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Word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docx

(完整word版)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docx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凤头豹尾全文生辉训练目标:1、了解记叙文开头、结尾的重要性。

2、掌握入题要快、扣题要紧、点题要明、结尾要翘的行文原则。

3、学会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作文中加以灵活运用。

训练重点:学会设计记叙文开头、结尾的方法。

训练难点: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开头、结尾的方法。

课前准备:积累一些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课时建议: 2课时训练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 (内容丰富,健美充实,容量大),“豹尾” (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

我们写作文时,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

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将会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

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理。

二、例文导学1、教师质疑那么,怎样的作文开头才是好的呢?有哪些常见好用的方法呢?2、学生阅读示例,探究方法示例 A“我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

”(《我有一个好习惯》)方法: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要点: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描写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进入主题。

示例 B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

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

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地注着意欲出暖巢的小。

画面,眼神,我想起了母⋯⋯(《面母的目光》)方法:写景状物,渲染气氛要点:文章的开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的境或交代故事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

示例 C伴着年关里啦的鞭炮声,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走来,明眸含情。

你用的温馨,使我蜡黄的泛起;你用的吟唱,醒我迷茫的信念。

我,不再郁、沉、彷徨,也不再坐等、望、祈祷,我要振作,、追回你以及你我曾制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方法:抒情,确定基要点:用几句恰当的抒情做开,或感染者,或点明主旨,起下文。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明确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1.3 教学内容:1.3.1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1.3.2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1.3.3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安排第二章: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2.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开头质量。

2.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2.3 教学内容:2.3.1 作文开头的基本方法2.3.1.1 直接导入法2.3.1.2 背景引入法2.3.1.3 设问导入法2.3.2 作文开头的技巧2.3.2.1 引人入胜的的开头2.3.2.2 生动形象的开头2.3.2.3 创新独特的中考作文开头第三章: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3.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结尾质量。

3.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3.3 教学内容:3.3.1 作文结尾的基本方法3.3.1.1 自然结尾法3.3.1.2 总结结尾法3.3.1.3 悬念结尾法3.3.2 作文结尾的技巧3.3.2.1 画龙点睛的结尾3.3.2.2 深刻感悟的结尾3.3.2.3 创新独特的结尾第四章: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4.1 目的:让学生掌握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技巧,使作文整体流畅。

4.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4.3 教学内容:4.3.1 开头和结尾衔接与过渡的重要性4.3.2 衔接与过渡的方法和技巧4.3.2.1 自然过渡法4.3.2.2 引用过渡法4.3.2.3 句子过渡法第五章:实战演练与修改5.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和修改,提高作文开头和结尾的质量。

5.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5.3.1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常见问题分析5.3.2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实战演练5.3.3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修改指导第六章: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案例分析6.1 目的: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使学生领悟到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开头结尾篇--中考指导教案(二)

开头结尾篇--中考指导教案(二)

中考作文辅导—开头结尾篇一、引人入胜的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

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

文章的开头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可以设置疑问,引人入胜;可以描写环境,烘托气氛;也可以用谚语、诗词,起势峻陵,别具匠心,别具一格。

例:小草不会一直嫩绿,总会有枯萎的时候;花儿不会一直艳丽,总会有凋谢的时候;天空不会一直晴朗,总会有乌云密布的时候;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无数的困难,人生才会精彩不停!此段用“小草、花儿、天空”引出“人生”的话题,恰合题意,运用排比,且语句长短相间,显示了从容不迫,信手拈来之文学功底。

中考作文开头技巧*技巧一:引用切题法名人名言、诗歌辞赋、俗语谚语,其语言富于文采,又具有很强的哲理意蕴和启示作用,如能恰到好处地给予运用,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寻味,使文章开头的语言呈现出光彩来。

例1:陕西一考生《助跑与成功》的开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的一首短诗,它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

点评:这篇作文开头通过引用冰心的短诗,得出了与标题紧密相切的“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的中心论点,为下面的深入论证树起了必要的“靶子”。

而且,这样的开头足以显示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对作文获得高分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例2:满分作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开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那是一方美丽的土地,一方让人无法割舍的土地。

我把生命的根留在那里,那里,有一种声音,如微风,清清凉凉,抚慰心田;有一种声音,如阳光,飘飘洒洒,洒满温情。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教案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教案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基本技巧,提高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写作词汇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开头的技巧:引人入胜、悬念迭起、开门见山、定义解释等。

2. 作文结尾的技巧:画龙点睛、回味无穷、前后呼应、总结全文等。

3. 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运用所学到的开头和结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些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引发学生对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兴趣和重视。

2. 讲解:详细讲解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基本技巧,并提供相关实例进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运用所学到的开头和结尾技巧。

4. 点评: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日常写作中运用开头和结尾技巧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基本技巧,提供相关实例进行讲解。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运用所学到的开头和结尾技巧。

3. 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写作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作品的质量:是否能够运用开头和结尾技巧,使作文更加吸引人和有深度。

2. 学生对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视程度:是否能够在日常写作中主动运用所学技巧。

3.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是否对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技巧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写作练习。

六、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示例:提供一些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 写作练习材料:提供一些写作题目和素材,供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从中学习借鉴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

3. 定期进行写作练习,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指导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指导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指导【篇一: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九年级作文教学案(6)教学内容: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教学目标:1 、为适应中考要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好较优秀的作文,教会学生精心设计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

2 、通过范文指导和专项训练,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几类开头、结尾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好的开头能引起“尝一口想得一杯”的浓厚兴趣。

如果把开头比作“凤头”,那么结尾就有如“豹尾”。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

二、开头常见毛病1、东拉西扯,不入题或入题慢。

2、头重脚轻,开头冗长。

有些同学写文章在开头部分写得太多,而后半部分内容偏少,从而导致头重脚轻的毛病。

如有同学在一段三行题记后,用了十三行267个字写第一段,颇具大头外星人之型。

3、突兀,不明就理。

开头突兀,令阅卷人费解,不明就里。

如“人的一生无法预测结果,却能享受过程。

过程努力了,结果就无悔了。

”4、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或“改编”材料,杜撰故事,更把文章中心引向他途。

5、不必要的释题。

三、设立开头应注意:1、要向主题靠拢:要迅速明了文章主旨,尽快将文章的主题凸显出来,切勿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引发老师阅读的兴趣。

2、要短小精悍:简洁,切勿繁琐。

要力求以最简明的语言将读者引入文中3、要有文采:开头力求避俗就新,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四、开头方略 1、开门见山法就是起笔点题,不转弯抹角,或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如《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浮浮沉沉是人生。

没有永远的阳光明媚,也不会永远阴雨绵绵。

美丽常与荆棘同在,彩虹总有风雨相伴,没有经历过暴风雨的船帆,永远只是一张破布。

中学考试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设计

中学考试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设计

九年级作文教学案(6)教学容: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教学目标:1 、为适应中考要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写好较优秀的作文,教会学生精心设计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

2 、通过文指导和专项训练,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几类开头、结尾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好的开头能引起“尝一口想得一杯”的浓厚兴趣。

如果把开头比作“凤头”,那么结尾就有如“豹尾”。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

二、开头常见毛病1、东拉西扯,不入题或入题慢。

2、头重脚轻,开头冗长。

有些同学写文章在开头部分写得太多,而后半部分容偏少,从而导致头重脚轻的毛病。

如有同学在一段三行题记后,用了十三行267个字写第一段,颇具大头外星人之型。

3、突兀,不明就理。

开头突兀,令阅卷人费解,不明就里。

如“人的一生无法预测结果,却能享受过程。

过程努力了,结果就无悔了。

”4、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或“改编”材料,杜撰故事,更把文章中心引向他途。

5、不必要的释题。

三、设立开头应注意:1、要向主题靠拢:要迅速明了文章主旨,尽快将文章的主题凸显出来,切勿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引发老师阅读的兴趣。

2、要短小精悍:简洁,切勿繁琐。

要力求以最简明的语言将读者引入文中3、要有文采:开头力求避俗就新,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四、开头方略1、开门见山法就是起笔点题,不转弯抹角,或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如《总在风雨之后》“浮浮沉沉是人生。

没有永远的明媚,也不会永远阴雨绵绵。

美丽常与荆棘同在,彩虹总有风雨相伴,没有经历过暴风雨的船帆,永远只是一破布。

没有昨日大雨后泥泞的路,怎会有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2、抒情法即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倾诉自己的真情,以点明文章的主旨。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教案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教案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作文开头和结尾技巧。

3. 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强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

2. 提问:大家在写作文时,是否注重开头和结尾的写法?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中的体会和困惑。

二、讲解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15分钟)1. 导入开头和结尾的概念。

2. 举例说明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3. 讲解一些常见的开头和结尾技巧:a) 悬念式开头: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

b) 导入式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故事、现象等,引出文章主题。

c) 设问式开头: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引出下文。

d) 描绘式结尾:通过对景物、人物、情感的描绘,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

e) 总结式结尾:概括全文内容,强调主题。

f) 抒情式结尾:表达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这些技巧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三、写作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尝试运用讲解的开头和结尾技巧进行写作。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分享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开头和结尾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练习开头和结尾的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3. 提醒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写作技巧。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写作兴趣浓厚。

但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评价过于谦虚,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信心。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作文开头结尾技巧指导教案

作文开头结尾技巧指导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一.考场作文开头技法指导1. 考场作文开头技法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

同样,好的开头,对于中考作文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呢?文无定法,开头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

总体说来,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

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

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

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何?我那时却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

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打下了基础。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作文教学案(6)教学内容: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教学目标:1 、为适应中考要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好较优秀的作文,教会学生精心设计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

2 、通过范文指导和专项训练,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几类开头、结尾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好的开头能引起“尝一口想得一杯”的浓厚兴趣。

如果把开头比作“凤头”,那么结尾就有如“豹尾”。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

二、开头常见毛病1、东拉西扯,不入题或入题慢。

2、头重脚轻,开头冗长。

有些同学写文章在开头部分写得太多,而后半部分内容偏少,从而导致头重脚轻的毛病。

如有同学在一段三行题记后,用了十三行267个字写第一段,颇具大头外星人之型。

3、突兀,不明就理。

开头突兀,令阅卷人费解,不明就里。

如“人的一生无法预测结果,却能享受过程。

过程努力了,结果就无悔了。

”4、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或“改编”材料,杜撰故事,更把文章中心引向他途。

5、不必要的释题。

三、设立开头应注意:1、要向主题靠拢:要迅速明了文章主旨,尽快将文章的主题凸显出来,切勿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引发老师阅读的兴趣。

2、要短小精悍:简洁,切勿繁琐。

要力求以最简明的语言将读者引入文中3、要有文采:开头力求避俗就新,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四、开头方略1、开门见山法就是起笔点题,不转弯抹角,或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如《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浮浮沉沉是人生。

没有永远的阳光明媚,也不会永远阴雨绵绵。

美丽常与荆棘同在,彩虹总有风雨相伴,没有经历过暴风雨的船帆,永远只是一张破布。

没有昨日大雨后泥泞的路,怎会有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2、抒情法即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倾诉自己的真情,以点明文章的主旨。

常用的抒情法有假设式抒情、对比式抒情和烘托式抒情三种。

如《捞起诚信的背囊》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

”作者运用比喻和对比,从对比衬托中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3、由物联想法是从一个事物写起,引出这个事物相关的人、事、理。

同理,也可由景联想,也可由事(短小的)联想。

《腊梅花》腊梅花开了,像一朵朵彩色的云霞,飘进我的心里,牵动我的情思……《月儿的答案》皓月当空。

一叶扁舟,划破了池塘的宁静,踏着月色独自地荡漾着。

我爱这池塘的宁静,尽管宁静中有一丝寂寞。

4、名言警句法是从一句名言、俗语、歌词出发,引出要写作的正文。

名言警句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聪明的作者会巧妙地引用与文章话题或观点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或俗语谚语等作为开头,既文采斐然,又能突出中心。

如: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脚印。

”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

这种开头法,容易掌握,便于使用。

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错误。

5、形象诠释法如《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

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林的沉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厉如怨是子规的哀词。

然而这些各式的奏鸣终究没能融合成一种高级的和谐来,只有我们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万籁,让话语之河汇成心灵之海。

”这样的开头曲折有致,借自然之现象,形象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语言沟通”,从而进入到人际沟通的精神领域中来。

这样也增强了文章的色彩和趣味,让人眼前一亮。

6、承接话题法开头沿着话题材料和话题所提供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延伸。

这种承接既可以从话题背景语中的结尾处续接,又可以从原材料中截取一点续接。

如:未经风雨,路面平坦坚硬,轻松走过而未留痕迹;一夜风雨后,路面泥泞不堪,艰难走过,步步脚印。

住持轻捻胡须:“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既是对小僧的启示,也是对众生人生的指引。

7、反面入手法就是从事物的反面写起,再转向正面,使文章的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

《无可厚非的名人效应》谈到名人效应,好多人马上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然后就开始逐项列举名人效应弊端的一二三四,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在我看来,名人效应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名人具有不一般的声名效应是一件很正确而且合理的事情,只要人们利用得好,它绝对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8、设问置疑法开篇设问,总起下文,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

如《当生活遭遇挫折》:“当你遇上泥泞,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或许,你会选择求救,寻求可以依靠的独木舟,抑或只是一根树枝……”以设问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立意显得较为深刻。

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又吸引了读者。

9、运用修辞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议论文开头甩掉沉闷、干瘪的味道,换之文采飞扬,情味盎然,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

如《听取心灵的召唤》:“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排偶句式的运用,使开篇气势不凡,情感充沛;“心灵之灯”的设喻,形象别致醒目,让主题凸现。

五、结尾方法。

结尾同开头一样,也是作文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

如果说开头有“先发制人”的功效,那么结尾更有“后发制人”的威力。

结尾好,会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放异彩,反之,也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

考场作文的结尾,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能“结”得住,断得下,能够点明意旨,升华主题,呼应前文,强化形象,且不可草草收兵,或画蛇添足。

(一)结尾常见的毛病1、有头无尾,结构欠缺。

有的同学写作速度太慢,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篇,以致造成有头无尾,结构不完整。

2、虎头蛇尾,收束无力。

有的同学开头洋洋洒洒,但到结尾处却无话可说,草草几句煞尾,或添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3、过分张扬,与文不符。

有的同学知道结尾的重要,不管什么文章,都借用一些优美的结尾句,结果造成结尾与正文内容和风格的不符。

4、公式化,空喊口号。

(二)结尾的要求古人云:“结尾如撞钟。

”文章结尾是全篇内容的升华之处,也是意境的深邃之处。

因此写作文一定要在结尾处多下些功夫,将结尾这个“钟”撞响。

一要结尾要收束全文;二结尾要简洁有力;三结尾要令人回味。

1、启迪式结尾。

就是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言,或充满激情的呼吁,或富有理性的启迪,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如:人生就是一条绵延长远的道路,只有泥泞才会留下脚印,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阳光,只有艰难困苦才能铸就辉煌。

2、升华式结尾。

在全文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品味出人生的意义,升华出感情的火花,闪光出生活的哲理,显示出精神风采和思想品味。

如作文《我懂得了爱》大意是:开始我不懂得什么是爱,认为所谓的“爱”都是虚幻的,后来在现实生活中,我逐渐懂得了“爱”的含义,感受到了别人的“爱”。

结尾写道:“爱是需要大家共同奉献的,不管远行的你是否已经遇到或者将会遇到早春的寒风,你都要坚持奉献,把一丝一缕的爱心送给需要的人,如果人人都这样,我们不就处在一种温馨之中了吗?不要再苦苦追求、苦苦追问幻景,投入生活吧!”3、照应式结尾(呼应式)。

如《走过泥泞》开头写: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脚印。

”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

结尾写道:“……让我们一起走过泥泞,留下自己的脚印吧!”结尾呼应开头,解决悬念,关合全文,给人以完整的美感。

一是呼应标题。

文章标题往往与主题有直接的联系,结尾照应标题不但显得首尾圆合,而且能显示出考生的话题意识,强化文章主题。

二是呼应开头。

呼应开头显得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写得好,可给读者留下整体性的美感。

4、总结式结尾。

在前文叙述、描写和论证、说明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

5、诗情画意式结尾(情景式)。

就是在结尾处用精彩的语言描绘出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画面,达到情中有景,景中含情,包含意蕴,令人回味的效果。

如《窗口》写了一个苦学的学子,用努力、艰辛和执著打开了大学之门,但自己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结尾写道:“我凝视着她那黑暗无光的窗口,那淡蓝色的窗帘死死的拉着。

初秋的小雨轻轻地敲打着玻璃窗,然后在玻璃上留下一道道水痕,仿佛是痛苦的泪水。

窗外,风声雨声交织成一曲悲壮的挽歌。

我望着眼前渐渐模糊的那一方窗口,不知是雨,还是泪水蒙住了我的眼睛,阻挡了我的视线,只觉得心里一阵阵的酸痛……”六、习作。

从下列文题中任选一篇,要求运用上述所学的开关、结尾法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六百字。

①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2母亲( 父亲,老师),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第二教时学生习作,老师来回巡视并指导写作。

从下列文题中任选一篇,要求运用上述所学的开关、结尾法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六百字。

①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2母亲( 父亲,老师),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教学目标1.通过作文讲评,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知道本人习作的优缺点。

2.通过讲评,能甄别鉴赏优秀习作,并能通过修改提升自己作文。

教学过程一、教师批改情况记录。

1.主要优点(待记录)2.主要缺点(待记录)(教师通过记录批改情况,可以对学生的作文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对学生作文存在的一些共性的不足有所了解,为下节课评讲作文作准备。

)二、亮点摘录(待记录)三、总体印象(留待批改记录)四、教师点评本次习作(留待批改记录)教师根据本班作文情况,结合具体作文,参考教者所作的一些记录,整体评析作文的优劣。

优秀学生名单及成功经验: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四、师生共同评析两篇文章(由面到点,再由理论到实践,形成认识的飞跃)1.分别选择一优一劣。

2.多媒体展示所评作文。

3.小组互评,教师再总结。

4.提醒学生评议时围绕本次训练重点,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五、扩大评析面(激励、学习、合作、实践、提高)1.多让几名学生朗读习作,其它学生点评。

2.教师可参与学生评析,作归纳总结。

3.大家推荐,评出优秀作品。

六、老师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2.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第四教时范文赏析: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有一份情,是我一生的亏欠-----那就是亲情;有一种爱,是我一生的感动------那就是母爱;有一个人,是我一生的牵挂-----那就是妈妈。

从我呱呱坠地起,妈妈就没有停止过担心与忙碌。

也许是因为耐不住寂寞,我提前五个礼拜就从妈妈的肚子里跑了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