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与治疗

乳腺癌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与治疗

乳腺癌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与治疗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危害着女性的健康。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内分泌调控在乳腺癌的发展和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及相关治疗方法。

一、神经内分泌调控的基本原理神经内分泌调控是指神经系统通过释放和合成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循环的方式对靶细胞产生作用。

在乳腺组织中,乳腺癌细胞表达大量的激素受体,如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这些激素受体的活性与乳腺癌细胞增殖相关。

二、神经内分泌调控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1. 雌激素和乳腺癌雌激素通过与细胞内雌激素受体结合,激活信号传导通路,促使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因此,针对雌激素受体的调控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点。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雌激素拮抗剂和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雌激素的作用,减少乳腺癌的生长。

2. 孕激素和乳腺癌孕激素在妊娠期间对乳腺组织的发育和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

最近的研究发现,孕激素受体调控的信号通路与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孕激素受体的功能及其调控对于乳腺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神经内分泌调控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1. 靶向激素受体的药物治疗基于对神经内分泌调控的研究,研发了一系列靶向激素受体的药物,如ER拮抗剂和PR拮抗剂。

这些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雌激素和孕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减少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临床研究显示,这些药物可用于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或辅助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2. 组合治疗策略由于乳腺癌的复杂性,单一的治疗方法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将神经内分泌调控药物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疗效。

例如,将靶向激素受体的药物与化疗药物或免疫治疗相结合,能够有效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3. 个体化治疗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个体化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的趋势。

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ppt课件

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ppt课件
反应。
及时处理
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应根据症状 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或 停药等。
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教育,使其了解内分泌 治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 法,提高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06
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 望
新药研发进展
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新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研发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新药物,以更精准地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长和扩散。
针对激素受体阴性的新药
02
针对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探索新的治疗药物,以改善患者
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
03
研究不同内分泌治疗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减少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索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了解患者的基因变异情 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绝经后乳腺癌内分 泌治疗策略 ppt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理 • 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 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实践 • 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 • 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发 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血脂异常
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如高 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需定期监测 血脂水平,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使 用降脂药物治疗。
潮热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潮热、出汗等症状 ,可采用心理疏导、调整生活方式等 方法缓解。
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定期检查
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妇科检 查、骨密度检测、血脂和乳腺检 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及调整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及调整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及调整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作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并介绍如何调整治疗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一、内分泌治疗的效果1. 荷尔蒙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荷尔蒙受体阳性(ER+/PR+)的乳腺癌患者约占70-80%。

这类患者的肿瘤细胞对于雌激素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通过抑制或阻断雌激素的作用,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内分泌治疗主要采用激素阻断剂,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和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s)。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肿瘤生长和复发的风险,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2. 非荷尔蒙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对于不具备荷尔蒙受体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弱。

因为这类肿瘤不受雌激素的影响,因此通过荷尔蒙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

对于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采取其他治疗策略,如化疗或靶向治疗等,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二、内分泌治疗的调整1. 药物选择的个体化在进行内分泌治疗时,由于患者之间的生理状态和耐药性存在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分期和分子分型等因素,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2. 药物联合治疗的优势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为了提高疗效,可以考虑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

例如,SERMs和AIs的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雌激素阻断效果。

此外,联合靶向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例如联合使用激素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3. 药物副作用的管理与调整内分泌治疗的药物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肌肉酸痛、关节痛等。

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合理处理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饮食。

4.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内分泌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疗效。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HR+HER2-晚期乳腺癌则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种亚型。

这种病情的复杂性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二、治疗策略1、激素治疗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激素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雌激素受体,激素治疗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激素治疗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和阿那曲唑等。

2、化疗化疗是一种通过破坏癌细胞DNA来阻止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和长春瑞滨等。

化疗通常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乳腺癌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西尼、纳武单抗等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4、其他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和放疗等。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如针对HER2的曲妥珠单抗等。

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肿瘤,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三、治疗选择建议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既往治疗经历和患者意愿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建议:1、激素治疗通常是首选,因为它相对安全且副作用较轻。

如果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则考虑化疗或免疫治疗。

2、对于较年轻的患者,化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更有可能攻击快速增长的肿瘤细胞。

然而,化疗的副作用也需要充分考虑。

3、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对于某些患者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然而,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4、靶向治疗可以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但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

放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5、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应充分与患者沟通,解释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尊重患者的治疗意愿。

四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四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

四期乳腺癌,又称晚期乳腺癌,指的是乳腺癌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疾病。

此时,乳腺癌的治疗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肿瘤负荷、转移部位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全身治疗(1)化疗:化疗是四期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化疗药物种类繁多,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1)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等;2)紫杉类药物:如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等;3)烷化剂: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4)抗代谢药物:如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等。

(2)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四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1)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等;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3)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

(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的新兴手段,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关键分子,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目的。

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抑制剂: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3)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等。

2. 局部治疗(1)放疗:放疗是四期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减轻局部症状、控制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

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

(2)手术:对于局部转移较少、身体状况较好的四期乳腺癌患者,可行手术切除转移灶。

手术方式包括:1)切除转移灶:如肺、肝脏、骨骼等部位的转移灶切除;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局部转移灶较多、全身状况较好的患者。

(3)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一种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等机制达到治疗目的。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药物耐药后应对策略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药物耐药后应对策略

OS** HR = 0.89 (95% CI, 0.73-1.10) 对数秩检验 P = .14 Kaplan-Meier 中位数 EVE+EXE: 30.98 月 PBO+EXE: 26.55 月
删失时间
风险患者的数量
EVE+EXE 48547144842941439937334733031129227926624823221619615411891 58 39 23 11 1 0 PBO+EXE23923222021120119418217016215314513012011310910298 77 56 41 28 18 8 5 1 0
• 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路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IGFR)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
• 细胞内第二信使通路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通路
- cyclinD1-CDK4/6信号通路
Musgrove EA,et al. Nat Rev Cancer. 2009 Sep;9(9):631-43
1:1
来曲唑 2.5 mg QD
N=99
aSchedule 3/1
浙江省肿瘤医院
PALOMA-1: 无进展生存(ITT人群): 队列1和队列2
无进展生存期概率 (%) 无进展生存期概率(%)
队列 1 事件数量 (%) PFS中位数, 月 (95% CI) 风险比 (95% CI) P值
100
PAL + LET (N=34)
浙江省肿瘤医院
ESR1突变主要与早期AI的治疗相关
原发乳腺癌标 本几乎没有 ESR1突变

乳腺癌后激素治疗方案

乳腺癌后激素治疗方案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乳腺癌后激素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治疗方案制定、疗效监测及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

一、激素治疗方案概述乳腺癌后激素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内分泌治疗、抗雌激素治疗和抗雄激素治疗。

内分泌治疗是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或降低雌激素水平来达到治疗目的。

抗雌激素治疗和抗雄激素治疗则是通过干扰雌激素或雄激素的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

二、药物选择1. 抗雌激素药物:主要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AI)、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和抗雌激素抗体。

其中,AI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降低雌激素水平;SERM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双重作用,可调节雌激素受体活性;抗雌激素抗体可特异性结合雌激素受体,抑制其活性。

2. 抗雄激素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和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

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可抑制睾酮合成,降低雄激素水平;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可抑制睾酮与受体结合,降低雄激素作用。

三、治疗方案制定1. 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1)单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如他莫昔芬(Tamoxifen)或芳香化酶抑制剂。

(2)联合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他莫昔芬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或抗雌激素抗体。

2. 抗雌激素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抗雌激素治疗可作为内分泌治疗的辅助手段。

3. 抗雄激素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抗雄激素治疗可作为内分泌治疗的辅助手段。

四、疗效监测1. 临床监测: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等检查,观察病情变化。

2. 生化指标监测:定期检测血清雌二醇、睾酮等激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

3. 肿瘤标志物监测:如CA153、CEA等,观察病情变化。

五、不良反应处理1. 抗雌激素药物不良反应:(1)潮热、出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抑郁药等对症治疗。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中,内分泌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一、内分泌治疗的原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雌激素密切相关。

雌激素通过与乳腺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促进乳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因此,内分泌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雌激素与ER 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二、内分泌治疗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和芳香化酶抑制剂()。

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他莫昔芬(Tamoxifen)是最早使用的SERM类药物,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他莫昔芬通过与ER竞争性结合,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细胞的促进作用。

他莫昔芬还能抑制肿瘤血管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他莫昔芬主要用于治疗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氟维司群(Fulvestrant)是一种新型的SERD类药物,通过阻断ER并诱导其降解,从而抑制雌激素对乳腺细胞的促进作用。

氟维司群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对他莫昔芬耐药的患者。

3.芳香化酶抑制剂()芳香化酶是合成雌激素的关键酶,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常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来曲唑(Letrozole)、阿那曲唑(Anastrozole)和依西美坦(Exemestane)。

芳香化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绝经后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与他莫昔芬相比,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好的耐受性。

三、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1.早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使用。

根据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erior to that for AC
0.8
TAM vs. AC vs. TAM+AC
(45.1%), and for TAM
中位OS:21个月 vs. 18个月 vs. 20个月 plus AC (51.3%).
P>0.05
However, patients
0.6
randomized to the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
转移性乳腺癌 (MBC):概述
• 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尽管大部分会接受辅助治疗,但是仍有30%40%会发展为转移性乳腺癌
转移部位
占晚期乳腺癌的比例
中位生存

59 – 73%
2+年
软组织
19 – 30%
3+年
肺实质
62 – 71%
6 – 12个月
胸膜
46 – 51%
2年

35 – 65%
TAM+AC sequence TAM followed
0.4
AC
by AC showed a 42.5%
TAM
overall tumor response
0.2
to sequential protocol
therapy, similar to the
0.0
46.9% for those
randomized to AC
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目标
• 转移性乳腺癌是不可治愈的 • 治疗目标:
– 延缓疾病进展 – 缓解症状 – 改善生活质量 – 延长生存
Huober J and Thurlimann B. Breast Care 2009; 4:367-372.
晚期乳腺癌治疗选择依据
疾病因素
DFS 既往治疗和疗效
分子marker:ER/PR,HER2 肿瘤负荷
4个月

16 – 30%
1 – 4个月
• 转移性乳腺癌通常不可治愈,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 转移性乳腺癌中位生存期2-3年,仅5%-10%能存活5年.
Huober J and Thurlimann B. Breast Care 2009; 4:367-372. Jackisch C, presented at 2010 ESMO.
69% (n=218)
总人1群49 无的)
24周
28周
辅助治疗后超过1年复发的ABC为主
Y
7% (n=26) 22.9个月
任何(或无) (n=17 Tx,
9 无)
辅助治疗期间或治疗后1年内复发的ABC为主
内分泌治疗 ±TT (n=26)
46周
内分泌治疗 ±TT (n=26)
31周
Z
31% (n=111) 19.7个月
激素难治性乳腺癌
任何(或无) (n=86 Tx,
25 无)
复发乳腺癌(辅助治疗期间复发) 复发乳腺癌(辅助治疗后1年内复发)
化疗 ±HT±TT (n=111)
28周
任何治疗 (n=111)
34周
复发乳腺癌 (>1年复发)
化疗 ±HT±TT (n=26) 23周
任何(或无) (n=38 Tx,
73 无) 25周
1.徐兵河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46):3279-3282. 2. Lee SJ , et al. Cancer Res Treat.2011,43(2):89-95.
中国
韩国
欧洲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选择比例
队列与 平均治疗时间 (一线~三线) 新确诊ABC为主
x
62% (n=218) 20.9个月
0
12
24
36
48
60
72 followed by TAM
生存时间 (月)
由于毒性较小,生存相似,初始内分泌治疗是绝经后MBC患者是更为合适的治疗选择
ANZBCTG. J Clin Oncol 1986; 4:186-193.
A randomized trial in post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comparing endocrine and cytotoxic therapy given sequentially or in combination.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Breast Cancer Trials Group, Clinical Oncolog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诊断为ABC时的 乳腺癌病史
回顾性分析比利时、法国、德国、瑞典和荷兰355例HR+HER2- ABC患者的临床资料
辅助治疗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三线治疗
任何(或无) (n=102 Tx,
116 无)
内分泌治疗 ±TT
(n=218)
39周
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
±H化T疗±TT内分泌任一(n何=6线(9或T无x治,) 疗,占
初始ABC
Andre F, et al. 2012 ISPOR 15th Annual European Congress. PCN 59.
内分泌 vs. 细胞毒治疗绝经后
晚期乳腺癌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T:OS
1.0
根据初始治疗方法的OS (%)
The response rate to initial TAM (22.1%) was
• 同期韩国学者报道146例乳腺癌单纯骨转移患者(85%HR+,8.2%HER2+,
6.8%TN),一线化疗比例为32.9%,一线内分泌比例45.9%,HR+亚组患者中位
OS为65个月2
一线化疗
一线内分泌治疗
%
比 接 80 例 受 60 ,治
疗 40 的 患 20 者
0
71.2 28.8
45.9 32.9
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 过去十年,中位生存期有所改善 – 1991年:14个月;2001年:22个月
• 与生存改善相关的可能因素有: – 新的全身治疗方法 – 对肿瘤生物学、靶向治疗更好的理解 – 支持治疗的进步
• 尽管有新发展,但长期生存依然是一大挑战
Rugo H, presented in 2011.
需要快速控制的疾病/症状
患者因素
患者意愿 年龄 月经状态 一般状况和合并症 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 所在国家的医保状况
晚期HR+乳腺癌治疗:
化疗Versus内分泌治疗
MBC患者一线治疗选择的现状
一线化疗 vs. 一线内分泌治疗中国vs韩国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单纯骨转移患者
• 中国的回顾性分析139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单纯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一线化疗者99例,一线内分泌治疗者40例,一线化疗比例71.2%,一线内分泌 比例28.8%, 139例患者中位OS为61个月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