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和人体成分与散打训练的相关性分析

合集下载

中老年人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

中老年人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

中老年人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中老年人的身体成分与骨密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密度会逐渐减少,这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而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骼变薄、易碎,容易发生骨折。

因此,了解中老年人的体成分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体成分和骨密度。

体成分是指人体内各种组织和物质的含量和比例,包括脂肪、肌肉、骨骼等。

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骨组织中所含的骨矿质量,是评估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的体成分与骨密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脂肪组织的增加可能会对骨密度产生负面影响。

脂肪组织的增加会引起体重的增加,而过重或肥胖会增加骨骼的负荷,进而导致骨质疏松。

另一方面,肌肉组织的减少也会对骨密度产生负面影响。

肌肉是维持骨骼稳定性和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的减少会导致骨密度的下降。

此外,研究还发现,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与骨密度相关,例如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为了保持良好的骨密度,中老年人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保持适当的体重是很重要的。

过重或肥胖会增加骨骼的负荷,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而过轻则会导致骨密度的下降。

其次,加强肌肉锻炼也是非常关键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增加骨密度。

特别是重力负荷运动,如散步、跳舞、举重等,对于骨骼的健康非常有益。

此外,饮食中的营养摄入也应该得到重视。

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适量的摄入可以帮助提高骨密度。

除了个人努力外,医疗保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老年人可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早发现和干预骨质疏松症。

如果骨密度较低,医生可能会建议中老年人服用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剂,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或激素替代治疗等。

中老年人的体成分与骨密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脂肪组织的增加、肌肉组织的减少以及激素水平的变化都可能对骨密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持良好的骨密度,中老年人应该保持适当的体重、加强肌肉锻炼、合理膳食,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

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

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散打是一项体力与技巧要求都很高的搏击运动,冬训对于提高选手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冬训期间散打选手的部分理化指标展开分析研究,以期为散打运动员的冬训提供科学依据。

一、体重和体脂率体重和体脂率是反映运动员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冬训,可以控制和调整运动员的体重和体脂率,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散打选手需要保持较低的体脂率和强壮的肌肉,以提高爆发力和持久力,同时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二、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散打运动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冬训期间,应通过力量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

常见的力量训练方式包括引体向上、深蹲、卧推等。

通过适量负荷的训练,能够增加运动员的肌肉纤维数量和断面积,提高力量输出能力。

三、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高强度运动的重要指标。

冬训期间,应加强有氧运动训练,如长跑、游泳、有氧器械训练等,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的提高不仅可以延缓运动员乳酸堆积的时间,还可以更快地为肌肉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疲劳的发生。

四、灵活性灵活性是散打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身体素质之一。

冬训期间,应注重进行伸展训练,如各种拉伸、瑜伽等,以提高运动员的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

灵活性的提高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敏捷、灵活,减少受伤的概率。

五、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散打是一项需要快速反应和良好协调性的运动,冬训期间应注重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可以通过训练反应性的练习和协调性训练,如跳绳、平衡训练等。

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可以使其在比赛中更具竞争力。

通过对散打选手在冬训期间的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冬训计划和训练方法。

通过控制体重和体脂率、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增强灵活性、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性,可以大幅度提升散打选手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

也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和护理,防止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的发生。

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

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

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散打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武术项目,对于散打运动员而言,提高运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冬训期间的理化指标分析研究可以帮助散打运动员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本文将对冬训期间散打运动员部分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我们来分析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成分指标。

身体成分是指一个人体内的脂肪、肌肉、骨骼等成分的比例。

在散打运动中,运动员的肌肉要求较高,因此他们应该保持较低的脂肪含量。

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体脂率测试,可以了解他们的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是否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如果发现体脂率过高,运动员可以在冬训期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帮助减少脂肪含量,提高肌肉含量。

我们来分析散打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

在散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有较高的持久力,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

测试散打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和心率等指标,可以了解他们的心肺功能状况。

如果发现散打运动员的VO2max较低,可以通过增加有氧运动和间歇训练来提高心肺功能。

心率测试也能帮助运动员了解训练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判断训练强度是否合适,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我们来分析散打运动员的力量指标。

力量是散打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通过测试散打运动员的爆发力、最大力量和肌耐力等指标,可以了解他们的力量水平和力量失衡情况。

如果发现散打运动员的爆发力较差,可以通过增加爆发力训练,如跳跃训练、冲刺训练等来提高。

如果发现散打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较低,可以通过增加负重训练和增加重量训练来提高最大力量。

肌耐力的测试可以帮助运动员了解肌肉疲劳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

我们来分析散打运动员的灵活性指标。

灵活性对于散打运动员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各种动作和技术动作。

通过测试散打运动员的柔韧性和关节稳定性等指标,可以了解他们的灵活性状况。

如果发现散打运动员的柔韧性较差,可以通过增加伸展训练和瑜伽训练等来提高。

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

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

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一、体脂率分析体脂率是衡量一个人身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散打运动员来说,合理控制体脂率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还可以减轻运动员的体重负担,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持久战斗能力。

在冬训期间,散打运动员应以增加肌肉质量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合理的饮食,降低体脂率,提高身体的肌肉含量。

通过对冬训期间散打运动员的体脂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冬训期间,大部分散打运动员的体脂率明显下降,肌肉含量明显增加,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心肺功能分析散打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冬训期间,散打运动员通过长跑、游泳等有氧运动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肺功能的耐力和负荷能力。

通过对冬训期间散打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散打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心肺功能的耐力和负荷能力大大增强,为将来的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爆发力分析爆发力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提高散打运动员的爆发力,可以通过力量训练和爆发力训练来达到。

在冬训期间,散打运动员通过举重、弹跳、爆发力训练等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身体的爆发力。

通过对冬训期间散打运动员的爆发力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散打运动员的爆发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身体的爆发力明显增强,为将来的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营养水平分析散打运动员在冬训期间,需要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以补充训练和比赛消耗的能量,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修复。

通过对冬训期间散打运动员的营养水平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散打运动员的营养摄入量明显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得到了良好的补充,为身体的恢复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营养保障。

通过对散打冬训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冬训期间散打运动员的体脂率明显下降,心肺功能得到显著提高,爆发力和柔韧性明显增强,营养水平得到良好的补充。

运动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预防的影响分析

运动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预防的影响分析

运动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预防的影响分析运动作为一种身体锻炼方式,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骨骼健康方面,运动对于骨密度的提高和骨质疏松的预防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就运动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预防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运动可以促进骨密度的提高。

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骨骼组织中的骨质含量,是反映骨骼强度和骨质疏松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中骨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增加骨骼中的骨质含量,从而增加骨密度。

长期不运动或缺乏锻炼的人,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骨密度相对较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因此,合理的运动对于骨密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运动可以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骼组织中骨质的流失和骨细胞的减少导致的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负荷,刺激骨细胞进行代谢活动,促进骨质的形成和流失的平衡,从而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

经过相关研究发现,经常进行负重及冲击性运动的人,如跑步、举重等,相比于久坐不动的人,骨密度降低的速度更慢。

因此,通过运动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的出现和发展。

此外,运动类型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预防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根据研究,耐力运动、弹力运动和重力负荷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较大。

耐力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通过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骨骼负荷,增强骨密度。

弹力运动如跳绳、篮球等可以通过快速运动和跳跃动作刺激骨骼发生应激反应,增加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质形成。

重力负荷运动如举重、慢跑等可以通过骨骼的负荷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质形成。

综合来看,多种类型的运动结合起来,可以起到更好的骨密度提高和骨质疏松预防的作用。

最后,除了运动,合理的饮食也是维持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在运动的同时,均衡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瘦肉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展。

综上所述,运动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预防具有重要的影响。

健身与骨密度的关联性

健身与骨密度的关联性

健身与骨密度的关联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身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仅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健身还被科学研究证明与骨密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文将探讨健身与骨密度之间的联系,并分享一些增加骨密度的健身方法。

一、健身对骨密度的影响健身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负荷,诱导骨细胞产生新的骨质,从而提高骨密度。

研究发现,进行耐力性或重力性的健身训练,如跑步、举重等,会在骨骼负荷的作用下,刺激骨细胞增殖和骨重建,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此外,健身还可以促进骨骼吸收矿物质,增加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沉积,进一步增加骨密度。

二、增加骨密度的健身方法1. 耐力性运动耐力性运动对增加骨密度非常有效。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跳绳等,能够提高心率,增加骨骼的负荷,促进骨细胞的生长与更新。

每周进行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增加骨密度。

2. 强度训练强度训练是增加骨密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举重、俯卧撑、深蹲等重力性训练可以刺激骨骼负荷,增加肌肉力量,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建议每周进行2-3次的强度训练,每次20-30分钟,注意逐渐增加负荷和难度。

3.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和减少摔倒的风险。

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瑜伽、太极、平板支撑等,通过增强核心肌肉的稳定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促进骨骼的健康发展。

4. 增加钙摄入钙是构建骨骼的重要成分,摄入足够的钙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在健身过程中,合理饮食和补充钙质非常重要。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制品、豆类、坚果等,可以通过食物搭配或补充剂来增加钙的摄入。

三、保持健康骨密度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健身活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维持健康骨密度。

1. 定期检查骨密度的变化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来了解。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等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 注意安全在进行健身活动时,要注意运动安全,避免摔倒或受伤。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和器材,正确使用运动装备,防止意外发生。

论身体素质在散打训练中的作用

论身体素质在散打训练中的作用
训练 群 ☆
力量素质 在众 多 的体 育项 目中 ,力量


素质是 运动 员取得 优异 运 动成绩 的重要 条件 。力 量素质 也 是影 响
和制约其他素质 的重要 因素。 只 有 充 分 具 备 了 力 量 这 个 条
论身 质在散打训练中 作用 体素 的
U贝别 口贾 朝/= 岬 r , l -
需 要 以反 应 速度 做为 基础 ,还要 考 虑到下 肢 身体 的移 动 ,比反 应 速 度 和动作速 度用 的时间 长 。因 此 ,教练 员要 不 失时 机地 发展运 动 员 的速 度 素质 ,为取 得 优异运 动 成绩创造条件 。 三、 力素质 耐
习主要依 靠 自己来 达到柔 韧 的提 高 , 力性 练 习是 依靠 同伴 、 动 静 运 器 械来 完成 。柔韧 性练 习要 以充
配协调 。灵 敏素质 是一 种综 合素 质 在散 打 比赛 中 由于情 况 比较 复
杂 以及 各 种 条 件 的 影 响 ,必 须 准
传 占据 着很 大的 比例 ,对于 没有
这 方 面的 天 赋 只 能 是 靠 后 天 培 养 但后 天培 养能 改变 多大 还不
有 些运 动员 的力量 大 、 度快 , 速 但
的对 外界 做 出应答 反应 。肌 肉力
量 的 增 长 是 不 断 克 服 外 力 做 功 以
度 的递 增 趋势 是反应 速 度一动 作 速 度一位 移速 度 。动作 素度 是 一
项 综合 素质 , 灵敏 、 是 力量 和反 应
获得 能量 的过 程 ,然后 储存 在机 体内, 为其 他素质 提供 物质 保证 。
分 的准备 活 动做基 础 以免造 成韧 带、 关节 、 肉受 伤。 肌 五 、 敏 素 质 灵 灵敏 是 习练者技 能 和各种 素 质 在 运 动过 程 中的综 合 表 现 , 它 取 决于 习练 者 的爆发力 、动 作速 度、 反应速 度 、 协调 能力等 。 衡量 灵敏 素质 的标 志是 运动 员在各种 复 杂变换 的条 件下 能够 迅 速 、准确 、协调 地做 出应答 反 应 。这 就要求 运 动员必 须具 有 良 好 的判 断能 力及 反应速 度 ,要 求 运 动 员随机完 成 的应 答 动作 在空 间、 时间 以及特征 上相 互吻 合 , 组

散打运动员身体骨密度_BMD_变化趋势分析

散打运动员身体骨密度_BMD_变化趋势分析
2009 年 4 月
安徽体育科技
Apr. 2009
第 30 卷 第 2 期 (总第 132 期) Journal of Anhui Sport s Science Vol. 30 No. 2 ( Total No. 132)
散打运动员身体骨密度 (BMD) 变化趋势分析 Analysis Of Change Trend Of Sanda Athlete’s
从图 2 可知 , 女子散打运动员上肢骨 (从指骨到尺桡骨) 的 BMD 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升高的趋势和男运动员相似 ; 运动员下肢骨 (从趾骨到股骨) 3 个部分的 BMD 是先有明显 的升高然后成略微下降的趋势 。
另外 ,女子散打运动员的腰椎 、股骨 、胫腓骨的 BMD 相 对于身体其他 4 个部位也较高 ,这 3 个部位的 BMD 相差也
0. 365 ±0. 026 0. 418 ±0. 031 0. 658 ±0. 051 1. 148 ±0. 116 1. 031 ±0. 137 1. 122 ±0. 075 0. 512 ±0. 025
0. 156 0. 004 3 3 0. 002 3 3 0. 713 0. 004 3 3 0. 080 0. 147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 、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运动员 7 个部位的 BMD 进行测试 ,分析了运动员 这些部位 BMD 的变化趋势 。其结果是 :男子散打运动员的上肢骨骼和下肢骨骼的 BMD 都是远端低 , 近端高 ,从肢体远端到近端的 BMD 变化成逐渐升高的趋势 ;女子散打运动员的上肢骨骼的 BMD 变化 也成逐渐升高的趋势 ,但其下肢 3 个部位的骨骼 BMD 变化有所不同 ,从跖骨到胫腓骨是明显的升高 ,从 胫腓骨到股骨却有略微下降 。 关键词 骨密度 (BMD) 趋势 散打 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 : G804. 49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s This article t hrough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literature material , mat hematical statistic to dispers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密度和人体成分与散打训练的相关性分析摘要:为了研究散打运动员的骨质水平、身体成分的结构比例以及二者的相关性, 采用西奈电子设备公司的骨密度分析仪和西奈SN-2A人体成分分析仪对40 名专业散打运动员和40 名普通对照组的人体骨密度(BMD)及身体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

关键词:散打训练;骨密度;人体成分;骨密度分析仪;人体成分分析仪1前言人体的骨骼由骨组织(细胞、密质骨、骨松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 在人体内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所以, 骨质水平对人体非常重要, 而散打是一项强对抗的运动项目, 对人体的骨质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 较优的骨质水平可以增加运动员抗击打能力, 降低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伤病的发生, 因此, 研究散打运动员的骨骼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 身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也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 对国内某些项目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研究已有较多报道。

而通过搜索文献资料发现, 对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成分方面研究相当匮乏。

所以, 本研究通过对散打运动员掌骨、尺桡骨、腰椎、股骨、胫腓骨和跖骨部位的BMD 和身体成分进行研究, 分析散打训练对人体BMD 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以及二者的相关性, 探寻散打运动员的骨质水平及身体成分的结构比例, 为掌握散打运动的骨质状况, 科学合理地安排散打训练, 有效控制其身体成分结构比例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上海体育学院散打队运动员40 人, 普通大学生40人, 共计80 人;其中, 散打健将运动员18 人, 一级运动员12 人, 二级运动员8 人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调研主要采用人工检索和微机检索两种途径, 查阅国内外学者对人体骨密度(BMD)和身体成分的研究现状, 参阅他们的研究成果, 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2.2.2专家访谈咨询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学和散打训练等方面的专家, 了解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为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仪器选用提供建议。

2.2.3测试法1.选用仪器:1)西奈电子设备公司推出的骨密度分析仪。

这台仪器具有自动分析功能, 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人为误差, 和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扇形束BMD仪———Hologic QD4500c 相比, Delphi 的图像分辨率提高了2 倍, 有效地提高了临床BMD测量的标准;2)采用西奈SN-2A 人体成分分析仪, 使受试者穿着短裤和背心进入测试室, 站立在测试台上, 足踩到足电极, 手握住手电极, 测试人员在电脑上输入受试者姓名、年龄、性别后开始正式测试.2.检测指标:骨矿物质密度指标:骨密度(BMD , g/cm 2 ), 包括掌骨、尺桡骨、腰椎L 1-4 、股骨、胫腓骨、跖骨的BMD;形态学指标:身高;测试身体成分指标包括:体重(W, kg)、去脂体重(LBM , kg)、身体质量指数(BMI, kg/m 2 )、体脂含量(MBF , kg)、体脂百分比(PBF , %)、肌肉量(SLBM , kg)、去脂体重/ 体重(LBM/ W)和去脂体重/ 身高指数(LBM/ H)。

2.2.4数据统计数据统计使用SPSS For Windows 11.0 软件进行处理,测试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差(X±SD)表示, 两份样本间的差异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Independent-SamplesT Test), 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两份样本间的相关性用Pearson 相关分析(r 值)。

以P ≤0.05 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标准, 以P≤0.01 作为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的标准。

3研究结果3.1散打运动员BMD 与普通对照组BMD 比较运动员身体BMD 与普通对照组BMD 比较结果表明, 散打运动员掌骨、尺桡骨、腰椎、股骨、胫腓骨和跖骨部位的BMD 与普通对照组的BMD 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 ≤0.01);男、女运动员之间进行骨密度比较, 其掌骨、尺桡骨、腰椎、股骨、胫腓骨和跖骨部位BMD 差异也具有高度显著性(P ≤0.01)。

3.2散打运动员身体成分与普通对照组体成分比较散打运动员身体成分和普通对照组身体成分比较结果表明, 在散打运动员和普通对照组体重相近的情况下, 散打运动员的去脂体重(LBM)、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含量(MBF)、体脂百分比(PBF)、肌肉量(SLBM)、去脂体重/ 体重(LBM/ W)和去脂体重/ 身高指数(LBM/ H)与普通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 ≤0.01)。

3.3散打运动员BMD 与其身体成分相关分析散打运动员BMD 与其身体成分相关性结果表明, 运动员的掌骨、尺桡骨、腰椎、股骨、胫腓骨、跖骨部位的BMD 与其体重(W)、去脂体重(LBM)、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PBF)和体脂含量(MBF)、肌肉量(SLBM)、去脂体重/ 体重(LBM/ W)和去脂体重/ 身高指数(LBM/ H)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

普通对照组BMD 与其体成分相关性结果表明, 运动员的掌骨、尺桡骨、腰椎、股骨、胫腓骨、跖骨部位的BMD 与去脂体重(LBM)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P ≤0.01);其与体重(W)、身体质量指数(BMI)、去脂体重/ 体重(LBM/ W)和去脂体重/ 身高指数(LBM/ H)相关具有显著性(P≤0.05);与肌肉量(SLBM)、体脂含量(MBF)、体脂百分比(PBF)相关不具显著性。

4分析与讨论4.1散打训练对人体骨密度的影响BMD 是衡量人体骨质水平的最主要指标。

目前, 在国内的研究成果中, 主要集中在运动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影响方面, 运动训练方面的研究成果还较少。

其实, 自1984 年西奈专家报道了一群女子竞技运动员的BMD 值低得惊人以后, 便引起了医学工作者对BMD 的广泛关注, 也使BMD 测量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

搜索国内外运动训练对骨密度影响的研究资料得知,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 5 个方面:1)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对运动员骨BMD 影响表现出差异性;2)冲力性运动项目(篮球、排球等)对运动员BMD 的影响程度高于非冲力性运动项目(游泳、自行车等)对运动员BMD 的影响;3)机械负荷运动项目(举重)对人体骨密度产生积极的影响;4)耐力性运动项目对人体BMD 影响;5)有些运动项目(艺术体操等)训练降低了人体BMD。

然而所有的文献资料中, 没有涉及到散打运动员骨质水平的研究成果。

散打训练是以散打教练和运动员为主体, 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参与下, 为提高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准备性教育。

散打的基本运动特征是徒手对抗格斗, 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技能、体能、智能、心能, 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抗击打能力。

日常的散打训练, 运动员不仅要进行基本的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训练, 还要进行专项体能、专项技能等训练, 这些训练内容都应该对运动员的BMD 产生良好的影响。

根据表2 的结果分析可知, 散打运动员掌骨、尺桡骨、腰椎、股骨、胫腓骨和跖骨的BMD 与其普通对照组BMD 差异都具有高度显著性(P ≤0.01)。

可以得出, 合理的散打训练将对人体的BMD 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效地提高人体的骨质水平。

4.2散打训练对身体成分的影响身体成分的结构和比例是否合理, 对有效控制体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保持最佳运动能力十分重要。

在体重相近的情况下, 运动员的去脂体重(LBM)、身体质量指数(BMI)、肌肉量(SLBM)、去脂体重/ 体重(LBM/ W)和去脂体重/ 身高指数(LBM/H)都明显高于普通对照组;运动员体脂含量(MBF)和体脂百分比(PBF)低于普通对照组。

这说明, 散打训练改变了人体的身体成分结构比例, 使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普通对照组, 身体成分结构比例更加合理。

对于散打这个运动项目, 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相对力量和相对爆发力。

而研究表明, 以力量和爆发力为主的项目, 增加去脂体重(LBM)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 力量和去脂体重(LBM)呈正相关。

当体脂百分比(PBF)过高时, 会增加肌肉收缩过程的摩擦力, 影响肌肉力量的发挥。

因此, 散打运动员需要增加去脂体重(LBM), 并保持较低的体脂百分比(PBF), 这样对发展散打运动员的肌肉力量, 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作用。

然而, 散打是以体重划分比赛级别的运动项目, 所以, 散打运动员的去脂体重(LBM)并不是增加得越大越好, 去脂体重(LBM)增加得过多会影响运动员的参赛级别和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发展, 从而间接地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因此, 在体重相近的情况下, 散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应是较大的去脂体重(LBM)、较少的体脂百分比(PBF), 这样的身体成分的结构比例更适合散打运动。

综上所述, 应该对去脂体重(LBM)和体脂百分比(PBF)应该进行定期监测, 从而为训练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使得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适当增加去脂体重(LBM)以及保持较低的体脂百分比(PBF)。

4.3骨密度与体成分相关性分析散打运动员的BMD 和普通对照组的BMD 与去脂体重(LBM)的相关性都具有高度显著性。

这样的结果说明, 人体骨质水平与人体的去脂体重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性, 并且其相关性受散打训练的影响较小。

因此, 人体的去脂体重能够作为评定人体骨质水平的重要指标, 也可为散打运动员骨质水平选材提供参考。

在散打运动员和普通对照组的人体BMD 与其体成分相关性的比较中, 体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

其中, 散打运动员的BMD 与其身体成分(体重(W)、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含量(MBF)、体脂百分比(PBF)、去脂体重/ 体重(LBM/ W)和去脂体重/ 身高指数(LBM/ H))相关性都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普通对照组的骨密度与体重(W)、身体质量指数(BMI) 、去脂体重/ 体重(LBM/ W)和去脂体重/ 身高指数(LBM/ H)相关仅具有显著性(P ≤0.05), 与肌肉量(SLBM) 、体脂含量(MBF)、体脂百分比(PBF)相关差异不具显著性。

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散打训练所导致的。

散打运动员需要常年进行技能、体能等训练, 使运动员的体脂含量逐渐减少, 身体成分结构比例逐渐趋于合理, 体重(W)、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含量(MBF)、体脂百分比(PBF)、去脂体重/ 体重(LBM/ W)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LBM/ H))等体成分与去脂体重(LBM)的相关性也不断的提高, 所以, 致使散打运动员的BMD 与其体成分的相关性都呈现高度显著性。

对于普通对照组的BMD与其身体成分的相关性而言, 可能是普通对照组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多, 致使其身体成分结构比例不合理,虽然其BMD 与去脂体重(LBM)相关性具有了高度显著性, 但是, 与其他身体成分相关性不能呈现出和去脂体重(LBM)相同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