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胃痛ppt课件

【证治分类】
2、饮食伤胃证 主症:胃脘疼痛,胀满拒按。 兼症: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
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 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积滞,阻塞胃气。
【证治分类】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炒麦芽、谷芽、 莱菔子、鸡内金、炒二丑、茯苓、陈皮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载:“木郁之发, 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 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 呕,胃脘痛。”
【历代沿革】
唐宋以前文献有将胃脘痛称为心痛者。 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
心而痛,……谓之胃心痛也。”这里说的心痛即是胃脘痛。 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 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 《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 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气壅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嗜食辛辣、肥甘厚腻、饮酒无度→蕴
生湿热→阻滞气机→不通则痛。 饮食生冷,损及中阳→使胃腑气机
不畅→不通则痛。
【病因病机】
情志不畅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气滞日久→瘀血内生→阻滞胃络→不通则痛。 气郁化火→肝火犯胃→灼伤胃络→而致胃痛。 火热伤阴→胃阴亏虚→胃失润养→而致胃痛。
【历代沿革】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初病在经, 久痛入络。”
总之,明清以后,诸医家在胃痛的病因病机、辨证 论证等方面,有着益加丰富的论述,而不断完善对 于本病的诊治。
【病因病机】
外邪犯胃 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胃
胃炎 PPT课件

CAG:輕度並黏膜糜爛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黏膜變薄,血管透見
CAG黏膜粗糙伴點狀出血:胃竇部黏膜粗糙,局部以白相為 主,伴散在出血
診斷標準
• 病史和體檢:無特異性,不能作為確診的依據 1.評估胃炎對人體的影響程度:有無消化不良症狀和 嚴重程度 2.找出可能的病因或誘因:藥物、酒精或胃十二指腸 反流
急性胃炎
(acute gastritis)
• 急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可局 限於胃竇、胃體或全胃。
• 鏡下表現:充血、水腫、出血、糜爛或 一過性淺潰瘍形成。
病因
• 生物因素(細菌、病毒、寄生蟲) • 理化因素 • 應激
病因和發病機制
理化因素 藥 物 NSAID最常見 乙 醇 膽汁反流 物理因素
應激 • 急性應激可由嚴重的臟器疾病、大手術、大面積燒傷、休克、顱
腦外傷、顱內疾病、精神心身因素等引起 • 發病機制:
胃黏膜缺血 H+反彌散
臨床表現
➢表現為上腹痛、飽脹不適、噁心、嘔吐、食欲減退等 ➢體檢:上腹輕壓痛 ➢急性胃腸炎,急性胃粘膜病變,化膿性胃炎
診斷標準
• 病史(病因、誘因) • 症狀、體征 • 胃鏡+病理
分類:
A型胃炎
慢性胃炎
B型胃炎
病因
• 幽門螺桿菌感染 • 自身免疫反應 • 十二指腸液反流 • 其他
幽門螺桿菌 (H.Pylori)
病因和發病機制(一)
1.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最主要的病因 (1)HP的鞭毛:可穿過黏液層,到達胃黏膜 (2)黏附分子;HP粘在黏膜小凹及其鄰近上皮 (3)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NH3,保持菌體周圍的中性環境,且能損傷上 皮細胞膜 (4)空泡毒素(VagA)蛋白:損傷上皮細胞膜 (5)細胞毒素相關基因(CagA):引起強烈的炎症反應 (6)菌體胞壁:作為抗原誘導免疫反應
中医内科学胃病病症讲义课件.ppt

中医内科学胃病病证
西固区中医院 黄亚丽
胃痛
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 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
胃——位于膈下,上口为贲门,接于食道,下 口为幽门,连于小肠
脘——胃腔。胃之上口贲门为上脘,胃之中部 为中脘,胃之下口幽门为下脘。
故胃痛也称胃脘痛,所谓“胃脘当心 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4.明清时代的中医文献,重点论述了本病的病 因病机及其辨证治疗。
《寿世保元》阐明了饮食不节致胃脘痛;《景 岳全书》强调了“气滞”这一因素,治疗以“理 气为主”。叶天士强调“久痛入络”,治疗胃痛 当明其在气在血,而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范围
西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 十二指肠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出血。
4.素体脾虚
素体脾胃虚弱,劳倦过度,饮食所伤,久病→中焦 虚寒→脉络失于温养
热病伤阴,胃热郁火耗伤胃阴,久服香燥理气之品 →胃络失于滋养→隐隐作痛
现已一致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具有遗传素质, 而且证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系单独遗传,互不 相干胃溃疡患者家族中,胃溃疡的发病率较正常人 高3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家族中,较多发生的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ABO血型和 血型物质ABH分泌状态这二个基因特性有关。O型 血者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较其它血型高1.4倍; 血型物质ABH非分泌者患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分 泌者高1.5倍(正常人80%为分泌者),而非分泌 者O型血者的上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则高
溃疡的易感性;诱发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并发症。
3.情志不畅
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战时 多于平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1942 年比战前多3倍,1943年比战前多5倍。在某 些参战国居民中,亦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在
西固区中医院 黄亚丽
胃痛
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 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
胃——位于膈下,上口为贲门,接于食道,下 口为幽门,连于小肠
脘——胃腔。胃之上口贲门为上脘,胃之中部 为中脘,胃之下口幽门为下脘。
故胃痛也称胃脘痛,所谓“胃脘当心 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4.明清时代的中医文献,重点论述了本病的病 因病机及其辨证治疗。
《寿世保元》阐明了饮食不节致胃脘痛;《景 岳全书》强调了“气滞”这一因素,治疗以“理 气为主”。叶天士强调“久痛入络”,治疗胃痛 当明其在气在血,而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范围
西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 十二指肠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出血。
4.素体脾虚
素体脾胃虚弱,劳倦过度,饮食所伤,久病→中焦 虚寒→脉络失于温养
热病伤阴,胃热郁火耗伤胃阴,久服香燥理气之品 →胃络失于滋养→隐隐作痛
现已一致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具有遗传素质, 而且证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系单独遗传,互不 相干胃溃疡患者家族中,胃溃疡的发病率较正常人 高3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家族中,较多发生的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ABO血型和 血型物质ABH分泌状态这二个基因特性有关。O型 血者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较其它血型高1.4倍; 血型物质ABH非分泌者患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分 泌者高1.5倍(正常人80%为分泌者),而非分泌 者O型血者的上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则高
溃疡的易感性;诱发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并发症。
3.情志不畅
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战时 多于平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1942 年比战前多3倍,1943年比战前多5倍。在某 些参战国居民中,亦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在
胃病保健ppt课件

一旦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避免病情恶化或误诊漏诊。
03 胃病的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胃病,医生 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抑 制胃酸的药物、抗生素、止痛药等。
避免长期依赖药物,注重自我调节和生 活方式的改善。
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
注意事项
酒精和烟草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 用,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
食物选择
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 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减少油 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与休息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 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部不 适。
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 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预防胃 病发生。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胃病保健要点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选择 温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规
律的三餐。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减 轻胃部负担,预防胃黏膜损伤
。
药物治疗
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抑酸剂、 胃黏膜保护剂等,以缓解症状
和促进康复。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
复信心。
06
04 胃病患者的日常保健建议
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
01
02
03
规律饮食
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尽量保持三 餐定时定量。
软硬适中
食物应选择质地软硬适中 的,避免过硬、过粗或过 刺激的食物。
营养均衡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 菜和水果。
03 胃病的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胃病,医生 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抑 制胃酸的药物、抗生素、止痛药等。
避免长期依赖药物,注重自我调节和生 活方式的改善。
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
注意事项
酒精和烟草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 用,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
食物选择
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 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减少油 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与休息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 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部不 适。
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 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预防胃 病发生。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胃病保健要点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选择 温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规
律的三餐。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减 轻胃部负担,预防胃黏膜损伤
。
药物治疗
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抑酸剂、 胃黏膜保护剂等,以缓解症状
和促进康复。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
复信心。
06
04 胃病患者的日常保健建议
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
01
02
03
规律饮食
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尽量保持三 餐定时定量。
软硬适中
食物应选择质地软硬适中 的,避免过硬、过粗或过 刺激的食物。
营养均衡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 菜和水果。
中医治疗胃痛 ppt课件

切痛雷鸣,脾俞、胃俞建运脾湿,适当选用肝经调理气机之穴,针
刺以泻法为主,不灸,或以拔罐点刺放血来泻邪热。中药调理以清
中汤等方剂。
ppt课件
26
其他方法治疗胃痛
胃阴亏耗
取穴:三阴交,足三针,太溪 针刺用补法,不灸以免火耗阴液,得气后接电针仪中药调理
以养阴益胃的一贯煎加减。
ppt课件
27
其他方法治疗胃痛
止 痛
佐使:甘草五分———————————调和诸药
ppt课件
17
相关中药的临床应用
清中汤(《证治准绳》) 主:黄连 、栀子 ——————————清热燥湿
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
次: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陈皮———————————助主药理气,又化湿行津
ppt课件
寒邪犯胃
取穴:胃三针即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神阙 中脘为胃的募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汇穴是治
疗胃腑疾患的要穴。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调理胃肠的常 用穴位。内关通阴维脉与之合于胃心胸,也可治疗胃部疾患。胃 俞为背腧穴主治胃中寒胀针刺用泻法,多用艾灸法在中脘穴及神 阙附近温和灸来达到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之效。中药调理以温中 散寒理气止痛的方剂如香苏散等配合应用。
ppt课件
20
相关中药的临床应用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温
主:黄芪 ———————————— ————补中益气
中 健
脾
桂枝、生姜—————————————温中散寒
,
次:芍药、甘草、饴糖、大枣———————补虚助阴,缓急止痛
和 胃
止
痛
ppt课件
21
其他方法治疗胃痛
刺以泻法为主,不灸,或以拔罐点刺放血来泻邪热。中药调理以清
中汤等方剂。
ppt课件
26
其他方法治疗胃痛
胃阴亏耗
取穴:三阴交,足三针,太溪 针刺用补法,不灸以免火耗阴液,得气后接电针仪中药调理
以养阴益胃的一贯煎加减。
ppt课件
27
其他方法治疗胃痛
止 痛
佐使:甘草五分———————————调和诸药
ppt课件
17
相关中药的临床应用
清中汤(《证治准绳》) 主:黄连 、栀子 ——————————清热燥湿
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
次: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陈皮———————————助主药理气,又化湿行津
ppt课件
寒邪犯胃
取穴:胃三针即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神阙 中脘为胃的募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汇穴是治
疗胃腑疾患的要穴。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调理胃肠的常 用穴位。内关通阴维脉与之合于胃心胸,也可治疗胃部疾患。胃 俞为背腧穴主治胃中寒胀针刺用泻法,多用艾灸法在中脘穴及神 阙附近温和灸来达到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之效。中药调理以温中 散寒理气止痛的方剂如香苏散等配合应用。
ppt课件
20
相关中药的临床应用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温
主:黄芪 ———————————— ————补中益气
中 健
脾
桂枝、生姜—————————————温中散寒
,
次:芍药、甘草、饴糖、大枣———————补虚助阴,缓急止痛
和 胃
止
痛
ppt课件
21
其他方法治疗胃痛
如何养胃护胃 PPT课件

日常生活养胃护胃
• 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 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 后严格遵守。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 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 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 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 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
日常生活养胃护胃
• 每日清晨适当的喝 一杯现烧的白开水 对胃功能的恢复非 常有用,这杯水不 但可以帮助身体将 一夜代谢的垃圾排 出体外,还可以激 活胃动力,让胃舒 服的投入新一天的 工作。
•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取寒者温之、 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方法, 调节患者的体质,并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 以理气、活血、和胃、止痛,达到治疗的 目的。
• 针推法是养胃的有效方法,针灸能促进胃 肠蠕动,可每晚灸足三里及中脘穴,亦可 针刺足三里,有显著的养胃功效。
• 推拿法,自我推拿胃腹部(于上腹部作顺、 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50次),提高胃动力和 免疫功能。每天早晚两次,养胃作用显卓, 能治病防病。
如何养胃护胃
胃病治疗的关键
• 胃就像一部每天不 停工作的机器,食 物在消化的过程中 会对黏膜造成机械 性的损伤,保持有 节制的饮食是治疗 胃病的关键。
• 高度精神紧张是引 起胃病发生的一个 重要原因。
中医治疗胃病的优势
•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可见调养的 重要。中医养胃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 同季节、所患的不同胃病进行辨证调养, 以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尽快康复、 医的辩证来分总体来说以虚寒类 型为多。胃脘部的保暖在日常注意事项中 尤为重要。可以在胃脘部加穿皮背心或者 自制的护胃等
养胃护胃原则
• 饮食调养 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 软、淡、素、鲜为宜, 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 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 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 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 面而加重病情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 幽门梗阻 溃疡病患者约10%可能并发幽门梗阻,其中80%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其次为幽门管或 幽门前溃疡。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老年人多见,以男性为主。近年来由于各种有效抗溃疡药物的广泛应 用,此种并发症明显减少。幽门梗阻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前者是因慢性溃疡引起黏膜下纤维化,导 致瘢痕性狭窄,内科治疗无效,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后者由于溃疡周围组织炎症引起充血水肿和幽门反 射性痉挛所致,内科治疗有效。
2
胃的位置--大部分在左少部分在右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3
胃在人体的 解剖位置 是这样的!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4
胃的功能--消化食物容纳食物。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5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6
第二讲 胃病知识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7
胃病分类
❖ 胃炎
❖ 急性和慢性两类 。 ❖ 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 。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
❖ (8)以前,医生可能会要求病人节制饮食,尤其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 物,只吃清淡的食物。现在已有针对溃疡的膳食疗法。然而,有些专家 认为,尚无证明食疗法的疗效。最好是听其自然及运用常识判断。若某 种食物使溃疡发作,则立即停止食用。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52
饮食禁忌
❖ 1)调料和食物 如酒类、香精(做糕点用)、桂皮、大料等;以及柠檬汽水、咖啡、浓茶 和肉汤、鸡汤、蘑菇等原料;还有烟熏腊制的鱼、肉、火腿及油煎炸和油腻食物。
❖ (1)缓慢性过程。起病多缓慢,一般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几 十年。
❖ (2)周期性发作。一些病人随着病程进展,发作变得频繁,发作持续 时间延长,而缓解期相应缩短。除季节或气候突变影响外,过度疲劳、 饮食失调也可以引起发作。
2
胃的位置--大部分在左少部分在右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3
胃在人体的 解剖位置 是这样的!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4
胃的功能--消化食物容纳食物。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5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6
第二讲 胃病知识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7
胃病分类
❖ 胃炎
❖ 急性和慢性两类 。 ❖ 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 。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
❖ (8)以前,医生可能会要求病人节制饮食,尤其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 物,只吃清淡的食物。现在已有针对溃疡的膳食疗法。然而,有些专家 认为,尚无证明食疗法的疗效。最好是听其自然及运用常识判断。若某 种食物使溃疡发作,则立即停止食用。
胃病知识专题知识讲座
52
饮食禁忌
❖ 1)调料和食物 如酒类、香精(做糕点用)、桂皮、大料等;以及柠檬汽水、咖啡、浓茶 和肉汤、鸡汤、蘑菇等原料;还有烟熏腊制的鱼、肉、火腿及油煎炸和油腻食物。
❖ (1)缓慢性过程。起病多缓慢,一般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几 十年。
❖ (2)周期性发作。一些病人随着病程进展,发作变得频繁,发作持续 时间延长,而缓解期相应缩短。除季节或气候突变影响外,过度疲劳、 饮食失调也可以引起发作。
(推荐课件)如何养胃护胃PPT幻灯片

19
增强于锻炼
• 体格的动和养生保健结合起来,
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他教导弟子说:“人 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支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20
第二部分
体质的不同分类方法
21
中医对体质的几种分类
• 五行分类法:阴阳二十五人分类法 • 阴阳分类法: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 • 体型肥瘦分类法: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 • 从禀性勇怯分类:勇敢之人、怯懦之人 • 现代体质分类方法:王琦九分法
二、受制于环境。外界环境从不同的 方面对人体体质产生制约。
17
自然环境对体质的影响
• 东方之地,处于海边,气候温和,其民食鱼而 嗜咸,形成了腠理疏松、皮肤黧黑的体质;
• 西方之地,多山旷野,水土刚强,其民形成了 肥壮体质;
• 南方之地,气候炎热,地势低下,水土薄弱, 其民形成了皮肤色赤、腠理致密的体质;
4
日常生活养胃护胃
• 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 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 格遵守。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 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 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 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 产生太大的差别。
5
日常生活养胃护胃
• 每日清晨适当的喝一杯 现烧的白开水对胃功能 的恢复非常有用,这杯 水不但可以帮助身体将 一夜代谢的垃圾排出体 外,还可以激活胃动力, 让胃舒服的投入新一天 的工作。
6
日常生活养胃护胃
• 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 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 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 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话,还 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 睡,因而建议少吃多餐, 细嚼慢咽。
增强于锻炼
• 体格的动和养生保健结合起来,
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他教导弟子说:“人 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支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20
第二部分
体质的不同分类方法
21
中医对体质的几种分类
• 五行分类法:阴阳二十五人分类法 • 阴阳分类法: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 • 体型肥瘦分类法: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 • 从禀性勇怯分类:勇敢之人、怯懦之人 • 现代体质分类方法:王琦九分法
二、受制于环境。外界环境从不同的 方面对人体体质产生制约。
17
自然环境对体质的影响
• 东方之地,处于海边,气候温和,其民食鱼而 嗜咸,形成了腠理疏松、皮肤黧黑的体质;
• 西方之地,多山旷野,水土刚强,其民形成了 肥壮体质;
• 南方之地,气候炎热,地势低下,水土薄弱, 其民形成了皮肤色赤、腠理致密的体质;
4
日常生活养胃护胃
• 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 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 格遵守。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 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 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 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 产生太大的差别。
5
日常生活养胃护胃
• 每日清晨适当的喝一杯 现烧的白开水对胃功能 的恢复非常有用,这杯 水不但可以帮助身体将 一夜代谢的垃圾排出体 外,还可以激活胃动力, 让胃舒服的投入新一天 的工作。
6
日常生活养胃护胃
• 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 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 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 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话,还 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 睡,因而建议少吃多餐, 细嚼慢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超细胃镜检查
胃镜活检
20
特点:插入容易,安全系数高 ,图像清晰 ,能
活检和照像 、钳取异物,在胃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A
B
级
级
C 级
D 级
22
+ ◆洛杉矶(Los Angeles, LA)分类(1994年第 10届洛杉矶国际消化会议制定)
◆ A级:食管粘膜有一个或几个<5mm的粘膜 损伤(mucous break);
30
胃液分析
胃液是由壁细胞、主细胞和粘
பைடு நூலகம்
液细胞分泌的胃酸、胃蛋白酶和粘液
等物质组成,检查胃液的分泌和组成
成分对于诊断胃的疾病有一定意义。
比如恶性贫血时,胃酸会明显减低。
31
胃酸分泌测定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基础胃酸分泌量 最大胃酸分泌量 高峰胃酸分泌量 对于区分胃病是良性还是恶性和对于胃
泌素瘤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口淡、口腻、口臭;
+ 二、泛酸 + 三、嗳气(噫) + 四、呕吐(恶心) + 五、胃痛
17
+ 六、纳呆(厌食) + 七、嘈杂 又名心嘈,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
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农,莫名其妙的一 种症状。
+ 八、脘胀(胃脘胀满) + 九、便秘 + 十、泄泻
18
常用检查方法
◆电子胃镜 ◆钡餐 ◆胃液分析 ◆胃酸分泌测定 ◆幽门螺杆菌检查
治胃病
1
+ 什么是胃病? + 为什么会得胃病? + 如何诊断胃病? + 胃病怎么治疗? + 如何预防胃病?
2
什么是胃病?
胃病的范围很广,既包括急性胃炎、急 性胃扩张、上消化道出血等急性病,又包 括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下垂等慢性 病。它们有的表现胃剧烈疼痛,有的症状 迁延反复,有的可能会转变胃恶性肿瘤, 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危及生命,无论那一种 情况都会严重影响病人及家属的生活和工 作,给社会带来危害。
8
《临证医案指南》叶天士
认为 “纳食主胃,运化主脾。” 提出:
“脾胃当分析而论”。并提出“胃宜降
则和”,若“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 但不通降,亦病矣” 。 叶氏治胃之通降法, 叶天士 既不依赖辛开苦降之药,又不主用苦寒下 夺之品,叶氏指出此二者均易损伤胃气。 故其主用“甘平或甘寒濡润,以养胃阴, 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为叶
+ 其他:还包括有腐蚀性化学物质、饮食、 免疫等因素。
12
+生理
胃 — 受纳、腐熟;主降;喜润恶燥
+病理
+ 胃 — 脘胀(痛),呕恶,呃逆嗳气
+ 病机特点 + 有胃气失于通降、胃热、瘀阻、脾虚、肝
郁等。
13
病因
+ 一、郁怒伤肝:
+ 二、饮食不结:
+ 1、食积犯胃
+ 2、毒物伤胃
+
(1)食物中毒
+
5
三个里程碑
《伤寒论》 初创脾胃辩证体系
《脾胃论》
开创脾胃病学派 (重脾阳)
《临证指南医案》
增补胃阴论 (重胃阴)
6
《伤寒论》张仲景
• “脾胃者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五脏六
腑皆禀气于脾”,“脾裹血,温五脏。”
在《内经》、《难经》对脾脏论述的基
础上,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四
10
+ 3)酒精:酒精会破坏胃粘膜屏障,使胃 酸反向渗透入胃粘膜中对胃粘膜造成损害。 由于酒精在胃内很快被吸收,因此对胃粘 膜具有很强的损伤作用。
+ 4)感染因素: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 染引起,自80年代以来,它在消化性溃疡 和胃炎中发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11
+ 5)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先天或吸烟等因 素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十二指肠液 反流到胃里面来引起对胃的刺激。
(2)药物伤胃
+
(3)烟毒损胃
+ 三、邪气阻络:
+ 1、气滞血瘀
+ 2、气虚血瘀
14
四、六淫所伤: 1、寒邪凝滞。 2、湿阻中焦。 3、暑湿阻胃。
五、脾胃虚弱 1、脾胃虚寒 2、胃阴不足 总之,不外乎脾胃气机郁滞,升降失常,即
所谓“不通则痛”。
15
病史
症状
查体
辅检
16
十大症状
+ 一、口味异常 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辣、
3
反流性食管炎 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球 部溃疡
4
祖国医学对脾胃的认识
◆古人常把贮藏谷物的称为仓,把储藏
米的地方成为禀,储藏粮食的地方称为仓禀。 而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饮入的水谷食物 贮存于胃,并消化成为有用的营养物质以供 人体的生命需要,因此古人形象的把胃称为 “仓禀之官”、“水谷之海”,主受纳。因 为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要正常进行,都依赖 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古人又把脾胃 喻为“后天之本”。
张仲景
季脾旺不受邪”,奠定了脾胃学术思
想的基本框架。“养胃气、存津液”
的学术思想贯穿着《伤寒论》各篇。
7
《脾胃论》李东垣
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 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
扶正必先补脾土”,这便是“内伤脾胃,百 李东垣
病由生”的著名论点,也是“脾胃为后天 之本”的体现。在治法上重视升补脾胃清阳, 成为了“补土派”的创始人。
◆ B级:同A级外,连续病变粘膜损伤>5mm; ◆ C级:非环形的超过两个皱襞以上的粘膜融合
性损伤; ◆ D级:粘膜有环形融合性损伤病灶。
23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disease PUD)
24
25
26
慢性胃炎
27
28
29
钡餐
特点:非插入性 的治疗,较胃镜 易为病人所接受, 且可以动态的观 察胃肠道的蠕动, 观察范围包括全 消化道。
天士通降法之精髓。
9
为什么会得胃病?
◆我们通常所说的胃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最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 阿司匹林、消炎痛、扑热息痛等)和抗肿 瘤化疗药、氯化钾、铁剂、激素类药物。
2)应激因素:主要有严重创伤,脑血管意外 (如中风),大手术、严重烧伤、败血症、 休克、酸中毒等 。
32
幽门螺杆菌检查
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快速尿 素酶法、组织染色法、培养法、血清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C-14呼气试 验等。
33
胃粘膜表面的Hp ( 银染色 )
34
Hp的电镜图
35
一、胃阴虚证
概 念 胃阴不足,虚热内扰之证
+ 机制
温病后期 情志化火
剧烈吐泻
嗜食辛辣
36
表现·分析
胃脘隐隐灼痛 ---- 虚火灼伤胃络 饥不欲食,或嘈杂 ---- 胃失濡养 干呕呃逆 ---- 虚热内扰,胃失和降 阴虚证:口燥咽干,便秘,尿短赤
超细胃镜检查
胃镜活检
20
特点:插入容易,安全系数高 ,图像清晰 ,能
活检和照像 、钳取异物,在胃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A
B
级
级
C 级
D 级
22
+ ◆洛杉矶(Los Angeles, LA)分类(1994年第 10届洛杉矶国际消化会议制定)
◆ A级:食管粘膜有一个或几个<5mm的粘膜 损伤(mucous break);
30
胃液分析
胃液是由壁细胞、主细胞和粘
பைடு நூலகம்
液细胞分泌的胃酸、胃蛋白酶和粘液
等物质组成,检查胃液的分泌和组成
成分对于诊断胃的疾病有一定意义。
比如恶性贫血时,胃酸会明显减低。
31
胃酸分泌测定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基础胃酸分泌量 最大胃酸分泌量 高峰胃酸分泌量 对于区分胃病是良性还是恶性和对于胃
泌素瘤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口淡、口腻、口臭;
+ 二、泛酸 + 三、嗳气(噫) + 四、呕吐(恶心) + 五、胃痛
17
+ 六、纳呆(厌食) + 七、嘈杂 又名心嘈,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
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农,莫名其妙的一 种症状。
+ 八、脘胀(胃脘胀满) + 九、便秘 + 十、泄泻
18
常用检查方法
◆电子胃镜 ◆钡餐 ◆胃液分析 ◆胃酸分泌测定 ◆幽门螺杆菌检查
治胃病
1
+ 什么是胃病? + 为什么会得胃病? + 如何诊断胃病? + 胃病怎么治疗? + 如何预防胃病?
2
什么是胃病?
胃病的范围很广,既包括急性胃炎、急 性胃扩张、上消化道出血等急性病,又包 括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下垂等慢性 病。它们有的表现胃剧烈疼痛,有的症状 迁延反复,有的可能会转变胃恶性肿瘤, 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危及生命,无论那一种 情况都会严重影响病人及家属的生活和工 作,给社会带来危害。
8
《临证医案指南》叶天士
认为 “纳食主胃,运化主脾。” 提出:
“脾胃当分析而论”。并提出“胃宜降
则和”,若“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 但不通降,亦病矣” 。 叶氏治胃之通降法, 叶天士 既不依赖辛开苦降之药,又不主用苦寒下 夺之品,叶氏指出此二者均易损伤胃气。 故其主用“甘平或甘寒濡润,以养胃阴, 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为叶
+ 其他:还包括有腐蚀性化学物质、饮食、 免疫等因素。
12
+生理
胃 — 受纳、腐熟;主降;喜润恶燥
+病理
+ 胃 — 脘胀(痛),呕恶,呃逆嗳气
+ 病机特点 + 有胃气失于通降、胃热、瘀阻、脾虚、肝
郁等。
13
病因
+ 一、郁怒伤肝:
+ 二、饮食不结:
+ 1、食积犯胃
+ 2、毒物伤胃
+
(1)食物中毒
+
5
三个里程碑
《伤寒论》 初创脾胃辩证体系
《脾胃论》
开创脾胃病学派 (重脾阳)
《临证指南医案》
增补胃阴论 (重胃阴)
6
《伤寒论》张仲景
• “脾胃者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五脏六
腑皆禀气于脾”,“脾裹血,温五脏。”
在《内经》、《难经》对脾脏论述的基
础上,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四
10
+ 3)酒精:酒精会破坏胃粘膜屏障,使胃 酸反向渗透入胃粘膜中对胃粘膜造成损害。 由于酒精在胃内很快被吸收,因此对胃粘 膜具有很强的损伤作用。
+ 4)感染因素: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 染引起,自80年代以来,它在消化性溃疡 和胃炎中发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11
+ 5)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先天或吸烟等因 素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十二指肠液 反流到胃里面来引起对胃的刺激。
(2)药物伤胃
+
(3)烟毒损胃
+ 三、邪气阻络:
+ 1、气滞血瘀
+ 2、气虚血瘀
14
四、六淫所伤: 1、寒邪凝滞。 2、湿阻中焦。 3、暑湿阻胃。
五、脾胃虚弱 1、脾胃虚寒 2、胃阴不足 总之,不外乎脾胃气机郁滞,升降失常,即
所谓“不通则痛”。
15
病史
症状
查体
辅检
16
十大症状
+ 一、口味异常 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辣、
3
反流性食管炎 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球 部溃疡
4
祖国医学对脾胃的认识
◆古人常把贮藏谷物的称为仓,把储藏
米的地方成为禀,储藏粮食的地方称为仓禀。 而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饮入的水谷食物 贮存于胃,并消化成为有用的营养物质以供 人体的生命需要,因此古人形象的把胃称为 “仓禀之官”、“水谷之海”,主受纳。因 为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要正常进行,都依赖 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古人又把脾胃 喻为“后天之本”。
张仲景
季脾旺不受邪”,奠定了脾胃学术思
想的基本框架。“养胃气、存津液”
的学术思想贯穿着《伤寒论》各篇。
7
《脾胃论》李东垣
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 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
扶正必先补脾土”,这便是“内伤脾胃,百 李东垣
病由生”的著名论点,也是“脾胃为后天 之本”的体现。在治法上重视升补脾胃清阳, 成为了“补土派”的创始人。
◆ B级:同A级外,连续病变粘膜损伤>5mm; ◆ C级:非环形的超过两个皱襞以上的粘膜融合
性损伤; ◆ D级:粘膜有环形融合性损伤病灶。
23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disease PUD)
24
25
26
慢性胃炎
27
28
29
钡餐
特点:非插入性 的治疗,较胃镜 易为病人所接受, 且可以动态的观 察胃肠道的蠕动, 观察范围包括全 消化道。
天士通降法之精髓。
9
为什么会得胃病?
◆我们通常所说的胃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最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 阿司匹林、消炎痛、扑热息痛等)和抗肿 瘤化疗药、氯化钾、铁剂、激素类药物。
2)应激因素:主要有严重创伤,脑血管意外 (如中风),大手术、严重烧伤、败血症、 休克、酸中毒等 。
32
幽门螺杆菌检查
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快速尿 素酶法、组织染色法、培养法、血清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C-14呼气试 验等。
33
胃粘膜表面的Hp ( 银染色 )
34
Hp的电镜图
35
一、胃阴虚证
概 念 胃阴不足,虚热内扰之证
+ 机制
温病后期 情志化火
剧烈吐泻
嗜食辛辣
36
表现·分析
胃脘隐隐灼痛 ---- 虚火灼伤胃络 饥不欲食,或嘈杂 ---- 胃失濡养 干呕呃逆 ---- 虚热内扰,胃失和降 阴虚证:口燥咽干,便秘,尿短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