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培训ppt课件

组织学检查
穿刺活检、切取活检等 ,用于明确肿瘤的性质
和类型
鉴别诊断思路和方法
01
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查 体,了解症状的特点和 变化规律
02
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 查结果,分析肿瘤的可 能性和类型
03
排除其他相似疾病的可 能性,如炎症、结核等
04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可组织多学科会诊或寻 求上级医院的帮助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 与肿瘤发生相关,如EB病毒与 鼻咽癌、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 癌等。
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 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等,增
加患癌风险。
免疫系统异常与肿瘤发生关系
免疫系统监视功能减弱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 力下降,导致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 而生长。
肿瘤细胞具有自主性 生长、侵袭性和转移 性。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01
02
03
组织分化程度
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 小;恶性肿瘤分化差,异 型性大。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恶性 肿瘤生长快。
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多为膨胀性生长 ;恶性肿瘤多为浸润性或 外生性生长。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继发改变
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和出血;恶性肿瘤常发生坏死、出 血和溃疡形成。
术后护理与观察
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放化疗并发症应对策略
放化疗前评估
根据患者肿瘤类型和身体状况, 制定合适的放化疗方案。
放化疗中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放化疗反应,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减轻并发症。
放化疗后处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 处理措施,如抗感染治疗、营养支 持等。
肿瘤基本知识PPT课件

肿瘤基因治疗研究
肿瘤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改变肿瘤细胞 的基因表达或基因结构来抑制其生长 和扩散的方法。
目前,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仍面临一 些挑战,如基因导入效率和安全性、 基因治疗与现有治疗的协同作用等,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肿瘤基因治疗的主要策略包括基因敲 除、基因沉默、基因置换等,这些方 法在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已取得 了一定的进展。
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可引起一系列全 身症状,如发热、消瘦、乏力、食欲 不振、贫血等。
肿瘤的诊断方法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对肿瘤进行病理学诊断,确定 肿瘤的性质、类型和分化程度
。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 检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 、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 系。
内窥镜诊断
通过内窥镜对肿瘤进行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形态和表 面特征,同时可取组织进行病 理学诊断。
生化指标诊断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标本中 的肿瘤标志物、生化指标等, 辅助诊断肿瘤及评估治疗效果
。
肿瘤的早期发现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对高危人 群和高发地区的人群进行筛查,有助 于早期发现肿瘤。
自查自检
肿瘤基本知识PPT 课件
目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肿瘤的治疗 •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肿瘤研究进展
01
CATALOGUE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
01
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 肿块,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 功能。
02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良性肿瘤通常不会扩散, 而恶性肿瘤会扩散并侵犯其他组 织。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 突变或异常表达的蛋白, 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 行治疗。
肿瘤基础知识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二)转移(Metastasis):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它部位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称为转移。
完整版课件
肿瘤转移途径
淋巴道血道种植
完整版课件
1、淋巴道转移
完整版课件
2、血道转移
多数通过静脉入血,因为壁较薄且压力较低。 少数经淋巴管入血。 血肿瘤的血行播散道转移的运行途径与血栓栓塞过程相似。 体循环—右心—肺 门静脉—肝—肺 肺—心—全身器官 胸、腰骨盆静脉—脊椎静脉丛—脑。
完整版课件
肿瘤细胞的糖代谢
过程的强弱 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比
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糖合成代谢的酶活性糖代谢的同功酶趋于胚胎化
糖酵解抑制有氧氧化
细胞膜甘露糖糖基化
完整版课件
糖加工途径
α-1.2甘露糖苷酶 α甘露糖苷酶I α甘露糖苷酶II9个甘露糖残基 8个甘露糖残基 5个甘露糖残基 3个甘露糖残基 高甘露型 杂合型、复杂型
完整版课件
肿瘤形态与生长方式
完整版课件
肿瘤颜色、质地图片
恶性黑色素瘤 脂肪瘤 鳞状细胞癌
多囊性肾细胞癌 血管瘤 骨软骨瘤
完整版课件
肿瘤的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 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瘤细胞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正常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2、外生性生长: 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或菜花状的肿物。3、浸润性生长: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瘤细胞分裂增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内,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此类肿瘤没有包膜,与邻近的正常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而无明显界限。
恶性细胞生长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神经系统 损害
皮肤损害
(二)远期毒性
1.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男性睾丸萎缩、精子减少;
女性卵巢功能受损、子宫内膜增生减低 胎儿畸形 2.致癌性 第二原发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多见 白血病发生在化疗后2年左右,实体癌多发 生在10左右 3.生长发育迟缓
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指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一种治疗方式。 本方法虽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是 在癌症的治疗及延长病人的生命方面有着 显著疗效。
化学治疗的目的
• 第一层:治愈癌症,即使肿瘤消失,不会 重新长出来。 • 第二层:控制疾病(抑制肿瘤生长和扩 散),为癌症病人提供最好的生活质量。 • 第三层:改善存活的同时预防或减轻疾病 相关症状。有时癌症到中晚期后,治愈和 控制已不可能,治疗的目的只能是使用化 疗药物减轻癌症引起的症状,提高病人的 生活质量。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
(1)肿瘤简介
(2)肿瘤化疗
内容提要
1 2 3 4
肿瘤定义及致癌因素 肿瘤命名 一般分类 侵润及转移 临床表现
5
6
分期与分级
肿瘤定义
肿瘤是机体已经发育成熟或正在发育过程中
的正常组织细胞在致癌因素和促癌因素的长期刺 激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过度增生或异常分
化而形成的机体新生物,它丧失了正常组织细胞
淋巴结。循淋巴道转移的肿瘤以癌为多见。尤其是胃,胰, 肺,乳腺,结肠等部位的肿瘤。 • 血道转移:肿瘤细胞浸入血管后,可随血流到达远处的 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由于肝和肺分别是人体门静 脉和腔静脉血回流的重要一站,来自胃肠道的肿瘤细胞可 循门静脉入肝,来自全身其他器官的肿瘤细胞最终回流入 右心,经肺动脉入肺。各种晚期肿瘤发生血道转移的的频 率是不等的,其中肝为40%-50%,肺为30%-40%。 • 种植转移: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 及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以脱离,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 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性肿瘤的一种转移方式。
肿瘤知识ppt课件

抗体结合
TK抑制剂
TOXIN
TOXIN
TOXIN
HER dimerization inhibitors
Anti-HER blocking antibodies
Antiligand blocking antibodies
Ligand-
P
toxin
Antibody-
conjugates
toxin
P
conjugates
Rebecca Siegel,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2;00:000–000
Trends in Death Rates Among Females for Selected Cancers, United States, 1930 to 2008.
Rebecca Siegel,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2;00:000–000
突变与吉非替尼疗效的机制 1
有外显子19-21突变则TK的结构域发生改变, 吉非替尼对TK的结合更强
突变与吉非替尼疗效的机制 2
配体: EGF, TGF-a, 等
凋亡逃逸 (永生化)
有EGFR突 变的细胞 更依赖这 条通路
PTEN
EGFR-TK
PI3KATP
ATP
P
RAS RAF
促进增殖
Akt mTOR
1Biomarker Definitions Working Group. Clin Pharm Ther 2001
从DNA到蛋白
编码EGFR的基因
位于7号染色体p12条带
长度: 188,329bp(碱基对)
激酶功能域位于外显子 18–24 其中外显子19和21编码的蛋白质正 好是吉非替尼的结合部位,因此与 吉非替尼疗效有密切关系
肿瘤基础知识(精品课件)

不同肿瘤细胞倍增时间不同
精品 PPT
肿瘤分期TMN
T:Tumor 肿块大小范围 M:Metastases 远处转移 N:Node 淋巴结侵及情况
TMN分期决定0期-IV期,指导临床治疗 方案。(NCCN guideline)
精品 PPT
肿瘤病人功能分级
ZPS:
级别 0 1 2 3 4
症状
❖ 作用机制:诱导癌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治疗白血病,皮肤癌等
❖ 代表药物:维生素甲类化合物,为维生素A衍生物
精品 PPT
化疗常见毒副反应及毒性分级
血红蛋白(G/L) 白细胞(109/L) 粒细胞(109/L) 血小板(109/L)
出血
0级
1级
110 4.0 2.0 100 无
95 - 109 3.0 - 3.9 1.5 - 1.9 75 - 99
精品 PPT
肿瘤的治疗
目的:提高治愈率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
手段: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化疗
精品 PPT
常用肿瘤药物分类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
能杀死各时相的肿瘤细胞,甚至包括G0期细胞; 作用靶点为DNA分子本身,直接破坏DNA或影响其复制
❖ 作用特点:
剂量依赖性,作用强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疗效和剂 量成正比.作用强而快,毒性大
嘧啶拮抗剂类:呋喃尿嘧啶(5-FU) 健择(gemzar)
精品 PPT
常用抗肿瘤药物简介
激素类药物:
❖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胞内激素受体或拮抗剂作用,
治疗某些激素依赖性肿瘤,如男女生殖 系统肿瘤等
❖ 代表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 地塞米松
雌激素:雌二醇
精品 PPT
精品 PPT
肿瘤分期TMN
T:Tumor 肿块大小范围 M:Metastases 远处转移 N:Node 淋巴结侵及情况
TMN分期决定0期-IV期,指导临床治疗 方案。(NCCN guideline)
精品 PPT
肿瘤病人功能分级
ZPS:
级别 0 1 2 3 4
症状
❖ 作用机制:诱导癌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治疗白血病,皮肤癌等
❖ 代表药物:维生素甲类化合物,为维生素A衍生物
精品 PPT
化疗常见毒副反应及毒性分级
血红蛋白(G/L) 白细胞(109/L) 粒细胞(109/L) 血小板(109/L)
出血
0级
1级
110 4.0 2.0 100 无
95 - 109 3.0 - 3.9 1.5 - 1.9 75 - 99
精品 PPT
肿瘤的治疗
目的:提高治愈率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
手段: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化疗
精品 PPT
常用肿瘤药物分类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
能杀死各时相的肿瘤细胞,甚至包括G0期细胞; 作用靶点为DNA分子本身,直接破坏DNA或影响其复制
❖ 作用特点:
剂量依赖性,作用强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疗效和剂 量成正比.作用强而快,毒性大
嘧啶拮抗剂类:呋喃尿嘧啶(5-FU) 健择(gemzar)
精品 PPT
常用抗肿瘤药物简介
激素类药物:
❖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胞内激素受体或拮抗剂作用,
治疗某些激素依赖性肿瘤,如男女生殖 系统肿瘤等
❖ 代表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 地塞米松
雌激素:雌二醇
精品 PPT
肿瘤PPT演示课件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 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内窥镜检查
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肿瘤的表 面和内部结构,获取病理学诊 断依据。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标本中 的生化指标,辅助诊断肿瘤及
评估病情。
肿瘤的分期与分级
分期
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扩散程度 和转移情况,将肿瘤分为早期、 中期和晚期。分期有助于制定治 疗计划和评估预后。
分级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恶性程 度,将肿瘤分为低级别、中级别 和高级别。分级有助于预测肿瘤 的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
03 肿瘤的治疗肿瘤的手术治疗Fra bibliotek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 组织彻底切除,以达到根 治的目的。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性
肿瘤干细胞在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克服肿瘤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 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ppt演示课件
目 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肿瘤的治疗 •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肿瘤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
01
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 肿块,具有占位性病变和侵蚀性 生长的特点。
02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来源,肿瘤可以分为上皮组 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组 织肿瘤和神经组织肿瘤等。
通过阻断免疫系统中负向调控信号,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已成功应 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肿瘤疫苗
针对特定肿瘤抗原设计的疫苗,能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性反应, 为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 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内窥镜检查
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肿瘤的表 面和内部结构,获取病理学诊 断依据。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标本中 的生化指标,辅助诊断肿瘤及
评估病情。
肿瘤的分期与分级
分期
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扩散程度 和转移情况,将肿瘤分为早期、 中期和晚期。分期有助于制定治 疗计划和评估预后。
分级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恶性程 度,将肿瘤分为低级别、中级别 和高级别。分级有助于预测肿瘤 的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
03 肿瘤的治疗肿瘤的手术治疗Fra bibliotek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 组织彻底切除,以达到根 治的目的。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性
肿瘤干细胞在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克服肿瘤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 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ppt演示课件
目 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肿瘤的治疗 •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肿瘤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
01
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 肿块,具有占位性病变和侵蚀性 生长的特点。
02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来源,肿瘤可以分为上皮组 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组 织肿瘤和神经组织肿瘤等。
通过阻断免疫系统中负向调控信号,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已成功应 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肿瘤疫苗
针对特定肿瘤抗原设计的疫苗,能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性反应, 为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肿瘤知识培训课件

异质性
肿瘤在细胞形态和功能上呈现多样性 。
异常增生
肿瘤细胞具有不受控制的增殖能力。
浸润与转移
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周围组织和转移至 远处器官的能力。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多呈膨胀性生长。
不侵犯周围组织,无转移能力。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 对机体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症状。
肿瘤知识培训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肿瘤基本概念与分类 • 肿瘤发生机制与危险因素 • 肿瘤诊断方法与标准 • 肿瘤治疗手段及策略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CHAPTER 01
肿瘤基本概念与分类
肿瘤定义及特点
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 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 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
放化疗相关并发症应对策略
放射性皮炎
保持照射区域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使用皮肤保护剂 和抗炎药物。
放射性肺炎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症状,给予吸氧、抗炎、激素等治疗措施。
化疗药物毒性反应
根据化疗药物的不同毒性反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止吐、 保肝、升白等。
心理干预在并发症管理中作用
缓解焦虑和恐惧
活质量。
手术方法
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 减瘤手术等。根治性手术旨在完 全切除肿瘤,姑息性手术旨在减 轻症状,减瘤手术旨在降低肿瘤
负荷。
手术并发症
可能包括出血、感染、器官功能 障碍等。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风 险,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并发症。
放射治疗原理及适应症分析
01
放射治疗原理
肿瘤在细胞形态和功能上呈现多样性 。
异常增生
肿瘤细胞具有不受控制的增殖能力。
浸润与转移
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周围组织和转移至 远处器官的能力。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多呈膨胀性生长。
不侵犯周围组织,无转移能力。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 对机体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症状。
肿瘤知识培训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肿瘤基本概念与分类 • 肿瘤发生机制与危险因素 • 肿瘤诊断方法与标准 • 肿瘤治疗手段及策略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CHAPTER 01
肿瘤基本概念与分类
肿瘤定义及特点
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 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 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
放化疗相关并发症应对策略
放射性皮炎
保持照射区域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使用皮肤保护剂 和抗炎药物。
放射性肺炎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症状,给予吸氧、抗炎、激素等治疗措施。
化疗药物毒性反应
根据化疗药物的不同毒性反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止吐、 保肝、升白等。
心理干预在并发症管理中作用
缓解焦虑和恐惧
活质量。
手术方法
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 减瘤手术等。根治性手术旨在完 全切除肿瘤,姑息性手术旨在减 轻症状,减瘤手术旨在降低肿瘤
负荷。
手术并发症
可能包括出血、感染、器官功能 障碍等。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风 险,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并发症。
放射治疗原理及适应症分析
01
放射治疗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8/22
3
疗效评估
疗效确认 – 肿瘤评价频率:每2周期(6~8周) – 在首次评价CR、PR者至少4周后复核 – SD者治疗后6~8周至少有1次SD的评价 – 缓解期:从首次评价CR、PR到首次复发或进展的时间 – 稳定期:从治疗开始到进展的时间
2019/8/22
4
远期疗效观察指标: 总生存期OS; Overall Survival
停药指征 ●血象下降:白细胞低至3.5×109/L或血小板低至8×109/L; ●呕吐频繁影响电解质平衡;腹泻超过5次/日或有血性腹泻; ●发热超过38℃以上(除外由肿瘤引起的发热); ●出现重要脏器的毒性,如心肌损害、药物性格肝炎、肾炎或膀胱炎、消化 道出血、穿孔、化学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2019/8/22
肿 瘤
烷化剂
药物 的
按来源和药理学 分
分
抗肿瘤抗生素 抗代谢药
类
植物碱类
其它(铂类、激素等)
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靶点分
2019/8/22
10
作用机制
2019/8/22
11
制定化疗方案的原则
1. 确定治疗目标 根治性化疗还是姑息性化疗,术后化疗(辅助化疗)还是术前化疗(新辅助化
疗)等。 2. 了解类型及分期
70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或工作
60 偶尔需要扶助,但大多数时间可自理
50 常需人帮助或医疗护理
40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护理和帮助 30 生活严重不能自理,须住院,但无死亡危险
20 危重,需住院积极支持治疗 10 病危,临近死亡
0 死亡
2019/8/22
7
化疗药物分类:按细胞周期分
G1期 L-门冬酰胺酶
泼尼松
烷化剂 白消安 苯丁酸氮芥 苯芥 环磷酰胺 氮芥 美法兰
2019/8/22
细胞周期特异性
G2期
S期
博来霉素
阿糖胞苷
VP-16
氟尿嘧啶
羟基脲
甲氨蝶呤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铂类
抗菌素类
顺铂
放线菌素D
卡铂
柔红霉素
多柔吡星
丝裂霉素
8
M期 长春碱 长春新碱 长春酰胺
其他 甲基苄肼 达卡巴嗪
化疗药物分类:按来源和药理学分
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无病生存DFS;Disease Free Survival
随机选择某个时间直到肿瘤复发或因各种原因出现死亡
无进展生存PFS;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从随机化开始至疾病复发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死亡
疾病进展时间TTP;Time To Progression
烷化剂 铂类
抗代谢类
植物碱类 抗肿瘤抗生素 杂类
• 顺铂 • 卡铂 •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吉西他滨 阿糖胞苷
鬼臼甙类 长春碱类 紫杉类
蒽环类 丝裂霉素C
甲基苄 羟基脲
• 环磷酰胺
甲氨喋呤 喜树碱类
• 异环磷酰胺 6-巯基嘌呤
2019/8/22
9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按细胞周期分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
抗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
术前或放疗前化疗能提高治愈率的肿瘤 需要术后辅助化疗提高愈率的肿瘤 已无手术和放疗指征的晚期肿瘤或术后、放疗后复发转
移者的姑息性化疗 采用特殊给药途径局部化疗的肿瘤 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压迫、呼吸道压迫、颅内压增高者,
需要急症化疗减轻症状
2019/8/22
13
化疗的禁忌症
化疗禁忌征 ●一般情况很差(KPS评分<50分),或有衰竭、高热、严重恶液质状态者; ●肝、肾、肺和心血管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 ●白细胞低于3.5×109/L或血小板低于80×109/L者或严重贫血未被纠正者;
内容
抗肿瘤药物(种类、剂量、应用方式﹡)
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组成、用药顺序等)
患者因素 以往治疗情况(用药总量、治疗次数、合并放疗等)
与末次治疗的间隔时间
全身状况、年龄
是否合并其他疾毒副反应及防治
2019/8/22
15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原理
• 缺乏选择性作用
杀灭分裂期细胞
• 必须从治疗获益和可能毒性来权衡用药的
得失 • 处理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很重要
肿瘤细胞 正常快速增殖的细
胞 - 造血干细胞 -上皮细胞
2019/8/22
16
毒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
种类 治疗因素
完全缓解(CR)患者经相隔4周以上的两次检查病灶均消退 部分缓解(PR) 患者所有可检测肿瘤,最大的两条垂直径应减少50
%以上,并至少持续28天以上。不应有新的病灶出现,不应有任何病 灶的增大 疾病稳定(SD) 肿瘤体积无变化,或增大不超过25%,或缩小不大 于50%,不应有新的病灶出现 疾病进展(PD) 至少有一处病灶体积增加超过25%以上,或者出现 新的病灶 总缓解率(CR+PR);疾病控制(CR+PR+SD);临床获益(CR+ PR+SD)
2019/8/22
6
功能状况评估
ECOG(WHO) 正常活动
有症状,但几乎完全 可自由行动
有时卧床,但白天卧 床时间不超过50% 需要卧床,卧床时间 白天超过50%
卧床不起 死亡
评分
0 1
2 3 4 5
评分
Karnofsky
100 正常、无症状和体征
90 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
80 勉强可进行正常生活,有一些症状或体征
肿瘤基础知识
2019/8/22
1
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估
• 治疗成功判断指标
– 患者存活时间 – 疾病进展时间 – 患者自觉症状
• 治疗有效指标
– 生存时间 – 治疗结果:治愈或缓解 – 客观反应指标:肿瘤大小、实验室指标的改变 – 主观反应指标:生活质量QoL
2019/8/22
2
疗效评价概念
- 近期疗效观察指标:缓解率RR,总缓解率ORR
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分期肿瘤的临床及生 物学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具体的化疗方案。
3. 了解患者的既往治疗 4. 肿瘤化疗的个体化 5. 尽可能采用联合化疗
在病人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联合化疗以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减 少药物毒性的重叠。
2019/8/22
12
化疗的适应症
从随机化开始至出现疾病进展的时间 *依据方案不同而有不同定义
的时间
2019/8/22
5
英文名词缩写
CR: complete response; PR: partial response; SD: stable disease PD: progressive disease; DC: disease control;
3
疗效评估
疗效确认 – 肿瘤评价频率:每2周期(6~8周) – 在首次评价CR、PR者至少4周后复核 – SD者治疗后6~8周至少有1次SD的评价 – 缓解期:从首次评价CR、PR到首次复发或进展的时间 – 稳定期:从治疗开始到进展的时间
2019/8/22
4
远期疗效观察指标: 总生存期OS; Overall Survival
停药指征 ●血象下降:白细胞低至3.5×109/L或血小板低至8×109/L; ●呕吐频繁影响电解质平衡;腹泻超过5次/日或有血性腹泻; ●发热超过38℃以上(除外由肿瘤引起的发热); ●出现重要脏器的毒性,如心肌损害、药物性格肝炎、肾炎或膀胱炎、消化 道出血、穿孔、化学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2019/8/22
肿 瘤
烷化剂
药物 的
按来源和药理学 分
分
抗肿瘤抗生素 抗代谢药
类
植物碱类
其它(铂类、激素等)
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靶点分
2019/8/22
10
作用机制
2019/8/22
11
制定化疗方案的原则
1. 确定治疗目标 根治性化疗还是姑息性化疗,术后化疗(辅助化疗)还是术前化疗(新辅助化
疗)等。 2. 了解类型及分期
70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或工作
60 偶尔需要扶助,但大多数时间可自理
50 常需人帮助或医疗护理
40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护理和帮助 30 生活严重不能自理,须住院,但无死亡危险
20 危重,需住院积极支持治疗 10 病危,临近死亡
0 死亡
2019/8/22
7
化疗药物分类:按细胞周期分
G1期 L-门冬酰胺酶
泼尼松
烷化剂 白消安 苯丁酸氮芥 苯芥 环磷酰胺 氮芥 美法兰
2019/8/22
细胞周期特异性
G2期
S期
博来霉素
阿糖胞苷
VP-16
氟尿嘧啶
羟基脲
甲氨蝶呤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铂类
抗菌素类
顺铂
放线菌素D
卡铂
柔红霉素
多柔吡星
丝裂霉素
8
M期 长春碱 长春新碱 长春酰胺
其他 甲基苄肼 达卡巴嗪
化疗药物分类:按来源和药理学分
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无病生存DFS;Disease Free Survival
随机选择某个时间直到肿瘤复发或因各种原因出现死亡
无进展生存PFS;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从随机化开始至疾病复发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死亡
疾病进展时间TTP;Time To Progression
烷化剂 铂类
抗代谢类
植物碱类 抗肿瘤抗生素 杂类
• 顺铂 • 卡铂 •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吉西他滨 阿糖胞苷
鬼臼甙类 长春碱类 紫杉类
蒽环类 丝裂霉素C
甲基苄 羟基脲
• 环磷酰胺
甲氨喋呤 喜树碱类
• 异环磷酰胺 6-巯基嘌呤
2019/8/22
9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按细胞周期分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
抗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
术前或放疗前化疗能提高治愈率的肿瘤 需要术后辅助化疗提高愈率的肿瘤 已无手术和放疗指征的晚期肿瘤或术后、放疗后复发转
移者的姑息性化疗 采用特殊给药途径局部化疗的肿瘤 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压迫、呼吸道压迫、颅内压增高者,
需要急症化疗减轻症状
2019/8/22
13
化疗的禁忌症
化疗禁忌征 ●一般情况很差(KPS评分<50分),或有衰竭、高热、严重恶液质状态者; ●肝、肾、肺和心血管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 ●白细胞低于3.5×109/L或血小板低于80×109/L者或严重贫血未被纠正者;
内容
抗肿瘤药物(种类、剂量、应用方式﹡)
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组成、用药顺序等)
患者因素 以往治疗情况(用药总量、治疗次数、合并放疗等)
与末次治疗的间隔时间
全身状况、年龄
是否合并其他疾毒副反应及防治
2019/8/22
15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原理
• 缺乏选择性作用
杀灭分裂期细胞
• 必须从治疗获益和可能毒性来权衡用药的
得失 • 处理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很重要
肿瘤细胞 正常快速增殖的细
胞 - 造血干细胞 -上皮细胞
2019/8/22
16
毒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
种类 治疗因素
完全缓解(CR)患者经相隔4周以上的两次检查病灶均消退 部分缓解(PR) 患者所有可检测肿瘤,最大的两条垂直径应减少50
%以上,并至少持续28天以上。不应有新的病灶出现,不应有任何病 灶的增大 疾病稳定(SD) 肿瘤体积无变化,或增大不超过25%,或缩小不大 于50%,不应有新的病灶出现 疾病进展(PD) 至少有一处病灶体积增加超过25%以上,或者出现 新的病灶 总缓解率(CR+PR);疾病控制(CR+PR+SD);临床获益(CR+ PR+SD)
2019/8/22
6
功能状况评估
ECOG(WHO) 正常活动
有症状,但几乎完全 可自由行动
有时卧床,但白天卧 床时间不超过50% 需要卧床,卧床时间 白天超过50%
卧床不起 死亡
评分
0 1
2 3 4 5
评分
Karnofsky
100 正常、无症状和体征
90 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
80 勉强可进行正常生活,有一些症状或体征
肿瘤基础知识
2019/8/22
1
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估
• 治疗成功判断指标
– 患者存活时间 – 疾病进展时间 – 患者自觉症状
• 治疗有效指标
– 生存时间 – 治疗结果:治愈或缓解 – 客观反应指标:肿瘤大小、实验室指标的改变 – 主观反应指标:生活质量QoL
2019/8/22
2
疗效评价概念
- 近期疗效观察指标:缓解率RR,总缓解率ORR
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分期肿瘤的临床及生 物学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具体的化疗方案。
3. 了解患者的既往治疗 4. 肿瘤化疗的个体化 5. 尽可能采用联合化疗
在病人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联合化疗以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减 少药物毒性的重叠。
2019/8/22
12
化疗的适应症
从随机化开始至出现疾病进展的时间 *依据方案不同而有不同定义
的时间
2019/8/22
5
英文名词缩写
CR: complete response; PR: partial response; SD: stable disease PD: progressive disease; DC: disease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