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例1】元旦期间同学们用彩带装饰教室,第一次用去了彩带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第三次又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3.2米,这条彩带原来长多少米?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逆推还原法”解答求彩带的长度问题。
解答时,可以采用“图示法” (如下图)从最后一次剩下的3.2米开始分析和思考:当第二次用后应剩下3.2×2,第一次用后剩下3.2×2×2,所以原来长3.2×2×2×2=25.6(米)。
第一次用去的 第二次用 第三次 剩下去的 用去的 3.2米解答:3.2×2×2×2=25.6(米)答:这条彩带原来长25.6米。
【例2】王阿姨的计算器坏了,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很快地帮她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吗?已知:148×23=3404,那么:1.48×23=( ) 148×2.3=( ) 0.148×23=( )14.8×2.3=( ) 1.48×0.23=( ) 0.148×0.2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解答时,要明确的是这些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就是积的小数点位置不同。
计算时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148×23=3404”算出积,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一定要数清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解答:34.04 340.4 3.404 34.04 0.3404 0.03404【例3】已知12×14=168,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68=( )×(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答小数乘法中因数的小数位数问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课本配套,适合课堂小测、作业布置和知识强化训练)第1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一、填一填。
1. 2.5+2.5+2.5=()×()。
4.8×4=()+()+()+()。
2. 0.57×6的积是()位小数。
3.把15.6的小数点去掉后,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它的()倍。
4.0.52扩大到原来()倍是52。
86缩小到原来的()是0.086。
二、口算。
0.8×4= 2.5×100=0.6×7=0.5×100= 1.3×5= 4.2×3=三、竖式计算我能行。
0.32×6= 4.5×18=32.5×12=四、甜瓜每千克3.2元,奶奶爱吃甜瓜,冬冬为奶奶买了5千克,需要多少钱?五、数学书封面长18.5厘米,宽1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第1单元小数乘法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1)一、填一填。
1. 5.46×0.34的积中有()位小数。
8.04×4.5的积中有()位小数。
2.把7.4×0.6转化成74×6,积扩大为原来的()倍,要得到原来因数的积,小数点应向()移动()。
二、用竖式计算。
3.2×4.3 =5.4×4.5 = 0.28×0.06 =76×8.33= 5.43×0.9= 0.93×3.9=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一条重3.8千克的鱼,50元钱够吗?2.李晓全家乘车去北京旅行,全程300千米,汽车的油箱里有25.2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9.8千米。
中途需要加油吗?第1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一、填一填。
1. 2.5+2.5+2.5=()×()。
4.8×4=()+()+()+()。
2. 0.57×6的积是()位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练习试题-全册

五上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课时练习课时1: 小数乘整数(例1.例2)一、基础练习1..填空: 计算4.84×13时, 先算()×()的积, 再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2.根据28×65=1820,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28×65= 28×6.5= 28×0.065= 2.8×6.5=3.用竖式计算。
0.217×18=0.089×8=二、变式练习1.小红家离学校4千米, 如果她每分钟骑车0.26千米, 14分钟骑了多少千米?三、拓展练习1.在方框里填入1.2.3.4四个不同的数字, 使(1)式的值最大, (2)式的值最小。
(1)□.□×□□(2)□.□×□□2.电梯从1楼到2楼用时4.8秒。
照这样的速度, 从1楼到5楼需要多长时间?课时2: 小数乘小数(例3)一、基础练习1. 12.5和2.3相乘的积有()位小数。
2.口算: 1.8×0.8= 1.6×0.6= 4.7×0.3= 96×0.05=二、变式练习1.填>、<、=7.3○1.2×7.3 0.8×0.8○0.95 5.43×0○5.43 4.9○4.9×0.012.蒙古牛一般体重是0.326吨身高是1.12米。
新培育的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的1.3倍身高约是蒙古牛的1.1倍。
草原红牛的体重、身高各多少三、拓展练习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7.5米, 长是宽的1.2倍,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课时3: 小数乘法(例4)一、基础练习1.根据12×12=144,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0.12=() 0.012×0.012=()2.竖式计算: 0.15×8.06 9.8×0.024 0.28×0.9二、变式练习1.小王家四月份买水果平均每天花费5.6元, 六月份买水果支出是四月份的1.8倍, 六月份买水果的支出是多少?三、拓展练习算一算: 0.0……0084×0.00……0025=()10个0 10个0课时4: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例5)一、基础练习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15.9×8.6 3.8×2.5 1.25×0.024二、变式练习1.小亮的体重是39.4千克, 小明的体重是小亮的1.1倍, 小亮的体重比小明的体重轻多少?三、拓展练习1.一桶油连桶重10.8千克, 卖出一半后, 连桶重5.96千克, 如果每千克油的价格是7.5元, 卖了多少钱?课时5: 积的近似数一、基础练习1.列竖式计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重难点真题练习卷(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5单元简易方程重难点真题练习卷-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2•巴林左旗)如果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个位上的数字是b,那么这个两位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a+b B.10a+b C.10b+a D.ab2.(2021秋•曲阜市期末)当a()时,a2和2a的值相等.A.等于2B.大于1C.小于13.(2022•拱墅区模拟)每个篮球a元,比每个足球便宜10元。
篮球和足球各买一个,共需()元。
A.a﹣10B.a+10C.2a+10D.2a﹣10 4.(2021秋•邱县期末)x的5倍减去16,差是23,求x,下面错误的方程是()A.5x﹣16=23B.5x+23=16C.5x﹣23=165.(2022春•福鼎市期中)小华今年x岁,爸爸比小华大26岁,再过a年后,他们相差()A.x﹣a B.x+26﹣a C.26D.a+266.(2022春•虞城县期末)水果店运来苹果150千克,比运来的梨的2倍多10千克,运来梨多少千克?如果设运来梨x千克,下面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A.2x+10=150B.2x﹣10=150C.x﹣10=150×2D.x+10=150×2 7.(2021秋•越秀区期末)小明a岁时,小方是(a﹣5)岁,过了b年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比小方大b岁B.小方比小明大b岁C.小明比小方小5岁D.小方比小明小5岁8.(2022春•郏县期中)声乐组有23名女生,比男生人数2倍少7人.声乐组有男生多少人?设声乐组有男生x人.下面的方程中错误的是()A.2x﹣7=23B.2x﹣23=7C.2x+7=23D.2x=7+23二.填空题(共6小题)9.(2022春•陈仓区期末)当a=时,(36﹣4a)÷6的结果是0。
10.(2021秋•长寿区期末)欣欣超市进了a个文具盒,平均每天售出b个,卖了4天,还剩个;如果a=185,b=31,那么还剩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难点试题全套(完美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难点试题较复杂的分段计费问题一、我会填。
(每空4分,共28分)1.一辆出租车收费标准是: 4 km以内收费8元。
如果老师坐车的行程是3.5 km,那么老师应给司机()元。
2.市内电话5分钟以内每分钟收费0.29元。
丽丽和住同市区的奶奶通话了4分钟,丽丽这次的电话费是()元。
3.(9-3)×1.5=() 8+(10-4)×2.5=()4.邮局邮寄本埠信函的收费标准是:100 g以内的,每20 g(不足20 g,按20 g计算)收0.8元。
如果强强给本埠的市长寄一封80 g的信函,应付邮费()元;如果强强给本埠的老师寄一封82 g的信函,应付()元的邮费。
5.某地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3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
老师某次通话时间是6分钟,她这次通话的费用列式是()(列综合算式)。
二、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4分,共12分)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计费单位收费标准不超过1小时3元超过1小时部分(不足2元/小时1小时按1小时计算)一辆车在停车场共停了4小时15分,这辆车离开时应该付给停车场多少元停车费?1.这辆车在停车场一共停了4小时15分,根据题目要求,要按()去收费。
A.4小时15分B.4小时C.5小时2.停车的时间超过了1小时,求要付的停车费,下面思路正确的是()。
A.付3元就可以B.只要算出超出1小时部分的收费就可以C.用3元加上超出1小时部分要收的费用3.求一共付多少元停车费,列式正确的是()。
A.3+2 B.3+5×2 C.3+(5-1)×2 三、对比练习。
(每题10分,共20分)1.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采用了以下的电费计算方法。
(1)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5元收费;(2)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
(1)小红家8月份用电96千瓦时,需付电费多少元?(2)小玉家8月份用电116千瓦时,需付电费多少元?2.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3 km以内5元;超过 3 km的部分,每千米 1.2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1 小数乘整数1.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
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4.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1.53 50.350.4 0.11 1. 5.8×3=17.4(元) 2. 1.25×64=80(千克) 3. 0.05×280=14(米)4. 0.48=2×0.24=0.2×2.4=0.02×24=3×0.16=0.3×1.6=0.03×16(答案不唯一)1.2 小数乘小数因数 75 7.5 75 75 0.75 7.5 因数 24 24 2.4 0.24 0.24 0.24 积18000.95×1.25= 0.85×5.4= 5.1×0.843=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少吨?高多少米?五、比一比,填一填。
2.4× = 1.2×=一、180 180 18 0.18 1.8二、1.1875 4.59 4.2993三、3.05×0.4=1.22(千米)四、150×18.7=2805(吨)25.9×3.2=82.88(米)五、7.2 12 3.6 0.48 0.132 0.421.3 积的近似数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最全课后补充练习题(66页精品)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一瓶鲜牛奶含有0.02克维生素E,3瓶鲜牛奶共含有多少克的维生素E?答:3瓶鲜牛奶共含有()克维生素E。
答案提示:0.02×3﹦0.06(克)答:3瓶鲜牛奶共含有(0.06)克维生素E。
解题思路: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我们就要在前面加“0”补足数位。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因为□○□,所以加到12升汽油()往返用。
答案提示:(答案不唯一)60×2÷100=1.21.2×9.3=11.1611.16﹤12答:加到12升汽油够往返用。
解题思路:注意仔细审题,“往返”即为两个“这里到达野生动物园的距离”,因此实际上总路程应为60×2=120千米。
看看120千米是100千米的多少倍,按照这个倍数关系,所需汽油也是9.3相应的倍数。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豆豆家在选购地砖,需要测量出洗手间的地面面积。
他家的洗手间的大小如图,你能帮他算出洗手间的面积吗?答案提示:3.76(m2)答:洗手间的面积为3.76m2。
解题思路:根据图示,洗手间为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的面积即:2.35×1.6=3.76(m2)。
值得注意的是,乘得的结果末尾有0,应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将末尾的0划去。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根据乘积选择算式。
( )×( )=17.28A. 4.2×4.7B. 2.8×8.16C. 3.6×4.8D. 3.6×6.8答案提示:C解题思路:本题采用排除法,首先,根据乘积是两位数,将B选项排除;根据末尾数字是8,将A选项排除;根据整数部分是17,而D选项整数部分相乘已经超过17,将D选项排除,因此C选项为正确答案。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2013年9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1557元。
答:可以兑换人民币()元。
答案提示:16620元解题思路:2700×6.1557=16620.39(元)≈16620(元)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有一个长方形苗圃,长32米,宽为12.5米,每平方米大约有25棵幼苗,这个苗圃大约一共有多少棵幼苗?答:这个苗圃大约一共有()棵幼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后作业练习试题全册

人教版 数学 五年级 上册
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的不同之处: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果有 0,可以根据小 数的性质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 0;而在整数乘法中积末 尾的 0 不能去掉。
人教版 数学 五年级 上册
3.一捆网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 下的一半,第三次用去上一次用剩下的一半后还剩 5.4 m。这捆网线全长多少米?
人教版 数学 五年级 上册
(4)根据 26×14=364,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2.6×14=( 36.4 )
26×1.4=( 36.4 )
260×0.14=( 36.4 ) 2.列竖式计算。
0.026×140=( 3.64 )
2.3×9= 20.7
2 .3 ×2 9 2 0.7
4.08×5= 20.4
1.08×0.5= 0.54 7.5×0.1= 0.75 12.5×0.8= 10 0.3×0.06= 0.018 4.5×0.2= 0.9 0.36×0.5= 0.18
人教版 数学 五年级 上册
1.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图,在计算 4.2×5.6 的过程中,括号里应填( B )。
【解题指导】求爷爷 5 月份锻炼身体所走的路程,用 每天锻炼身体所走的路程乘天数即可。
人教版 数学 五年级 上册
4.爷爷为了锻炼身体,每天从家步行去甘泉溪,往返 3 次;从爷爷家到甘泉溪的距离是 0.85 km。爷爷 5 月 份为锻炼身体行走了多少千米?(仿练教材第 4 页第 3 题)
0.85×2×3×31=158.1(km)
A.×100
B.÷100C.÷10来自(2)35.8×13.3 的积是( B )位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例1】元旦期间同学们用彩带装饰教室,第一次用去了彩带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第三次又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3.2米,这条彩带原来长多少米?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逆推还原法”解答求彩带的长度问题。
解答时,可以采用“图示法” (如下图)从最后一次剩下的3.2米开始分析和思考:当第二次用后应剩下3.2×2,第一次用后剩下3.2×2×2,所以原来长3.2×2×2×2=25.6(米)。
第一次用去的 第二次用 第三次 剩下去的 用去的 3.2米解答:3.2×2×2×2=25.6(米)答:这条彩带原来长25.6米。
【例2】王阿姨的计算器坏了,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很快地帮她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吗?已知:148×23=3404,那么:1.48×23=( ) 148×2.3=( ) 0.148×23=( )14.8×2.3=( ) 1.48×0.23=( ) 0.148×0.2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解答时,要明确的是这些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就是积的小数点位置不同。
计算时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148×23=3404”算出积,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一定要数清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解答:34.04 340.4 3.404 34.04 0.3404 0.03404【例3】已知12×14=168,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68=( )×(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答小数乘法中因数的小数位数问题。
解答时,可以先推测出因数中共有两位小数来分析思考。
情况一:两个因数中都只有一位小数,这个算式是1.68=1.2×1.4;情况二:两个因数中一个是整数,一个是两位小数1.68=0.12×14或1.68=12解答: 1.68=1.2×1.4 1.68=0.12×14【例4】将“4.09×0.88是( )。
A .3.59B .3.6C .3.60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 “四舍五入”法将积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解答时要注意:(1)要检查准确值的计算是否正确;(2)按题目要求保留小数位数;(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时,所求得近似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随意去掉。
解答:C【例5】两个因数的积是75.2,其中的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21,积是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设数法找到规律再运用规律来解答问题。
解答时,可以先设原来的算式是6×8=48,这样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21(也就是缩小2倍),则积扩大到原数的6÷2=3倍,所以积是75.2。
解答:75.2×(6÷2)=225.6【例6】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后是1.6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意义与运用。
解答时想: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所以最大的数采用“四舍法”、最小的数采用“五入法”。
这样可以得出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1.654,最小是1.645。
解答: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1.654,最小是1.645。
【例7】用简便方法计算:2.4×0.29+0.24×7.1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转化法和积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乘法的简算。
解答时,根据积不变的性质把原来的算式 2.4×0.29+0.24×7.1转化为0.24×2.9+0.24×7.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来进行简便运算。
解答:2.4×0.29+0.24×7.1=0.24×2.9+0.24×7.1=0.24×(2.9+7.1)=0.24×10=2.4【例8】在□中填上合适的数字,并在第一个因数中点上小数点。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乘法竖式谜。
解答时,根据得数最后一位为数字6,所以6上面的方框中应该为6,6是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的最后一位的乘积,所以第二个因数的最后一位为数字2;从而可以计算出7后面的方框为数字2,乘积中的第一个方框为数字4;又因为因数中一共有4位小数,所以积中的小数点应从右向左数出四位,然后点上小数点。
解答:要点提示: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不变。
【例9】“水是生命之源”。
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用水量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用水量在规定吨数以内的按基本标准收费,超过月份1月2月3月4月用水量/吨8 10 12 15应缴水费/元16 20 26 35(1)每月用水量的规定吨数是()吨;(2)基本标准是每吨收费()元;(3)超过规定吨数部分的标准是每吨收费()元;(4)如果西西家5月份用水20吨,那么应缴水费()元。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数据分析和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本题没有给出收费标准,只是提供了两组数据(1~4月份的用水吨数及相应的应缴水费钱数),需要从数据中进行尝试和推算,分析出每月用水量的规定吨数、基本收费标准和超过部分的收费标准,然后再来分段计算,解决西西家5月份应缴水费的问题。
从给出的数据中可以得出: 3月份用了12吨水,水费是26元,2月份用水10吨,水费是20元,于是可以得出每月规定的用水吨数应是10吨,每吨水费是2元,超过部分每吨水费3元,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1)10 (2)2 (3)3 (4)50计费单位收费标准4 km及以内10元4 km以上~15 km每千米1.2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15 km以上部分每千米1.6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小数乘法解答“分段付费”问题。
解答时要注意理解收费标准时也要强调两点:(1)分段计费;(2)一定路程以上,不足1 km,按1 km计算(即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
乘客要乘出租车去50 km处的某地(中途不换车),这样路途分三段:4km 以内、4 km以上~15 km、15 km以上三部分,然后列式计算解答即可。
解答:10+1.2×(15-4)+1.6×(50-15)=79.2(元)答:这位乘客应付车费79.2元。
【例11】已知○+△=2.8,求(○+△)×1.2的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整体代换的方法解答有关含有符号的算式的乘积问题。
解答时,把○+△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用 2.8代替○+△,然后计算出2.8与1.2的积即可。
解答:(○+△)×1.2=2.8×1.2=3.36【例12】有趣的算式。
(1)算式33.333×33.333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是多少?(2)算式333.33×333.33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是多少?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积不变的规律和乘法分配律。
解答时,注意利用转化思想把算式变形为积相等的乘法算式。
(1)将算式33.333×33.333变形为99.999×11.111,再变形为(100-0.001)×11.111,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
(2)将算式333.33×333.33变形为999.99×111.11,再变形为(1000-0.01)×111.11,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1)33.333×33.333=99.999×11.111=(100-0.001)×11.111 =100×11.111-0.001×11.111=1111.1-0.011111=1111.088889答:算式33.333×33.333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是1111。
(2)333.33×333.33=999.99×111.11=(1000-0.01)×111.11 =1000×111.11-0.01×111.11=111110-1.1111=111108.8889答:算式333.33×333.33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是111108。
第二单元位置【例1】如果电影票上的“6排8号”用数对记作(8, 6),那么“21排11号”记作(,),(7,9)表示电影院的位置是()排()号。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类推和对应的方法解答电影票上的几排几号与第几行第几列相对应问题。
6排表示第6行,8号表示第8列,因此要将电影票上的数据转化为数对的列数和行数,再来表示。
(7,9)表示第7列、第9行,转化成电影票上的描述就是9排7号。
解答:11 21 9 7【例2】破译密码。
下面是一张密码图,其中隐藏着一句话,先按照数对在密码图中找出相对应的字母,依次写在横线上就可以破译了。
(1,2)(3,3)(6,2)(2,2)(6,4)(1,4)(1,3)(6,4)(6,3)解析:由(1,2)得到字母W,类似的(3,3)O,(6,2)H,(2,2)E,(6,4)N,(1,4)B,(1,3)A,(6,4)N,(6,3)G,即字母是W、O、H、E、N、B、A、N、G组成拼音是:WO HEN BANG,意思是“我很棒”。
解答:组成拼音是:WO HEN BANG,意思是“我很棒”。
【例3】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 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腰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判断三角形形状。
解答时根据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进行判断。
利用方格图将A、B、C的位置标记出来,顺次连接即可得出三角形ABC(如图所示):根据方格图可以得出AB⊥BC,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而两条直角边不等长,因此不是等腰三角形。
解答:C【例4】在方格图上X点(a,b)向上平移两格到了Y点,那么Y点的数对是()A、(a+2,b)B、(a ,b+2)C、(a+2,b+2)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点平移后的位置确定,解答时先明确的是:点上下平移,列数不变;点左右平移,行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