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1114田间试验设计.doc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小学教育 2017年12月课程名称【编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0497】 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在下列题目中选择任意2个题目作答,需展开陈述(每题50分)1.试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2.试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及其发挥。

3.试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学生扮演的角色。

答:(1)学生是问题发现者和探索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逻辑起点。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和自然世界的问题为核心,围绕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展开。

当然如果更确切地讲,应该不是围绕学生发现问题,而是学生根据自己周围的世界和兴趣自己发现问题。

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研究。

(2)学生是课程的实施者和建构者综合实践活动把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研究课题,自己设计活动方案。

学生在考虑“学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怎样学”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有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但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权威,而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性很强的课程,有着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研究不可能完全沿着设计者的预设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

从这些方面来看,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建构者。

(3)学生是活动的实践者和体验者综合实践活动是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在课题探究过程中的"亲历实践、深度探究",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操作、考察、实验或调查”等直接进入现实生活,在探究和研究中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身临其景,在亲自经历中对知识进行体验和反思。

(4)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和自我的超越者毋庸质疑,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能够自主学习。

大学《田间试验设计》试题

大学《田间试验设计》试题
(1)某水稻品种的亩产量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800kg,标准差为100kg。试计算亩产量超过1000kg所占的百分比。(28分)
(2)马铃薯发病植株的概率为10%。现随机抽取100株,试计算健康植株的平均数和标准机区组设计的含义及其优缺点?(25分)
答:随机区组设计先将整个试验地划分成若干个区组,区组数等于重复数;然后将每个区组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小区数等于处理数;再将全部处理独立随机安排在每个区组内的各个小区上。
为了降低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一般从选取适当的显著水平α和增加试验重复次数n来考虑。显著水平α的选取要同时考虑犯两类错误的概率,选取数值较小的α可以降低犯I型错误的概率,但同时增大了犯II型错误的概率。通常采用适当增加试验处理的重复次数,以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性,降低犯II型错误的概率。
4.8个小麦品种在3种氮肥用量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各处理蛋白质含量方差分析平方和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将其补充完整。
其主要优点是:(1)设计简单,容易掌握;(2)灵活性大,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综合性试验等都可以采用;(3)符合试验设计的三原则,能无偏估计试验误差,能有效地减少单向土壤肥力差异对试验的影响,降低试验误差,试验的精确性较完全随机设计高;(4)对试验地的形状和大小要求不严,必要时不同区组可以分散设置在不同的地段或田块上;(5)易于统计分析,当因某种偶然原因而损失某一处理或区组时,可以删去该处理或区组进行统计分析。
其主要缺点是:(1)处理不能太多,因为处理太多,区组必然增大,区组内的环境差异增大,从而丧失区组局部控制的功能,试验误差增大;(2)只能控制一个方向的土壤差异,试验精确性低于拉丁方设计。
(2)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是什么?如何降低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25分)
答:假设检验可能出现两种类型的错误:I型错误与II型错误。I型错误又称为α错误,就是把非真实差异错判为真实差异,即实际上H0正确,检验结果为否定H0。II型错误又称为β错误,就是把真实差异错判为非真实差异,即实际上HA正确,检验结果却未能否定H0。

2019年9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1119《作物栽培学》.doc

2019年9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1119《作物栽培学》.doc

一、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道题3.0分,共24.0分)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本身合成的,数量很少的一些有机化合物。

它们能从生成处运输到其他部位,在极低的浓度下即能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可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2.立体种植在同一田块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上,时间上多层次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3.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包括灌溉水利用率、降水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三个方面。

其中,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在生理学和生态学上的表述方法不尽相同。

生理学意义上的水分利用效率,是指作物吸收单位水分量所形成的光合产物重量,常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表示。

常用作物的经济产量作为计算依据以达到更接近作物生产实际的目的。

其单位是kg/m3或kg/(mm.hm2)。

4.作物的品质是指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用度。

是指人类所需要农作物目标产品的质量优劣。

5.流流是指作物植株体内输导系统的发育状况及其运转速率。

6.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植株上的总叶面积。

叶面积指数=总叶绿面积/土地面积。

7.生育时期是指作物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以该时期开始至下一时期开始的天数计8.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可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和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3.0分,共18.0分)1.根据贮藏需求的差异,马铃薯种薯贮藏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食用薯贮藏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相对湿度(85~95%)。

2.营养元素的作用规律包括(最少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养分互作律)等三大规律。

3.对于不同光谱成分来说,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则对蛋白质合成有利4.作物品质包括(营养品质)、(外观品质)、(食用品质)等主要类型。

5.作物的三性是指(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2019 年12 月课程名称【编号】:兽医生物制品学【0886】 B 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2题进行作答,每题50 分,共100分。

给分标准:紧扣题目、阐述全面、语句通顺、论述清晰、层次分明给满分,其余的酌情给分。

1. 叙述猪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制造流程。

2. 叙述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的制备过程。

3. 结合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现状,试述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

答:一、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现状1、生产不规范:我国现在有许多厂家在生产“无证”疫苗。

不合法疫苗占主要市场是一个不正常现象,但能长期存在,主要由我国当前的养殖现状决定的。

规范化产品在数量和种类上远远不能满足畜牧生产和市场需要,这显然是大量“非法”疫苗大量占有市场的主要原因。

“游击队”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能保证畜牧业有效控制疫病,为了保障我国畜牧业持续性健康发展,兽医生物制品企业有责任提供物美价廉产品。

2、兽医生物制品企业只有生产能力而无研发能力:这是我国兽医生物制品企业的最致命弱点。

企业复制、模仿性开发能力有余,创新产品研究动力不足。

以前总是“无偿”接收新产品,没有研究开发的队伍,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

为了新产品,每个企业都必须投人,都要有自己的开发队,并要与高校和研究所加强协作。

早期探索性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可交由高校或研究机构完成,企业的开发人员主要完成最后的工艺研究及需严格保密的部分。

我国畜牧业饲养规模已达到世界前列,密集程度更为严重,新病不断发生,因此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中国畜牧业中新出现的间题。

3、生物技术研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工艺研究相当落后我国已有多个实验室研制出若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基因工程疫苗,如以禽痘病毒为载体表达鸡马立克病毒抗原、表达新城疫病毒 F 蛋白的重组病毒、表达新城疫 F 蛋白的重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伪狂犬病的基因缺失疫苗等。

我国在基因工程疫苗方面在跟踪世界水平上进展很快很成功,但生物制品生产中的常规技术水平肤浅,使产品缺乏竞争力,然而,真正能转化为被市场广泛接受的产品并不多。

西南大学大作业

西南大学大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网教/成教) 2019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土壤肥料学【1132】B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简答题共6个题目,选做5个题目;论述题3题选做2题。
一、简答题(选做5小题分,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土壤水分重力水。
3)一般而言,植物体内钾(K2O)的含量大约为1%—5%,通常在1.5%—2.5%之间。钾在植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态或可溶性盐类存在于汁液中或吸附在原生质的表面上。
6、简述土壤侵蚀的概念及我国土壤侵蚀的类型。
答:
二、论述题(选做2小题分,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秸杆还田的好处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
③微生物:分解复杂有机质促使其矿质化及营养元素的释放,使养分循环;合成土壤腐殖质,加速无机物的转化从而促进土壤发育。
3、举例说明磷肥的类型和合理施用磷肥的原则。
答:
4)土壤的母体,称为母质。
区别:母质有别于岩石,其颗粒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即比表面积)较大,颗粒间多孔隙,疏松,有一定的透水性,通气性及吸附性能。
3、简述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概念及特征。
答:(1)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反应。(2)交换是等当量进行的。(3)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

西南大学《田间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田间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682)《田间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1、田间试验具备如下要求:试验目的要明确、试验要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实验结果要正确可靠、试验结果要具有 。

2、田间试验由于处理因素以外的环境等因素等影响,往往存在 和 两种误差。

3、田间试验设计时一般要遵守三大原则: 、 、 。

4、按照试验因素的多少分类,田间试验可分为: 、 、 。

5、随机排列设计就是在重复区内将各处理随机排列。

常用的随机排列设计有: 、 、 、 。

6、 设计是从横行和直列两个方向对试验环境进行局部控制,使每个横行和直列都成为一个区组,在每一区组内安排全部处理的试验设计。

7、在田间试验中,观察、测量所得的资料,一般可分为 性状资料和 性状资料两大类。

8、在数据资料整理中,常用到统计图。

常用的统计图有: 、 、 等。

9、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统计数,平均数的种类很多,请列举出三种常用的平均数: 、 、 。

10、标准正态分布是指=μ 、=2σ。

11、在田间试验中,安排一个试验处理的小块地段称为 。

12、已知Y ~),(2σμN ,则Y 在区间]58.2,58.2[σμσμ+-的概率为 ,Y 在]96.1,96.1[σμσμ+-的概率为 。

13、在作显著性检验时,常常要提出假设,即 、 两种假设。

14、在生物统计中,显著性检验常用的两种显著水平分别为: 、 。

15、在显著性检验时,有时可能会犯两种错误:、。

16、方差分析时,如果差异显著,则要进行多重比较。

常用的多种比较的方法有:、、等。

17、方差分析时,为了满足方差分析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有时需对数据进行转换。

常用的转换方法有:、、。

18、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有:、、。

19、判断实际观察的属性类别分配是否符合已知属性类别分配理论或学说的假设检验称为;根据次数资料判断两类因子相互独立或彼此相关的假设检验就是。

20、变量间的关系有两类:一类是存在完全确定性的关系,称为关系;另一类不能用精确的数学公式来表示,称为变量。

【西大2017版】[1114]《田间试验设计》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大2017版】[1114]《田间试验设计》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大2017版】[1114]《田间试验设计》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1:[论述题]一、解释题1.田间试验2.准确性3.精确性4.试验指标5.试验因素6.因素水平7.试验处理8.试验小区9.试验单位10.总体11.参数12.样本13.统计数14.随机样本15.样本容量16.试验方案17.试验误差18.系统误差19.随机误差20.典型抽样21.顺序抽样22.随机抽样23.成片抽样24.数量性状25.质量性状26.变异系数27.概率28.抽样分布29.统计推断30.显著水平31.两尾检验32.一尾检验33.多重比较34.相关系数35.主效应36.互作效应参考答案:1.田间试验:是指在田间土壤、自然气候等环境条件下栽培作物,并进行与作物有关的各种科学研究的试验。

2.准确性:又称为准确度,是指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该试验指标或性状观测值总体平均数接近的程度。

3.精确性:又称为精确度,是指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4.试验指标:用来衡量试验结果的好坏或处理效应的高低,在试验中具体测定的性状或观测的项目。

5.试验因素:试验中人为控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原因或条件。

6.因素水平:简称水平,是对试验因素所设定的质的不同状态或量的不同级别。

7.试验处理:简称处理,是事先设计好的、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

8.试验小区:实施一个试验处理的一小块土地称为试验小区,简称小区。

9.试验单位:实施试验处理的材料单位称为试验单位,亦称试验单元。

10.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11.参数:根据总体全部个体计算所得的总体特征数。

12.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

13.统计数:根据样本全部个体计算所得的样本特征数。

14.随机样本:从总体中采用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称为随机样本。

15.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16.试验方案:是指根据试验目的、要求而拟定的进行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

西南大学《田间试验设计》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田间试验设计》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论述题]10、简述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如何?参考答案: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重复的作用在于估计试验误差;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随机排列结合重复性,就能获得试验误差的估计。

局部控制能较好的降低试验误差。

2:[论述题]9、自由度参考答案:自由度:它的统计意义是在计算离均差平方和时,能够自由变动的离均差的个数。

3:[论述题]8、观测值参考答案:观测值:对样本中各个个体的某种性状、特性加以观察,如称量、度量、计数或分析化验所得的结果成为观测值。

4:[论述题]7. 名词解释:样本容量参考答案: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5:[论述题]6、名词解释:样本参考答案:样本: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供观察测定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6:[论述题]5.名词解释:总体参考答案:总体:依试验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7:[填空题]4.随机排列设计就是在重复区内将各处理随机排列。

常用的随机排列设计有:、、、。

参考答案: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8:[填空题]3.按照试验因素的多少分类,田间试验可分为:、、。

参考答案: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综合性试验9:[填空题]2、田间试验设计时一般要遵守三大原则:、、。

参考答案: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10:[填空题]1.田间试验由于处理因素以外的环境等因素等影响,往往存在和两种误差。

参考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1:[论述题]9、名词解释:试验指标参考答案:试验指标:用来衡量试验结果的好坏或处理效应的高低,在试验中具体测定的性状或观测的项目称为试验指标。

农业试验中许多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都可以作为试验指标。

2:[论述题]10、名词解释:试验因素参考答案:试验因素:指试验中人为控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原因。

试验因素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3:[论述题]7、名词解释:精确性参考答案:精确性:也叫精确度,指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一7个大豆品种的比较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蛋白质含量方差分析平方和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将其补充完整。
表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的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SS
df
MS
F
F0.05
F0.01
区组间
0.75
2
0.38
0.58
3.89
6.93
品种间
14.62
6
2.44
3.70*
3.00
4.82
误差
7.93
(2)何谓试验因素?该试验的试验因素有哪些?(6分)
答:试验因素:试验中人为控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原因或条件。
(3)何谓试验处理?该试验的试验处理有哪些?(11分)
答:试验处理:简称处理,是事先设计好的、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
(4)何谓试验指标?该试验的试验指标有哪些?(6分)
答:试验指标:用来衡量试验结果的好坏或处理效应的高低,在试验中具体测定的性状或观测的项目。
3.简答
(1)完全随机设计的含义及其优缺点?(25分)
答:完全随机设计是将试验各处理完全随机地分配给各个试验单位,每个处理的重复次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这种设计使每个试验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接受任何一种处理,它是随机排列试验设计中最简单的一种。
完全随机设计应用了试验设计的重复和随机两个原则。优点是设计容易,处理数与重复次数都不受限制,统计分析也比较简单;缺点是没有应用局部控制原则,当试验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试验误差较大,试验的精确性较低。
(2)什么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25分)
答:假设检验又称为显著性检验,是指通过样本统计数对样本所属总体参数提出的假设是否被否定说进行的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对样本所属总体参数提出统计假设,包括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2)根据试验要求和试验结论的重要性确定显著水平;(3)在假定无效假设成立的条件下,根据所检验的样本统计数的抽样分布,计算试验的表面差异只包含试验误差的概率;(4)根据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作出无效假设否定与否的推断。
12
0.66
总和
23.30
20
5.下表是油菜某品系生长情况调查数据。试建立株高与生长周数的回归方程,计算相关系数。
表油菜生长周数和株高数据
生长周数x(周)
株高y(cm)
3
16
4
23
5
33
6
38
7
40
(5)该试验的观测值是离散型变量还是连续型变量?服从哪种理论分布?(6分)
2.计算
(1)已知随机变量x~N(10,100)。求P(7≤x<12)。(19分)
(2)已知小麦品种W的单株产量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 =30g,标准差 =2.7g。现有一样本,9株小麦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8,33,30,29,32,31,36,32,28(g)。问该样本所属品种的单株产量与W的单株产量是否有显著差异?(31分)
(1)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21分)
答:田间试验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重复,指将同一试验处理设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单位上;二是随机排列,指每一试验处理都有同等机会排列在一个重复(区组)内的任何一个小区上;三是局部控制,指将整个试验环境或试验小区划分成若干个小环境或区组,在小环境或区组内使非处理因素尽可能一致,实现试验条件的局部一致性。重复的作用:一是估计试验误差,二是降低试验误差。随机排列的作用:随机排列与重复相结合,能获得试验误差的无偏估计。局部控制的作用:降低试验误差。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农学2019年9月
课程名称【编号】:田间试验设计【1114】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从以下5题中选做2题,每题50分,共100分
1.某市最近从外地引进A、B、C、D、E、F、G 7个玉米品种,以本地推广品种CK为对照进行试验,筛选高产品种。请结合该试验,完成以下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