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常见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常见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常见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平立剖面图:是一栋建筑物在不同方向的外形及剖切面的正投影。
建筑设计中奖二维的平立剖面综合在一起,用来表达建筑物三维空间的相互关联及整体效果。
2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得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
3防火分区:在建筑物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费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4层高:某层楼面到其上一层楼面的垂直高度5净高:某层楼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地面的垂直高度。
6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7框剪体系:全框架的结构体系在建筑物的空间刚度方面较为薄弱,用于高层建筑物时往往需要增加抗侧向力的构件。
若是条形建筑物,可以适当分布剪力墙来解决。
8框筒:若平面为点状,可通过周围加密柱成为框筒。
9阳台:在有楼层的建筑物中,人可以直接到达的向室外开敞的平台。
10雨蓬:在建筑物入口处位于外门上部用以遮挡雨水,保护外门免受雨水侵害的水平构件。
11导盲块:又称地面提示块,一般设置在有障碍物、需要转折、存在高差等场所,利用其表面的特殊构造形式,向视力残疾者提供触摸信息,提示该停步或需改变行进方向。
12结露:当空气温度下降时,若其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了相对饱和,多余的水蒸气就会从空气中析出,在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冷凝水的现象。
结露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13建筑工业化: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
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14厂房通风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依靠通风机的力量作为空气流动的动力来实现通风换气自然通风:依靠自然的力量作为空气流动的动力来实现通风换气,如热压、风压。
15柱网:柱子在工业建筑平面上排列所形成的网格跨度:柱子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柱距: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16单层工业建筑的高度:由室内地坪到屋顶承重结构最低点的距离,通常以柱顶标高来代表工业建筑的高度。
房屋建筑学部分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部分名词解释1: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房屋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协阅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3:跨度:建筑物中,梁、拱券两端的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两支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4:柱网:单层厂房、多层厂房中,承重结构柱子在平面排列时形成的网格成为柱网。
柱网的尺寸由柱距和跨度确定。
厂房柱网的确定就是确定跨度、柱距。
柱网的优点:1.有统一的模数,方便施工;2.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稳固,有良好的抗震性;3.方便室内布置。
可以在柱与柱之间建非承重隔墙,以对空间进行任意分隔。
也可不建任何墙体,加气混凝土砌块。
创造开敞的办公空间或公共空间。
5:采光系数: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统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的比值。
6:净高:住宅的净高,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可理解为: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净高=层高-楼板厚度,即层高和楼板厚度的差叫净高)。
7:层高: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8:错层:指一套住宅内的各种功能用房在不同的平面上,用30-60cm的高差进行空间隔断,层次分明,立体性强,但未分成两层,适合大面积住宅。
9:跃层式:人们常常把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种楼上楼下、两层一户的住宅理解为复式住宅实质上是跃层。
(注:错层和跃层错层剖面是在建筑的纵向或横向剖面中.把房屋同层的楼地面高低错开布置,主要适用于坡地建筑。
错层的位置主要选择在住宅单元隔墙:建筑的楼梯间等部位:跃层剖面主要在住宅产内采用,即俗称的“楼中楼”,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大面积户型的内部功能分区的问题,同时使主体空间更加丰富。
)10: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11: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
房屋建筑学考试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1.大量性建筑:大量性建筑是指规模不大,但建造量较多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校、小型商店等。
2.大型性建筑: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航空港、大型工厂等。
3.两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它适用于规模不太大的一般工程的设计中。
4.三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它适用于重大项目和技术复杂的项目设计。
5.走道式组合:各房间沿走道(走廊)一侧或两侧并列布置,各房间不被交通穿越,既能较好地保持相对独立性,又能通过走道保持着必要的联系。
6.套间式组合:套间式组合是以穿套的方式将主要房间按一定序列组合起来。
7.大厅式组合:大厅式组合是以主体大厅为中心穿插布置辅助房间的组合。
8.袋形走道:袋形走道是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走道(或单向疏散的走道)。
9.单元式组合:单元式组合是将关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独立的单元,再将这些单元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
10.层高: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1.房间净高:房间净高是指室内楼地面到楼板结构层(板或梁)底面或吊顶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尺度:尺度是指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13.设计视线:设计视点与人眼睛的连线称为设计视线。
14.视线升高值:即C值,是指后排的人的设计视线与前排的人头顶相切或超过时,与前排的人眼睛之间的垂直距距离。
15.均衡:组合体型是指建筑物是由比较明显的几个基本几何形体组合而成。
16.韵律:所谓均衡是指均衡中心两边的轻重感是相当的。
17.单一体型:韵律是指建筑中各要素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或有秩序地变化,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
18.组合体型(或复杂体型):单一体型是指建筑物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简单的集合形体。
19.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构件,其目的一是导水,二是装饰作用。
20.踢脚:是室内地面或楼面与墙面相接处的构造处理。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1、建筑物根据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2、层高:建筑物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净高:建筑物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地面的垂直高度3.基地红线:是指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4.建筑物的构成系统:结构支承系统——建筑物的结构受力系统以及保证结构稳定的系统(不可变动的部分——构件布局合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方便力的传递,使结构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围护、分隔系统——建筑物中起围合和分隔空间的界面作用的系统(考虑安装时与其周边构件联接的可能性及稳定问题;考虑对使用空间的物理特性如防水、防火、隔热、保温、隔声等要求的满足;考虑对建筑物某些美学要求如形状、质感等要求的满足)设备系统——如电力、电信、照明、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消防等等(需要建筑提供主要设备的安置空间,还会有许多管道需要穿越主体结构或是其它构件,它们同样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还会形成相应的附加荷载,需要提供支承):5.室内外高差设置: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的底层地面应该至少高于其基底外的室外地面约150mm。
如果建筑底层地面架空铺设的话,最好高于室外地面450mm-600mm,一般可以在150mm-900mm之间选择2,有一些建筑基地上,本来的自然高差就相当大。
这时建筑布置应当考虑建造时土方的平衡、道路的顺畅便利以及建筑物对室外地面排水的影响6.建筑物采用的结构体系:墙体承重结构骨架结构体系空间结构体系墙体承重结构体系: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墙以及若干固定不变的建筑内墙作为垂直支承系统的一种体系(适用于室内空间功能和尺寸相对固定的建筑物,不适用于经常灵活分隔空间或内部空旷的建筑物)骨架结构体系:梁、柱代替承重墙,节约空间(适用于内部分隔灵活或内部空旷的建筑物)空间结构系统:各项受力,可以较为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性能,结构自重小(不仅适用于各种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单体,而且可以运用于建筑物的局部)7、混合结构:是以砌体墙作为竖向承重体系,来支撑有其他材料构成的屋盖系统或楼面及屋盖系统的一种常用结构形式8、楼层分为几种?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等几种类型9、现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层的施工工艺是什么样?适用于现浇整体式的施工工艺是指在施工现场按支模、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等顺序将整个楼盖结构系统浇注成型(适用于那些整体性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油管道穿过楼板的房间以及形状不规则或者房间尺度不符合模数要求的房间中)10.屋顶坡面的表示方法:1、斜率法:用屋顶坡面与坡面的水平投影长度之比表示,可用于平屋顶或坡屋顶。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平立剖面图:是一栋建筑物在不同方向的外形及剖切面的正投影。
建筑设计中奖二维的平立剖面综合在一起,用来表达建筑物三维空间的相互关联及整体效果。
2、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得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
3、防火分区:在建筑物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费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4、层高:某层楼面到其上一层楼面的垂直高度5、净高:某层楼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地面的垂直高度。
6、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7、框剪体系:全框架的结构体系在建筑物的空间刚度方面较为薄弱,用于高层建筑物时往往需要增加抗侧向力的构件。
若是条形建筑物,可以适当分布剪力墙来解决。
8、框筒:若平面为点状,可通过周围加密柱成为框筒。
9、阳台:在有楼层的建筑物中,人可以直接到达的向室外开敞的平台。
10、雨蓬:在建筑物入口处位于外门上部用以遮挡雨水,保护外门免受雨水侵害的水平构件。
11、导盲块:又称地面提示块,一般设置在有障碍物、需要转折、存在高差等场所,利用其表面的特殊构造形式,向视力残疾者提供触摸信息,提示该停步或需改变行进方向。
12、结露:当空气温度下降时,若其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了相对饱和,多余的水蒸气就会从空气中析出,在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冷凝水的现象。
结露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13、建筑工业化: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
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14、厂房通风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依靠通风机的力量作为空气流动的动力来实现通风换气自然通风:依靠自然的力量作为空气流动的动力来实现通风换气,如热压、风压。
15、柱网:柱子在工业建筑平面上排列所形成的网格跨度:柱子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柱距: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16、单层工业建筑的高度:由室内地坪到屋顶承重结构最低点的距离,通常以柱顶标高来代表工业建筑的高度。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的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叫勒脚。
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0C时所延续的时间。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持力层:地基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防水,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节能建筑即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要减少能量的散失;要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通称为节能建筑。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高层建筑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95)规定,10层和超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又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难度等,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圈梁及其作用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
圈梁配合楼板共同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人工地基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对土层进行加固。
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叫人工地基。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房屋建筑学是研究房屋建筑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专业性的名词和术语。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学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基础与结构1. 地基:房屋建筑的基础部分,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
2. 基础板:位于建筑物底部的水平平台,通常用于支撑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3. 柱子:垂直的结构支撑物,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将重量传递到地基。
4. 梁:横跨柱子或墙壁的结构支撑物,用于分担和传递建筑物的重量。
5. 框架结构:由柱子、梁和框架组成的房屋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二、建筑材料1. 砖:用于建造墙壁和隔墙的一种常见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性能。
2. 混凝土:由水泥、砂和石料等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地板、墙壁和结构构件的建造。
3. 钢材:用于加固建筑结构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
4. 木材:用于建造框架结构、门窗和家具的天然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5. 玻璃:透明且脆弱的材料,常用于窗户和隔墙,提供自然采光和景观视野。
三、建筑构件1. 墙壁:立体结构的平面构件,用于界定和隔离房间或区域,承受建筑物的水平荷载。
2. 屋顶:建筑物的上部构件,用于保护室内空间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3. 楼梯:通往不同楼层的构件,通常由台阶、扶手和栏杆组成。
4. 窗户:房屋外墙开设的通风和采光设备,通常由玻璃和窗框构成。
5. 地板:人们行走的平面构件,通常由混凝土、木材或地板砖等材料制成。
四、建筑类型1. 别墅:独立的住宅建筑,通常具有多个卧室、客厅和休闲区域。
2. 公寓:大型住宅建筑,由多个独立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通常具有自己的厨房和卫生间。
3. 商业建筑:用于商业目的的建筑,如购物中心、写字楼和酒店等。
4. 工业建筑:用于生产和加工活动的建筑,如工厂和仓库等。
五、可持续建筑1. 节能:通过使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太阳能系统和节水设备等,减少能源消耗。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1、节能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保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2、建筑节能: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的能源效率,即为居住者所提供卫生舒适的居住条件与所消耗的能源量之比。
3、建筑: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统称。
4、大量性建筑:建筑规模不大,但建筑数量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
6、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
5、耐火极限: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7、大型性建筑: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
8、建筑模数:建筑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也是建筑设计构配件生产和建筑施工中互相协调的增值单位,其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
9、建筑平面定位轴线: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喝标志尺寸的基准线,是施工定位放线和设备安装的依据。
10、基础: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属于隐蔽工程。
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
11、埋深: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地面的垂直距离。
12、非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如果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以钢筋来承受拉应力,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矩,这时,基础宽度的加大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13、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
14、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当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采用方形或矩形的独立基础。
15、杯型基础: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内,故~。
16、井格基础:当基础条件较差,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防止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在柱下基础沿纵横两个方向扩展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量性建筑:规模不大,但建造量较多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校、小型商店等。
2、袋形走道: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走道(或单向疏散的走道)。
3、勒脚: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交界处的竖向保护构件。
4、无梁楼板:等厚的平板直接支承在墙上或柱上。
5、湿法连接:在板材边缘预留钢筋,施工时将这些钢筋相互绑扎或焊接,然后浇灌混凝土而连接成整体的一种做法。
6、封闭式楼梯间: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的楼梯间。
7、大厅式组合:以主体大厅为中心穿插布置辅助房间的组合。
大厅式的特点是主要房间突出,主从关系分明且联系紧密,适用于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
单元式的特点是平面集中、紧凑,易于保持安静,单元之间互不干扰,适用于住宅、幼儿园等建筑。
8、散水: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排水构件。
9、结构找坡:将屋面板倾斜搁置在下部的墙体或屋面板及屋架上的一种做法。
10、大模板建筑:用工具式大型模板来现浇混凝土楼板和墙体的一种建筑。
11.模数:它是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使不同的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式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而人为制定的统一标准,用M为单位。
12、房间的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3. 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土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本身的重量一并传给地基。
基础下面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14.耐火极限是指在规定耐火试验条件下,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是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15.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我国规定:地震烈度为6度、 7度、8度、9度的地区要进行抗震设计。
16.风玫瑰:即风向频率玫瑰图,是依据该地区多年来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的平均日数的百分数按比例绘制而成的,一般用16个罗盘方位表示 17.圈梁:砖混结构的建筑中,用于增强建筑水平方向刚度的连续的、封闭的梁,一般位于楼板下方的墙体内。
18.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是凹凸相间的钢衬板与现浇混凝土组合的楼板,支撑在钢梁上构成整体性楼板支撑结构,主要适用于大空间、高层民用建筑及大跨度工业厂房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19.立框法与塞框法:门窗安装中,先立框,后砌墙的施工方法叫立框法;先砌墙、后将框安装到预留的洞口的施工方法叫塞框法 20.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是工业建筑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或回答这类房屋一般称为厂房、车间及仓库等。
21.分仓缝:为防止平屋顶刚性防水屋面的防水层产生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构造 22、建筑模数是建筑中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23 框架结构的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支承建筑空间的骨架如梁、柱是承重系统,而分隔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墙是不承重的。
24 板材墙是预先制成墙板,施工时安装而成的墙,例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 25 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
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温度缝或伸缩缝。
26 隔墙是分隔室内空间的非承重构件。
27.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是指人们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 构筑物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 28.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
29.设计视点是指按设计要求所能看到的极限位置,以此作为视线设计的主要依据。
30.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或渐变出现所形成的一种特性 31.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32.建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3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把楼板分成若干构件,在工厂或预制场预先制作好,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34.梯段长度是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
35.当肋梁楼板两个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等,同位相交,呈井字形时则称为井式楼板。
36. 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成,例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
37. 刚性防水屋面是指用细石混凝土做防水层的屋面 38. 单个房间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39. 在二物之间彼此相互衬托作用下,使其形、色更加鲜明、此即称为对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41.顶棚是指楼板层的最下面部分,起装饰室内空间,改善室内采光和卫生条件等作 42.雨篷设置在建筑出入口处,起遮挡雨雪、保护外门、丰富建筑立面等作用。
43.材料找坡是指屋面板呈水平搁置,利用轻质材料垫置
而构成的一种做法。
44.结构找坡是指将屋面板倾斜搁置在下部的墙体或屋面梁及屋架上的一种做法。
45.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
46.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织地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47.刚性防水屋面是指以刚性材料作为防水层的屋面,如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等。
48.泛水是指屋面防水层与垂直于屋面的凸出物交接处的防水处理。
49.卷材防水屋面是指以防水卷材和胶结材料分层粘贴而构成防水层的屋面。
50.涂膜防水屋面是指用可塑性和黏结力较强的高分子防水涂料,直接涂刷在屋面基层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层以达到防水目的的一种屋面做法。
51.楼梯平台包括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两部分。
连接楼层与梯段端部的水平构件称为楼层平台;位于两层楼(地)面之间连接梯段的水平构件称为中间平台。
59.隔墙是指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非承重内墙。
60.过梁是指门窗洞口上部用于承担上部砌体荷载,并传递给两侧墙的水平承重构件。
61.圈梁是指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和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62.组合墙指两种或两种材料以上组合形成的复合墙体。
63.散水是指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防水构件。
64.勒脚是指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交界处的竖向保护构件。
65.墙脚是指基础以上靠近室内、外地面的墙段,它包括勒脚、踢脚、墙身水平防潮层和散水等部分。
66.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构件,其作用一是导水,二是装饰。
67.踢脚是室内地面或楼面与墙面相接处的构造处理,其主要作用是加固保护内墙脚,遮盖楼面或地面与墙面的接缝,防止漏水、掉灰等。
68.砌块填充墙是指利用砖或砌块填充的非承重墙。
69.骨架墙是指填充或悬挂于框架或排架柱间,并由框架或排架承受其荷载的墙体。
1.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地面垫层为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地面垫层为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密实材料散水构造预制楼板构造现浇楼板构造有组织排水挑檐口构造女儿墙变形缝三角形天沟天沟构造勒脚构造 (a)底层楼梯平面 (b) 中间层楼梯平面 (c) 顶层楼梯平面楼梯的平面表示法沉着应战!!。