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基质与心血管病
细胞基质名词解释

细胞基质名词解释
细胞基质是一种细胞外基质,包含在细胞周围的基质分子和细胞外膜,以及细胞所分泌的基质蛋白和其他细胞因子。
细胞基质对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功能发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中,细胞外基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分子能够增强细胞的弹性和韧性,保持细胞形态和结构。
细胞外基质还能够提供支持和屏障作用,保护细胞免受外界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此外,细胞外基质还能够促进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外信号的传递,从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死亡等生物学过程。
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细胞外基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肿瘤组织中丰富的细胞外基质能够提供支持和营养,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细胞外基质中的基质金属蛋白(MFG)1和MFG3等分子还能够增强肿瘤的免疫逃逸能力,降低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除了对细胞的功能发挥有重要影响外,细胞外基质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心血管疾病中,细胞外基质的过度表达会导致血管重构和狭窄,从而影响心脏的功能。
因此,通过检测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水平,可以诊断心血管疾病,并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
此外,细胞外基质的干预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例如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中MFG1的表达,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细胞外基质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膜和基质蛋白,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细胞外基质在发育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在发育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细胞外基质是由细胞分泌的基质分子和细胞外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生物学结构。
它是细胞与外界之间的接口,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在发育和疾病的进程中,细胞外基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是细胞外部分的非细胞元素,是由细胞分泌到其周围环境中的复合分子网状结构。
它由各种分子组成,包括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弹性蛋白、糖蛋白、蛋白多糖等。
这些分子的组合形成了一个三维网络,为细胞提供了支撑和保护,同时也为细胞提供了信号传递的平台。
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外基质在形态学、细胞生长、分化、移动和维持细胞的功能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通过调节细胞的环境,影响细胞行为,从而影响发育过程。
例如,在胚胎发育中,细胞外基质通过调节细胞黏附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学、功能和发育。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细胞外基质决定了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的形态学界面。
在组织和器官发育时,细胞外基质可以影响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从而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另外,细胞外基质在疾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疾病与细胞外基质密切相关,如细胞增殖、癌症、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细胞外基质的改变和修复有关。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外基质可以增强或抑制细胞增殖和分化。
在成体细胞的增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变化与细胞生长和分裂有关。
例如,如果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就可能会出现肿瘤或癌症。
细胞外基质的改变也会导致纤维化。
纤维化是一种疾病,可导致心血管、肝脏、肾脏和肺等器官及组织形态学和功能上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和其他纤维蛋白的堆积导致了组织发生了持续性损伤和炎症反应。
细胞外基质还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可以影响血管的功能和结构。
因此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功能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细胞外基质在疾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细胞外基质(医学)

ECM主要由成纤维细胞、间质细胞、上皮细胞等合成分泌的一类分布和聚集在细胞表面、细胞间质的大分子 物质,包括胶原蛋白、弹力蛋白、黏附性糖蛋白等。胶原蛋白是ECM的主要成分,赋予组织抗拉强度;弹力 蛋白则赋予组织弹性;黏附性糖蛋白则参与细胞与ECM的黏着和信号转导。
细胞外基质的功能
01
02
03
维持组织完整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ECM通过提供物理支持 及调节细胞活动,维持组 织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调节细胞活动
ECM通过与细胞表面受 体的相互作用,参与细胞 信号转导,影响细胞的增 殖、分化、迁移等。
组织修复与再生
在组织损伤时,ECM通 过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细 胞增殖和分化,参与组织 修复与再生过程。
细胞外基质与疾病的关系
发现新的药物靶点
细胞外基质作为药物靶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研究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有助于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细胞外基质与肿瘤转移
细胞外基质与炎症
研究细胞外基质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有助于寻找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深入探讨细胞外基质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有 助于揭示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转移过程的影响
肿瘤细胞通过分泌特定的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如MMPs,不仅能降解细胞外基质,还能促 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为肿瘤转移提供必要的条件。
心血管疾病
1 2 3
心血管疾病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
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和层 粘连蛋白等成分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 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器官再生
通过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特定成分和结构,可以再生出具有特定 功能的器官。
癌症治疗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和调控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和调控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细胞周围的一种复杂的非细胞物质,由蛋白质(如胶原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多糖、分泌蛋白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等组成。
ECM是细胞与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等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不光提供细胞定位、支撑、保护等功能,而且参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
ECM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调节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粘附、迁移、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
目前,已知ECM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受体有许多种类,如整合素(integrins)、系膜素(syndecans)、神经节苷脂(neuroglycan)等。
其中,整合素是一种跨膜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表面,特别是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高。
它与ECM中的各种蛋白质结合,经过胞内的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增殖等生物学功能。
研究表明,整合素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除了整合素,ECM还与许多其他受体相互作用,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
EGFR是一种膜结合的受体,经过配体结合后,胞内部分将被激活,从而引发一系列信号通路,如线粒体途径、PI3K/Akt途径等,影响细胞的增殖、生存、转移等方面。
这些受体与ECM的相互作用,调节了细胞的某些行为,形成了一些“受体——ECM——信号转导途径”的轴向调控。
进一步理解这些轴向调控对于生物学原理揭示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ECM不仅具有生物学功能,还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
肿瘤、炎症、心血管疾病等都涉及到了ECM及其上游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异常。
例如,肿瘤细胞常常通过改变胞内信号途径的方式使整合素表达上调、功能亢进,增加肿瘤细胞与ECM结合,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
研究发现,环氧合酶(COX)及其代表性产物PGE2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PGE2可以通过激活整合素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改变肿瘤细胞与ECM的相互作用,进而促进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细胞外基质的力学特性及其功能

细胞外基质的力学特性及其功能细胞外基质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它由许多不同种类的分子组成。
这些分子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等,这些分子组成了一个大的网络结构,称为细胞外基质。
细胞外基质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了解细胞外基质的力学特性及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外基质的力学特性细胞外基质的力学特性是指细胞外基质对应力的反应。
细胞外基质的力学特性与其组成分子和结构有关。
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弹性模量:指细胞外基质在受压或变形时的回弹能力,即弹性恢复能力。
2.黏度:指细胞外基质的流动阻力。
3.硬度:指细胞外基质的硬度或柔软程度。
4.断裂强度:指在拉伸或剪切应力下,细胞外基质断裂的程度。
细胞外基质的力学特性对生物体内其他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如细胞的黏着性、扩散性、形态变化和功能变化等。
细胞外基质的功能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所不同。
这里,我们介绍细胞外基质在生长与发育、细胞黏着、细胞迁移、细胞凋亡和肿瘤转移等方面的功能。
1.生长与发育:细胞外基质对于细胞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供物理的支持和平衡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
2.细胞黏着:细胞外基质对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着有着重要作用。
细胞外基质能够提供细胞黏着和分离的信号分子,通过这些信号分子来实现细胞间的粘附和信号传递。
3.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参与了细胞迁移的过程。
它能够影响细胞的弹性、粘度和硬度,并且通过改变这些力学特性来影响细胞迁移的方向和速度。
4.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还能够通过影响细胞内生化信号传导来调节细胞凋亡的过程。
5.肿瘤转移:细胞外基质在肿瘤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黏着和迁移,从而影响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细胞外基质与生物体健康的关系细胞外基质在生物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与许多疾病的发展和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1.心血管疾病:细胞外基质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影响心肌细胞的黏着性、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
细胞外基质的构建与功能的研究

细胞外基质的构建与功能的研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一种非细胞组成的结构性支架,由各类分子组成,包括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物质。
它不仅是组织和器官的主要构成成分,同时还能影响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因此,研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了解细胞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细胞外基质的结构构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类型的胶原蛋白、糖类蛋白和一些非胶原蛋白等。
其中,胶原蛋白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占据了细胞外基质的60-70%。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分子,如基质粘附分子、透明质酸、纤维连接素和弹性蛋白等。
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很多因素的调节,如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酶类的分泌和细胞外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
这些因素对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筛选、识别和修饰发挥重要作用。
二、细胞外基质的功能调节细胞外基质不仅支持和维持细胞结构,同时对细胞间相互作用、生长和分化、细胞迁移和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也产生了调节作用。
1. 细胞迁移细胞迁移是生物体内细胞移动的重要过程,包括白细胞趋化、胚胎发育和伤口愈合等。
细胞外基质分子可结合和调节许多趋化分子,如趋化因子和胞外支架分子等,以形成迁移激素梯度,从而影响细胞定向迁移和定位。
2. 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组成的支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力,能够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周期,其中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可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控制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3. 细胞分化细胞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产生不同的细胞类型,细胞外基质的数量和质量可以改变细胞的分化方向。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外基质分子信号蛋白能直接影响细胞的分化过程。
4.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许多疾病的基础,细胞外基质的分子结构和质量可以影响炎症反应的过程和程度。
在炎症反应时,胶原蛋白分解产物可以吸引免疫细胞趋向炎症部位,进而调节炎症反应的过程。
三、细胞外基质在疾病中的作用细胞外基质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肿瘤转移、心血管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等。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由多种锌离子依赖性酶组成的、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重要酶类,几乎能够降解细胞基质的所有成分(胶原、明胶、粘性蛋白、纤维粘连蛋白、蛋白多糖等)。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又称明胶酶B,MMP-9不仅参与胚胎的正常发育、形态发生及月经形成等生理过程,在病理情况下,潜在型MMP-9被激活,在细胞外基质胶原重构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如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充血性心力衰竭进展、心房颤动(房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破裂、动脉瘤形成等。
标签:基质金属蛋白酶-9;心血管病;心肌重构在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除心肌细胞本身结构、代谢及功能异常外,心脏间质组织也发生异常改变。
许多实验结果表明,心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尤其是心肌胶原的异常改变,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MMPs是细胞外基质降解所必需的、锌离子依赖性的内源性蛋白酶家族,是ECM的主要生理性调节物质。
对于血管系统的基质成分而言,最重要的MMPs 是胶原酶和明胶酶,在基质成分合成与降解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就MMP-9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影响做一综述。
1 MMP-9概述1.1 MMPs家族MMPs是自然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一类酶,人们于1962年在蝌蚪尾组织中发现了第一个MMPs胶原酶,之后陆续在动植物中找到许多MMPs成员,目前已经发现MMPs近30种,在人体中已识别和定性至少23种1。
几乎全体MMPs 都有3个共同的结构域:前肽、催化结构域和血色素结合蛋白样C末端结构域。
根据其底物敏感性不同分4类:①间质胶原酶(MMP-1、8、13、18):主要降解胶原纤维(Ⅰ、Ⅱ、Ⅲ型胶原);②明胶酶(MMP-2、9):主要降解变性胶原及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③基质降解酶(MMP-3、7、10、11),可降解多数ECM成分:包括蛋白多糖、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④膜型金属蛋白酶(MT-MMP,MMP-14、15、16、17):能直接降解几种ECM成分和激活其他MMP;⑤未分类(MMP-19、20、23、28等)。
细胞外基质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由成纤维细胞、间质细胞、上皮细胞等体内各类组织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散布和聚集在细胞表面和细胞间质的大分子物质所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故称细胞外基质(间质),是细胞和组织赖以生存、活动和调剂的外环境。
要紧作用:一方面为细胞和组织提供支持、联结、固定、保水、缓冲等物理性的爱惜作用,另一方面又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互换、信息传递和聚集的中介。
它可通过各类信号传递系统,调剂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分化、粘附、代谢、损伤修复、组织重构等各类生理功能。
被称为是人体细胞和组织内稳态的要紧调剂者(The Central Regulator of Cell and Tissue Homeostasis)。
细胞外基质的成份十分复杂,除各型胶原之外,还有各类粘连蛋白(FN)、层连蛋白(LN)、氨基聚糖(GAG)、蛋白聚糖(PG)、弹性蛋白(Elastin)、内动素(Cytotatin)、血栓结合素(Thrombospondin)、整合素(Integrin)、玻连蛋白(Vitronetin VN)、连结蛋白(Connexins)、钙粘素(Cadherins)、选择素(Selectin)、粘附素(细胞粘合素)、细胞粘合素(Cytotatin)等几十个类别。
每一种类别又有几种至十几种亚型。
细胞不同产生和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份亦不同;组织不同所含的细胞外基质的成份和比例亦不同;即便同一种细胞,同一种组织,在不同的生理、病理和反映条件下,细胞外基质的成份、结构和构型亦不同;结构和构型不同,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和作用亦不同。
随着基因和蛋白质组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新的细胞外基质分子还在不断诞生,其类型、构型、构像还有更多发觉,其功能亦在不断的扩展,组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细胞外基质的网络家族和体系。
细胞外基质尽管来源、成份、分型和功能不同,各司其责,但在结构和功能上,它们又排列有序、疏密相间、彼此联结、彼此协同,在细胞间质、组织间隙和器官内,形成各类复杂的相对固定的形式和分层网状结构,形成许多不同的功能结构区域,如在血管,能够形成内膜表面的粘附爱惜层、内膜基层、基底膜层、内弹力层、外弹力层、血管中层和外层系膜结缔组织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外基质与心血管病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由成纤维细胞、间质细胞、上皮细胞等体内各种组织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大分子物质。
主要分为胶元、非胶元糖蛋白、蛋白聚糖和弹性蛋白等四大类,主要分布和聚集在细胞表面和细胞间质,多成复杂网络结构,故称细胞外基质(间质)。
它们是细胞和组织赖以生存、活动和调节的外环境:一方面为细胞和组织提供支持、联结、固定、保水、缓冲等物理性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又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和汇集的中介。
它可通过各种信号传递系统,调节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分化、粘附、代谢、损伤修复、组织重构等各种生理功能。
被称为是人体细胞和组织内稳态的主要调节者(The Central Regulator of Cell and Tissue Homeostasis)。
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十分复杂,除了各型胶元以外,还有各种粘连蛋白(FN)、层连蛋白(LN)、氨基聚糖(GAG)、蛋白聚糖(PG)、弹性蛋白(Elastin)、内动素(Cytotatin)、血栓结合素(Thrombospondin)、整合素(Integrin)、玻连蛋白(Vitronetin VN)、连结蛋白(Connexins)、钙粘素(Cadherins)、选择素(Selectin)、粘附素(细胞粘合素)、细胞粘合素(Cytotatin)等几十个类别。
每一种类别又有几种至十几种亚型。
细胞不同产生和分泌的基质成分亦不同;组织不同所含的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比例亦不同;即使同一种细胞,同一种组织,在不同的生理、病理和反应条件下,细胞外基质的成分、结构和构型亦不同;结构和构型不同,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和作用亦不同;同一类型的细胞外基质,它还可分解成不同的降解片段,也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随着基因和蛋白质组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新的细胞外基质分子还在不断诞生,其类型、构型、构像还有更多发现,其功能亦在不断的扩展,构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细胞外基质的网络家族和体系。
细胞外基质虽然来源、成分、分型和功能不同,各司其责,但在结构和功能上,它们又排列有序、疏密相间、相互联结、彼此协同,在细胞间质、组织间隙和器官内,形成各种复杂的相对固定的形式和分层网状结构,形成许多不同的功能结构区域,如在血管,可以形成内膜表面的粘附保护层、内膜下层、基底膜层、内弹力层、外弹力层、血管中层和外层系膜结缔组织等等。
每一个结构区域都具有其复杂的成分、结构和各自的功能,形成多重通道、支架、隔栅、巢穴或屏障,保护和调节着血管的完整的功能。
细胞外基质来源于器官和组织内的不同细胞。
细胞不同,产生和分泌的基质亦不同,如在心脏,肌肉细胞可以产生胶元IV、
VI、层连蛋白和蛋白聚糖等;内皮细胞可以产生胶元I、III、IV、LN和FN;成纤维细胞可以产生胶元I、III、FN、Periostin等。
组织和器官内的其它细胞,如炎症免疫细胞亦可产生和分泌多种细胞外基质、细胞和生长因子及其相关的蛋白酶等。
但是,在这些细胞当中,成纤维细胞仍然是细胞外基质最主要的来源,尤其是在损伤修复和组织重塑的反应中。
细胞外基质是相对稳定的,无论是可溶性或不溶解的大分子物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都有着相对固定的分布和存在形式。
但是,其代谢却十分活跃。
它们不断生成,又不断降解,时时刻刻都在“吐故纳新”和“新陈代谢”。
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s)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已了解体内约有30多种MMP和20多种TIMP。
MMPs可以降解多种胶元和细胞外基质分子;而TIMPs可以与各种MMP结合,抑制MMP的作用,以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平衡。
这样在细胞外和组织间隙形成了一个以细胞外基质为中心的ECM-MMP和TIMP的复杂的、动态的、可调的合成、代谢和功能的支架和网络。
这个网络体系还可以与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心血管活性物质相结合,聚集和整合多种细胞信息传递的途径,它不仅可以调节细胞和器官的功能活动,也可以调节各种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和分泌,调节MMP和TIMP的表达和作用。
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ECM网络调节体系和细胞、组织和器官活动和赖以生存的“微环境”,以保证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的实施,应对各种生理和病理刺激的反应。
它们是细胞和组织生活和居住的“小区”和“物业管理者”,是细胞内外环境的中介、桥梁和调控场所。
细胞外基质作为细胞和组织内稳态的调节者,它不仅可作为干细胞、前体细胞、体细胞的niches参与各种组织、胚胎、器官的形成、发育、修复和再生,而且它又可作为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生物活性调节因子的整合和信息传递者,在细胞分裂、生长、存活、极性、形态、增殖、分化、迁移、自噬、运动和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参与肿瘤、炎症、免疫、神经、老化、遗传、呼吸、泌尿、消化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尤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心血管系统,它与心血管的发育、血管形成、血管再塑、细胞粘附和血栓形成、内膜下迁移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肌细胞的收缩舒张、缺氧/再灌损伤、炎症免疫、脂质沉着与斑块形成、血管硬化与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生理和病理过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先心病、糖尿病等各种心血管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心血管病时,依心血管病发病的过程,细胞外基质呈现时程性的变化:在发病初期,多表现为ECM网络调节的异常,如生长因子、活性物质、MMP/TIMP的表达变化;进而产
生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改变、合成和降解平衡失调,ECM组分比例的变化;继而产生ECM 组成、构型、构像的变化,从而影响ECM的支撑、巢穴、屏障、信息汇聚和传递功能,再引起细胞表型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最后产生病理形态和组织器官的损伤,而引起各种严重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
这种时空性的改变是相互交叉、相互诱导、互为因果、前后互通和循环往复的。
不同心血管疾病,即使同一种心血管疾病,不同原因,不同危险因子、不同类型、不同病程,细胞外基质的改变亦是不同的。
但是,都有细胞外基质网络调节的变化,都有细胞外基质性质、数量、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它们是心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病生理基础,亦是诊断和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的生物标记物和靶分子,亦是研发心血管新药物的重要靶点和目标。
近20年来,细胞外基质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和惊人的成就(Science 326:1216,2009; Pharmacol Rev 61:198–223, 2009),但是,鉴于细胞外基质众多的成员,多重的生理功能,复杂的网络调节体系和广泛而重要的病生理意义,细胞外基质的研究还是一个“青少年”。
还需要不断深入,不断丰富。
无论是分子与结构,合成与代谢,聚合与离散,可溶性与不可溶性,分泌和机制,降解与再利用,信息的整合与传递,组成与相互作用,功能和调节,病生理和临床意义,检测技术和生物工程,防治方法和新药开发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新的成员、新的结构、新的功能将不断涌现,细胞外基质的网络调节体系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