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终稿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1.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形成旅游资源的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②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3.旅游资源的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讲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说明:地文景观包括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岩溶地貌)、地质过程遗迹(如火山口、海蚀景观)等;水域风光如泉、瀑、景观河段、湿地等;生物景观如林地、草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天象景观如日月食观测地等;气候景观如海市蜃楼、佛光发源地、避暑避寒地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三、旅游资源的形成: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2.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宏观方面: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居住(江河之滨、山前平原、植被繁茂之地);微观方面: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等,强调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
3.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形成众多的文化古迹。
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座在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4.“红色旅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英烈事迹和献身精神。
四、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a.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断层湖—高原构造带上: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塔噶尼喀湖,我国的青海湖、滇池等;峡谷—深大断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b.依托气候条件形成的旅游资源—明显的地带性“白色旅游”:以冰雪运动为主的冬季度假型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海景旅游资源(“三S”旅游大海、沙滩、阳光)——海陆地形和气候因素——亚热带和热带海滨地带(2)人文地理因素a.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附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第一节现代旅游业一、旅游业的定义1、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联系纽带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其中旅游者是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客体,旅游业是二者之间的联系纽带。
2、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是联系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它不仅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二、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三、现代旅游业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思考:1、一个人要想成为旅游者应具备哪些个人条件?① 经济条件(即金钱)② 闲暇时间③ 动机(即旅游的愿望)2、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广大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劳动时间缩短使闲暇时间延长,为外出旅游提供了金钱和时间的保证。
此外,随着竞争的激烈化,人们逐渐进入了节奏快、强度高、风险大的工作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对旅游休闲的需要也随之提高。
3、旅游空间扩大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趋缩小”。
加上人们求知、探秘和搜奇欲望的增长,旅游活动的空间日趋扩大。
4、为什么娱乐、消遣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娱乐性、消遣性的旅游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全部的现代旅游中,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占75%。
四、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1、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⑴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⑵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
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是旅游餐饮业、商业和娱乐业兴旺的基础。
⑶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2、旅游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一、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1.拉动经济发展⎩⎪⎨⎪⎧ 发展国际旅游能增加外汇收入发展国内旅游业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 :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3.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环境会朝着恶性的方向发展 三、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类型:(1)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2)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2.旅游资源的特性: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旅游资源①资源价值:a.美学价值(景区对游客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包括:在山水风景、动植物、变化万千的气象、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中体现的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b.科学价值(指: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c.历史文化价值(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的价值)d.经济价值 ②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以景观群为宜 ③旅游资源的特色和集群状况2地理位置与交通(重要条件之一)3客源市场(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主要指标:a.客源地(其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多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b.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靠近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高)c.游客的相关情况d..游客量的季节变化与停留时间4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地区接待能力、游环境承载力▲.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对国家:①是促进中国旅游业更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②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③是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④推进中西部旅游,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业发展后劲的需要。
对游客:1学习了革命历史知识,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2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五、旅游景观的欣赏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1)自然美①形象美:雄、奇、险、秀、幽。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1.旅游的概念:旅游是指人们为了娱乐、放松、教育或其他目的而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点参观、游玩、居住或其他活动。
2.旅游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对经济的影响非常显著。
旅游业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市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3.旅游的分类:旅游可以按照时间分类为长途旅游、短途旅游和近距离旅游。
按照目的地分类为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和境外旅游。
按照旅游活动的性质分类为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探险旅游。
4.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设施三大类。
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人文景观包括历史建筑、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社会设施包括酒店、旅游服务中心、交通设施等。
5.旅游的影响因素:旅游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国家政策、政治稳定等;经济因素包括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消费等;社会因素包括文化交流、人口迁移等;环境因素包括景区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等。
6.旅游的影响:旅游对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经济方面,旅游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创造财富。
社会方面,旅游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
环境方面,旅游带来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7.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开发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前提下,要保护好自然环境,确保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同时也要保护好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8.旅游线路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是旅游行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根据目的地的特点和游客的需求设计出最佳的旅游线路。
线路规划需要考虑景点的时间安排、交通工具的选择、住宿的安排等因素。
9.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比如,旅游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在线旅游预订变得更加方便;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2022年高中地理人教版 选修三《旅游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特定观赏位置
江河湖海
——远距离俯览
湖沼池塘
——低临水面
桂林山水
——乘船沿水路观赏
框景
借景
重庆 长江
苏堤春晓
断桥 残雪
花港 观鱼
雷峰 夕照
鸣沙山 月牙泉
P54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做一名规划设计师)
1.旅游“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一、分析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旅 游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二、分析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对旅游需求的数量、质量和 类型; 三、策划旅游资源开发,使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物, 安排旅游活动; 四、计划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商业以 及旅游环境保护等设施的建设和服务的安排。
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2、促进 社会文化
繁荣
促进文化交流; 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 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明程度;
促进社区建设,改善生活环境;
不利影响: 推动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1.大量旅游者的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2.一些当地的民俗、节庆、宗教活动作为吸引游客的项目
确定旅游目的地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选择旅游线路
(路途旅行时间较少而游玩时间较多)
P7 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对经济、对社会、对环境
发展国际旅游,能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P8
发展国内旅游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1、带动 经济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
提高城市发展的知名度; 加速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业、 邮电业的发展; 给城市发展创造机遇。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选修 3·旅行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旅行及其作用【导言部分】1、什么是旅行业?(记忆)旅行业是联系旅行者和旅行资源的纽带,是以旅行者为对象,为他们供给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永夜,它不经能知足现代人的旅行需求,并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函起着促使和带动作用。
旅行业是以旅行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行活动创建条件并供给服务的综合性家产。
简言之,旅行业是旅行(地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家产模式(经济)。
2、“现代旅行业”的主要特点①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性;④带动性;⑤柔弱性。
3、旅行活动的三大体素:(记忆)第一节现代旅行极其发展一、旅行的发展(记忆)区分年月历史阶旅行段需求1841年以古代旅行个体需求,如古代君王巡游、文前人遨游等等。
1841年近代旅行集体需求,花费者数目和普及程~1950 年度大大提高1950年以现代旅大众需求,旅行已成为一般大众的消后游费行为二、旅行的定义与判断(记忆|应用)旅行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临时走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判断方法与技巧:1、旅行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差别于“其余休闲活动” ;2、旅行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差别于“其余经济活动” ;3、旅行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差别于“人口迁移” ;4、旅行活动以“花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差别于“一般的花费活动” 。
5、旅行活动必定要和花费联合起来。
三、旅行的基本种类(理解,黑体的重要)分类依照分类内容又可分为:地方国内旅行性旅行、地区性旅行、按旅行区全国性旅行域区分又可分为:国际旅行跨国旅行、洲际旅行、全球旅行备注:在我国,多半旅行者的旅观光、度假保游属于观光旅按旅行目健、公事、宗游。
一些经济发的区分教和购物五达地区的旅客,种。
开始步入独家保健型和购物性旅游的队列依照旅行活动的发古代旅行、近代旅行家产旅行展历史划旅行、现代旅行空间特点目的分事务性出游占绝出游距离较前家产化阶段,为出现旅行企业大部分短特别提示:科技革命促使经济发展,文化初级家产化阶娱乐性、享受性旅出行距离延段,旅游公司出现游显然增加长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良,为旅行产高度家产化阶段,形成达成产休闲性旅行占旅行空间业发展供给了契机。
选修3旅游地理

永续性 人文旅游资源 中的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地域性
可创造性 季节性
考点二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与价值
3. 价值
价值 含义
疑难剖析
资源类型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 美学价值 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 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
自然景观
自然风景名胜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 科学价值 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 自然景观 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 价值 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景观
拉动经 济发展 促进社会 文化繁荣
影响区 域环境
考点二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与价值
1. 类型
疑难剖析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 文旅游资源。 杭州西湖 路南石林 水 地 域 文 风 景 自 光 观 然 黄山迎客松 生 物 景 观
旅 游 资 源
黄山云海
天 象 与 气 候 景 观
气象气候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生物景观
建筑景观
对于探险、猎奇、 黄山云海 游乐、疗养等性 地貌 具体形式 质的旅游具有重 景观 黄果树瀑布 要意义 黄山迎客松 园林 碑刻 傣族泼水节 更多表现为教育 性方面的意义 具体形式 建筑 和精神文 景观 化形式
人文旅 游资源
文化艺术景观 风土民情
考点二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与价值
峰峦
丘陵地区的梯田 江、河、大海 城市中的湖泊 较小的湖沼池塘 山水组合景观
雄伟、峻秀、奇特 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 成线与面的完美结合
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 湖周围的建筑物更高,湖 显得更小、更美 临廊、榭观水中倒影,体 验天地之美妙 水流、船动、山移,如游 画中,心旷神怡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一、现代旅游基本知识1.旅游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食、宿、行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现代旅游的基本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分布与欣赏1.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是地貌景观;自然过程形成;以具体形式表现),它包括:①地文景观,如云南路南石林;②水域风光,如杭州西湖;③生物景观,如黄山迎客松;④天象与气候景观,如黄山云海。
(2)人文旅游资源(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核心是建筑景观;历史过程及人类活动形成;以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表现),它包括:①遗址遗迹,如北京故宫;②建筑与设施,如苏州园林;③旅游商品,如景德镇瓷器;④人文活动,如傣族泼水节。
2.旅游资源的特性(1)旅游资源共性:①多样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②非凡性(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③永续性(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这是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2)旅游资源独特性:①自然景观:A.季节性—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B.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②人文景观:A.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B.可变异性—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3.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主要为自然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导言部分】1、什么是旅游业(记忆)旅游业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长夜,它不经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函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简言之,旅游业是旅游(地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模式(经济)。
2、“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点①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性;④带动性;⑤脆弱性。
3、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记忆)第一节现代旅游极其发展一、旅游的发展(记忆)二、旅游的定义与判定(记忆|应用)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判定方法与技巧:1、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活动”。
5、旅游活动一定要和消费结合起来。
三、旅游的基本类型(明白,黑体的重要)特别提示: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5、旅游产业增长持续化。
五、现代旅游的六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①食: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干净。
②宿:不用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为了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
③行: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
④游:一定要同导游配合好,才可领略更多乐趣和学到更多知识。
⑤购:在异地购买些物品,既有纪念意义,又是乐趣之一。
⑥娱乐乃人之常情。
特别提示:a、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绝大多数旅游者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b、“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c、“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途径;d、“宿”和“食”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业必须满足的条件。
六、旅游者必须具备的三方面条件①金钱;②闲暇时间;③旅游动机。
P6 思考题:1、香港的“购物游”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它全面促进了香港旅游产业的发展。
2、①自由港的优势,对进出海关的商品不收或者少收关税,使世界顶级商品汇聚于此,物美价廉;②便捷的交通→游客也容易抵达这里;③服务人员素质高,服务质量高,态度好,以客为先,在这里购物是一种“享受”。
特别提示:香港既有东方传统儒家文化,包括儒家文化的在大陆、日本、台湾和东南亚的变种,而且有英国中世纪和现代国际的礼仪文化,可谓,兼收并蓄。
这些得到完美的融合。
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旅游业是一种“朝阳产业”。
2、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3、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在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自己,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提示: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
特别提示:a、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b、通过旅游活动交流,既能延续和发扬民族文化,又可以促进地方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P11思考题《云南的文化特色旅游》1、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生活着26个民族,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多姿多彩。
2、北京人的侃侃而谈;天津人的吃文化;山东人的忠义和好爽;江南水乡美女的温柔温婉;江浙沪地区人们的精明强干,其他等等。
4、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①旅游促进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而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
②处理不好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会使环境恶化。
比如旅游旺季,游客爆满,风景区压力过大,环境脏乱差,降低了旅游质量。
特别提示:保护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就是对潜在的旅游业进行投资。
【讨论】1、列举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保护的措施。
答:①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②申报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等措施有利于保护旅游环境。
2距离说明旅游对环境的消极作用。
答:①由于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不当或失误,使生态环境恶化;②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排放的各类废弃物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而造成环境污染;③由于大量游客的接触或不文明行为引起的对风景、文物的破坏等。
本章小结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记忆、明白、掌握)1、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只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既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风俗民情。
2 旅游资源的内涵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包括为旅游提供服务的设施;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的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讲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注意: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宇宙类(太空、星体、天体观测、陨石等)。
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消闲、求知、健身类(科学教育文化设施、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文艺团体以及其他消闲、求知、健身活动)。
说明:地文景观包括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岩溶地貌)、地质过程遗迹(如火山口、海蚀景观)等;水域风光如泉、瀑、景观河段、湿地等;生物景观如林地、草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天海市蜃楼、佛光发源地、避暑避寒地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思维拓展】(一)地质旅游资源1、花岗岩景观花岗岩是一种酸性的深层火成岩我过众多的名山中,有不少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山岳景观。
如泰山、华山、黄山、衡山、崂山、普陀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2、玄武岩景观玄武岩是一种基性火成岩,是演讲喷出地表冷却而成的。
在我国东南沿海及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等地,分布有许多玄武岩。
3、砂岩景观我国很多地区发育了红色的沙砾岩层。
岩层易受风化寝室,形成地势丁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期限的丹崖赤壁地貌。
这种地貌以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故称“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四川、贵州、甘肃等地。
湖南张家界有世界上罕见的石英砂岩大峰林、大峡谷。
注:“丹”和“赤”,都是红色的意思,“霞”也是红。
(二)地貌旅游资源1、山岳峡谷景观山岳景观在地质构造上往往有共同的成因,多数是断层所切割而隆起的断块山。
如山东的泰山、江西的庐山、,都是典型的断块山。
峡谷,是指狭而深的谷底,横断面常呈“V”字形。
两坡陡峭,构成峡谷景观。
例如我国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
这是长江风景旅游线上最为奇秀、俊美,最为集中的山水画廊。
2;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我国路南石林,以岩柱雄伟高大、排列密集整齐、分布地域广阔而居世界各国石林之首。
溶洞,是一种地下的岩溶形态。
如地下河、地下湖石钟乳等。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美学价值主要针对自然景观而言。
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人们到自然风景名胜区观光、度假、疗养,主要目的就是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各类自然景观组合而形成的自然风景区,其美学价值要高出各类自然景观单独具有的美学价值的机械累加。
例如河、湖、溪、瀑、泉等水温景观,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和幽等不同美感。
在山水风景的基础上,动植物不仅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使自然界焕发生机;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使自然美因时因季节而不同。
2.科学价值科学价值主要针对自然景观而言。
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
例如,夏威夷的火山,东非的大裂谷、北欧的冰川地貌等,都是世界着名的风景名胜。
我国的泰山、庐山是形象高大的断块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
许多名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则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风景名山对研究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针对人文景观而言。
如古代建筑、摩崖石刻、书画题记,以及名人活动的遗迹和旧址等。
4、经济价值所有旅游资源的开发,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5、康体娱乐价值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登山、野营、滑雪、攀岩、狩猎、森林浴、水上运动等旅游项目,能满足旅游者康体娱乐的需要。
6、社会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一般来说,艺术和美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文化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
根据某一旅游资源功能,就可确定其所在地的开发方向。
二、地理位置和交通1、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2、位置和交通是凭借埃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3、交通条件决定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
4、很多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增强了吸引力。
如位于经度和时间起点的英国皇家天文台、位于赤道上的厄瓜多尔的加拉加利镇、位于北半球极昼极夜起点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均为世界旅游热点地。
三、市场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他旅游价值呈正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客源市场。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客源地、游客数量、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1、客源地客源地是指游客的来源地。
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
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开发能力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讲,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旅游资源所在地与客源所在地距离越远,旅游资源吸引力越小,客源数量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