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步步高大一轮 语文 01必修1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限时综合练(一)

官军未到,结果刘东旸、许朝他们都被叛贼杀死了。 D.魏学曾任事勤劳。灌城招降的计策,本来就是魏学曾先提出 的建议。
等到宣报大捷之后,多数官员说魏学曾无罪。但是皇帝没有 听从,魏
学曾最终还是在家乡死去。
解析答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2345678
12345678
学曾任事劳勚。灌城招降之策,本其所建。及宣捷,尚书 星以下多白学曾无罪。如松言:“学曾被逮时,三军雨泣。” 梦熊亦推功学曾。帝不听,居家数年卒。
(摘编自《明史》)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2345678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C 是( )(3分)
A.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
调榆林兵。六月复攻城,连战不下。
初,学曾欲招东旸、朝,令杀拜父子赎罪。东旸射书城外,
约内应,夜半举火。外兵不至,贼杀其党五十人。七月,学曾
与梦熊、国桢定计,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八月河决
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
罪罢。朝命以梦熊代,梦熊遂成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 (5分) 答案 张居正死了一年多后,(魏学曾)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右 侍郎,不久从南京户部尚书任上退休。 (2)会官军粮尽,乃引次花马池,学曾日夜趣刍饷,调榆林兵。 (5分) 答案 正好官军粮食吃完了,于是退兵驻扎花马池,魏学曾 日夜催促办理粮草,调动榆林的部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678
万历十九年春,阁臣王锡爵荐学曾。起兵部尚书,总督陕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1 子路、曾公西华侍坐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方”“作”“如”“让”“爱”“若”“徒”“御”“族”等重要实词。
2.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通假字及形容词活用的特点。
单篇梳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第1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2段)子曰:“以.①()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②()也。
居.③()则曰:‘不吾知.④()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第3段)子路率尔..①()而对曰:“千乘之国,摄.②()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③(),因.④()之以饥馑..⑤();由也为之,比及⑥()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第4段)夫子哂.()之。
(第5段)“求!尔何如?”(第6段)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①()。
如其礼乐,以俟.②()君子。
”(第7段)“赤!尔何如?”(第8段)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第9段)“点!尔何如?”(第10段)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第11段)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第12段)曰:“莫春者,春服既.①()成.②(),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③()而归。
”(第13段)夫子喟然..①()叹曰:“吾与.②()点也!”(第14段)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第15段)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第16段)曰:“夫子何哂由也?”(第17段)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第18段)“唯求则非邦也与?”(第19段)“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第20段)“唯赤则非邦也与?”(第21段)“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记忆导图]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毋吾以.也②鼓瑟希.③莫.春者④唯求则非邦也与.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3.多义词语(1)方(2)作(3)如(4)让4.词类活用5.特殊句式6.常识梳理(1)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连贯新人教版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连贯新人教版连贯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
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_。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⑤便成死症⑥便太浅显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答案 B [本题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从前后连贯的角度看,③④句中,句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
从音节和谐的角度看,句⑤中的“症”能和“却似天成”句中的“成”、首句的“营”、句①中的“成”、句④中的“整”押韵。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②“中”,恰当之谓也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A.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③②①D.③⑤①②④答案D [③句中的“和谐不是”与上文句尾的“和谐”相接;⑤句中的“不强调”与下句“强调”衔接;只有④句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例;由此推出前后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⑤①②④。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答案C [②句说食品产业环节多,容易出问题,⑥句说必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才能消除各环节的隐患,所以②⑥关系最密切,排除B 、D 。
【步步高】高中语文大一轮复习一轮活页练 正确使用熟语

正确使用熟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无边的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我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B.在伊丽莎白正式确认自己将不再回到中国执教之后,老帅商瑞华经南勇极力游说,临危授命....,担任中国女足新任主帅。
C.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D.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
我们从来没有去招惹任何人,但是所谓“中国威胁论”却甚嚣尘...上.。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姚明因为左脚压迫性骨裂,将缺席本赛季余下的全部比赛。
这个消息对热爱姚明的球迷来说无异于平地一声....雷.。
B.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看似都是轻于鸿毛....的小事,但处理不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赵局长的老婆建议在自家门上钉一块牌子,写明“赵局长家”,赵局长不满地说:“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D.他听着风入松林的美妙声音,听着林间小鸟尽情地歌唱,心悦诚服....,怎么也不愿离开这个地方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对今年NBA季后赛的形势以及总冠军的最终归属,中央电视台的两位资深评论家见.仁见智...,作出了相当一致的判断和预测。
B.4月6日,在上海申花与天津泰达的比赛中,郜林起脚劲射,再进一球,梅开二度....,帮助申花队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C.有人说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是生产力提高了,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D.我生来性格倔犟,心直口快,决不赞成你这种似是而非....的态度,也不做你这样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顺水推舟....,及时调整,应对得当,就能化不利为有利。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上册(一) 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含答案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上册(一) 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与动词活用含答案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与动词活用一、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 冰,水为.之圣人之所以为.圣 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句读之不知.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及,比得上”。
A 项又,再/恢复。
B 项凝结/成为。
C 项同“智”,见识/知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⑤曰师曰弟子云者..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⑧吾从而..师之 A .①②④⑦⑧B .②③⑤⑥⑧C .①③④⑥⑧D .②④⑥⑦⑧答案 C解析 ①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
③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④古义:托身,藏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⑥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⑧古义:从,跟从;而,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每天。
A 项名词作动词,低于/名词作状语,向下。
B 项形容词,与“大”相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D 项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形容词作动词,抬高。
【步步高】(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复习讲义(Word版,含答案):第二章 专题一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一、散文概念散文概念有广狭之说。
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古代无“散文”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这一概念广为公众所接受。
狭义的散文专指抒情散文。
二、散文的文体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种类1.写人记事类散文(1)以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
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突出特色,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步步高】广东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特色专题1课件 粤教

(8)出现了“是”字句,可能是主宾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①杭州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主语“西湖”与宾语“季节”搭 配不当) ②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关 键是知识”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杂糅) (9)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①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 过,并公诸于社会。(“诸”即“之于”,“于”与它重复) 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绝伦,可以堪称一流,受到世界舆论的 普遍赞誉。(“堪”即“可以”的意思,与“可以”重复) ③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由衷” 即“在心里”的意思,与“在心里”重复)
3.今年,警民冲突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防止此类事件不再
发生,我们加强了对民警的教育。
答:__抓__“__防__止__”___和__否__定__词__“__不___”__,__本__句__否__定___不__当__。__
4.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
到非常气愤。
答:_抓__介__词__“___对__”__,__“__对__”___的__管__辖__范__围__、___对__象__不__明__确_ 造 _成__歧__义__。_
(10)出现了“的”字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语序不当。 ①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起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 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 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②2003 年 8 月 3 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 29 届奥运会会徽发 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搭配不当, 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 应删去“的”字) ③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 培稻。(语序不当,应将“新出土的”调至“八千年前”)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语言基础知识 考点提升练(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点提升练(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贫困县,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B.连续晴朗了几天,气温也一点点回升了,连之前噤若寒蝉....的鸟儿们也在枝头活跃了起来。
C.你的发言很有见地,作为抛砖引玉....之篇,让我们深受鼓舞,也给了这次大会一个良好的开端。
D.昨晚那小偷胆子真大,趁屋主一家人熟睡之际,竟登堂入室....,把现金和首饰给偷走了。
答案 A解析A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此处是第二层意思。
B项噤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此处望文生义。
C项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只能用作谦辞。
D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用在此处不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由于这次调整是在清醒地认识国情和全面地估量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预见潜在危机还未爆发以前进行的,因此有充分的主动权,能够瞻前顾后....、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进行,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混乱和损失。
B.姚萤的眼睛水灵灵的,一定是个聪明之至的女子,玲珑剔透....,和刘嘉惠一样。
因为从来没有一桩木头是美丽的,世间最蛊惑人心的美丽应该属于眼睛,若不是灵气逼人,再完美的五官也不会有那样倾城的美丽。
C.听了如此无耻谰言,科比诺气冲斗牛....般的挥舞着前肢,愤然道:“你个该死的混蛋,不仅污蔑我,禁锢了我的不灭魔体,还把我的灵魂束缚在那个恶心的癞蛤蟆身上。
”D.只从生活上无所不至....地体贴对方,却不从思想上和工作上帮助对方进步,这是不对的;只注意对方的思想和工作,生活上却一点也不体贴对方,也是不对的。
答案 D解析A项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至易水..上,既祖.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变徵、羽:古时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1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沛公欲王关中..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13.沛公居山东..时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文中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14.季父、亚父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姐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亚父:对对方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15.毋内诸侯..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6.项王、项伯东向..坐东向: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
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文中项王的座次最尊,张良的座次最卑。
1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8.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都尉: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都尉一职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
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
东汉后,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到魏晋时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总体地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9.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无能为也已.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共.其乏困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伯说.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失其所与,不知.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秦王必说.见臣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往而不反.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卒.起不意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秦王还.柱而走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皆为龙虎,成五采.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距.关,毋内.诸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张良出,要.项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且贰.于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唯君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唯.大王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卮酒安足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旦日飨.士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鲰生说.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妻子。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泛指主人。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贫穷。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鼻涕。
(6)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货币。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偏袒双方中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