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总结

合集下载

节约用水考试试题及答案

节约用水考试试题及答案

节约用水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的环保行动。

以下哪项不是节约用水的方法?A. 洗衣服时使用满水量B. 刷牙时关闭水龙头C. 使用淋浴代替洗澡D. 及时修理漏水的水管2. 每天洗澡时,如果使用蓄水桶接住淋浴水来冲厕所,这属于以下哪种节水方式?A. 铺设卫生设备B. 循环利用C. 减少用水量D. 节约用水3. 下列哪种行为是浪费水资源的?A. 使用高效节水设备B. 在花园中使用喷洒水龙头C. 马桶使用冲水技巧D. 餐桌上有水杯时不喝的倒掉4. 节约用水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带来哪些好处?A. 降低水费支出B. 减少地下水资源的消耗C. 改善当地水质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下列哪种办法能有效地减少洗碗过程中的用水量?A. 收集洗碗水用于灌溉花园B. 预先浸泡油腻的餐具C. 使用洗碗机D. 不用洗洁精二、填空题1. 用水节约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养成随手____________的好习惯。

答案:关水2. 使用节水设备,如淋浴花洒或节水洗衣机,可以有效____________水资源的使用。

答案:减少3. 农业灌溉时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滴灌和________________等节水技术。

答案:雨水收集4. 家庭用水中最大的浪费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改变来避免这种浪费。

答案:漏水5. 节约用水不仅对我们个人和家庭有利,也是保护地球上有限的地下水____________的重要举措。

答案:资源三、简答题1. 请列举三种家庭中常见的节约用水措施,并简要解释其原理。

答案:(示范性回答)- 安装节水花洒或减压阀:这些设备通过缩小水流或降低水压来减少用水量,同时保持正常的使用体验。

- 填充水箱:在使用厕所时,我们可以将蓄水桶放在淋浴出水口下面接住洗澡时的水,然后用来冲厕所,起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 增强节水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制定用水计划等方式,让每个家庭成员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地理学作为一门涉及地球空间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世界和认识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必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是什么?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自转与公转等基本常识。

2. 地球的坐标系统:经度、纬度、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和基本原理。

3. 地球的地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地球内部结构及板块构造。

二、人口与城市1. 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等。

2. 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化进程、城市聚集与城市体系、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城市发展等。

3. 城市问题:城市交通拥堵、城市污染与环境保护、城市社会问题等。

三、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特点、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状况、土地退化与治理等。

2. 水资源与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与利用、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问题与保护等。

3. 生态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等。

四、经济地理1. 产业与经济发展:主要产业类型与分布、产业结构转型、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等。

2. 资源与能源问题:资源类型与分布、资源开发与利用、能源问题与可再生能源等。

3. 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区域协调发展等。

五、全球化与地缘政治1. 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全球化的内涵与特点、全球化与国际合作、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合作等。

2.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的基本概念、国际关系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的发展利益。

六、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 自然灾害类型和分布: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火山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规律与灾害后果等。

2. 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措施: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指标、减灾措施的种类与实施、应对灾害的紧急救援等。

03 爱护水资源(水的组成、净化、水污染) 配套练习(Word附解析)

03 爱护水资源(水的组成、净化、水污染) 配套练习(Word附解析)

考点03 爱护水资源聚焦考点☆温习理解考点1 爱护水资源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2.水污染的原因: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3.防治办法:加强水质监测;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要经过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考点2 水的净化1.常用的净水方法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池→清水池→投药消毒→用户。

其中,只有投药消毒为化学变化。

3.过滤与蒸馏(1)过滤法的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沿(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三靠: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馏法的操作要点:加热时,烧瓶下垫石棉网;冷凝管中冷水流向是下进上出;为防止烧瓶内出现暴沸,要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

4.硬水、软水、纯水与自然水考点3 水的组成【归纳总结】电解水实验可以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八个字,谐音为“正养父亲、请儿养姨”。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爱护水资源【例1】.【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 B.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开私家车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D.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爱护,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防治水体污染,其具体措施为加强水质监测;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要经过集中处理后再排放类型二、水的净化【例2】【2017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乌金塘水库是葫芦岛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 B.投药杀菌消毒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答案】D【解析】A、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B、药杀可以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能吸附部分有害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过滤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在水的净化中考的较多得为过滤操作,在过滤时注意基本操作要领为“一贴、二低、三接触”在净水方式中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方式。

地雷复变水泽节测考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雷复变水泽节测考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雷复变水泽节测考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地雷复变和水泽节测考试是两个独特而又相关的概念。

地雷复变在军事和防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水泽节测考试则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相关。

本文将介绍地雷复变和水泽节测考试的背景、意义和应用,并探讨它们对社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地雷复变是指地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包括地雷的位置、状态和性能等方面的改变。

地雷复变的研究对于军事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地雷复变的规律,军方可以更好地利用和控制地雷,提高军事防御的效果。

地雷复变的研究还可以为地雷清除和拆除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水泽节测考试是一种对水质进行评估和检测的方法。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等因素的影响,水质受到了严重威胁。

水泽节测考试通过对水体中的各种物质和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了解水质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雷复变和水泽节测考试虽然在领域和应用上存在差异,但其背后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即保障社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地雷复变的研究为军事防御提供了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手段,而水泽节测考试则可以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两个领域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分别介绍地雷复变和水泽节测考试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还将探讨地雷复变和水泽节测考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两个领域的综合分析和讨论,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地雷复变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然后对水泽节测考试进行详细解析。

最后,我们将对地雷复变和水泽节测考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雷复变和水泽节测考试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们对社会的影响和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之专业知识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之专业知识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之专业知识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1、根据发电效益进行工程等别划分,当装机容量不小于120万kW时,工程属于( )等工程。

A.ⅠB.ⅡC.ⅢD.Ⅳ正确答案:A2、初定工程规模,是( )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

A.项目建议书B.预可行性研究C.可行性研究D.初步设计正确答案:A3、工程建设期一般划分为4个施工阶段,一般从河床基坑开挖或从引水道或厂房开工起,至第一台机组发电或工程开始受益为止的期限,称为( )。

A.工程筹建期B.工程准备期C.主体工程施工期D.工程完建期正确答案:C4、地震区、无粘性土压实要求,在浸润线以下的坝壳料的相对密度根据设计烈度大小选用( )。

A.>0.70B.<0.75C.0.75~0.85D.>0.75正确答案:C5、水电站进水口设计中,当运用水位变幅较大,进水口流道不能满足全程明流条件时,应按以下哪类进水口设计?( )A.有压式进水口B.无压式进水口C.明流进水口D.明满流进水口正确答案:A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

A.80%以上B.75%以上C.70%以上D.65%以上正确答案:A7、对综合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当按各综合利用任务的分等指标确定的等级不同时,其工程等别应按其中哪一项确定?( )A.首要任务B.任务中最高等别C.分摊投资做最多的任务D.效益最大的任务正确答案:B8、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以( )估算。

A.总补给量B.总排泄量C.降水入渗补给量D.地表水入渗量正确答案:A9、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 )计算。

该值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A.土地实际数量B.农业人口数C.复耕工程量D.所报农业人口数正确答案:B10、盈亏平衡分析是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之一,它只用于( )。

A.财务评价B.国民经济评价C.环境评价D.社会评价正确答案:A11、库区移民选址的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在( )阶段进行。

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总结备战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应该如何复习化学知识呢?三好网初中化学家教老师觉得考生首先要熟练掌握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扎实基础,整理了爱护水资源知识点总结如下。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建立爱惜水、保护水的环保意识。

2.防治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废水未达标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中,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初中化学知识点相关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推荐:《初三化学期中考复习,初中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水利二建知识点总结

水利二建知识点总结

水利二建知识点总结一、水文学1.1 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的一门学科,包括了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水、冰雪和湖泊水文等内容。

水文学的研究对象是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貌等。

1.2 水文量的测定水文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经某一断面的水的总量。

水文量的测定包括了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地下水量等。

1.3 水文分析方法水文分析方法包括了统计分析法、时序分析法、频率分析法和时空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水文变化规律,进行水资源评价和水文预测。

二、水文地质学2.1 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形成、运动、分布和利用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了地下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勘探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等内容。

2.2 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地下水是地表水通过渗漏、渗流或渗透等方式进入地下形成的。

地下水的运动受到地层的渗透性和含水层的特性等影响。

2.3 地下水的开采和保护地下水的开采要根据地下水勘探的结果、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地下水的水质等情况来进行。

同时,要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环境。

三、水土保持与绿化工程3.1 水土保持的概念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改善水土环境的一种综合性工程。

包括了梯田、植被覆盖、护坡、集水、绿化等措施。

3.2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水土流失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壤大量流失的现象。

它会导致土壤贫瘠、植被减少、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3.3 绿化工程的意义和方法绿化工程是指通过栽植树木、草坪、花卉等植物,改善环境、美化城市、调节气候和保护土壤水源等工程。

绿化工程的方法包括了绿化设计、植物配置、施工养护等。

四、水利工程建设4.1 水利工程建设的内容和分类水利工程建设包括了水库、堤坝、水闸、渠道、泵站和引调水工程等内容。

根据用途和功能不同,水利工程可以分为灌溉、供水、发电、防洪、排涝等类型。

4.2 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利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形、水文、水质、水量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三年级科学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每到三年级的科学考试季节,许多学生开始感到既期待又紧张。

这时候,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准备考试,以下是对三年级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的详细总结,希望能够为你们提供清晰的复习思路和指导。

三年级的科学课程主要包括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首先,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是基础知识点之一。

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但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显著的区别。

学生们需要熟悉植物的主要部分,如根、茎、叶和花,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

植物的根主要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物并运输养分,叶子则负责光合作用,花则是繁殖的器官。

动物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并掌握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

其次,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也是三年级科学考试的重要内容。

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雪天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同时,了解四季的变化及其对自然界的影响也是重点。

春夏秋冬的四个季节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比如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炎热,秋天丰收,冬天寒冷。

学生们需要理解这些季节变化是如何影响动植物生长的,并知道不同季节适合的衣物和活动。

地球和宇宙是三年级科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概念。

认识到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并学习到地球绕太阳转动的事实,从而理解白天和黑夜的交替现象。

宇宙中的其他天体,如月亮和星星,虽然在三年级的科学学习中不会涉及过于复杂的天文学知识,但简单的月亮相位变化以及星星的基本特点仍然是值得掌握的。

能源和资源的概念也是三年级科学考试的重点。

学生需要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化石燃料。

掌握这些能源的来源及其利用方式对于理解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除了能源,学生们还需要了解资源的概念,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并认识到合理使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最后,科学实验和观察也是三年级科学课程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简述水资源含义、分类及特征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按存在形式: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特性:①资源的循环性;②储量的有限性;③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④利用的多样性;⑤利害的两重性。

中国水资源面临哪些主要问题: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地下水开采过量,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统筹规。

第二章1.简述地球上的水循环与其作用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入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变、能量交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水循环的作用:水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水体的更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水源,同时在全球起到热量传递等重要作用。

水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大循环:指水灾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海洋中的水蒸发到大气中以后,一部分飘移到大陆上空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到地面。

降落到地面的水,其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通过江河汇流入海洋;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又以地下径流或泉流的形式慢慢地注入江河或海洋。

小循环: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包括江、河、湖、水库等水面蒸发、潜水蒸发、陆面蒸发及植物蒸腾等)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

海洋本身的水循环主要是海洋通过蒸发成水蒸气而上升,然后再以降水的方式降落到海洋中。

作用:(1)输送热量和调节气候;(2)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3)水的不断循环和更新为淡水资源的不断再生提供条件,为人类和生物的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

2.简述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一)空间分布特征(1)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

表现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

东南部丰水,西北部属少水、缺水带。

(2)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

南方高于北方,地下水丰富程度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时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很不均匀:(1)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持续发生。

(2)我国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间相差悬殊。

(3)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

3.简述中国水资源的面临主要问题(五个大点)(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

(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

(以下四个小点)①水资源分布于人口、土地分布的极不平衡。

②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成倍增长,人类对水的需求量超出可供的水资源量。

③天然存在的劣质水体,以及水资源污染所造成的污染水体所占水资源比例较高,造成严重的“水质型”缺水。

④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在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尤为如此。

(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五个小点)①区域地下水为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

②泉水流量衰减或断流。

③地面沉降。

④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盖型岩溶水源地和矿区产生地面塌陷。

⑤海水入侵。

(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蒸发有哪两种方式,有何影响因素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气温,湿度,日照,辐射,风速,蒸发能力和降水条件。

我国河流径流的补给:①雨水补给:河流径流受降雨影响明显,是我国最主要的河流补给形式;②地下水补给:径流年内分配较均匀③冰川融雪补给:径流分布与热量同步④混合补给河流水文分析计算方法①成因分析法(相关分析法)②地理综合发③数理统计法(水文频率曲线)样本资料要求:①一致性②代表性③可靠性④独立性第三章1.简要回答地下水的形成、类型及地下水循环:(1)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空隙、裂隙、溶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空隙性,空隙中水的存在形成,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的存在。

(2)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把地下水分为三大类: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3)地下水循环:含水层或含水系统通过补给,从外界获得水量,径流过程中水由补给处输送到排泄出,然后向外界排出。

2.频率与重现期:(1)当为了防洪研究暴雨洪水问题时,一般设计频率小于50%,则T=1/P;(2).当考虑保证灌溉、发电及给水等用水建筑物时,设计频率P大于50%,则T=1/(1-P);3.表示径流的参数有哪些,简述其定义及计算方法流量Qt: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m3/s。

由实测的各时刻流量可绘出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流量过程线,即Q-t线。

径流总量Wt:指在一定的时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单位m3。

径流模数M:为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单位m3/(s·km2)。

径流深度Rt:是设想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所得的水深,单位为mm。

径流系数α:为某时段内的径流深度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之比。

4.地表水分区的基本原则:(1)区域地理环境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2)流域完整性(3)考虑行政与经济区划界线(4)与其他区划尽可能协调,5.分区方法①根据气候、地质条件分区②根据天然流域分区③根据行政区划分区。

6.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

7. 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泉水,河流,蒸发,人工排泄。

第四章1.什么是水质、水质指标、水质标准(1)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所含的物质组分所共同表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2)水质指标:表示水中物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分三类①物理性水质指标。

②化学性水质指标。

③生物学水质指标。

(3)饮用水水质标准: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主要指标和依据。

2. 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1,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

2,毒理指标:砷,镉,铬,铅,汞等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铁,锰,锌,铜等4,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等3.什么是成垢作用,锅垢的成分通常有哪些锅垢对锅炉用水有什么影响成垢作用: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依附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种作用称为成垢作用。

锅垢的成分通常有:CaO、CaCO3、CaSO4、CaSiO、Mg(OH)2、MgSiO3、A12O3,、Fe203及悬浮物质的沉渣等。

影响:(1)影响传热,浪费燃料。

(2)易使金属炉壁过热熔化,引起锅炉爆炸。

4.什么是气泡作用,简述其如何评价。

气泡作用主要是指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的作用。

气泡作用可用气泡系数来评价,气泡系数按钠、钾的含量计算。

5.什么是腐蚀作用,简述其如何评价:腐蚀作用是水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或其他作用对材料的侵蚀破坏。

水的腐蚀可以按腐蚀系数进行定量评价。

按照水的酸碱性不同分别计算。

6. 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情况主要涉及水温(南方15~25°,北方10~15°,<35°)水的总溶解固体和溶解的盐类成分水中所含盐类成分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对农作物而言最有害的是钠盐。

NAHCO3危害:腐蚀农作物根部,使作为死亡,还能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NaCl危害:能使土壤盐化变成盐土,使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枯萎死亡。

第五章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行政、经济区域或流域)不同时期的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供求关系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1)通过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弄清楚水资源总量的供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通过不同时期和不同部门的供需平衡分析,预测未来,了解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3)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进行开源节流的总体规划,明确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以期实现水资源的长期供求计划。

2,可供水量及影响因素: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供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包括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的调水,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

影响因素:来水条件,用水条件,工程条件,水质条件。

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分类。

1,分析的范围考虑: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整个区域的供需分析,河流流域的供需分析;2,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现状的供需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分析;3,供需分析的深度:不同发展阶段的一次供需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二次供需分析;4,用水的性质: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析,河道内用水的供需分析;补充: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分析方法:典型年法,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法。

供水保证率的概念是指多年供水过程中供水得到保证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4,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与典型年法相比有何特点1)逐个时段模拟和预测,综合考虑供需动态变化,及随机性而引起的供需的动态变化2)对整个地区的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由于采用不同的子区和不同水源的联合调度,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反映地域空间时间上的供需不平衡性3)仿真性好,能直观形象地模拟复杂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和管理运行方面的功能。

5,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分几个步骤;(1)模型的建立,建立模型就是要把实际问题概化成一个物理模型,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有关变量间的定量关系。

(2)调参与检验,在模型运行之前,必须对模型中有关参数进行确定以及对模型进行检验来判定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3)运行方案的设计。

供水系统从工程分类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和调水工程;按水源分类可分为地表水工程、地下水工程和污水再生会用工程类型;按用户分类可分为城市供水、农村供水和混合供水系统。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分类:从分析的范围考虑: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整个区域的供需分析,河流流域的供需分析。

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可分为:现状的供需分析②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分析。

从供需分析的深度可分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一次供需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二次供需分析。

按用水的性质可以划分: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析,河道内用水供需分析作物需水量:作物在全生育期或某一时段内正常生长所需的水量。

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进行适时适量灌水的一种制度。

灌溉用水量:指灌溉面积上需要提供给作物的水量第六章1.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形式各自适用条件如何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和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三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