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11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数据交换标准范文数据交换标准是指为了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设备或网络中的互操作性和可交换性而采用的一套约定和规范。
数据交换标准的制定能够促进数据的共享、加强业务合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数据丢失和信息错误。
本文将介绍数据交换标准的定义、重要性和一些常见的数据交换标准。
一、定义数据交换标准是一套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规则、格式和协议,用于在不同的系统、设备或网络中实现数据的可交换性和互操作性。
数据交换标准可以包括数据格式、数据传输协议、数据交换方法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交流和共享的无障碍。
二、重要性1.促进数据共享:数据交换标准能够消除不同系统之间互操作性的障碍,使不同系统能够统一处理和交换数据。
通过使用数据交换标准,不同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共同利用,从而提高业务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2.提高工作效率:数据交换标准能够减少数据转换的复杂性和耗时,提高数据处理和交换的速度。
通过使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企业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3.减少数据丢失和信息错误:数据交换标准具有一致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能够保障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传输和处理的正确性。
通过采用数据交换标准,可以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失和信息错误的风险,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三、常见的数据交换标准1. 数据类型●数据交换格式支持以下数据类型:●字符串(String):用于表示文本数据。
●数值型(Numeric):包括整数(Integer)和浮点数(Float/Double),用于表示数量或度量。
●布尔型(Boolean):用于表示真/假或开/关状态。
●日期和时间(Date and Time):用于表示日期、时间或日期时间组合。
●数组(Array):用于表示有序的数据集合。
●对象(Object):用于表示键值对集合,即数据结构。
2. 字段定义每个数据字段都应具有明确的定义和描述,包括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默认值以及字段的描述。
数据交换标准范文

数据交换标准范文数据交换标准是指为了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设备或网络中的互操作性和可交换性而采用的一套约定和规范。
数据交换标准的制定能够促进数据的共享、加强业务合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数据丢失和信息错误。
本文将介绍数据交换标准的定义、重要性和一些常见的数据交换标准。
一、定义数据交换标准是一套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规则、格式和协议,用于在不同的系统、设备或网络中实现数据的可交换性和互操作性。
数据交换标准可以包括数据格式、数据传输协议、数据交换方法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交流和共享的无障碍。
二、重要性1.促进数据共享:数据交换标准能够消除不同系统之间互操作性的障碍,使不同系统能够统一处理和交换数据。
通过使用数据交换标准,不同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共同利用,从而提高业务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2.提高工作效率:数据交换标准能够减少数据转换的复杂性和耗时,提高数据处理和交换的速度。
通过使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企业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3.减少数据丢失和信息错误:数据交换标准具有一致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能够保障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传输和处理的正确性。
通过采用数据交换标准,可以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失和信息错误的风险,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三、常见的数据交换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交换标准的介绍:2. JS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JSON是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的轻量级的数据格式。
JSON以文本方式表示数据对象,并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编程性,因此在Web开发和API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3.CSV(逗号分隔值):CSV是一种用于存储和传输表格数据的简单文本格式。
CSV以逗号作为字段之间的分隔符,并且每行表示一条记录。
CSV的简单结构和可读性使得它在数据交换和存储中得到广泛应用。
4.EDI(电子数据交换):EDI是一种用于不同企业间电子数据交换的标准。
电子数据交换

LOGO
简介
电子数据交换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缩 写 EDI ) 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 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 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 EDI 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 因而EDI也被俗称为“无纸交易”。 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 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 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 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 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LOGO
特点
EDI使用电子 方法传递信息 和处理数据的
EDI是采用统 一标准编制数 据信息的
EDI是计算机 应用程序之间 的连接
EDI系统采用加 密防伪手段
LOGO
优点
• 降低成本
香港对EDI的效 益做过统计,使 用EDI可提高商 业文件传送速度 81%,降低文件 成本44%,减少 错漏照成的商业 损失41%,降低 文件处理成本 38%
为了在国际贸易中更快、更省、更好地使用EDI,世界各国特别是欧、 美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强烈要求统一EDI国际标准。即“讲一种语言 ,用一种标准”
LOGO
LOGO
LOGO
应用
1
EDI用于金融、保险和商检
2
EDI用于外贸、通关EDI用于制造业、运输业和仓储业
LOGO
未来发展
EDI的迅猛发展,其影响已波及全球。但EDIFACT和ANSI X.12两大标准在某种程度 上制约了EDI全球互通的发展。例如当一个美国的公司要与它在欧洲或亚洲的子公 司或贸易伙伴联系时,因双方所采用的EDI标准不同,就要进行复杂的技术转换才 能达到目的。虽然绝大多数翻译软件的制造厂商都支持这两个标准,但仍会给用 户或厂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edi概念名词解释

edi概念名词解释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指电子数据交换,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来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用于实现企业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文档交换、订单、发票、付款、收款等交易。
EDI的主要特点包括:标准化、自动化、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它能够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和纸质文档的使用。
以下是EDI中常见的概念名词解释:1. EDIFACT:EDI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的缩写,是一种常用的EDI标准格式。
2. ANSI X1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发行的一种EDI标准格式,常用于美国国内的EDI交易。
3. VDA: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制定的专门用于汽车工业的EDI标准格式。
4. AS2:一种安全的EDI通讯协议,通过SSL或TLS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 VAN:Value-Added Network的缩写,是指EDI交易过程中的中间平台,提供EDI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服务。
6. Interchange:EDI交换的基本单位,是指一组EDI交易文档的集合,可以包含多个交易文档。
7. Transaction set:包含一组交易数据的EDI文档,例如订单(850)、发票(810)等。
8. Message:EDI交易中的基本单位,可包含一个或多个Transaction set。
9. Trading Partner:EDI交易中的交易对象,可以是客户、供应商或合作伙伴等。
10. Mapping:将EDI标准格式转换为公司内部系统支持的格式的过程,通常使用EDI转换软件进行。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导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数据交换已经成为各行业之间信息传递和业务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各行业普遍采用一套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本文将围绕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展开论述,旨在介绍主要标准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电子数据交换的概念和意义】电子数据交换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将组织内外的数据进行交换和传输的过程。
它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实现业务的快速处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的分类】根据标准的应用领域和目标对象,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可以分为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类型。
行业标准主要针对某个特定行业的数据交换需求,国际标准则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国际互操作性。
【三、主要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的介绍】1.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作为一种通用的标记语言,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交换和信息描述领域。
它具备可扩展性、可读性和可解析性,能够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整合。
2. EDI(电子数据交换)EDI是电子数据交换的一种标准化格式,主要用于商业和行政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
它包括一套规定交换数据结构的规范和交换数据的传输协议,能够有效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
3. HL7(医疗信息交换标准)HL7是医疗行业的数据交换标准,用于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它规定了医疗数据的格式、编码规则和交换方式,实现了医疗信息的互操作性。
4. OAGIS(开放应用集成规范)OAGIS是一种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数据交换标准,主要用于不同企业间的业务数据交换和集成。
它定义了一套通用的业务对象和数据交换模式,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数据交换方式。
【四、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的应用案例】1. 供应链管理通过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物流、采购和销售等环节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处理,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金融行业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可以实现跨机构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加快业务处理的速度,降低操作风险。
EDI的知识详解

EDI的知识详解(一)EDI的定义EDI,全称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译名:电子数据交换。
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使用的国际标准,它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也是计算机可识别的商业语言。
例如,国际贸易中的采购订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的交换。
EDI 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的缩写,中文可译为“电子数据交换”,港、澳及海外华人地区称作“电子资料通”。
EDI 商务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文档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
简单地说,EDI 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俗称“无纸化贸易”。
EDI 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有3 个方面是相同的:1、资料用统一的标准;2、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3、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将其描述成“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
(二)EDI的特点(1)EDI使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据的。
EDI一方面用电子传输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纸单证的邮寄和递送,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取代人工处理数据,从而减少了差错和延误。
(2)EDI是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的。
这是EDI与电传、传真等其它传递方式的重要区别,电传、传真等并没有统一格式标准,而EDI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方能运作。
(3)EDI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一般的电子通信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传输的内容即使不完整、格式即使不规范,也能被人所理解。
这些通信手段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不能处理和返回信息。
EDI工作原理

EDI工作原理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用于不同企业间电子数据传输的标准化方法。
它允许企业之间以结构化的电子格式交换商业文档,如订单、发票和付款通知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EDI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和数据交换过程。
一、数据格式EDI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来确保不同企业间的数据兼容性。
常用的EDI数据格式包括EDIFACT、ANSI X12和XML等。
其中,EDIFACT是国际上最常用的EDI 数据格式,主要用于欧洲和亚洲地区的数据交换。
ANSI X12则主要用于美国地区。
XML作为一种通用的标记语言,也被广泛应用于EDI中。
二、通信协议EDI的数据传输需要依赖于网络和通信协议。
常用的通信协议包括AS2、FTP和VAN等。
AS2(Applicability Statement 2)是一种基于HTTP和HTTPS的安全协议,它通过数字签名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EDI中常用的是FTP over SSL/TLS。
VAN(Value Added Network)是一种通过第三方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EDI数据交换的方式。
三、数据交换过程EDI的数据交换过程通常包括数据准备、数据传输和数据解析三个步骤。
1. 数据准备在数据准备阶段,企业需要将需要交换的商业文档转换为EDI标准格式。
这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EDI软件或服务来完成。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EDI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将准备好的EDI数据发送给目标企业的过程。
根据选择的通信协议的不同,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输,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传输。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使用合适的加密和认证机制来保护数据。
3. 数据解析接收方企业在收到EDI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
电子数据交换的原理与结构

电子数据交换的原理与结构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间的商务数据以标准化的格式进行交换的一种电子化的商务交流方式。
它的原理和结构主要包括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安全性和应用系统等方面。
首先,电子数据交换的原理是基于数据格式的标准化。
为了实现不同企业间的数据交换,需要定义一套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解析性。
常用的数据格式标准包括EDIFACT(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和ANSI X12(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X12)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数据的结构、字段和编码方式,使得不同企业的系统能够理解和解析对方的数据。
其次,电子数据交换的结构包括发送方、接收方和中间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发送方是指将数据发送给其他企业的一方,接收方是指接收并处理其他企业发送的数据的一方。
中间件是指用于连接发送方和接收方的中间系统,它负责数据的转换、传输和安全性保障等功能。
中间件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数据交换平台,也可以是第三方的EDI服务提供商。
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通信协议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通信协议包括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AS2(Applicability Statement 2)和AS4等。
这些协议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数据包的格式和传输的安全性要求,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上安全、可靠地传输。
此外,安全性是电子数据交换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由于商务数据的敏感性,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对于企业间的数据交换至关重要。
常用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
通过这些安全措施,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泄露或冒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ersion 01
22/03/2022
11
3.1 EDI标准
3.1.3 EDI的传输网络结构 4. EDI网络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
存档 计费 数据库 信息服务
MHS系统 翻译系统 跟踪核查 存储系统 网络管理 目录管理 存取控制 通信接口
统计 报表 演示培训 测试
Version 01
22/03/2022
4.主要功能
(1)通信服务功能 ; (2)报文翻译功能 ; (3)管理功能 ; (4)安全和保密 ; (5)系统监控功能; (6)存证功能。
Version 01
22/03/2022
4
3.1 EDI标准 3.1.1 EDI的基本概念
4.主要功能
数据 库应 用系 统
应用 接口
报文生成 数据处理
格式转换 通信接口
3.通信软件 (1)负责对接收到EDI报文进行审查和确认; (2)将EDI标准格式的文件外层加上通信信封
,其中包含了发送者和接收者的邮箱地址、安全要求 和其他辅助信息;
(3)基本的通信功能,包括报文的拆分与拼装 、数据输入与输出等。
Version 01
22/03/2022
15
3.1 EDI标准
3.1.4 EDI的软件基本功能及工作过程 4. EDI的工作过程
Version 01
22/03/2022
1
3.1 EDI标准
3.1.1 EDI的基本概念 2.网络贸易数据交换的基本原则
(1)交换的数据结构和相应的各种规则与系统、机器和
介质无关;
(2)交换所用的字符集以国际字母表2的子集和国际字母 表5为标准;
(3)数据元的定义、规格和格式以现行的单证为基准; (4)标准报文中的数据元或数据组不相关,各部分的数
特点:信息被成批地交换,需要把所有报文处理 完之后才能得到应答。
常用网络结构:集中式、分布式。
Version 01
22/03/2022
8
3.1 EDI标准
3.1.3 EDI的传输网络结构 3.专用增值网 EDI系统利用了现有的通信网络,包括分组交换
数据网(PSDN)、电话交换网(PSTN)、数字数据 网(D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卫星数据 网(VAST)实现电子数据交换。目前常用的EDI系 统是指在现有通信网络基础上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 并不是构成了真正的EDI物理网络。
(1)发送方提取数据,转换成平面文件; (2)将平面文件翻译成标准的EDI报文; (3)将EDI信件发送到EDI中心的对方信箱; (4)接收方从信箱中提取信件; (5)将EDI信件翻译成平面文件; (6)将平面文件转换成应用系统可识别的数据。
Version 01
22/03/2022
16
3.1 EDI标准 3.1.5 EDI标准体系结构
标准体系
专用标准
相关标准
EDI 其他标准 EDI 单证标准 EDI 代码标准 EDI 通信标准
EDI 报文标准 EDI 管理标准 EDI 基础标准
Version 01
22/03/2022
17
3.1 EDI标准
3.1.6 UN/EDIFACT标准简介
UN/EDIFACT标准文档 ① UNTDID ——United National Trade Data Interchange
Version 01
22/03/2022
9
3.1 EDI标准 3.1.3 EDI的传输网络结构
3.专用增值网
国际网络
出口商
航空业
运输业
EDI网络服务中心
海关
制造业
金融业
保险业
进口商
Version 01
22/03/2022
10
3.1 EDI标准
3.1.3 EDI的传输网络结构 4. EDI网络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 (1)基本EDI服务; (2)通信接口; (3)公共业务服务; (4)终端用户系统; (5)EDI计费; (6)安全保密系统。
3.1.4 EDI的软件基本功能及工作过程 2.翻译软件 翻译软件将平面文件按照EDI标准的要求作结构
化处理,包括语法上的压缩、嵌套、代码转换,以及 加上特定的分割符、控制符和其他信息,即将平面文 件翻译成EDI标准格式的文件。
机器可以阅读。
Version 01
22/03/2022
14
3.1 EDI标准 3.1.4 EDI的软件基本功能及工作过程
12
3.1 EDI标准
3.1.4 EDI的软件基本功能及工作过程
1. 转换软件 将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文件转换成翻译软件
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Flat file),或是将从翻译软 件接收来的平面文件转换成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数 据文件。
人可以阅读。
Version 01
22/03/2022
13
3.1 EDI标准
据交换对其他数据不产生影响。
Version 01
22/03/2022
2
3.1 EDI标准 3.1.1 EDI的基本概念
3. EDI系统的一般框架模型
A EDI报ED文I网络
数据库 EDI软件
B EDI报文
EDI软件
数据库
Version 01
22/03/2022
3
3.1 EDI标准
3.1.1 EDI的基本概念
接连接,在一次通信结束前,双方的通信系统一直 保持联系。
支持:一点对一点、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
Version 01
22/03/2022
7
3.1 EDI标准
3.1.3 EDI的传输网络结构
2.基于存储转发的网络结构 发送方向电子邮箱系统发出EDI报文,然后由邮
箱系统转发到接收方的信箱中。接收方可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到信箱中提取报文。
EDI网络
Version 01
22/03/2.2 EDI的主要特点
(1)单证格式化 ; (2)报文标准化 ; (3)处理自动化 ; (4)运作规范化 。
Version 01
22/03/2022
6
3.1 EDI标准 3.1.3 EDI的传输网络结构
1.基于实时收发的网络结构 实时收发方式的特点:收发双方通过通信网络直
Directory; ② UNCID ——Uniform Rules of Conduct for Interchange
第三章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3.1 EDI标准 3.1.1 EDI的基本概念
1. EDI定义 (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
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格 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
(2)国际数据交换协会的定义:使用认可的标准化和结
构化处理数据,从一个计算机到另一个计算机之间的电子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