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重点学习学习教案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一)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一)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是为了让青年学生认识到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从而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
本教案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观察反思毒品对人的伤害
1.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毒品的种类、构成以及对人的危害。
2. 观看宣传片,了解毒品滥用后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破坏。
3. 施加学生的反应和感受,让他们就如何预防毒品向家人和朋友提出建议。
二、认识并预防艾滋病危害
1. 通过讲座,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预防方案。
2. 在家庭、社区中学习如何协助感染艾滋病的亲友,并尽力避免道德背离,避免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挤。
3. 组织志愿者团队,为感染者提供可靠的帮助和关心。
三、社区反毒防艾宣传工作
1. 观看社区反毒防艾宣传视频,了解互相帮助对经济、身体和心理造成的损害。
2. 参加社区反毒防艾宣传主题活动,了解社区对毒品滥用和艾滋病感染具有的风险。
3. 分析社区信息,讨论针对毒品滥用和艾滋病感染的防治对策,撰写防治论文或寻找社区合作机会。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学生将会深刻认识到毒品和艾滋病对人的危害,
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从而实现来化解一些矛盾。
同时,学生也将会逐渐形成反对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积极参与社区宣传,做好预防工作,让社会充满阳光、积极和向上的力量。
主题班会: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如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手术器械、牙科器械、刺青等,皆有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
此外,血液传播还包括输血、血制品、器官移植等途径。
3、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孕妇妊娠期、分娩过程和哺乳期传播给新生儿。
如果母亲感染艾滋病病毒,新生儿也有可能被感染。
(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还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
艾滋病病人在生活中受到歧视和排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的限制。
一些患者因为缺乏正确的医疗知识和保健知识,在生活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从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
此外,艾滋病患者在生活中还面临着很多心理和社会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四)、如何预防艾滋病
1、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保持良好的卫生惯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避免使用他人的牙刷、剃须刀等个人
用品。
在性行为中要使用安全套,避免不洁性行为。
2、拒绝毒品
毒品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要拒绝毒品,不要尝
试吸毒,不要与吸毒者交往,避免接触感染毒品。
3、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去正规医院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艾滋病和其他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五)、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径的顾虑
很多人对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存在一些误解和顾虑,这些顾
虑往往会导致人们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要通过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消除这些顾虑,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教学总结】。
小学禁毒防艾教案

小学禁毒防艾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禁毒防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和危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拒绝毒品和不良行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教学内容:1.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3. 拒绝毒品和不良行为的技巧和策略4.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方法和技能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健康知识,提出“毒品”和“艾滋病”这两个词,询问学生对它们的了解程度。
认知: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并记录在白板上。
3. 教师进行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简要讲解,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和危害,同时强调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性。
探究:4.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的禁毒宣传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5. 分组讨论:将学生继续分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并记录在白板上。
6. 教师进行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简要讲解,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调正确的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实践:7.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拒绝毒品和不良行为的场景,让他们学会正确拒绝和保护自己。
8.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角色扮演情景,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总结:9. 教师进行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拒绝毒品和不良行为的重要性,以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
拓展:10.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讨论禁毒和防艾的重要性,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承诺。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评估他们对禁毒和防艾知识的理解和态度。
教学资源:1. 禁毒宣传视频2. 白板和白板笔3. 角色扮演道具(可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禁毒和防艾知识。
四年级小学禁毒防艾教案

四年级小学禁毒防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的影响。
2. 防范:如何识别,如何拒绝的诱惑。
3.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5.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模拟应对诱惑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4.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和艾滋病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和艾滋病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防范和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掌握情况。
3. 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改善。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安排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危害、防范、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内容的课件。
2. 视频资料:关于和艾滋病的宣传视频。
3. 情景剧本:用于模拟应对诱惑的场景。
4. 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七、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课件介绍的危害,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2. 讲解危害:详细讲解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的影响。
3. 防范:讲解如何识别,如何拒绝的诱惑。
4. 介绍艾滋病: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5. 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的良好生活习惯。
八、教学活动1. 观看危害宣传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的认识和防范方法。
3. 举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模拟应对诱惑的场景。
4.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和艾滋病的认识。
5. 开展禁毒防艾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了解戒毒人员的经历,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防艾)【范本模板】

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五(1)班教师:杨丽萍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
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4、分析材料。
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
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
“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
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
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
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
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
四年级小学禁毒防艾教案

四年级小学禁毒防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 的种类:传统和新型。
3. 防范:如何拒绝的诱惑。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和艾滋病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拒绝的诱惑,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4. 观看视频:播放有关禁毒防艾的宣传片,增强学生的认知。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的危害。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的危害、种类以及防范方法。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的认识和防范经验。
4. 讲解:教师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禁毒防艾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的危害,共同制定防范措施。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的作文。
3. 学生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爱学生。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和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家庭教育的开展情况。
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点评,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拒绝的策略:如何坚定拒绝的技巧和心理建设。
2. 青少年滥用的情况:分析青少年易受侵害的原因。
3. 心理健康与: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4. 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道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七、教学方法1.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应对诱惑的场景。
2. 小组竞赛:设置有关禁毒知识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视频讲解:播放专家讲座或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的关系。
4. 讨论互动:分组讨论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的法律后果。
小学禁毒防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 的种类:常见的识别和特点。
3. 防范:如何拒绝的诱惑。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的危害。
2. 讲解:详细介绍的危害、种类以及防范方法。
3. 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5. 总结:强调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的认识程度:通过测试、提问等方式评估。
2. 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掌握:通过测试、互动等方式评估。
3. 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是否抵制、是否注重个人卫生等。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展示的危害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 测试题、小组讨论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 安全套、宣传资料:用于讲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视频等资料,向学生讲解的危害和种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拒绝的诱惑,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模拟诱惑的场景,展示如何拒绝。
4. 知识问答:教师提出关于和艾滋病的问题,学生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艾滋病的知识。
2. 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互动性。
3. 情景模拟法:学生通过表演情景剧,身临其境地感受诱惑,增强防范意识。
4.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难点1. 危害的认识:让学生深刻理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 拒绝的方法:培养学生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定拒绝的能力。
毒品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毒品防艾主题班会教案目标- 增强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提高对毒品的防范意识。
- 传授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促进艾滋病预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时间安排1. 主题介绍和讨论(10分钟)- 引起学生对毒品和艾滋病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毒品的危害和防范(15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和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毒品对身体和社会的危害,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方法。
3.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20分钟)- 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4. 个人故事分享(15分钟)- 邀请一个康复成功的毒品戒治者或艾滋病携带者分享个人故事,以亲身经历感染学生的心。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回顾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整理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让学生反思对毒品和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方法- 问题导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 多媒体教学:使用案例分析、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示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和防范知识。
- 实践体验:通过个人故事分享,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感受,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 反思引导:帮助学生对班会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增强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教学评估- 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讨论程度。
- 学生对案例分析和个人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 学生在总结和反思环节的表现。
注意事项- 使用合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不增加学生对毒品和艾滋病的好奇心和手段。
- 保证班会内容的严肃性和教学效果,杜绝危险行为的模仿。
- 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对个人故事分享者保密。
-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景洪市勐罕镇中心小学
主讲班级
活动时间年月日活动地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视频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1
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
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
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
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 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
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
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
(3----6 年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