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设计技术标
最新土地整理项目技术标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简介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二章施工总体计划第三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第五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第八章文明施工现场措施第九章劳动力安排计划第十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第十一章合理化建议附表: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劳动力计划表3.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临时用地表精品文档第一章综合说明1.工程简况主要工程为:机井施工(打井);输电线路、及配电设备安装等;土地平整、PVC供水管道安装;田间道、生产路、排水沟;井室及机电安装工程等。
质量要求:合格。
工期要求:2010.10.1~~2010.12.312.编制依据⑴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图册、澄清及补遗文件;⑵现场踏勘资料及环境调查成果;⑶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施工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⑷我公司长期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3.编制原则⑴以施工质量高于一切为根本宗旨。
⑵按计划工期为前提配备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并考虑一定的保证系数。
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总体指导思想,充分考虑该地区施工期短的条件,投入足够的人员﹑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⑷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认真阅读研究招标文件,严格遵照招标文件中对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⑸突出重﹑难点工程。
本工程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作为重难点工程,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⑹施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遵照国家、当地政府及招标文件对环境保护的规定,制定完善的施工阶段和完工阶段的水土保持﹑植被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⑺采取平行作业、流水作业、顺序作业形式组织施工。
⑻坚持专业化施工。
安排技术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建施工队伍施工。
土地整理技术标之8

土地整理技术标之8土地整理技术标之8一、工程概述土地清理和清除工程是指对待整理的土地上的各种临时和永久性结构物(如房屋、建筑物、设备、管线等),以及各种废弃物、垃圾和乱堆设施等进行清理、清除和拆除的工程。
二、技术要求1.安全要求(1)清理和清除工程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别是对于拆除高空建筑物和设备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包括使用合适的脚手架、安全带和防护用具等。
(2)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管和指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3)在清理和清除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对周围环境和行人产生影响,确保不会给周围环境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
2.环保要求(1)对于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的结构物和设备,在清理和清除之前要进行合理的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2)在清理和清除过程中,要对产生的污水、废弃物和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3.拆除要求(1)拆除过程中,要按照拆除顺序,有序进行拆除,确保拆除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对于需要保留的部分,要妥善处理,确保不会受到破坏。
4.设备要求(1)清理和清除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要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特别是对于高空清理和清除工作,要使用经过专业检测合格的设备。
(2)对于较大的结构物和设备,要使用起重机械进行拆除,确保操作安全。
5.施工图纸要求(1)清理和清除工程要有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各种结构物和设备的布局、尺寸和详细拆除方案。
(2)所有施工图纸要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并及时调整和修改,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按图施工。
三、质量控制1.清理和清除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检查,对每个清理和清除工艺进行检查记录,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清理和清除完成后,要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四、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2.拆除高空结构物和设备时要使用合适的脚手架、安全带和防护用具等,确保安全操作。
土地整理项目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土地整理项目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述土地整理是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性土地、农村宅基地、自留地等进行再造整理、规模调整和功能转换的一种综合性的工程项目。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顺利完成。
本文将从施工队伍组织、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
二、施工队伍组织1.施工队伍组成(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组织施工和监督工作。
(3)施工班组:包括土方施工班组、绿化施工班组、道路施工班组等,负责具体施工作业。
2.施工队伍管理(1)制定详细的工作规范,明确各班组的职责和任务。
(2)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
(3)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施工人员进行绩效评估,激励其积极性。
三、施工工艺流程1.前期准备(1)完成项目前期的调研工作,明确土地整理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2)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土方施工、绿化施工、道路施工等。
(3)购买和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2.施工流程(1)土方施工:包括地面表层剥离、填方、压实和平整等。
(2)绿化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植树、草坪铺设等工作。
(3)道路施工:包括道路基层处理、填筑、压实和路面铺设等。
3.施工质量控制(1)对土方施工过程中的土壤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土方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对植树施工过程中的苗木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3)对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工艺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道路的平整和耐久性。
四、施工安全防护1.安全教育和培训(1)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
(2)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施工现场管理(1)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2)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等。
(3)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和机械的安全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3.废弃物处理(1)建立废弃物分类和处理制度,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土地整理技术标

土地整理技术标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 (2)一、综合说明 (2)二、施工方案 (2)1、重点部位的施工技术方案 (2)1.1施工准备 (2)1.2基线控制与施工放样 (3)1.3土方工程 (3)1.4浆砌石工程 (5)1.5混凝土工程 (7)1.6模板工程 (9)1.7钢筋工程 (11)1.8、机井工程 (12)1.9、管灌工程 (13)1.10、平塘清淤工程 (19)2、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20)3、冬季施工措施 (20)22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 (23)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23)2、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26)四、劳动力安排计划 (28)1、施工劳动力投入的原则 (28)2、施工劳动力组织计划 (28)1、施工进度计划 (30)2、工期保证措施 (35)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6)1、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36)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38)3、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40)4、设备质量保障措施 (41)5、主要施工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42)七、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44)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44)2、安全保证措施 (45)3、安全检查措施 (46)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49)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9)2、环境保护措施 (50)九、施工总平面布置 (51)1、施工总布置原则 (51)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1)十、临时用地表 (53)第二章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 (54)1、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54)2、项目经理简历表 (56)3、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58)4、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 (61)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一、综合说明1、工程概况:本项目工程位于蓬莱市大辛店镇南部以及村里集镇北部,涉及两个镇17个自然村。
包括的工程项目有:农田水利及生产路工程(包括排水沟工程、灌溉工程、桥闸涵工程、田间生产路工程)。
2、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2.1、质量目标:合格,争创优质工程。
土地整理项目技术标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简介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二章施工总体计划第三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第五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第八章文明施工现场措施第九章劳动力安排计划第十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第十一章合理化建议附表:1。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劳动力计划表3.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综合说明1。
工程简况主要工程为:机井施工(打井);输电线路、及配电设备安装等;土地平整、PVC供水管道安装;田间道、生产路、排水沟;井室及机电安装工程等。
质量要求:合格.工期要求:2010.10.1~~2010.12.312。
编制依据⑴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图册、澄清及补遗文件;⑵现场踏勘资料及环境调查成果;⑶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施工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⑷我公司长期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3。
编制原则⑴以施工质量高于一切为根本宗旨。
⑵按计划工期为前提配备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并考虑一定的保证系数.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总体指导思想,充分考虑该地区施工期短的条件,投入足够的人员﹑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⑷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认真阅读研究招标文件,严格遵照招标文件中对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⑸突出重﹑难点工程。
本工程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作为重难点工程,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⑹施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遵照国家、当地政府及招标文件对环境保护的规定,制定完善的施工阶段和完工阶段的水土保持﹑植被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⑺采取平行作业、流水作业、顺序作业形式组织施工.⑻坚持专业化施工.安排技术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建施工队伍施工。
土地开发整理技术标之2

二、技术文件第一章编制说明和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我公司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及全套施工图,并在勘察了施工现场后为能取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18年度市、县级投资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柳杨溪片区)完美效果,召集项目领导班子和各专业施工班组带班成员,共同编写了此施工组织设计。
我公司将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项目经理及项目经理部来承担本工程,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与文明施工。
我公司完全接受招标文件规定。
进场前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完善深化设计。
我们一定发挥本公司管理优势,配置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材料与劳动力,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确保本工程优质如期竣工。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18年度市、县级投资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柳杨溪片区)的设计方案和全套施工图以及设计要求。
从人力、物力、空间等诸要素着手,在组织劳动力、专业协调、空间布置、材料供应和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部署,从而达到设计上精益求精,在时间上能保证速度快,工期短。
在质量上精度高。
在经济上达到合理开支,降低成本。
(二)编制依据1、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18年度市、县级投资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柳杨溪片区)的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施工图纸。
2、现行技术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
一、工程建设标准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本招标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须达到国家和省、市或行业的下列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1.《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16;2.《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 1040-2013;3.《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TD/T 1013-2013;4.《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TD/T 1041-2013);5.《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检查规范》 JGJ 59-2011 等相关规定及标准;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11);7.《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JGJ 63-2006;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J 46-2005。
基本农田整理(土地平整) 技术标(完整版)

目录第一章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期要求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施工组织及部署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第六章主要材料的投入计划安排第七章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一章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二章确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网络图第十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第一章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1.编制原则根据**市**等两个镇基本农田(血防)“兴地灭螺”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合同编号:HBGD/XT2008-11/SG-8施工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在勘察现场的基础上,对本标段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同时考虑了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及运输道路、料源、民情等施工条件的制约,并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依如下程序编制了本标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2)认真执行招标文件要求和双方约定条款;(3)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组织施工的原则;(4)采用流水作业组织施工,积极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确保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原则;(5)施工工艺与机械设备配套的优选的原则;(6)最佳技术经济决策的原则;(7)专业化分工紧密协作相结合的原则;(8)供应与消耗的协调原则;(9)坚持质量第一、积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切实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的原则;2.编制依据(1)**市**等两个镇基本农田(血防)“兴地灭螺”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合同编号:HBGD/XT2008-11/SG-8施工招标文件。
(2)**市洗脚湖高产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工程合同编号:HBGD/XT2008-11/SG-6施工招标答疑文件。
(3)**市**等两个镇基本农田(血防)“兴地灭螺”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合同编号:HBGD/XT2008-11/SG-6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
(4)《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等相关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第一部分编制总说明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2、现场实际踏勘情况。
3、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文件。
4、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当地政府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定。
5、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相关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建筑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
6、国家、省、市颁发的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7、本公司制度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
8、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9、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10、施工手册。
第二节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招标合同条款以及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3、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采取平行与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各项目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调和配合,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施工中各个工序的施工安排并采取相应措施。
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
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占地。
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7、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8、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防护措施,坚持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实现“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消灭一切机械设备重大损失事故,消灭交通责任运输重大事故,消灭等级火灾事故,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开发整理设计
技术标
技术文件
6.1工程背景
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蒲河村等3个村土地整治项目为“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重大工程”)子项目之一,
编号QY02,“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 9月经过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组织专家评审,同年12月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同意支持甘肃省实施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函》(国土资函【】977号)同意批准实施。
6.2工程概况
项目类型为土地整理。
项目区位于西峰区蒲河两侧的河谷川地及丘陵区,涉及显胜乡毛寺村、蒲河村、铁楼村3个行政村。
项目区北临双秱村,南临泾川县,西接镇原县,东临和盛镇。
地理坐标为东经35°25′35″-35°30′37″,北纬107°35′19″-107°41′05″之间。
图幅编号为:I48G012090、I48G013090、I48G013091 、I48G014090、I48G014090、I48G014091。
项目区总面积1130.41hm²,扣除不动工面积196.61hm²(包括林地、果园、设施农用地、公路用地、村庄等),建设规模为933.80hm²。
项目总投资为3131.00万元。
项目资金到位后一年内建设完成。
6.3勘测、设计技术要求
6.3.1编制依据
1)《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20年)》;
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3)《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4)《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甘肃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
6)《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7)《甘肃省“十二五”农业规划》;
8)《甘肃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9)《甘肃省水土保持发展“十二五”规划》;
10)《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 );
1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 );1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
1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 );16)《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8- );17)《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 );
18)《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 );
19)《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 );2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 );2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 );
22)《庆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
23)《庆阳市西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24)《庆阳市西峰区土地整治规划》(—)。
25)《渭源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报告》;
26)《路园镇简介》;
27)项目区1: 地形图;
28)项目区1:10000卫星影像图;
29)项目区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
30)渭源县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电力、经济等相关资料;
31)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33)《定西市渭源县路园镇大路村等3个村土地整治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34)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
35)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
额》();
36)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
();
3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 ]282
号);
6.3.2勘测设计工作大纲
6.3.2.1勘测依据
1)《1:500、1:1000、1:地形图图式》GB/T20257.1- 。
2)《1:500、1:1000、1: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 )。
4)《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6.3.2.2控制测量
(一)测量基准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二)高程控制网布设
单独的四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不应超过80km,环线周长不超过100km,同级网中结点间距离不超过30km。
当支线长度在20km以内时,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支线长度在20km以上时,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
(三)平面控制网布设
GPS网宜布设为全面网,当需要增设骨架网加强控制网精度时,可分级布网。
GPS网的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需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每个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
6.3.2.3细部测量
(一)外业数据采集及图形编辑
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采集各个细部点的平面及高程数据,并同时绘制测站草图。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5mm,已知点设站并照准一图根点或高等级点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或高等级点作检核,并对上一站所测的明显地物点进行重复测量,作为检核。
细部测量所采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