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PPT课件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PPT课件
11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根据患者呕吐的临床表现,应该考虑哪些疾病?
1.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oenteritis) 2.胆道蛔虫: (Biliary ascariasis) 3.先天性食管闭锁: (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4.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5.胃神经官能征: (Stomach and neurotic symptoms)
• no rebound tenderness • without palpation-lump at abdomen, • murphys sign(-) • shifting dullness(-). • Bowel sounds 4/min. • Edema of lower extremities:no
胃十二指肠动脉 、 肝门静脉、
16
十二指肠降部: 腹膜外位器官。长约7~8cm。 其内面的内后壁有十二指肠纵襞、十二指肠大乳头 和/或十二指肠小乳头。 前 方:肝、小肠 内 侧:胰头、胰管、胆总管 外 侧:结肠右曲 后 方:右肾门、右肾血管、
右输尿管
17
十二指肠水平部:
腹膜外位器官。长10~12cm。
6
Auxiliary examination
2009.08.17 Upper gastrointestinal contrast:十二指肠淤积症。胃炎;胃、小 肠蠕动较慢
20100921 Upper gastrointestinal contrast: Consistent with superior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症PPT演示课件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症PPT演示课件
多学科协作
加强消化内科、血管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之间的协作, 共同研究和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提高诊疗水平 。
新型治疗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多新型的治疗 技术,如介入治疗、基因治疗等,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 合征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期体检
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人 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
疗。
05
并发症与风险
常见并发症
01
02
03
肠梗阻
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 导致肠道狭窄,食物和消 化液通过受阻,引发肠梗 阻。
营养不良
长期肠道受压,影响食物 消化和吸收,导致营养不 良。
消化道溃疡
肠道受压部位易发生缺血 和炎症,进而引发消化道 溃疡。
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的程度和并发症的风险。
应对策略
对于轻度压迫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重度压迫或伴有严重并发症 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如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等。同时,患者应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如长期卧床、脊柱过度伸展等,也可 能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对肠道的压迫增 加。
后天性因素
包括腹部手术、创伤、感染等,可能 导致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发生炎症 、狭窄或栓塞,进而引发压迫症状。
病理生理
动脉压迫
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对肠道 的压迫,可能导致肠道局部缺
血、水肿和炎症反应。
肠道功能障碍
长期的动脉压迫可能导致肠道 功能障碍,表现为腹痛、腹胀 、恶心、呕吐等症状。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疾病PPT演示课件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疾病PPT演示课件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采取少量多餐、 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避 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生活方式改善
建议患者保持适当的运动 ,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 ,以改善肠道功能。
心理支持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对疾病的认知,减少焦虑和恐惧情 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 以缓解身心紧张状态。
XX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 合征
汇报人:XXX
2024-01-16
REPORTING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目录
XX
PART 01
疾病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又称Wilkie病或十二指肠动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 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所引起的肠腔梗阻和一系列症状。
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过小,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压迫 十二指肠水平部,从而引起十二指肠梗阻。此外,脊柱前凸、身体瘦长、内脏 下垂等因素也可增加发病风险。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性别差异
相对较低,但具体发病率因地区和人 群而异。
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略多于男性。
发病年龄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青 壮年多见。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消瘦、营 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症状较轻,中型 有典型餐后上腹部胀痛和呕吐等症状,重型则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预防: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预防_肠系膜上 动脉压迫综合征怎么调理
本病目前尚无具体预防措施。
内科学疾病部分: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有关症状:
结肠梗阻、便秘伴剧烈腹痛、阵发性肠绞 痛、结肠梗阻、便秘伴剧烈腹痛、阵发性 肠绞痛、鼓肠、麻痹性肠梗阻、持续性肠 绞痛、脐周阵发性绞痛、内脏梗阻、腹痛、 恶心与呕吐。
根据间歇性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 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加重,俯卧位、 侧卧位时减轻,和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 水平段有压迫征象,B型超声或血管造影 检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缩 小时一般可做出诊断。
本病可发
内科学疾病部分: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症状及病史:
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 长时卧床者多见。呈慢性间歇性发病,持 续数天后可自行缓解,也偶见急性发病者。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 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恶心 呕吐,呕吐量较大,类似于幽门梗阻,本 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 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
病因:
血管造影正常人夹角为47~60°,当肠系 膜过长过短,内脏下垂,脊柱前倾以及肠 系膜上动脉本身的变异等均可造成。肠系 膜向下牵拉,使夹角变小,常<6~25° 而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形成肠管的狭 窄,而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内科学疾病部分: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症状及病史: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症状_肠系膜上 动脉压迫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应注意与其它造成十二指肠淤滞的疾 病相鉴别,如十二指肠肿瘤、结石、寄生 虫以及十二指肠外的其它病变(如肿瘤、 囊肿)的压迫等。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课件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课件

典型案例三
患者情况
症状表现
治疗经过
案例总结
患者男性,22岁,因反复发 作性腹痛、腹胀伴呕吐就诊 ,经检查诊断为肠系膜上动 脉综合症。
腹痛、腹胀、呕吐、食欲不 振等。
经过保守治疗(禁食、胃肠 减压、营养支持等)后症状 缓解不明显,后行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良好。
该患者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 十二指肠导致肠梗阻,经保 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良好。此案例提示 我们对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 症患者应尽早诊断、及时治 疗,以免延误病情。
ERA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饮食调整
减少食物摄入量,减轻肠 道负担,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如止疼药、胃动 力药等,缓解症状。
胃肠减压
通过放置胃管,吸出胃内 气体和液体,减轻肠道压 力。
手术治疗
肠切除术
切除受压的肠道段,解除压迫。
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
将肠系膜上动脉移位,解除对肠道的压迫。
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结扎术
腹部按摩
通过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部胀气和疼痛等症状。按摩 时应轻柔、有规律地进行。
温热疗法
温热疗法可以缓解腹部疼痛和不适感,如热敷、热水浴等。但应注意 不要过热,以免造成烫伤。
心理支持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者可能因长期疼痛和不适而产生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病理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对十二指肠 的机械性压迫,导致十二指肠排空障碍,食物淤滞,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 状。
临床表现
01 02
症状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者常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腹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呕吐物多为食物和胆汁。严重者可出现肠道出血、肠梗阻等并 发症。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讲课PPT课件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讲课PPT课件

非手术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 抗炎药物、解痉 药物等缓解症状
饮食调整:避免 刺激性食物,增 加纤维摄入,保 持大便通畅
运动疗法:适当 进行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等, 增强体质
心理治疗:缓解 患者焦虑、抑郁 等情绪,提高生 活质量
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目的:解除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恢复肠道血供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肠系膜上动脉离断术 手术效果:改善肠道血供,缓解症状 术后护理:注意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01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概述
定义和发病机制
定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 综合症是一种由于肠系膜 上动脉压迫导致的消化道 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发病机制:肠系膜上动脉压 迫导致肠道供血不足,引起 消化道症状和体征。
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 心、呕吐、腹泻等。
诊断:通过腹部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恶心、 呕吐、腹泻等
鉴别诊断:需要与肠梗阻、肠炎、 肠套叠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标准:腹部CT、MRI、超声 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等
疾病危害和并发症
腹痛:持续性或间歇性腹 痛,可放射至背部
恶心、呕吐:由于肠道功 能障碍,可能出现恶心、 呕吐等症状
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1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的临床表 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腹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或下腹部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泻: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症状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肿块,位置多在脐周或上腹部
经验和教训总结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的心理 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汇报人:
疾病发展: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 心、呕吐等症状。
预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如果治疗及时,预 后良好;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方法: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 使用抗炎、解痉、止痛等药物;手术治疗主要是解除压迫,恢复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
深入研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 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研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寻找新的
治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开发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患者:定期进行体检,及时 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运动等,以减轻症状
医护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 习和培训,提高诊断和治疗水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暴饮 暴食和过度饮酒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 相关疾病
康复锻炼:定期进 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等,增强 体质
生活习惯:保持良 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多吃 蔬菜水果
心理调适: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预防措施:预防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 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PART THREE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一种由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引起的疾病 病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导致肠系膜上静脉回流受阻 病理生理:肠系膜上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肠壁水肿、肠壁缺血、肠壁坏死等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72777精编版23页PPT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72777精编版23页PPT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72777 精编版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8/21
15
实验室检查
一般无特异,长期不能正常进食者可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化验指标异常。
2019/8/21
16
其他辅助检查
2019/8/21
17
诊断
典型的症状加上特征性的X线钡餐比较容易确诊。
2019/8/21
18
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 腹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症状需与消化性溃 疡鉴别,特别是伴有幽门梗阻时。表现为胃潴留,主要临床症 状为呕吐,呕吐物常为12h以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呈酸臭味, 但不含胆汁为其特点。
2019/8/21
13
临床表现
由于反复呕吐及食欲减退,病人可以出现消瘦、贫血、营养 不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并且多伴有情绪改变。
2.体征 发作时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波和振水音并可触及扩 张的十二指肠。
2019/8/21
14
并发症
临床可出现急性胃扩张,呕吐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 乱,氮质血症和血细胞比容增高。慢性型常为间歇发作,无明 显诱因出现食后腹部饱胀感,伴嗳气,呕吐,呕吐物量大且含 有胆汁,久之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等,甚至出现恐食症。
1.先天解剖变异 (1)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角度过小:
十二指肠水平部位于腹膜后,从右至左横跨第三腰椎和腹主
动脉,其上前方有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神经鞘骑跨。肠系膜上动 脉一般在第一腰椎水平处分出,与腹主动脉呈50°~60°角。 正常成人在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有时可见肠系膜上动脉的压迹, 如果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角度过小,或肠系膜上动 脉从腹主动脉的分支部位过低,可压迫从中间通过的十二指肠 引起梗阻症状。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2019/8/21
1
英文名称
superior mesentery artery syndromeWilkie syndromeWilkie syndromeWilkie syndromeWilkie syndromeWilkie syndrome
2019/8/21
2019/8/21
20
治疗
1.内科保守治疗 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调节饮食,增加营养 和体重。平时宜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含纤维素过多食物,注 意选择合适体位,餐后可作膝胸位半小时,加强腹肌锻炼和体 位锻炼等措施可以避免症状出现,防止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期 应休息、禁食、胃肠减压或洗胃、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纠 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缓解后先进流食,少量多餐。 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特殊处理。
2.十二指肠外的肿瘤 胰头癌或巨大胰腺囊肿压迫可引起十二 指肠淤积,腹部超声波、CT检查、内镜检查及逆行胰胆管造影 术(ERCP)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可予以区分。偶也可因 腹主动脉瘤压迫十二指肠引起本症。
2019/8/21
19
鉴别诊断
3.其他 本病还需与十二指肠内的结石、毛粪石、蛔虫团、异 物所致十二指肠梗阻相区别。
2019/8/21
9
病因
(2)十二指肠位置高: 由于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或增厚,致使十二指肠位置较高, 引起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压迫症状。 (3)脊柱前突: 脊柱前突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角度过小。 2.其他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情况 (1)瘦长体型: 瘦长体型及各种原因的消瘦可以削弱肠系膜对十二指肠水平 部的支撑作用,内脏下垂牵拉肠系膜常为本病的重要病因。 (2)手术后粘连: 腹腔内手术后粘连牵拉肠系膜可造成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 肠水平部的明显压迫。
2
别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
2019/8/21
3
类别
消化科/肠道疾病/小肠疾病
2019/8/21
4
ICD号
K63.8
2019/8/21
5
概述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y artery syndrome)亦称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 水平部或升部引起十二指肠间歇性发作慢性肠梗阻。患者多为 体型瘦长的中青年女性,也见于体重快速下降、长期卧床或有 脊柱前突的病人。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上腹痛及呕吐,严重 者需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引起 的一种病症。临床常见于瘦弱体型患者,表现为上腹痛、呕吐 (呕吐物含有胆汁、吐后舒适)、营养不良等。
2019/8/21
6
概述
X线钡餐检查有助诊断。治疗宜少食多餐、餐后俯卧、锻炼腹 肌,重者须禁食、静脉滴注高价营养物质,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2019/8/21
7
流行病学
本病少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岁左右的成人多见,女性 多于男性。
2019/8/21
8
病因
由于先天性解剖变异和(或)后天性因素引起局部解剖的改变, 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导致十二指肠淤滞和扩 张。
2019/8/21
11
发病机制
(5)束腰或脊柱石膏固定术等易诱发本病发生。
2019/8/21
12
临床表现
1.症状 病人起病缓慢,反复发作,典型者表现为餐后上腹部 胀痛或绞痛,有时疼痛可位于右上腹、脐上甚至后背部,常于 进食后2~3h发作,俯卧位或胸膝位可以减轻、缓解症状。部 分病人可表现与十二指肠溃疡类似的疼痛。由于十二指肠淤滞 和胃潴留,病人反复出现呕吐,呕吐多发生于进餐后,伴有或 不伴有腹痛,呕吐物多为混有胆汁的宿食。进食后仰卧位、站 立或坐位易呕吐,体位改变,侧卧、伏卧或胸膝位可减轻症状。
2.外科手术 手术可以解除压迫与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2019/8/21
人可酌情手术。手术方式 包括: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十二指肠血管前移术、十二指肠环行 引流术以及屈氏韧带切断松解术等。
2019/8/21
22
预后
内科治疗无效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常采用十二指 肠空肠吻合术,Treiz韧带切断术,十二指肠分流术或固定术均 得到良好效果,愈合率达90%以上。
2019/8/21
10
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十二指肠水平段或升段在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膜后 固定组织(如腹主动脉和脊柱)的前后夹持下遭致压迫所致。
1.其机制 (1)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成为锐角。 (2)十二指肠与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的距离短缩。 (3)内脏下垂。 (4)胎儿期肠管分流异常等。 2.鉴于以上解剖的关系加上以下因素 (1)急剧体重减轻。 (2)身体瘦长。 (3)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卧床。 (4)腹膜后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