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态变化中考总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本 教材系统复习 第4讲 物态变化

固体 晶体
区别
非晶体
□17 有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 □18 没没有 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
定义
有
固体
体
固体 晶体
区别
非晶体
特点 不断□19 吸吸热,温度□20 不不变 不断吸热,温度升高
热
变
熔 图象
化 熔化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条件
吸收热量
固体 区别 说明
常见物质
晶体
非晶体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对于晶体,其凝固点与熔点相 同 冰、海波、食盐、
验
实 验 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 结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论
5.(1)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2)实验研究对象应选取小颗粒(粉末状)固体,以保证物质受热均匀 交 (3)烧杯口处的“白气”、试管和烧杯壁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 流 化形成的小水珠 与 (4)实验改进 反 (5)熔化前后曲线图的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 思 态下的比热容不同 (6)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吸热、内能增大
①在 □23 任任何何温度下都能发生;② ①在一定温度下进
温度条件
行;
蒸发时温度降低
②沸腾时温度不变
发生位置 液体□24 表表面面
液体 □25 内内部部 和 □26
表表面面同时发生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液
影响因素 体的□27 表表面面积大积小大 、液体的□28 大气压、加热的快慢 小 温温度 度
石蜡、玻璃、沥青、松香等 铁等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课件

Ⅲ所示,这是因为 水的沸点随瓶内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
图2-8
考点知识聚焦
[解析] (3)乙组烧杯中水的质量和初温均与甲组相同,所使用酒精灯的火焰比甲组大些,则单位时间内放出的 热量较多,水吸收的热量就较多,水的温度上升得更快;水的沸点与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沸点仍保持98 ℃不变,故E图符合题意。 (5)由图Ⅱ知a组水的初温比b组水的初温高,两组水同时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组水升高的温度 低,根据Q=cmΔt知,a组水的质量大。 (6)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 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 (7)水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将酒精灯移去后,水就不能吸收热量,所以水就不再沸腾,这说明水 在沸腾过程中要持续吸热;在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气体压强减小,水的沸点会随 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因此,水会重新沸腾起来。
学在相同的环境中,分别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热水,用如图2-7A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如图B所示是水 沸腾时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
时”)的情景。
(2)甲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图像,由图
像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 98 ℃,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 度 不变 。
(3)乙组同学的实验中,烧杯中水的质量和初温均与甲组相
流速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
(2)分析图A和图B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在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和温度相同
时,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
。
(3)分析图A和图C所示的实验,可以得 出: 在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相同时,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 。
考点知识聚焦
突破1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知识点+习题(含答案)打印版

第四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
⑵ 继续吸热。
②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固液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
第四章 物态变化

3、(2009.梅州) 示数为39.7℃的体温计,没有
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体温。若实际体温
是36.5℃,则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B ) A.36.5℃ B.39.7℃ C.76.2℃ D.无法读数
考点二:物态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 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 种物态变化。
B. 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
考点四:汽化和液化 现象:用醮有水的抹布在黑板上写几个字, 一会儿字迹就消失了;早晨,我们发现地面上有
露。这就是汽化和液化现象。汽化和液化互为相
反的过程。 1、汽化分蒸发、沸腾两种方式; 2、使气体液化有降温、压缩体积两种方法。如: 石油气、氧气等都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们 变成液体装进容器的。
,内能增大。
(3)比较图中AB和CD 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 度, CD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4. 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 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 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 法是撤“融雪盐” ,这是因为( ) C A. 盐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冰雪熔化 而熔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 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 快冰雪的熔化
干得快。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在太阳底下比在阴晾处
干得快,摊开比叠着干得快,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右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温度 的高低、液 体 表面积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好课件(1)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变形题一:
(2010大连)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 (1)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 小一点 。 (2)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终目的 是 使试管内的固体受热均。匀 (3)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划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 的关系图像如图16所示。 ①从图像中可看出,该固体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 体”) ②从图像中可看出,在0~t1区间,单位时间内固体的温度变化越 来越小。请对这个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固体和水之间的温度差越来越小,固 体吸收热量的速度越来越慢。 推荐理由:亮点在最后一问。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变形题二:
(2010梅州)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 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0℃,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
于 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
知识网络:
温
定义
度
测量工具
温度计
温度计制作原理 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熔化和凝固
物
态
变 化
汽化和液化
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熔化图象及与热量关系 凝固图象及与热量关系
晶体与非晶体 相关现象
蒸发、沸腾定义和影响因素及与热量关系 液化两种定义、方式及与热量关系
升华和凝华
升华定义及与热量关系 凝华定义及与热量关系
态”)。
不变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内能增大。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CD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第四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2、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课
中水的沸腾图. (1)根据表格中所给数据,作出 、B中水的沸腾图. (2)由图象可以 )根据表格中所给数据,作出A、 中水的沸腾图 由图象可以 判断出:在当时条件下 的沸点是 的沸点是____℃;在沸 判断出 在当时条件下,A的沸点是 在当时条件下 的沸点是____℃,B的沸点是 ℃ 的沸点是 ℃ 腾过程中,A的温度 的温度____,B的温度 的温度____( 升高”,“降低 降低” 腾过程中,A的温度____,B的温度____(选“升高”,“降低”或“不 变”).
T/℃ ℃
100 98 96 94 92 90 0 1 2 3 4 5 6 7
tA tB
t/min
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3)据此可以判断 实验时 水面上方的气压 )据此可以判断,实验时 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标准 标准 大气压( 大于” 小于” 等于”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中气泡上升情况如图甲、 (4)小明观察沸腾时看到 、B中气泡上升情况如图甲、 )小明观察沸腾时看到A、 中气泡上升情况如图甲 丁所示,则 在 、 中水沸腾前 中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 乙、丙、丁所示 则:在A、B中水沸腾前 气泡上升情况 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是 是_______图. 在A、B中水沸腾时 气泡上升情况是 图 、 中水沸腾时 _______图. 图
11.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 水银的熔点是- ℃ 它在 它在- ℃ 水银的熔点是 态,-39℃时 - ℃ 呈 态或 态,也可能呈 也可能呈 态,-38℃时 - ℃ 呈 态。 12.把℃的冰放入 ℃的水中 周围气温为 ℃)过一段时间 周围气温为0℃ 过一段时间 过一段时间, 把 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 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无法判定 13.如图示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 它的头部摩擦发热 温度可 如图示,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 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 如图示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 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 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 这种材料在高 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 温下熔化并且汽化 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这是因 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吸热 汽化放热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熔化吸热 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 汽化吸热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熔化放热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湖坊中学吴柳青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九一班1,温度,温度计2, 熔化和凝固3,汽化和液化4,升华和凝华知识梳理:(一)温度及温度计温度概念:1、温度单位:37℃读作-15℃读作:2、液体温度:作用:原理:摄氏温度的规定: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观察:应观察温度计的和。
使用时:;;;;。
实战演练1、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2、在上图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为______ 乙为_______3、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
若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A、37.5℃、37.5℃B、37℃、38℃C、37.5℃、38℃D、37℃、37.5℃知识梳理:(二)物态变化在下图用线段标出物体变化情况,并注明吸热放热1、熔化和凝固固体:晶体:非晶体:熔化:概念:物质由变成的现象熔点:晶体熔化特点:晶体熔化条件凝固: 概念:物质由变成的现象。
凝固点:晶体凝固特点:晶体凝固条件:实战演练(判断下列各图是什么图像)2、汽化和液化汽化:概念:物质由变成的现象。
吸热。
方式:和液化:概念:物质由变成的现象。
放热。
方式:和实战训练水在沸腾前,气泡___沸腾时;水的声音在沸腾前__沸腾时;在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停止对水加热,水__沸腾。
可见沸腾__吸热。
3、升华和凝华升华:概念:物质由变成的现象。
热。
凝华:概念:物质由变成的现象。
热。
思考:冬天树上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舞台上的烟雾,是怎样形成的?当堂练习课后作业当堂练习(难点突破):1、判断生活中的物态变化2、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课后作业请你画出水循环图。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目标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3.掌握物态变化的条件以及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能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重点:物态变化的条件及影响物态变化的一些因素。
☆难点: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复习过程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体汽化需要吸热。
(1)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和沸腾的比较: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大大地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或二者兼用。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过程吸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钨等。
如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就是由于灯丝升华的缘故。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过程放热。
自然界中的霜的形成,就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图2 图 3 图3 基础检测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B )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凝华2.如图1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C )3.图2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B )A 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 段是气态D.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4.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 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 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D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5.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D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6.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C )A.沸点低B.密度小C.凝固点低D.比热大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D )A .雾的形成B .露的形成C .冰的形成D .霜的形成 8C )A .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C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D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 .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10.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图3所示的“雾凇”。
中考物理总复习 物态变化
( )
固态(
)( )
液态(
)(
)
气态
三、熔化和凝固
5.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
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熔点 , 晶体熔液凝固时的 6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_______
温度叫做__________ 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四、汽化和液化 蒸发 和_______ 沸腾 。沸腾:液体沸腾的 7 . 汽化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 ______
3.(2013,日照)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4.(2014,临沂)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B.选:根据被测量温度选用
合适的温度计;C.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 ____________ 分度值 ;D.放:玻璃泡与被测物 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E.读:等示数稳定后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不 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与液柱的__________ 上表面 相平;F.记:测量结果由________ 数值 和 _______ 单位 组成。
凝华要____ 放 热。生活中利用升华吸热达到致冷。
1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人 工降雨、电冰箱、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等。
1.(2013,安徽)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考点一:温度及温 度计
变形题三: 变形题三:
热胀冷缩 左 0 会
第12题)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 题 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 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 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 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 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 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
考点二: 考点二:熔化和凝 固
晶体 熔 有固定的熔化 温度(熔点) 温度(熔点) 温度不变 温度不变 吸热 凝 有固定的凝固 温度(凝固点) 温度(凝固点) 固 温度不变 温度不变 放热
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固定的熔化温度 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 吸热 没有固定的凝固 没有固定的凝固 温度。 温度。 温度降低 温度降低 放热
考点一: 考点一:温度及温 度计 基础例题: 基础例题:
判断正误: 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考点一: 考点一:温度及温 度计
变形题一: 变形题一: 1、( 、(2010广东)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 广东) 、( 广东 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 用温度计, 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性质 制成的。 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乙 ;体温计可以离 开被测物体来读数, 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缩口 。
2
温 度 计
种类: 种类:
原理: 原理:
:( )
温
使用前观察: 使用前观察: 度
度 计 的 使 用
2. 温度计的 3.
, 温度计的 温度计的 温度计 , 的 , 温度计
的温度 : 计 : 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 温度计的 的
: 温度计的
量程: ℃ 量程: 35℃~42℃ ℃ 3、体温计 、
考点三: 考点三:汽化和液 化
变形题三: 变形题三: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图13在太阳底下比在阴晾处干得快摊开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图 在太阳底下比在阴晾处干得快摊开 比叠着 快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右图和联系生活实 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 猜想一 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温度 的高低、液体 表面积 的大小和液体表 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 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 相同条件下, 猜想二 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 有关. 发快慢可能还与 物质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 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 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 如图所示 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 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 通过观察图中情 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 景可知 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液体的表面积 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制酒精的 温度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 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 例: 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
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 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摄氏度, 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摄氏度,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摄氏度,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摄氏度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 等份, 它们之间分成 等份 等份代表1摄氏度 摄氏度。 等份代表 摄氏度。 符号用 ℃表示。 表示。
2、蒸发现象 3、沸腾现象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 观察水的沸腾
(1) 实验装置 (2) 实验中注意观察 水的温度变化 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水中气泡的变化 (3)水沸腾前吸热,温度 升高 水沸腾前吸热, 水沸腾前吸热 温度______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______此时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 不变 此时 水中气泡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气泡上升,在上升过程中 上升, 逐渐变大升至水面破裂 (4)液体沸腾的特点: 液体沸腾的特点: 液体沸腾的特点
哈尔滨) 小聪在探究“ (2011哈尔滨)50.(5分)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 哈尔滨 分 小聪在探究 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 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 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 (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 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图像可知: 分析图像可知: 分析图像可知 ①冰的熔点是 ; ②冰的熔化规律是 ; (3)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 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 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
1、都属汽化现象 联系: 联系: 2、都要吸热
考点三: 考点三:汽化和液 化 基础例题: 基础例题:
1、( 、(2010盐城).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 盐城).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 、( 盐城).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 冰变成了水,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熔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需要吸收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液化现象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 填物态变化名称). (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一: 考点一:温度及温 度计
变形题二: 变形题二: 1、(2010.上海 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 、 为节能环保, .上海)为节能环保 国务院规定机关、 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D ) A.14℃ B.18℃ C.22℃ D.26℃ . ℃ . ℃ . ℃ . ℃ 2、(2009.梅州)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 2、(2009.梅州)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的体 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 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 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 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 ℃ 若他的实际体温是 .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B A.36.5℃ B.39.7℃ . ℃ . ℃ C.76.2℃ D.无法读数 . ℃ .
固体分类
冰的熔点是:0℃ 冰的熔点是:0℃
(物质的特性) 物质的特性)
熔点
晶 体: 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固 体
常见晶体: 常见晶体:
海波、 海波、冰、石英、水晶、 石英、水晶、 食盐、 明矾、 食盐、萘、明矾、各种金属 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分度值: 分度值:0.1℃ ℃
注意: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注意: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使用前应将玻璃管内水银甩 回玻璃泡, 回玻璃泡, 2.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 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 就用来测病人的体温, 就用来测病人的体温,读数 只升不降。 只升不降。
考点三: 考点三:汽化和液 化
变形题二: 变形题二: 德州) (2010德州)如图所示为油库里的储油罐,它通体银白, 德州 如图所示为油库里的储油罐,它通体银白, 身形矮胖。 身形矮胖。则: 反射 (1)储油罐“通体银白”是因为浅色比深色能更好的 储油罐“ 储油罐 通体银白” 太阳光。 太阳光。 (2)储油罐旁安装有自动喷头,每到夏天正午,喷头会向 储油罐旁安装有自动喷头, 储油罐旁安装有自动喷头 每到夏天正午, 汽化(或蒸发) 储油罐喷水, 储油罐喷水,这主要是因为水 汽化(或蒸发) 时要吸 可给储油罐降温,以防止油自燃。 热,可给储油罐降温,以防止油自燃。
室外
液化需要放热
考点三: 考点三:汽化和液 化
变形题一: 变形题一: (2010·台州 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 台州)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 台州 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 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D )
(2010常州)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降温系统以缓解 2010常州)烈日炎炎, 常州 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 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 汽化 (填 写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大量的热, 写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 显 降低 .
非晶体: 非晶体
常见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常见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
考点二: 考点二:熔化和凝 固
基础例题: 基础例题:
4 较小
不相同;石蜡是非晶体, 不相同;石蜡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
考点二: 考点二:熔化和凝 固
变形题一: 变形题一:
小一点 使试管内的固体受热均匀
第四章
物态变化中考 总复习
知识清单
(一)温度及温度计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温度概念: 温度概念:
1、温度 、
的物理量
单位: 单位:摄氏度
, 符号:℃ 符号:
37℃读作:________________ ℃读作: 37摄氏度 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