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法(护士版)
(完整)灌肠法评分表

项
目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
准
分
姓名与考核情况
准
备
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3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肛管、血管钳、棉签。治疗盘外放润滑油、卫生纸、小橡皮单、治疗巾、弯盘、便盆、便盆巾、水温计、屏风;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或0。9%生理盐水.成人500-1000ml/次,小儿200—500ml/次温度39-40℃,降温时用20-32℃,中暑者用4℃
6
2、灌肠筒的高度和肛管插入的深度正确
5
3、流速、压力适宜,病人无不良反应
5
4、关心、爱护病人
5
提问
5
总分
科室: 考核时间: 考核者:
5
环境准备: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2
操
作
流
程
1、洗手,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并再次向病人解释
5
2、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缘,垫橡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10
3、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筒内液面距肛门约40—60cm
5
8、协助能下床的病人上厕所排便;对不能下床的病人,给予便器,将卫生纸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
5
9、排便后及时取出便器,擦净肛门,协助病人穿裤,整理床单位,开窗通风
6
10、观察大便性状,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5
11、清理收拾用物,消毒处理,洗手,在体温价
1、操作步骤方法正确、熟练;溶液选择正确
5
4、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管内气体,夹管。左手垫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嘱病人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固定肛管,松开血管钳,使液体缓缓流入
心得体会护理灌肠

心得体会护理灌肠关于灌肠的护理你好,下面为您介绍改进后的灌肠操作护理方法 1 头低臀高侧卧位和膝胸位法头低臀高侧卧位时,床头摇低10cm,臀部抬高10cm,胸膝卧位是患者取胸膝卧位床上,下腹垫1~2个软枕,护士一手持涂有石蜡油的肛管,另一手固定患者臀部,轻轻插入约15~25cm,灌肠液高度距肛门40cm缓缓流入,灌肠后患者取左侧卧位休息,尽量保持3~5min,排便患者取这两种方式灌肠时,直肠在高位,乙状结肠在低位形成一种压力差,使灌肠液在结肠中充分软化大便,此法利用了液体力学的原理,使灌肠液顺利进入结肠,增加了灌肠量和保留时间,肠道容易清洁干净,灌肠次数明显减少,缩短了肠道准备时间,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2 旋转体位当灌肠液面匀速下降时,让患者依下列体位进行往返慢速转动:左铡卧位-俯卧位(头低15°~20°)-右侧卧位,每种体位持续时间约,10s,当全部溶液在5min左右灌注完毕,撤出肛管,让患者自左向右顺时针改变体位再平卧5~10min后排便,此法有助于灌肠液体充盈整个结肠,充分刺激肠壁,增强了肠管的收缩和排空功能,达到清洁肠道的效果。
3 插管操作角度灌肠操作时必须注意人体所固有的肛直肠角及其变化,肛直肠角是肛管长轴与直肠纵轴所形成的向后开放夹角。
该角度大小在静息屈髓位时平均为112°。
插管时把肛管顶端从肛门朝肚脐方向插入肛内3 cm左右,有落空感(通过肛肠环)后停止推进,需将肛管向前偏移与肛直肠偏角相同的角度即68°,再插入直肠。
插管时顺着人体所固有的解剖角度,可减少肛管对肠管的刺激,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灌肠操作注意事项1灌肠禁忌证包括消化道出血、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对有高血压、脑中风、青光眼等病史的患者需慎重采用。
保持膝胸卧位的体位较困难,年老体弱者较难接受。
应做好充分解释工作,同时为减轻患者不适,可在患者下腹部垫上被子或1~2个软枕,必要时由另一护士在患者身边轻扶患者的腰部,以增加安全感和持续时间。
(完整word版)第三节-灌肠及肛管排气法

第三节灌肠及肛管排技术操作、灌肠法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也可借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一)不保留灌肠法1.量不保留灌肠(1)目的①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
②清洁肠道,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2)用物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和玻璃接管全长120cm),肛管(图15-12),弯盘,止血钳,石蜡油,棉签,手纸,水温计,调剂棒,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便盆、输液架,屏风。
(3)常用溶液生理盐水,1%肥皂水。
(4)液量及温度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 , 老年人用量为50 0-800ml,小儿用量为200-500ml。
液体温度39-41℃,降温用温度28-32℃,中暑病人可用4℃等渗冰盐水.(5)操作方法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其说明目的,消除顾虑,以取得合作,嘱其排尿,大病室用屏风遮挡病人。
②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根据肠道解剖位置,借助重力作用使溶液顺利流入肠腔),脱裤至膝部,右腿屈膝,左腿自然伸直,臀部移至床边,将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置臀边。
如病人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可取仰卧位,臀下置便盆,勿暴露病人下肢,盖好被子.③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端,将肛管与灌肠筒上的玻璃接管相接,放出少量液体,排出管内气体,用止血钳夹紧橡胶管,左手持手纸分开病人臀部,显露肛门,嘱其张口呼吸,使肛门括约肌放松,按解剖特点插管,即先向前,再右后,轻轻插入直肠10-15cm,松开止血钳,固定肛管,使溶液缓缓流入(图15-13)。
④观察内液面下情况,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必要时检查有无粪块阻塞。
若病人有便意,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减慢流速,并嘱病人深呼吸,减轻腹压。
⑤待溶液将流尽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
医院护理部护士考核灌肠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表

医院护理部护士考核灌肠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表一、评估,计划和观察要点。
1.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意识,自理情况,合作及耐受程度。
2.了解患者排便情况,评估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状况。
二、操作和实施步骤。
1.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准备用物:治疗盘、无菌灌肠袋、大量杯、小量杯、水温计、卫牛纸、防水垫、另备S钩。
(3)配制灌肠液,温度为39~41 C度。
(4)打开无菌灌肠袋外包装,取出无菌灌肠袋,,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内。
(5)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遮挡患者。
(6)半松开被尾,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褪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将防水垫置于臀下。
(7)戴手套,挂灌肠袋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8)润滑肛管前端,松开调节器,排尽管内气体,钳闭肛管。
(9)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肛管缓缓插人肛门7~10cm,固定肛管,松开调节器,使溶液缓缓流人,观察液面下降情况及患者耐受程度。
(10)灌肠液即将灌完时,夹闭肛管,取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擦净肛门嘱患者尽量于5~10分钟后排便。
(11)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开窗通风。
(12)处理用物,分类放置。
(13)洗手,处理医嘱,记录排便情况。
1.操作图解(1)协助悲者取左侧卧位,裤子褪至臀下,注膏保暖,执热单干孵下,盖好被子。
(2)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左手垫卫生纸分开肛门,暴露肛门,嘱患者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7-10cm(适时鼓励)。
(3)固定肛管,开放管夹,使液体缓缓流入。
(4)灌洗完毕,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脱手套,裹起肛管放入污物桶内,擦净肛门。
2.保留灌肠法。
(1)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遮挡患者。
(2)根据病情和病变部位取合适卧位,臀部垫高约10cm,必要时准备便盆。
(3)润滑肛管前端,排气,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门的高度30cm,缓缓注人药液。
(4)药液注人完毕后,反折肛管并拔出,擦净肛门。
灌肠操作流程

■保留灌肠时,压力要低,灌入速度要慢!
17、拔出肛管
●待灌肠液将流尽时,关闭开关…与患者沟通…(张涛:我准备拔出肛管了),拔除肛管后(请您收紧肛门,这样可防止药液外流)。护士左手按住肛门,右手取卫生纸包裹肛管并使其反折,缓缓拔出,擦净肛门,整理灌肠袋后放入垃圾筒内。(大量不保留灌肠:如患者需再次灌肠,可将肛管前端放入包装袋内,防止灌肠液滴在床单位或地面上)
■拔出肛管时,动作应轻柔,把握好夹子勿将溶液滴在床单位或地面。
18、收拾用物
●取下弯盘脱去手套,移去输液架,取下垫巾。(灌肠液有剩余时,收拾用物前需将液体倒入卫生间内。如患者需多次不保留灌肠或卧床患者则保留尿垫)
■注意垃圾分类,弯盘放于治疗车下层
19、协助患者取
舒适体位
●协助患者穿好衣裤,移回枕头。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量杯内配置溶液,水温计测量温度(温度为39-41℃)。检查凡士林的有效期,取适量润滑剂,备好凡士林纱布。
取适量润滑剂,备好凡士林纱布,水温计测量温度(温度为39-41℃)。
■取适量医用凡士林,润滑肛管前端,减少摩擦,减轻疼痛;
■使用水温计时,应置于量杯中央测量,读数值时可倾斜5℃;■灌肠液温度39-41度。
■注意洗手上不可过肩,下不可低于腰部,特别注意指尖与指缝搓擦应到位,第②③步的洗手过程中,应注意拇指与小指的回收。
3、检查用物
●检查一次性物品的名称、规格、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挤压有无漏气。(读出有效期)
■物品摆放应有序,清楚了解物品名称、规格及有效期的显示位置,可减少检查时多余动作。
灌肠法PPT课件

虑等 -社会文化因素 -饮食与活动:食物与液体摄入、活动 等 -与疾病有关的因素:疾病、药物、治 疗检查等
二、排便异常的护理
u
便秘患者的护理 -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 -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 -腹部环形按摩 -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 -使用简易通便剂
-以上方法均无效时,遵医嘱给予灌肠。
-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
-合理安排膳食
-鼓励患者适当运动
粪便嵌塞患者的护理
-早期可使用栓剂、口服缓泻剂来润肠
通便。 -必要时先行油类保留灌肠,2~3h后再 做清洁灌肠。 -人工取便:用人工取便易刺激迷走神 经,故心脏病、脊椎受损者须慎重使用。 操作中如患者 出现心悸、头昏时须立刻 停止。 -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患者作深呼吸,
以减轻不适。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 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 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 和吸收.
4060cm
成人:710cm
小儿:4-7cm
-如无禁忌,保证患者每天摄入足量的
液体 -保持床褥、衣服清洁,室内空气清新
肠胀气患者的护理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
慢咽)。 -去除引起肠胀气的原因。如勿食产气 食物和饮料,积极治疗肠道疾患等。 -鼓励患者适当活动 -轻微胀气时,可行腹部热敷或腹部按 摩、针刺疗法。严重胀气时,遵医嘱给 予药物治疗或行肛管排气。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5
2024版年度护士必看护理PPT灌肠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01灌肠操作基本概念与分类Chapter定义及目的定义目的常见灌肠方法小量不保留灌肠大量不保留灌肠主要目的为软化粪便、解除便秘和排出肠道积气,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以及危重、老幼患者等。
保留灌肠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操作前准备事项评估患者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患者准备02灌肠操作流程详解Chapter左侧卧位俯卧位膝胸位030201患者体位选择与安置灌肠液配制及温度控制常用灌肠液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甘油或液体石蜡等。
灌肠液温度一般控制在39℃~41℃,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肠道。
配制方法按照医嘱或操作规范,准确配制灌肠液。
灌肠器械准备与消毒处理灌肠器消毒处理检查器械010405060302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03并发症类型及预防措施Chapter肠道损伤风险降低策略操作前评估温柔操作合适润滑剂密切观察01020304无菌操作手卫生定期消毒隔离措施感染控制方法论述过敏反应识别和应对方案01020304询问过敏史观察症状应急处理记录与报告其他可能并发症预防建议电解质平衡合适灌肠液灌肠时机选择健康宣教04并发症处理流程指南Chapter立即停止灌肠操作评估损伤程度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肠道损伤处理原则和方法01020304发现感染事件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上报。
立即上报将感染患者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隔离患者采集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采集标本对灌肠操作室、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消毒处理感染事件上报和处置流程过敏反应紧急救治措施发现过敏反应后,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根据患者病情,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抗过敏药物观察病情变化持续改进计划制定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进定期检查05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Chapter灌肠操作前患者沟通技巧明确告知灌肠目的和步骤01倾听患者需求与疑虑02鼓励患者提问03操作过程中患者舒适度保障确保环境舒适保持操作室温度适宜、光线柔和、环境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灌肠环境。
灌肠法

4、肠粘膜损伤
发生原因
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
(1)选用的肛管 肛门部位疼痛,排
型号不合适或质 便时加剧,局部有 (1)操作前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
地较硬,反复插 压痛,损伤严重时 取得患者配合,选择型号合适、质
管导致肠粘膜损 可见肛门溢血或大 地优良的肛管,插管前充分润滑肛
伤
便带血,局部水肿 管前端
厉害可导致排便困
4
5
插管
(4)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 袋内液面距肛门高度40~60cm
4
(5)戴手套,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
排尽管内空气,夹管
成人:7-10cm
4
(6)操作者一手分开臀裂,暴小露儿肛:门4,-7c嘱m
患者深呼吸,另一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 4
肠7~10cm,固定肛管
9
10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过程
3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概念】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刺激结肠 蠕动,清除肠腔粪便和积气的方法。
【目的】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物理降温。
4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灌肠筒内盛灌肠液、一次性灌肠袋、 石蜡油、棉签、一次性手套、卫生纸、一次性垫单、 弯盘; 2)治疗盘外备:手消毒液、便盆、医用垃圾桶、屏风 、输液架。
(3)发生肛周皮肤破溃后用 藻酸盐粉+皮肤保护膜
16
2、虚脱
发生原因
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
1)灌肠者年老体 弱、全身营养状况 差或患有严重心脏 疾患
(1)灌肠液的温度要适宜, 一般39-41℃,不可过高或 过低(高热患者灌肠降温者 面色苍白、全身 除外)。 出冷汗甚至晕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和玻璃接
管全长120cm)或一次性灌肠袋1个,肛管, 弯盘,止血钳,石蜡油,棉签,手纸,水 温计,调剂棒,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 性尿布),便盆、输液架,屏风。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生理盐水 ,1%肥皂水 液量及温度: 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 老年人用量为500~800ml 小儿用量为200~500ml 液体温度39~41℃,降温用温度28~
32℃,中暑病人可用4℃等渗冰盐水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方法 】 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其说明目 ①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内的粪便,为直肠、 结肠检查和术前做准备 ②稀释肠内毒素,促其排出 ③物理降温
三、清洁灌肠
用物 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1%肥皂液,等渗盐水
三、清洁灌肠
【操作方法】 反复多次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第一次用 肥皂水灌肠,排便后,再用生理盐水灌肠, 至排出液清洁无粪块为止,注意灌肠时压力 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40cm) 灌肠应在检查或手术前1小时完成,禁用清 水反复多次灌洗,以防水与电解质紊乱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方法 】 • 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其它准备工作同大 量不保留灌肠 • ②润滑肛管前端,用注射器吸取溶液,连接肛 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内10~ 15cm,松开止血钳,将溶液缓缓注入,灌毕, 将肛管末端抬高,使溶液全部注入,然后反折肛 管,轻轻拔出,放于弯盘内 • ③嘱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10~20分钟后排便
四、保留灌肠
【操作方法】 • 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 ②保留灌肠前嘱病人排便或给予排便性灌肠一次, 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 • ③肠道病患者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灌肠时臀部 应抬高10cm ,利于药液保留,卧位根据病变部位而 定,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故采用左 侧卧位为宜,阿米巴痢疾病变多见于回盲部,应采取 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保留灌肠
④其它操作同小量不保留灌肠,但入肛管 要深,约15~20cm ,溶液流速宜慢,压力要低 (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以便于药液保留
⑤折管拔出后,以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 揉,嘱病人保留1小时以上,以利药物吸收, 并做好记录
四、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 ①灌肠前了解病变部位,以便选用适当的卧位 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 ②为提高疗效,灌肠前嘱病人先排便,掌握 “细、深、少、慢、温、静”的操作原则,即: 肛管细,插入深,液量少,流速慢,温度适宜, 灌后静卧 • ③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 者均不宜作保留灌肠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注射器,药杯或量杯盛指定溶
液,肛管,温开水5~10ml,弯盘,卫生纸, 橡胶单和治疗巾,润滑油,止血钳,便盆, 屏风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 ①“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 ml、 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为38℃ ②油剂,即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多用于 老年、体弱、小儿和孕妇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③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润滑肛管前端,将肛管与灌肠筒或一次性灌肠袋的 接管相接,放出少量液体,排出管内气体,用止血 钳夹紧橡胶管,左手持手纸分开病人臀部,显露肛 门,嘱其张口呼吸,使肛门括约肌放松,按解剖特 点插管,即先向前,再右后,轻轻插入直肠10~ 15cm,松开止血钳,固定肛管,使溶液缓缓流入
五、巨结肠灌肠
⑦操作者左手固定肛管。以灌肠器抽吸灌肠液, 每次20~40ml,缓缓注入肛管。注液后协助者轻轻 按揉病儿腹部,自右下腹→上腹→左下腹顺时针方 向按揉,使灌肠液自然排出或吸出。如溶液注入或 排出受阻,可协助病儿更换体位或调整肛管插入的 深度,多次移动肛管,反复灌洗,并准确测量灌入 量和排出量,达到出入量基本相等或出量大于注入 量
五、巨结肠灌肠
【目的】 ①灌洗结肠,排出粪便,解除腹胀,增进
食欲 ② 使结肠炎症缓解,减轻肠壁炎症和水肿,
改善血循环 ③清除结肠内积存粪便及软化粪石,有利
于手术操作,防止术中粪便污染,减少术后 并发症
五、巨结肠灌肠
【用物准备】 铺治疗盘,内备生理盐水(根据病儿年龄 准备,约1000~5000ml),500~1000ml量 杯1个,灌肠器1个,弯盘1个,大方纱2块, 石蜡油纱布1块、肛管1根(其粗细根据病儿 年龄选择)、水温计,垫巾,便盆
• ⑤协助患儿脱去裤子,取仰卧位,请家长适当固 定患儿(无陪住家长者可适当约束),双膝屈曲, 将尿垫垫于臀下,臀下置便盆,盖好被单。操作者 站在患儿右侧,协助者站在左侧 • ⑥以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及肛门处,分开臀部, 显露肛门,将肛管缓缓插入肛门。如遇阻力应暂停, 当患儿腹压下降时继续推进肛管,应通过痉挛段 (可以见到大量排气排便为准)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⑦便毕,协助虚弱病人揩净肛门,取出便 盆、橡胶单和治疗巾。帮助病人洗手,整理 床铺,开窗通风。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 取标本送验 ⑧整理、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一 次性灌肠袋按医疗垃圾处理 ⑨记录结果,在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记
录排便次数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 ①掌握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 和液量,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 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 ②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 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 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记录
四、保留灌肠
【目的】 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 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常用于镇静、催眠及应用肠道杀菌剂等
四、保留灌肠
• 常用溶液: • ①镇静、催眠 用10%水化氯醛,剂量遵医 嘱加等量温开水或等渗盐水 • ②肠道杀菌剂 用2%黄连素,0.5%~1%新 霉素及其它抗生素等,剂量遵医嘱,药量不 超过200ml,温度39~41℃ • ③肠道营养剂 用10%葡萄糖溶液或牛奶等。 用物 同小量不保留灌肠,选择较细肛管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 ①“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 ml、 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为38℃ ②油剂,即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多用于 老年、体弱、小儿和孕妇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 ①“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 ml、 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为38℃ ②油剂,即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多用于 老年、体弱、小儿和孕妇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④观察内液面下情况,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 移动肛管,必要时检查有无粪块阻塞。若病人有 便意,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减慢流速,并嘱病 人深呼吸,减轻腹压
⑤待溶液将流尽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 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 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排便,以利粪便软化
⑥不能下床的病人,给予便盆,将卫生纸放在 病人易取处
灌肠法
湘雅医院 范丽莉
灌肠----定义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 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 也可借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 治疗的目的
灌肠法种类
⒈不保留灌肠 ⑴大量不保留灌肠 ⑵小量不保留灌肠 ⑶清洁灌肠 ⒉保留灌肠 ⒊巨结肠灌肠
一、 大量不保留灌肠
五、巨结肠灌肠
【注意事项】 • ①灌肠过程中如患儿有便意时,嘱其做深呼吸。 注意尽量少暴露患儿肢体,尤其是冬季,防止着 凉
②掌握液体温度、速度和液量。婴幼儿应严格 控制灌肠液量。注入液体时,严禁按揉病儿腹部
③灌肠过程中及灌肠后,应注意观察病情,发 现患儿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异常哭闹、腹胀或 排出液为血性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向医 生汇报,积极处理
五、巨结肠灌肠
• ⑧若有灌肠液注入受阻或抽吸不畅时,应检查 有无粪块阻塞或肛管打折,若有粪石可在灌肠后 行石蜡油保留灌肠以使粪石软化。遇有腹胀严重 者,可在灌肠后留置肛管并固定,利于粪便和气 体排出。灌肠毕,用大方纱包住肛管并返折拔出 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将患儿送回病床休息。 清理用物,并消毒
⑨整理灌肠室,开窗通风 ⑩记录结果
五、巨结肠灌肠
【操作方法】
①加热清洁灌肠所需的生理盐水,以水温计测量 溶液温度,调节至39~41℃
②核对患儿姓名、年龄,首次灌肠需查看钡灌肠 平片
③条件许可采取2人配合操作效果最佳,1人负责 按揉腹部并固定患儿体位,另1人负责灌洗
④向患儿及家长解释,耐心说服取得合作,并嘱 其排尿后带至灌肠室
五、巨结肠灌肠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③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若出现面色 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立 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④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 和吸收 ⑤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和各种严 重疾病晚期病人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①软化粪便。为保胎孕妇、病重、年老体 弱、小儿等病人解除便秘 ②排出积气。为腹部及盆腔手术后肠胀气 病人排除肠道积存气体,减轻腹胀
顾虑,以取得合作,嘱其排尿,大病室用屏风遮挡 病人
②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根据肠道解剖位置,借助 重力作用使溶液顺利流入肠腔),脱裤至膝部,右腿 屈膝,左腿自然伸直,臀部移至床边,将橡胶单和 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置臀边。 如病人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可取仰卧位,臀 下置便盆,勿暴露病人下肢,盖好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