、词典与各类索引
基本工具书简介
基本工具书简介
基本工具书简介
工具书的工具书
吴小如、吴同宾 著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基本局1981年版
研究动态类工具书
单 纯 论 著 目 录
收录中国、日本自1900年 至1981年所发表的有关隋 唐五代史论文和著作目录。 《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 (1982-1995)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年。(中华书局2011年版)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田余庆:《拓跋史探》(修订本),三联书店,2011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8年。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 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商务印书馆,2005年。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
基本工具书简介
荣 新 江 著
传统古籍的翻阅 石刻史料的收集 简牍帛书的检索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浏览 版本校勘的常识 考古新发现的追踪 图像材料的积累 今人论著的查阅 刊物定期翻检
……
一、研究动态类工具书
分别介绍各个断代 史料(基本史料、其他史料) 研究的历史 研究的现状 研究的展望
研究动态类工具书
考试方式:
A.平时成绩(作业)占50﹪:要求最迟在 期末考试当天上交。
B.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50﹪。(6月18日)
1导论
2在文明的门槛上
3商周青铜文化 4西周礼乐文明 5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 动 6秦始皇及其遗产
7西汉从无为到强盛 8东汉的专制强化与皇权 旁落 9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10从统一到分裂 11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与皇权复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三联 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三联书店2001年版)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吴丽娱:《唐礼摭遗》,商务印书馆,2002年。 全汉昇:《中国经济史研究》(一),中华书局,2011年。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姚大力:《天马南牧》,长春出版社,2005年。 姚大力:《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吴晗:《朱元璋传》,三联书店,1965年。 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 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三联书店,2003年。 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0年。 罗友枝:《清代宫廷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教 材
伯 赞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