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专项试题

武术专项试题
武术专项试题

武术专项试题

一.填空题

1.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和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的生产劳动,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技能发展。

3.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4.武术具有、、培养道德情操、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等作用。

5.散手指两人按照一定的使用踢、打、摔等方法____对方的竞技运动。

6.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演练形式。

7.搏斗运动指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练习形式。8.拳术指练习的运动。

9.长拳指以为其主要手型,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10、长拳的姿势要求正、直、胸、腰。

二.选择题

1、武术起源于()。

A.游戏B.战争C.体育运动D.生产劳动

2.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技能发展。

A.体育运动B.表演C.武舞D.军事技能

3.“尚武”指()武术锻炼,以求强身健体,自强不息,培养人面对现实的竞争意识。A.参与B.倡导C.开展D.倡导与参与

4.武术的本质特性是()。

A.艺术性B.技术性C.健身性D.攻防技击性

5.“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的“内”指的是人的()活动和气息运行。

A.身体B.内脏C.心志D.血液循环

6.套路运动主要的内容有拳术、器械、对练和()。

A.集体表演B.搏斗运动C.功法运动D.套路运动

7.目前武术竞赛中搏斗运动的项目有()、推手。

A.对练B.搏击C.散打D.中国功夫

8.套路运动是以()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A.技术B.技艺C.技击D.竞技

9.搏斗运动指()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

A.两人B.三人C.四人D.多人

10.武术手型中()的握法是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A.拳B.掌C.勾

三.问答题

1、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为几类?

2、试述武术的特点及其作用。

3、试述中国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4.套路运动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5.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包括哪些内容?6.长拳的主要手型和步型有哪些?

7.何谓长拳的“四击”、“八法”、“十二型”?8.什么叫刀术?

9.长拳有何运动特点?

10.什么叫剑术?

武术套路试题库

《武术套路》复习资料 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 一、武术概念 名词解释: 1、武术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武术在汉代叫武艺,在近代中国也叫国术。 判断题: 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答案:× 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答案:√ 二、武术的特点 填空题: 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技击特点和民族特点。 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判断题: 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答案:√ 三、武术的价值 填空它: 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 简答题: 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 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 名词解释: 武术流派: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 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答案:√ 简答题: 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 填空题: 武术按功能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 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答案:× 六、竞技套路 简答题: 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 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

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 填空题: 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形意拳、八卦、八极。 2、其他拳术第二类为通背、劈挂、翻子。 3、其他拳术第三类为地躺拳、象形拳。 判断题: 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通背、劈挂、翻子。()答案:× 2、其他拳术第一类为形意拳、八卦、八极。()答案:√ 3、其他拳术第三类为地躺拳、象形拳。()答案:√ 八、其他器械 填空题: 其他器械第一类为单器械,第二类为双器械,第三类为软器械。 判断题: 1、其他器械第一类为双器械。()答案:× 2、其他器械第二类为双器械。()答案:√ 3、其他器械第三类为软器械。()答案:√ 九、武术按运动形式分类 填空题: 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和。答案: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判断题: 1、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答案:√ 2、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答案:× 十、套路运动 名词解释: 套路运动 答案: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十一、套路运动的分类 填空题: 1、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单练、对练、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2、单练包括徒手的和。答案:拳术、器械 判断题: 1、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答案:√ 2、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拳术、器械和对练。()答案:× 简答题: 套路运动是如何分类的 答案: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单练又可分为徒手的拳术和器械。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徒手与器械。 十二、长拳 名词解释: 长拳: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分明,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健身武术理论考试题库(有答案)

健身武术专项理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A、格斗动作 B、技击动作 C、攻防动作 D、击打动作 2、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 A、军事训练 B、部落战争 C、生产劳动 D、狩猎 3、国民党政府于1927年6月在建立了“中央国术馆”。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4、武术的基本技击内容是: A、踢、打、摔、拿、击、刺 B、踢、打、穿、蹦、跳、跃 C、跌、扑、滚、翻、击、刺 D、弓、马、仆、虚、歇、丁 5、被誉为“开创武侠之先河”的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6、西周时期射箭者“先射一箭,后射三箭连发而中”的技术被称为: A、白失 B、剡注 C、参连 D、襄尺 页脚内容1

7、西周时期射箭者“使箭贯穿过活物,百步穿羊”的技术被称为: A、白失 B、剡注 C、参连 D、襄尺 8、西周时期射箭者“射箭透靶,见其镞白”的技术被称为: A、白失 B、剡注 C、参连 D、襄尺 9、在武林中被称为“外家拳”的是: A、武当拳 B、昆仑拳 C、峨眉拳 D、少林拳 10、古代“弓箭社”、“角抵社”等“社”的形成是什么时候? A、商周 B、秦汉 C、宋元 D、明清 11、武术特点中“内外合一”中的“内”是指: A、大脑、神经、气息的运行 B、精神、意识、气息的运行 C、思想、血液、气息的运行 D、神经、血液、气息的运行 12、在武林中被称为“内家拳”的是: A、武当拳 B、昆仑拳 C、峨眉拳 D、少林拳 13、1985年8月22日至26日,在中国西安举办了第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页脚内容2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单选题1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B 2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A 3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B 4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汉代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A 5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清初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C 6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D 7集体项目通常要求多少人以上的徒手或手持器械的集体演练。6人8人10人12人A 8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几倍。3倍4倍5倍6倍A 9弓步约为本人脚长的多少倍?2-3倍3-4倍4-5倍5-6倍 C 10虚步后脚外展约为多少度?30度45度60度75度 B 11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前脚两脚中间后脚腰部C 12歇步时,左脚在前则为下列哪一项?前歇步后歇步左歇步右歇步 C 13冲拳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拳心拳背拳轮拳面D 14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B 15蹬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C 16推掌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掌外沿掌心掌指掌内侧 A 17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____。散打对 练集体演练实战格斗 B 18拳谚有“练拳不练__,终究艺不高”之说。腿眼腰身 C 19长拳运动中呼吸得法总的要求是什么?“气要提”“气要托”“气要聚”“气要沉”D 20什么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朝B 21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多少厘米?10-20厘米20-30厘米30-40厘米40-50厘米 B 22在做跳跃动作和由低式动作进入高式动作时,应该运用什么呼吸方法?“提法”“沉法” “托法”“聚法” A 23一般冲拳击掌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腰-肩-手-肘手-肘-肩-腰腰-手-肘-肩腰-肩-肘-手 D 24弹腿、蹬腿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胯-膝-脚脚-膝-胯膝-脚-胯脚-胯-膝A 25何时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以后开始举行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和表演。 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 C 26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于何时在北京举行?1971 1981 1991 2001 C 27何时国际武术联合会被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入会?2004 1994 1984 1974 B 28简化太极拳是以哪式太极拳为基础编制的?孙吴陈杨 D 那一年国家体委颁布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并开始正式举办全国性的武术散打擂台赛。

武术_期末考试_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做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 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长拳:是以拳、掌为重要手型,以弓、马、虚、歇为主要步行,结合闪、展、腾、挪、起伏等动作和技术组合的姿势舒展、 节奏鲜明的拳术。 3.功法运动:是一单个动作为主的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 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4. 武术图解:是通过图示和文字来说明或解释武术动作 的技术要领及动作特点。 ★5.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武术活动群体中形成 的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6.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 习。 7.太极拳:以棚、缕、挤、按、採、挒、肘、靠等动作为 素材所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8.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9.武术技法:是指武术练习的技术、要求与带有规律性的 技巧方法。 10.分节教学:就是把一套动作划分成若干小结,或将组 合、套路中某些顺序连贯的小组合动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 二、填空 1.明清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大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和健 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等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运用。 2.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当时影响最大、传播最 广、维持时间最长的武术组织,其影响远及海内外。 3.张之江第一个创立了武术学校,1936年武术第一次参加第 八届德国柏林奥运会表演。 4.1989年,散手被批准列额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在江西宣春举行了第一次武术散手的正式比赛——全国武术散手锦标赛。1999年将散手正式改名为散打。 5. 1983年~1986年在全国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拳种达156个,1963年北京体院开始招收武术专业的研究生。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上海体院),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授予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第一个武术博士 学位授权点,1997年开始招生。 6.套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7.太极拳是以棚、缕、挤、按、採、挒、肘、靠等动作为素材 所组成的一中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8.“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的“内”指的是人的心志活动和 气息运行,“外”指的是人体外部形态的活动。 9.武术具有重视尚武崇德思想教育,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突出劲力和精神,注重内外兼修, 提高演练技巧等教学特点。 10.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三多问题:动作数量多、方向 路线变化多、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 11.武术器械的种类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和软器械 12.教师在示范时,尤其是分解示范和领做示范都伴有口令, 一般采用的口令有:常规口令、分解动作口令和提示性口令。★13.武术教学中讲解的方法: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单词化讲解、口诀化讲解。▲示范方法: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练习方法:模仿练习、重复练习、默想练习。▲练习形式: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单人练习、双人练习、综合练习、实战练习。14.武术来源于劳动,本质是技击,特性是动作具有攻防性 15.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 16.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为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齐桓 公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角试来选拔人才 17.唐朝长安二年建立了武举制。这种用考试选拔武勇人才的 办法极大的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唐朝时期枪是战争的主要兵器。 18.1928年和1933年由中央国术管组织举办的两次国术国 考是近代影响最大的武术比赛,1954年武术正式列为学校课程。 19.1958年9月在北京举行了有27个省市单位参加的全国武术运动会,会后由中国武术协会组织部分专家起草了中国第一 部以长拳、南拳和太极拳为主要径赛内容的《武术竞赛规则》。 20.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评选武术之乡的活动,以后每三年评选一次,1995年又在全国开展了武术百杰评选活动。1997年经国家体委批准颁布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21.1983年~1986年在全国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拳种达156个,1963年北京体院开始招收武术专业的 研究生。 22.武术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无论何种套路,其共同特点是以踢、打、摔、拿、击、刺、劈等攻防动作构成的套路的主要内容。 ★23.武德的内容: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心性修养、道德作风、精神境界和武术礼仪,贯穿于拜师择徒、教武、习武、用武的全过程,是社会伦理思想在武术这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运用,即强调 练武与修身的统一。 24.抱拳礼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 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肢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离胸20—30cm) 25.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 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内容。插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动作的行进路线。 26.武术术语包括一般性术语和专门性术语。 27.武术动作就其在套路中的特点及作用可分为:基本动 作、规定动作和难度动作。一般而言,搜集基本动作时要选择那些形态美观、造型别致、节奏变化大、力度感强、充满浓郁武术特色的动作。规定动作是创编套路的骨架、核心。 28.武术徒手动作基本手型:拳、掌、勾、爪。基本步 型:马步、弓步、仆步、虚步、独立步。 29.人体容易受伤的薄弱部位:眼睛、鼻部、耳 部、颈部、后脑、胸腹部、裆部、胫部。 三、简答题 1.武术运动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武术的特点:⑴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⑵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作用:⑴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⑵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⑶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⑷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⑸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2.长拳传统技法的“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 四击:踢、打、摔、拿,是长拳套路的技术核心。 八法: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等8个方面。 十二型:是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12种动静之势,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鸿、转如蛇、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3.剑术有哪些主要剑法与剑术运动的特点? 主要剑法:劈、刺、点、崩、撩、挂、斩、抹、云、绞等。

武术考试重点题库

2015-2016——2武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___田猎_____和武舞。 2、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____精武体育会_____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 间武术团体。 3、武术套路长拳的三种基本手型是___拳_____、______掌___、_____勾____。 4、武术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_搏击运动________。 5、集体表演是以__6___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 6、练习剑术时,未持剑手的主要手型是_剑指________。 7、武术中的“百兵之君”是______剑___。 8、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__5____种。 9、武术中的四击是指:__踢_______、___打______、__摔_______、____拿_____。 10、1919年,在着名的民族英雄霍元甲成立精武体育会十周年纪念时,孙中山 出席并写下了“_尚武精神________”的题词。 11、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__搏击对抗_______为主要运动形式,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12、武术套路常见的五种基本步型是弓步、马步、___虚步______、_歇步________、 ___仆步______。 13、冲拳的力点一般在___拳面______。 14、武术套路比赛的场地长14米,宽___8______米。 15、国民政府于1928年在_南京________成立了中央国术馆。 16、太极拳在长期演变中形成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的有那些:陈式、_杨式________、__吴式_______、__武式_______、___孙式______等五大流派 17、我国领导人__邓小平_______曾为太极拳题词“太极拳好”。? 18、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_武术团 体________。 19、中国武术段位制共分为__九_______段。 20、功法运动是以__单个动作_______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 能的运动。 21、_反者道之动________的方法论构成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22、器械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器械又可分为双器械、软器械

大学武术考试重点

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长拳:是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和以弓马仆虚歇为其基本歩型,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 太极拳练习要点(10):①身体端正、步法稳定②体松心静③动作轻盈、速度均匀④动作协调连贯⑤圆活⑥手眼配合协调顺畅⑦虚实分明、刚柔相济⑧劲力完整⑨意念集中、以意导动⑩动作呼吸配合紧密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掤、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式。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 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 武术图解是指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图与文字,用图来描绘动作的形象和身体的各部(包括器械)的运动路线,用文字来说明动作的详细过程和要领。 集体表演: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形式。 评分标准:各项目的评分和扣分标准有所不同,但最高10分,实行扣分制。长拳、南拳和刀、枪、剑、棍的自选套路,少年组、成年组均不得少于1分20秒 场地:长14米,宽8米(包括5cm的边线在内)在场地的两长边中间,做两个中线标记 简答论述: 武术的特点:①寓技击于体育之中②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③广泛的适应性4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武术作用:①改善和增强体质②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③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④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武术教学的特点: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又具有本身独立的特点,①注重直观教学,以领作为主(“三多”问题: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每动作包含的要素多)②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与精神③结合攻防动作进行讲解示范 武术教学过程:传授(技术)——接受、组织(练习)——进行、检查纠错——巩固提高、考查考试——独立演练 传授内容和顺序: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拳术套路 传授方法是全息感知:包括示范感知、语言感知、口令感知、电教感知和思维感知 完整示范的情况:①对首次作为教学内容的武术动作,教师一般都首先采用完整示范帮学生建立第一印象②具体进行教学时,教学结构简单,难度不大的动作,可采用③对已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学生所教的动作可用④完整示范有常速--示范和慢速--两种,根据教学需,教师可选一种或两种先后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武术知识竞赛题库

武术知识竞赛 1.武术运动中的“四击”是指踢、打、摔、拿 2.太极拳有五大流派,其中陈式太极拳是最古老的太极拳。 3.练习马步最容易犯错的错误是两脚尖外展。 4.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的步行是歇步。 5.所谓“寸劲”就是爆发力。 6.蛇拳属于象形拳。 7.搏击运动属于武术的对抗项目。 8.臂上举,向后屈臂下砸,拳心向上,力达拳背的拳法称砸拳。 9.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飘洒,矫健优美,富有韵律的器械是剑。 10.练习弓步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后腿拔根和屈膝。 11.在武术教学中,凡是身体正向行进的动作,可做侧面示范。 12.在武术套路比赛中,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 13.强身健体、防身御敌、娱乐观赏是武术的功能价值。 14.太极拳是由陈玉庭所造。 15.“虎鹤双形”属于南拳。 16.被称为“百兵之要”的兵器是剑。 17.跳跃腾挪、腿法多变、身法灵活是北派拳的特点。 18.长拳的主要手型有拳、掌、勾。 19.罗汉拳不属于象形拳。 20.关于武术的俗语中,“未曾学艺先识礼”的下一句是“未曾习武先学德”。 21.武术的“身法”运动必须与攻防特点相结合。 22.武术套路竞赛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 23.在传统的查拳,华拳等拳术基础上形成的拳是长拳。 24.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的第二指节上的手型是拳。 25.杨式太极拳由杨露禅在古老太极拳基础上所创编的。 26.武术基本功按人体的部位分为腿功,腰功,臂功和桩功。 27.长棍器械不属于软器械。 28.“拦、拿、扎”是枪的基本动作。 29.咏春拳属于南拳拳种。 30.因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故又被称为“开合太极拳”的太极拳流派是孙氏太极拳。 31.腾空飞脚又称为二起脚。 32.武术活动中,练武者行抱拳礼,具体为左掌右拳相抱。 33.教授顿挫性的武术动作时应采用分解示范。 34.俗话“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功”是指基本功。 35.太极拳属于内家拳。 36.武术运动中的力量,通常称为劲力。

健身武术理论考试试题库(有答案)..

健身武术专项理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武术是以 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 兼 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A 、格斗动作 B 、技击动作 C 、攻防动作 D 、击打动作 2、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 A 、军事训练 B 、部落战争 C 、生产劳动 D 、狩猎 3、国民党政府于 1927年 6月在 建立了“中央国术馆” 。 A 、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北京 4、武术的基本技击内容是: A 、踢、打、摔、拿、击、刺 C 、跌、扑、滚、翻、击、刺 5、被誉为“开创武侠之先河”的是: A 、孔子 B 、墨子 C 6、西周时期射箭者“先射一箭,后射三箭连 发而中”的技术被称为: A 、白失 B 、剡注 C 、参连 D 、襄 尺 7、西周时期射箭者“使箭贯穿过活物,百步穿羊”的技术被称为: A 、白失 B 、剡注 C 、参连 D 、襄尺 8、西周时期射箭者“射箭透靶,见其镞白”的技术被称为: A 、白失 B 、剡注 C 、参连 D 、襄尺 9、在武林中被称为“外家拳”的是: 10、古代“弓箭社”、“角抵社”等“社”的形成是什么时候 11、武术特点中“内外合一”中的“内”是指: B 、踢、打、穿、蹦、跳、跃 D 、弓、马、仆、虚、歇、丁 、庄子 D 、荀子 A 、武当拳 B 、昆仑拳 C 、峨眉拳 D 、少林拳 A 、商周 B 、秦汉 C 、宋元 D 、明清

B 、精神、意识、气息的运行 D 、神经、血液、气息的运行 12、在武林中被称为“内家拳”的是: 13、1985年 8月 22日至 26日,在中国西安举办了第 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4、《纪效新书》的作者是: A 、戚继光 B 、何良臣 C 、唐顺之 D 、俞大猷 15、 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A 、1936 B 、1937 C 、1946 16、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分类基本可分为 大类 A 、5 B 、 4 C 、 2 D 、3 17、在武德 中, A 、礼 其首要内容是: B 、忠 C 、仁 D 、勇 19、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组织,如 1910 年 成立的“精武体育 会”。 A 、上海 B 、南京 C 、日本 D 、北京 20、1985 年在 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 筹备委员会。 A 、日本广岛 B 、日本横滨 C 、中国北京 D 、中国西安 21、在第 届亚运会上首次把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A 、十一 B 、十二 C 、十三 D 、十四 A 、大脑、神经、气息的运 行 C 、思想、血液、气息的运 A 、武当拳 、昆仑拳 C 、峨眉拳 D 、少林拳 D 、 1947 18、在武德中,“孝” 指: A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C 、孝顺 D B 、尊重老人、长辈,敬爱师长 、尊重老人、长辈,敬爱师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大学武术理论试题库

武术理论题库 一、单选题 1.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A军事战争B生产活动 C休闲娱乐 D祭祀活动 2.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A军事战争 B生产活动 C休闲娱乐 D祭祀活动 3.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什么? A武艺B技击 C武术 D国术 4.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汉代称什么? A武艺 B技击 C武术 D国术 5.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清初称什么? A武艺 B技击 C武术 D国术 6.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什么? A武艺 B技击C武术 D国术 7.集体项目通常要求多少人以上的徒手或手持器械的集体演练。 A6人 B8人 C10人 D12人 8.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几倍。 A3倍B4倍 C5倍 D6倍 9.虚步后脚外展约为多少度? A30度 B45度 C60度 D75度 10.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 A前脚 B两脚中间 C后脚 D腰部 11.歇步时,左脚在前则为下列哪一项? A前歇步 B后歇步 C左歇步 D右歇步 12.冲拳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拳心 B拳背 C拳轮 D拳面 13.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脚面B脚尖 C脚跟 D脚心 14.蹬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脚面 B脚尖C脚跟 D脚心 15.推掌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掌外沿B掌心 C掌指 D掌内侧 16.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____。 A散打B对练 C集体演练 D实战格斗 17.拳谚有“练拳不练什么,终究艺不高”之说。 A腿 B眼C腰 D身 18.长拳运动中呼吸法总的要求是什么? A“气要提” B“气要托” C“气要聚” D“气要沉” 19.什么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A两晋南北朝 B唐朝C宋朝D明朝 20.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多少厘米? A10-20厘米 B20-30厘米 C30-40厘米 D40-50厘米 21.在做跳跃动作和由低式动作进入高式动作时,应该运用什么呼吸方法? A“提法”B“沉法” C“托法” D“聚法”

2016武术考试重点题库

2015-2016—— 2 武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___田猎和武舞。 2、1910 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 _ 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的民 间武术团体。 3、武术套路长拳的三种基本手型是___拳 ____ 、_________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勾___ 。 4、武术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_搏击运 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集体表演是以__6___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 6、练习剑术时,未持剑手的主要手型是_剑指。 7、武术中的“百兵之君”是剑___。 8、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__5 种。 9、武术中的四击是指:__踢、___打 __ 、__摔_____ 、 ___拿____ 。 10、1919 年,在着名的民族英雄霍元甲成立精武体育会十周年纪念 时,孙中山出席并写下了“ _尚武精神”的题词。 11、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__搏击对抗为主要运动形 式,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12、武术套路常见的五种基本步型是弓步、马步、___虚步______ 、_ 歇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仆步___ 。 13、冲拳的力点一般在___拳面。 14、武术套路比赛的场地长14 米,宽___8 米。 15、国民政府于1928 年在_南京_成立了中央国术馆。 16、太极拳在长期演变中形成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的有那些:陈式、_杨式 _______ 、__吴式__ 、__武式____ 、___孙式__ 等五大流派 17、我国领导人__邓小平 _ 曾为太极拳题词“太极拳好”。? 18、1910 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 间_武术团体。

武术概述试题

武术概述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5.拳术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 6.长拳是:指以拳,掌,勾为期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7.太极拳:指以+ ,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13.刀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方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14.剑术:是指以刺,点,撩,截,格,洗等剑法和左手剑指,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16.棍术:是指以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要棍法,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 2、姿势:是指人体静止动作的定式和动态中的形体表现. ; 3 、方法:是指在武术套路里出现的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的运用法则. 10 、“三节”:就上肢而言,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就下肢而言,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 14、“四击”:指踢,打,摔拿的技击方法.; 15、"八法" :指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等八个方面的方法与技巧. 16、" 十二型" :是指以大自然中事物的景象和动物的动态来比喻的十二种运动方式,即" 动如涛,静如岳, 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1.武术教学: 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共同参与的活动.它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在对学习 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导,再学习,不断提高的活动过程. 8.分节施教:是指把一套动作划分成若干小节,或将套路中某些顺势连贯的组合动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填空题 2.第三路初级长拳的特点是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动作朴实. 5.长拳的运动特点是姿势挺拔,动作舒展,快速有力,灵活多变,蹿蹦跳跃,节奏鲜明. 7.简化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经改编,简化,整理而成的太极拳普及套路,目前已被列为中国武术段位制“三段”太极拳. 10. 简化太极拳保持了杨式太极拳中柔缓均匀,舒展大方的特点,从动作结构和整个动作安排来看,符合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的原则. 13.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心静体松,呼吸自然,轻灵沉着,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虚实分明,柔中寓刚,以意识引导动作. 4.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的生产劳动,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军事格斗技能发展。 7. 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武舞。 10. 武舞是武术套路的雏形。 2.少年拳(第二套)是长拳的基础套路,是中学体育教材的内容之一、 3.第二套少年拳动作朴实明快,结构短小精悍,不仅保留了传统武术中的基本动作和技法,而且还体现了现代长拳稳,准,快,美的技术风格和特点. 9.剑术的特点是灵活轻快,飘洒优美,富于韵律,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身剑合一、

武术考试综合题库

武术考试综合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武术是以( A )为主要内容。 A.技击动作 B.舞蹈动作 C.杂技动作 D.表演动作 2.集体表演是指( D )人以上徒手或手持器械同时进行练习的演练形式。 A.3 B.4 C.5 D.6 3.武术基本功中,屈伸性腿法有( B )种。 A.2 B.3 C.4 D.5 4.蹬腿的力点在( A )。 A.脚跟 B.脚尖 C.脚掌 D.脚背 5.在发动口令之前,加上动作名称或简明术语作为预令进行启发提示的口令是( D ) A.一般口令 B.常用口令 C.单字口令 D.提示性口令 6.( B )是武术短器械的一种,一边有刃,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 A.剑 B.刀 C.双截棍 D.匕首 7.散打比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局间休息( B )。 A.30秒 B.1分钟 C.1分30秒 D.2分钟 8.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是( B )。 A.散打 B.对练 C.搏击运动 D.功法运动 9.直伸前扫动作扫转腿必须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扫转度数为( B )。 A.180度 B.270度 C.360度 D.360度以上 10.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于( B )年正式批准体育学设立武术学科专业方向博士点学位。 A.1994 B.1996 C.1998 D.2000 11.1910年在( B )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 A.北京 B.上海 C.杭州 D.广州 12.在( D )所记载的越女论剑,理论深奥,论述精辟,至今不失光彩。 A.《汉书》 B.《记效新书》 C.《吕氏春秋》 D.《吴越春秋》 13.散打运动于( B )年被批准为体育运动竞赛项目。 A.1979 B.1989 C.1990 D.1994 14.侧踹腿是属于基本功的( C )腿法。 A.直摆性 B.扫转性 C.屈伸性 D.跳跃性 15.武术套路比赛各项比赛的满分为( D )分。 A.6.8 B.3 C.8 D.10 16.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出界,裁判长对该运动员扣( B )分。 A.0.05~0.15 B.0.1~0.2 C.0.15~0.25 D.0.2~0.3 17.由教师做动作来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称为( B ) A.示范 B.领做 C.讲解 D.练习 18.识图自学的方法一般有( B )种。 A.2 B.3 C.4 D.5

武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 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指意义技击动作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 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按照练习时的人数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4.单练: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单练又分为拳术和 器械运动两类。 5.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联练习的 套路形式。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6.集体演练: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的演练的套路形式。 7.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智斗、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8.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其他权益免 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9.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 在两脚之间。 10.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11.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的所需力量的表现。 12.节奏:主要指对动、静、快、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巧。 13.净打2分钟:指每局比赛除暂停之外的实际比赛时间,即计时员听到台上裁判员“开始” 的口令后随即开启计时表、“停”的口令立即停表。当开表时间累计达到两分钟时,鸣锣通告一局比赛结束。 14.消极8秒:是指台上裁判员用“指定进攻”的手势指定一方运动员进攻后,运动员在8 秒钟后仍不进攻的行为。 15.消极搂抱:指为了达到不让对方进攻或反击的目的而一味采取抱缠的行为。 16.冲拳:开立步抱拳预备。右拳拳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伸臂冲出,接近顶点时拳加速拧转, 手臂伸直,使拳心内旋向下;上体拧腰左转,目视右拳。左拳冲出同于右拳;在左拳冲出的同时右拳外旋屈肘回收至腰间,拳心向上。如此依次反复进行。 一、判断 1.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发展时期,武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发展。 2.公元702年,建立了武举制。 3.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 4.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后,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主要负责对武术等民族形式的 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 5.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标 志着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开始进入竞赛领域。 6.1955年国家体委在运动司下设武术科,专门负责武术工作。 7.1956年教育部编订并颁布的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的《中、小学体育大纲》中,就有关于 武术方面的内容。 8.1957年确定了武术为正式比赛项目。 9.(1)195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

(完整版)武术专项理论考试试题

武术专项理论考试试题简答题: 1、武术的概念? 2、武德的概念? 3、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4、武术的特点? 5、拳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 6、拳术的“四击”、“八法”包括? 7、武术套路评分标准与方法? 8、武术套路评分方法?

1、武术的概念?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德的概念? 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现代武学界将武德概括为:口德、手德、心德、公德四方面。 3、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功能分,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实用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套路运动、搏斗运动(1)套路运动 单练: 拳术:长拳、太极拳、南拳、八卦掌等。 器械:包括短器械(剑、刀)、长器械(棍、枪)、双器械(双刀、双鞭等)、软器械(鞭、三节棍等)。 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集体演练:6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套路演练 (2)搏斗运动:主要有散手、推手、短兵 4、武术的特点? (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3)广泛的适应性 5、拳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 基本手型:拳、掌、勾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 6、拳术的“四击”、“八法”包括? 四击:踢、打、摔、拿 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7、武术套路评分标准与方法? 武术套路比赛最高分为10分。其中包括:裁判员的评分、裁判 员的扣分、裁判长的扣分。 8、武术套路评分方法? (1)裁判员的评分: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 各竞赛规则的评分标准,从10分钟减去扣分分值,即为运动员得分。(2)应得分的确定:根据评分裁判员的的人数,将裁判员评出的最 高一个分与最低一个分去掉后的有效分平均值,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武术试题库(体育与健康)

民族民俗体育试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武术萌芽于()时期,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原始社会 D 半封建社会 答案:C 2、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A 套路 B 搏斗 C 功法 D 技击 答案:D 3、武术是以()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A 套路 B 搏斗 C 表演 D 技击 答案:A 4、下列不属于中国武术分类的是() A 传统武术 B 表演武术 C 国术 D竞技武术 答案:B 5、下列不属于散打基本步法的是() A 上步 B 进步 C 退步 D 交叉步 答案:D 6、下列不属于散打中拳法主要技法的是() A 直拳 B 砸拳 C 勾拳 D 摆拳 答案:B 7、散打的基本腿法主要有() A 正蹬腿 B 侧踹腿 C 鞭腿和后摆腿 D 以上都对 答案:D

8、防身术的基本步法有() A 进步和退步 B 上步与撤步 C 滑步和垫步 D 以上都对 答案:D 9、划龙舟时,以下不属于龙舟运动员职能的是() A 划手 B 锣手 C 鼓手 D 指挥 答案:D 10、以下不属于抖空竹的四大法宝的是() A 精 B 神 C气 D 意 答案:A 11、()年5月20日,抖空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 2005 B 2006 C 2007 D 2008 答案:B 12、下列不属于舞龙基本动作的是() A 游龙动作 B “8”字舞龙动作 C 滚翻动作 D 舞花动作 答案:D 13、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时期 A 秦汉 B 三国 C 南北朝 D 唐代 答案:B 14、中国舞狮,以下说法错误是() A 中国舞狮分为南狮和北狮 B 舞狮可以驱邪辟鬼 C 北狮重写意,南狮重写实 D每逢元宵佳节,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 答案:C

武术考试重点

武术考试重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武术的马步两脚间的宽度一般为本人脚长的三倍。 2、马步的要点是挺胸、塌腰、脚跟外蹬。 3、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的运动。 4、<<吴越春秋>>所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至今不失光彩。 5、武术按运动形式分类:可分为功力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6、长拳的三种主要手型是拳、掌、勾。 7、长拳的五种基本步型为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8、器械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器械又可分为长、短、软、双器械。 9、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 10、太极拳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的传统流派,其中传统较广和具有代表性的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 11、武术的基本腿法包括正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单拍腿、弹腿。 1、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 B) A、散打 B、对练 C、集体 D、实战格斗

2、一般冲拳击掌的发力顺序是( D) A、腰—肩—手—肘 B、手—肘—肩—腰 C、腰—手—肘—肩 D、腰—肩—肘—手 3、武术的百兵之首是( C ) A、刀 B、枪 C、棍 D、剑 4、武术是以( A)动作为主要内容。 A、技击 B、艺术 C、套路 D、搏斗 5、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膛相距多少厘米( B ) A、10—20 B、20—30 C、34—40 D、40—50 6、在中国古代权利地位较高的人经常佩戴的武器是(C ),它也是权贵的象征。 A、刀 B、枪 C、剑 D、棍 7、太极拳主要流派有( C)种。 A、三 B、四 C、五 D、六 8、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 D )技能发展。 A、体育运动 B、表演 C、武舞 D、军事技能 9、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清初称(D) A、武艺 B、技击 C、武术 D、国术 10、( C)年国家体委出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 A、1990 B、1991 C、1994 D、1996 11、冲拳的力点在( A )

《武术》理论试题

武术试卷F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2.健身武术,学校武术,竞技武术3.两晋南北朝;4.武举制;5.裴旻; 6.踢,打,摔,拿7.1958年8.1990年 9.1936;10.1953;11.1957, 12. 9.刀,剑 二、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 3.散打: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致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4.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堋、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粘随,通过肌肉感觉来判断对方用劲,然后借力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5.功法运动:是以单个的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三、选择题 1.ABC 2.A 3.B 4.A 5.D 四、简答题 1.武术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 (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 (3)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2.简述武术形式、内容与分类? 答案要点: (1)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大类。 套路运动:是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

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志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正在展开的主要内容包括散手、推手、短兵。 3.武术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 (2)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3)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 (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4.武术教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要点: (1)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2)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 (3)结合功放动作进行讲解示范。 5.什么是武术图解?图解知识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案要点: (1)武术图解是用文字说明和动作图示来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主要方式。(2)。 五.谈谈你对武术的起源及历代发展状况的认识? 答案要点: (1)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2)商周时期,有“武舞”。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事频繁。春秋战国都十分重视技击术的研究。秦汉时期,军旅武术发展尤为显著。汉代,除了其他兵器的发展外,弓弩的水平也很高,涌现了以李广为代表的多位善射高手,并且也有多部有关射技的书籍问世。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为了兴国强邦,巩固统治地位,于公元702年,始设武举制,开辟了前所未有的以武取仕的道路,调动了广大习武者的积极性,对进一步振奋武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为主的民间习俗活动蓬勃兴起。蒙古族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胜利以后,中原于少数民族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武术方面的交流。明清时期,是我国武术发展的昌盛时期,民间诸家门派纷纷建立,拳械谱诀也得到普遍发展。近代以后,冷兵器在军事上的地位明显消弱。民国时期,民间出现许多拳社组织。中华民族共和国成立后,武术作为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重视,使其蓬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