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教案

之全学案导学练习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人教)目录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化学模拟卷(一)化学模拟卷(二)化学模拟卷(三)化学模拟卷(四)化学模拟卷(五)化学模拟卷(六)化学模拟卷(七)化学模拟卷(八)化学模拟卷(九)化学模拟卷(十)附录:附录(一):常见离子的颜色附录(二):常见化合物的特征颜色附录(三):常见物质溶解性表附录(四):常见物质溶解度表附录(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表附录(六):无机物俗名、别名与化学名称、化学式对照表附录(七):有机物俗名、别名与化学名称、化学式对照表附录(八):参考答案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考试要求】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要点梳理】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1.葡萄糖的还原性2.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二、淀粉是如何消化的1.三、纤维素有什么生理功能1.【备战高考】1.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考试要求】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了解油脂的结构。

2.了解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科学地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

3.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

【要点梳理】一、油脂的成分1.二、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1.【备战高考】1.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考试要求】1.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章元素及其化合物I. 学习目标了解元素及其分类、元素的性质及其规律,化合物的种类及特点,掌握元素间的化学反应。

II. 学习内容1. 元素的概念与分类2. 元素的性质与规律3. 化合物的种类及特点4. 元素间的化学反应III. 学习重难点1. 化学元素的概念及其分类2. 化学元素的周期性规律3. 化合物的种类与性质4. 元素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规律IV. 学习方法1. 精读课本,理解概念及规律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 做好课后题目,每周复习V. 学习评价1. 学习情况统计2. 课堂表现评价3. 课后作业评价VI. 教学过程1. 元素及其分类1)化学元素的概念化学元素是指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它是一种不能用简单化学反应使之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的性质,化学元素可以分为两大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性质包括金属光泽、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例如铜、铁、铝等。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包括不易导电、不易发光、易于被氧化、不易被化学量化等。

例如氢、氧、氮等。

3)元素的周期表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次提出元素周期律的概念,随后他把已知的元素按照它们的原子质量,分别放在由短至长的列中,列为一张表,即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每个周期从第一种元素(氢)开始,到周期表中同一类元素的最后一个元素结束。

周期表中元素还可以按照其相似性质划分为多个族,如碱金属族、稀有气体族、卤素族等。

2. 元素的性质及其规律1)氢的性质氢是最简单的元素,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易燃易爆的气体。

它比空气的密度小,具有很高的热传导率。

在常温下,通常由H2分子化合而成。

氢的等电状态是单质状态。

2)周期表的性质及其规律(1)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表的结构由短周期和长周期构成。

短周期包括第1~2周期,长周期包括第3~7周期。

周期表中,同一行元素的电子排布类似,同一列元素的电子容易相似。

高中化学选修1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1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全册教案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重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大部分通式Cn (H2O)m。

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C 6H12O6(s)+6O2(g)→6CO2(g)+6H2O(l)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 12H22O11+ H2O C6H12O6+ C6H12O6(蔗糖) (葡萄糖) (果糖)(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 12H 22O 11(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 12H 22O 11 + H 2O 2 C 6H 12O 6(麦芽糖) (葡萄糖) 二、淀粉是如何被消化的 1.淀粉的存在:淀粉主要存在于 和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单元引言【课时】 1课时【知识要点与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掌握化学中常用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

3. 掌握实验常识,提高实验技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能够合理使用单位制和测量方法进行化学量的计算。

3. 具有安全、准确、彻底地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化学中常用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

3. 实验常识和实验安全。

【难点】1. 实验面临的安全问题。

2. 对不同单位制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活动1】探究化学现象1. 教师引导学生,询问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了解,营造良好探究氛围。

2.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结合图像或视频的呈现,引导学生探寻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活动2】化学量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1. 教师介绍化学量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化学量的概念和含义。

2. 教师示范化学量的计算,提醒学生在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活动3】实验常识和实验安全1. 通过实验室环境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验经验,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2. 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教师介绍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课堂检测】1. 能否简要概括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能否说明化学量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3. 能否正确运用化学量的计算方法?4. 能否正确应对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掌握化学中常用的单位制和测量方法,并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

面对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情况,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因此,全课程应强调实践操作,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实验技巧培训,同时结合图像和视频的呈现,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体验,从而掌握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 教案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 教案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钟南山院士事迹、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过程: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以及发、毛、蹄、角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资料卡片蛋白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化合物,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

例如,烟草斑纹病毒的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就超过了两千万。

因此,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我们学习蛋白质组成和结构。

一、蛋白质组成和结构蛋白质的复杂结构:1、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下面是几种氨基酸的例子:氨基酸特点,写出氨基酸的通式。

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通式: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现在从动植物体内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有几百种。

但是,构成主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多种。

什么是两性物质,推测氨基酸的性质有那些?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还能互相反应(从结构上去分析)2、多肽肽: 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间脱去一个水分子, 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肽键: -CO-NH-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标出肽键。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含答案)

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及少量的硫,有的还含有微量磷、铁、锌、钼等元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氨基酸(1)结构特点:①官能团:羧基(—COOH)和氨基(—NH2)。

②通式:(2)常见氨基酸:(3)化学性质:①两性:氨基酸含有—NH2和—COOH两种官能团,前者使氨基酸具有碱性,后者使氨基酸具有酸性,因此其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

②缩合反应——肽键的形成:由两个氨基酸分子之间消去水分子发生缩合反应可生成二肽。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消去水分子可形成多肽或蛋白质。

氨基酸分子间相互反应,生成的二肽、多肽或蛋白质中含有的酰胺基()结构,称为肽键。

3.蛋白质的结构特点(1)多个氨基酸以肽键结合形成肽链。

(2)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可含一条或多条肽链。

(3)肽链中或肽链间以氢键结合,形成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

从分子结构看,多肽和蛋白质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 000的叫做多肽,而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为蛋白质。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氨基酸缩合水解二肽缩合水解多肽缩合水解蛋白质[跟随名师·解疑难](1)氨基酸分子结构中的—NH2表现为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

如:(2)氨基酸分子结构中的—COOH表现为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盐。

如:(3)两分子氨基酸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肽。

如:[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苯丙氨酸是一种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和其他营养品中获取。

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1)苯丙氨酸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有________。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酯化反应D.中和反应(2)苯丙氨酸分子中的碱性基团是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3)苯丙氨酸分子中的酸性基团是________(填结构简式),苯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_全册教学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材分析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

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

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

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

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阐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教学内容: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周期性规律、元素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由来;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3. 能够根据元素位置预测元素的物理性质。

教学重点:1. 元素周期表的构建和基本规律;2. 元素的周期性性质。

教学难点: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2. 学生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由来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排列规律(15分钟):介绍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包括周期数、族数、周期表中元素符号等内容。

3. 示范分析元素周期性规律(20分钟):通过具体的元素周期表数据演示、图示,让学生了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学生互相讨论、研究元素周期表中一些元素的性质如何随周期数、族数变化而变化,完成相关练习。

5. 应用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分析和预测不同元素的物理性质。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主动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课堂笔记等);2. 课后作业(相关练习及拓展性思考题);3. 知识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元素周期表资料及图表;2. 讲义PPT;3. 习题及实验设计。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不同掌握程度,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元素周期表对化学知识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

以上仅为一份教案范本,实际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教案化学的选修1主要内容是关于化学与生活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下面是由我为您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节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重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大部分通式Cn(H2O)m。

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C6H12O6(s)+6O2(g)6CO2(g)+6H2O(l)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蔗糖) (葡萄糖) (果糖)(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化学性质:(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C12H22O11 + H2O 2 C6H12O6(麦芽糖) (葡萄糖)二、淀粉是如何被消化的1.淀粉的存在:淀粉主要存在于和。

其中中含淀粉较多。

如:大米,约含淀粉80%小麦,约含淀粉70%马铃薯,约含淀粉20%2.淀粉的物理性质①淀粉是色、气味、味道的状物质;② 溶于冷水;③在热水中产生作用(即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3.淀粉的化学性质①通常淀粉不显性(非还原性糖)②遇碘变色【设问】米饭没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什么?【阅读教材】P6-P7 【讲述】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③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C6H10O5)n+nH2nC6H12O6淀粉葡萄糖【思考】1、如何检验淀粉尚未水解?2、如何检验淀粉有部分水解?3、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4、用途:1)食用2)人体能源3)工业原料:制葡萄糖、酒精发酵成醇:C6H12O6 酒曲 2H5OH + 2CO2三、纤维素有什么功能水解反应:(C6H10O5)n +n H2O【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遇淀粉变蓝色的是( )A 、KI B、I2 C KIO D、KIO32、下列物质能水解且水解产物有两种的是( )A、蔗糖B、麦芽糖C、淀粉D、纤维素新制的Cu(OH)2悬浊液l银氨溶液 kNaOH溶液 j3、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程度,需要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BaCl2溶液,组合正确的是( )n碘水mmlk D、mkj C、mk B、njA、教学后记:n C6H12O6 纤维素葡萄糖:第二节【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3、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教学方法】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和的统称。

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叫做油。

动物油脂通常呈,叫做脂肪。

(一)油脂的成分油(液态,如植物油脂)油脂属于酯类脂肪(固态,如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二)结构:(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油脂的结构【讲解】油脂是与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思考】天然的油脂的水解产物可以有多少种?【讲解】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

【设问】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产物将是什么?【讲解】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即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即植物油通常呈液态。

注: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故态。

【追问】从结构上分析,请你预测花生油可能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

从性质上讲植物油和动物油哪种性质更加稳定?应当如何保存油脂?为什么?【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二——"油脂的变质——酸败"【讲解】脂酸败对食品质量影响很大,不仅风味变坏,而且营养价值降低。

因为酸败不仅破坏脂肪酸,而且脂溶性维生素等也被破坏。

长期食用酸败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轻者呕吐、腹泻,重者能引起肝脏肿大,造成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引起各种炎症。

故为防止油脂的酸败,一般会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

二、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功能1. 油脂的消化过程:【讲解】油脂消化过程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水解过程。

水解高级脂肪酸甘油+ 高级脂肪酸酶甘油【练习】指出硬酯酸甘油酯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

2、脂肪在人体内的存在【阅读】课本11页资料卡片——"人体内的脂肪"【讲解】油脂存在于人体的众多细胞物质中,承当着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持体温,维持皮肤弹性等。

油脂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脂溶性维生素A、D、E、K是同油脂一起摄入体内的,油脂可以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

所以油脂是人体获得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途径。

3、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1)重要的供能物质。

(油脂在三大营养物质中产生热能最高)(2)脂肪酸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相当于"能量"的储存(人体的备用油箱)(3)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合成如磷脂、固醇等的主要原料)(4)承担多种生理功能二氧化碳 + 水 + 热量【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哪种脂肪的营养价值高",了解必须脂肪酸的相关内容。

【小结】油脂是一种饱和或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被人体通过水解进行消化和吸收,在人体中作为直接和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人体中其它重要细胞物质的原料,在人体的生理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对于脂肪人体必须有选择的适当摄取,特别是含有必须脂肪酸的食物。

:第三节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钟南山院士事迹、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过程:[引入]蛋白质是-氨基酸缩聚的产物。

蛋白质分子中还存在残留的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具有两性。

此外,蛋白质还有一些重要性质,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

[板书]二、蛋白质性质[问]蛋白质溶液属于哪种分散系?为什么?胶体[投影]实验1-2蛋白质溶液的配制:在一个鸡蛋的两头各钻一个小孔,竖立,使蛋清流入烧杯中,加50mL水,搅拌,蛋清中的清蛋白溶于水,球蛋白呈絮状析出。

在漏斗上铺3-4层纱布,用水浸湿,将蛋白溶液过滤、洗涤后,稀释至100 mL 备用。

注意:盐析实验要求 (NH4)2SO4 溶液的浓度大,若加入 (NH4)2SO4溶液效果不明显,可再加入少量(NH4)2SO4粉末,或滴入几滴稀盐酸。

[问]什么叫盐析?它的特点是什么?[板书]1.盐析: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

[思考]盐析有哪些应用?采用多次盐析法,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思考与交流]1、在生物实验中用什么试剂来保存生物标本?生物实验室常用福尔马林保存生物标本2、如果不小心割破了手,在伤口处应涂什么药品?常用于伤口止血的有创可贴、红药水和碘酒等。

3、医院里有哪些消毒方法?在医院中,针对不同的污染物采取的消毒方法也不同。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75%(体积分数)的酒精消毒、碘酒消毒、高温蒸煮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强氧化剂浸泡消毒,以及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等。

4、在农业上用硫酸铜溶液、生石灰和水制成波尔多液,用来防治病虫害。

为什么波尔多液可以防治病虫害?波尔多液中含有铜盐,铜盐是一种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各种致病霉菌,防治病虫害。

[讲]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口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注:甲(甲硫氨酸)、携(缬氨酸)、来(赖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阅读]资料卡片——酶,总结酶的特性。

[总结]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它有条件温和、高效、专一的催化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