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Cl-的检验

合集下载

2.2.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精练)(原卷版)

2.2.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精练)(原卷版)

【合格性测试】1.在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③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④从盛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将浓盐酸缓缓滴入烧瓶中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②①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③②④⑤2.检验Cl2是否充满了集气瓶的正确操作为( )A.用玻璃棒粘上湿润的KI­淀粉试纸伸到集气瓶口附近,观察试纸是否变蓝B.将AgNO3溶液滴入集气瓶中,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C.用玻璃棒蘸取少许NaOH溶液放入集气瓶口附近,看是否反应D.用手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集气瓶口上方,观察颜色是否变蓝3.在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判断溶液中含有( )A.Cl-、SO2-4B.Cl-、NO-3C.Cl-、CO2-3D.Cl-、OH-4.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下列收集Cl2的装置正确的是( )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混有HCl的Cl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杂质B.实验室制取Cl2,浓盐酸起到酸性和氧化剂作用C.实验室用如图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D.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6.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7.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是( )A.二氧化氯B.氯酸钾C.氯化钠D.四氯化碳8.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氯化氢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②用87 g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 )A.②比①多B.①比②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9.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1、高锰酸钾(4KMnO )与浓盐酸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反应产生2Cl 。

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2Cl (尾气处理装置略),其中有错误的装置是( )A.①②B.②C.②③D.②③④2、实验室利用2MnO 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制取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B.可把一张由纸放到集气瓶口,观察氯气是否收集满C.用NaOH 溶液吸收尾气D.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老师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3、已知只有浓盐酸与MnO 2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产生Cl 2,稀盐酸与MnO 2不反应。

12mol·L -1的浓盐酸100mL 与足量的MnO 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的Cl 2的物质的量为( )A.小于0.3molB.小于0.6molC.在0.15mol 到0.3mol 之间D.0.3mol 4、下列有关2Cl 的实验操作和装置中,正确的是( )A.闻2Cl 气味B.除去2Cl 中的HClC.干燥2ClD.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快速制取2Cl5、实验室制备2Cl 时有如下操作:①连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2MnO 粉末;④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⑤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①⑥⑤ C.①④③②⑥⑤ D.①③④②⑥⑤6、某实验小组要进行Cl 2的制取并回收MnCl 2的实验.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Cl 2B.用装置乙出去Cl 2中的少量HCl 气体C.用装置丙分离MnO 2和MnCl 2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MnCl 2溶液制MnCl 2 •4H 2O7、检验-Cl 所用的试剂为3AgNO 溶液和稀硝酸,稀硝酸的作用是( )A.防止2-3CO 等离子的干扰B.防止-Cl 的干扰 C.生成3AgNO 沉淀 D.防止-3NO 的干扰8、下列检验-Cl 的方法正确的是( )A.在某溶液中滴加3AgNO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B.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3AgNO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C.在某溶液中先滴加3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D.在某溶液中滴加用HNO 3酸化的3AgNO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9、广州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 -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石蕊溶液B.四氯化碳C.氢氧化钠溶液D.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10、下述实验现象能确定试样中一定有Cl-的是()A.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B.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有白色沉淀C.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滴加硫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11、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的是( )A.焰色反应是黄色B.溶液有咸味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2、化学反应的利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堂基础练习卷:氯气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堂基础练习卷:氯气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氯气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1.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COCl2(光气)和氯化氢,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检验试剂是( B )A.水B.AgNO3溶液C.NaOH溶液D.KI溶液解析:氯仿氧化后生成COCl2(光气)和HCl,因此,用AgNO3溶液检验HCl中Cl-的存在即可判断氯仿是否变质。

2.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 D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解析:可能有C、S等的干扰,A错误;加入盐酸,引入Cl-,B、C错误;硝酸酸化排除C等其他离子的干扰,加硝酸银溶液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即为AgCl,由此说明原溶液中有Cl-,D正确。

3.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反应中HCl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Cl2中的HClC.用NaOH溶液吸收Cl2,反应中Cl2只作氧化剂D.将湿润的有色布条伸入集满Cl2的集气瓶中,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解析: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方程式:MnO 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中HCl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故A正确;氯气和水反生成盐酸,盐酸再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应用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Cl2中的HCl,故B错误;用NaOH溶液吸收Cl2,Cl2+2NaOH NaCl+NaClO+H2O,反应中Cl2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故C错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无漂白性,故D错误。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 同步课时作业—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  同步课时作业—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2.2.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一.选择题(共有14题)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Cl2的装置,其中合理的是(气体流向从左到右)( )A.制Cl2B.净化Cl2C.收集Cl2D.尾气处理2.实验室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在烧瓶中加入少量的MnO,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2④通过分液漏斗慢慢向烧瓶中注入浓盐酸⑤将多余氯气用浓NaOH溶液吸收⑥当有连续气泡出现时,开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②①⑥⑤C.①④③②⑥⑤D.①③④②⑥⑤3.下列方法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是( ) A.焰色试验是黄色 B.溶液有咸味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焰色试验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4.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23Cl CO OH ---、、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滴加过量()32Ba NO 溶液 ②过滤③滴加过量()32Mg NO 溶液 ④滴加3AgNO 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5.如图是用3KClO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简易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中固体也可以用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二氧化锰等代替B.装置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KClO 6HCl()3Cl KCl 3H O +↑++浓C.待没有气泡产生后,向A 中加入足量3AgNO 溶液,根据沉淀质量可求出剩余HCl 的量D.装置A 中分液漏斗可以换为长颈漏斗6.有23Na CO 、3AgNO 、2BaCl 、HCl 及43NH NO 五种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若有三支试管出现沉淀,则最后加入的是3AgNO 溶液B.若全部没有明显现象,则最后加入的是43NH NO 溶液C.若一支试管出现气体,两支试管出现沉淀,则最后加入的是HCl 溶液D.若只有两支试管出现沉淀,则最后加入的可能是2BaCl 溶液 7.用如图各装置制备并检验2Cl 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室制氯气,即使2MnO 过量,盐酸也不能全部反应完B.乙:充分光照后,溶液充满量筒C.丙: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足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D.丁: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2Cl ,有漂白性 8.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人蒸馏水B 排水法收集4KMnO 分解产生的2O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浓盐酸与2MnO 反应制备纯净2Cl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4CCI 萃取碘水中的2I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A.AB.BC.CD.D9.自来水厂常用2Cl 消毒,市场上有的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出售,下列可用来鉴别自来水和纯净水的试剂是( )A.()2Ba ClO 溶液B.KOH 溶液C.酚酞试液D.3AgNO 溶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向某溶液中加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有2-3CO②向某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有2-4SO ③向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Cl A.①②B.①③C.②③D.都不正确11.氯仿(3CHCl )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2COCl (光气)和氯化氢,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所选用的检验试剂可以是( ) A.水B.硝酸银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碘化钾溶液12.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2Cl ,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13.下列关于氯气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氯气比空气重,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ClB.氯气能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排液体的方法收集C.常用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D.液氯可存贮于钢瓶中,因此氯水也可贮存于钢瓶中 14.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 ,正确的操作是( ) A.取样,滴加3AgNO 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3AgNO 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取样,先加稀硫酸酸化,再加入3AgNO 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取样,加少量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二.非选择题(共有2题)15.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欲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2Cl ,同时进行与氯气有关的某些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1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1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1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基础练习1.除去Cl2中少量的HCl气体,效果最好的试剂是()A.蒸馏水B.二氧化锰C.饱和食盐水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既要除去HCl,又不能损失Cl2。

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

2.下列物质不能用来干燥氯气的是()A.碱石灰B.浓硫酸C.无水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答案:A解析:氯气能与碱反应,不能用碱石灰等干燥。

3.某实验室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为防止污染环境,在排入大气之前,需要用试剂进行处理。

下列试剂中最适合的是()A.饱和石灰水B.饱和食盐水C.自来水D.烧碱溶液答案:D解析: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氯气能与碱反应,但饱和石灰水中碱的浓度小,吸收效果差。

4.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答案:C解析:集气瓶中使用单孔橡胶塞塞紧,只能进气,不能排气,容易发生危险,A项错误;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Cl2应从短管进,B项错误;Cl2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收集到Cl2,D项错误。

5.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MnO2与浓盐酸制备Cl2,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D.④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答案:C解析:HCl 和Cl 2均能与NaOH 溶液反应,故②中不能盛放NaOH 溶液。

Cl 2中混有HCl 气体,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

6.下列有关离子鉴别或鉴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可用焰色试验鉴别溶液中的K +和Na +B .可用硝酸钡溶液鉴别Cl -和C O 32-C .可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鉴别Cl -和C O 32-D .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未知液中含有Cl - 答案:D解析:K +和Na +的焰色不同,A 项正确;Ba 2+与C O 32-生成BaCO 3白色沉淀,Ba 2+与Cl -不反应,B 项正确;Cl -和C O 32-都能与Ag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Ag 2CO 3溶于稀硝酸,C 项正确;D 项中加入了稀盐酸,干扰Cl -的判断,D 项错误。

第14课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学与练(人

第14课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学与练(人
(1)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①中缺少加热装置 B.②中盛放的饱和 NaCl 溶液可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C.③盛装浓硫酸的装置可以用盛装碱石灰的装置代替 D.④中盛装 NaOH 溶液的烧杯必须要用小漏斗倒扣液面上方,防止倒吸 (2)该方法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气有多种性质: ①在盛有氯气集气瓶中放入湿润的淀粉碘化钾(KI)试纸,发现试纸变蓝(已知淀粉遇 I2 变蓝色)。涉及 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体现氯气具有___________性。 ②“84 消毒液”对棉麻织品有腐蚀作用,对有色物质有褪色作用,禁用于毛、麻丝织品消毒。写出制 得“84 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氯气溶于水,得到具有杀菌、漂白作用的氯水。氯水中具有漂白作用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 式)。氯水用强光照射,数字化实验显示溶液的 pH 减小、氯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氧气体积分数增大。请用 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还可用高锰酸钾不需要加热快速地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 =5Cl2↑+2MnCl2+2KCl+8H2O。 ①请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中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元素发生还原反应(用元素符号填写)。若生成 n 个氯气分子,反 应中转移_______个电子。

新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4.2.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

新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4.2.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

第2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1.检验Cl-时所用试剂稀HNO3的作用是( )A.防止CO2-3的干扰B.防止Cl-的干扰C.生成Ag2CO3沉淀D.防止NO-3的干扰2.为了证明氯酸钾晶体中含氯元素,选用给出的试剂和操作,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水溶解③过滤、取滤液④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⑤加稀HNO3⑥与浓盐酸反应⑦加NaOH溶液加热⑧用淀粉碘化钾A.⑥⑦①⑤B.⑥⑧C.④②③①⑤D.②①⑤3.向NaBr、NaI、Na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的组成可能是( )A.NaCl Na2SO4B.NaCl Na2SO4NaBrC.NaCl Na2SO4I2D.NaCl Na2SO4NaI4.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SO2通入溴水中:SO2+2H2O+Br2===2H++SO2-4+2HBrB.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Ba2++2OH-+2H++SO2-4===BaSO4↓+2H2OC.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D.Fe(OH)3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5.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溶液变成橙黄色,再向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四氯化碳后,充分振荡,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 ( )A.Cl-B.Br-C.I-D.Fe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水的成分为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B.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减弱C.F2、Cl2、Br2、I2都可与氢气化合,且反应条件相同D.氢氟酸是弱酸,但会腐蚀玻璃7.已知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现欲使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成3∶2∶1。

高中化学-氯气的制法 氯离子(Cl-)的检验练习 (2)

高中化学-氯气的制法 氯离子(Cl-)的检验练习 (2)

高中化学-氯气的制法氯离子(Cl-)的检验练习层级一学业达标练1.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 )A.NaOH溶液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石灰水解析:选B 利用了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的原理.2.检验Cl-时所用试剂HNO3的作用是( )A.防止CO2-3的干扰B.防止Cl-的干扰C.生成Ag2CO3沉淀D.防止NO-3的干扰解析:选A 检验Cl-加入的AgNO3溶液,能与CO2-3结合生成Ag2CO3白色沉淀,干扰Cl-的检验.3.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浓)===2KCl+5Cl2↑+2MnCl2+8H2O,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B 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C 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 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l-解析:选2222A项错误;c 处先变红,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c处后褪色,是由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项错误;d处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红色褪去可能是因为NaOH被消耗完造成,也有可能是生成漂白性物质,故不能说明一定是生成的物质具有漂白性,C项错误;e处变红色是因为Fe2+被氧化为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由此可见还原性是Fe2+>Cl-,D 项正确.4.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并回收氯化锰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收集氯气并防止污染空气D.用装置丁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解析:选B 装置乙中Cl能被吸收.25.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三处明显错误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Cl逸出2解析:选B 装置中未用酒精灯加热,应该用分液漏斗,没有尾气吸收装置,共三处明显错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加CCl呈现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4B.凡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为蓝色的气体一定是Cl2C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Ag +D .氢氟酸是弱酸,但会腐蚀玻璃解析:选D I -不溶于CCl 4,只有转化成I 2才可溶;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不一定是Cl 2,还有O 3、NO 2、Br 2(g)等;SO 2-4也符合C 选项.7.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Cl 2: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B .在NaCl 溶液中滴入AgNO 3溶液:Ag ++Cl -===AgCl↓ C .Cl 2溶于水:Cl 2+H 2O===2H ++Cl -+ClO -D .用NaOH 溶液吸收Cl 2:Cl 2+2OH -===Cl -+ClO -+H 2O解析:选C HClO 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用化学式来表示,故Cl 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H 2O===H ++Cl -+HClO.8.某研究小组为了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设计了如图装置.并查阅到下列资料:“卤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加热情况下卤素与碱液发生如下反应:3X 2+6OH -=====70 ℃5X -+XO -3+3H 2O”.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中能否省去盛饱和NaCl 溶液的洗气瓶?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中能否省去盛浓硫酸的洗气瓶?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中能否省去盛冰水的烧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装置产生的Cl2在冰水冷却下与NaOH发生反应制得消毒液.运用该装置必须通过饱和NaCl溶液除去HCl,否则与NaOH反应将生成NaCl,降低NaClO 的纯度;但干燥装置可以省略,因为少量水蒸气不会影响反应;冷却装置不可省略,因为题给信息: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引起副反应:3Cl2+6OH-=====70 ℃5Cl-+ClO-3+3H2O.答案:(1)Cl2+2OH-===Cl-+ClO-+H2O(2)不能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进入试管中也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降低了NaClO的产量和纯度(3)能少量水蒸气进入试管中不影响反应(4)不能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时温度升高,可能引起副反应,生成NaClO3层级二应试提能练9.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B.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氯气的制备实验,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C.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D.可在集气瓶口放一张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氯气是否收集满解析:选D 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若用长颈漏斗代替无法控制盐酸的用量,A错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容易造成中毒事件,B错误;饱和食盐水不能与氯气反应,不能用于吸收尾气,C错误;可在集气瓶口放一张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氯气集满,D正确.10.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B.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C.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 mol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解析:选C 分析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可知: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故A正确;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B正确;当1 molMnO2参加反应,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2 mol,故C错误;因浓盐酸易挥发,所以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故D正确.11.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氯化氢146克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②用87克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 )A.②比①多B.①比②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解析:选A 浓盐酸与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逐渐减小,变为稀盐酸后不再与MnO2反应,并且浓盐酸还有挥发性.①中n(HCl)=146 g36.5 g·mol-1=4 mol,不能完全反应,产生的n(Cl2)<1 mol,②中n(MnO2)=87 g87 g·mol-1=1 mol,浓盐酸足量,1 mol MnO2能完全反应,制得n(Cl2)=1 mol.故产生Cl2②>①.12.有Na2CO3、AgNO3、BaCl2、HCl和NH4NO3五瓶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每支试管分别装入上述一种溶液,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有三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B.全部没有明显现象时,则后加入的是NH4NO3C.一支试管出现气泡,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HCl溶液D.若只有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解析:选C A正确,因为AgNO3溶液与Na2CO3、BaCl2、HCl均有白色沉淀,和NH4NO3溶液不反应;B正确,NH4NO3和上述溶液均不反应;C错误,盐酸加入后,一种(Na2CO3)溶液出现气泡,AgNO3溶液出现沉淀,其他没有现象;D正确,加入BaCl2溶液,则Na2CO3、AgNO3两种溶液产生沉淀.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B.Ⅱ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10 mL(条件相同)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呈绿色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解析:选B A项错误,盐酸变稀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反应;B项正确,发生反应:2HClO=====光照2HCl+O2↑;C项错误,生成棕色烟,加水后溶液呈蓝绿色;D项错误,Cl2无漂白性,是Cl2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14.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加入少量的物质是________. A.食盐B.食醋C.烧碱D.纯碱解析:(1)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2)Cl2与消石灰反应可用于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NaOH吸收多余Cl2,防止空气污染.(4)漂白粉中的Ca(ClO)2与CH3COOH反应生成HClO,因此使用漂白粉时加入少量食醋,能提高漂白粉的漂白能力.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吸收多余Cl2,防止空气污染(4)B15.常温下,A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A、B、C、D、E都含X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请分别写出A、B、D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请注明条件):A+H2O(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aOH(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A(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A为氯气,B为次氯酸,D为盐酸,C为氯化钠,E为次氯酸钠.答案:(1)Cl2HClO HCl(2)Cl2+H2O===H++Cl-+HClOCl2+2OH-===Cl-+ClO-+H2O4HCl(浓)+MnO2=====△MnCl2+Cl2↑+2H2O16.使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已知:常温下,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3Ca(ClO)2=====△2CaCl2+Ca(ClO3)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请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劣,并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入下表空格内.评价依据: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止环境污染优点缺点甲装置d乙装置a、c丙装置b(2)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三部分组成,丙由F、G两部分组成.从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中选出合理的部分(按气流从左至右的流向)组装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填所选部分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若用12 mol·L-1的浓盐酸100 mL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最终生成的次氯酸钙的物质的量总小于0.15 mol,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各步反应均无反应损耗且无副反应发生)(4)①在实验时,发现浓盐酸因存放过久、挥发过多而不能再用来制取氯气,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原理,我们可以选择________来代替浓盐酸.A.浓硫酸B.稀硫酸C.氯化钠固体D.氯化钠溶液②依据实验室制氯气原理,还可有以下方式来制取氯气,如果要制得等物质的量的氯气,消耗盐酸量最小的是________.A.MnO2+4HCl(浓)=====△MnCl2+Cl2↑+2H2OB.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C.KClO3+6HCl(浓)===KCl+3Cl2↑+3H2OD.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5)从发生装置出来的氯气常混有氯化氢,氯化氢消耗氢氧化钙.为了降低损耗,必须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下列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解析:(1)根据装置分析差异,对照评价依据对号入座.甲装置缺点:制氯气时,直接将浓盐酸与二氧化锰混合,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没有处理尾气,会污染环境;乙装置优点: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不会污染环境;丙装置缺点是没有控制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温度,有副反应发生,没有处理尾气,氯气排入空气中污染环境.(2)氯气的发生装置选择F,能控制反应速率;氯气与氢氧化钙的反应装置选择B,用冷水冷却,减少副反应发生;尾气处理装置选择E.(3)不考虑副反应,n(HCl)=0.1 L×12 mol·L -1=1.2 mol,假设氯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氯气为n(Cl2)=0.3 mol,全部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为n[Ca(ClO)2]=0.15 mol.实际上,浓盐酸挥发,并且反应过程中浓盐酸变成稀盐酸时,反应停止,即盐酸中氯化氢不能完全反应,故产生氯气量比理论值(按盐酸制氯气量)少,制得漂白粉质量偏少.(4)浓硫酸是高沸点酸,浓盐酸是易挥发酸,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代替浓盐酸.根据化学方程式,比较生成1 mol氯气需要氯化氢的物质的量.(5)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不能损失氯气,没有必要干燥氯气,应选饱和食盐水,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故A装置符合题意.溶液都会吸收Cl2答案:(1)甲:a、e 乙:f丙:c、e(2)F、B、E (3)二氧化锰只能氧化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减小,最后成为稀盐酸,反应不能进行,并且浓盐酸挥发,即氯化氢不能完全反应(4)①AC ②CD (5)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Cl-的检验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有以下几步,其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的位置,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③用药匙向蒸馏烧瓶中加人MnO2,再向分液漏斗中加浓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A.②③④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⑤④③
2.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使用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下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
C.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
D.尽量避免氯化氢挥发到空气中
3.除杂时常利用物质间的性质差异达到目的。

欲除去Cl2中的少量 HCl气体,可选用()
A.NaOH溶液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石灰水
4.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

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使它与金属反应。

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具右②和③处
D.只有②③④处
5.下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可用于氯气的收集②可用于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③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④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 HCl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
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Cl2中的 HCl
C.用NaOH溶液吸收Cl2,反应中Cl2只作氧化剂
D.将湿润的有色布条伸入集满Cl2的集气瓶中,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7.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
A.在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
B.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C.在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
D.在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 Cl-
8.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

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犯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

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来鉴别()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 ClO-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Cl2:MnO2+4H++2Cl-===Mn2++Cl2↑+2H2O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D.向稀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a2++2ClO-+CO2+H2O==CaCO3↓+2HClO
10.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备无水氯化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烧瓶B中制备氯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锰和稀盐酸
B.装置C、D中分别盛有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装置 E和装置F之间需要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才能制得无水氯化铁
D.装置F的目的是检验有无氯气逸出
1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盐酸及如右图装置制备Cl2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
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氯气
D.④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尾气
1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有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14.实验室利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B.每生成1分子氯气,就要转移2个电子
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4Cl-===MnCl2+2H2O+Cl2↑
D.该方法是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的
15.在未知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A.Cl-、SO42-
B.Cl-、NO3-
C.Cl-、CO32-
D.Cl-、OH-
16.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烧瓶内充满氯气,底部有一层细沙(不参与反应),玻璃导管下口b
处塞有一小块钠。

从a 口伸入一根细铁丝把钠块捅下去,再用滴管从 a 口滴下一滴水,恰好
落在钠块上,立即剧烈反应。

下列对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前,圆底烧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
B.反应中,烧瓶内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玻璃导管只起到定位加入钠和水的作用
D.烧瓶中Cl2可能参与四个氧化还原反应
17.氯仿(CHCl3)可用作麻的剂,常因保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COCl2(光气)和氯化氢,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检验试剂是()
A.水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KI溶液
18.已知∶2Fe+3Cl2===2FeCl3 。

如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 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a-b-c-d-e-f-g-h
B.a-e-d-c-b-h-i-g
C.a-d-e-c-b-h-i-g
D.a-c-b-d-e-h-i-f
19.
选项AgNO3溶液蓝色石蕊试纸Na2CO3溶液
A 产生沉淀变红有气泡
B 无明显现象变红产生沉淀
C 产生沉淀先变红后褪色有气泡
D 产生沉淀先变红后褪色产生沉淀变
20.某化学小组用图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B.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C.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
D.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21.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146 g HC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若不考虑HC1的挥发,则反应后所得氯气的量()
A.方法①比方法②多
B.方法②比方法①多
C.两种方法一样多
D.无法比较
22.常温下,二氯化二硫(S2C12)为橙黄色液体,遇水发生反应,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某学习小组用氯气和硫单质合成二氯化二硫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需先点燃E处的酒精灯
B.二氯化二硫与水反应的产物为S、H2S、HC1
C.C、D中所盛试剂依次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浓硫酸
D.G中可收集到纯净的产品
23.下列实物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