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合集下载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和国内生产总值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国民总收入(GNI),即过去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GNI):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两者不同之处:(1)国民总收入(GNI)=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2)国民总收入(GNI)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例题1·多选题】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

A.价值形态B.收入形态C.产品形态D.支出形态E.实物形态『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例题2·单选题】(2011年)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D.国内生产总值仅具有价值形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不同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国民总收入。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掌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

【例题·多选题】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 )。

A.支出法B.生产法C.市场价格法D.不变价格法E.收入法『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

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

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增长。

这些模型旨在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推动因素以及对经济体整体产出和生产率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

一、古典增长模型古典增长模型又称为劳动增长模型,是最早的一种增长模型。

该模型假设经济增长主要由人口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增加所驱动。

其核心假设是,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民经济总体产出也会相应增加。

这一模型最早由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提出,并在其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得到详细阐述。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对古典增长模型的改进和扩展。

该模型引入了资本积累的概念,认为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古典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解释为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该模型中,资本积累通过提高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新古典增长模型主要由罗伯特·索洛等经济学家提出。

三、内生增长模型与古典和新古典增长模型不同,内生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而不是外部因素。

该模型将创新、研发和教育等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的考虑范畴。

内生增长模型认为,通过增加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经济体可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这一模型由保罗·罗默和罗默共同开发提出。

四、扩散增长模型扩散增长模型强调技术进步的传播和扩散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该模型认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技术进步可以通过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员流动等途径进行传递和扩散,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

扩散增长模型主要由保罗·罗默等经济学家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五、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和拓展。

该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传统模型所能解释的范畴。

新增长理论强调创新、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来促进经济增长。

重庆大学苏素经济学第二章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考研课件)

重庆大学苏素经济学第二章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考研课件)

C
C=C0+c· Y
C0
o
Y
平均消费倾向APC=C/Y
宏观经济学 苏素 重庆大学
APC=1 收入=消费, 储蓄为0 APC>1,消费>收入。 储蓄为负 APC<1,消费<收入, 储蓄大于0
国民经济核算与决定19
宏观经济学 苏素 重庆大学
国民经济核算与决定20
消费与收入相关
宏观经济学 苏素 重庆大学
消费和储蓄曲线之和等于45°线:Y=C+S
C,S
C=C(Y)
S=S(Y) 0 45 B
宏观经济学 苏素 重庆大学
Y
国民经济核算与决定30
二、 投资函数(Investment Function) (一)投资(Investment)
投资是指资本存量的增加,即社会实际资本
的增加,包括企业厂房,设备与存货的增加 ,以及私人住宅等建筑物的增加。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投资反映为资本品的形 成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是经济中的注 入量。 在两部门经济中,投资由储蓄转换而成。
国民经济核算与决定17
线性消费函数
当MPC=c时,为线性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 C=C0+cY(C0>1, 0<c<1) 其中C0为自发消费,与收入无关 cY为引致消费,与收入相关; c为线性边际消费倾向。 P326,我国消费函数的实证估计。

宏观经济学 苏素 重庆大学 国民经济核算与决定18
25,850
26,600 27,240 27,830 28,360
+150
+400 +760 +1,170 +1,640
国民经济核算与决定24

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

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

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的过程,其关键是理解和应用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和预测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因、机制和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导,实现可持续、稳定和全面的经济发展。

1.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最为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之一,它主要侧重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合理配置以及技术进步的推动。

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可以预测和解释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

2. 瓦尔拉斯增长模型瓦尔拉斯增长模型是一种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型,它强调了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该模型通过分析生产、消费和投资的关系,研究经济的长期均衡状况。

瓦尔拉斯增长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供需失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为政府决策提供调控建议。

3. 汉森增长模型汉森增长模型是一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型。

该模型主要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将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创建和积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汉森增长模型通过研究技术进步、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4. 孤岛模型孤岛模型是一种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的简化模型,它假设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忽略了国际贸易和跨国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该模型主要关注国内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储蓄率、产出率等指标对经济增长进行预测。

孤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机制和规律。

总结: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是理解和应用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模型强调不同的因素和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新古典增长模型、瓦尔拉斯增长模型、汉森增长模型和孤岛模型等都能够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视角和分析框架,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预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结合多个经济增长模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变量的影响,准确把握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机会和挑战。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r
亦反是。
r1
结论: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 r0
右移。反之亦反是。
引申: i、g、x使IS右移,y
增加,称为“注入”;相 P 反,s、t、m使IS左移,y P0
减少,称为“漏出”。
E1 E0
IS0 IS1
Y0 Y1
Y
E0
E1
AD0 AD1
20
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
r
前提: P不变,M变动
∵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 速或立即自行调剂, 使得实际工资(W/P)总处 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
实际工资(W/P)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 ∵古典学派一般研究事物的长期状态, 而在长
期中, 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 的时间来进行调整的。
40
四、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0
国际替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它国家生产的 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 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 国居民则会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 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
P↑→本国商品相对昂贵,外国商品相对
便宜 →出口↓,进口↑
企业将选择一个就业水平
N0, 使劳动的边际产出等 y
于实际工资, 此时, 利润最
大。
利润
企业就业低于N0时, 劳动
的边际产品就将超过实际
工资, 因而存在着增加利 润的机会。反之, 利润会
O N0
减少。
Pf (N,K )
工资 总额WN
N
29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W
Nd Nd (
表示劳动需求量

简单的keynes宏观经济模型

简单的keynes宏观经济模型
G1 > G0 G = G1 - G0 y = Y1- Y0 = [ + I + G1 + (Tr-To)] /(1-)
- [ + I + G0 + (Tr-To) /(1-) = G /(1-)
Kg= Y /G = 1 /(1-) = Ki
AD
AD=Y
AD1
AD0 G y
G
y Ao
Y1 Y2
Y
Y = [1/(1- )] G > G
均衡条件: AD = Y C + I + G = C + S + Tn I + G = S + Tn
4. 税收为定量税时,均衡国民收 入如何决定
T = T0 Y = AD = + (Y + Tr - T0 ) + I + G
=A+ Y
A = [ + I + G + (Tr - T0) + Y
AD = A + Y
2.Tr变化时,BS如何变化?
BS = -{(1-)/[1- (1-t)]}Tr < 0
3. t变化时,BS如何变化?
BS = {(1- )/[1- (1- t2)]} t Y1 >0
E点左侧 C>Y S<0
E点右側 C<Y S>0
E点 C=Y S=0
C,S
E
C=+y
45 -
S=-+(1-)y
Y
APC + APS = 1
1 = (C+S)/Y = C/Y + S/Y = APC + APS

宏观经济学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

宏观经济学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

宏观经济学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随着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宏观经济学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也在不断演进。

从传统的货币理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模型,这些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运作、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等现象。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个宏观经济学中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

一、货币供应模型货币供应模型是研究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

该模型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到实际经济变量,如通货膨胀、产出和利率等。

其中,最著名的货币供应模型莫过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他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个人的财富偏好、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等因素。

二、利率模型利率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金融模型。

它主要关注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利率对投资、消费和储蓄等行为的影响。

利率模型包括许多具体理论,如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等。

这些理论揭示了利率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波动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金融市场模型金融市场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研究金融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影响的模型。

这些模型主要包括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理论和风险管理模型等。

其中,最著名的资产定价模型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它用于估算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金融市场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现象,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冲击等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四、DSGE模型DSGE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一种流行的模型,用于描述和预测经济波动。

DSGE模型将微观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和政府)的行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从而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规律。

DSGE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用于研究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货币政策和金融冲击等。

五、金融周期模型金融周期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用于描述金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该模型认为,金融市场的波动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参与者行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

简述宏观环境的pest模型

简述宏观环境的pest模型

简述宏观环境的pest模型
PEST模型是一种分析宏观环境的方法,主要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稳定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态度、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等。

2.经济环境:涉及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经济形势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微观经济因素。

3.社会文化环境:主要考察人口结构、教育水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社会因素,以及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4.技术环境:分析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PEST模型分析宏观环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从而制定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变量
• 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模 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经济变量(来自经济 外部的经济决定因素)。如:经济政策、 战争、国外经济状况、人口增长及其它。 在分析时视为给定值。 • 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 模型中相关影响的变量。分析时为变动值。
国民经济
可支配收入、消费和储蓄
(1) 可支配收入 (2) 消费 (3 ) 储蓄
A B
24,000 25,000
24,110 25,000
-110 0
C
D E F G
26,000
27,000 28,000 29,000 30,000
25,850
26,600 27,240 27,830 28,360
+150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一)消费(Consumption)
消费:反映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 买。 注意区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消 费概念的差异. 消费是GDP中比重最大的部分。 消费的主要构成: 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家 庭 预 算 开 支 的 一 般 模 式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
消费函数的斜率是MPC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不同的收入水平下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线性消费函数
• • • • • • 当MPC=c时,为线性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 C=C0+cY(C0>1, 0<c<1) 其中C0为自发消费,与收入无关 cY为引致消费,与收入相关; c为线性边际消费倾向。 P326,我国消费函数的实证估计。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消费与储蓄
Y=C+S
PC=
O
S=S0+s Y
Y
S 为什么储蓄?
0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美国近年来个人储蓄率的下降
战后储蓄率低 最高约9% 近年再至4-5%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美国近年来个人储蓄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 • • • 社会保障体系 资本市场 收入的缓慢增长 其它原因:高税率、人口老龄化等。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主要内容
一、消费与储蓄 二、投资函数 三、经济流量循环模型 四、总支出曲线的变动 五、乘数原理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一、消费和储蓄
• (一)消费 • 1、消费 • 2、消费的决定因素 • 3、消费函数 • 4、边际消费倾向 • (二)储蓄 • 1、储蓄 • 2、储蓄的决定因素 • 3、边际储蓄倾向 • 4、储蓄函数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3、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的图形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4、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 消费对收入边际变动,即当可支配收入 每增加1个单位时所增加的消费量。 dC • MPC=
dY
c
• 一般:0 <MPC <1。
宏观经济学 苏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C
C=C0+c· Y
C0
o
Y
平均消费倾向APC=C/Y 宏观经济学 苏
APC=1 收入=消费, 储蓄为0 APC>1,消费>收入。 储蓄为负 APC<1,消费<收入, 储蓄大于0
国民经济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消费与收入相关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二) 储蓄(SAVE)
+400 +760 +1,170 +1,640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MPS:储蓄对可支配收入的边际变化。 边际储蓄倾向 MPS=dS/dY 储蓄函数 S=S0+sY S0为自发储蓄(一般为负值),与收入无 关,sY为引致储蓄,与收入有关。 • 平均储蓄倾向APS=S/Y:储蓄率 • • • •
• 储蓄:狭义,家庭部门可支配收入减 消费。 • S=S(Y)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
项目 1996年金额 (10亿美元)
个人收入
减:个人纳税
6,450
864
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减:个人消费支出
5,586
5,314
等于:个人储蓄
备注: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
272
4.9
宏观经济学 苏
消费的主要构成(美国, 1996年)
消费的种类 耐用品 汽车 家用设备 其它 非耐用品 食品 服装 能源 其它 服务 住房 家务开支 交通 医疗保健 其它 个人消费支出 779 310 205 816 865 772 264 133 375 2,974 58 253 254 125 1,545 30 消费种类的价值 632 占总额的百分比 12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货币
支出和税收
产出 (实际GDP)
总需求
就业与失业 总需求与总供 给的相互作用
其它因素
成本
价格与通货 膨胀
总供给
外贸…
潜在产出
资本、劳动、 技术
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简单的宏观经济决定模型 --简单的Keynes模型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不考虑货币利率变动情况下, 分析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 基本假定:总供给给定(潜在的GDP一定); 物价和利率水平不变; 宏观经济部门:家庭、企业、政府及国外部门。简 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可以分为: 两部门模型(家庭和企业) 三部门模型(家庭、企业和政府) 四部门模型(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
宏观经济学 苏
5,151
国民经济
100
中国居民消费性支出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2、消费的决定因素
• 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国家消费的核心因素。 • 永久性收入:永久收入与暂时收入 • 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工作与退休、社会保 障。“月光族” • 财富和其它影响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3、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关系。 C=C(Y) 假定:消费行为由家庭部门发生。
宏观经济学 苏 国民经济
总需求和总供给
• 总需求(AD Aggregate Demand):在不同价 格水平下,经济中的所有实体将购买的物品和劳 务的总和。从支出角度看,总需求包括消费、投 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 总供给(AS Aggregate Supply):在不同价格 水平下,经济中的所有实体将生产和销售的物品 和劳务的总和。从收入的角度,是全社会为生产 和销售这些物品和劳务所预期的要素总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