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临床观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观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观察目的:探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分析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35.2±3.2)min、术中出血量(45.2±4.2)ml、术后导尿管置管时间(5.4±2.1)d及恢复时间(7.5±3.2)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1.54%(6/52),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1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简单易行,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复发率近年来,膀胱肿瘤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主要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男性患者,对于该疾病的患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普遍认为和长期吸烟、长期接触芳香类物质及尿液中毒素长期刺激等相关,主要的临床症状以肉眼血尿为主,同时患者还具有尿潴留、小便淋漓不尽的感觉,甚至具有尿路感染症状等[1-2]。
临床上如果治疗不及时,对于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危害,而临床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可保留患者膀胱,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一般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患者术后复发的概率也比较高,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临床疗效显著,简单易行[3],为探析其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本文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35~70岁,平均(53.2±4.3)岁,多发性肿瘤15例,单发肿瘤37例,肿瘤大小0.8~2.5 cm,平均(1.2±0.3)cm,移行上皮细胞癌42例,移行乳头状瘤10例,肿瘤分级:Ⅰ级17例,Ⅱ级35例,Ⅲ级0例;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36~70岁,平均(54.2±4.4)岁,多发性肿瘤14例,单发肿瘤38例,肿瘤大小0.8~2.5 cm,平均(1.2±0.3)cm,移行上皮细胞癌43例,移行乳头状瘤9例,肿瘤分级:Ⅰ级16例,Ⅱ级36例,Ⅲ级0例。
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仍不完全清楚 , 随 时代 进 步微 创技 术 应用 于 临床 被 广泛 认
可, 日前 , 临 床 上 采 用 经 尿 道 汽 化 电 切 术 治 疗 浅 表 性 膀 胱 肿 瘤 取 得 了显 著 疗 效 ] 。 为 此 本 文 分 析 经 尿 道 膀 胱 肿 瘤 汽 化 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的临床疗效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4年 4月 一 2 0 1 6年 6月 在 本 科 室 住 院 患 者 中符 合 条 件 的 9 6例 浅 表 性 膀 胱 肿 瘤 患 者 , 随 机 分 为观察组 ( 4 8例 ) 和对 照 组 ( 4 8例 ) 。纳入 标准 : 均 为 初 发 患 者, 术前均 经 膀 胱 镜检 查 或 彩 超 检查 ( 确 诊 浅 表 性 膀 胱 肿 瘤) 。排 除 标 准 : 肿 瘤 个 数 多 于 3个 ; 严 重 肝 肾 功 能 不 全 患
岁, 单发肿瘤 3 2例 , 多发 肿瘤 1 6例 。两 组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 性 。本 文 经 医 院 伦 理 委员会批 准同意执行 。
1 . 2 治 疗 方 法
表1 观 察 组 与 对 照 组 江 西 省 武 宁 县 中 医 院 外 二 科 3 3 2 3 0 0 摘 要 目的 : 分 析 经 尿 道 膀 胱 肿 瘤 汽 化 电切 术 对 浅表 性 膀 胱 肿 瘤 的 临 床 疗 效 。方 法 : 选取 我院在 2 0 1 4年 4月 2 0 1 6 年 6月期 间 收 治 的 9 6 例 浅表 性 膀 胱 肿 瘤 患 者 作 为 观 察 对 象 , 将 患者随机分 为观察组 ( 4 8例 ) 和对照组 ( 4 8例 ) , 给 予 对照组患者开放式手术 , 给 予 观 察 组 患 者 经 尿 道 汽 化 电切 术 治 疗 。 比较 两 组 患 者 术 中 出 血 量 、 下 床 活 动 及 总 住 院 时
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

对比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价手术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6.22±5.12)min、留置导尿管时间(2.24±0.23)d、术后住院时间(5.66±0.25)d均短于对照组(88.25±5.61)min、(4.82±0.36)d、(10.23±1.23)d,术中出血量(48.84±3.61)ml低于对照组(97.54±6.35)ml,数据比较差异显著(t=37.521、33.079、19.943、36.518,P=0.0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6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浅表性膀胱肿瘤诊断标准;无凝血功能障碍或传染性疾病;均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无法进行有效交流者;依从性较差者。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60岁,平均(51.24±2.3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60岁,平均(51.27±2.88)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国膀胱癌联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7, 38(8):561.
[2]薛斌,何秉勋,康厚彬,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 2016, 31(6):1027-1029.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用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38例,均行经尿道气化电切术。
结果:全部患者均1次切除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23 min,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率为83.3%(115/138),随访时间3~24个月,复发率为22.6%(26/115),其中2例复发患者行膀胱全切除术。
结论: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及操作简单等优点,疗效确切,可作为浅表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for superfic bladder tumors. Methods: 138 cases were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2 to June 2010, performed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s. Results: The tumor was resected once for all case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23 minutes, and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follow-up rate was 83.3% (115/138), the recurrence rate of 22.6% (26/115), 2 cases of recurrence ipatients with tot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onclusion: 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have advantages of minor unjury, rapid recovery,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simple operation,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s.[Key words]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 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Efficacy膀胱癌是较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其中浅表性膀胱癌约占70%,常规治疗方法为保留膀胱的外科手术,并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一般可取得良好预后及较高的生存率,但术后局部复发率比较高,可达36%~7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疗效观察

CHINA HEAL TH INDUSTRY[作者简介]石红英(1965-),女,汉族本科学历,河南省商丘市,工作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主管护师职称,护理专业,主要从事外科护理研究方向。
膀胱肿瘤发病率近年来显著增高,患者主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1]。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时间接触芳香类物质、吸烟及膀胱粘膜受到不同程度刺激有关。
本病最常见表现主要为尿血,此外还有小便淋漓不尽、尿潴留甚至感染等。
本实验为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用于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与意义,特选取100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肿瘤科确诊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00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1.3±11.4)岁;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单发肿瘤66例,多发肿瘤34例;肿瘤大小约为(3.2×3.6×3.9)~(0.3×0.2×0.3)cm。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判断浅表性膀胱肿瘤的诊断标准并相关生理病理检查确诊。
其中异性上皮细胞癌患者76例,移行乳头状瘤24例。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各50例。
A 组患者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61.1±11.1)岁;B 组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1.3±11.3)岁。
所有患者的肿瘤大小为(3.9×3.7×3.6)~(0.3×0.3×0.2)cm 不等。
患者的肿瘤分级情况为:Ⅲ级6例,Ⅱ级18例,Ⅰ级6例。
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疗效观察石红英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河南商丘476100[摘要]目的研讨论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摘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常见方法。
本文从手术方法、术后疗效观察、并发症处理、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以及长期效果随访等方面对该手术进行了探讨。
研究显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有效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其长期疗效。
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有望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重要治疗选择。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方法、术后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长期效果、随访结果、临床价值、有效方法、研究、长期疗效。
1. 引言1.1 浅表性膀胱肿瘤简介浅表性膀胱肿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膀胱肿瘤类型,通常生长在膀胱黏膜表面。
这类肿瘤通常是良性的,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发展为恶性。
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症状包括尿中带血、尿频、尿急和腰部疼痛等。
这类肿瘤通常是局限性生长的,没有侵犯深层膀胱壁的迹象。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经验的积累,这种手术方法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1.2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概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微创手术技术。
该手术通过尿道直接进入膀胱进行电切,可以有效切除肿瘤并保留膀胱功能,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以在膀胱镜下直接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态,从而更精确地进行手术操作。
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单独进行电切术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冷冻、热灼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成功率高,疗效显著,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被认为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疗效观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疗效观察前言浅表性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膀胱镜下电切术、光化学疗法、放疗和化疗等。
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逐渐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篇文章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疗效观察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来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50例患者。
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5-67岁,平均年龄47.2岁。
本研究已经获得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和道德委员会的批准。
方法在治疗前进行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明确病变位置和大小。
手术采用膀胱镜直视下或者腔镜下行经尿道电切。
手术结束后,在术区给予止血药物,术后连续观察24小时。
术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结果进行随访,其中包括接受手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及2年的随访。
结果50例患者中,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术后仅有少量血尿,无需特殊处理,无术后感染和大出血等并发症。
病理结果显示,35例为恶性膀胱肿瘤,15例为良性膀胱肿瘤。
其中,28例患者同时行了光动力疗法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
1个月后,检查结果显示,48例患者手术部位完全愈合,恶性膀胱肿瘤患者病情稳定或好转,良性膀胱肿瘤患者完全治愈。
3个月后,50例患者中有2例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出现复发,1年后,有3例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出现复发,均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讨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程短、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尤其对于浅表性膀胱肿瘤,其短期疗效较显著。
但是,随访的结果也表明,恶性膀胱肿瘤患者仍有可能复发。
因此,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的随访中应及时进行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同时,手术操作的技巧和经验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微创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方式通过尿道直接操作,可以有效地切除膀胱肿瘤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近年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手术方式在膀胱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微创性。
这种手术方式通过尿道进入膀胱,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所需的大面积切口,使患者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大大缩短。
患者术后可以快速康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够准确切除肿瘤组织。
由于膀胱肿瘤通常位于膀胱壁的表层,传统的开放手术往往需要切除大片正常组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
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采用电刀技术,可以精准地切除肿瘤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膀胱组织,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低复发率和低并发症率。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以有效地切除膀胱肿瘤,并清除边缘组织,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
由于手术创伤小、切口封闭性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还具有较好的术后效果。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患者往往可以很快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
这种手术方式不但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让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中迅速摆脱疾病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恢复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作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价值。
它不但能够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术后的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治疗膀胱肿瘤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10-28T15:41:45.2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作者:吴崇华[导读]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盐城 224100)【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
实验组18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照组18例,患者行传统开放式肿瘤切除术。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
>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42.4±10.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7.6±4.2)ml,平均置管时间(2.6±0.8)d,平均恢复时间(5.6±1.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肿瘤复发率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浅表性膀胱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204-02 膀胱肿瘤属泌尿生殖系统常见肿瘤疾病。
其中,新发膀胱肿瘤中以浅表性膀胱肿瘤居多,约占80%。
浅表性膀胱肿瘤多为移行上皮肿瘤,是指从TaG1到T1G3的全部肿瘤,患者发病后需要系统治疗,否则约有70%的几率会复发[1]。
既往手术多行膀胱部分切除,虽具备一定疗效,但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压力。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临床术法,文章现以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TUR-BT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无痛血尿。
入选病例中,男29例,女7例,患者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7.3±6.4)岁。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B超、CT、膀胱镜检、活检组织学等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为移行细胞癌,其中单发肿瘤29例,多发肿瘤7例,单个肿瘤最小直径0.7cm,最大直径4.0cm,平均(2.4±0.3)cm。
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均为18,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治疗前,患者常规预备,器具消毒冲洗;治疗时,患者截石位,硬膜外麻醉,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肿瘤位置、数量、形态后,沿尿道将电切镜置入,观察带蒂情况及浸润程度。
在肿瘤基底部外侧约10mm位置处常规电切膀胱粘膜等组织,为保证术野清晰,生理盐水冲洗。
切除肿瘤采取先小后大的原则,切除深度以看到环形肌纤维为准,大体积肿瘤可采取分层切除方式。
术后电凝止血,冲洗液清洁膀胱组织,病理送检,常规滞留导尿管1日,次日起以丝裂霉素(30mg/次)行膀胱腔内灌注化疗,1次/周,每次存留≥30min。
连续灌注化疗8次以后,改为1次/月,持续灌注1年以上,为随访期。
化疗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观察肿瘤复发情况。
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放式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
术前常规预备,术中全麻截石位,取下腹部正中做切口,入盆腔两侧以电切刀清洁肿瘤及周边组织,清扫淋巴结。
术后常规冲洗、引流、缝合伤口。
本组患者化疗方案同实验组一致。
术后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化疗期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7.0系统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标准差表示,结果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100%(P>0.05)。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导管拔除时间更早、身体恢复更快,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随访期间,实验组无膀胱肿瘤复发病例,对照组3例复发(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3.讨论
浅表性膀胱肿瘤多见于新发膀胱癌,发病机制临床虽尚未完全明确,但治疗方法已相对成熟[2]。
TUR-BT是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和电切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膀胱肿瘤治疗方法。
手术利用电切镜经尿道进行,可有效避免传统开放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治疗风险,同时手术采用电凝法,手术所致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等并发症也能有效避免[3]。
本次临床给予实验组患者TUR-BT,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用时(42.4±10.5)min,术中出血量(37.6±4.2)ml,置管时间(2.6±0.8)d,恢复时间(5.6±1.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TUR-BT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应用安全可靠,与以往文献描述基本一致[4]。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无患者出现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但有文献曾报道TUR-BT术后膀胱穿孔并发症发生率约为8%[5]。
对此,为降低膀胱穿孔发生风险,施术需合理调整电切刀切割功率,严防损伤膀胱外组织,有学者曾指出钬激光和离子电切能避免膀胱穿孔[6],但具体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认证。
此外,为保证肿瘤切除彻底,切除要坚持从小到大的原则,且尽量从基底处开始切除并及时进行止血,以避免切割面多过、出血量过大影响而手术视野,导致误切,影响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术后均给予两组患者灌注化疗,这是降低肿瘤复发率的有效方法,结合TUR-BT使用,实验组患者1年内肿瘤复发率0%,提示实验组施术有效,治疗彻底。
总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惠翀,李洪军,张树泉等.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膀胱肿瘤3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192-5193.
[2]陈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223-225.
[3]史沁兵.35例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3):102-103.
[4]王焱旻,李容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4):7225-7226.
[5]何国志.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4):481-482.
[6]曾营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6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487-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