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
TnPM管理简述

12、小结
.
3
T n P M现代设备管 理基础
.
4
T n P M现代设备管理基础
一项伟业 设备是工厂的骨骼、肌肉、脉管 和神经系统, 是工厂的肉体!
设备管理工作者肩负重大责任!
.
5
T n P M现代设备管理基础
二大公理 全员对设备的了解、爱护与维护 Is Best。
系统完备性设计、长远的思考 Is 可持续发展
各方面不可或缺,才能取得这 场战役的胜利
.
25
T n P M核心—检维修系统解决方案
维修模式与策略研究
·事后维修 ·周期性预防维修 ·状态维修(预知维修) ·改善维修 ·主动维修 ·机会维修
.
26
T n P M的点检管理
.
27
T n P M的点检管理
点检管理定义
·安排专人 ·利用人的五感、简单仪表工具等 ·按照一定周期和标准检查设备部位 ·发现隐患,掌握故障初期信息 ·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 状态
.
48
T n P M的维修组织与维修规范
企业人机系统生产现场大有潜力可挖 使设备有效工作(EAT)时间最长
.
49
T n P M的六项改善 有氧活动
.
50
T n P M的六项改善有氧活动
六项改善--6I(相互联系支持) ·改善效率 ·改善成本 ·改善安全与环境 ·改善质量 ·改善员工疲劳 ·改善工作与 服务态度
.
51
T n P M的六项改善有氧活动
有氧活动O2
OPS-One Point Suggestion 一点建议
OPL-One Point Lesson
一点课
.
tnpm管理理念

tnpm管理理念
TnPM管理理念是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otal 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简称,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步步深入的、通过制定规范、执行规范、评估效果、不断改善来推进的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
TnPM的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通过提高设备维护
水平,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实现生产流程的稳定和优化。
2.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系为载体:建立完善的预防性维修体系,
通过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全员参与为基础: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从最高领导到每个员
工都参与到设备维护工作中,形成全员维护的氛围。
4.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范化的维护流程和管
理制度,确保设备维护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维护效率和质量。
5.持续改善为动力:在维护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
续改善和优化设备维护体系,推动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总的来说,TnPM管理理念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生产维护方式,通过全员参与、标准化、预防性维护等手段,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体系工作(NTPM)整体推进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体系工作(NTPM)整体推进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一、NTPM项目推行委员会:1、及时参加(NTPM)上半年6次推进工作汇报会,对相关工作、支柱组实施公正、公开、公平考评。
2、根据项目推进状况及时修订(NTPM)推进考核和津贴发放办法,调整人员。
二、NTPM项目推进办:1、按时完成每月、各周工作总结,制定NTPM项目推进月度、周工作计划。
2、项目推进培训与现场指导1)完成NTPM项目基层理念培训60人次左右;2)完成NTPM项目NTPM()推进方法与要点培训100人次左右;3)完成NTPM项目推进导师礼仪培训24人次左右;4)完成NTPM项目()OEE、TEEP培训17人次左右;5)完成NTPM项目办公室规范化培训22人次;6)完成NTPM项目()员工成长培训25人次;7)推进办和各支柱组到各个项目公司、职能部门(安保部、物流部、品质部、物业动力)现场推进检察辅导共计9次;8)完成公司样板机台专业保全设备现场检查辅导各一次。
3、项目专业保全工器具购置:1)专业设备抢修维护工具追加采购4套;2)专业设备抢修工具车追加采购4台;3)专业设备点检工具追加采购2套;4、项目实施管控:1)NTPM项目工作群,网上讨论问题点并要求每日汇报进度;2)严格执行项目推进月度汇报制度;并按规章制度实施个人、部门考评,奖金、津贴及时兑现;3)完成6个月对优秀六源查找能手、优秀自主维护员、优秀点检员、优秀设备保全员及时考评激励;4)月度评价考核揭示看板完成,并收集相关数据及时揭示。
对于工作不力部门、个人通报并酌情加减分。
5、样板机台模拟验收评价:按计划完成公司样板机台NTPM推进模拟验收与指导,指出目前工作组在NTPM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并给予改进建议和措施;本次检查共计发现问题35项,截止目前已完成整改30项。
三、各支柱组主要工作成果1、现场管理支柱小组1)已经完成《6S知识管理手册》,并发放实施;2)完成6H管理流程制度和查找指引;3)完成《可视化、定置化手册》整理编制,并发放实施;4)完成《安全违章案例手册》整理编制,并发放学习;5)完成安全隐患整改月度、节日(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例行大检查6次、行车运行检查五次。
TnPM管理工作

TnPM管理工作一、为什么推行TnPM管理TPM是全员生产维护的英文缩写,即全体人员,包括企业领导、生产现场工人以及办公室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维护体制。
它是由起源于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后来在日本发展成为全员生产维护。
TnPM即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是中国式的TPM,是中国设备管理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着重于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全效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制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化为过程(全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全员)的生产和设备保养、维修体制。
TnPM 在TPM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规范,通过规范和全员参与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改变长期以来“用”者不管设备维护,“修”者不知设备状况的矛盾,达到全员共同致力于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
TnPM在规范行为的前提下,要开展好四个“六”:6S-6I-6Z-6T。
6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环节的日语单词简化称谓和安全的英文缩写;6I即6项改善(Improvement)活动,改善效率、改善质量、改善成本、改善员工疲劳状况、改善安全与环境、改善工作态率;6Z即6个“零”(Zero)的活动,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零事故、零差错、零浪费;6T即6大工具(Tool)的运用,单点教材、可视化管理、目标管理、企业教练法则、企业形象法则,设备维修体制设计。
这四个“六”中首先要做好6S。
TnPM的管理运行模采用了戴明模型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即P——策划(Plan)、D——实施(Do)、C——检查(Check)、A——改进(Action),呈螺旋上升的系统化管理模式,通过不断转动PDCA持续改进,使管理系统更高效、更优化。
TnPM是以设备为切入点,让企业点点滴滴追求合理化。
推行TnPM管理可以革除我们“做事随意,没有规矩;有了规矩,不守规矩;遵守规矩也总做不到位”的不良习惯,从而规范员工行为,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形象,使企业不断发展进步。
TnPM简述

一.TnPM体系要素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otal 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 enance,简称:TnPM),是规范化的TPM,是全员参与的,步步深入的,通过制定规范,执行规范,评估效果,不断改善来推进的TP M。
TnPM 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保养维修体制。
(一)TnPM八个要素TnPM的成功推行,离不开八个方面要素的相互配合和协力支持,这八个要素分别是:1.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OEE)和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为目标;2. 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系为载体;3. 全公司所有部门都参与其中;4. 从最高领导到每个员工全体参加;5. 小组自主管理和团队合作;6. 合理化建议与现场持续改善相结合;7. 变革与规范交替进行,变革之后,马上规范化;8. 建立检查、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二)TnPM四个“全”1. 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2. 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制为载体3. 以员工的行为全规范化为过程4. 以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三)TnPM五个“六”1.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2. 6I,即6 个Improvement, 又称 6 项改善,其内容是:(1)改善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效率的环节;(2)改善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细微之处;(3)改善影响制造、维护成本之处;(4)改善造成员工疲劳状况;(5)改善造成灾害的不安全之处;(6)改善工作和服务态度。
3. 6Z,即 6 个Zero, 又称六个“零”的活动,其内容是:(1)追求质量零缺陷:Zero Defect(2)追求材料零库存:Zero Inventory(3)追求安全零事故:Zero Accident(4)追求工作零差错:Zero Mistake(5)追求设备零故障:Zero Fault(6)追求生产零浪费:Zero Waste4. 6T,即6个Tool,又称6大工具,其内容是:(1)单点课程OPL 体系;(2)可视化管理;(3)目标管理;(4)绩效管理;(5)团队合作;(6)项目管理。
TPM全面生产维护培训教材

TPM是一个以制造业领先的创新,强调人的重要性,并能通过改善人和设
备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它作为一个全面制造学的关键被剖析阐述出来。 实质上说,TPM试图重塑组织以释放其本身的潜能,就是一个“能做”和“持续改进 ”理论、生产的重要性和维护员工共同协作具体实施的效果。
TPM活动方针和目标的设定
制定方针和目标的原则: 1. 与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相结合; 2. 设定目标要符合实际; 3. 好的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具有挑战意义; 4. 不好的目标无法激起改善欲望。 TPM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目的是什么(what) b.量达到多少(How much) c.时间表(when) 也就是,什么时间在那些指标上达到什么水平,考虑问题 顺序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外部要求→内部问题→基本策略→目标范围总目标
4S-清洁 定义: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5S-素养 定义:培养文明礼貌习惯,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成为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 。
TPM流程图
TPM的主要手段——OEE
TPM使用的主要手段名为设备综合效率 (OEE: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
TPM主要内容
TPM主要内容:日常点检、定期检查、计划修理、改善修理 、故障修理、维修记录分析。
日常点检:即操作者每天班前用听、看、摸等方法方法,按点检标准对设备进行 检查。日常点检的目的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不发生故障。点检的主要内容有: 异声、漏油、振动、温度、润滑和调整等。
全面生产维护——TPM1

1)改善生产模具、设备与生产方法的可靠性、可维修 性及安全性,并且将这些关键点(Know-How)汇编成 为一套技术规范。 2)用现有的设备、模具、夹具,制造出质量稳定、满 足标准的产品,并将这些Know-How传授给全体一线员 工。 3)提升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及运行期间的生产能力。
4)培养对设备有兴趣、且爱护设备的企业文化,训练 一批对设备精通熟悉的专业人才。
1971
全面规范化生产 维护(TnPM)
全面生产维修时代(TPM)
1980
预知维修时代(PdM)
1995
预防管理时代
2002
精益TPM
基于时间的维修(TBM) 基于状态的维修(CBM) 24
三、TPM的演进过程
第一阶段 事后维修
在1950年前后,以半自动、手动操作设 备居多,设备结构简单,常采用的方法,在
◇严格的品质要求
竞争
要求设备效率最大化◇
◇合格率的提高
◇顾客需求的多样性 ◇因设备故障而发生的不良 品质角度
维持、管理费用的合理化◇
技术经验的积累◇ 提高产出投入比◇ 成本角度
5
一、为什么要进行TPM?
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
50年前世界财富500强,今天只有一半 日本和欧洲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12.5年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标准(WD稿)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原则(WD稿)引言0.1总则采用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TNPM)应当是组织一项战略性决策。
TNPM管理体系旳目旳是提高组织设备运营水平和现场管理水平,使设备引进、运营全过程、各个环节旳行为规范化、流程闭环化,使组织设备运营、管理和现场管理走向科学化、系统化。
本原则所规定旳TNPM管理体系原则是使组织设备运营、管理、现场管理更加规范、健全、系统和完善。
一种组织TNPM管理体系旳筹划和实行受多种生产实际状况、需求、具体目旳、所使用旳设备、所采用旳过程以及该组织旳规模和构造旳影响。
本原则能用于内部和外部评估组织与否满足组织自身规定、法规、TNPM管理体系原则规定和其他规定。
0.2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模式戴明模型旳核心思想是PDCA动态循环,呈螺旋上升旳系统化管理模式,通过不断转动PDCA持续改善,使管理系统更高效、更优化。
为适应现代设备管理及现场管理,TNPM旳运营模式采用了PDCA和NDCA交替执行模式,该模式合用于本原则所有过程,简述如下:P——筹划(Plan):依组织旳管理需求,制定TNPM方针并建立目旳,筹划实现目旳所需过程旳措施和准则,拟定过程所需旳资源和信息。
D——实行(Do):按照筹划旳成果实行过程,,并使实行过程处在受控状态,以保证系统运营符合筹划安排并实现预期目旳。
C——检查(Check):通过检查,组织可评价计划实行旳效果,对不符合筹划安排旳状况,采用相应旳纠正与避免措施,以保证系统能有效运营。
检查旳成果应向管理阶层报告。
A——改善(Action):组织评审系统整体旳运营状况,并根据组织内部和外部旳变化,对系统不断进行完善,使系统保持有效性、充足性和合适性。
N——规范(Normalize):对第一轮PDCA所形成旳最优行为进行规范,即形成文献,通过培训进行推广,成为所有有关运营人员旳原则行为准则,直到有新旳创新、突破和改善为止。
接下来旳D、C、A重点关注对规范旳实行、检查和完美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作者:更新时间:2005-11-14 20:46:19 阅读次数:2614 标题: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李葆文)摘要:本文是在几十家企业调研基础上提出的TNPM推进指导理论。
具有很强的生产现场实践指导意义。
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TNPM展开讨论,提出TNPM的内容、理念、展开环节、四个“五”、八个要素以及清除“六源”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作者提出“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模式??TNPM(Total 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enance) [1] [10], 引起了不少企业的关注,山东颐中集团荷泽卷烟厂、秦皇岛戴卡轮毂有限公司、鞍钢集团、青藏铁路工程、珠海移动通讯有限公司等在本企业自主展开TNPM推进。
TNPM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系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系统的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
中国推行全面生产维护??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难点是“全员参加”。
与日本相比,为什么在中国企业安装TPM会更困难?因为文化与传统不同,企业员工平均文化水平不同,习惯和素养不同。
中国员工的缺点是:1) 做事随意,没有规矩2) 有了规矩,弄虚作假,不守规矩3) 遵守规矩,却总是做不到位中国企业成功的TPM,应回答好三个问题:即“员工素质行不行?”,“员工愿意不愿意参与?”和“企业制度允许不允许?”这三个问题。
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规范”。
规范是根据企业设备实际,员工素质而制订的工作规程和行为准则。
规范与标准有什么不同?首先,规范是企业内部规定,不同企业可以有所不同。
而标准则是跨行业、跨企业的。
其次,规范是动态可调的,应随设备进步,人员素质进步及时加以调整,而标准则有相对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TNPM就是规范化的TPM,是全员参与的,步步深入的,通过制定规范、执行规范、评估效果、持续改善来推进的TPM。
二、TNPM的核心2.1开展TNPM主要环节如下:1) 研究运行现场(现场、现事、现物)2) 找出规律(原理、优化)3) 制订行为(操作、维护、保养、维修)规范(原则)4) 评估效果(评价)5) 持续改善(改进)2.2 TNPM规范化的范畴TNPM规范化的范畴为.为维修程序规范化、备件管理规范化、前期管理规范化、维修模式规范化、润滑管理规范化、现场管理规范化、组织结构规范化以及其它方面的规范化。
TNPM的理念是文明企业的修炼过程,是“绿色”企业的营造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和灵魂的模塑过程。
2.3 TNPM的核心??四个“全”1)以全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对于设备系统而言,TNPM追求的是最大的设备综合效率;对于整个生产系统而言,TNPM追求的是最大的完全有效生产率[5][6][8][10]。
设备综合效率反映了设备本身的潜力挖掘和发挥,即对设备时间利用上、速度上和质量上的追求。
管理者致力于六大损失的控制。
完全有效生产率反映了整个生产系统的潜力挖掘和发挥,即从设备前期管理的有效性、企业生产排程、系统同步运行、瓶颈工序攻关、生产计划、组织协调、主次分析等方面提升效率,达到最优。
2) 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制为载体全系统的概念是由时间维、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构成的四维空间。
时间维代表设备的一生,从规划到报废全过程;空间维代表从车间设备到零件的整个空间。
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包含整个生产现场;资源维代表全部的资源要素,由资金到信息,代表系统的物理场;而功能维代表全部的管理功能,是PDCA循环的拓展,从认识到反馈,代表一个完整、科学的管理过程。
在这个四维结构之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它相应的要素。
另一方面,每一要素都会在其它的要素维(空间)上得到映像。
例如设备的“安装”,它是四维空间中时间维上的一个环节,它在空间维上会有车间、现场、设备、整机、部件以及零件上的考虑;在资源维上又离不开资金、材料、人工、能源和信息这些要素;同样,从管理功能上,一定有一个认识、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以及反馈的过程。
TNPM要求我们在一个四维空间上讨论预防性规范的运作,是最完备的全系统概念。
3)以员工的行为全规范化为过程规范是对行为的优化,是经验的总结。
TNPM在员工的现场改善活动中,不断地规范着员工的行为。
除了生产现场的行为,包括设备的润滑、备件管理、维修管理、故障管理、前期管理、资产管理都要寻求一个最佳的模式,把这个模式固化、文件化,也就是使之规范化,从随机走向科学。
从规范做起,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团队的品格、气质和形象,结果和成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因果如图2所示。
4) 以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全员”已成为当代企业管理普适的理念。
全员表现在三个方面;横向的全员,即所有的部门的参与。
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体系不仅是设备部门的工作,生产、工程、人力资源、财务、工艺等各个部门都应该参与其中。
纵向的全员,即从最高领导到一线的每个员工,都关注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保养。
小组自主活动,是全员的一个活跃的细胞。
在当代形形色色的管理模式中,无论是全面质量管理??TQM,还是准时生产体系??JIT,或是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几乎都离不开全员的参与。
TNPM以全员为基础是顺理成章的理念。
3.3 TNPM的寻找和清除“六源”活动在推进5S活动中,员工将会发现一些问题的“源头”。
TNPM将主动引导员工去寻找和解决“六源”,这“六源”是: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和危险源。
1) 污染源:即灰尘、油污、废料、加工材料屑的来源。
更深层的污染源还包括有害气体、有毒液体、电磁幅射、光幅射以及噪音方面的污染。
要鼓励员工去寻找、搜集这些污染源的信息。
同时,激励员工自己动手,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对这些污染源进行治理。
污染源的治理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源头控制,另一个方向是防护。
天津奥梯斯的机械加工车间,每一台车、铣、钻床都加装了防护档板,防止加工的铁屑、油污外溅,车间地面洁净、无油、无尘。
赛格三星的玻璃焙烧炉口加装档板以防上煤尘外喷,这些都属于防护工作;而加装污水处理、空气净化装置和各种堵漏工作则属于源头控制。
2) 清扫困难源:清扫困难源系指难以清扫的部位。
包括空间狭窄、没有人的工作空位,设备内部深层无法使用清扫工具;污染频繁,无法随时清扫;以及高空、高温、设备高速运转部分,操作工难以接近的区域等等。
解决清扫困难源也有两个方向,一是控制源头,使这这些难以清扫的部位不被污染,如设备加装防护盖板等;二是设计开发专用的清扫工具,使难以清扫变成容易清扫,如使用长臂毛刷和特殊吸尘装置等等。
3) 故障源:故障源是指造成故障的潜在因素。
通过PM分析方法,逐步了解故障发生的规律和原因,然后采取措施加以避免。
如因为润滑不良造成的故障,就应加强润滑密度,甚至加装自动加油装置来解决;如果因为温度高、散热差引起的故障,就应加装冷风机或冷却水来解决,如因为粉尘、铁屑污染引起的故障,就要通过防护、除尘方式来解决。
4) 浪费源:生产现场的浪费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类浪费是“开关”方面的浪费,如人走灯还亮,机器仍空转,气泵仍开动,冷气、热风、风扇仍开启等方面的能源浪费。
这类的浪费要通过“开关”处的提示以及员工良好习惯的养成来解决。
第二类是“漏”,包括漏水、漏油、漏电、漏汽和漏气,油箱滴漏也是能源或材料的浪费。
要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去做好防漏、堵漏工作。
如使用高品质的接头、阀门、密封圈和龙头,带压堵漏材料的应用等等。
第三类是材料的浪费,包括产品原料、加工用的辅助材料。
一方面通过工艺和设计的改进节省原材料。
另一方面可以在废材料的回收、还原、再利用方面下功夫。
第四类的浪费是无用劳动、无效工序、无效活动方面的浪费。
如工序设计不合理、无用动作过多,甚至工序安排出现不平衡,中间停工待料时间过长。
无效活动包括无效的会议、无效的表格和报告等等,渗透到工作的各个领域。
时间、人工的浪费可节约的空间十分广阔。
5) 缺陷源:5S活动还可能发现产品缺陷源,即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或加工环节。
ZD和QC活动就是针对这些缺陷源的,解决缺陷要从源头做起,从设备、工装、夹具、模具以及工艺的改善做起,同时也要从员工的技术、工艺行为规范着手。
6) 危险源:危险源即潜在的事故发生源。
海因利奇(Heinrich)[8]曾经做过统计,330件工业意外,300件不会造成伤害,29件会引起轻微伤害,仅有一件会造成严重伤害,其状况如图4所示;按照海因利奇安全法则,要想减少严重伤害事件,必顺让那些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意外事件同时减少。
湖南关西汽车涂料公司的KYT,即危险预知活动, 就是动员全体员工寻找危险隐患、制定策略、防患于示未然的寻找和控制危险源的活动。
TNPM的5S活动,自然而然引起了员工对“六源”的关注,TNPM又主动加强对寻找“六源”活动的引导,使之成为每个员工的潜在意识。
寻找“六源”、解决“六源”,与生产现场的持续改善、与难题攻关及合理化建议活动融为一体,将成为现场改善和进步强大的推动力。
笔者去过几个在中国境内的日资企业,这些企业带来原来的先进管理模式,但TPM的推进仍遇到不少困难,理由很简单——员工是中国人。
TNPM是中国的TPM,是TPM的中国版本。
标题: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李葆文)5) TNPM的四个“全”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将以上四个方面概括为四个“全”, 设备的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简称为“全效率”; 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系简称为“全系统”, 以员工的行为规范化为过程, 简称为“全规范”;而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简称为“全员”。
四个“全”之间的关系为:全效率是目标, 全系统为载体, 全规范为过程, 全员是基础。
三、 TNPM的八个要素、四个“五”和清除“六源”活动3.1 八个要素TNPM的成功推行,离不开八个方面要素的相互配合和协力支持,这八个要素分别是:1) 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OEE)和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为目标;2) 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系为载体;3) 全公司所有部门都参与其中;4) 从最高领导到每个员工全体参加;5) 小组自主管理和团队合作;6) 合理化建议与现场持续改善相结合;7) 变革与规范交替进行,变革之后,马上规范化;8) 建立检查、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以上八个方面也称为TNPM的八大支柱。
所有八个方面的要素是建立在对员工的反复培训基础之上的。
3.2 TNPM的四个“五”活动即指5S——5T——5I——5Z活动,内容如下:3.2.1 5S活动TNPM的5S 等同于TPM的5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最早源于TQM的4S活动。
有关文献已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2]。
3.2.2 5I活动5I,即5个Improvement, 又称5项改善,其内容是:1) 改善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效率的环节;2) 改善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细微之处;3) 改善影响制造成本之处,如不增值劳动、能源、材料等各种浪费;4) 改善造成工人超强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