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青霉素钠

合集下载

注射用青霉素钠使用说明书

注射用青霉素钠使用说明书
【禁忌】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含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经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地急救准备..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单位青霉素溶液℃放置小时效价下降,青霉烯酸含量增加倍,因此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大剂量使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测电解质;.对诊断地干扰:()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静脉滴注本品可出现血钠测定值增高.()本品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规格】()(万单位)()(万单位)()(万单位)()(万单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用法用量】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成人:肌内注射,一日万~万单位,分~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万~万单位,分~次给药..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万单位,每小时给药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万~万,分~次给药..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万单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小时次,一周以上者每小时次,严重感染每小时次..早产儿:每次按体重万单位,出生第一周每小时次,~周者每小时次;以后每小时次..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分时,给药间期自小时延长至~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小时或每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地~而给药间期不变..肌内注射时,每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灭菌注射用水,超过万单位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万单位,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浅析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试验的干扰

浅析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试验的干扰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n 分 离血 浆 , h内 完 成 实 验 。 0mi, 4
14 2 凝 血 试 验 方 法 在 全 自动 血 凝 仪 上 凝 固 法 检 测 P .. T、
A T T P T、 T。仪 器 操 作 严 格 按 仪 器 说 明 书 进 行 。 1 43 抗 生 素 血 浆 的配 制 及 凝 血 实 验 检 测 选 取 2 。。 O份 P T、 A T T 均 正 常 的 血 浆 制 备 成 混 合 血 浆 。用 混 合 血 浆 溶 解 P T、 T 青 霉 素 钠 , 制 成 不 同浓 度 的含 青 霉 素 血 浆 , 配 即每 毫 升 血 浆 含 青 霉 素 o 1 / 。每 一 个 浓度 值 均 检测 3 标 本 。 ~ 8mg ml O份
2 1 l: 0
使 量 可 引起 出血 、 血 时 间 延 长 现 象 [ 。本 文 结 果 表 明 , 浆 凝 1 j 血
青 霉 素 浓度 达 到 4 2mg ml , T、 T TT 明 显 延 长 , . / 时 P AP T、 且
随着 青 霉 素 浓 度 的增 加 而 时 间 延 长 。有 关 文 献 认 为 大 剂 量 青 霉 素 抑 制 了 骨髓 功 能 , 少 成 熟 血 小 板 细 胞 释 出 , 抑 制 其 凝 减 并
行监测 。 参 考 文 献
[ ] 曲仪 庆 . 霉 素 G 的少 见 不 良反 应 E3 医药 导 报 ,9 8 1 :5 1 青 J. 19 ,9 2 4 E 3 Ruc S ra oMu p yVA.Hoptl h r c1 3 9 6 2 shK, ern rh si amay J .1 8 , aP ,
J ur lo qha e ia le e, 0 o na fQii rM dclColg 2 08, 12 No 20 Vo. 9, .

兽用注射用青霉素钾(钠)快速鉴别法

兽用注射用青霉素钾(钠)快速鉴别法

兽用注射用青霉素钾(钠)快速鉴别法
原理:
青霉素易溶于水,在乙醇中略溶,在脂肪油或液体石蜡中不溶。

青霉素水溶液在pH6.0~6.8时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其结构中B-内酰胺环被水解并引起分子重排生成青霉二酸白色沉淀。

青霉二酸极不稳定,经过振摇后进一步分解成青霉醛和D-青霉胺,白色沉淀消失。

试剂和材料:
1.除非另有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2.稀盐酸溶液:取盐酸2
3.4m1,加水稀释至IOonI1,摇匀,即得。

3.滴管:Im1o
测定:
1打开外包装,除去西林瓶标签,打开封口铝盖。

4.在西林瓶中加入适量的水(5m1的西林瓶加水5m1,IOm1的西林瓶加水Iorn1,20m1的西林瓶加水20m1),振摇溶解,制成青霉素水溶液。

5.向青霉素水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溶液(按照每5m1加入2滴稀盐酸溶液的标准),如有沉淀产生,振摇数秒。

6.30min内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1负反应:加入稀盐酸溶液后,无白色沉淀生成,或有白色沉淀
生成,但振摇后沉淀不消失。

负反应表明样品为不合格品。

2.正反应:加入稀盐酸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振摇后沉淀消失。

正反应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相应的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确认:
负反应应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IIP1C)进行确认。

青霉素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青霉素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青霉素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简介青霉素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它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青霉素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作用青霉素钠具有以下作用:1.抗菌作用:青霉素钠能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可以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有效。

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青霉素钠对许多细菌感染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2.消炎作用:青霉素钠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有助于控制感染的发展。

3.免疫调节作用: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青霉素钠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

功能主治青霉素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等。

2.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3.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脓疱疮等。

4.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尿路感染、盆腔炎等。

5.肠道感染:如伤寒、痢疾等。

6.婴儿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脓毒症、败血症等。

7.细菌性心内膜炎:如风湿性心脏病的二尖瓣炎、心内膜膜炎等。

此外,青霉素钠还可用于外科手术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结核病、破伤风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注意事项•青霉素钠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也可以通过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

具体用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确定。

•在服用青霉素钠期间,应遵守医生的用药指导,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

•青霉素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由于青霉素钠对某些细菌的敏感性下降,滥用或不合理使用青霉素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在使用青霉素钠期间,还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碱性药物和青霉素钠的同时使用可能降低青霉素钠的疗效。

综上所述,青霉素钠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它具有抗菌、消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青霉素配置的方法

青霉素配置的方法

青霉素配置的方法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它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正确的青霉素配置方法对于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青霉素配置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工作。

在配置青霉素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器具。

通常情况下,需要准备青霉素钠粉末、注射用水、注射器、消毒酒精棉球等。

确保所用的药品和器具都是干净的,以避免造成交叉感染或其他不良后果。

其次,配置过程。

将所需的青霉素钠粉末加入相应比例的注射用水中,然后用注射器将其抽取出来,注入青霉素钠粉末瓶中。

在注射用水加入青霉素钠粉末时,要注意缓慢加入,并轻轻摇晃瓶子,使其充分溶解。

配置完成后,要检查药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确保没有异物或沉淀物存在。

再次,储存和使用。

配置好的青霉素药液要储存在干净、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

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避免超量使用或长时间使用,以免产生药物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最后,注意事项。

在配置青霉素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药物粉尘,以免引起过敏或中毒反应。

配置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配置好的药液要及时使用,避免长时间放置或重复使用。

总之,青霉素的正确配置方法对于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配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纯度。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个人防护和药物的储存,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希望大家在使用青霉素时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皮试液配制规范

药物皮试液配制规范

药物皮试液配制规范一、青霉素类(一)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二)青霉素类药物在应用前可用青霉素G钠皮试液进行皮试。

另外也可用青霉素类原药做皮试(供选用的试液浓度为300µg/ml或按说明书规定)。

(三)具体品种的配制方法如下:1、注射用青霉素钠(1)规格:80万单位配制方法:取注射用青霉素钠8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4ml溶解摇匀,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20万单位。

用1ml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2万单位);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2000单位);取稀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0单位);将0.1ml注入皮内(每0.1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单位)。

(2)规格120万单位配制方法:取注射用青霉素钠12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6ml溶解摇匀,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20万单位。

用1ml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2万单位);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2000单位);取稀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0单位);将0.1ml注入皮内(每0.1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单位)。

(3)规格:160万单位配制方法:取注射用青霉素钠16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8ml溶解摇匀,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20万单位。

用1ml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2万单位);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2000单位);取稀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0单位);将0.1ml注入皮内(每0.1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单位)。

2、注射用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1)规格:0.5g (即50万µg)配制方法:取0.5 g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加生理盐水5ml溶解摇匀,每ml稀释液含哌拉西林钠10万µg。

青霉素说明书

青霉素说明书
3.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称为赫氏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系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而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4.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等二重感染。
5.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因摄入大量钠盐而导致心力衰竭。
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等后将出现浑浊。
5.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瓶滴注可导致两者抗菌活性降低,因此不能置同一容器内给药。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的主要表现是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予对症、支持治疗。血液透析可清除青霉素。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炭疽。
5.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钩端螺旋体病。
8.回归热。
9.白喉。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毒性反应:少见,但静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或鞘内给药时,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阵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等(青霉素脑病)。此种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
【禁忌症】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1ml含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0.1ml,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抗菌药皮试说明

抗菌药皮试说明
罗冰
注射用头孢硫脒
山东罗欣
商品名无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安可欣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塞浦路斯麦道甘美
西力欣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葛兰素史克
金汕秦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汕头金石粉针剂
高德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山东鲁抗医药
泛生舒复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台湾泛生制药
灵迅、赛之迅
注射用头孢他啶
海南海灵化学制药
若奇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哈药集团制药
益保世灵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西南药业
马斯平
注射用头Hale Waihona Puke 吡肟中美上海施贵宝恒苏
注射用头孢吡肟
江苏恒瑞医药
皮试规则: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在使用第三类抗菌药前需要原液皮试:
(1)过敏体质者(定义:任一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史者);
(2)青霉素皮试阳性但不是强阳性者;
(3)患者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不详者。
3.皮试禁做问题:①曾发生青霉素皮试强阳性的患者;或曾发生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急性肺水肿、剥脱性皮炎的患者;或头孢菌素过敏者,或佩罗欣和锋替新原液皮试阳性,禁做本栏药物的原液皮试(但可以做先锋美他醇的原液皮试)。
锋替新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
上海新亚药业
罗氏芬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需做原液皮试)
佩罗欣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
哈药集团制药
1.皮试期限:(1)对于原液皮试阴性后用药、且用药过程中未出现过敏反应者,成人停药超过7天(18周岁以下停药超过3天),若又开始使用该品种,应重新皮试。(2)原液皮试阴性后未用药者,成人皮试超过7天(18周岁以下皮试超过3天),若开始使用该品种,应重新做皮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青霉素钠英文名称:Benzylpeni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Qingmeisuna 【成份】成份:青霉素钠化学名称:(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6H17N2NaO4S分子量: 356.38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

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炭疽。

5.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钩端螺旋体病。

8.回归热。

9.白喉。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青霉素亦可用于治疗: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放线菌病。

3.淋病。

4.奋森咽峡炎。

5.莱姆病。

6.鼠咬热。

7.李斯特菌感染。

8.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

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规格】以C16H17N2NaO4S计(1)0.48g(80万单位) (2)0.96g(160万单位) (3)2.4g(400万单位) 【用法用量】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4.早产儿: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

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分时,给药间期自8小时延长至8~12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12~18小时或每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

6.肌内注射时,每50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1ml灭菌注射用水,超过50万单位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2ml,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单位,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毒性反应:少见,但静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或鞘内给药时,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阵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等(青霉素脑病)。

此种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

3.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称为赫氏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系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而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4.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等二重感染。

5.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因摄入大量钠盐而导致心力衰竭。

【禁忌】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1ml含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0.1ml,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

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

3.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20单位/ml青霉素溶液30℃放置24小时效价下降56%,青霉烯酸含量增加
200倍,因此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

4.大剂量使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测电解质;5.对诊断的干扰:(1)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

(2)静脉滴注本品可出现血钠测定值增高。

(3)本品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本品引起胎儿损害。

但尚未在孕妇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除外这类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

少量本品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1.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可干扰本品的活性,故本品不宜与这些药物合用。

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

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3.本品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汞呈配伍禁忌。

4.青霉素静脉输液中加入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等后将出现浑浊。

5.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瓶滴注可导致两者抗菌活性降低,因此不能置同一容器内给药。

【药物过量】药物过量的主要表现是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予对症、支持治疗。

血液透析可清除青霉素。

【药理毒理】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

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其他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本品敏感性差。

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作用差。

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后,0.5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Cmax),肌内注射100万单位(600mg)的峰浓度为20000单位/L(12mg/L)。

新生儿按体重肌注青霉素2.5万单位/kg(15mg/kg),经0.5~1小时后,平均血药浓度约为22mg/L,12小时后即降至9.6~19.2 mg/L。

成人每2小时静脉注射本品200万单位或每3小时注射300万单位,平均血药浓度约为19.2mg/L。

于5分钟内静脉注射500万单位(3g)青霉素,给药后5分钟和10分钟的平均血药浓度为400mg/L 和273mg/L,1小时即降至45mg/L,4小时仅有3.0mg/L。

本品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中。

胸、腹腔和关节腔液中浓度约为血清浓度的50%。

本品不易透入眼、骨组织、无血供区域和脓腔中,易透入有炎症的组织。

青霉素可通过胎盘,除在妊娠头3个月羊水中青霉素浓度较低外,一般在胎儿和羊水中皆可获得有效治疗浓度。

本品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在无炎症脑脊液中的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3%。

在有炎症的脑脊液中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5%~30%。

乳汁中可含有少量青霉素,其浓度为血药浓度的5%~20%。

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5%~65%。

血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30分钟,肾功能减退者可延长至2.5~10小时,老年人和新生儿也可延长。

新生儿的t1/2β与体重、日龄有关,体重低于2公斤者,7日和8~14日龄新生儿的t1/2β分别为4.9和2.6小时;体重高于2公斤者,7日和8~14日龄的t1/2β则分别为2.6小时和2.1小时。

本品约19%在肝内代谢。

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约75%的给药量于6小时内自肾脏排出。

青霉素主要通过肾小管分泌排泄,在健康成年人经肾小球滤过排泄者仅占10%左右;但在新生儿,青霉素则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泄。

亦有少量青霉素经胆道排泄,肌内注射600mg青霉素后2~4小时胆汁中浓度达到峰值,为10~20mg/L。

由于青霉素在被肠道细菌所产青霉素酶破坏,粪便中不含或仅含少量青霉素。

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而腹膜透析则不能。

【贮藏】密闭,在避光并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包装】包装规格:0.48g(80万单位)/瓶0.96g(160万单位)/瓶 2.4g(400万单位)/瓶包装材料:钠钙玻璃模制注射剂瓶、药用氯化丁基胶塞(抗生素瓶塞)。

【有效期】24个月【批准文号】0.48g(80万单位) 国药准字H410208170.96g(160
万单位) 国药准字H410208182.4g(400万单位) 国药准字H41020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