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玩沙活动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玩沙池一个,大小适中,便于幼儿挖池塘。
2. 挖沙工具:小铲子、小桶、小筛子等。
3. 辅助材料:水壶、水、塑料桶、绳子等。
4. 安全提示牌、遮阳伞、防蚊虫用品等。
三、活动过程:1. 组织幼儿排队,前往玩沙池。
2. 教师向幼儿讲解活动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挖池塘的地点。
4.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挖沙技巧,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 幼儿用挖沙工具挖出池塘,用水壶浇水,使池塘充满水。
6.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池塘的变化,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进行创意玩耍。
四、活动结束:1. 教师组织幼儿清理玩沙池,收拾工具。
2. 幼儿互评、自评,分享活动收获。
3.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环保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附近的安全地点进行挖沙活动。
2. 主题延伸:开展“爱护水资源”主题活动,教育幼儿珍惜水资源。
3.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其他区域设置类似的活动,如挖沙池、浇水等,让更多幼儿参与。
4. 作品展示:组织幼儿展示他们的挖沙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玩沙池和挖沙工具,并确保玩沙池的环境安全、卫生。
2. 活动引导:教师向幼儿介绍挖沙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挖池塘。
引导幼儿观察池塘的特点,如水循环、生物栖息等。
3. 活动进行: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组队,开始挖池塘。
在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4. 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时,教师组织幼儿清理玩沙池,并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环保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安全与卫生注意事项:1. 确保玩沙池的环境安全,无尖锐物品、毒虫等危险因素。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材第四章《小小建筑师》,详细内容为利用沙子进行创造性游戏,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孩子们体验合作、想象和创造的过程。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挖池塘”,引导孩子们在沙池中挖出各种形状的池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创编。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池塘的基本形状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在挖池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有意义的角色扮演和故事创编。
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挖池塘的基本技巧,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池、小铲子、小桶、模型池塘、故事卡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沙池、小铲子、小桶、模型池塘、故事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孩子们观察真实的池塘图片,引导他们说出池塘的形状、特点。
(2)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见过或想象中的池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沙子挖出一个漂亮的池塘,讲解挖池塘的技巧。
(2)引导孩子们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独特的池塘,并展示给大家。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孩子们按照分组,开始挖池塘。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鼓励和表扬。
4. 角色扮演和故事创编(10分钟)(2)教师引导孩子们根据角色扮演,创编有趣的故事。
(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挖池塘》2. 内容:(1)池塘的形状和特点(2)挖池塘的技巧(3)角色扮演和故事创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关于池塘的故事。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挖池塘的工具和技巧,知道沙子的特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沙子,以及合作搭建沙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玩沙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挖池塘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挖沙工具(小铲子、小桶、小勺等)、积木、水桶、水壶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沙坑、安全的环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沙坑,引发幼儿对挖池塘的兴趣。
2. 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幼儿注意挖掘过程中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的手,不要离水太近,防止弄湿衣服。
3. 示范挖掘技巧: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挖沙工具挖掘沙子,教给幼儿正确的挖掘方法和姿势。
4. 幼儿自主挖掘: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挖沙工具,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开始挖掘沙子。
5. 合作搭建沙池:幼儿将挖出的沙子搬运到一起,合作搭建一个沙池。
6. 创意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积木、水桶等物品装饰沙池,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挖池塘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点评: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附近的安全沙坑进行挖沙活动。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沙坑区域增加更多挖沙工具和装饰物品,丰富幼儿的玩沙体验。
3. 主题延伸:开展“海洋世界”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海洋生物,将挖沙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六、活动步骤: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沙坑,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挖出一个池塘。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挖沙工具,讲解挖掘技巧,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挖沙工具,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开始挖掘沙子。
4. 教师引导幼儿将挖出的沙子搬运到一起,合作搭建沙池。
5. 幼儿利用积木、水桶等物品装饰沙池,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搭建。
6. 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参观,交流分享各自挖池塘的过程和感受。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材第四章《玩沙乐趣多》,详细内容为“挖池塘”。
通过该活动,让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池塘的基本特征,知道池塘是由水、泥土和生物等组成的。
2. 培养幼儿在玩沙过程中,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池塘的特征,并能用沙子表现出池塘的形状。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玩沙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盘、小铲子、小桶、水、泥土、植物模型等。
学具:每组一套沙盘、小铲子、小桶、水、泥土、植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附近的池塘,让幼儿了解池塘的基本特征,引导幼儿观察池塘里的水、泥土和生物等。
2. 例题讲解(5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挖池塘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每组幼儿用小铲子、小桶挖出池塘的形状。
(2)将水倒入池塘,使池塘变得湿润。
(3)在池塘边缘添加泥土,模拟泥土岸。
(4)在池塘里放置植物模型,营造生态环境。
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挖池塘的过程和感受。
5. 清理与整理(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清理沙盘,整理学具。
六、板书设计1. 池塘的基本特征:水、泥土、生物等。
2. 挖池塘步骤:挖出形状、加水、加泥土、放置植物模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附近的池塘,画出心中的池塘。
2. 答案:幼儿作品,以创意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池塘特点,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后续活动中,可以增加其他自然景观的制作,如小桥、流水等,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精品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精品教案《挖池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材第五章《小小建筑师》,详细内容围绕“挖池塘”这一主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解和体验自然环境中池塘形成和作用,同时锻炼他们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池塘基本概念,知道池塘在大自然中作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池塘作用,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动手实践,掌握挖池塘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铲子、小桶、模型池塘、图片、视频等。
2. 学具:沙子、水、小石头、植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解池塘在大自然中美丽景色,引发他们对挖池塘兴趣。
2. 讲解示范:向幼儿介绍挖池塘基本步骤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沙子、水、小石头等材料,让他们动手实践挖池塘。
4. 互动交流: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心得和经验。
5. 例题讲解:针对幼儿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6.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指导下,尝试独立完成挖池塘任务。
六、板书设计1. 《挖池塘》2. 内容:(1)池塘基本概念(2)池塘作用(3)挖池塘步骤和技巧(4)小组合作与沟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家里容器和沙子,尝试挖一个小池塘,并观察记录池塘变化。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动手操作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课后解其他自然景观,如湖泊、河流等,培养他们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情感。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挖小河、堆小山等,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池塘作用,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

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活动名称: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活动对象:幼儿园小班(3-4岁)混龄幼儿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沙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1.应提前准备好沙箱,沙子和一些挖掘工具如铲子,铁锹等。
2.准备一些装水的容器和水桶。
3.提前准备好可移植的植物,如水仙、草莓、小玉米等。
4.准备好一些小动物及植物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活动内容及步骤:1.导入环节(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上次一起挖沙的经历,通过回忆激发幼儿对沙子的兴趣,并提出这次将要挖一个美丽的池塘。
2.认识池塘(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池塘的短视频或展示图片,给幼儿介绍池塘里有什么,哪些小动物和植物生活在池塘中。
并与幼儿一起讨论池塘的特点和作用。
3.准备挖池塘(10分钟)为幼儿分发挖掘工具,引导他们选择工具并告诉他们正确的使用方法。
然后指导幼儿在沙箱中挖掘出一个池塘的形状。
4.植入活动(1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池塘水生植物的短视频或展示图片,给幼儿介绍池塘中的水生植物。
然后引导幼儿在挖好的池塘里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仙、草莓或小玉米等。
5.培养观察能力(10分钟)引导幼儿观察种植后的水生植物,提问幼儿植物怎样生长,它们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6.制作池塘小动物(15分钟)为幼儿提供一些池塘小动物的图片和卡纸,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用工具将卡纸剪下来并装饰,制作出立体的小动物。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小动物。
7.合作与分享(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共同完成一只大一点的池塘小动物。
引导幼儿在小组中合作,讨论要制作的池塘小动物的样式和颜色,并共同完成制作。
然后鼓励幼儿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8.总结评价(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池塘小动物和挖好的池塘,引导幼儿回顾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评价。
小班混龄玩沙挖池塘教案

小班混龄玩沙挖池塘教案1、小班混龄玩沙挖池塘教案活动目标:1.学会协调使用各种沙具和挖沙坑手眼。
2、初步体验将沙和水有利结合,使玩沙活动更富情趣。
3、培养幼儿分工合作,以大带小的团体协作精神,感受接近大自然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一次性台布六条、水桶四个、废品制作的洒水壶若干个;各种塑料玩具(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等);活动前收集(小草、落叶、枝条若干);大场地沙池一块。
2、布置场地:将“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等”塑料玩具散放于沙池的各个地方。
活动过程:(一)活动前的“热身运动”1、教师将幼儿带到沙池边,观看沙池。
引导幼儿谈话:“哇!今天我们的沙池里来了好多的小客人,他们是谁呀?”幼儿答:“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
”师:“我们下去和他们一起玩好吗?”(调起幼儿的积极性后)教师请幼儿做好进入沙池的准备。
(脱鞋袜、卷袖口与裤口)2、进入沙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学沙池里的小动物:我学小鸭摇摇摆、我学小鱼游呀游、我学青蛙跳跳跳、我学螃蟹横着走、我学乌龟爬呀爬,爬呀爬,爬呀爬,爬到妈妈身边来(请小朋友爬到老师身边集中)。
(二)引题让幼儿产生兴趣1、师:“今天小动物们和你们玩得可开心啦!可是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他们是住在哪里的吗?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开始自由讨论)。
2、小结:哦,原来它们的家在水里,那我们今天就在沙池里,给它们安一个家吧!来进行“挖池塘”好吗?(三)教师讲解活动玩法和要求玩法:先请幼儿在沙池里挖一个大坑作池塘,接着将挖好后将一次性台布铺在池塘底部(防止水很快渗入沙里);再把“池塘”灌满水,然后将各种玩具放进“池塘”,最后在完成的作品加上一些装饰。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1、两位老师协商以大带小原则,分别将中班小班幼儿分成六组。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的情况,指导他们进行分工合作活动,中小班幼儿一起合作挖沙坑;中班幼儿进行铺池塘、运水灌水;小班幼儿进行找、送小动物进池塘等。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材,活动章节为《大自然的朋友》。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沙土、了解沙土的特性、学习挖池塘的方法以及观察沙土中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沙土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2. 帮助幼儿了解沙土的特性和挖池塘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和交流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挖池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让幼儿观察沙土中的生物,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分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土、塑料桶、小铲子、小碗、放大镜、记录本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沙土盆、小铲子、小碗、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沙土场地,让幼儿自由玩耍,感受沙土的乐趣。
2. 认识沙土:向幼儿介绍沙土的颜色、质地等特性,让幼儿触摸沙土,感受沙土的触感。
3. 学习挖池塘:示范如何挖池塘,讲解挖池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幼儿分组进行挖池塘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观察沙土中的生物: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沙土中的生物,如蚂蚁、蚯蚓等。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生物。
5. 分享与交流: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挖池塘经验和观察到的生物,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沙土的特性2. 挖池塘的方法3. 沙土中的生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在户外挖一个池塘,并观察池塘中的生物。
2. 答案:幼儿与家长一起挖池塘的过程、观察到的生物以及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对沙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挖池塘和观察生物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部分幼儿在交流分享时显得较为内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2. 拓展延伸:下一节活动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沙土作品创作,让幼儿发挥创意,用沙土制作各种动物、植物等形象,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
温州五幼中小班陈跃南董美灵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玩沙工具,手眼协调地挖沙坑。
2、初步体验将沙和水有利结合,使玩沙活动更富情趣。
3、培养幼儿分工合作,以大带小的团体协作精神,感受接近大自然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台布六条、水桶四个、废品制作的洒水壶若干个;各种塑料玩具(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等);活动前收集(小草、落叶、枝条若干);大场地沙池一块。
2、布置场地:将“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等”塑料玩具散放于沙池的各个地方。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的“热身运动”
1、教师将幼儿带到沙池边,观看沙池。
引导幼儿谈话:“哇!今天我们的沙池里来了好多的小客人,他们是谁呀?”幼儿答:“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
”师:“我们下去和他们一起玩好吗?”(调起幼儿的积极性后)教师请幼儿做好进入沙池的准备。
(脱鞋袜、卷袖口与裤口)
2、进入沙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学沙池里的小动物:我学小鸭摇摇摆、我学小鱼游呀游、我学青蛙跳跳跳、我学螃蟹横着走、我学乌龟爬呀爬,爬呀爬,爬呀爬,爬到妈妈身边来(请小朋友爬到老师身边集中)。
(二)引题让幼儿产生兴趣
1、师:“今天小动物们和你们玩得可开心啦!可是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他们是住在哪里的吗?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开始自由讨论)。
2、小结:哦,原来它们的家在水里,那我们今天就在沙池里,给它们安一个家吧!来进行“挖池塘”好吗?
(三)教师讲解活动玩法和要求
玩法:先请幼儿在沙池里挖一个大坑作池塘,接着将挖好后将一次性台布铺在池塘底部(防止水很快渗入沙里);再把“池塘”灌满水,然后将各种玩具放进“池塘”,最后在完成的作品加上一些装饰。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两位老师协商以大带小原则,分别将中班小班幼儿分成六组。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的情况,指导他们进行分工合作活动,中小班幼儿一起合作挖沙坑;中班幼儿进行铺池塘、运水灌水;小班幼儿进行找、送小动物进池塘等。
3、活动时,提醒幼儿不要将沙弄到眼睛或鼻子等五官部位,要注意他人的
安全和卫生,懂得照顾小班幼儿。
4、教师点评活动情况,让幼儿相互欣赏各种各样的“池塘”作品。
活动结束:
1、师幼一起整理玩沙工具和玩沙场地的卫生。
2、帮助幼儿做好清洗手脚,穿好鞋袜的工作。
教案温馨提示:
三岁看大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幼儿的成长很重要。
作为幼儿老师一定要重视幼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