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事理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2020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标注版】

2020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标注版】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第⼀部分中国国防1、国防(国家的防务)指:捍卫国家主权、领⼟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化等⽅⾯的建设和⽃争。
2、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卫型、联盟型、中⽴型。
3是指某些经济发达的⼤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实⾏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打着防卫的幌⼦,对别国进⾏侵略、颠覆和渗透。
4在国防建设上以防⽌外敌⼊侵为⽬的,主要依靠本国的⼒量,⼴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持,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5即以结盟形式,联合⼀部分国家来弥补⾃⾝⼒量的不⾜。
6主要指中⼩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的国防政策,制定了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7(社会国防、⼤国防、全民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种全新的国防现象和国防实践活动。
8、国家的领⼟:领陆、领⽔、领陆及领⽔的底⼟和领空。
9指的是领陆及领⽔的边缘线向天空延伸的⼀种领⼟理论。
10、领陆:陆地、岛屿;领⽔:内⽔、领海。
11、国防科技是衡量⼀个国家综合国⼒的重要标志之⼀,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个重要⽅⾯。
12是⼀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国防精神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尚武精神、⾰命英雄主义精神。
13、国防是国家⽣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对于⼀个国家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两件⼤事,⼀个是发展问题,⼀个是安全问题。
14、国防教育中需要强化的五种观念为国⼟观念、国⼒观念、国是观念、国魂观念、国耻观念。
1516、我国古代典型的国防⼯程建设有城池、长城、京杭运河、海防要塞等。
17、长城故址西起临洮(今⽢肃省岷县),东⾄辽东(鸭绿江),史称万⾥长城,现存明长城,全长6300多千⽶,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西、陕西、宁夏、⽢肃等九省、市、⾃治区。
18、中华⼈民共和国的领⼟⾯积为1260多万平⽅千⽶。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重点概念1.军事科学: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3.军事学术: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队运筹学、军制学、战争动员学、军事教育训练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队后勤学,以及军事历史学、军事地理学等学科。
(窃以为后面这些XX学的应该不用背)简答出题1.军事科学的任务: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负责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星级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史诗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战争的性质主要指它的社会政治性质,此外,战争还有它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武器装备、作战方法等方面的性质。
战争规律是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战争闺女,包括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都是客观存在并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是可以认识的。
2.军事科学的功能(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
(4)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军事科学的许多重要原理原则对社会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3.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军人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军事理论考试,下面将介绍一些复习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军事思想理论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的核心要义,明确其丰富内涵和指导意义。
2. 邓小平军事思想:了解邓小平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其在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 战争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理解战争的目的、手段和特点。
二、军事科学基础知识1. 军事战略:掌握军事战略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内容,熟悉不同类型战略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 军事战术:了解战术的定义和分类,熟悉常见战术手段和战斗力的要素。
3. 军事组织与管理:熟悉军事组织的层级结构和管理原则,了解军事指挥系统和作战指挥的基本模式。
三、军事技术知识1. 军事装备:了解不同类型的军事装备,包括地面武器装备、航空器材和舰船装备等。
2. 军事通信:掌握军事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现代战争中的通信保障重要性。
3. 军事情报:熟悉军事情报收集、分析和利用的方法,了解现代信息化战争对情报工作的要求。
四、军事法律规范1. 国际人道法:了解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掌握军人在战场上应遵守的规范。
2. 军事纪律:熟悉军人的职责和义务,了解军事纪律的内容和约束作用。
3. 国防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国防法律法规体系,理解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的基本概念。
五、军事历史1. 古代战争史:了解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战争史,分析古代战争的典型特点和战略战术方法。
2. 近代战争史:熟悉近代各国的战争史,重点掌握近代战争的形势、背景和影响。
3. 当代战争:了解当代战争的形态和特点,研究现代战争的主要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六、军事对抗与合作1. 军事安全:了解军事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军事安全的保障措施和应对策略。
2. 军事力量对比与平衡:分析全球军力对比的格局和影响因素,了解国际军事平衡的演变和调整。
2020年新编军事理论(最完整的军理复习题)模板名师精品资料.

第一篇中国国防一、国防概述基本含义:国家的防务产生原因: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伴随着国家和阶级的产生而形成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霸权主义,大小);自卫防御型(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互相联盟型(一元体,多元体);自主中立型(瑞士) 4种职能:由谁规定(国家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国家性质=...)根本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基本职能-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保卫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巩固国家地位;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二、中国国防的历史主要成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古代兵制,构筑了规模宏大的国防工程(边防和海防建设)——修筑防御工程和实行实边固边政策,形成了“富国强兵”的国防思想。
局限性:重防非攻,重陆轻海第二篇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定义: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表现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受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一、军事思想的作用1.对战争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何实践战争的思维方式)①海湾战争--空地一体战②科索沃战争--“非对称,非接触”联合作战③阿富汗战争--“全频谱支援”特种作战理论④伊拉克战争--快速决定性作战⑤(中国,海空一体战)2.战争准备必须依靠正确军事思想的指导二、军事作用的基本含义1.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2.特点:阶级性(战争威力最深厚的根源在于群众)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三、军事思想的作用:时代,阶级,地域,人物四、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问题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
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存在一定发展阶级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毛泽东)根源:私有制(经济)和阶级矛盾(政治)本质:政治的继续(阶级、国家、民族、政治集团的利益冲突)目的:解决矛盾冲突(最高斗争形式)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重点(最终版)

军事理论重点(最终版)军事理论重点1.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军用卫星包括哪几类?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等。
4.传统伪装措施有哪些?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光与音响伪装。
5.隐身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并简单阐述主要有以下几种:(1)新材料技术:a.多频谱隐身材料、b.纳米材料、c.智能型隐身材料;(2)等离子体技术;(3)应用仿生技术。
6.谈谈你对人民战争基本属性的认识?(1)正义性战争的政治目的是符合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根本利益的,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战争有了正义性才会有群众性,失去了正义性就不会有真正的群众性。
(2)群众性人民战争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动员更广泛,更深入,由于人民战争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是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因而能够形成比一般战争的声势要大得多的,群众自觉投入战争活动的动人场面,群众会表现出较高的参军,参战,支前等热情。
7.我国和印度存在了12.55万平方公里的争议面积,印度侵占9.2万平方公里,占争议面积74%8.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2500米深度是切断大陆架的标准。
9. 我国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10.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后发制人。
11. 现代伪装技术包括电子伪装和信息伪装。
12. 人民防空动员是指我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减少空袭损失,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13. 国家地缘环境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
军理期末重点总结汇报

军理期末重点总结汇报军事理论期末重点总结汇报军事理论作为军事科学的基础领域,是对军事事物本质、规律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化的产物。
它对军队的建设和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我对军事理论的一些重点总结。
第一,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解决军队建设和军事行动中的实际问题。
军事理论的基本任务是对军队建设和军事行动中遇到的具体环境、任务和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总结出科学的原理、规律和方针。
第二,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军队的各个方面。
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军队的组织管理、军事指挥、作战原则、军事战术、军事技术、军事装备等各个方面。
只有对这些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对军队的建设和运用进行有效的指导。
第三,军事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军事科学的基本原理。
军事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军事力量对抗的基本规律、军事行动的基本原则、军事战争的特点等。
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指导军队的建设和运用。
第四,军事理论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
军事理论不能停留在过去的经验和教条上,它必须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发展。
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的军事变革和新的挑战。
第五,军事理论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
军事理论研究的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方法。
实证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对军事实践进行直接的研究,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和原则。
理论研究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对军事理论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而总结出更高层次的理论。
以上是我对军事理论的一些重点总结。
我认为只有深入研究和理解军事理论,才能正确地指导军队的建设和运用,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同学们能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军事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和理论水平。
谢谢大家!。
军事理论考点整理

军事理论考点整理第一篇:军事理论考点整理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名词解释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
3、国防建设:国防建设指的是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4、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5、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6、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简称动员。
7、人民防空: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活动,简称人防。
二、简答题1、国防的四大要素(一)国防的主体即国家。
(二)国防的对象即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国防的目的即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即军事行动,以及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_P.1-2 扩张型(美)、自卫型(中)、联盟型(北约)、中立型(瑞士)3、我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_P.8-9(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_P.13 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5、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形式_P.13(一)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二)按军官待遇入伍(三)作为士官应征入伍6、全民国防教育日时间及主题_P.14-15 九月第三个星期六,今年是9月17日是第1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
今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宣传活动,将围绕“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公民国防观念”这一主题7、公民履行兵役的主要形式_P.18 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8、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_P17-19 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力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9、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_P.21-23(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三)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0、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内容_P.23-24(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11、我国武装力量的三大构成_P.25(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三)民兵12、解放军四大军兵种成立的时间_P.25-31 陆军1927.8.1 海军1949.4.23 空军1949.11.11 第二炮兵 1966.7.113、我国国防动员的基本内容_P.31(一)人民武装动员(二)国民经济动员(三)人民防空动员(四)交通备战动员(五)政治动员14、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一)军事理论课(二)军事训练(三)其他各种国防教育活动15、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_P.39 走:适时地组织人员疏散藏:及时进入人防工事隐蔽消:及时的消除空袭或灾害造成的后果16、防空警报的识别方法_P.39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军事理论重点总结

军事理论重点总结军事理论是研究军队组织、行动和战争规律的学科,在军事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军事理论的重点主要包括战争的本质、军队组织与作战原则、战略、战役和战术等方面。
下面是对军事理论重点的总结。
首先,战争的本质是冲突的继续。
战争是国家之间或者集团之间的冲突的最高形式,是通过武力解决争端的手段。
战争的本质是解决冲突和争夺利益的继续,同时也是对敌人进行消耗、打击和摧毁的手段。
其次,军队组织与作战原则。
军队是战争的执行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作战原则。
组织上,军队应当具备统一的指挥系统,明确的任务分工和配合,以及清晰的职责和权责关系。
作战上,军队应当注重集中优势兵力、突击和配合,同时要善于运用火力、机动和掩护等手段,实现战斗力的最大发挥。
第三,战略。
战略是指国家或军事集团制定的对敌方的战争计划和战术部署。
战略的重点在于确定敌我双方的相对实力、敌情和友情,制定合理的战争目标和战略计划,并确定战争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战略的核心是决胜于战前,通过各种手段和策略,争取战争的胜利,达到国家的战略目标。
第四,战役与战术。
战役是指某一特定方向上的一系列战斗的组合,是国家或军事集团战略计划的基本环节。
战术是指在战斗中指挥员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战斗目标,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战斗行动和战斗措施。
战役和战术的核心是通过灵活运用战斗组织、火力、机动和战法等手段,取得战斗的胜利。
最后,军事理论的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的指导原则是军队在实战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例如贯彻党指示、战略思维导向、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科学决策、保密等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指导军队在作战中行动,确保战争目标的实现,并充分发挥军队的组织力量和战斗力。
综上所述,军事理论的重点主要包括战争的本质、军队组织与作战原则、战略、战役和战术等方面。
只有深入研究和理解军事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军事行动,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