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2 苏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2. 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利用的必要性;3. 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水资源,以及水资源节约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1. 水的地理分布与资源概况1.1 世界水资源面临的问题1.2 中国的水资源现状1.3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2.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1 水资源污染与治理2.2 农业、工业、城市用水的现状和问题2.3 水资源开发。

节约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二课:合理利用水资源1. 水的利用1.1 节水意识的培养1.2 家庭节水技巧1.3 制定水的利用方案2. 水的节约2.1 土地利用的改革与节约2.2 工业生产节约用水2.3 对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推广3. 水的管理3.1 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3.2 水资源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 3.3 对水污染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1. 水资源的分布、利用;2. 水资源利用的问题;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教学难点:1.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2.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实验法3. 案例分析法4. 讨论法5. 观察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1. 水的地理分布与资源概况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了解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及资源概况,并听取老师的讲解。

1.1 世界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了解世界上91%的水资源被出现地理分布上的问题。

多数地区干旱,每年从300-600公升的水源。

全世界已经有102个国家在抢占基本生活用水而爆发争吵和战争,水问题成为全球最严重的一项资源问题之一。

1.2 中国的水资源现状介绍中国的水资源概况,该问题可以通过配合工具,如地图、图片、资料和地理系统进行辅助教学。

1.3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学生通过了解中国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了解中国多年来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困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产生关注和愿意为保护水资源而行动的意愿。

2019最新苏教版化学选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2019最新苏教版化学选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2019最新苏教版化学选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编制:李文军审核:高二化学组包科领导:杨德豪【学习目标】1.能说出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2.能记住防止水体污染的化学方法及原理、适用范围。

【重点难点】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学习内容】知识点一: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活动一、阅读课本P15-16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的水pH值是否为7,为什么?酸雨的pH值呢?2.试列举出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有哪些?3.水体的pH如何测定?水生生物生活的pH值范围是多少?练习1.我国农业因现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高达20亿元之多。

为了有效控制酸雨,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A.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变____,原因是________ _。

(2)你认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用的措施是()①燃料脱硫②开发新能源③少用煤作燃料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把工厂烟囱造高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⑤练习2.下列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②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③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排放不当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石油运输过程中因泄漏流入江河⑥原子核反应的残留物随意排放A.①③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活动二、阅读课本P16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3.对于污水的处理方法通常有哪些?其中处理污水常见的化学方法有哪几种?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练习 3.水体污染物有:I、含盐酸的酸性废水,II、油类、氰化物、硫化物,III、重金属离子;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有:a、中和法,b、氧化还原法,c、沉淀法。

所采用的方法对水体污染物处理不正确的( )A.I aB.I bC.II bD.III c【达标检测】1.水污染主要来自()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③水生动物的繁殖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A.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2.据湖北电视台2000年3月6日报道,汉江流域发生第三次“水华”现象,江面上有大量的白色漂浮物,类似于海面上“红潮”,取水样分析:绿藻含量比正常情况下偏高很多,含O2量明显偏低,浑浊度增加。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专题1《水资源的利用》说课稿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专题1《水资源的利用》说课稿

水资源的利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题目:苏教版选修《化学与生活》专题1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利用2.地位:本单元是继空气质量的改善之后又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目前面临水资源的危机:一是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二是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有必要学习饮用水的获得及污水处理方法,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拓宽学生视野。

3.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了解水资源状况。

(2).知道软硬水的概念,理解硬水软化的原理。

(3).了解自来水生产过程的工序,理解铝系、铁系净水剂及氯系消毒剂的作用原理。

(4)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多少(2).通过对水体污染的学习,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4.重点、难点: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二、设计思路回忆已知知识,使其得到应用与巩固,同时讲授相关新知识,得到拓展与提升。

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及《化学2》中已有接触,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化学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已有了解,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四、教法学法讲授、阅读、设疑、讨论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下发课前预案,调查课题六、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媒体展示缺水的土壤,滴“泪”的水龙头,水中悠闲游玩的鱼,引起学生共鸣----水是生命之源2.讨论:淡水在生活中的具体用途有哪些?活跃气氛3.展示:世界及中国水资源状况图片,归纳我国水资源状况,引入主题4.教学内容包括:天然水中的杂质;水的净化;硬水的软化;水质评价;污水处理的方法5.当堂检测:设置习题的层次,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6.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7.布置作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由于没有经验,本节课还存在许多缺点,请各位同仁给予指正!。

高中化学 专题一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导学案苏教版选修1

高中化学 专题一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导学案苏教版选修1
C.气温较高,气压较低D.Ca2+、Mg2+浓度较大
9.要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是()
A.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B.对河水进行消毒处理
C.控制农田排水D.减少用水量
思考
回答
练习
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有:a.中和法,b.沉淀法,c.氧化还原法。对水体污染物处理所采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Ⅰ,aB.Ⅱ,cC.Ⅰ,bD.Ⅲ,b
3.下列项目,不属于水质检测项目的是()
A.Cr3+浓度B.Na+浓度
C.大肠杆菌浓度D.水中氧的浓度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悬浮物是水质评价检测项目之一
【自学质疑】
1.水体污染的原因主要是
2.水质的评价,常见的检测项目有:水温、PH、导电率、 、、、、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等。
3.自然界中的水一般略显酸性,这是因为溶解在水 中的 缘故。水生生物生活的PH范围是:;许多鱼类消失的PH范围: ;大多数水生生物消失的值。
4.污水的处理方法:处理的方法 主要有:、和,其中化学处理方法包括
C.铁粉、生石灰 D.苏打、盐酸
7.下列污水中污染物和治理方法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和法B.Cu2+——沉淀法
C.Na2S——氧化还原法D.氰化物——沉淀法
8.经水质评价检测,某湖泊中的溶氧量偏低,下列因素不可能造成此现象的是()
A.大量耗氧有机物排入湖泊中B.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过度生长
B.水的pH 过大或 过小都不利于水生生 物正常生长
C.测定水体pH时采集样品的地点越多,测定的pH值越准确
D.BOD5越大,水污染程度越小
5.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学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④过滤法。其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有()

水资源的利用高中化学教案

水资源的利用高中化学教案

水资源的利用高中化学教案
主题:水资源的利用
目标: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掌握水资源的利用方法,并能够提出合理有效的节水方案。

一、导入(10分钟)
1. 引入话题: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引起他们对于水资源的
思考。

2.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使用情况,并讨论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讲解(15分钟)
1. 水的重要性:讲解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2. 水资源的利用:介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等。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水资源的质量检测:进行水质检测实验,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质量标准及水的净化过程。

2. 节水实验:通过节水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节约使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并提出节水方案。

2.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水资源的珍贵性及提倡合理有效的利用方式。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水资源利用方案,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2. 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水资源利用资料,以便在下节课参与讨论。

教学反馈:通过作业检查、讨论参与及小组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和指导。

高中化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苏教版选修1

高中化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苏教版选修1

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一节生活中的饮用水【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2.了解水资源状况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4. 硬水的软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多少2.通过对水体污染的学习,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调查、讲授法【课时安排】3课时【情境引入】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一种化合物。

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千米立方,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千米立方左右。

若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冠,以及分布在盐碱湖和内海的水量,陆地上谈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 1% 。

淡水数量的短缺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水的质量更是“致命的问题”。

据联合国环境属和联合国大学1999年3月18日共同发表的材料,地球上每8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不洁水源而导致的疾病,每年有530万人死于腹泻、登革热、疟疾等病,发展中国家80%的病例由于污染水源造成,50%的第三世界人口遭受着与水有关疾病的折磨,地球上一半居民没有必要的卫生条件。

此外,污染的水源将1/5的淡水鱼置于“种族灭绝”的边缘。

提供洁净饮用水的成本在农村地区平均每人50美元/年、城镇居民105美元/年,现在全球每年用于向缺水地区提供洁净水的费用达到80亿美元。

中国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约28124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为27115和8288,二者重复用水为7279),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均水量仅239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第88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从地域上看,占全国耕地60%以上的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地表水资源仅占12%,地下水资源占20%。

从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的时间分布看,长江以北地区,6至9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每年汛期长江、黄河都有大量淡水流入海洋,白白浪费了水资源;当进入冬春季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降水量少,往往造成干旱。

高中化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2 苏教版选修1

高中化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2 苏教版选修1

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掌握饮用水净化的方法3、知道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教学重点]1.饮用水的净化2.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的方法[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生活中的饮用水一、生活中的饮用水1.水的概述[引导阅读]水的分布及水与生命的关系(P10)[归纳小结]根据所含盐分的差异,水分为淡水和咸水。

水是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世界上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需要水2.5kg。

水是优良的溶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送到人体的各个部分,以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人体内的一切生化过程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

[问题讨论]地球上70%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例题一]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包括()A.冰川及冰盖B.河流C.地下水D.内陆海2.天然水中的杂质[引导阅读]天然水中的杂质(详见P11表1-5)[思考回答]天然水中的杂质通常分为几类?水中的细菌、藻类、腐殖质、氧气等属于何类物质?3.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材料]投影〈〈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全解P27)4.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工序[阅读与思考]自来水厂如何才能将原水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自来水?[知识归纳]A.饮用水的净化过程原水—————凝结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饮用水(去除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去除沉淀)(去除异味)(杀死水中的细菌)B.主要步骤(1)沉降悬浮物沉降原理:加混凝剂生成胶体,吸附水里的悬浮颗粒或胶体颗粒共同沉淀。

通常以明矾、硫酸铝、硫酸亚铁、氯化铁、碱式氯化铝等作为混凝剂进行净化处理。

[阅读思考]明矾是如何净化水质的?[原理解释]明矾溶于水后,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KAl(SO4)2=K++Al3++2SO42-Al3++3H2O=Al(OH)3 (胶体) +3H+氢氧化铝胶体因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

【创新设计】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1课件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创新设计】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1课件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硬水的软化方法 (1)硬水的概念:含有较多 钙、镁离子 的水叫做硬水;不 含或含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叫做软水。
(2)硬水软化及方法
除去或减少天然水中的Ca2+、Mg2+等的过程,叫做硬水 加热法 的软化。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有 药剂法 、 离子交换法 等。 和
药剂法:向水中加入适当的 化学药剂 使钙、镁离子以 沉淀 的形式从水中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 生石灰 或 纯碱 等。
加热法:当硬水中,可以通过 煮沸 使钙、镁离
子转化为沉淀。发生的反应为: △ Ca(HCO3)2=====CaCO3↓+CO2↑+H2O △ Mg(HCO3)2=====MgCO3↓+CO2↑+H2O △ MgCO3+H2O=====Mg(OH)2+CO2↑
白色物质越多,硬度越大。
方法2:用烧杯盛水加热,若杯壁留下较多水垢,则为硬 水。
【慎思3】 明矾净水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 利用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其具有吸附性,
从而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等杂质。
要点一 |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概述 198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为 “水体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 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认识某些含氯化合物的杀菌消毒原理。 2.了解离子交换法和加热法降低水硬度的原理。 3.了解污水治理的基本原理。 4.通过饮用水净化过程主要环节的化学知识,进一步掌握 有关 Mg2 + 、 Ca2 + 、 Al3 + 、 Fe2 + 、 Fe3 + 、 Ca(HCO3)2 和 Mg(HCO3)2的性质等知识。
5.初步学习水处理中常用的沉降悬浮物,降低水的硬度等 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6.通过学习本单元知识,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化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2 苏教版选修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掌握饮用水净化的方法3、知道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教学重点]1.饮用水的净化2.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的方法[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生活中的饮用水一、生活中的饮用水1.水的概述[引导阅读]水的分布及水与生命的关系(P10)[归纳小结]根据所含盐分的差异,水分为淡水和咸水。

水是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世界上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需要水2.5kg。

水是优良的溶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送到人体的各个部分,以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人体内的一切生化过程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

[问题讨论]地球上70%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例题一]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包括()A.冰川及冰盖B.河流C.地下水D.内陆海2.天然水中的杂质[引导阅读]天然水中的杂质(详见P11表1-5)[思考回答]天然水中的杂质通常分为几类?水中的细菌、藻类、腐殖质、氧气等属于何类物质?3.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材料]投影〈〈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全解P27)4.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工序[阅读与思考]自来水厂如何才能将原水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自来水?[知识归纳]A.饮用水的净化过程原水—————凝结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饮用水(去除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去除沉淀)(去除异味)(杀死水中的细菌)B.主要步骤(1)沉降悬浮物沉降原理:加混凝剂生成胶体,吸附水里的悬浮颗粒或胶体颗粒共同沉淀。

通常以明矾、硫酸铝、硫酸亚铁、氯化铁、碱式氯化铝等作为混凝剂进行净化处理。

[阅读思考]明矾是如何净化水质的?[原理解释]明矾溶于水后,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KAl(SO4)2=K++Al3++2SO42-Al3++3H2O=Al(OH)3 (胶体) +3H+氢氧化铝胶体因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

天然水中的杂质大多为带负电荷的胶粒,因此,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粒能吸附水中带负电荷的胶粒,并使这些杂质与氢氧化铝胶体一起凝聚而沉降。

同理,铁盐的净水作用也是如此。

(2)杀菌消毒经处理过的水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漂白粉、二氧化氯、臭氧等。

氯气消毒杀菌的原理:Cl2 +H2O HCl + HClO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起消毒杀菌作用。

刚出厂的自来水中常含有少量余氯,它在配水管中停留,能有效地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氯气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当起消毒作用的次氯酸被消耗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次氯酸及时得到补充。

[问题与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纯净水和自来水?[问题与思考]为什么臭氧是最好的消毒剂?(阅读《拓展视野》)[信息拓展]新型灭菌消毒剂—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的应用十分广泛,除用于一般的杀菌、消毒外,还广泛地用于环保、灭藻、漂白、保鲜、除臭等方面。

二氧化氯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1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我国从xx年起就逐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例题二]下列物质都可以用于天然水的净化,从提高水的净化效果和质量两个方面考虑,它们当中最好的是()A.Cl2B.Ca(ClO)2C.KAl(SO4)2·12H2O D.Na2FeO4(3)除异味水中有异味的物质可用活性炭吸附除去。

5.硬水及其软化[阅读与思考]你知道什么叫硬水吗?什么叫软水?硬水有什么危害?水垢的成分及水垢产生的原因呢?(1)软水和硬水:•天然水成分:H2O、Ca2+、Mg2+、HCO3-、CO32-、Cl -、SO42-、NO3-•硬水:含有较多量的Ca2+和Mg2+的水•软水:只含较少量或不含Ca2+和Mg2+的水(2)硬水的危害: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例如,在硬水中用肥皂洗涤衣物,不但难以洗净,还会使衣物变硬。

锅炉用水的硬度高,放出的热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色漂浮物。

同时,锅炉内壁易结垢。

这样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管道因受热不均而导致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锅炉爆炸。

[问题与思考]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区别软水和硬水?洗头发时,为什么用肥皂后会感觉较涩,一般都是使用洗发剂或洗发水?(3)硬水软化方法A.加热煮沸法(若硬水中钙、镁离子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存在)Ca(HCO3)2==CaCO3↓+CO2↑+H2OMg(HCO3)2==MgCO3↓+CO2↑+H2OMgCO3+H2O==Mg(OH)2+CO2↑B.离子交换法:如:磺化煤法(若硬水中钙、镁离子以硫酸盐或氯化物的形式存在)2NaR + Ca2+ = CaR2 + 2Na+2NaR + Mg2+ = MgR2 + 2Na+[阅读《检索咨询》]磺化煤的再生当磺化煤中的钠离子全部为钙、镁离子所代替后就失去了软化能力,可用8%~10% 的氯化钠溶液浸泡,CaR2和MgR2就会跟钠离子发生交换作用,重新生成NaR 。

又可发生交换作用使磺化煤得到再生:CaR2+ 2Na+ = 2NaR + Ca2+MgR2 + 2Na+ = 2NaR + Mg2+C.化学药剂法[例题三]为了获取大量的生活饮用水,自来水厂需要用适宜、高效的方法和流程将自来水中的悬浮物质、致病菌等有害成分降低到规定的含量。

(1)要达到上述目的,一般要经过的基本步骤是①沉降、②________③曝气④___________。

“曝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①步中,下列物质可以使用的是_______。

A.明矾B.烧碱C.膨润土D.碱式氯化铝(3)在将天然水制成生活饮用水的过程中,水中不需要去除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4)在经过上述四个步骤的处理后,如果水中Ca2+、Mg2+的含量超标,还要将水进行_____。

[学生阅读]《生活向导》——终端净水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需要经过很长的输送管道才能进入千家万户。

有时由于管道老化等原因,自来水进入家庭之前便受到污染,这种污染称为二次污染。

另外,有些自来水在进入家庭之前储存在楼房顶部的水箱里,水箱较脏、水箱内壁防腐涂料不合格等因素也可能引起二次污染。

现代住宅区提倡终端净水,即在家中的出水点前加装净水设备。

这种终端净水方法可以消除二次污染,使饮用水更安全可靠。

[例题四]用下列方法处理天然水,所得水中所含离子的浓度最小的是()A.蒸馏B.加热煮沸C.用石灰纯碱法D.离子交换法[问题与思考]1.喝纯净水比喝自来水好吗?2.使用自来水时应注意些什么?[归纳小结、完成作业]2019-2020年高中化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3 苏教版选修1【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2.了解水资源状况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4. 硬水的软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多少2.通过对水体污染的学习,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调查、讲授法【课时安排】3课时【情境引入】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一种化合物。

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千米立方,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千米立方左右。

若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冠,以及分布在盐碱湖和内海的水量,陆地上谈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 1% 。

淡水数量的短缺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水的质量更是“致命的问题”。

据联合国环境属和联合国大学1999年3月18日共同发表的材料,地球上每8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不洁水源而导致的疾病,每年有530万人死于腹泻、登革热、疟疾等病,发展中国家80%的病例由于污染水源造成,50%的第三世界人口遭受着与水有关疾病的折磨,地球上一半居民没有必要的卫生条件。

此外,污染的水源将1/5的淡水鱼置于“种族灭绝”的边缘。

提供洁净饮用水的成本在农村地区平均每人50美元/年、城镇居民105美元/年,现在全球每年用于向缺水地区提供洁净水的费用达到80亿美元。

中国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约28124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为27115和8288,二者重复用水为7279),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均水量仅239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第88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从地域上看,占全国耕地60%以上的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地表水资源仅占12%,地下水资源占20%。

从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的时间分布看,长江以北地区,6至9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每年汛期长江、黄河都有大量淡水流入海洋,白白浪费了水资源;当进入冬春季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降水量少,往往造成干旱。

总的说来,我国水资源状况令人担忧:平均每年有3亿亩耕地受旱灾威胁,8200万人饮水有困难;由于严重缺水,工业产值每年损失近1200亿元;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近1800万立方米;长期过量的地下水开采,已出现160个地下水区域性下降漏斗,总面积约9万立方米;工农业的发展使许多城市出现水质被污染的水质性缺水问题。

【归纳】我国的水资源状况:(1)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很不平衡(3)水环境也在日趋恶化,导致水资源可利用率降低【板书】一、生活中的饮用水1.天然水中的主要杂质【交流与讨论】你的生活饮用水来自哪里?你知道它是如何净化的吗?为什么要净化?【提问】天然水能否直接饮用?如何净化?请大家看教材第11页的表1-5归纳天然水中的杂质类别。

【小结】天然水中的杂质通常分为三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

【板书】2.水的净化A.沉降法除悬浮颗粒混凝剂:KAl(SO4)2·12H2O、Al2(SO4)3、碱式氯化铝、FeCl3、FeSO4等明矾净水原理:明矾电离生成Al3+,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KAl(S04) 2 = K+ + A13+ + 2SO42—Al3+ + 3H20Al(OH)3(胶体) + 3H+B.消毒法除细菌消毒剂:液氯(Cl2)、漂白粉(ClO-)、臭氧(O3)、二氧化氯(ClO2)等氯气消毒原理:Cl2+H2O HCl+HClO 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起漂白作用。

沉降、消毒二合一:Na2FeO4C.除臭剂:活性炭【讨论】我们在用自来水时,常会闻到一股气味,为什么?3.自来水的生产流程——生产工序【小结】原水混凝过滤吸附消毒自来水【讨论】使用自来水时应注意些什么【归纳】(1)警惕早晨“死水杀手”(2)拒绝饮用反复煮沸的水(3)不喝没有完全煮沸的水(4)家用滤水器【讨论】暖水瓶长时间使用后瓶胆上有一层水垢,为什么?4.软水、硬水【阅读】P13“检索咨询”栏目“硬水的危害”【讲解】水中一般均含有一定量的钙、镁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