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探讨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探讨
建筑 与发 展
・ 46 ・
JJ Z hu YU Fa an Zhan
评 论 ・ 划 ・ 赏 规 鉴
Pn u u h an h n lgl ng l ual s a g i
高层建筑 剪力墙 结构抗震设计的探讨
陈 锋 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 司 202 0 10
【 摘 要 】 本文笔者较 系统的阐述 了高层 建筑设计 中,如何来把握 剪力墙 结构体 系的设计, 多个角度对 高层建筑的设计 、要求、及经济方面 从
14结构模型的建立 ,计算 结果 分析及构件 配筋计算 .
概 念设 计后 ,开始对 各受 力构件 进行 细化 设计 。模型计 算采用 PP K M系列中的 S T E模块 ,前期计算参数 的输入是重要环节 ,前处理 AW 的数据 输入清 晰 明确:如 刚性楼 板 的假定 ,是在 计算位 移 比时才选
措 施 。要 合 理布 置 抗 侧 力 构 件 体 系 ,无 论 平 面 还 是 立 面 要 尽 量 简 单 对
箱或桩 筏基础 ( 不计桩长 )埋置 深度不 宜小于建筑 高度 的 l 1 。对 / 8
于地基变形计算 ,最终 变形 量可采用各 向同性线性变形理论 ,用分层 法 按 照 地 基 基 础 规 范 5 3 5条进 行 计 算 ,要 注 意 此 公 式 中对 应 的 是 平 .. 均 附加 应力 系数 。地基 变形 允 许值 应采 用 整体 倾斜 值 ,一般 为 0. 0 5 g ( 0 H Hg一 自室外地面算起 的建筑 高度 ) 2 。
同地基土类型乘 以调整系数 ,变 成 f ,再进行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 aE 合 与 f E的比较 。如场地 内存在 液化土则除 6度设防 区外 ,应进行液 a 化 判 别 , 结 合 具 体 情 况 采 取 相 应 的 地 基 处 理 , 同 时 根据 抗 震 规 范 进 行 液化抗震 验 算;尤其桩 基 时,地基 承载 力会 减少 很多 ,要 按照抗 震 规范 4 4 3条验算是否承载力满足要求 。注意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对应 .. 的是荷载 标准组合 ,而基础构件 截面设计 则应 采用荷 载基本组合 ,不 能混淆 。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对策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对策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对策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始终存在,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良好的抗震设计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一些对策。

一、场地选择场地的选择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首要环节。

应优先选择地质条件稳定、坚硬的场地,避免在地震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建设高层建筑。

同时,要对场地的地震效应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估,包括场地土的类型、覆盖层厚度、卓越周期等。

例如,软弱土场地在地震时会放大地震波的作用,增加建筑物的地震响应,而坚硬场地则能有效减小地震影响。

二、结构体系的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是确保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

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的优点,但抗侧刚度相对较小,适用于层数较低的建筑。

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大,能有效抵抗水平地震作用,但空间布置不够灵活。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既能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是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体系之一。

筒体结构,如框筒、筒中筒等,具有极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在选择结构体系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高度、使用功能、经济因素等。

同时,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避免出现薄弱部位。

三、抗震计算分析准确的抗震计算分析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核心。

目前常用的抗震计算方法包括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 40 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考虑了结构的多振型效应,能更准确地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适用于大多数高层建筑。

时程分析法则通过输入实际的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动态分析,能更真实地模拟地震作用,但计算工作量较大,通常用于重要或复杂的高层建筑。

在进行抗震计算时,要合理确定地震作用的取值,包括地震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等参数。

浅论高层建筑抗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浅论高层建筑抗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2 高层建 筑框 架一 剪 力墙 结构抗 震设计 技术 要点
2 . 1 提 高剪 力墙 抗震 性 能
首先 , 在设计过程中, 为了阻止斜向的裂缝不会 向邻近的结构扩展, 可以
在剪 力墙 的周 围增加 梁柱 结构 以形 成边 框 剪力 墙 , 注 意所 增 加 的边 框要 具 备 斜截 面 的承 载能 力 , 这 样做 还可 以在 剪力 墙破 坏 后代 替其 承载 。 其次 , 确定 合
不会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来承受各种弯曲变形或者剪切变形 的影响。而且 , 这 样 一来 , 框架一 剪 力墙 在 同 一个 楼 层 内 的位 移 是 基 本 相 同 的 , 因此 , 框架一
剪 力墙 结 构在 水 平 面 内的位 移 呈 现 出来 的 特征 是 介 于框 架 与 剪力 墙 之 间 的
的方向发展 , 因此,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 需要综合考虑的受力结构形 式也更多种多样 ,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竖向传力体系。建筑的空间形态是由结 构传力体系支撑的 , 传力体系的剖面形式可以直接反映结构竖直荷载传递 的 路径, 影 响到 建筑 物 的使 用功 能 。 框架一 剪力 墙结 构 体系 由 于同 时具 备框架 和 剪 力墙 的 特征 , 优 点 明显 , 效 果显 著 , 而 且在 高层 建 筑领 域 得 到广 泛应 用 。 目
计 中需要 注意 的 问题 以及 相关 的应 对措 施 。
关键词 : 高层建筑; 框架一 剪力墙;结构设计 ; 抗震措施
随着 经 济社 会 的不 断 发展 , 人 们 生活 水 平不 断 提 高 , 对 高 层 建筑 的要 求 也在 逐渐 提 升 , 目前 的 建筑结 构 正在 向着 高 度更 高 、 功 能更 全 面 、 用 途 更广 泛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标准滞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监理不严格等。

为提高抗震性能,需加强设计标准修订、优化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严格监理、协调抗震与节能设计。

通过这些对策,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标准、抗震性能、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监理、质量控制、节能设计、对策、修订、更新、优化、施工质量、监理力度、协调、双赢。

1. 引言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结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的抗震设计标准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相适应,需要加强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不足。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易受损,需要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影响结构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抗震要求。

监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不严格也是问题之一,需要加强监理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协调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实现双赢。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稳固地屹立不倒。

2. 正文2.1 问题一: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设计标准滞后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抗震设计标准的滞后,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抗震性能不足的情况。

设计标准的滞后意味着设计中所采用的抗震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随着地震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原有的设计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抗震需求。

(完整)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完整)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1 剪力墙布置原则(1)剪力墙的位置: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

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两端楼(电)梯处,在结构中部尽量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

4)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

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

5)沿高度均匀变化;在竖向布置上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

6)多均匀长墙(增加抗侧刚度和减少剪力墙数和混凝土用量),少短墙(抗震性差);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长度不超过8m)、L形、T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H/L≥2, 少复杂形状转折。

7)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

(2)剪力墙的间距:为了保证楼(屋)盖的侧向刚度,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

(3)剪力墙的厚度:剪力墙厚度取值由以下因素确定:1)通过结构分析,在满足最大层间位移、周期比、位移比的各项指标确定每层剪力墙的厚度;2)不同抗震等级的轴压比的限制;3)构造性及稳定性要求(而稳定性一般会满足);对于普通的住宅建筑在7度或8度地区,墙厚大多情况下是按稳定性和构造要求所控制的;首先剪力墙厚度应满足《高规》7.2.1条7.7.2条规定(其实是高厚比要求),当不能满足上面几条的时候应按《高规》附录D 计算墙体的稳定,从大量工程实例看,按《高规》附录D 计算的墙厚比《高规》7.2.1条7.7.2条规定的小得多。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高层建筑在现代都市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其复杂的结构以及高度,抗震性能成为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优化技术。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计: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土壤承载力以及建筑的荷载等因素。

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和深度可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2. 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应选用抗震性能良好的方案,如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状墙结构等。

这些结构体系具备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地震作用。

3. 材料选择:高层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对于提高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或混凝土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延性,从而提高抗震性能。

二、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方法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分析:1. 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一种简化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响应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该方法适用于低层建筑或对于结构刚度较为均匀的高层建筑。

2. 动力分析:动力分析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该方法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对于结构刚度较为不均匀的情况。

3.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有限元原理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结构的数值模型来模拟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该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可用于优化结构设计。

三、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优化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技术:1. 设计合理的剪力墙布置: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一种常用的抗震结构形式,其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优化剪力墙的位置和布置方式,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延性,增强其抗震性能。

2. 采用抗震支撑系统:抗震支撑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某超限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与抗震分析

某超限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与抗震分析

某超限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与抗震分析摘要:在超高层住宅建筑中,剪力墙结构为其主要的结构形式。

合理布置剪力墙,能够使超高层建筑具有更强的抗震性、舒适性和安全可靠性。

一般对于建筑高度100m以内的建筑,剪力墙布置较为简单,主要是根据建筑所需的内外墙布置,适当将这些砌体墙在合适的位置改成剪力墙,既满足建筑功能又满足结构安全需要即可。

但对于超高层建筑,尤其超限高层,由于建设方追求户型的品质,结构高宽比远大于规范值,又要求户内剪力墙尽量的薄,这就给我们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

下面就以武汉绿城·黄浦湾项目1#楼为实例介绍一下超高层住宅结构剪力墙设计及抗震分析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超限高层、性能目标、剪力墙、弹塑性时程1、工程概况武汉绿城·黄浦湾项目坐落武汉江岸区二七滨江商务区。

项目总占地面积47954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384674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9997㎡,地下建筑面积88997㎡;综合容积率5.84。

拟建建筑含6栋169.9米的超高层;3栋140米超高层;2栋100米以下高层。

本工程 1#楼地下二层,地上层数为 51 层,房屋高度为 169.90m,建筑面积24914m2,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属于 B 级高度建筑,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2015 版)要求须进行结构抗震专项审查。

1#楼超限情况见下表:2、结构布置及设计理念1#楼结构标准层布置根据上图及结构超限统计表格可以看出,本工程建筑高度169.9m,接近《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中对6度区B级剪力墙结构高度限值(170m),结构等效高宽比8.6,超规范限值(规范限值)约45%,且该建筑位于长江边,按规范地面粗糙度取B类,风荷载较大,结构层间位移角受风荷载控制。

本工程属于江景豪宅,建筑开间较大,且要求户内剪力墙不能做的太厚(厚度不大于300mm为宜)。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又能满足结构计算指标的要求,本工程设计时,在剪力墙布置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建筑四周剪力墙加厚,按400~500mm控制,增强结构整体抗扭及抗侧能力,以满足规范位移比、位移角及刚重比等要求;(2),建筑图中A轴与M轴面需要大开间,不能设置较长的横向墙肢,为解决结构抗侧刚度不足问题,跟建筑专业协商,在阳台部位将剪力墙加厚,形成一个大端柱带一段墙肢的结构型式,既增加结构抗侧刚度,又能减小户内剪力墙厚度。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兴起已成为都市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然而,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常常面临地震带来的巨大挑战。

因此,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高层建筑结构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度:高层建筑一般高度超过50米,甚至更高。

这种高度特点使得结构容易受到地震力的影响。

2. 自重:高层建筑自身的自重通常较大,使得结构需要更强的抗震能力。

3. 柔性: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柔性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等。

这种柔性使得结构在地震中更容易受到水平荷载的作用。

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则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具备较强的抗震能力,需要遵循以下抗震设计原则:1. 抗震性能目标:确定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目标,包括地震烈度、安全性能要求等。

2. 结构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结构计算方法,包括静力计算、准静力计算和动力响应谱计算等。

3. 结构材料和形式: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等。

4. 结构稳定性: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防止结构在地震中发生局部破坏。

5. 预制与拼装:采用预制和拼装结构,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施工质量。

6. 基础处理:合理设计高层建筑的基础,确保其抗震性能。

三、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方法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常用的有:1. 静力分析方法:通过静态荷载计算,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和位移响应。

2. 响应谱分析方法:基于地震响应谱,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受力情况。

3. 时程分析方法:通过地震波时程分析,模拟结构在地震中的实际受力情况。

4. 参数分析方法:通过改变结构参数,分析结构的敏感性和抗震性能。

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与改造对于现有的高层建筑,如何提升其抗震性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与改造方法有:1. 增加承载力:通过增大柱子和梁的截面,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从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转向为追求更高质量上来。

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地产行业维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各大城市建筑物被大量兴建。

但是,由于城市用地出现紧张,加上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的因素,我国城市建筑逐渐由平面空间开始向纵向发展。

而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人们开始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担忧,为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抗震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使许多中高层的多功能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这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建筑功能多样化和结构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作为新的结构形式,剪力墙被应用于此类建筑中。

而四川大地震的发生使得社会对于建筑行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性提出了
新的思考。

对于高层建筑,它的抗震性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重点,剪力墙结构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把握好抗震设计要点,才能保证减轻抗震灾害。

本文阐述了剪力墙结构的相关概念,针对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分析了高
层建筑在抗震性方面的设计要求,希望对我建筑行业等有所帮助。

关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特点及受力结构分析
在现代的高层建筑结构中,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的建筑主要以梁和柱作为承载体,平面布置较为灵活,但是因为刚度较小使得承载力作用下的侧向变形较大;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合理利用两种建筑结构的优点,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这是多功能高层建筑的发展出现的新的结构体系。

关于剪力墙的特点
从剪力墙的结构来看,它的主要作用便是实现竖向与横向力的平衡,竖向的力主要来自于建筑本身的承载力和重力,水平力包括风和地震等外力因素。

这类建筑结构中,墙板与楼板组成受力体系,就如空间构架的悬梁,既要承受梁的重力,又要承受水平荷载力,并避免过大的水平位移。

但是正是剪力墙的整体性特点,使得剪力墙结构建筑也具有一些缺点,由于结构延性较差,它不能被拆除和破坏,不适用于较大的空间布置,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方便室内灵活改造。

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关于剪力墙的结构特性主要是分析该结构的受力性能,为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剪力墙常常开有门窗洞口,而剪力墙的受力特性与变形情况也主要是取决于所开洞口是否合理。

要分析剪力墙的
受力特性,首先要针对剪力墙的不同而分清情况,依据受力特性,剪力墙又可以分为整体剪力墙、多肢墙和框壁式等类型,整体剪力墙的开洞数量有一定控制,对洞口的面积也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不超过墙整体面积的1/6,使洞口对墙体的影响控制在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多肢墙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梁与墙肢组合成的结构体系要具有合理性,即墙肢刚度要比连梁的刚度大,墙肢的宽度要保持在800公分之内,在处于弯曲状态时才有足够的延性。

壁式框架剪力墙是介于剪力墙与框架概念之间,壁柱与壁梁较宽,有力支撑梁柱区域的变形。

二、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对高层建筑建设的设计,最主要的便是它的抗震性能设计研究,这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难点,现在对抗震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地质勘察资料不全。

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本身具有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地域跨度较大,地形和地质环境较复杂。

在建筑施工前,必须做好地质的勘察工作。

但是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施工进度等原因,缺乏对地质条件的考察,缺乏勘察资料,导致抗震设计过程的不完善。

抗震设计标准掌握不当。

虽然我国明确规定了高层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但是出于特殊情况的考虑,往往在设计中会提升设防标准,这有利于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提高,但同时也加大了高层建筑建设
成本。

所以不少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抗震设防标准,在建筑物的实际利用中根本达不到设计过程中的抗震标准。

抗震结构布置不当。

由于设防标准的降低,在施工中对抗震方面的设计也会出现布置不当的问题。

比如说高层建筑下的底层没有横向的落地抗震墙,或者是南北抗震墙的刚度不平衡。

纵向墙体的不足使两个方向的受力不平衡,在遇到外力时,容易产生垮塌。

三、优化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剪力墙结构抗震优化原则
在高层建筑中,既要考虑到建筑的质量安全,又要考虑到经济成本。

一般而言,建筑结构的刚度越大,抗震性能就越高,而建筑所需成本也就越大。

对于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要从定量与定型两个方面出发,分析研究质量安全与成本投入。

基于此原则,剪力墙结构在抗震设计方面可以作如下的优化:一是尽量避免“一字型”的剪力墙结构,保证结构层间位移范围控制合理;二是整体上满足合理的结构要求,并基于此考虑经济性成本,做到两者的合理兼顾;三是在对剪力墙整体结构抗震的设计上,对于出现的不合理状况,通过改变剪力墙的数量和布置情况来使楼层刚度和结构更加合理。

剪力墙结构设计方面的优化
(1)剪力墙的空间结构体系主要是以主轴为中心,向横竖两个方向布置。

正是这个结构体系的特点,在抗震设计中,要避免剪力墙结构的单向布置,这与前面所讲的优化原则第一点相同,尽量不用
“一字型”剪力墙。

这样一来,剪力墙可以增强两个受力方向的抗侧刚度,使两各方向的力处于平衡状态。

(2)尽量合理的减小剪力墙厚度
我国对剪力墙厚度具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一、二级抗震级,剪力墙底部墙厚要大于20公分,其它部位不低于16公分。

但是,剪力墙的厚度并不是越厚越好,其设计要满足最大层间位移的指标,并能满足墙肢的稳定验算,通过分析合理设计剪力墙的厚度。

较厚的剪力墙虽然具有较高的抗侧刚力和抗震能力,但因为影响剪力墙抗震效果的因素复杂多样,抗侧拉力并不与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成正比,这还要考虑抗震等级的轴压比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剪力墙抗震时要经过分析,合理减少墙厚,保证结构之间的位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剪力墙连梁的抗震设计
剪力墙的连梁对调节和保证连肢体墙刚度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主梁与楼板大面积的塌陷而造成变形带来的影响。

对连梁的抗震设计要对其进行加强,提高连梁和腰筋的配筋率。

对于不同厚度的剪力墙,连梁的跨高也有所不同。

当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剪力墙且厚度在20过分之内时,如果连梁的跨高度在2以内,则钢筋的构造宜采用斜向交叉法。

因为连梁在受到一定承载力之后会出现变形,其变形的情况与跨高密切相关。

跨高越大,连梁变形的比例越高,采用斜向交叉使连梁的弯曲比例增大,从而提高连梁的变
形能力。

总之,连梁是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的第一道防线,其设计要重点考虑它的变形能力及架构形式。

4、剪力墙结构抗震方面的经济性优化
虽然降低成本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但在以质量安全为重点的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实现结构的成本效益才是现代建筑企业追求的目标。

除了对建筑结构的合理布置外,还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在满足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要求基础上,如何降低建设成本也是每一建筑单位所关注的问题。

结语
高层建筑是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其功能和类型都较为复杂,加上巨大的投资和复杂的建设过程,必须注重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

所采用的剪力墙结构,重点在于对其抗震性能的设计上,只有结合建筑功能与地理环境,不断改进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形式,才能做到结构与经济两方面的合理。

参考文献
殷飞.浅谈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2期
陈锋.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探讨.《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年第7期
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傅学怡.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傅学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