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插花艺术教(学)案

合集下载

插花艺术教案大学

插花艺术教案大学

课程名称:园艺美学授课对象:园艺专业本科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

2. 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与造型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插花的基本技巧与造型方法。

2. 插花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

教学难点:1. 插花艺术作品的创新设计。

2. 插花艺术作品的整体协调与美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插花作品图片、插花工具、花材等。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插花艺术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

2. 播放插花艺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插花艺术的美学价值。

二、插花技巧与造型方法(30分钟)1. 教师讲解插花的基本技巧,如花材选择、花枝修剪、花泥固定等。

2. 介绍几种常见的插花造型方法,如直立式、倾斜式、水平式等。

3. 通过示范,展示插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插花造型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2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插花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3.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插花艺术的美学价值。

五、课后作业(10分钟)1. 阅读相关插花艺术书籍或资料,进一步了解插花艺术的历史、技巧和流派。

2. 拍摄自己喜欢的插花作品,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有较深入的了解。

2. 学生能够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与造型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3.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4.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锻炼。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作品展示等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插花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与造型方法。

实践插花艺术教学设计(3篇)

实践插花艺术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种类。

(2)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和工具使用方法。

(3)能够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设计出具有美感的插花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插花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热爱传统文化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插花的基本技巧和工具使用。

(2)插花作品的设计和创作。

2.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设计出具有美感的插花作品。

(2)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种类。

(2)播放插花艺术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插花的基本技巧,如花卉的选择、修剪、固定等。

(2)介绍插花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剪刀、插花针、花泥等。

(3)分析不同场合和需求下插花作品的设计原则。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插花工具和花卉。

(2)教师示范插花过程,包括花卉的选择、修剪、固定等。

(3)学生按照示范步骤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插花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3)评选出最佳插花作品,颁发奖品。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插花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插花艺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3)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插花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插花课教案5篇

插花课教案5篇

插花课教案5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精心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评估教学效果的依据,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插花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插花课教案篇1设计思路:正值春天,农村的田埂、小路、小河边,山坡上,各种各样的野花生机蓬勃,野草遍地皆是,虽不华贵,却也不失清丽,淡雅。

当我们领着孩子们置身于其间时,从孩子们发亮的眼神,啧啧的称赞声中,我受到了启发。

这是孩子们爱美情感的自然流露,何不把这些美丽的野花,野草搬到我们的教室中来,从而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幼儿的性情,使幼儿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表现美的兴趣呢?在我们的周围,丢弃的瓶瓶罐罐俯首可拾,其中不乏造型别致,颜色美丽的物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用作插花的器具,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废物利用,实在是妙不可言。

本班幼儿比较喜欢美工活动,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让幼儿尝试插花,有助于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使幼儿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1、学习用各种农村自然物进行插花,探索各种插花方式。

2、尝试为自己的插花作品取个名字。

3、萌发幼儿爱美、审美、表现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1、采集各种野花,野草,麦穗,芦苇,花枝,花叶等等。

2、收集各种可供插花的器具(如:酒瓶,易拉罐,冷饮盒,牛奶盒,竹筒,盒子等)3、各种插花辅助材料(花泥,彩色电线外皮,铁丝上绕彩色皱纸,剪刀,篮子,抹布等)4、教师插花作品及录像带,音乐带。

活动流程:观察、欣赏——插花练习、欣赏幼儿插花作品——结束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师: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都开了。

我们采了许多野花野草,老师把它们插成了美丽的插花,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二、幼儿欣赏艺术插花录像1、师:你看了老师的插花有什么感觉?你看见了什么花?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花是怎么插出来的?小结:插花是一门艺术,里面有许多许多的学问,我们来看看艺术家们是怎样来插花的。

2、师:艺术家的插花为什么这么漂亮?(幼儿自由讲述)谁来告诉大家?小结:插花时要注意花朵颜色的深和浅,花朵的大和小,花茎的高和低搭配,插花才好看。

插花艺术教案

插花艺术教案

插花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掌握常见的插花材料的使用和处理方法。

3. 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插花艺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插花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插花艺术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形式- 插花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2. 常见插花材料的使用和处理方法- 鲜花的选择和处理技巧:挑选花材、修剪和保鲜方法 - 剪枝和叶片的运用:剪枝布置、叶片处理技巧- 其他插花材料的运用:花瓶、插花海绵、水晶球等3. 插花艺术的基本造型和风格- 松式插花:松枝、松果与花卉的组合- 谷式插花:谷物和花朵的搭配- 独立插花:单个花朵或枝条的独立插花风格- 彩色插花:颜色搭配和色彩效果的运用4. 插花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插花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插花作品的构图与设计原则- 插花作品的展示与欣赏方法- 学习和欣赏插花大师的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插花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插花创作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插花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插花创作,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4. 欣赏评价法:通过欣赏和评价插花作品,激发学生对插花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流程1. 引入(10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插花艺术的美丽和独特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20分钟)- 讲解插花艺术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插花艺术的背景和意义。

3. 材料使用和处理方法的示范(30分钟)- 示范挑选鲜花和鲜叶的技巧,讲解剪枝和叶片的处理技巧。

- 示范如何使用花瓶、插花海绵等插花材料。

4. 基本造型和风格的示范(30分钟)- 示范松式插花、谷式插花和独立插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讲解彩色插花的色彩搭配原则和效果。

5. 实践操作(40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插花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设计进行插花作品的创作。

插花艺术教案(通用

插花艺术教案(通用

插花艺术教案(通用教案名称:插花艺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插花艺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插花的基本技巧、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欣赏以及学生自己的插花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插花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插花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插花的基本技巧和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欣赏。

难点:如何运用插花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插花示范用具、鲜花、花瓶、插花工具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朵鲜花、一把剪刀、一个花瓶、插花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插花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插花艺术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插花的基本技巧以及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

3. 示范:教师进行插花示范,边示范边讲解每一步的要点。

4. 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进行插花创作。

六、板书设计:插花艺术基本概念插花基本技巧不同风格插花作品欣赏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插花艺术的特点。

答案:插花艺术是一种将鲜花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构思,插放在花瓶中,形成美丽、和谐、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

2. 请学生谈谈自己创作插花作品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插花艺术有了基本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并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插花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插花艺术的理解较浅,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插花艺术展览,或者邀请专业插花师来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插花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插花的基本技巧、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欣赏以及学生自己的插花创作。

小学美术《插花艺术》教案

小学美术《插花艺术》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插花艺术的历史背景、分类和花语,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插花技巧和步骤:教授学生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如剪切、固定、插摆等,以及插花的步骤,从选材、构思到实际操作。
-色彩搭配与空间布局: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花材的颜色、形状进行合理搭配,以及如何在花器中进行空间布局,使作品更具美感。
此外,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拓展讨论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插花艺术的应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最后,我觉得在总结回顾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让学生来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插花艺术》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章《装点生活》中的《插花艺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花语;学习插花的基本技巧和步骤;掌握色彩搭配和空间布局的原则;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插花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件富有美感和创意的插花作品,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插花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插花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显得有些拘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插花艺术还不够熟悉,担心自己的想法和操作出现错误。针对这一点,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鼓励学生,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尝试。同时,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插花艺术教案范文

插花艺术教案范文

插花艺术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插花的起源和发展,并掌握一定的插花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插花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动手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插花的起源和发展。

2.基本插花技巧的讲解和实践。

3.制作一副花束作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插花作品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对插花艺术的兴趣。

2.知识讲解
介绍插花的起源和发展,讲解插花艺术与植物学、艺术美学等的关系。

3.技巧实践
(1)工具和材料准备
准备插花的必要工具,如花剪、花瓶等,以及鲜花和绿植等材料。

(2)基本技巧讲解
讲解插花的基本技巧,如剪枝、调整姿态、掌握比例等。

(3)实践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组提供一些鲜花和绿植,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技巧,自由创作一副花束作品。

4.作品展示和评价
让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5.总结
回顾整个课程内容,总结插花艺术的基本技巧和创作要点。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作品的表现和能力。

3.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学生对插花艺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延伸:。

插花的教案优秀6篇

插花的教案优秀6篇

插花的教案优秀6篇精心编写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精心编写教案,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插花的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插花的教案篇1一、导课激兴趣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

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姿的一笔。

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

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并齐读课题)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知大意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⑴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一起正音。

⑵师生一起质疑答难。

(此时重点解决理解字词的问题)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细读理脉络)4、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5、请同学上黑板写出表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同学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三、品读感悟美1、把自身喜欢的局部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测作者的内心感受。

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2、文学鉴赏会: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已经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

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同学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四、美读入情境1、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竞赛,评出优胜者。

五、回读抒胸臆生命是珍贵的,却又是短暂的。

有一位哲人说过:俺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俺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时,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把你的所思所感记录到自身的日记中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教学大纲在现今社会,花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大众对花卉的喜爱程度渐长,显示了人类二^一世纪的生活趋向。

插花艺术作为一种装饰时尚,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使我们享受到盎然的自然美。

如今插花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千家万户装点居室、美化家庭的一股新潮,是人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插花艺术的设计造型与形式是花艺创作水平的基础。

插花的基本构图形式大致分为几何形和非几何形两大类。

几何形中的半球形、球形、三角形、椭圆形、扇形、L型、S型(幕函数型)、新月型(二次函数型)等都与我们的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确定作品的整体尺度与确定主要花枝与容器之间的比例都与数学知识密不可分。

在对插花作品的设计中所用到的对称、透视、抽象、曲线与各种平行设计更是无不体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自然的特点。

让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数学在插花艺术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让学生在插花艺术的海洋中体会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实用性。

《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选修课程坚持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将学生的目光由数学知识引向插花艺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有用性与自然性,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进行数学的美学熏陶,感受生活的缤纷绚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插花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养成探究的精神和品格。

>教学目标和要求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自然的,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数学素质的提高对于个人的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

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存在于自然、社会中的美。

无论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还是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变化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激发审美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插花艺术活动,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此,通过对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下列具体要求:1.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在插花艺术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与美学价值,初步认识插花的相关知识,了解插花的基本造型并会进行简单的制作方法。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意识和合作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原则及方法坚持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在插花艺术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与美学价值,初步认识插花的相关知识,了解插花的基本造型并会进行简单的制作方法。

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缤纷多彩,进行美的熏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对〈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选修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与开拓。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 .插花艺术的基础理论(3课时):第一节:认识花材(PPT课件)第二节:花材分类(PPT课件)第三节: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VCD教辅)2.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与欣赏(2课时):第一节:中国传统插花的基础理论(PPT课件)第二节:中国传统插花作品欣赏(VCD教辅)3.插花艺术的设计与造型(12课时):第一节:艺术插花的设计理论(PPT课件)第二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PPT课件)第三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一一L型第四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一一三角型第五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一一抛物线(新月)型第六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一一S(幕函数)型第七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一一平行设计4.考查评价,相互交流,教师考评(1课时)四、成绩考核1.考核内容(1)行为表现:出勤、文明行为、课堂活动能力等。

(2)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并完成的插花创作。

2.考核办法(1)设计实践活动方案(2)认识插花艺术的相关知识并且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3)任课教师给予综合评定。

3.考核标准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

第一部分插花艺术的基础理论(3课时)教学目的要求:讲授插花的基础知识,即认识各种花材并对她们进行适当的分类选择与处理。

讲授花材及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时要应用具体作品的图片资料,增加学生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花材和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一、插花艺术的定义1.插花艺术的定义插花艺术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和剪裁整形与摆插来表现自然美与生活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2.插花艺术的范畴狭义的范畴:仅指使用器皿插作切花花材的摆设花。

广义的范畴:凡利用鲜切花花材造型,具有装饰效果或欣赏性的作品,都可称为插花艺术。

既包括使用器皿的摆设花,也包括不用器皿的摆设花,还包括花束等。

3.插花艺术的特点(1)时间性强由于花材不带根,吸收水分养分受到限制,水养时间短暂,少则1-2天,多则10天或半月,因此,插花作品供创作和欣赏的时间较短,要求创作者与欣赏者都要有时间观念,创作者要把花材开放的最佳状态展示给观众,而欣赏者应在展览的前三天前去参观欣赏。

(2)随意性强插花作品在选用花材和容器方面非常随意和广泛,可随陈设场合及创作需要灵活选用;作品的构思、造型可简可繁,可任由作者发挥;作品的陈设及更换上也都较灵活随丿意、。

(3)装饰性强插花作品集众花之美而造型,随环境变化而陈设,艺术感染力强,在装饰上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4)充满生命活力插花以鲜活的植物材料为素材,将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中的美,艺术地再现于人们面前,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是插花艺术的最大特征。

尽管现代插花允许使用一些非植物材料,但其只能作附属物。

二、常规花材的识别结合图形,简单的认识各种常用的花卉,如玫瑰花、月季、康乃馨、菊花、郁金香、剑兰,天堂鸟、满天星、情人草、勿忘我、马蒂莲、安祖花(红掌)、蝴蝶兰、银柳等。

结合图形,简单的认识各种常用的叶材,如龟背竹叶、绿萝叶、富贵竹、椰子叶、虎尾兰、常春藤、巴西铁叶、八角金盘、星点木、水蜡烛叶、蜈蚣草等。

三、花材的选择花材是构成一幅插花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花材不仅影响到插花作品的艺术造型,也对插花作品寓意的体现起重要作用插花花材的选择十分广泛,自然界中生长的植物一般都可用于插花。

但用于艺术插花的材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花材姿态良好,没有病虫害;(2)宜水养,不易萎蔫;(3)无毒、无臭及其他异味;(4)不污染环境和衣物。

四、花材的分类依据季节的变化可将花材分为以下四类:春季花材、夏季花材、秋季花材和冬季花材。

依据形态可将花材分为以下四类:1•团状花材。

又可分为点状花材、块状花材、面状花材。

如:玫瑰、康乃馨、非洲菊、龟背竹叶等。

这类植物的花或叶子的面积大,具有重量感,在插花上一般用作焦点或铺垫、重叠红玫瑰康乃馨非洲菊2.线状花材。

是构成花型轮廓基本构架的主要花材 。

各种木本植物的枝条、根、茎、长形叶,蔓状植物和具有长条状枝叶、 花序的一些草花都是线状花材。

如:椰子叶、富贵竹、剑兰、蛇 鞭菊、水塔花等。

3•散装花材也称雾状花材。

这类材料形态较松散,在插花中 起到填充作用,也可用来调和色彩与色彩之间 、色彩与造型之间 过于强烈的剑兰 蛇鞭菊八角金盘 星点木椰子叶对比,起到平衡的效果。

如:满天星、情人草、黄满天星黄莺4•特殊形状花材。

花材奇特,形体较大,1-2朵就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适合插在作品视觉中心作焦点花。

这类型花材有天堂鸟、马蒂莲、安祖花、兜兰等五、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为了表现花材自然的线条美,常苛求自然弯曲的花材,达到花材自然造型。

但花材不能达到理想要求时就需运用各种处理方法、技巧,对天堂鸟安祖花花材做些人工处理1.弯曲法一一有的草本花材因花枝容易折断,必要时可用绿铁丝和绿胶布或用手扭曲花枝某部位,破坏其内部纤维组织来弯曲处所需要的形态。

2•烤曲法——有部分花材,如梅枝、竹子、桂花枝,弯曲时可以先用布包起来,并在火上烘烤,弯曲成所要求的造型,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固定。

3•折曲法——有些比较细小的木本枝条如龙柳、梅枝等比较脆,但有韧性,可在枝条弯曲处背面剪开或折曲 ,以达到枝条弯曲造型的目的,然后用绿胶布包捆好。

4•各种创意技巧法一一通过编织、修剪、串连、打结等创意技巧,可以使花材改变自然形态、质感,表现出插花作品不同的个性与气质。

如图。

编织串连打结第二部分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与欣赏(2课时)教学目的要求: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与构图要求来体会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与风格。

让学生体会作品将情与景、心与物交融在一起的艺术构思,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插花中的各种构图要求:对宾主、比例、呼应、留白、对比、均衡等的把握。

教学过程:采用PPT课件及VCD教辅。

一、介绍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特点1•色彩——淡雅平和,不喜欢浓艳的摆布。

2•构图、花材一一简洁,有概括力,善用减法。

3.寓意一一“情聚一束,意存深远”。

中国插花以意趣为先,形色其次,再是色彩。

4.插花与器皿连在一起欣赏——器皿、几座以自然古朴为佳,整个插花作品与环境协调,融为一体。

二、中国传统插花的表现技法1.运用线条的技法:插花中的线条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表达创作者的情感。

线条的作用:控制和扩充空间,线条可吸引注意力,引领想象。

它是中国式插花的构图的骨架,它支配整个插花作品,确定插花的高度、宽度、深度。

2.破”的技法:用少量的枝叶与插花作品构图的总体趋向成反方向,这样可以使插花作品显著生动,奇兵突出,增加生趣。

三、中国传统插花的构图要求1.宾主:插花时确立宾主关系,可使主题更为集中,避免因主题不明确而造成主题散漫。

中国式插花,无论花朵、叶子、枝条都可以作为主体,只要颜色比较突出,或给人的感觉分量比较重,比较瞩目就行。

2.比例:即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种比例关系如果能让人产生一种美的感觉,就是一个优美的比例。

数学中3:5:8的数量关系值在插花中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插花中的这种比例主要是协调花材、花器、花型架之间的美感,使插花的造型表现出匀称的形态。

3.呼应:插花构图采用呼应的手法,使作品更灵动,意境更突出。

呼应有情势上和色彩上两种,根据具体的材料而定。

4.留白:插花要插出空间,既有实”的空间,又有虚”的空间,产生远近、虚实的对比。

中国画、中国盆景、中国园林等都采用此法。

留白能给人提供想象的空间,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

留白体现了有生于无,有无相生”的哲理。

5.对比:包括大小、长短、方圆、强弱、粗细、远近、色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