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_第六讲+地籍图测绘

合集下载

《地籍图的测绘》课件

《地籍图的测绘》课件
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分析、管理地理 数据
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高精度三维数 据
无人机航测:利用无人机进行大范围、 高精度的测绘
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环境,提高测 绘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测绘效率和精度 自动化:实现无人化、自动化的测绘作业,降低人工成本 集成化:将多种测绘技术集成,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时化:实现实时、动态的测绘,提高测绘数据的时效性 网络化: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测绘数据的共享和协同 标准化:建立统一的测绘标准和规范,提高测绘数据的可比性和通用性
地籍图测绘的法规 与标准
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 法》等
标准依据:《地籍测量规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等
测绘内容: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等
测绘程序:申请、审批、实施、验收等
法律责任:违反测绘法规和标准的处罚措施等
地籍图测绘的法 规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 管理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测 绘法》等
地籍图测绘的标 准:《地籍图测 绘技术规范》、 《地籍图测绘质 量控制规范》等
地籍图测绘的精 度要求:根据不 同用途和精度要 求,分为不同等 级
地籍图测绘的成 果提交:包括地 籍图、地籍数据、 地籍报告等
质量控制:确保地籍图测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收标准: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如GB/T 17986-2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质量评 定》
作用:地籍图是土地权属管理的基础,是土地登记、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土地权属 纠纷处理等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特点:地籍图具有准确性、完整性、现势性和法律性等特点,是土地权属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工 具。

测绘技术地籍测量流程详解

测绘技术地籍测量流程详解

测绘技术地籍测量流程详解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地进行测量、测绘和管理,为土地使用、规划和交易提供了基础数据。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籍测量的流程和一些重要的技术。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档案资料的调研,收集相关的地籍和土地档案资料,了解土地使用权人、地界、地类等基本信息。

其次,要进行宗地边界的界定,根据土地界址标志或其他相关资料确定宗地的边界。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正常工作状态。

二、地籍测量流程地籍测量的流程包括地形测量、线形测量和平面测量,下面将对这三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地籍测量的第一步,通过对地表地貌的记录和测量,获取地形高程和地势特征。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水准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三角测量法可以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高程。

水准测量法通过水准仪测量不同点的高差,从而推算出地点的高程。

全站仪测量法则结合了三角测量和水准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仪器的旋转角度和观测点的距离来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高程。

2. 线形测量线形测量是对地籍边界线的测量,包括宗地边界线和宗地内部关键点的测量。

常用的线形测量方法包括测绘仪器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测绘仪器测量法通过测量仪器的尺寸和观测点的距离,记录下地点的坐标和位置。

全站仪测量法则基于全站仪的观测数据,通过测量仪器的旋转角度和观测点的距离,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位置。

3. 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是对地籍图的绘制和制作,将地形、线形测量的数据绘制到地籍图上。

常用的制图方法有手绘和电脑辅助绘图。

手绘地籍图需要具备一定的绘图技巧和工具,绘图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线条的精确度和比例的准确性。

电脑辅助绘图则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制地籍图,可以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完成。

三、常用的测绘技术地籍测量中常用的测绘技术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激光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等。

地籍图测绘的基本要求

地籍图测绘的基本要求

感谢聆听!
±0.6
±0.8 ±1.0
备注
荒漠 、高原、 山地、森 林及隐蔽 地区等可 放宽至 1.5倍。
2.5 地籍测量
2.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地籍图上地物的综合取舍,除根据规定的测图比例尺和规范的要求
外,还必须首先充分根据地籍要素及权属管理方面的需要来确定必须测绘 的地物。
与地籍要素和权属管理无关的地物在地籍图上可不表示。 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地物(如房屋、道路、水系、地块) 的测绘,必须根据相关规范和规程在技术设计书中具体说明。
《地籍调查规程》地籍图平面位置的精度要求
序号
项目
1 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
2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
的点位误差
3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
的间距误差
4 邻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
5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 点的点位误差
图上中误 差(mm) ±0.3 ±0.3
±0.3
±0.4 ±0.5
图上允许 误差(mm)
±0.6 ±0.6
地籍图测绘的基本要求
地籍图测绘的基本要求
1.地籍图的精度要求 地籍图的精度主要指界址点、地物点及相应间距的精度。
《地籍调查规程》解析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级别
一 二 三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 相邻界址点间距误差(cm)
中误差
允许误差±5.0来自±10.0±7.5±15.0
±10.0
±20.0
注 1:土地使用权明显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一级,隐蔽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二级。 2 : 土地所有权界址点可选择一、二、三级精度。

地籍测绘方案

地籍测绘方案

地籍测绘方案一、引言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明确土地权属、保障土地交易安全、促进土地合理利用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地籍测绘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地籍测绘方案。

二、测区概况本次地籍测绘的测区位于_____市_____区,面积约为_____平方千米。

测区内地形较为复杂,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多种地形地貌。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涵盖了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等。

三、测绘目的和任务(一)测绘目的1、确定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和用途等信息,为土地登记发证提供依据。

2、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3、为解决土地纠纷和产权争议提供准确的测绘资料。

(二)测绘任务1、控制测量:建立测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为地籍测绘提供基准。

2、界址测量: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坐标和位置。

3、地籍图测绘:绘制测区的地籍图,包括宗地图和分幅地籍图。

4、面积量算:计算各类土地的面积,并进行统计汇总。

5、成果整理:整理测绘成果资料,包括测绘报告、图纸、数据等。

四、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1、《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 部分:1∶500 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五、测绘技术方案(一)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方法建立首级平面控制网,控制点的布设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

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加密图根控制点。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首级高程控制网,水准路线应尽量沿道路布设,以保证测量的便利性和精度。

在首级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加密图根高程控制点。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

三、界址点测量
• •
地籍调查
(一) 界址点测量方法
解析法和图解法。

1. 解析法。是指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 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 方法。 2. 图解法。是指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 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 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在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 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 的方法。
五、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
序号 1 2 界址点 测量 地籍图 测绘 面积 量算 坐标法 坐标法 适用 范围 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
地籍调查
特点 费用高,技术单一 费用高,一图多用 ,技术复杂 费用适中,一图多 用,技术复杂 费用低,技术单一 费用低,技术复杂


三、界址点测量
(五)界址点误差的检验 偶然误差特性
有界性 单峰性 对称性
地籍调查
抵偿性:
[] 0 lim n n
三、界址点测量

地籍调查
一宅基地有四条界址边长,两次用钢尺丈量,其较差 分别为 -8cm 、 10cm 、 -9cm 、 6cm ,问:这种丈量结果符合要 求吗? • 对调查区,检测 100 条界址边长,其误差绝对值全部小 于 10cm ,但误差绝对值小于 5cm 的边长有 40 条,调查区的界 址边长的丈量精度能够达到要求吗? • 如果有80条边长的误差符号为“+”,成果合格吗? • • 同精度检验: m 用于解析界址点检验
n i 1 2 i
2n
2n
n
• •
高精度检验:
m

注册测绘师考试 地籍测量思维导图-高清脑图分享

注册测绘师考试 地籍测量思维导图-高清脑图分享

地籍测绘地籍测绘概述地籍管理权属调查和土地登记时土地管理主要内容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时基础工作地籍调查地籍调查内容土地权属调查主要调查权利人、现有权力内容、权力来源和土地用途等,是地籍定性工作地籍测绘以权属调查成果,对界址点、界址线、位置、形状、面积等进行现场测绘,是定量工作地籍调查分类地籍总调查起到了地籍管理基础建设的作用日常地籍调查对因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地籍要素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地籍调查地籍测绘概述土地权属调查地籍调查单元地籍调查的单元和划分区用地单元宗地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空间图斑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现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不动产单元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地籍调查区域地籍区在县级行政区内,以乡镇、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社区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其他共有宗共用宗有争议的、公用、空闲土地等宗地编号宗地编号代码:5层19位代码行政区代码6位+地籍区代码3位+地籍子区代码3位+权属类型代码2位+宗地顺序号5位权属类型代码第一位为土地所有权类型:G国有、J集体、Z争议权属类型代码第二位位宗地特征码A集体土地所有权B建设用地使用权(地表)S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上)X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下)C宅基地使用权D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林地)F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草地)H海域使用权宗海G使用权无居民海岛W争议或未确定Y使用权土地(海域)不动产权编号:一共28位宗地或宗海代码19位+定着物1位+定着物序号8位定着物编码F房屋L林木Q其他类型定着物W无定着物宗地编号方法从西到动、从北到南,同一预编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内容P371权属调查项目土地权属性质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农业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包括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其他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你,集体农用地使用去,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权利主体和权源调查主体调查主要内容有权利人名称、单位性质、行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土地权源调查以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文件为基础土地获得方式调查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作价出资(国家入股)租赁授权经营集体土地使用权荒地拍卖拨用宅基地拨用企业用地入股(联营)土地用途调查地类分为三大类农用地(农村道路、水库水面、沟渠、沼泽草地等)建设用地(盐田等)未利用地(河流湖泊水面、滩涂、沼泽地、盐碱地等)12个一级类耕、园、林、草、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73个二级类土地位置包括土地权属的四至、坐落、所在图幅等其他要素调查共用权情况、土地权利限制等调查工作地图制作1.工作底图比例尺和坐标系旋转应与地籍图成图比例尺一致2.已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地形图、DOM等可作为调查工作底图3.无图件地区可以在地籍子区内绘制所有宗地的位置关系图形成调查工作底图4.工作底图应标绘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界线5.采用DOM套合各级境界图和土地权属界线,并附以村级以上必要地名地籍界址调查指界一般规定权属界线清楚的可直接利用已有资料填写地籍调查表,源资料作为附件权属界线不清楚的现场指界无土地权属界线的根据双方协商、实际利用状况级地方习惯现场指界指界方式通知指界公告指界指界人身份资格指界过程现场指界在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上签字盖章指界确认附图制作可以由正射影像、地籍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白纸等制作界址线和界址点调查界址线类别界址线实际依附的地物地貌在相应表格打√界址线性质分为已定界和未定界,未定界又分为工作界和争议界界址线位置根据界标物位置关系分别注明外、中、内界址点设定原则1.界址线走向变化处及两个以上宗地界址线交叉处2.应反映界址线具体走向3.在一条界址线上存在多个界址类型式,变化处应设点4.土地权属界线依附于线状地物的交叉点应设置界址点标志设置土地管理部门或权力人有要求和易发生争议的地段,应设置界标界址点编号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编制,并保证唯一。

如何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

如何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

如何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是土地管理和国土规划的重要环节。

它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土地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权属的确权、登记和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基本流程、技术手段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

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基本流程如下:第一步是资料准备。

在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前,需要充分准备相关物理地籍资料、地图资料和资料整理工作。

这些资料包括土地登记档案、土地使用证和相关的规划图纸等。

第二步是测量地面控制点。

地面控制点是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基础,它们的确定需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者大地测量仪等测量设备完成。

测量得到的控制点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后续的测量和绘图工作。

第三步是测量地界。

地界是土地界线的具体标志,是土地权属认定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测量地界需要经过现场勘测、地面测量和测量数据处理等步骤。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角度和距离的测量精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是测绘地籍图。

通过测量得到的地表数据可以绘制地籍图,地籍图是土地权属界线和土地利用的直观表现形式。

绘制地籍图需要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和绘图设备。

绘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图件比例和图件要素,确保图件的清晰度和实用性。

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大地测量仪、无人机影像测量等。

全球定位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测量设备,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面控制点和相关测量数据。

大地测量仪是一种可以测量和记录地球表面的测量设备,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测量工作。

无人机影像测量是一种新兴的测量技术,它可以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相机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用于测绘和地形分析。

在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测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并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操作技巧。

其次是测量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评估,保证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精确性。

第6章 地籍图测绘

第6章 地籍图测绘

(2)地物要素 ①作为界标物的地物如围墙、道路、房屋边线及各类垣栅等 应表示。 ②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房屋以外墙勒脚以上外围轮廓为准, 正确表示占地状况,并注记房屋层数与建筑结构。 ③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固定粮仓、公共设施、广场、空地 等绘出其用地范围界线,内置相应符号。
④铁路、公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站台、桥梁、大的涵洞 和隧道的出入口应表示,铁路路轨密集时可适当取舍。 ⑤建成区内街道两旁以宗地界址线为边线。 ⑥城镇街巷均应表示。 ⑦塔、亭、碑、像、楼等独立地物应择要表示,图上占地 面积大于符号尺寸时应绘出用地范围线,内置相应符号或注记。 公园内一般的碑、亭、塔等可不表示。 ⑧电力线、通讯线及一般架空管线不表示,但占地塔位的 高压线及其塔位应表示。
二、地籍图特点
(1)地籍图具有国家基本图的特性。 地籍图具有国家基本图的特性。 国家基本图的特性 (2)地籍图只能表示基本的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 地籍图只能表示基本的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 地籍要素 对应的地籍空间要素的属性在地籍图上只能用标识符来对此进 对应的地籍空间要素的属性在地籍图上只能用标识符来对此进 标识符 行有限的表达。因为地籍图一方面受到比例尺的限制, 行有限的表达。因为地籍图一方面受到比例尺的限制,另一方面 还应符合图的可读性和美学要求。 还应符合图的可读性和美学要求。 (3)多用途地籍图不能理解为一张谁都可以用的万能图,而是各 多用途地籍图不能理解为一张谁都可以用的万能图,而是各 不能理解为一张谁都可以用的万能图 类地籍图的集合。为各种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地理参考系统。 类地籍图的集合。为各种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地理参考系统。
四、地籍图比例尺
地籍图需准确地表示土地的权属界址及土地上附着物等的细部 位置,应选用大比例尺 大比例尺。 位置,应选用大比例尺。 1、 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 (1)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 (2)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3)地籍图的测量方法 2、 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 根据国情,我国地籍图比例尺系列一般规定为: 城镇地区(指大、中、小城市及建制镇以上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 可选用1:500、1:1 000、1:2 000,其基本比例尺为1:1 000;农村 地区(含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所有权属图)地籍图的测图比例尺 可选用1:5 000、1:1万、1:2.5万、1:5万,其基本比例尺为1:1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1
三、地籍图的比例尺
概述
1.比例尺选择的依据
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
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地籍图的测量方法 2.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 城镇地区:1:500、1:1000、1:2000 农村地区:1:5000、1:10000、1:25000、1:50000 农村居民地(宅基地):1:1000、1:2000
§6.2
4.数学要素
地籍图的内容
数学要素包括大地坐标系、内外图廓线、坐标格网
线和坐标注记、控制点点位及其注记、地籍图比例尺、
地籍图分幅索引图、本幅地籍图编号、图名及图幅整饰 等内容。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2
地籍图的内容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3
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地籍图的测绘方法综述
④ 水系 河流、湖泊、水塘等水域必须测绘。 ⑤ 地貌 在平坦地区,地籍图上一般不表示地貌。在山区或 者丘陵地区,要表示斜坡、陡坎、路堤、台阶路等。应 注记控制点高程,散点高程可以选择性注记。 ⑥ 管线 电力线、通讯线、架空管线可以不表示。但高压线 塔和与土地他项权利有关的管线要表示。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宗地图的测制
宗地图的图幅规格根据宗地的大小选取,一般为32 开、16开、8开大小的纸。绘制方法有两种; (1)从基本地籍图上蒙绘,界址点用直径为
1.0mm的圆圈表示,界址线粗0.3mm。
(2)对数字化成图,可以在计算机上编辑成图。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宗地图样图1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宗地草图
薇薇超市
丈量者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刘建国 丈量日期 2003.11.02 概略比例尺 1:500
测 绘 工 程 学 院
§6.1
概述
3. 基本地籍图(分幅地籍图 ) 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实测成图,按矩 形或正方形分幅并统一编号的地籍图。 作用 ① 统计建筑物占地及分类土地面积的工作底图
第六章 地籍图测绘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籍图概述
第二节 地籍图的内容
第三节 分幅地籍图的测制 第四节 宗地图的测制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1
一、地籍图的概念
概述
地籍图是以表示地籍要素为主,地形要素为辅的
专题地图。
地籍图是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
1
宗地图的测制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在土地登记过程中得到法律 认 可,为土地使用者提供法律保证;
2
是处理土地纠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3
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数据的补充和修改,可以较
好地完成宗地的分割或合并等工作,直观的反映宗地变 更的相互关系,便于日常管理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4 五、宗地图的绘制
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地貌测绘在平面图
纸上的图形,是地籍的基础资料之一。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二、地籍图的种类
内容 专题地籍图 农村地籍图 城镇地籍图 根据需要,目前测绘的地 籍图有以下几类: 城镇分幅地籍图; 宗地图; 农村居民地地籍图; 土地利用现状地籍图; 土地所有权属图。 基本地籍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分等定级图
② 生成宗地图
③ 日常地籍管理的必要资料 ④ 在征用、划拨土地中作为计划、设计的依据 ⑤ 在城镇改造、土地利用和土地监察方面使用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1
4. 宗地图
概述
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图件。
宗地图与地籍图表示的内容统一,通常作为土地使用证 的附图和地籍分宗档案的附图,具有法律效力。
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地籍图样图1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地籍图样图2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4
一、宗地图的概念
宗地图的测制
1 概念 宗地图: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 系的实地记录,是在地籍图测绘完成之后,依照一定的比 例尺逐宗绘制的一种图件,它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 图。 2 宗地图与地籍图的关系 宗地图和分幅地籍图是地籍的组成部分,是宗地现 状的直观描述。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分幅地籍图是以地图标准分幅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宗 地图与地籍图上的内容必须统一。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2 地籍图的内容
可以省略的建筑物: 非永久性的简易房屋、棚、不落地的阳台、雨棚、
墙外砖柱或较小的装饰性细部等,小于6m2的房屋。
③ 道路
要绘出道路的道牙石线。道路的附属物如里程碑、 指路牌等可舍去,但桥梁、隧道、大型涵洞应测绘。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2 地籍图的内容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测 绘 工 程 学 院
§6.4 三、宗地图的特性
宗地图的测制
1 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 2 图中数据都是实测得到、精度准确可靠
3 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
4 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 5 标识齐全,方便使用和管理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4 四、宗地图的作用
晒 兰 印 刷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3
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3
5.5
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8.5
6.0
5.9
x2=5674.16 m y2=8662.72 m
c a 2 d 8.5 8.6 8.7 8.8 8.9 9.0
测 绘 工 程 学 院
5.8
5.7 5.6 b
5.5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3
2.野外数字测图
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现场成图 (Βιβλιοθήκη 子平板) 具体形式 草图法 (测记法)
全站仪+便携机 全站仪+掌上电脑
根据草图人工连线
根据编码自动成图
图 廓 整 饰
图形显示 打印绘图 数据共享
数 据 采 集
图 形 编 辑
图 幅 拼 接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3
平板仪测图
野外直接测量 地籍图的 测绘方法 野外数字测图 编绘法成图 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3
1.平板仪测图
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大平板仪测图 具体形式 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图 经纬仪配合半圆仪测图
图 板 准 备
野 外 测 量
图 幅 拼 接
原 图 整 饰
清 绘 植 字
用平板仪或其它方法实测的专用调查工作图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1
2.宗地草图
概述
权属调查中经实地勘丈绘制的宗地图,其比例尺
是概略的,但勘丈尺寸是精确的。宗地草图注记实地 界址点间距,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间的关系距离。 作用 地籍测量时确定界址点位置
检核实测界址点的测量误差
地籍管理的资料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89.6-93.5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6.2
地籍图的内容
1.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求 地籍图应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表示界址点 和界址线; 地籍图作为基础图件应有严密的数学精度,因此有 必须的数学要素;
实现地籍图的多用途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地理参考系
统,因此必须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特别是与地籍 有关的地物要素应予以表示;


宗地图样图2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本次课重点
① 地籍图的概念和种类 ② 地籍图的地籍要素、地物要素和数学要素 ③ 宗地图的内容 ④ 测绘地籍图的方法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测 绘 工 程 学 院
§6.1
四、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 1.正方形分幅(50×50cm)
93.0 90.0
概述
图幅编号 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 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94.0 90.0
93.5
1:2000
1: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