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爆炸物品技术基础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

第四章 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
同时具备乳化炸药和粉状炸药的优点。
第四章 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
第一节 工业炸药
重铵油炸药是由乳化基质(油包水型微观结构)和 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工业炸药,又 称乳化粒状炸药或乳化铵油炸药。在这种物理掺和 物中,乳胶基质的重量比例可由0%变化为100%,多 孔粒状铵油炸药的比例则相应由100%变化为0%。
第四章 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
(二)改性铵油炸药 p35 将硝酸铵、燃料油和木粉改性(降低硝酸铵的表
面能、提高其和燃料油的亲和力):提高爆炸性能和 贮存性能。适应于岩石爆破工程中。
第四章 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
(三)膨化铵油炸药P36 利用膨化硝酸铵替代普通结晶硝酸铵或多孔状硝酸铵
制备的铵油炸药称为膨化铵油。
第四章 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
第一节 工业炸药
1、铵油炸药 2、乳化炸药 3、乳化铵油炸药 4、水胶炸药 5、膨化硝铵炸药 6、其他炸药 7、煤矿许用炸药
第四章 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
第一节 工业炸药
铵梯炸药卷和药粉
乳化炸药卷和药膏
粉状乳化炸药卷和药粉第四章水胶民炸用药爆卷炸和物药品膏与起爆方法
第四章 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
第一节 工业炸药
乳化炸药是通过乳化剂的作用,使氧化剂的 水溶液的微滴均匀地分散在含有空气泡或空 心微球等多孔性物质的油相连续介质中,从 而形成的一种油包水型的乳胶状炸药,又称 乳胶炸药或乳化油炸药。
乳化炸药不仅有优良的抗水性能,同时还具 有独特的爆炸性能,爆轰感度高,摩擦撞击 感度低,有良好的稳定性。乳化炸药的出现 是工业炸药的又一次重大发展。
重铵油炸药与铵油炸药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相 对体积威力)、使用感度高、抗水性强、生产工艺 简单便于机械化混制和装药等优点。

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知识概述

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知识概述
民爆器材基本知识介绍
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 杨祖一 2010年3月4日
目 录
第一节 民用爆炸物品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基础知识 第三节 常见民爆器材组成、结构和特性介绍
第一节 民用爆炸物品定义和分类
一、 民用爆炸物品定义 2006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446号《民用爆 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民用爆炸物品的定义,是指用于非 军用的、列入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的各类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和 雷管、导火索等点火、起爆器材。 对所有爆炸物品而言,它最基本的特征是一种含能材料,当 它接受一定形式的能量激发后即可发生燃烧或爆炸,迅速释放出 特种效果的能量,并作用于周围介质和目标。
第三节 常见民爆物品组成(结构和特性)及生产过程介绍
相油 油
硝酸铵水溶液
水相
水 相 储罐
发泡剂 贮罐

油相
敏化剂
油 相


乳化
乳 化
带式冷却机
冷却
敏化
包装
敏 化
装 药 机
包装
第三节 常见民爆物品组成(结构和特性)及生产过程介绍
第三节 常见民爆物品组成(结构和特性)及生产过程介绍
第三节 常见民爆物品组成(结构和特性)及生产过程介绍
第三节 常见民爆物品组成(结构和特性)及生产过程介绍
第三节 常见民爆物品组成(结构和特性)及生产过程介绍
(一)、乳化炸药 5)有效期:小直径:煤矿型为4个月;岩石型为6个月;大包装露天型 产品:4个月或由供需双方约定。 6)用途:主要用于各种爆破作业。 7)主要危险有害特性:胶状乳化炸药在裸露状态下,对火焰、静电火 花、摩擦和撞击等能量的剌激钝感,不能产生稳定燃烧,在空气中殉 爆感度较低,但对冲击波和密闭状态下的强热、强摩擦等激发容易引 起爆炸。大量堆积状态下,被火焰长时间灼烧、热辐射可引起燃烧、

民爆简介介绍

民爆简介介绍
爆破器材生产工艺流程
根据不同种类的爆破器材,其生产工艺流程也不同,但一般包括配料、混合、造粒、干燥 、包装等工序。
爆破器材生产注意事项
在爆破器材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同时,还 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04
民爆行业法规与标准
民爆行业法规
民爆行业面临的挑战
安全风险
民爆行业涉及炸药、雷管等危险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 风险,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市场竞争
随着民爆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加强技 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政策法规
民爆行业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严格监管,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合规经营。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01
规定了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
的安全管理要求。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02
规定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资质要求、申请程序、监督管
理等方面的内容。
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实施办法
03
规定了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的资质要求、申请程序、监督管
理等方面的内容。
包装
将干燥后的炸药颗粒进行包装,以防 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05
04
干燥
将造粒后的炸药颗粒进行干燥处理, 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雷管生产工艺
原材料准备
雷管生产需要使用雷 汞、硫磺等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 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储 存管理。
混合配料
按照一定比例将雷汞 、硫磺等原材料混合 在一起,形成雷管混 合物。
03
民爆生产工艺与技术
炸药生产工艺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知识1.爆炸的定义:爆炸是指物质非常急剧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在变化的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快速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压缩能,且使该物质或其变化的产物或其周围的介质产生运动。

2.爆炸的分类:爆炸通常可分为三类,即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民爆行业所牵涉的爆炸主要为化学爆炸。

3.化学爆炸是伴随着大量的热量释放、气体生成的快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三要素:放热、快速和气体生成。

4.炸药的定义:凡是能发生化学爆炸的物质都称作炸药。

5.炸药的分类:按其作用分:起爆药、猛炸药、火药、烟火剂;按成分分类:单质炸药(梯恩梯、黑索今)、混合炸药(工业炸药);按用途分类:军用炸药、民用炸药。

6.炸药的基本要求:a有足够的能量和威力;b对外界作用要有适中的感度;c能在一定的期限内保质其物理化学安定性及爆炸性能;d原料易于取得、制造简便、安全、经济;e有利于环境保护。

7.炸药的本质:本质是组成炸药的物质,其本身既含有氧化剂,又含有可燃剂。

在未被激发的状态时是一种亚稳性含能物质,在受激发后表现出强自行活化性质和自供氧性质。

8.炸药爆炸三要素:即放热、快速和生成气态产物。

9.炸药的感度就是敏感程度,就是炸药在外界激发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

能够激发炸药发生爆炸变化的能量主要包括热能、机械能(撞击、摩擦)、火焰、冲击波、爆轰波、静电、激光、辐射能等,与之对应,炸药的感度也分为热感度、机械感度、火焰感度、冲击波感度、爆轰波感度、静电感度、激光感度、射频感度等。

10.引爆冲能是可以激发炸药爆炸变化的最小外界能。

要正确理解炸药感度的概念,需要明确以下几点:a不同的炸药发生爆炸变化时所需要的最小引爆冲能是不相同的,即感度不同;b同一种炸药使用场合不同,能量激发的形式不同,则有不同的感度要求;c同一种炸药各种感度之间有联系,但没有绝对的平行关系,感度是安全性指标(危险感度),也是可靠性指标(实用感度);d炸药感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炸药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与炸药的物理状态以及装药条件有关。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培训考试试题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培训考试试题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培训考试试题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培训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爆炸是指爆炸物质进行快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转化,将系统中的内能转化为机械压缩能,使原来的物质、变化产物或周围的介质产生破坏,变形,和运动。

2、炸药的感度:指炸药在外界能量激发的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3、冲击波安全距离:防止空气冲击波对人员和建筑物损伤和破坏的最小距离。

4、殉爆安全距离:防止炸药间相互殉爆的最小距离。

5、外部距离:危险品生产区内的危险性建筑物(危险品总库)与其周围村公路、铁路、城镇和本厂生活区之间的安全距离。

6、内部最小允许距离:危险品生产区(或总仓库区)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是分别根据建筑物(各仓库)的危险等级及存药量计算的。

7、存药量:指建筑物内允许存放的危险品最大数量。

8、定员:是指规定各危险工房间、库房最多不能超过的人数;9、定量:是指规定各危险工序的房间、库房允许存放危险物品的最大数量。

二、填空题1、爆炸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如炸药爆炸)、核爆炸2.感度分类:热感度(加热、火焰)、机械感度(撞击、摩擦)、静电感度(静电)、冲击波感度(冲击波)、爆轰波感度/起爆感度(爆轰波)3、膨化硝铵炸药:硝酸铵(膨化处理)、燃料油、木粉、表面活性剂4、乳化炸药:硝酸铵、水、乳化剂、燃料油、硝酸钠、膨胀珍珠岩粉或亚硝酸钠、食盐或氯化钾。

5、安全生产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6、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问答题1、炸药的本质?既含有氧化剂,又含有可燃剂、是一种亚稳性含能物质、在外界能量激发下会快速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2、炸药爆炸的三要素?放热:作功能源;快速:作功功率;生成气态产物:作功介质,必要条件,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3、炸药燃烧的特点?自身供氧、燃烧速度较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爆燃或爆轰4、炸药由燃烧转爆轰的条件?炸药燃烧反应生成气体的速度大于排气速度:气体平衡打破,压力增长,燃速加快,转为爆轰。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学习资料1、炸药反应的三种形式:热分解、燃烧和爆轰。

2、炸药爆炸的激发形式:热起爆、机械起爆、静电起爆、冲击波起爆、射频起爆。

3、民爆企业安全设施的基本要求是:作用可靠、随时有效。

4、民用爆炸物品的分类:工业炸药、工业雷管、工业索类火工品、油气井用爆破器材、地震勘探用爆破器材、特种爆破器材、其他爆破器材、原材料等八类。

5、工业炸药是指以硝酸铵为氧化剂,添加可燃物为主体或以单炸药与附加物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

又称民用炸药。

6、我国现在生产的几种主要工业炸药:铵油炸药、膨化硝铵炸药、重铵油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粉状乳化炸药、改性铵油炸药等七种。

7、工业电雷管分为瞬发电雷管和延期电雷管两大类。

瞬发电雷管又分为普通瞬发电雷管和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延期电雷管分为普通延期电雷管和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两类。

8、什么是殉爆?当炸药(主发装药)发生爆轰时,由于冲击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装药)爆轰的现象。

9、殉爆距离是指主发装药与被发装药之间能发生殉爆的最大距离。

10、煤矿许用炸药抗爆燃性:指炸药本身所具备的、对其产生爆燃现象的抵抗能力。

11、常用的起爆方法:电力起爆法、非电起爆法和混合起爆法三大类。

12、民爆器材销毁的基本原则:销毁方法因销毁对象而异;少量多次,限量处理;及时、彻底;分类进行。

13、民爆器材销毁的销毁方法:爆炸法、燃烧法、化学分解法、溶解法等。

14、爆炸法一次销毁量:炸药不超过2㎏,雷管不超过1000发。

15、不安全操作行为一般称为违章操作行为,简称违章。

16、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17安全教育的原则:科学性与系统完整性、教育性、普及性及目的性、通俗性、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巩固性与反复性。

18、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原则:人防、物防、技防、犬防相结合原则;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配套性和兼容性、可扩展性原则。

爆炸物品专项培训ppt课件

爆炸物品专项培训ppt课件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定期安全检查
对爆炸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场所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确保各 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隐患排查与整改
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不定期抽查与突击检查
通过不定期抽查和突击检查,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
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应急指挥与协调
建立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协调各 方面资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
序进行。
紧急疏散与撤离
制定紧急疏散和撤离方案救援与处置
配备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装备,对事 故现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和处 置,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4
爆炸物品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介绍
01
02
03
案例一
某烟花爆竹厂发生爆炸事 故,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 损失。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事故教训
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
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维 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违规操作 。
05
培训总结与展望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
通过考试成绩、实践操作、培训 反馈等多维度评估培训效果,确
政府对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有严格的 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 培训。
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爆炸物品的特殊性,操作人员往 往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导致事故发生。
培训目标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使操作人员了解爆炸物品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 识。
掌握操作技能
使操作人员掌握爆炸物品的正确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事 故发生的风险。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

•9
炸药的基本要求
a. 有足够的能量和威力,
b.
对外界作用要有适中的感度
保证生产、储运、使用安全,
应用上可靠爆炸;
c. 安定性好; d. 原料易得,制造简便、安全经济 (e) 环保
•12/29/2021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 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
•10
1.2 炸药的感度与安全性
定义
炸药的感度是指在外界激发作用 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
•12/29/2021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 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
•1
主要内容
第一讲:炸药的燃烧与爆炸知识 第二讲:民爆产品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能 第三讲: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技术 第四讲: 民爆新产品/新工艺与安全
•12/29/2021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 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
•2
第一讲 炸药的燃烧与爆炸知识
•12/29/2021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 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
•3
1.1 炸药的本质与爆炸三要素
爆炸定义:
爆炸指物质快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在 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转化,将系统中的 内能转化为机械压缩能,且使原来的物质或 其变化产物或周围的介质产生运动。
•12/29/2021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 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
•16
•12/29/2021
数据: 梯恩梯 475℃
黑索今 260 ℃
氮化铅 345 ℃
黑索今热感度高 梯恩梯热感度低
图1-1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 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8
氢气爆炸
气体量不增加,反而减少了三分之一:
2H2十02
2H20十483.67kJ
气体量的减少被过程的放热性和快速性所弥补。由于产物 在高温下体积增加,仍可在短时间内压力达到 1MPa以上, 从而具有一定的爆炸性。
Page
29
爆炸条件
放热性给爆炸反应提供了能源,而快速性则是使能量集中在较小的 体积内并产生强大的放热功率,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则是炸药爆炸后 对外作功的工作介质。 反应的放热性将炸药和产物加热到高温,从而使反应速度增加,增 大了反应的快速性;放热性和快速性使产物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使 更多的产物处于气态状态。 正是由于不同种的炸药在这三要素上存在着差异,而使它们的爆炸 性能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构成了形形色色、不同品种、用途各异的 各种炸药。
就能使炸药的内部发生热积累,从而使反应自动加速,温
度升高,反应更快,温度更高,如此循环发展最后导致爆 炸。
Page
33
② 炸药的热点起爆理论 当炸药受到撞击或摩擦时,机械能首先转化成热能,并 聚集在小的局部范围内形成“热点”,在热点处发生热分 解,由于分解的放热性,分解速度迅速增加,热点内形成 强烈反应,结果引起部分炸药或全部炸药爆炸。
Page 4
(2)燃烧
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燃烧是伴随着发光发热
的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
炸药的燃烧与一般燃料的燃烧的主要区别:
一般燃料的燃烧,外界必须要供给氧气或其它助燃气体,燃烧的
速度缓慢,决定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供氧情况;而炸药的燃
烧则是一种可以自行传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由于炸药的自身含有
(NH4)2C204 PbC204 2NH3+H20+CO+C02-363.6kJ Pb+2C02-69.87kJ
Ag2C204
2Ag+2C02+123.4kJ
前两个反应是吸热反应,不能发生爆炸, 后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能够发生爆炸。
Page
17
[例] 硝酸铵的分解反应

NH4N03
——————
硝化棉(=1.3g.cm-3)
硝化甘油(=1.6g.cm-3)
4288.6
6221.6
5564.7
9957.9
碳和氧的混合物
苯和氧的混合物 氢和氧的混合物
6221.6
9204.8 13514.3
Page 19
17.15
18.41 7.11
炸药含能量的特点:
凝聚炸药在反应时放出的能量,就单位质量而言,它比普 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还低,
Page
3
(1)热分解 炸药的热分解是指炸药在一定的温度下缓慢分解,发生在整个 炸药内,放热也较慢,反应的热量及时地传给环境。热分解的化学 反应受炸药的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炸药的热分解速度越快。 炸药在贮存条件下,热分解总是要发生的。热分解生成的分子碎片 使炸药的组成发生变化,随之性能也发生变化。除爆炸性能变化外, 敏感性也发生变化(常常敏感性增加),这是安全上要特别注意的。
Page
21
例如:
lkg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或lkg煤块在空气 中燃烧,所需要的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十分钟, 1kg炸药爆炸反应的时间仅十几到几十微秒 (10-6s) 炸药的爆炸要比燃料燃烧快数千万倍。
Page
22
由于炸药的爆炸反应速度极高,因而可以近似地认为,爆 炸反应产物来不及膨胀,所释放的能量全部集中在炸药爆炸前 所占的体积内,从而维持一般化学反应所无法达到的很高的能 量密度,这样可以形成高温高压气体,使得炸药的爆炸具有巨 大的作功功率和强烈的破坏作用。 1kg普通炸药爆炸时释放的热量一般在(4.18~6.27) 106J,仅相当于lkW电机工作一个多小时的能量,但在爆炸瞬 间其功率可以达到(5~6)106kW。
Page 13
(5)炸药本质 组成炸药物质本质实际上是具有氧化剂和可燃剂体系。它们可 能独立存在,通过将氧化剂和可燃剂混合组成炸药,也可能是在同 一种物质中共同存在,其本身既含有氧化剂,又含有可燃剂,工业 炸药主要是前者。炸药在未被激发的状态时是一种亚稳性含能物质, 在受激发后表现出强自行活化性质和自供氧性质 ,发生强烈的氧化 还原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放出大量的热。 例如:工业铵油炸药中,其所含的硝酸铵为氧化剂,木粉和柴油是 可燃剂。炸药正常储存时,硝酸铵和木粉、柴油间并不发生化学反 应,是一种亚稳定状态;当用雷管(或起爆具)将其起爆后,硝酸 铵提供氧,使木粉、柴油氧化,瞬间放出大量热量、生成气体而发 生爆炸。
Page
6
炸药燃烧反应的三种类型:
(1)易挥发性炸药是指炸药的沸点或升华温度低于凝聚相中进行快速化学反应温度的 一类炸药,边燃烧边挥发,未挥发的炸药还来不及燃烧就被气化,燃烧的化学反应完 全在气相中进行,典型的这类炸药是乙二醇二硝酸酯。显然这类炸药在空气中燃烧时, 还会有空气中的氧参与反应。 (2)难挥发性炸药是指在受热时不能气化,当温度升至炸药沸点之前其自身便发生分 解的炸药,其燃烧反应主要在凝聚相炸药中进行。大多数炸药如 TNT、RDX、工业硝铵 炸药等均属难挥发炸药。
民用爆炸物品技术基础
1 炸药的燃烧与爆炸基础知识 2民用爆炸物品的基本特性及使用
Page
2
炸药的燃烧与爆炸基础知识
1 炸药的化学反应基本形式及特点 炸药有热分解、燃烧和爆轰三种化学反应基本形式。 炸药的热分解是缓慢的化学反应,而炸药的燃烧和爆轰是
快速的化学反应,炸药的爆轰是炸药化学反应的最高形式。
准状态时一般可产生1000L左右的气态产 物。
Page
26
[例]铝热剂的反应:

2Al+Fe2O3
Al203+2Fe + 853.12kJ
反应的速度很快, 反应的热效应可以使产物温度升到3000C, 没有气态产物生成, 不发生爆炸。
Page
27
需要说明的是:
在某些情况下,有足够的放热性和快速性,虽不生成气体, 也可以发生爆炸过程。 例如很细的铝粉组成的类似铝热剂这样的反应,由于铝粉中 混入了空气,受热膨胀也会发生弱爆炸。这种爆炸是空气受热 后产生的,并不是铝热剂本身发生的。
Page
34
热点形成的三个途径: 气泡的绝热压缩; 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 炸药的粘滞流动。
热点成长为爆轰的条件: 热点温度足够高; 热点半径足够大; 热点作用时间足够长; 热点能量足够多。
Page 30
2 炸药的起爆与敏感度
(1)炸药起爆原因
炸药是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物质,本身的能量水平比较高 (如处于高位的小球),只有在一定的引爆冲能作用下,才会发生 爆炸。
外界作用所给的能量既是炸药发生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又是外 界用以激发炸药爆炸的最小引爆冲能,因此可以得出:最小引爆冲 能越小,炸药的感度越大,炸药越易起爆;
Page
31
(2)炸药起爆的选择性
① 外界能量种类: ② 外界能量的作用速率 ③ 装药条件: ④ 炸药的物理状态: ⑤ 不同用途的炸药有不同感度的要求。
Page
32
(3)炸药起爆机理 ① 炸药的热爆炸机理
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压力等)若炸药因热分解的作
用,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热传导(向外)所散失的热量,
Page
8
(3)爆轰
炸药的爆轰是冲击波在其中传播而引起炸药快速的化 学反应。当足够强的冲击波在炸药中传播时,由于冲击波 的剧烈压缩作用而引起快速的化学反应,反应放出的能量 又支持冲击波的传播,可以使其维持定速而不衰减,这种 紧跟着化学反应的冲击波称为爆轰波。
Page
9
(4)热分解、燃烧和爆轰的区别及相互转换
Page 11
炸药的热分解、燃烧和爆轰三种释能形式在一定的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当热分解时放出的热量大于散热量时,炸药会发 生燃烧,某些热爆炸就是根源于此,历史上发生过 多次军火库在无外界击发时发生自炸,一般是由这
种过程引起的。民爆器材仓库自燃爆炸亦可能是炸
药热分解造成的。
Page 12
大部分炸药在敞开环境中用明火点燃,在控制堆积量 的前提下会平稳燃烧。工业炸药常可以用焚烧法销毁。当 炸药在密闭环境下燃烧或堆放量非常大时会发生燃烧转爆 轰。 某些工业炸药在环境条件不满足时会发生爆轰不完全: 这时某些配方的工业炸药表现为熄爆,余药残留下来不继 续作用;有的配方的工业炸药则继续发生燃烧。前者一般 称为断爆,后者称为爆轰转燃烧。 在燃烧过程中,如果凝聚相炸药能及时地将燃烧时所 生成的高温气体排出,使燃烧反应在生成气体和排气相平 衡的状态下进行,那么燃烧就会稳定,此时的燃烧速度和 燃烧过程都是稳定的。如果生成气体速度大于排气速度, 气体平衡被打破,压力增大,燃速加快,燃烧就变得不稳 定,并可能转成爆轰。
炸药的热分解是在整个物质内进行,反应速度主要取 决于环境温度,反应规律服从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定 律,反应速度随温度成指数关系,温度越高反应速度增长 越快。而燃烧与爆轰是以反应波的形式一层一层传播的快 速化学反应,而且燃烧和爆轰两种化学变化的也存在如下 区别:
Page
10
燃烧和爆轰两种化学变化的也存在如下区别: ① 传播机理:燃烧时反应区的能量是通过热传导、热辐射 及产物的扩散作用传入未反应炸药的,而爆轰的传播则是 借助于冲击波的方式进行的。 ② 质点运动方向:燃烧过程中反应区内产物质点运动方向 与燃烧波阵面方向相反,而爆轰时反应区内产物质点运动 方向与爆轰波传播方向一致。 ③ 反应地点:凝聚炸药燃烧时,放热的反应主要在气相中 进行的,而爆轰时放热的反应主要在液相或固相中进行。 ④ 反应速度:爆轰速度快,燃烧速度慢。 ⑤ 影响因素:燃烧受环境影响;爆轰几乎不受环境影响
按单位体积的含能量来看,它比普通燃料具有大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