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第1课时)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金属键
5
金属键
4、电子气理论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解释
⑴金属导电性的解释
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带负电的“电子气” (自由电子),这些电子气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 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定向运 动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不同的金属导 电能力不同,导电性最强的三中金属是:Ag、Cu、 Al
金属键
⑵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电子气”(自由电子)在运动时经常与金 属离子碰撞,引起两者能量的交换。当金属某部 分受热时,那个区域里的“电子气”(自由电子) 能量增加,运动速度加快,通过碰撞,把能量传 给金属离子。“电子气”(自由电子)在热的作 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 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 同的温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由电子
2014年7月29日星期二
错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属离子
金属原子
9
金属键
【总结】金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金属离子 自由电子在外加 和自由电 电场的作用下发 子 生定向移动
2014年7月29日星期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25张PPT)

A.铜
①简单立方
B.钋
②体心立方
C.钾
③六方
D.镁
④面心立方
解析:简单立方的是钋,体心立方的有Na、K、Fe等,
六方最密堆积的有Mg、Zn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有
Cu、Ag、Au。
2.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放置有下图所示的两种方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a)为非密置层,配位数为6 B.图(b)为密置层,配位数为4 C.图(a)在三维空间里堆积可得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
方最密堆积
D.图(b)在三维空间里堆积仅得简单立方堆积
解析
解析: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密置 层排列,另一种是非密置层排列。密置层排列的空间利用率 高,原子的配位数为6,非密置层的配位数较密置层小,原子 的配位数为4。由此可知,图中(a)为密置层,(b)为非密置 层。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堆积可得到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 最密堆积模型,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堆积可得简单立方堆积 和体心立方两种堆积模型。所以,只有C选项正确。 答案:C
(2)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
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 )
(3)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 )
(4)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C.Al
D.K
解析:金属原子的半径越小,价电子数目越多,金属键就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第2课时)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11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三维空间里非密置层的 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
(1)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 正对着 第一层小球的球心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2)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 正对着 第一层小球形成的空穴
12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简单立方堆积
Po
简 单 立 方 晶 胞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13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石墨是层状结构的混合型晶体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41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思考题
(1)六方紧密堆积的晶胞中: 金属原子的半径r与六棱柱的边长a、高h有什么 关系? (2)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的晶胞中: 金属原子的半径r与正方体的边长a有什么关系?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42
( 1) ABAB… 堆积方式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 2) ABCABC… 堆积方式
25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俯视图
1 6 2 3 4
1 6
2
3 4
5
5
A
B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对准第一层的 1、3、5 位 (▽)或对准 2、4、6 位(△)。 关键是第三层,对第一、二层来说,第三层可 以有两种最紧密的堆积方式。
上下层各4
6 7 2 3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19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②金属原子半径 r 与正方体边长 a 的关系:
b a
a a
2a
a
2a
b = 3a b = 4 r 3a=4r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20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第三节金属晶体[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辨识常见的金属晶体,能从微观角度分析金属晶体中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利用金属晶体的通性推导晶体类型,从而理解金属晶体中各微粒之间的作用,理解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并能用均摊法分析其晶胞结构。
一、金属键和金属晶体1.金属键(1)概念: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实质: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分子〞。
(3)特征: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金属晶体(1)金属晶体通过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形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性质(1)金属单质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晶体。
(2)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
(3)金属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电子,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前者导电过程中不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后者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
因而,二者导电的本质不同。
例1以下关于金属键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其实质与离子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B.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与共价键类似,也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金属键是带异性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D.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考点]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题点] 金属键的理解答案 B解析从基本构成微粒的性质看,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实质类似,都属于电性作用,特征都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自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提供的,并且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内运动,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从这个角度看,金属键与共价键有类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如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第0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3节 金属晶体

资料 金属之最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汞 [-38.87℃]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钨 [3410℃]
密度最小的金属是-------- 锂 [0.53g/cm3]
密度最大的金属是-------- 锇 [22.57g/cm3]
硬度最小的金属是-------- 铯 [0.2]
硬度最大的金属是-------- 铬 [9.0] 延性最好的金属是-------- 铂[铂丝直径:50100 mm] 展性最好的金属是-------- 金[金箔厚: 1001m00m] 最活泼的金属是---------- 铯 最稳定的金属是---------- 金
[2016·全国卷Ⅱ,37(3)节选]单质铜及镍都是由______键形成的晶体。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2017·全国卷Ⅰ,35(2)节选]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 但 金 属 K 的 熔 点 、 沸 点 等 都 比 金 属 Cr 低 , 原 因 是 __K__的__原__子__半__径__较__大__且__价__电___子__数__较__少__,__金__属__键__较__弱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三种晶体类型与性质的比较
晶体类型 概念
作用力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相邻原子之间以共价 分子间以分子 键相结合而成具有空 间作用力相结 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合而成的晶体
共价键
范德华力
构成微粒
熔沸点 物 理 硬度 性 质 导电性
原子 很高 很大
无(硅为半导体)
分子 很低 很小
无
金属晶体
通过金属键 形成的晶体
a
aa
a
a=2r
晶胞中平均分配的原子数:1 配位数:6 空间利用率:52% 空间利用率太低!
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 第三章 第三节第二课时 金属晶体原子堆积模型

空间 配位 晶胞 利用 数
率
52% 6
实例
Po
68% 8
K、 Na、Fe
74% 12
Mg、Zn、Ti
74% 12
Cu、Ag、Au
PART 4
混合晶体(石墨)
四、拓展探究——混合晶体(石墨)
阅读教材P76,“2、混合晶体”,了解石墨的结构。
➢ 结构特点——层状结构
1、同层内碳原子采取sp2 杂化,以共价键(σ键)结
= 74 %
练习:
1、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在二维空间有三种放置方式 B.金属晶体中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可形成两种堆积方式,其配 位数都是6 C.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是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形成 的两种堆积方式 D.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堆积有多种方式,其空间利 用率相同
这种堆积方式空间利用率 (52%) 。
三、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堆积模型
简单立方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解:晶胞边长为a,原子半径为r. a =2 r
每个简单立方晶胞含原子数目: 8 1/8 = 1
空间利用率 = 4/3 r 3 / a 3 = 4/3 r 3/ (2r ) 3 100 %
= 52 %
解:晶胞边长为a,原子半径为r.
√3a =4 r
每个晶胞含原子数目:8 1/8 +1=2
r
空间利用率
= 晶胞含有原子的体积/晶胞体积
a
2r
r
a
a
三、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堆积模型
对比两种最密堆积方式的异同
镁型
铜型
三、三维空间的堆积模型一(3)镁型
1200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人教课标版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PPT课件

2.关于ⅠA族和ⅡA A.同一周期中,ⅠA族单质的熔点比ⅡA B .浓度都是 0.01mol·L - 1 时,氢氧化钾溶液的 pH 比 C. D.
2019/3/10
3.有A 、B、C 三种元素。已知①4gA 元素的单质与 水 作 用 , 标 况 下 放 出 H22.24L , 反 应 中 有 1.204×1023 个电子发生转移。② B 元素可与 A 形成 AB2 型的离子化合物,且知 A 、 B 的离子具有相同的 核外电子排布。③元素C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 1mol该盐含42个电子。据此填写下列空白:
铂
金
最活泼的金属是---------- 铯 最稳定的金属是---------- 金
2019/3/10
练习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 ) C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2019/3/10
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晶体类型 导电时的状态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导电粒子
2019/3/10
水溶液或 晶体状态 熔融状态下 自由移动的离子 自由电子
导热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它必然是物质运动 的结果,那么金属晶体导热过程中“电子气”(自由 电子)担当什么角色? ⑵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电子气”(自由电子)在运动时经常与金属离子碰 撞,引起两者能量的交换。当金属某部分受热时,那 个区域里的“电子气”(自由电子)能量增加,运动 速度加快,通过碰撞,把能量传给金属离子。“电子 气”(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 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 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人教化学选修3第三章第3节 金属晶体(共23张PPT)

非密置层
密置层
“心对 心”
“心对 空”
“ABAB…”
“ABC ABC”
简单 体心 立方 立方
六方 面心立 最密 方最密
配位数 6
8
12 12
空间利用 52% 68% 率
74%
74%
【典例】结合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回答以下问题: (1)有下列金属晶体:Na、Po、K、Fe、Cu、Mg、Zn、Au 其堆积方式为:
方式Ⅰ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
正对着 第一层小球的球心
“心对心”
方式Ⅱ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
正对着 第一层小球的空隙
“心对空”
简单立方堆积(scp) “心对心”
Po
例题解析
例1.求简单立方堆积原子的配位数及原子半径 与晶胞棱长的关系以及空间利用率?
6
2
1
3
4
5
棱长=球半径×2
体心立方堆积(bcp) “心对空”
2.(1)如图所示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
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_②__。
(2)如图为金属铜的一个晶胞,请完成以下各题。
①该晶胞“实际”拥有的铜原子数是__4__个。 ②该晶胞称为__C__(填序号)。
A.六方晶胞 B.体心立方晶胞 C.面心立方晶胞
作业
利用手里模型动手完成四种堆积方式 利用几何知识计算六方最密堆积方式的空 间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
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镁型,③为钾型,④ 为铜型 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个,②2个, ③2个,④4个 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 ④12 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
26、某些金属晶体(Cu、Ag、Au)的原子按面 心立方的形式紧密堆积,即在晶体结构中可 以划出一块正立方体的结构单元,金属原子 处于正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侧面上,试 计算这类金属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
3.空间利用率:
——晶体的空间被微粒占据的体积百分数,用 它来表示紧密堆积的程度。
思考交流 :
取12个等直径圆球,每4个球排成一排作为一 组, 将2组球平放在同一平面上,使球与球之间 尽可能多地紧密接触,有多少种堆积方式?
I型(头碰头)
II型(头对空)
2
23
1
3
4
1
4
65
非密置层 配位数为4
密置层 配位数为6 返
确的是( B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 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 不同
D.金属单质的熔点总是高于分子晶体
12、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 存在( C ) A.脱落价电子后的金属离子间的相互 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脱落了价电子的金属离子与脱落的 价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C.可溶性碱
D.可溶性盐
16、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B )
A.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 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可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 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17、某些金属晶体(Cu、Ag、Au)的原子按面 心立方的形式紧密堆积,即在晶体结构中可 以划出一块正立方体的结构单元,金属原子 处于正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侧面上,试 计算这类金属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
金块 银手镯
铂金戒指
金
属
铜合金小号
晶
体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夯实基础:
一、几个概念
金 属 晶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二维平面堆积模型 体
三、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堆积方式
一、几个概念
1.紧密堆积:
——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使微粒尽可能的相互接 近,使它们占有最小的空间。
2.配位数:
——在晶体中与每个微粒紧密相邻的微粒个数
2r3
2r
空间利用率=
V球 100% V晶胞
h
2r
2 4 r3
3 100%
8 2r3
=74%
返回
知识要点总结
堆积模型 采纳这种堆 空间 配位数 晶胞
积的典型代 利用
表
率
简单立方 Po (钋) 52% 6
体心立方 K、Na、Fe 68% 8
六方最密
堆积 Mg、Zn、Ti 74%
12
面心立方 Cu, Ag, Au
A.Li Na K
B.Na Mg Al
C.Li Be Mg
D.Li Na Mg
10、下列有关金属晶体叙述正确 的是( B )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 在
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 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C.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1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中正
24、金晶体的最小重复单元(也称晶胞)是面心立 方体,如图所示,即在立方体的8个顶点各有一个 金原子,各个面的中心有一个金原子,每个金原 子被相邻的晶胞所共有。金原子的直径为d,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表示金的摩尔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___4_____个金原子。 (2)欲计算一个晶胞的体积,除假定金原子是刚性 小球外,还应假定_金__属_原__子__间_相__接_触__,_即。相切 (3)一个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4)金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8
返回
2.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密置层堆积方式
镁型
铜型
a.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铜型(Cu、Ag、Au)
第三层的另一种排列方式, 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 2,4,6 位 ,不同于 AB 两层的位置,这是 C 层。126 Nhomakorabea3
54
12
6
3
54
12
6
3
54
第四层再排 A,于是形
A
成 ABC ABC 三层一个周
期。 得到面心立方堆积。
C
B
12
A
6
3
54
C
B
配位数_1_2。
A
( 同层_6_,上下层各_3_ ) 此种立方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cp) 配位数 12 ,空间利用率为74%
3.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金属原子半径 r与正方体边长a 的关系: 边长为 a 面对角线边长为 2 a=4r
2a 4r
r 2 a 4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过程: 1个晶胞中平均含有4个原子
4r
a 2 2r
V球
4
4 r3
3
a
V晶胞 a3 (2 2r)3 16 2r3
空间利用率=
V球 V晶胞
100%
4 4 r3
3 100% 16 2r3
=74%
返回
b.六方最密堆积
2
1
3
6
4
5
2
1
3
6
4
5
——镁型(Mg、Zn、Ti) 第三层与第一层“心对 心”,以两层为一周期
金属原子半径r与正方体边长a的关系:
r 3 a 4
ba
a
2a
a
a
2a
b= 3a b=4r
3a=4r
体心立方堆积:
立方体的棱长为a,
球的半径为 r = 3 a /4
a
过程:
b
1个晶胞中平均含有2个原子
a
空间利用率 =
2 4 r3
3 a3
100%
2 4 r3
(
3 4
r)3
100%
3
3 ´100% 68%
2、如图所示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
的化学式为AX3的是 ② 。
3、如图为金属铜的一个晶胞,请完成以下各 题。 ①该晶胞“实际”拥有的铜原子数是__4__个。 ②该晶胞称为__C__(填序号)。 A.六方晶胞
B.体心立方晶胞
C.面心立方晶胞
4、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 存在( C )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方式Ⅰ: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
正对着 第一层小球的球心
“心对心”
方式Ⅱ: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
正对着 第一层小球的空隙
“心对空”
a.简单立方堆积 ——Po
“心对心”
配位数:6 空间利用率:52%
1.简单立方堆积:
金属原子半径r与正方体边长a的关系:
a
a
a
a
a=2r
简单立方堆积:
立方体的棱长为2r,球的半径为r
回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二维平面堆积模型 有两种排布方式:
非密置 空层间利用率较小
密置层
空间利用率较大
返 回
三、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堆积方式 1.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非密置层堆积方式
a.简单立方堆积
b.体心立方堆积 2.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密置层堆积方式
a.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b.六方最密堆积
1.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非密置层堆积方式
C.用铂金做首饰
D.铁易生锈
8、下列物质中含有金属键的 是( AB)
A.金属铝 B.合金 C.NaOH D.NH4Cl
9、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的多少有关, 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 半径大小也有关,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大, 金属键越弱。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
高的是( B )
过程:
1个晶胞中平均含有1个原子
2r
V球=
4 r3
3
V晶胞=(2r)3=8r3
空间利用率=
V球 100% V晶胞
=52%
4 r3
3 8r 3
100%
返回
2.体心立方堆积 ——(钾型)碱金属、铁
“心对空”
体心立方堆积——钾型( 碱金属、Fe )
(1)配位数: 8
(2)空间利用率: 68%
2、体心立方堆积
D.金属原子与价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13、下列有关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金属键是金属离子与“电子气”之间的较 强作用,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B.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化学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范德华力是分子间存在的一种作用力,分 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B.“电子气”为所有原子所共有
C.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低
D.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
20、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放置有如图所示
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图a为非密置层,配位数为6 B.图b为密置层,配位数为4 C.图a在三堆空间里堆积可得六方最密堆积和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D.图b在三维空间里堆积仅得简单立方堆积
D.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分子间的一种作用 力,所以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
14、金属晶体的特征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