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现行粮食标准个人整理的

合集下载

国家粮油质量标准修订稿

国家粮油质量标准修订稿

国家粮油质量标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1、稻谷(GB1350-2009):⑴整精米率指标按1-5等级分别为:籼稻:≥50%、≥47%、≥44%、≥41%、≥38%粳稻:≥61%、≥58%、≥55%、≥47%、≥44%⑵等外级:出糙率低于5等的稻谷⑶标签标识要求: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产地(县)、收获时间,为稻谷产品溯源提供根据和方便。

2、玉米(GB1353-2009)⑴按1-5等容重指标分别为:≥720g/L、≥685g/L、≥650g/L、≥620g/L、≥590g/L等外级:<590 g/L⑵5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家要求相一致。

⑶不完善粒按1-5级分别为:≤4%、≤6%、≤8%、≤10%、≤15%⑷对于水分>18%的玉米,须将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测定容重。

⑸标识要求。

3、大豆(GB1352-2009)⑴高油大豆按粗脂肪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22%、≥21%、≥20%,低于20%的大豆不作为高油大豆,其它质量指标与普通大豆3等相同。

⑵高蛋白大豆按蛋白质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44%、≥42%、≥40%,低于40%的不作为高蛋白大豆,其他指标与普通大豆2等相同。

⑶普通大豆定等指标使用完整率代替纯粮率进行定等,质量等级仍为1-5级分别为:≥95%、≥90%、≥85%、≥80%、≥75%,⑷新标准取消东北黄大豆与一般黄大豆分类,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将大豆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颜色大豆、混合大豆等,并要求黄大豆、青大豆和黑大豆中同类型大豆不低于95%,不符合要求的归为混合大豆。

⑸我国新标准中首次对损伤粒单独进行要求,1-5等损伤粒分别要求≤1%、≤2%、≤3%、≤5%、≤8%,其中热损伤粒分别为:≤%、≤%、≤%、≤1%、≤3%。

主要粮食质量标准

主要粮食质量标准

主要粮食质量标准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2009年春训班仓储人员学习材料二00九年元月一、主要粮食质量标准:1、新质量标准发布实施时间是:1999年11月1日发布,2000年4月1日实施。

2、稻谷质量标准:GB1350——1986《稻谷》发布实施12年来,对我国稻谷的生产和流通起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稻谷品种的不断改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标准中的一些指标已不相适应,需对其加以修订。

(1)、新增内容:——质量要求增加“整精米率”和“谷外糙米”指标。

整精米:糙米碾磨成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大米时,米粒产生破碎,其中长度仍达到完成精米粒平均长度的五分之四以上(含4/5)的米粒。

整精米率: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比。

谷外糙米:稻谷由于机械损伤等原因形成的糙米。

(2)、主要修订内容:——将原分类修改为五类,即: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籼糯稻谷。

——粳稻谷、粳糯稻谷出糙统一为一个标准,中等质量为不低于%,不在划分一、二、三类地区。

——将晚籼稻谷、籼糯稻谷水分修订为不超过%与早籼稻谷相同。

粳稻谷、粳糯稻谷水分修订为不超过%。

(3)、质量要求:①、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等级,出糙率: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

整精米率:全部是≥%。

水分:≤%。

杂质:≤%。

色泽、气味正常。

②、粳稻谷出糙率: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

整精米率:全部是≥%。

水分:≤%。

杂质:≤%。

色泽、气味正常。

各类稻谷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稻谷。

稻谷中混有其它类稻谷不超过%。

各类稻谷中黄粒米不超过%。

各类稻谷中谷外糙米不超过%。

3、小麦质量标准:GB1351——1986《小麦》是1986年修订的,十几年来由于农业种植品种的变化,小麦粉加工企业要求的变化,使粮食生产结构和粮食购销矛盾更为突出,原标准已经滞后。

2023粮食一般有几个等级-粮食等级

2023粮食一般有几个等级-粮食等级

2023粮食一般有几个等级-粮食等级2023粮食一般有几个等级-粮食等级2023粮食一般有几个等级适合人们进行采纳。

而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 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也就是粮食保障,下面是小编进行整理的2023粮食一般有几个等级,欢迎查阅。

2023粮食一般有几个等级1、粮食可以从品种和用途两个角度分类。

狭义的粮食单指禾本科作物的种子(以及例外情形的非禾本科的荞麦种子)。

2、广义的粮食还要包括马铃薯等植物可供食用的根或茎部。

3、粮食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淀粉为主),其次是蛋白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粮食的定义包括三大类谷物,包括麦类、稻谷、粗粮(又称杂粮,即经常被用作动物饲料的粮食,包括大麦、玉米、黑麦、燕麦、黑小麦、高粱)。

4、中国在先秦即有五谷之说,指稻、黍、稷、麦、菽物种作物,其种子称作稻米、黍米、粟米、麦粒、菽豆。

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这一概念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它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

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这一定义作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有哪些?1、人口因素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因素应当是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因素。

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并不只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对粮食供给的压力,还表现在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等多个方面:第一,粮食需求的膨胀。

第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

第三,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

第四,消费结构升级加剧了粮食供给压力。

最全的现行粮食标准(个人整理的)

最全的现行粮食标准(个人整理的)

名词术语及管理规范现行粮油行业标准序号标准名称执行标准代号备注1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性质和质量的名LS/T1102-1988词术语已有国标2粮油仓储设备名词术语LS/T1101-1988已有国标3饲料加工设备图形符号LS/T 3614 -19894原粮油料形态学和结构学术语LS/T1103-1992已有国标5面条类生产工业用术语LS/T1104-19936植物油生产工艺测定规范LS/T 1208-19927挂面生产工艺技术规程LS/T 1206-19928浸出制油工厂防火安全规范SBJ04-919饲料厂工程设计规范SBJ 05-199310小麦制粉厂工程设计规范SBJ 06-199311植物油厂工程设计规范SBJ 07-199412粮油饲料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LS/T 3502-199513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SB/T 10274-199614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1-200215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2-200216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 1204-200217 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T 1205-2002已有国标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行政、事业机18LS/T 1700 —2004构及社会团体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企业分类与代19LS/T 1701 —2004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属性分类与代20LS/T 1702 —2004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及加工分类与21LS/T 1703 —2004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检验第1 部22LS/T1704.1 —2004分:指标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检验第2 部23LS/T1704.2 —2004分:质量标准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检验第3 部24LS/T1704.3 —2004分:标准方法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设施分类与代25LS/T 1705 —2004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设备分类与代26LS/T 1706 —2004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仓储第1 部27LS/T1707.1 —2004分:仓储作业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仓储第2 部28LS/T1707.2 —2004分:粮情检测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仓储第3 部29LS/T1707.3 —2004分:器材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加工作业分类30LS/T1708.1 —2004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加工技术经济31LS/T1708.2 —2004指标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储粮病虫害分类与32LS/T 1709 —2004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储粮仓储业务统计33LS/T 1710 —2004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财务会计分类与代34LS/T 1711 —2004码35—2004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贸易业务分类LS/T 1712与代码36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 1211 -200837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LS 1212-200838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LS/T 1213 -200839 小麦硬度指数标准样品制备技术规范LS/T 1214-200840 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检定技术规范LS/T 1215-200841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1206-2005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LS1207-2005粮油基础与管理现行粮油国家标准(一)粮油基础序号标准名称执行标准代号实施日期1 制粉工业名词术语GB/T 8872-19881988/7/12 粮油名词术语油脂工业GB/T 8873-20082009/1/20粮油名词术语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3GB/T 22515-20082009/1/20品4 粮油通用技术、设备名词术语GB/T 8874-20082009/1/205 粮油术语碾米工业GB/T 8875-20082009/1/16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 1 部分:GB/T 12529.1-20082009/1/20通用部分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 2 部分:7GB/T 12529.2-20082009/1/1碾米工业8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 3 部分:GB/T 12529.3-20082009/1/20制粉工业9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 4 部分:GB/T 12529.4-20082009/1/20油脂工业10 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仓储工业GB/T 12529.5-1990 1991/9/1粮油检验粮食感官检验辅助图谱第11GB/T 22504.1-20082009/1/20 1部分:小麦12 粮油检验感官检验环境照明GB/T 22505-20082009/1/2013粮食销售包装GB/T 17109-20082009/1/201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17374-20082009/1/20(二)粮油管理GB/T22184-2008/ISO1 谷物和豆类散存粮食温度测定指南2008/11/14112:1990预防与降低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操作2GB/T 22508-20082009/1/20规范注:制粉工业名词术语;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仓储工业,已修订,正在报批。

(完整版)谷物品质标准

(完整版)谷物品质标准

(完整版)谷物品质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确定和规范谷物的品质标准,在农产品市场中起到统一和提高谷物质量的作用。

谷物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粮食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通过明确的标准,可以确保消费者得到高质量的谷物产品,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种植和销售谷物的参考依据。

1. 品质分类谷物的品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 外观- 谷物的色泽应为统一的黄色或棕色,不得有明显的变色、发霉等现象。

- 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破损、裂纹或杂质。

1.2 大小- 谷物的大小应相对一致,在统一规格范围内波动不得超过5%。

- 碎粒不得超过0.5%。

1.3 含水率- 谷物的含水率应符合标准要求,一般不得超过15%。

- 含水率过高会导致谷物易变质,过低则会影响食用和加工质量。

1.4 杂质- 谷物中不得有显眼的杂质,如土块、金属物体等。

- 杂质含量应不超过特定规定的标准。

2. 营养价值谷物的营养价值是评估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谷物的主要营养成分:2.1 碳水化合物谷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应达到相应的标准。

2.2 蛋白质谷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蛋白质是人体构建和修复组织的重要营养成分。

2.3 脂肪谷物中脂肪的含量应适中,过高的脂肪含量可能导致谷物变质。

2.4 维生素和矿物质谷物中应含有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维生素E、铁、锌等。

3. 检测方法为了确定谷物的品质是否达标,可以采用以下检测方法:3.1 目视检查通过目视检查表面外观、颜色、破损情况、霉变等。

3.2 大小筛分使用一定规格的筛网对谷物进行筛分,通过筛孔的大小来判断谷物的大小范围。

3.3 含水率检测使用含水率测定仪器来检测谷物的含水率。

3.4 杂质检测通过目视、筛分、摇床等方式来检测谷物中的杂质。

结论本文档在谷物品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通过统一和规范的品质标准,可以确保谷物产品的质量,并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和高品质的粮食选择。

粮食卫生标准

粮食卫生标准

粮食卫生标准
粮食卫生标准是指对于粮食加工及贮藏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卫生标准,以确保粮食无污染、安全卫生。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卫生条件:粮食加工和贮藏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卫生
条件,包括场地、周边环境等。

2、卫生设施:粮食加工和贮藏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卫生间、洗手台、消毒设备等。

3、工作卫生:从事粮食加工和贮藏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着装、洗手、防护等。

4、物品卫生:粮食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必须保持清
洁卫生,如加工设备、容器、包装材料等。

5、防虫卫生:粮食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虫害防
治措施,保证粮食不受虫害损害。

6、食品添加剂:粮食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
合国家相关标准,严格控制使用量和加工工艺。

通过实行以上卫生标准,可以确保粮食无污染、安全卫生,保障人们的健康。

粮食卫生标准

粮食卫生标准

粮食卫生标准粮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其质量安全关乎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粮食的卫生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粮食卫生标准,以确保粮食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本文将就粮食卫生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读者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

首先,粮食卫生标准包括了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

在种植过程中,要求农民使用合格的种子和农药,严格按照施肥、灌溉等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粮食生长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同时,对于收割、加工等环节也有相应的卫生标准,以保证粮食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其次,粮食卫生标准还包括了粮食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要求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仓储设施,对粮食进行定期检测和通风,以防止粮食受潮、发霉等问题。

在粮食运输过程中,也要求使用干净的运输工具,并严格控制运输环境,以确保粮食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此外,粮食卫生标准还包括了粮食销售和加工的相关要求。

在粮食销售环节,要求商家遵守相关的卫生标准,对粮食进行质量检测,并确保粮食的来源合法、质量安全。

在粮食加工环节,也要求加工企业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加工过程中不受到污染,生产出的粮食制品符合卫生标准。

总的来说,粮食卫生标准是为了保障粮食的卫生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才能保证人们食用的粮食安全无虞。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对粮食卫生标准的学习和认识,做到不浪费粮食,不购买劣质粮食,共同维护粮食的卫生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关注粮食的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粮食产品。

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粮食,保证自身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粮食卫生标准是保障粮食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对粮食卫生标准的认识和遵守,共同维护粮食的卫生安全,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着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粮食卫生标准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粮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供人食用的原粮和成品粮,包括谷物㊁豆类㊁薯类等㊂本标准不适用于加工食用油的原料㊂2术语和定义2.1原粮未经加工的谷物㊁豆类㊁薯类等的统称㊂2.2成品粮原粮经机械等方式加工的初级产品,如大米㊁小麦粉等㊂2.3热损伤粒由于微生物或其他原因产热及受热而改变了正常颜色或受到损伤的籽粒㊂2.4麦角麦角菌[C l a v i c e p s p u r p u r e a(F r.)T u l.]在黑麦㊁小麦㊁大麦㊁燕麦等禾本科植物子房内寄生而形成的菌核㊂2.5毒麦常和小麦混生在一起,其外形与小麦类似,籽粒中含有毒麦碱的禾本科黑麦草属的草本植物㊂2.6霉变粒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或胚乳或子叶㊁无食用价值的颗粒㊂3技术要求3.1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㊂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㊁气味具有正常粮食的色泽㊁气味G B/T5492热损伤粒/%小麦ɤ0.5按G B/T5494中不完善粒检验的规定,挑拣出热损伤粒,进行称量㊁计算含量霉变粒/%大豆ɤ除大豆外的其他粮食ɤ1.02.0按G B/T5494中不完善粒检验的规定,挑拣出霉变粒,进行称量㊁计算含量3.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㊂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总氢氰酸/(m g/k g)木薯粉ɤ10G B5009.36单宁(以干基计)/%高粱米㊁高粱粉ɤ0.3G B/T156863.3有毒有害菌类㊁植物种子限量有毒有害菌类㊁植物种子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㊂表3有毒有害菌类㊁植物种子限量项目限量检验方法麦角/%大米㊁玉米㊁豆类小麦㊁燕麦㊁莜麦㊁大麦㊁米大麦ɤ不得检出0.01附录A毒麦/(粒/k g)小麦㊁大麦ɤ1S N/T1154曼陀罗属(D a t u r a s p p.)及其他有毒植物的种子a/(粒/k g)玉米㊁高粱米㊁豆类㊁小麦㊁燕麦㊁莜麦㊁大麦㊁米大麦ɤ1附录B a猪屎豆属(C r o t a l a r i a s p p.)㊁麦仙翁(A g r o s t e m m a g i t h a g o L.)㊁蓖麻籽(R i c i n u s c o mm u n i s L.)和其他公认的对健康有害的种子㊂3.4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3.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 B2762的规定,其中原粮类粮食应分别符合G B2762中对谷物㊁豆类㊁薯类的规定,成品粮类粮食应分别符合G B2762中对谷物碾磨加工品㊁豆类㊁干制薯类的规定㊂3.4.2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 B2761的规定,其中原粮类粮食应分别符合G B2761中对谷物㊁豆类㊁薯类的规定,成品粮类粮食应分别符合G B2761中对谷物碾磨加工品㊁豆类㊁干制薯类的规定㊂3.5农药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量应符合G B2763的规定㊂3.6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3.6.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 B2760的规定㊂3.6.2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 B14880的规定㊂4其他粮食应专储㊁专运㊂应储存在清洁㊁干燥㊁防雨㊁防潮㊁防虫㊁防鼠㊁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或含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并采用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粮食储藏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㊂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被雨淋和被污染㊂附录A麦角检验方法A.1鉴定A.1.1形态特征麦角呈长条形或香蕉形,有时略扁,长3mm~10mm,粗1mm~7mm,外面呈黑色或紫黑色,有纵沟与横裂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扁形㊁钝多边形或椭圆形,中心呈白色㊁灰白或粉白色㊂菌核休眠后萌发会产生子座;不孕子座柄细长,头部扁球形,直径1mm~2mm,红褐色,外缘生子囊壳㊂A.1.2组织切片将麦角在水中浸泡24h后取出,取一粒膨胀的麦角固定在土豆或萝卜中间,用手术刀将其切成薄片,用次甲基蓝溶液(1g/L)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紧密,并以健康小麦作阴性对照㊂A.2麦角红素和麦角生物碱定性A.2.1原理采用比色法进行麦角红素和麦角生物碱检查㊂麦角红素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显红色,麦角生物碱的三氯甲烷提取液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接触后,呈蓝紫色环,数分钟后三氯甲烷层显蓝色,且在365n m紫外光灯下,其乙醇溶液显蓝色荧光㊂A.2.2试剂A.2.2.1酒石酸溶液(20g/L)㊂A.2.2.2无水乙醚㊂A.2.2.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㊂A.2.2.4氨水(1+1)㊂A.2.2.5三氯甲烷㊂A.2.2.6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称取0.125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加100m L硫酸溶液(65m L硫酸缓缓倒入35m L水中,混匀,冷却)溶解,然后加0.1m L三氯化铁溶液(50g/L),混匀㊂A.2.2.7无水乙醇:紫外光灯波长365n m下观察无荧光㊂A.2.3操作步骤取可疑麦角数粒,置于研钵中研碎,加酒石酸溶液(20g/L)研成黏稠状后,加无水乙醚研磨2次~ 3次,每次5m L~10m L,合并乙醚层,置于试管中,残渣置于研钵内备用㊂在含乙醚的试管内加0.5m 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振摇后放置,碳酸氢钠溶液层显红色,即表示检出麦角红素㊂以健康小麦为阴性对照㊂在有残渣的研钵中,加氨水(1+1)研磨呈碱性,用三氯甲烷提取2次~3次,每次5m L~10m L,合并三氯甲烷层,混匀后分成两份,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㊂取其中一份,沿管壁缓慢加入2m L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在两溶液接触面呈蓝紫色环,数分钟后,三氯甲烷层均显蓝色,即表示检出麦角生物碱㊂取另一份试管于热水浴上加热,使三氯甲烷挥尽,残留物加无水乙醇溶解,在波长365n m紫外光灯下观察,显强烈蓝色荧光,即表示检出麦角生物碱㊂以健康小麦为阴性对照㊂A.3判定在麦角鉴定的基础上,麦角红素和麦角生物碱定性检查呈阳性,则可以判定在试样中检出麦角㊂A.4试样中麦角检出量的计算1000g(m1)试样中麦角含量的质量分数w,按式(A.1)计算:w=m2m1ˑ100% (A.1)式中:w 试样中麦角含量,%;m2 试样中检出的麦角量,单位为克(g); m1 试样的取样量(1000g),单位为克(g)㊂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㊂附录B曼陀罗属种子检验方法B.1鉴定B.1.1形态特征曼陀罗属种子呈圆形㊁长方形㊁肾形㊁三角肾形㊁椭圆状阔卵形,种子长3mm~5mm,宽2.5mm~ 4.0mm,两侧扁,背面较厚或厚,边缘平滑或具波状脊棱㊂种皮革质,浅黄色㊁黄褐色㊁棕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稍皱,或稍(明显)内凹,具(或无)粗网纹和凹穴㊂种脐,长三角形㊁正三角形或T形,有时其表面常覆有残存白色胚柄㊂种子内含丰富的白色胚乳,胚多环生或弯生,少有直生㊂图B.1为各类曼陀罗属种子照片㊂图B.1曼陀罗属种子照片B.1.2判定符合B.1.1形态特征描述的可鉴定为曼陀罗属㊂B.2生物碱比色定性B.2.1原理试样中所含阿托品等生物碱经提取后与发烟硝酸及氢氧化钾溶液有呈色反应㊂B.2.2试剂B.2.2.1氨水(1+1)㊂B.2.2.2乙醚㊂B.2.2.3盐酸溶液(1+5)㊂B.2.2.4三氯甲烷㊂B.2.2.5无水硫酸钠㊂B.2.2.6硝酸㊂B.2.2.7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00g/L)㊂B.2.3操作步骤将约30粒曼陀罗籽放入研钵中,加氨水(1+1)浸湿,浸渍片刻,研磨成黏稠状,加乙醚研磨三次,每次10m L,将乙醚合并于分液漏斗中,加10m L盐酸(1+5),振摇提取1m i n,分出盐酸层至另一分液漏斗中,加氨水(1+1)调成碱性,用10m L三氯甲烷振摇提取1m i n,再提一次,合并三氯甲烷层,通过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浓缩至0.5m L,备用㊂取0.2m L试液于小蒸发皿中,挥干溶剂,加4滴发烟硝酸使残渣溶解,水浴上蒸干,残留物变黄色,冷却后加数滴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00g/L),则变紫堇色,随即变红色㊂阿托品㊁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均有此反应㊂B.3薄层色谱定性B.3.1原理试样中所含阿托品等生物碱经提取后,用薄层分离,再以显色剂显色,与对照标准比较㊂B.3.2试剂B.3.2.1硅胶G薄层板:厚度0.3mm~0.5mm,105ħ活化1h,放干燥器中备用㊂B.3.2.2展开剂:甲醇-氨水(200+3)㊂B.3.2.3显色剂:称取0.85g次硝酸铋,加10m L冰乙酸㊁40m L水,溶解㊂取5m L,加5m L碘化钾溶液(4g碘化钾溶于5m L水中),再加20m 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m L㊂B.3.2.4阿托品标准溶液:称取120.0m g硫酸阿托品,溶于10m L水中,加氨水(1+1)呈碱性,用三氯甲烷提取两次,每次8m L,三氯甲烷提取液经少许无水硫酸钠脱水,滤入20m L具塞比色管中,再用少许三氯甲烷洗滤器,洗液并入比色管中,加三氯甲烷至20m L,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m g阿托品㊂B.3.2.5东莨菪碱标准溶液:称取145.0m g氢溴酸东莨菪碱,溶于10m L水中,加氨水(1+1)呈碱性,用三氯甲烷提取两次,每次8m L,三氯甲烷提取液经少许无水硫酸钠脱水,滤入20m L具塞比色管中,再用少许三氯甲烷洗滤器,洗液并入比色管中,加三氯甲烷至20m L,配成每毫升相当于5.0m g东莨菪碱㊂B.3.3操作步骤在薄层板下端2c m处,点10μL阿托品及东莨菪碱标准溶液,30μL~100μL试样提取浓缩液,各点间距1.5c m,置于预先用展开剂饱和的展开槽中,待溶剂前沿上展至10c m~15c m,取出,挥干展开剂,喷显色剂呈现橙红色斑点为阳性反应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粮油基础
(二)粮油管理
注:制粉工业名词术语;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仓储工业,已修订,正在报批。

(一)通用方法
注: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发;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粮食粘度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粮食酸度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种子发芽试验;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脂肪酸值测定法;谷物制品脂肪酸测定法,已修订,正在报批。

(二)稻谷及制品检测方法
注: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米类加工精度异色相差分染色检验法(IDS法),已修订,正在报批。

(三)小麦及制品检测方法
注: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小麦粉沉淀值测定法,已修订,正在报
(四)其他粮食及制品检测方法
(五)油脂产品检测方法
注: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
(六)油料及饼粕检测方法
(二)油料制品
(一)原粮
(二)油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