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合集下载

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 你看啊,有时候一个句子放在文章里,就好比一颗闪亮的星星在夜空中,特别显眼,一下子就让人注意到了它表达的意思。

2. 就像那次我读一篇文章,其中有个句子特别生动形象,就像在我眼前直接展开了一幅画面,让我特别清晰地感受到了描述的场景。

3. 有的句子在文中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我画画的时候最后点上那关键的一笔,整个感觉就不一样了。

4. 有个句子在那篇故事里,一下子就让我理解了主人公的心情,就跟我自己经历过一样,效果可神了。

5. 记得有本书里的一个句子,真的就像一束光,把整篇文章都照亮了,表达效果简直绝了。

6. 一个好的句子在文中的存在,就好像是美味食物里的那一味独特调料,一下子就让味道变得丰富起来。

7. 有时候一个句子在文中产生的效果,就像我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一朵特别漂亮的花,让我忍不住多看两眼。

浅谈如何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浅谈如何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浅谈如何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摘要】语文是一个工具学科、基础学科,它是学习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会学习、会思考、会交际的人,都有较强语文能力,反之,语文水平太低的人,不可能在学习、交际等方面取得多大的成绩。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语文这个用途广泛的工具,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学习。

而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则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分别从一、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二、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三、体会标点的表达效果;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词语;句子;标点;修辞语文是一个工具学科、基础学科,它是学习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会学习、会思考、会交际的人,都有较强语文能力,反之,语文水平太低的人,不可能在学习、交际等方面取得多大的成绩。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语文这个用途广泛的工具,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学习。

而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则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1.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1.1 从意义精当的角度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1.1.1 体会词语表达的准确。

例如: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守株待兔》)一个“窜”字不仅描绘了兔子动作的快速,而且说明它当时慌张着急,来不及看清方向。

正因为这样,它才会撞在树桩上,而且一撞就死。

前言后语,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用“跑”或“飞跑”这些的词语很难表现兔子当时的情况。

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之技法

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之技法

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之技法语言品析能力是语文阅读中最基础的阅读能力之一,而考查这一能力的常见题型就是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

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其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或给出赏析的角度,或任选一句赏析,或以批注的方式进行赏析。

常见的考查题型有:1.分析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请从××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可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找准品析角度。

把握语句特点,判断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找准品析角度。

第二步,分析所写内容。

结合语境和相关词语,分析该方法突出了语句的什么内容或所写内容的什么特点。

第三步,体会思想感情或主旨。

体会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与内容主旨之间的联系。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述内容(特点)十思想感情(主旨)。

(天津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5分)三角梅刘成章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体会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感受其表达效果一、赏析句子、词语作答技巧: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比如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写作手法(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XXX.XXX老师教你学例1:请赏析“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的表达效果?——《春》第一步:判定修辞句第二步:考虑运用了什么修辞和作用?赏析: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雨的细密、轻盈、闪烁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XXX的喜爱之情。

技巧:表述格式:运用了xx(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内容),表达了xx(情感、效果)。

练一练:请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的表达效果?《济南的冬天》答:A.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比方修辞手法的答题模板指出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修辞本身的作用内容和情感上的作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某事物的某特点,表达了人物本身或者作者的什么情感拟人修辞手法的答题模板指出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具体化修辞本身的作用内容和情感上的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某事物的某特性,表达了人物本身或者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文章的作用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模板:强调了+对象+特征夸张:突出(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使(什么)的特征更加鲜明,更让人印象深刻。

五年级语文体会关键句子的含义与表达效果

五年级语文体会关键句子的含义与表达效果

五年级语文体会关键句子的含义与表达效果1. 五年级语文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教师的情感,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高尚品质,让学生深深感动、美化生活。

2。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切忌空泛,加强德育渗透,坚持正面启发,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

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思想实际,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

切实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有机渗透道德教育,动于心,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在作文教学中、研究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反复读这个动作、学习阶段去进行教学、意境美,他要保护课桌下的那四个学生呀,体验德育魅力。

孔子说过。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心灵崇高的,让学生懂得诗人不同流合污,找准德育切入点、句,深化德育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态美,身体力行。

如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给自己的任课老师写一封信。

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枯燥地说教、认真研究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教育度,真正达到“春风化雨,选好渗透法,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其身正。

教师要深入备课、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加深理解和体验,加强德育渗透苏教版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我选我”演讲,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有明确的主题思想、撑,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列出书目,虽令不从,享受审美乐趣、课外延伸,在课后也要言行一致。

教师要避免在教学中走极端。

通过开展排演小话剧《负荆请罪》,真正做到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红领巾小记者”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撑在桌上,让学生在获取知识。

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句子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它可以传达思想、表达情感、描述景象等。

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往往决定了它的语义价值和阅读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会被别人的句子所感染和启发。

因此,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首先,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要取决于它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运用。

语法结构包括主谓宾、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并列句等。

这些结构的组合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例如,一个简单的主谓句“我爱你”直戳人心,表达出真挚的情感;而一个充满修辞的复杂句子,则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此外,词汇的选择也是句子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

同义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有力、形象、多样。

然而,词汇的使用也需要考虑上下文环境和读者的语感,避免出现过于生硬或模糊不清的表达。

其次,句子的表达效果还与声调、语气、语速等因素有关。

在口语中,声调和语气的变化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有感染力。

一个平淡无奇的句子,通过调整语音和语气的变化,可以变得颇具魅力。

例如,一个简单的感叹句“太好了!”可以通过拖长声调和提高语速,表达出强烈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因此,掌握口语技能,善于在表达中运用声调、语气、语速等手段,是提高句子表达效果的有效途径。

最后,句子表达效果的优劣还与文化背景、作者身份、读者心理等相关。

同一句子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其表达效果不同。

在中文语境下,一个通俗易懂的句子,在英文语境下就可能会失去足够的表达力。

另外,作者身份的不同也会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份工作报告中的句子,与一篇文学作品中的句子,其表达方式和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最终,读者的读解和心理接受能力,也是决定句子表达效果的因素之一。

一份逻辑清晰、表达精准的文章,如果读者无法理解或接受,其表达效果就会打折扣。

总之,句子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基本方式。

一个好的句子,既要符合语法要求,又要体现文化背景和作者身份,更要考虑读者的心理接受能力。

体会句子表达效果答题技巧

体会句子表达效果答题技巧

体会句子表达效果答题技巧1. 句子赏析的答题技巧①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4 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

.句,表达了。

..(作用)②从修辞角度入手答题格式;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③从用词角度入手答题格式;“。

..”一词,写出了。

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④从表达方式入手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1、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2、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的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答题格式;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

..⑤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一般有;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

.、为下文。

..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2. 语文阅读赏析句子作用和分析中心有什么技巧吗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基本答题思路:1.从内容上看:①分析原因②靠中心③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④抓重点动词和形容词分析其作用⑤思考它象征了什么2.从结构上看:①过渡②呼应③铺垫标题的作用和含义:(一)作用 1.文章的线索①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③以活动为线索. ④以实物为线索.2.点明(暗示)中心. 3.吸引读者.(二)含义:结合文章中心分析人物精神、词语含义鉴赏文章的基本思路:1、品析思想内容:中心、选材;2、品析艺术特色:写作手法;3、品析语言:修辞、用词.4、紧扣原文,举出一定的例子.5、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

3. 记叙文中体会文章句子含义有什么技巧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

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句子是一种深刻而美妙的体验,通过欣赏一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丰富含义和表达效果。

下面将举7个案例,为大家论证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 "时光荏苒,如水流年,岁月静好,而你我仍在,相遇于这片静谧。

" 这句话用深沉而抒情的语言,描绘了岁月静好的美好和生命的宁静。

读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淡泊人生的哲理,感受到宁静的内涵与美好。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黄海波用这句话祈愿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完成梦想,将人生比作一场漂泊的航行。

这句话表达出了勇气、坚持和前进的力量。

3.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陪伴,又怎能感受爱情的温暖。

" 作者借用比喻,表达出只有历经坎坷,才能品味到成功的甘甜,只有体验过孤独,才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这句话让人深深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这句古语告诉我们,在理解和了解敌人和自己的同时,才能成功避免危险或成功地战胜敌人。

这句话强调了思想上的开放和观察能力。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句话写出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

它是对颓废浪漫主义的批判,体现了人生坚定的奋斗精神和追寻真理的永恒价值。

6. "人生如梦,一场虚幻的旅程。

" 传达出人生的较真和迷惘,以及时光的现实和无常。

梦境在一瞬间消失了,人生亦如此,这句话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渐行渐远和时光的无情。

7.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和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对周遭环境充分了解并感受,才能写出有内涵的文章。

无论是古语名言,还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句子,在它们的表达中都蕴含着深奥的内涵和美好的情感。

通过欣赏这些精彩的句子,我们可以感悟生命的真谛,感受人性的温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享受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师: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很美:“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作者用这些句子写出了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会再开,描写出了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读了这句话不仅感到很美,而且觉得作者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

读后引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

师:体会得好。

的确如此,借美好的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一大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书,看看还有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吗?
生:我认为这一句也写得美:“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这句用了比喻的句式,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我们好像看到了时间的烟雾缥缈在眼前,可摸可触,而瞬间又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

生:我读了这句,感受到时间瞬息消逝,来去匆匆。

生:我还体会到用比喻的方法写句子,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有动感。

师:对,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用心体会,感悟到比喻句的表达效果,非常好!
生:老师,我还觉得这句话也写得很美:“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给时间以人的灵性、动作的快速。

读后时间之快、不可挽留的感觉非常深刻。

师: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些词语作者用得最好?
生:“伶伶俐俐”“跨”和“飞”这几个词语用得好。

本来时间的流过是看不见的,而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时间如天真的孩子,既可爱又顽皮。

生:我发现,用拟人的方法,会使文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能打动读者。

师:对,作者正是运用了设问、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唤起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受到感染,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一种对时间的来去匆匆感到惋惜的情感油然而生。

时光宝贵,珍惜时光,有所作为,切莫万事成蹉跎。

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自己勾画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