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
我们从不提倡为了公司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人总是有私心的。不愿舍弃个人的利益既是公民的权利也符合人性。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在制定规则和行动中,就应该尊重每个人及其利益。动辄以集体利益的名义要求别人牺牲个人利益,其实是以一种不高尚的方式要求别人高尚,甚至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公然侵害。当然,这并不是说高尚不值得提倡,而是说高尚应该是完全心甘情愿的。现代社会应该是充分尊重“人”的社会。万科集团“从不提倡为了公司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体现出的是对员工的尊重,而尊重员工的公司也会得到员工的尊重——这大概也是该公司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几十年来,人们都在接受着这样的教育:人应该高尚。高尚的人应该是无私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应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被作为道德标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被批得体无完肤。时至今日,“大公无私”之类的调子虽然降了不少,但“集体主义精神”等仍然被时常挂在嘴边儿。比如有些单位经常加班加点,按照法律规定,法定休息日的工资应该是正常工作日的两到三倍,但依法办事的单位少而又少,领导们常说:大家就作点儿“奉献”吧。再比如有些公司出现经营困难要降低工资标准,老板们就会要员工们“勒紧腰带,共渡难关”。有人刚盖好一栋新楼,却因为修建高速公路而必须拆掉,而按照通行的标准,补偿金远远低于新楼的造价,但有关方面会做工作说:“为了集体的利益,个人就作点儿牺牲吧”……
我们从不提倡为了公司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作为中国地产行业的领跑者,深圳万科集团已经度过了20岁的生日。在中国最早一批上市公司中,像万科这样连续12年盈利增长的企业几乎绝无仅有。说起公司的职业化训练,万科现任总经理郁亮说:“我们从不提倡你为了公司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不会要你拿将来的职业生涯作赌注。”(据2004年第12期《董事会》杂志)
浅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浅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伴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个人利益与集体的集体利益势必会产生摩擦,导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
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凝心聚力”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关系到一个公司是否能长足发展的核心问题。
可惜的是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都是一个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前提”,“大河无水小河干”……似乎个人利益是不存在的,永远都是应该牺牲的那一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国就有了“富不过三代”的论断。
西方则恰恰相反,他们首先关注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最典型的是日本,他们没有一条制度规定员工必须爱公司,必须关心集体的利益,他们只是采取各种手段来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和谐发展,保证双利双赢,因此员工视公司为家,往往一个员工在一个公司一干就是一辈子。
于是在日本存在几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公司比比皆是,而中国的公司却几乎都是短命鬼。
陶朱无后,乔氏绝迹,区区一个荣氏集团,还在靠着政治维系残喘。
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中国只关注集体所代表的极少数个人利益,而视多数的员工利益于不顾,出的是吊命的报酬,要的是生命的付出。
于是乎,员工看不到希望,就不断地“挪”。
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了“树挪死,人挪活”之说。
所以,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保护并尊重个人利益,绝对不会因公司利益而去故意削减、损害个人利益。
个人对公司作出的决定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可以保留意见的权利,但不能正面冲突,更不能把自身意志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必须绝对服从公司最终决定,即个人利益在必要时要给集体利益让路,这样公司才能健康发展。
一个有集体意识的员工必定坚决按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去执行,不能因自认为个人利益受到损害而独断专行、闹情绪,更不能视公司制度与公司权力机构的决定而不顾。
宽容、大度、体谅、包涵,我想这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应有的素质与风度,更是公司在处理自身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时应有的表现,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员工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的难处与期望。
维护公司利益是每个职工的首要职责和义务

维护公司利益是每个职工的首要职责和义务现代社会中,公司是一个多方利益共同体。
公司利益是实现职工个人利益的基础,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公司的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利益能否实现。
只有公司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职工利益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只有公司盈利了、效益提高了,公司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也会随之提高。
从这个角度来讲,维护公司利益就是维护职工自身的利益。
因此,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是每一位职工的首要职责和义务。
切实维护公司利益,就个人而言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
从宏观方面来讲,每位职工作为公司的一份子,要切实维护公司利益,都必须遵守公司的一般性规章和工作制度。
职工的素质反映出企业的素质,职工的形象折射出企业的形象。
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外在形象。
一个优秀的职工应该遵守公司的普遍性要求,把维护公司利益当成一种习惯,把维护公司形象、珍惜公司名誉作为着眼点,从自身做起,提升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形象。
一个处处为公司着想的职工,不管他身在何处、在什么时候,也不管他在做什么,他都会时刻想着公司的利益、公司的形象,公司的信誉,为公司做宣传,而每一位职工都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家庭、珍惜自己的名誉一样维护企业的声誉,企业有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反之,如果企业的声誉受到损害,个人的价值也同样会受到损害。
从微观方面来讲,作为公司的质量控制部门,要切实维护公司利益,我们必须熟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熟悉质量检验工作流程,熟记产品质量要求,熟练质检业务,以饱满热情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
质检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每一位部门职工都要多为公司的利益和发展着想,遇事要敢于承担责任,积极克服困难,创造一切条件,把质检工作做好。
总之,只要每位职工都能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明确自身定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着手去努力,认真细致,踏实工作,我们的公司一定会蒸蒸日上!2013年2月(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关系的阐述

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关系的阐述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员工是鱼,公司是水,没有水养鱼,鱼就没方法生存;水里没有鱼,就是一潭死水,所以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
公司的开展要靠全体员工的努力;反过来,公司开展了,规模效益上去了,就有充足的资金和充分的能力考虑员工利益,为员工谋福祉,这样公司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从而更加促进公司的开展。
如何实现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共赢,前提是要认识到: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公司利益是员工利益的依附。
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两点,工作中就没有正确的理念和信仰作指导,员工的行为就可能偏离这一原那么,造成的结果是对公司利益造成了伤害,最终损害了员工个人的利益。
在认识了理念后,我们还需要坚守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一致性的理念不动摇,我们在工作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面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我们的规章制度不可能完善到指导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我们的工作也需要员工的自主权,在选择中,我们要时刻坚守公司利益是员工利益的依附、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是一致的理念不能动摇,动摇就可能偏离我们的正确理念。
员工在做好自己工作的根底上,要多为公司的整体利益着想,要积极为公司的开展献计献策,对公司管理模式、经营方略、工序改良等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提高公司员工日常工作效率;要体谅公司目前存在的困难,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为公司分忧,维护公司的日常运营。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要发挥团队精神,多提出有利于公司团队开展的建议,我们不要一味抱怨,总是发牢骚,要学会积极地解决问题。
假设员工不以公司利益为重,皆为自己利益着想,整天打自己的小算盘,损公肥私的话,公司就不可能得到开展,不能开展就没有前途,没有前途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作为公司一份子的员工就会食下自己酿成的苦果,面临失业,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公司,失去能养活自己也能表达自己价值的工作,沦为失业一族。
也许你能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但如果不改变这种以自己私利为重,不顾公司集体利益的心态,在新公司里很快还会面临同样的境地。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古代的忠孝两难全,用当代的话来说。
所说的内容就是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问题。
人的自然本能先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公司,
再爱自己的国家。
这个是人类的共性。
从原始社会到现在都是一样。
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些人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但是对我们广大的凡夫俗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所以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第一。
这应该给予理解,无可厚非。
但是在个人加入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团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
又产生了l兴亡匹夫有责的觉悟。
主动关心团队的利益,关心团队的工作。
甚至在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南作出以公司利益为第一,自己的利益为第二的决定。
自觉地认识到没有团队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也根本不存在。
这是经过后天学习和心理l历炼之后,人生观发生了改变。
加极光得到了升华。
从而达到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团队所有的人员认同同一个价值观。
因此抱团发展。
使到团队的战斗力倍增。
从原始社会到现在。
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团队离开社会独自生存。
因此,个人总要找一个团队加入进去集
体生活。
合作平等连接,街舞自然而然的成了人们由言而三地去遵守的法则。
也是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尊严,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引导。
团队一定可以将所有的成员统一在共同的价值观上。
共同维护集体利益,以保证每一个人的个人冤枉的实。
论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

论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周震彪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落笔的第一时间,已经把个人利益放到了第一位,本能的放到第一位,但是我意识到了,所以我站在了中立的角度去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没有掺杂个人情感在里面,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其实我个人的看法是,没有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之分,我的心中只有公司利益,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我虚伪,但是看过我的以下论述,相信你们会理解我为什么这么想。
论述前,我们得先把利益的定义弄清楚,为此,我专门去查了字典,《新华字典》字典上的解释为:利益,为对人对事的好处,利生益世的功德。
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利益为,在一定的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它有三方面的因素构成: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
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许多需要,而且是无限的和广泛的。
这就决定了利益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于物质的需要和追求,构成了物质利益的基本内容,例如房子,车子,华丽的衣裳,可口的饭菜,这都属于物质利益的范畴,而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和追求,构成了精神利益的基本内容。
例如,荣誉,别人的肯定,心理的安慰的等等,这类属于物质利益的范畴。
我在这,用物质上的利益作为例子。
首先,你是个人,这里我强调这个人,是因为,作为人,你就必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当然,这也不一定,其中有精神上超脱的,不需要社会关系的,还有甚至根本就不生活在社会中的,这些我们不予讨论)现在的社会,什么社会?物质丰富的社会,这个社会上的一切资源和生产工具,生活必须品,这个社会的种种种种,都需要一样东西去交换.这样东西是什么?是货币.通俗点说,这东西就叫”钱”,你的一切都跟钱有关系,你的所有的活动都脱离不了跟钱的关系,读书你得交学费,结婚你得给岳父送聘礼,喝水你要交水费,用电你要交电费,就算你死了,公墓还得叫你交钱买三尺黄土,所以,只要是与文明社会接触的人,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要面对的终生制的问题,就是赚钱,说好听点就是把自己的脑力,气力,转化成金钱的过程,所以你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优先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钱, 也许这时还有人说,我不觉得我的每一个想法和做法都是为了赚钱啊,这是因为,赚钱已经上升到了本能这个程度,你不需要思考就能自然反应出来的行为,如果你还有疑问,那你就想想,你每做一件事,总会为这个事想个目的了,如果有目的,说明你已经在进入了赚钱这个范畴之内(不一定非要是货币,每样东西都有其相对应的价值),如果没有目的,那就说明你已经超脱了,但是你超脱完了要么回归现实,要么死亡,如果是回归现实,你总还要吃饭,穿衣,睡觉吧,吃饭要钱不?穿衣要钱不?如果是死亡,你还是需要三尺黄土吧?三尺黄土需要钱不?所以说,赚钱就是本能的第一反应,既然是本能,还需要考虑么?所以,个人利益这个东西,是永远第一时间存在于思想中,所以不用讨论。
浅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三篇文章

浅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伴随着公司不断向前发展,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集体利益势必会产生摩擦,导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
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凝心聚力”的基本要求之一,更是考量一个员工是否有集体意识、大局观念的重要标准。
2014年股东会审议通过的《董事会工作报告》中已经充分强调了“凝心聚力”的重要性。
“因各方市场主体、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在各个层面上存在着不同思想、情绪,不同的愿望追求、责任主体、利益诉求时时交织碰撞,需要我们应有开明的思想、合作共赢的理念、承受与和谐包容的肚量,努力营造和谐共心的公司团队。
”从以上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员工在公司里有着自己的追求与利益诉求,而且每个员工的利益诉求都不尽相同,但公司要从整体的利益出发、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对每个人不同的利益追求就不可能同时兼顾,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体利益的关系时找到契合点,必要时甚至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只有集体利益实现了,个人利益及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企业立足长远发展,保护并尊重个人利益,绝对不会因公司利益而去故意削减、损害个人利益。
个人对公司作出的决定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可以保留意见的权利,但不能正面冲突,更不能把自身意志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必须绝对服从公司最终决定,即个人利益在必要时要给集体利益让路,这样公司才能健康发展。
一个有集体意识的员工必定坚决按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去执行,不能因自认为个人利益受到损害而独断专行、闹情绪,更不能视公司制度与公司权力机构的决定而不顾。
宽容、大度、体谅、包涵,我想这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应有的素质与风度,更是个人在处理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关系时应有的表现,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公司整体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的难处与用意。
只有人人都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共心的工作团队,营造其乐融融的工作氛围。
公司要发展,个人价值要体现。
必须坚持从公司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感悟

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感悟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目标和需求,但当我们身处一个团队或组织中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公司利益的重要性。
公司是一个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整体,它的目标是实现盈利和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公司的决策和行动往往需要考虑到全局,而不仅仅是满足某个个人的利益。
当我们将公司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时,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
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和协作。
当每个人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时,团队的效率和效果将得到显著提高。
我们能够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和迎接挑战。
关注公司利益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
当员工们理解并接受公司利益至上的原则时,他们更有可能积极投入工作,遵守规章制度,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将公司利益放在首位并不意味着忽视个人利益。
在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公司通常会努力平衡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公司的整体利益。
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福利待遇,公司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个人发展空间和回报。
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一种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体现。
只有当公司取得成功和发展时,个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回报。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公司利益的重要性,并努力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物价上涨造成货币贬值,很多人都觉得工资不够用,生活质量较之以往降低了。
不光我们行业受到影响,其它行业也是一样。
靠工资生活的我们当然希望物价稳定,生活富裕。
面对物价上涨的情况,公司无法改变社会,个人无法改变公司,我们更是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各行各业的人诉苦,比如“我们拼死拼命,公司给我们的工资却这么少,这不公平”、“我们干活比他们累,为什么他们拿的工资比我们多?这不人道”。
其实,工资分配从来都是体现岗位技能、岗位责任,从来都是搞多少事,拿多少钱,但到底谁该拿多少钱,也从来都是争吵不休。
个人利益疑似与公司利益相对立,实则不然。
没有个人,何谈公司?没有公司,何谈个人?公司利益并不排斥个人利益,没有个人努力付出,哪来公司效益?只要我们把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就能兼顾兼得和两全其美。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热爱公司,如何为做大做强公司而努力。
只要公司强大了、红火了,实现员工利益还不是瓮中捉鳖一样容易?记得有位领导和我们谈心时说过:锅里有,碗里才有,锅里没有了,碗里怎么会有?把锅比作公司,把碗比作员工,是多么形象、逼真和有说服力。
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个人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公司。
另一方面,公司利益的实现要依靠个人努力拼搏去实现。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天堂里的人和地狱里的人都是用一只长柄勺子从大锅里舀粥喝,不同的是天堂里的人用勺子互相喂着吃,所以人人都能吃饱。
而地狱里的人只顾自己吃,结果谁也吃不到。
个人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公司,只有我们兼顾了公司利益,个人利益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实现。
我们要做的是让公司吃饱,只要公司吃饱了,我们就能吃饱。
否则,就会象这个寓揭示的那样,如果人人都象地狱人那样只顾自己,公司就会饿死,个人也会饿死。
作为一个员工,只有紧紧地融入公司,在努力为公司做贡献的同时,才能使自己不断经受锻炼,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