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公输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公输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公输练习题及答案

公输一、填空题1.《公输》选自《________》。

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 ”;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2.《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_________ 记述墨子__________的辑录。

3.《公输》一文通过________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

文中墨子连用三个对比;将楚宋两国的物产作了比较;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正如自己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演练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胡不见.()我于王。

(3)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4)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5)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6)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7)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8)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2.解释加点的字词(1)起.于鲁________ (2)请.说之________(3)胡不已.乎________ (4)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5)虽然.________ (6)以.牒为械________(7)待楚寇.矣________ (8)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9) 公输盘不说.________ (10) 吾义固.不杀人________(11) 义.不杀少而杀众________ (12) 愿.借子杀之________(13) 不可谓智.________ (14) 方.五千里________(15) 子墨子九距.之________ (16)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_______(17) 公输盘诎.________ (18)今有人于.此________(19)然;胡.不已乎________ (20)不可谓知类..________3.区别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公输》(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公输》(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1)公输(节选)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4、本文选自墨家的经典著作《》(1分)5、解释加点的词。

(2分)(1)夫子何命.焉为()(2)吾义.固不杀人()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7、墨子用怎样的说理方式使公输盘信服?(2分)8、这段文字表现了墨子的思想。

(1分)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2)公输(节选)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9.本文选自墨家的经典著作《》,墨子名为。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11.这段文字表现了墨子的思想。

(3分)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3)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子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顾不杀人。

公输 一词多义练习(含答案)

公输  一词多义练习(含答案)

《公输》练习一词多义①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夫子何命焉为?必为有窃疾矣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以牒为械。

②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③类:不知可谓知类,为与此同类,④子:子墨子闻之愿借子杀之⑤说: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⑥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⑦之:为楚造云梯之械子墨子闻之宋何罪之有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吾知子之所以距我⑧起:起于齐子墨子起,再拜⑨以:将以攻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以牒为械⑩于:胡不见我于王今有人于此起于齐参考答案一词多义①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

夫子何命焉为?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必为有窃疾矣是。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制造。

以牒为械当作。

②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动词,会见。

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动词,入见。

③类:不知可谓知类动词,类推,为与此同类名词,种类,④子:子墨子闻之子,先生,老师愿借子杀之子,您⑤说: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

请说之说,解释,陈说。

⑥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⑦之: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⑧起:起于齐出发、动身子墨子起,再拜起身⑨以:将以攻宋凭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以牒为械用⑩于:胡不见我于王给今有人于此在起于齐从。

公输练习题附答案

公输练习题附答案

《公输》巩固练习3、翻译句子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填空(1)墨子,______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是_____学派的创始人。

他同情劳动人民,主张“_______________”;反对统治阶级发动战争,主张“____________”。

本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具体反映了墨子反对侵略、扶助幼小的思想,表现了他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子墨子起,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中动词“闻、起、行、至”反映了墨子_________的心态和____________的精神。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一段墨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说理更具气势,语言斩钉截铁,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公输盘“_____________”的虚伪。

一、填空3.《公输》一文通过________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

三、翻译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3、吾义固不杀人。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5、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6、杀所不足而争有余四、课文理解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1)墨子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推论,使公输盘折服的?(请从文中摘录出有关的字词回答)(2)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点?请写出两点。

3.墨子见公输盘是因为4、墨子要求公输盘帮助自己杀人是为了引出公输盘的“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这句话在随后墨子说理时两次被用到,请写出这两处句子5、公输盘最终“服”是因为墨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个方面说服了他。

《公输》阅读练习与答案

《公输》阅读练习与答案

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A.说:公输盘不说秦王不说B.有:北方有侮臣者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东坡现右足D.子:愿借子杀之天子之怒2.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A.以:将以攻宋以牒为城B.之:宋何罪之有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于:有余于地不足于民D.而:宋无罪而攻之知而不争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吾义.固不杀人()②不可谓仁.()③不可谓.智()④知而不争.()4.翻译了面的句子。

宋何罪之有?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5.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6.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1.A2.B3.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②对人亲善、友爱③称为④劝阻、劝谏4.①宋国有什么罪②坚持道义不杀少数人却去杀害众多的人,不能称为明白事理5.对话描写6.墨子巧言说服公输盘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66.请用“/”给选文的第二段文字断句。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练习题及答案

公输练习题及答案

公输练习题一、基础知识。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公输盘( ) 至于郢( ) 敝舆( ) 鲋鱼( ) 守圉之器( )禽滑厘( ) 短褐( ) 犀兕( ) 麋鹿( ) 楩楠( )2、把下面的反问句翻译成现代文。

(1)宋何罪之有?(2)夫子何命焉为?(3)胡不见我于王?(4)然胡不已乎?(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6)虽杀臣,不能绝也。

(7) 吾知所以距子矣:(8) 此为何若人?(9)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0)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11)杀所不足而争有余。

3、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__________ (3)公输盘诎。

____________ (4)公输盘不说。

____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①《公输》选自《________》。

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②《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_________记述墨子__________的辑录。

③这场模拟攻守战,结果是墨子胜利了。

“________”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

5、解释加粗的重点字。

(1)起于鲁________ (2)请说之________(3)邻有敝舆而欲窃之________ (4)邻有短褐而欲窃之________(5)胡不已乎________ (6)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7)虽然________ (8)以牒为械________(9)待楚寇矣________ (10)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11)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_______6、翻译。

(1)夫子何命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何罪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公输》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公输》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

《公输》一. 知识积累1. 给下列黑色的字注音。

公输盘郢蔽舆犀兕鼋鼍诎2. 填空题。

《墨子》一书一般认为是。

墨子名,时期家,家的创始人。

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起于齐(2)吾义固不杀人(3)然,胡不已乎(4)墨子之守圉留有余(5)子墨子九距之(6)公输盘诎。

4. 翻译句子。

(1)愿藉子杀之(2)杀所不足而争有余。

(3)虽杀臣,不能绝也。

二. 强化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5~8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胃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否既已言之王吴。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富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糜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之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3 公输练习题第五十一篇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3 公输练习题第五十一篇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3 公输练习题第五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之”字与其他几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子墨子闻之B、愿借子杀之C、宋何罪之有D、请说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知而不争面山而居B、见公输盘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C、愿藉子杀之胡尔而与之D、吾义固不杀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与例句“之”相同的是( )例句:“吾欲之南海”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天下顺之C、寡助之至D、攻亲戚之所畔【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的情境中,售货员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某顾客到商场买照相机,把货架上的机子几乎都试了一遍,觉得还是不满意,要求售货员带他到仓库去挑。

面对这过分的要求,售货员微笑地说:“____”A、不行!商场里有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带顾客去仓库挑选商品。

B、真对不起,我们经理宣布过,任何人不得私自带顾客去仓库挑商品。

C、开玩笑吧,我能带你去?难道你不知道“仓库重地,闲人免进”吗?D、就你特殊!我私自带着顾客去仓库挑选商品是要被罚一个月资金的。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

老师说:“________,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________,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

采百家之学部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D、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公输练习题及答案篇一: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含答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行复习练习(一)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1.下列加粗词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邹忌讽齐王(婉言进谏)形貌昳丽(光艳美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齐王纳谏(直言劝告) B.朝服衣冠(穿戴)孰视之(通熟,仔细)何能及君(比得上)私我(偏爱) C.客之美我者(美丽)谤讥(诽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期年(周) D.王之蔽(受蒙蔽)皆朝于齐(朝见)莫不私王(没有谁)间进(间或) 2.一词多义上①受上赏()下① 乃下令()..②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② 受下赏()..若①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朝① 朝服衣冠()④于是入朝见威王()..② 门庭若市()② 能谤讥于市朝()③ 皆朝于齐()...之① 齐国之美丽者也()于① 欲有求于我也()..② 孰视之()② 皆以美于徐公()..③ 暮寝而思之()③ 能谤讥于市朝()..④ 吾妻之美我者()④ 皆朝于齐()..孰① 孰视之()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方①今齐地方千里()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③京中有善口技者()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④王曰:“善。

”()④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A、本文邹忌的讽谏艺术主要是: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得心悦情服。

在语言上,排比句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步步逼人的语势,一环紧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B、本文篇幅不长,写作上很有特色,它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却较鲜明的塑造了邹忌这个有头脑、有才能的谋臣的形象,这得益于文章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

C、齐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君主。

他深知收买人心的重要,勇于听取不同意见,对于邹忌的讽谏,他闻过则喜,并马上付诸行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根据人们对朝政的批评议论,进行大胆的政治改革。

D、邹忌不是一个偏听偏信的人,对于三者的齐声赞美,他从客观实际出发,先自“思”后“视” 之,从而分析出妻、妾、客曲意奉承自己的原因。

邹忌从“问”到“思”到“视”,因小悟大,终于找出原因,表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精神。

4.解释下列加粗词。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能谤讥于市朝()(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8、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9、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1、《细柳营》 1、多义词军:军细柳()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使: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匈奴大入边。

()()(2)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5)将以下骑送迎()(6)之细柳军()(7)军中闻将军令()...(8)闻寡人之耳者()(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用现代汉语翻译。

(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嗟乎!此真将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一句中的“惊”包含以下的意思:为周亚夫治军严整而吃惊;为周亚夫迎皇上不到家而惊恐;为文帝深明大义而感到意外;也为周亚夫过于拘泥于军纪而恼怒。

B、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把大量笔墨用在直接描写周亚夫,此外还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做对比从侧面有力地烘托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C、汉文帝和他的卫队在到细柳营时,没有守将周亚夫的命令不能进入军营,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评价周亚夫为:真将军,从中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深明大义,识才,敬才的明君。

D、细柳军在面对文帝随从时,常说的话是“将军令曰”“将军约”,从中可以看出细柳军具有军纪严明,军令畅达,令行禁止的特点。

22、《古文二则》《孙权劝学》一、解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3、自以为大有所益()4、但当涉猎() 5、当涂掌事()..... 6、蒙乃就学() 7、见事之晚()...二、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

B、吕蒙辞掉了军中事情繁多的职务。

C、吕蒙说他军中有很多任务。

D、吕蒙说他在军中职务太多。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A、大哥你预见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B、大哥你怎么看见事情这样晚呢! C、大哥你怎么知道事情这么晚啊!D、大哥你怎么天晚才了解这事啊!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的语气是:() A、傲慢 B、自豪 C、埋怨 D、轻蔑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C、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四、翻释下列句子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主簿(主管文书簿籍的官)蹴(靠近)琨觉 B、睿以(派)为将军谘祭酒下怨(怨恨)叛(反叛) C、自相鱼肉(比喻残杀、残害)毒流(屠戮)中土 D、今遗民(指沦陷区的人民)诚(假使)能命将出师 2、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译:祖逖居住在京口,集合勇猛强健的壮士。

B、逖将其部曲百余渡江译:祖逖统率他的百余家世族武装北渡长江。

C、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译:假使派我这样的人统率他们来收复中原 D、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译:晋王朝的战乱,不是因为皇上昏庸无道而导致百姓怨恨反叛 23、《公输》 1.下列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子墨子闻之(子,夫子,即先生)愿借子杀之(子,您) B.公输盘不说(说,说话)请说之(说,解释,陈说) C.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见,召见) D.不可谓知类(类,类推事理)为与此同类(类,种类) 2.下列加黑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