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提纲《新闻采访与写作》讲课提纲

合集下载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纲要 (播音)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纲要 (播音)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纲要第一章发现与判别新闻第一节新闻敏感一、定义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二、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2. 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3.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4.迅速判断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5.迅速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三、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1.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2 .要立足全局看问题3 .要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4 .知识广博助敏感5、新闻敏感,还来自于记者的责任心。

第二节新闻价值▲一、新闻价值的定义事实构成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是记者判断事实能否成为可以进行传播的新闻的尺度。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1、重要性:是指某一事实对广大读者有重要影响。

即客观事实是否具有震撼人心、能够产生全局或重大影响的意义。

▲西方的新闻学家眼中的“重要”:第一,人物社会地位、名望越显著,其活动的重要性也就越高。

第二,影响和危及国家利益的程度越大,其重要价值也就越大。

第三,事情发展的结局越糟糕、越坏、越凄惨,重要值也就越大。

第四,读者、听众、观众(受众)越关注的新闻,重要值越大。

第五,新闻事实对过去或未来的影响意义越深远,其重要值越大。

2、显著性:指客观事实是否具有引人注目、非同一般的意义。

“新闻数学公式”:⑴平常人+ 平常事= 0(新闻价值)⑵不平常人+ 平常事= 新闻⑶平常人+ 不平常事= 新闻⑷不平常人+ 不平常事= 特大新闻3、时新性:指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近发生的时效性与新鲜感。

首先是时间新,即及时。

“最没有生命的事物莫过于几小时以前发生的新闻。

”(罗伯特·赖斯特)二是内容新,即新意。

首创的东西,第一的东西,往往具有新意;最后的东西,往往具有新意。

4、接近性:指客观事实具有与受众密切相关或令人关切的成份。

新闻采访与写作技术讲义

新闻采访与写作技术讲义

新闻采访与写作技术讲义新闻采访与写作技术讲义一、新闻采访技术1. 目标明确:在开始采访之前,记者需要明确采访的目标和主题,确定好自己要获取的信息和新闻价值。

2. 充分准备:在采访前,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背景调查,了解其相关情况以及可能问到的问题,做好采访的准备工作。

3. 合适的提问方式: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使用适当的提问方式,避免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局面。

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和关闭性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引导被采访者详细回答问题。

4. 灵活运用技巧: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采访技巧,如借叙事法引导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或者使用“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引导被采访者展开思考。

5. 注意细节:在采访时,记者需要注意细节,包括观察被采访者的表情、语言和表达方式等,以及记录相关的细节信息。

6. 敏锐的观察力:记者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力,观察环境和情境,捕捉到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7. 保持客观中立:记者在采访时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并且尽量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对采访的影响。

8. 尊重被采访者: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避免过度的骚扰和侵犯。

二、新闻写作技术1. 信息搜集与筛选:在进行新闻写作前,记者需要通过采访、调查和研究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且筛选出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进行报道。

2. 标题贴切简洁:新闻标题应该贴切简洁,传递新闻内容的要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 倒金字塔结构:新闻报道的写作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先写出最重要的信息,然后逐步展开细节,以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新闻要点。

4. 内容全面准确:新闻报道应该保证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片面和错误的情况发生。

5. 语言简明易懂:新闻报道的语言应该简明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行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方便读者的理解和阅读。

6. 适度使用引语:新闻报道中可以适度使用被采访者的引语,增加新闻的直接性和真实性。

7. 图片与配图:新闻报道可以适当搭配图片和配图,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提纲一、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原则1.客观公正:新闻采访与写作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真实报道事实,不曲解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事件的影响。

2.准确及时:新闻采访与写作要追求准确及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传递给读者。

3.简明扼要:新闻采访与写作要以简明扼要为原则,用简洁明了、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事件的要点和关键信息。

4.独立自主:新闻采访与写作要独立自主,不受任何政治、经济或个人利益的干扰和影响。

5.尊重个人隐私:新闻采访与写作应尊重个人隐私权,不侵犯被采访者的合法权益。

二、新闻采访的步骤与技巧1.背景调查:在采访前进行背景调查,了解相关事件的背景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采访。

2.制定采访计划:根据背景调查结果,制定采访计划,明确采访的目的、对象和问题。

4.采访技巧:-开放性问题:使用开放性问题引导被采访者进行自由陈述,以获取详细信息。

-追问问题:针对被采访者的回答,及时追问细节并深入了解。

-听取意见:给予被采访者充分表达观点的机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要强行引导。

5.采访记录:采访过程中要做好记录,记录下重要的事实和观点。

6.公开透明:在采访过程中,要向被采访者说明采访的目的和使用采访结果的用途。

三、新闻写作的要点与技巧1.标题醒目:新闻报道的标题应醒目、简洁,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准确概括新闻事件的要点。

2.“倒金字塔”结构:新闻写作中要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先交代事件的主要情节和要点,再逐渐展开细节,最后给出背景信息。

3.清晰简练:新闻报道要言之凿凿,不作不必要的赘述,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保持语言简洁明了。

4.引用权威人士:报道中可以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和意见,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5.图文并茂:在报道中适当添加图片、图表等多媒体元素,以增加视觉冲击力,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理解度。

6.校对核实:新闻报道在发布之前要进行校对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伦理问题1.尊重被采访者:采访者应尊重被采访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隐私权。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采访技巧收集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新闻采访的概念与作用2. 采访技巧和方法3.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4. 新闻稿件的结构和语言特点5. 案例分析与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采访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采访技巧和新闻写作技巧,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2. 案例素材:新闻稿件、采访录音、视频等3. 采访设备:录音笔、相机、笔记本等4. 投影仪、音响设备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新闻采访的原则和方法,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以及新闻稿件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新闻案例,让学生理解采访与写作的实际应用。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采访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采访技巧收集信息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采访技巧和新闻写作技巧,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采访实践:评估学生在采访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采访技巧的运用和信息收集的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新闻媒体机构,了解新闻制作的过程。

2. 邀请新闻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动态。

3. 开展新闻写作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写作水平。

4. 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行业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2. 案例素材:新闻稿件、采访录音、视频等3. 采访设备:录音笔、相机、笔记本等4. 投影仪、音响设备等5. 新闻媒体网站和期刊:用于学生了解新闻行业的最新动态和优秀作品。

新闻采访与写作(一)复习纲要

新闻采访与写作(一)复习纲要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一、新闻采访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信息与新闻的联系与区别:信息与新闻都是客观事物的情况、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及其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新闻是对信息的传播,但是并非所有信息都能成为新闻。

信息的概念外延远比新闻大得多,只有那些具有了新闻价值,并且被媒体报道、被受众所关注的信息才会成为新闻。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新闻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作为记者,对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或者偏废。

但是它们在整个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先后顺序还是有差别的。

新闻采访在整个新闻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是一切新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写作只能在采访的基础上进行。

1.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在新闻实践中,客观的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新闻事实的新闻作品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

只有采访才能认识客观事物,而写作则没有直接认识客观事实的能力,它必须借助采访才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2.新闻写作反作用于新闻采访如果没有写作过程,那么采访工作都将变得没有意义。

可以这么说,采访活动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写作才能达到结果。

写作是采访活动的归宿。

第二章记者第一节记者的历史意大利的威尼斯,是资产阶级报纸的发源地,也是资产阶级职业记者的诞生地。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

“开元杂报”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

归义军“进奏院状” 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无冕之王”: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

是“并驾于国会、政府和法院的第四种势力”。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的英国。

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

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

第二节记者的职责与职业要求记者的职责:采写新闻、反映情况、做群众工作记者的职业要求:正义感、使命感、责任心1、正义感。

采访写作知识提纲(铨)

采访写作知识提纲(铨)

《新闻采访与写作》知识提纲(铨)绪论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1.对于报纸媒体而言,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对于广播和电视媒体而言,新闻业务还应包括摄像(或录音)、制作和播出。

2.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

3.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不同:(1)新闻传播必须以采访作为它的基础,人际传播的消息来源,可以是传播者的亲眼所见,也可能只是道听途说。

(2)人际传播所传播的信息,有一些具有新闻价值,有一些则不具有新闻价值。

而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则必须具备新闻价值。

4.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在摄取素材方面的区别:新闻写作的起步阶段是调查采访。

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取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其中一部分就是新闻写作的实际内容。

在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创作者必须深入生活获取创作素材。

在这一阶段,创作者所了解的人物或事件,只是形象塑造的依据或作品情节的部分。

在素材的处理中,想象力发挥很大作用。

5.新闻记者的调查采访与党政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区别:首先,前者的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作品形成后用于通过新闻传媒进行公开传播,满足人们的知情欲望;而后者的目的是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或发现问题、找出症结。

其次,前者所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后者所关注的是具有认识价值的现象、问题、经验、教训。

最后,前者所形成的成果为新闻作品;后者可能并不形成正式的成果。

6.新闻写作的过程,也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新闻选择也就没有新闻写作。

进而言之,没有新闻写作也就没有新闻传媒。

7.新闻记者的基本的、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是新闻采访和写作。

8.记者的采访与作家的采风的差别:首先,记者的新闻采访围绕事实和事实的变动而展开,作家的采风围绕故事和形象而展开。

其次,记者的新闻采访刻意观察、了解、询问、记录真实的人、事、景、物,作家的采风并不着意真实记录是有的人、事、景、物。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大纲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大纲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大纲P12-27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的要求素质一、能敏感地觉察生活中的异常(一)能在别人发现不了新闻的地方发现新闻(二)对异常现象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三)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寻猎奇二、能活跃地进行创新思维三、能富于成效地与人交流(一)善于和各类人交流沟通(二)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三)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四、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语言(一)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二)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三)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五、能不畏艰辛地战胜困难P71-75新闻策划报道的组成内容以及意义组成内容:它要根据新闻线索的核心内容明确报道的主要目的;它要预先决定报道的执行者或者执行小组,决定动用的物质资源和媒体内外各种可以整合的资源;它要决定报道进行的时间和程序,决定报道所涉及的空间;它要根据预定的目标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采访和写作的形式以及版面的安排;它还要根据预定的目标制定报道的预算,确定报道的预期效果,力求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意义:首先,好的选题往往来自精心的策划。

其次,策划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再次,策划为新闻采写提供了充足的背景和其他准备,从而可以帮助记者充分地利用新闻线索,写出高质量的报道。

最后,策划能为报道提供强有力的团队。

P184-188新闻真实性对写作的要求(一)从诸多方面确保新闻真实性1.新闻五要素真实准确2.对现场的描写务求真实3.追求细节的真实4.使用真实可靠的数据5.确保引语的真实准确(二)杜绝失实新闻和虚假新闻杜绝失实新闻和虚假新闻,需要记者在思想上增强责任意识,在认识上划清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界限,在行动上体现一丝不苟的精神。

P286-293新闻文体(通讯文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对采访工作的要求暨南大学教授胡天敏定义: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

定义2:通讯是对于新闻事实所作的较之消息体现出延展性的报道。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新闻传播类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知识的主要课程。

(二)教学目的通过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以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时数1、开课时间:第五学期;2、规定学时:68课时;3、规定学分:4 学分。

(四)教学方法采取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适时增加实践教学时数。

(五)面向专业新闻学本科专业。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 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新闻传播的责任,掌握欧文•戈夫曼戏剧论对新闻采访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授新闻传播的责任与面临的危机,欧文•戈夫曼戏剧论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新闻采访的认识。

重点为欧文•戈夫曼戏剧论对新闻采访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责任一、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危机新闻传播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真实客观性,一层是渗进了人的主观性。

1、神圣严肃的新闻娱讯化。

2、另一种危机出现在那种视新闻传播为简单搜索事实的观念及其行为里。

二、新闻传播的责任1、对不公平现状进行抗争;2、对污浊心态进行抨击与鞭挞;3、高扬爱与人情味,健全社会。

第二节 理解新闻采访的可能理论空间一、什么是新闻采访二、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1、人人是演员2、剧班3、前台与后台4、演员品性三、在新闻采访中验证1、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社会互动在两种角色进行2、新闻采访中的双主都会以较为理想的方式展开对话四、欧文•戈夫曼的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1、采访是一种互动性的活动2、采访中的“表演”因素永远存在(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等的教学方法教学。

(四)教学时数3学时。

第二章 记者纵横(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记者的历史和记者的类型,掌握记者的责职和素能。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授记者的发展历史,中外现代记者的出现及发展,记者的类型划分以及记者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写作》讲课提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蒋兴礼
基本理论
一、记者(通讯员)
1.概念:从广义上说,是泛指新闻从业人员;从狭义上说是专指从事外勤采访,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2.记者(通讯员)的任务:一是采写新闻报道(采);二是做好群众工作,主要是通联工作(通);三是写好内部参考材料(参)。

二、新闻
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或评述。

第一,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第二,只有被人们报道的事实,才是新闻。

第三,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实。

第四,要有较重要的社会意义。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报纸刊载,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宣传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社论、短评、编者按等)、读者来信、报告文学等纪实文体;
狭义的新闻,即所谓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指“消息”而言。

三、新闻价值
1.概念:新闻价值是记者用来衡量某一事实是否值得报道的标准,是指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合。

2.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
(1)真实。

对客观事物作如实的反映,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鲜。

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

(3)重要。

事关党和国家大事,与群众的切身利益至为密切。

(4)显著。

名人的活动,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

(5)接近。

地理上的接近;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心理上相关。

(6)趣味。

自然界、社会中有趣的事物。

读者对哪些新闻感兴趣
☆同群众关系密切的党和国家的决策;
☆国内、国外的重要人事变动;
☆新近涌现出来的各种人才及其贡献;
☆市场物价的升降;
☆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有针对性的报道和评论;
☆典型案件及其经验教训;
☆国际、国内体育比赛的报道,特别是我国、本省(区)、本市的成绩;
☆特别好的、坏的书刊、影片的评价;
☆科学文化、自然界的珍闻、趣闻;
☆对社会不平之事的揭露和批评的新闻
四、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判断某一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否值得报道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是记者对事实的一种综合考察和判断的能力,具体而言,它包含以下几种能力:1.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以及预见可能产生的政治作用的能力。

政治敏感。

2.判断某一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以及在事物发展阶段影响大小的能力。

全局观点。

3.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以及兴趣大小的能力。

4.判断同类事实中哪个重要、哪个次要、哪个无关紧要的能力。

5.见微知著,从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去发现其中有的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客观情况的话动,它实质上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

一、新闻采访的作用和地位
1.采访决定写作,七分采三分写。

2.它对整个编辑部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是锻炼记者、培养记者的主要途径。

二、采访前的准备
(一)明确报道思想。

报道思想又称报道意图,指报道的目的、范围、内容和重点,指明面上实际工作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指明在报道中应该掌握和注意的具体问题。

如何明确报道思想:
(l)学习党的文件,掌握党和政府的总的形势,懂得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当前的关键所在;
(2)广泛联系群众,了解各方面的实际工作情况,知道当前面上存在的普遍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3)定期向编辑部索要当前的报道要点;
(4)善于从报上了解宣传动向:
从评论中找方向;从编者话里看要求;从专栏中认目标;从版面掂价值;
(二)新闻线索的发现与鉴别
l.线索获取的渠道
(l)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文件以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的渠道;(2)各种会议、简报的渠道;(3)各种报刊的渠道;(4)生活实践中的渠道;(5)编辑部的渠道;(6)有规律的活动渠道。

2.线索的鉴别
(1)积累;(2)观察;(3)思考。

(三)收集有关资料
1.了解和收集与被采访者有关的新闻背景材料;
2.收集与被采访对象有关的已经报道的资料;
3.熟悉采访对象。

(四)列出采访提纲
先列大提纲,后列小提纲。

1.提好问的标准:一要问得关健。

二要问得自然。

三要问得简明准确。

四要问得合适。

2.如何提问:一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疑问点。

二要善于凝炼问题。

三要学会两种提问方式,开放式和闭合式
3.提问四戒:
一戒问题太大,二戒问题生硬,三戒问题暗示,四戒问题外行。

新闻写作
1.内容的真实性
(1)反复提炼主题。

2)用事实说话:客观地叙述事实,写事实;对
事实的说明和解释,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得
任意扩大、缩小和提高,更不能捏造事实。

①具体地客观地叙述事实:交代新闻的五要素,
何事(What)?何人(Who)?何地(Where)?何时(When)?何故(Why)?再加”怎么样(How)?“
②要善于寓观点于事实之中。

点面结合。

③用好数字。

运用数字不能太多;所用数字要通俗化
(换算化);通过对比用数字。

④把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区别开来。

2.写作的及时性
(1)新鲜生动。

如《一泡尿引出的教训》
(2)迅速及时。

如卫视凤凰台对恐怖分子袭击美
国的报道。

3.主旨的倾向性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鼓劲、稳
定,以正面宣传为主,营造团结奋进、健康向上的良
好氛围。

l.准确具体;
2.简明精练;
3.通俗易懂。

消息的写作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简要而迅速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是新闻报道的最重要的一种文体。

一、消息写作的特点:
1.在表达方式上以叙述为主,用事实说话。

2.结构比较固定。

消息的结构:指一篇消息的材料组合和段落安排的总体设计,也就是写作顺序。

消息结构形式有三种:
(l)倒金宇塔结构:将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并按材料的重要性来安排段落层次。

(2)金字塔式结构:接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

(3)自由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提要式结构、
问答式结构、总结式结构等。

二、消息的写作
(一)消息的基本类型
按报道的对象和角度分,有三种基本类型:
1.一般消息
也称动态消息,“要闻”、“简讯”、“短新闻”、“简明新闻”等属于这一类。

简明扼要地反映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动向的报道。

是新闻中最常见的种类。

2.综合消息
全面概括地反映一个时期或某一事件、某一问题的全局性情况的报道,它具有范围、声势大的特点。

3.典型报道
(二)消息的结构和写法
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

1.消息的标题
消息标题的作用:概括和提示消息的基本内容;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表明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吸引读者产生阅读新闻报道的兴趣(向导和揭示作用)。

文章标题可以没有谓语(也可以有),新闻标题必须有谓语,尤其是主题必须有谓语。

(1)消息标题的形式:
我国空间技术取得新成就(引题)
一枚火箭成功发射三颗卫星(正题)
卫星准确入轨工作正常(副题)
主题(正题):点明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概括说明消息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引题:说明新闻事实的意义,或者交待背景、原因、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

副题:报道事实的结果或提要,说明主题的来源、依据,弥补正题的不足。

①单行标题。

正题。

②双行标题。

引题加正题;正题加副题。

③三行标题。

引题、正题、副题式标题;一行正题两行副题式标题。

(2)标题写作的要求:
准确、新鲜、精练
(3)标题写作技巧
标题4忌
①忌空,要言之有物。

②忌偏,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

③忌烦,要简练。

④忌板,力求生动。

2.消息的导语
消息的导语,即消息的开头,第一自然段。

(l)叙述式导语
(2)提问式导语
(3)引语式导语
(4)评论式导语
(5)描写式导语
3.消息的主体
(l)时间顺序
(2)逻辑须序
(3)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相结合
4.消息的背景
(l)对比性材料:可以同新闻事实构成对比的各种材料。

(2)说明性材料:用以介绍与报道对象有关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物
质条件等的材料。

(3)注释性材料:对报道的有关内容作出相关的评注或诠释的材料。

5.结尾的写法
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有结尾。

或总结全文,或阐明意义,或加深读者印象,或指明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